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共8篇)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篇1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税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税收收入的连年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35822.8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增长了83.7%,年平均增长率为16.4%;中国的税种从24种减少到20种(实际开征19种),减少了4种;中国的税收收入从20017.3亿元增至45622.0亿元,增长了127.9%,年平均增长率为22.9%;中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18.3%,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农业、能源、交通、外贸、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特定区域的发展(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几乎涉及所有税种。

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

从2004年到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加快推进改革到最终取消农业税的过程,大刀阔斧而波澜不惊地完成了这场中国和世界农业税收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4年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5年以内取消农业税。会议批准了上述报告。

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2004年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1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的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其余省份的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或者取消。一些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财力状况,自主决定多降税率或者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征收牧业税的地区,要按照本省(自治区)减免农业税的步骤和要求同步减免牧业税。要全面落实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政策。

同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200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主决定进行农业税免征试点。

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减免农业税步伐,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全部免征牧业税,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同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2005年要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进一步降低其他地区农业税税率,其中,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省份再降低4个百分点,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的省份再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与正税同时减征或免征。全面取消牧业税。鼓励地方根据自身财力条件,自主决定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上述条例。到2005年年底为止,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在没有全面免征农业税的河北、山东和云南3个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其他地区按照规定将农业税的税率降至2%以下。

货物和劳务税改革:着力有侧重

货物和劳务税改革近年来在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方面进展比较大。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试行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即“转型”),二是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自2004年7月1日起,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选择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6个行业和军品、高新技术产品,试行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选择部分行业和产业继续试行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自2008年7月1日起,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选择有关行业和产业试行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自2004年1月1日起,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内容是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此后,为了鼓励出口,保证国内市场供应,适当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货物出口,对出口退税率多次作出调整,目前分为17%、14%、13%、11%、9%、6%、5%和4%八档。

消费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税目和税率。

自2006年4月1日起,调整部分税目、税率: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税目,适用税率从5%到20%不等;增列成品油税目,将原汽油、柴油税目改为该税目下的子目(税额标准不变),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5个子目,税额标准分为每升0.2元、0.1元两档;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将原来属于护肤护发品征税范围的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列入化妆品税目;调整小汽车税目、税率,按照汽缸容量实行3%到20%的税率;按照汽缸容量将摩托车的税率分为10%和3%两档;将汽车轮胎的税率降至3%;将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的比例税率统一为20%,定额税率为每斤0.5元或者每500毫升0.5元。

自2008年9月1日起,按照汽缸容量调整部分乘用车的税率。其中汽缸容量不超过1.0升的乘用车,税率从3%降低到1%;汽缸容量超过3.0升至4.0升的乘用车,税率从15%提高到25%;汽缸容量超过4.0升的乘用车,税率从20%提高到40%。

所得税改革:

企业所得税突破、个人所得税前进

所得税改革在企业所得税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个人所得税也有所前进。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完成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二是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前积极调整内资企业所得税。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五部所得税法。此后,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发出配套文件。这项改革不仅统一了税法,简化了税制,而且降低了税负,清理了税收优惠,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平竞争。

调整内资企业所得税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税基,如陆续规定了大量的捐赠扣除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慈善、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自2006年7月1日起将工资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

调整为人均每月1600元;自2006年起将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50%规定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2007年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可以按照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三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二是调整税基的其他措施。第一次修改税法: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有两项:第一,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额从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第二,修改关于纳税申报的规定,规定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第二次修改税法: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施行。其内容是:规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决定自同年8月15日起减按5%的税率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税,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停征收。

第三次修改税法: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其内容是:将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工资、薪金扣除额从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

调整税基的其他措施,主要是规定了大量的捐赠扣除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慈善、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还规定了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红利分配的3种情形和征税办法,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等等。

财产税和其他税收改革:充实和提高

城镇土地使用税。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和修改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扩大了纳税人的范围,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征税;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税额标准(每平方米应税土地的最高税额标准从每年10元提高到30元)。

耕地占用税。2007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修改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扩大了纳税人的范围,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征税;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税额标准(每平方米应税土地的最高税额标准从10元提高到50元,并有加征的规定);三是从严规定免税、减税项目;四是征收管理方面的规定更加严格。2008年2月2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即日起实施。

资源税。资源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分期分批调整部分应税产品的税额标准。例如:自2005年5月1日起,分别提高山东、安徽、福建、河南、重庆、云南、贵州和宁夏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分别提高内蒙古、湖南、湖北、广东4个省、自治区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自当年4月1日起,分别提高黑龙江、江苏、江西和陕西4个省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自当年7月1日起,提高甘肃省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自当年9月1日起,分别提高河北、辽宁、吉林和四川4个省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自当年12月1日起,提高广西自治区煤炭资源税的税额标准。此外,自2007年2月1日起,将焦煤资源税的税额标准确定为每吨8元。自2005年7月1日起,将原油资源税的税额标准从每吨8元至2

4元不等提高到每吨14元至30元不等,将天然气资源税的税额标准从每千立方米2元至13元不等提高到每千立方米7元至15元不等。

车船税。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是在合并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和国务院198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统一了税收法规,简化了税制,实现了中外企业、个人平等纳税,调整了税目,提高了税额标准(如载客汽车的最高税额标准从每辆每年320元提高到660元,船舶的最高税额标准从每吨每年5元提高到6元),清理了减免税项目,加大了征管力度。2007年2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即日起施行。

印花税。印花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纳税人。2006年11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照规定征收印花税,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对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自2005年1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税率从2‰降低到1‰;自2007年5月30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税率从1‰提高到3‰;自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税率从3‰降低到1‰;自2008年9月19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纳税人从出让方和受让方双方改为对出让方单方。□(作者为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必须看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现行税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抑制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我国实行增值税改革时,从当时控制投资规模膨胀的宏观环境和保持税负基本稳定的需要出发,采用了国际上很少使用的生产型增值税制。这种税制只允许企业抵扣购进原材料所含进项税金,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因而存在对资本品重复征税的问题,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投资自主增长的机制不断得到增强,生产型增值税制的弊端愈益显现。

2.实行内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资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积极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发展,对外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必要的,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违WTO关于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利于内资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难以为继的。

3.现行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力度不够。随着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问题突出,广大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而高收入者缴纳税收与其收入相比,很不相称。特别是现行的分项按次征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存在很多弊端,许多高收入者只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就会轻易地使很多收入都达不到起征点,或是适用的税率比较低,从而达到偷逃税收的目的。此外,与个人所得税配套的遗产税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弱化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4.以费代税问题不容忽视。例如:目前交通和车辆收费管理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收费负担不合理,养路费等交通和车辆收费,基本上是按车辆吨位大小或座位个数征收,用车与不用车负担不一样,多用车与少用车负担不一样,没有体现“多用路者多负担,少用路者少负担”的原则,造成社会负担不均衡。而机动车辆消耗燃油或燃气量的多少,与道路磨损程度基本成正比,对燃油或燃气征税,能够体现“多用路、多负担”的原则,比较公平、合理,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用燃油税取代交通和车辆收费,这种状况还加大了治理“三乱”现象的难度。又如:目前社会保险费主要由劳动部门征收,由于缺乏法律制约,无法解决强制性不够、征收力度

小、成本费用过高等问题,导致社会保障经费来源不稳固,这些都需要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来解决。

此外,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规范,出口退税机制不健全,地方税制存在对同一征税对象设置两套税制、征收范围过窄、税种不尽合理等问题,消费税、营业税、农业税还不完善,等等,都需要在税制改革中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

三、税制改革取向分析

按照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巩固已有税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深化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税收的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功能。从当前及长远考虑,税制改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国际通行做法,就是在对企业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抵扣购进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可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鼓励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扩大投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增值税的转型,从根本上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带动税收的增加;但从近期看,在保持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较大规模的减税,进而减少一定数量的财政收入。这就需要把增值税的转型与财政的可承受程度,以及如何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型本身已不仅仅是完善增值税制问题,而是涉及重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问题。如果减税政策的力度大一点,那么国债投资建设的力度就要相应进行调整,以保持适当的财政政策合力。在实施步骤上,要统筹考虑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种类和范围,适度扩大征收范围,逐步过渡到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要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应按照扩大税基、降低税率的原则,减轻内资企业的税负,取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促使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趋于一致。参照国际惯例,规范税前扣除标准和范围,统一内外资企业折旧水平。调整规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取消多档优惠税率,取消区域性低税率,突出投资税收优惠。可考虑这项改革与增值税转型改革联动推进,以平衡企业的综合税负。

3.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经营收益等经常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项目,适当提高费用扣除标准,简化税率和级距,提升高收入者的适用税率。对利息、股息、红利等资本性所得,实行分项征收。建立法人支付单位和个人收入的双向申报制,强化公民纳税意识。同时,按照公平税负、合理负担、鼓励引导个人投资公益事业的原则,适当提高个人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鼓励富裕阶层回报社会,促进社会捐助制度的建立。改革个人所得税可与开征遗产税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社会财富的分布,缓解贫富悬殊矛盾,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提倡劳动致富,限制不劳而获;有利于完善我国调节个人财产和收入的税制,符合国际惯例,贯彻国际间税收对等原则。

4.改革地方税制。健全地方税体系,对于完善分税制和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要统一内外税制,合并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建立现代房地产税制,适度扩大征税范围;合并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建立新的车船税制,调整减免税项目;将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逐步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完善土地使用税制度。取消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屠宰税、土地增值税等不合时宜的税种。在不影响全局利益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地方税政的自主权。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其他税制。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研究一揽子解决欠退税问题的办法,健全退税机制。完善消费税,适当调整部分产品税率和级距,将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将部分非最终消费品调出征税范围。配合增值税的转型,相应调整营业税征收范围。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改革农业税制,降低农民总体负担水平。推进费改税,逐步将稳定的收费、基金改为税收,如将社会保障中的社会统筹部分的“费”改为社会保障税;通过开征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项收费;将现行针对一些排污项目而收取的废水、废气、垃圾等收费改为开征环境保护税。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择机开征一些新税种。按照世贸组织原则清理、统一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篇2

我国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 国内的许多经济发展政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表面的、也包括本质的。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 可以将其理解为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无论在任何时期, 关于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 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以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改革的重点内容来观察, 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2) 我国城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3) 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 国家宏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二、新时期经济制度

1.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变点,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

有些人可能会存在一个经济发展的误区, 就是容易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解释一下, 什么是经济制度, 什么是经济体制。

(1)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统治阶级, 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在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实际发展要求, 而以此建立、维护、发展有利于领导阶级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通俗来讲, 我国的经济制度就是指组织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根本原则, 并且它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过程中, 得到国家民众的一致认可, 并在大家共同遵守之下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规范。

(2) 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思考,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属于经济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模式, 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在初级发展阶段中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特征。

关于经济体制, 可以具体从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 它主要还是在社会一定的发展基础上, 所有制与产权结构在一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统一, 基本属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范畴。通俗点讲, 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者说是经济制度模式。如按照社会资源占有的表现方式并结合着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划分的话, 可分为: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

(3) 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关系。

首先,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关系, 经济制度是内容, 经济体制是形式。通常情况下, 按照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 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与基础, 无论是在国际上哪个国家、地区, 完全不存在脱离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的经济体制。

其次, 经济体制的发展不会受到经济制度的限制, 但在特殊情况下, 会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 如一些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军事因素 (战争因素) 等。同时, 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可以真正地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种完善、科学、系统、先进的社会经济体制, 它就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反之, 对于那些落后的、不合理的社会经济体制, 则会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2.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重点发展的方向

国务院批准《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这次文件的主要内容总共包括了八大方面, 共涉及39项2015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目标, 这也是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体现, 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1)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进一步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 (2) 落实国家、各地区财务税收改革总体方案措施, 并不断推动国家财税体制在新时期下的改革进程; (3) 持续简政放权, 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4) 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 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 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 (5) 推进我国金融产业结构的改革, 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方案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健全金融服务业实体经济制度; (6)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开放型的新时期环境下的经济新体制, 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贸易程度; (7)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中的科技体制改革; (8) 加快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提倡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 关于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与见解, 笔者将其具体总结为四大发展方向: (1) 经济转型深化改革; (2) 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3) 社会公平深化改革; (4) 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探索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走过了不少弯路, 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到当前新经济发展环境, 我国对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就从未停止过。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下, 我国对外开放贸易程度进一步加大, 经济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 国民生产总值平稳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改善。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 在今后的经济制度探索与改革过程中, 应该着重于社会公平方面的发展。

三、新时期经济环境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1.分税制度改革

关于对我国的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就从未停止过。从2010年之后, 分税制度成为了我国在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分税制度改革总共包含三个部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我国的分税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 至今已有21个年头。分税制度的主要社会作用就是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同时还极大的充实了国家财力 (包括中央财力、政府财力) 。分税制度在我国实行了21年, 从总体上来看, 分税制度促使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结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优点也会存在缺陷, 旧事物经过实践检验后, 会产生新事物。在我国分税制度实行的21年间, 虽然它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的困难现象, 同时还起到了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作用, 但是它所存在的负面影响, 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 逐渐突显出来, 显然那种传统落后的分税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3年的5月24号, 国家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 共同发布了财税[2013]37号文, 文件宣布了将会从2013年的8月1号起,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开展营改增试点。此项关于分税制度的改革措施, 将会有效地降低我国第三产业的负税、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 将会极大的改善我国以往“重商品, 轻服务”的市场经济格局。总而言之, 近两年我国关于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 正朝着科学、健康、稳定的方向上发展, 引导者我国税收体系逐步走向合理化、公平化。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而言、还是对地方各级政府而言, 这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图1中的虚线表示的是我国国家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实线表示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以上图表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文学资料制作。

2.分配制度改革

表1为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期间, 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基本情况信息;表2表示的是2000年至2012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信息。

从上述表格中, 我们可以得知, 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 正在不断的拉大, 以这种发展的态势来看, 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在当前新时期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内容有很多, 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经济制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从这两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来看, 我国在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最注重的就是分配制度,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也基本都是以社会分配制度为着入点。在之前很长一段发展时期, 我国在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 很容易将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混淆在一起;更分不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究竟是所有制制度决定着分配制度, 还是分配制度决定着所有制制度?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社会财富分配的标准, 而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在寻求经济体制改革路径中, 比较看重企业分配制度在社会上的先进性。前几年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体制改革, 包括一些政企权责分开、企业财务独立核算、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多方面。总而言之, 新时期下的经济制度改革中,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正朝着“同股、同权、同利、同责”的方向发展。

3.社会经济福利制度改革

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者政府在立法政策范围之内, 为社会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生活福利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公共福利制度。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等。它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保险制度, 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经济政策手段, 对全体社会劳动者强制征收的保险基金。但是, 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 其缺乏一定的社会公平。

我国在社会保障改革制度上的缺陷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 主要还是表现为贫富差距, 这种差距体现在城镇与农村经济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根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的第四条, “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 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 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 这正是当前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总结

根据本文对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内容的研究与探索, 可以体会到, 最重要的还是在经济制度发展改革过程中, 着重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 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 对于经济制度改革的总体布局、总体目标以及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因素, 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创新。

摘要: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以来, 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 国家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并且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在2012年的时候, 我国的GDP总值达到了51.9万亿元 (人民币) , 成功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存, 为此我国政府一直未雨绸缪, 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制定一系列的有助于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政策。本篇文章就以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为研究主体, 重点探索在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主要的发展方向、发展突破口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重点内容,分配制度,分税制度,福利制度

参考文献

[1]朱杰.2011~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研究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3) :1-8.

[2]高尚全.三中全会: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起点[J].人民论坛, 2013, (30) :18-21.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哲学;教育改革;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6)04020606

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教育界为了弥补大学的学科分类太过专门的缺陷,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界开始反思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理念,通识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已成为基本共识,

认为大学并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纲要从战略层面,揭示了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在中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而哲学通识教育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自有其重要性。其一,哲学的无用之用就在于教育,它使人们认识到“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终“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二,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所以“哲学教育不仅天然地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而且内在地构成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2];其三,就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也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哲学通识教育。因此,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内容是哲学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大学应该如何全面深化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一、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发展较早,较为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在哲学通识教育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有关哲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基于自身的哲学通识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存在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目前,中国哲学通识教育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规划和协调,没有系统的体系作为指导。不少专业教师都是在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匆忙上阵,尚不清楚通识教育的目标,且课程内容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思考和合理的规划,仅沿用以往专业教学的经验开展通识课程教学;尽管有老师对通识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其原因皆在于我们的通识教育缺乏本土化纲领的指导。国外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较早,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就发表了《耶鲁1828报告》,开始施行通识教育。不过他们当时更多的是在引进、复制欧洲的通识教育,直到1943年,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后,才算真正找到了符合美国大学需要的本土通识教育模式。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不能照搬照抄国外通识教育经验,应当吸收国外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通识教育之路,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大学实际需要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3]。

第二,脱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走到中国教育基本目标的对立面。目前,在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价值中立教育,是对过去以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专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替代。这一观点抹杀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现代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在内,仍应发挥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就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通识教育决不是一种消除主流价值观引导的中立教育,相反,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如果缺少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通识教育必然会失去方向,沦为各种腐化思想的温床;反过来,如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那么这种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失败的教育[3]。因此,哲学通识教育应紧密围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教育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现实教育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甚至走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对立面,背离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也背离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哲学通识教育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充分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脱离学生实际。哲学通识教育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味地迎合学生,要了解学生对哲学通识课程的三种需求:(1)教育需求。学生渴望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学生还渴望在哲学通识课上了解哲学经典以及阅读经典的能力。钱理群说:“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南京大学推出的“悦读经典计划”就是通识教育的一种新途径。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贯通古今历史,融会中外文化。(2)现实需求。当代大学生往往带着关于社会、人生的困惑走进哲学通识教育[2]。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希望在课堂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希望课堂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解答人生的困惑,让他们明白生存价值的意义所在。(3)发展需求。哲学教育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精神修养和人格升华。因此哲学通识教育除传授知识给学生外,还应该增加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身。

二、立足本土教育,科学设计哲学通识教育内容

哲学通识教育想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在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科学合理的内容,培育真正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公民。基于已有的实践,笔者认为哲学通识教育必须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科学的理想信念。哲学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5]。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理论思想,就是要我们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所以说,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把理论思想作为其产生的坚实基础。我们的理想信念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把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6]。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4]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激励并指导我们开展有益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体现主流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在职责和使命。大力弘扬本国的主流价值观,可以说是大学教育的通则,也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惯例。教育说到底只是一种方法,价值观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只知其法而不知其源,难免会失去教育的本真。1947年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名为《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报告书中指出:“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并明确规定课程目标为“保持与扩大美国社会必须的伦理和社会价值”。这表明,通识教育本身就包含主流价值观教育,两者是内在一致的,如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与主流价值观相悖,那么,这种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教育[7]。哲学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其在主流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二者在理念上是相契合的,共同指向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因此,哲学通识教育应成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使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成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职能。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的高度凝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一种处世的标准,指导我们的言与行。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他还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8] 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哲学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主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使主流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并能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信仰和完善人格的人。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8] 因此,哲学通识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使他们成为主流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灵魂的人,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知道我们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中国人,而且明白我们是一个只有作为一个中国人才能成为受到其他民族、 国家、地区的人们尊重的现代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9]因此,哲学通识教育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还应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儒、释、道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以精深厚重的气质和智慧[10]。这是现今人文主义情怀欠缺的西方世界所不能及的。因此,哲学通识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使命所在,责任所在。以南京大学为例,南京大学哲学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孟子研讨”“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等课程,以及开展已有8年之久的南大哲学系国学启蒙班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课堂讲授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当代大学生认知和亲近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深刻领悟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影响中国,更要影响世界。

第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哲学通识教育应该让大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反思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罗素在他的《哲学问题》一书中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这说明,学哲学是锻炼和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恩格斯也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1]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的反思、总结和概括,它能培育人的理性和批判思维。而批判思维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知识是对过去的总结,是人们已有的共识;而想象力是打破固有模式和惯性思维,是创新的开端。他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批判思维。因此,哲学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那么,我们具体在哲学通识教育中如何培养批判思维呢?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反思是批判思维的本质特征,批判思维也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出来的。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中也说:“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对既有经验和现实对象的反复思考。”[12]也就是说,“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既然哲学具备这样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到,这种反思、批判的思维特点可以贯穿于哲学通识教育的全过程。

第五,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不仅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指明了方向。成人就要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2]。哲学通识教育应该开设相关课程,使大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和现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异国文化和异域文明有一定深度的了解,真正“认识世界”。最终能够使全人类的优秀思想资源充实学生的心灵[13]。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大学生对于西方的哲学、宗教也有着浓厚的兴趣[2]。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平台,引导他们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高度决定视野,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如此。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视野有多宽,你未来的成就便有多大。世界眼光是一种看问题、想办法的胸怀、视野和境界。世界眼光要求大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了解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以合作的精神去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尊重差异,学习与世界他国人民交往的技能;以和平的信念去关心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世界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敬畏中国。最终使自己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与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三、加强、改进哲学通识教育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除了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是哲学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不管是哲学通识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承担着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要任务,唯有充分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优势,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从提高教育的效率来说,应通盘考虑哲学通识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互联互通,避免大量的重复。思想政治教育为哲学通识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哲学通识教育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活力,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是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不管是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学生,都要消除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应该说,两者都非常重要,都是实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对哲学通识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的定位要明确,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互融互通。在教育内容的设定上,哲学通识教育可以偏向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受众群体应该是全校学生;哲学专业教育可以偏向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纵向深入的研究,受众群体应该是哲学专业的学生。

第二,在中国本土化纲领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哲学通识教育的“本校化”。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在各类大学中应该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由于每所高校条件不同、任务不同,需要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各个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需要等实际,制定符合本校人才培养需要的通识教育纲领,也就是我们提出的“本校化”。具体来说,国内的研究型大学重点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所以哲学通识教育可以从拓展学生视野、了解世界文化等角度出发,多开设一些涉及中西方文化、培养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的哲学通识课程;教学型大学主要以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即高级专门人才)为重点,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所以哲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偏重社会科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毕业生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理工科院校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以实现文理互补;文科院校仍然需要哲学通识教育,因为哲学是基础,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思维方法和人文精神,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实现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的统一。哲学通识教育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有一套符合中国大学教学特点的本土化纲领进行指导,这个纲领应该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它可以为中国大学开展哲学通识教育指明方向,为哲学通识教育的成功实施准备条件。这样中国的哲学通识教育就不至于走偏,走样。在相对稳定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大学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动态调整。每个大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每个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兴趣、爱好和擅长点都不一样,老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特点,对教育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从外部环境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内哲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国外一些先进理念也在不断传入,对此,我们也可以适时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更新,使教育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哲学通识教育在符合中国通识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在国家和教育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和更新,实现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2]张亮.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哲学通识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4):154-157.

[3]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80-84.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6]孙正聿.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J].党建,2014(5):33.

[7]孙乐强.通识教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58-61.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9]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10]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5(1):6-1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1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

[13]孟振华.哈佛大学新版哲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有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01-204.

Abstract: Philosophical general education content reform should be desig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inas localization program an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needs. It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ideals and beliefs, reflect the mainstream values, carry forward the fin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 the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a global vision.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philosophy; education reform; university education

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篇4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政府的教育职责,明确并落实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中心学校(含农村中心小学和农村中学,下同)的职责,整合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落实,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县政府的教育职责

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具体为: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依法做到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根据本县的情况,按照不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保障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并落实到位。建立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三级预算编制与管理体系。根据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经常性收入超收部分,要按规定比例切块用于教育,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要求。县政府每年将教育部门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清理核实农村中小学“两基”以来的欠债,摸清债务来源和使用情况,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的原则,由县政府合理化解债务,制定偿还计划并逐步偿还。对于原乡镇教办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财务审计,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和教育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进行资产划拨。

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和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按照本县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因素,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适度集中的原则,落实完小向人口集中的村和集镇、初中向人口集中地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高中向县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大集镇调整的要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2007年初步完成高中和初中的布局调整工作,2010年前基本完成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认真研究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制定薄弱学校的发展改造规划。制定规划必须考虑到县域内城镇与农村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摸清全县范围内薄弱学校底数,列出改造步骤方案等。

认真做好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工作。根据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实施办法,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和擅自离岗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一律与学校脱离

关系。切实解决有编不补的情况,保证教师及时补充到位。对缺编较多、严重影响义务教育正常实施的,要尽快制定落实计划,从2005年开始逐年解决,争取2007年以前彻底解决教师有编不补的问题,同时注意向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倾斜。

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与教师签定聘用合同,明确聘用(任)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任务及相应待遇。新聘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从正式聘用之日起,由聘用部门统一购买,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单列,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聘用(任)制的教师享有与本地区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晋级评优的同等待遇。鉴于我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对新聘教师可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办理,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再予衔接。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新聘教师退休后,其退休后待遇按照企业中小学退休教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办法执行。

建立教师工作绩效的奖惩机制。教师基本工资的职务工资(固定部分)、地方津补贴直接打入教师的工资卡,30%津贴(活工资部分)按照教师人数、工资的基数直接将指标下拨到学校,由学校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办法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每学期考核结果和30%津贴(活工资部分)的重新分配情况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送县级人事和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学校的考核结果将教师应获得的活工资部分(每学期结算一次)直接打入教师的工资卡。

明确乡镇政府义务教育工作的相关职责,建立对乡镇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其年度考核。

依法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小学校舍,提供相应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的实施。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确保在2007年底前消除本县所有D级(包括动态产生的新的D级)危房,并同时建立落实消除危房和建设校舍的长效机制。

认真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工程。县级政府要采取措施,确保落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套、运转经费,积极推行资源共享,为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各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国家、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免收书本费和杂费的“两免”工作,保证“两免”资金等及时落实到贫困生家庭。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县“一补”资金到位,确保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的落实。

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在县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领导、管理全县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工作。主要做好: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根据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合理划分学区,成立中心学校(较大的乡镇可成立2-3个中心学校),以便于县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促进中心学校所辖学区内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区内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保证政令畅通、信息快捷、运转高效,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受教育者健康成长。

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县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努力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并进行检查督导,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组织教科研工作,认真实施课程改革,做好对口支教工作。

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体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依法履行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选拔任用的归口管理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管理等管理职能。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生数、班级数等变化情况以及教师的自然减员、培养周期和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及时对学校编制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情况,可在全县范围调配教师(报县人事、财政部门备案)。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县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人事、财政部门参与,具体负责新进教师的选聘、录用工作;负责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考核;对教职工已达到或超过编制标准,教学工作又急需的少量结构性缺编教师的选聘,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人事、财政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方案,经报批后,认真做好选聘工作。统一调配、安排、使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教育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效益。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制定《中小学校长、教师和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校长、教师,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清理出教师队伍。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要采取业务培训、重新调配等手段解决。

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激励机制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乡村服务制度,真正落实新聘教师原则上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晋升高级职务的教师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有计划地组织农村骨干教师到示范性学校挂职学习,组织城镇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教学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在全县范围内校长、教师定期、分批合理流动制度,交流、上挂、下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交流、上挂、下派的教师、校长在任期内要切实完成规定的工作目标。目标没有完成的,将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期限。

加强县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按照严把进人关,能上能下,教师合理流动的原则,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新进教师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聘用制教师的档案实行人事代理。

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教育经费单列,以县统筹管理教育经费为主,以中心学校为抓手,以编制和执行教育部门预算为内容,逐步建立教育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的体系,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建立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三级预算编制与管理体系,由县教育局会县财政局统一编制教育部门预算,即在全县范围内各中小学的各项教育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正常运转经费、杂费收入以及必要的校舍维修经费等,按财政预算年度统一编制年度预算。

按照“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所属中小学”进行分级管理,管理重点主要在中心学校一级。县教育局主要与县财政局协调教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并负责票据领发和缴销,教育部门以及中心学校财会人员聘用等。县教育局根据县人大通过的部门预算对有关单位和中心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教育内部审计。

认真做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工程的建设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物价等部门,抓好两个工程的建设、管理、使用和研究工作,建立一个管理科学、规范运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确保两个工程在教育教学、党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技卫生普及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为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联合办学委员会,对联合办学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乡(镇)人民政府的教育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所需土地;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筹措经费,改善所辖行政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依法协助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辖区内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联合办学委员会的组建,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实施支持、监督和指导。

联合办学委员会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负责人、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学生家长代表、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组成。其中,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聘请;学生家长代表由学生家长推举产生,总数应当不少于联合办学委员会成员的二分之一。

联合办学委员会会议由其推选出的负责人召集。作出的决定,应当经参加会议人员的半数以上同意。

联合办学委员会的职责为: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决定义务教育学校奖励的设立和获奖条件;监督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督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职务消费;监督义务教育学校设立的奖励的实施等。

4、中心学校的职责

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工作,并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中心学校主要管理职责是:

认真做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负责所辖学区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学科校本教研的机制,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面执行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环节作出规范化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提高办学质量。

受县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协助管理本学区师资队伍,负责教师晋职晋级、评优、培训、对口支教等具体操作工作;负责所辖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负责学区教育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教育教学资料等。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 篇5

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日前表示,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

改革试点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公立医院改革内容 篇6

“医药分开”首先是药价的高低与医生收益的分开;其次是住院药房与门诊药房的分离,医生应以诊断、开方、手术、治疗的医疗行为获得收入,社会药店应以销售药品和合理用药咨询服务赚取利润。医药分开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商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破除“以药养医”的弊端和调整医药购销环节既定利益分配格局,减轻广大患者不合理的费用负担。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可是,长期因国家财政补偿不到位,很多公立医院有逐利倾向,药品利润就成了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以及鼓励“以技养医”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事分开,以病人为中心。所谓政事分开就是指:彻底改变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附属物的状态和以政代事的局面,将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技术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同时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到政府部门,即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治决定者与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具体事务的承担者分开。简而言之,政事分开就是将公共服务的举办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由传统的隶属关系转换为一种现代契约关系。公立医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事分开虽不能在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但解决了法人治理的核心问题~一系列有关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权利义务相互协调与制衡的制度安排。因此,政事分开是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制度的良好过渡形式和必要准备。

以前,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主要还是院长负责制。在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的背景下,医院的法人地位不明确,医院内部也没有真正的分权制衡机制,院长专权的情况从根本上难以改变,这就使得医院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实行管办分开。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首先,政府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院管理委员会类似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委员会行使所辖区域内公立医院的重大决策权,包括院长任免、医院评估考核、财政资金补助等等。其次,要给院长以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医院除重大事项需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民主决策外,其余权利均应授予由院长为首的医院管理层。

划分营利与非营利的主要标准在于其目的, 但现有的绝大多数三甲医院其性质为非营利机构, 也就是说, 这些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 但是, 其现状是基本上都处于一种盈利的状态。实行营利与非营利分开,以非营利为目的的, 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 也不要求医疗机构盈利,应当由政府来承担主要责任;以营利为目的的,可以适用市场经济原理, 提供的是多种医疗服务, 通过适当竞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新医改政策明确提出, 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 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我以为, 要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就一定要新医改方案特别增加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及《完善医疗执业保险》等内容, 既尊重了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 又解除了医务人员的思想顾虑, 从行医个体上消除了追逐功利的动机。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 篇7

为了深入贯彻邓小平倡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切实解决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我们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这对实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颇有意义的。

一概论课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

第一,概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与教学时间的特定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目前,在高等院校开设的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组合而成的,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庞杂。既有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军事、党务、外交和不断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纵向的重大理论的提出、形成、发展、完善以及与时俱进继续创造的新理论。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而且也具有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对具体内容不敢做任何的调整,对每个理论问题的讲解都力求做到全面、完整、系统,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平淡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横向交叉性和概论课自身内容的纵向重复性,与大学生个体需求教学信息新颖性的矛盾。从概论课与其他思政课的横向看,“思想路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内容有重复。“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有重复。概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更多的内容重复。从概论课各个章节之间的纵向看,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章都有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其中有“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三章的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其中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实际上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虽然所讲授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标题和内容方面看也存在着重复。第五章第一节中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其中讲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七章第一节中又有“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节内容又出现了重复。另外,大学的概论课与初中高中部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重复。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这些重复,不分主次,那就会使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新鲜感,由此便会萌发一种强烈的厌学情绪。

第三,概论课教学内容鲜明的政治原则性和理论指导性,与大学生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从现当代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原则,是指导我们深化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国际社会问题、国家现实问题、群体利益问题、个人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等等,都是一些实际问题,有的还是极其严肃的政治敏感问题。对这些极为具体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本人往往把解决的期望,不恰当地寄希望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答案,而主要的又是寄希望于概论课给出具体而又明确的答案。可是,概论课所提供的理论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概论课不是解决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的答案库。这种认识上和要求上的误差,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的兴趣。

二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确立精讲原则,把握重点问题。概论课是高等院校的公共理论必修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课时方面,明显不如专业教学的课时多,因此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自然体现出教学时数的有限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确立一个“精讲”原则,通过精讲,利用有限的时间解剖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以“精讲”原则开展概论课教学,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革新、教学内容要更新。在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的同时,必须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此对每次课的课型设计要精心,教学的内容要精选,对概论课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重新整合,形成专题,力求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达到教师讲解精辟,学生掌握精华的效果。

以概论课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例。根据“精讲”原则,应当把这两章整合为一讲,即“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这一讲可讲四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讲的“精讲”,应该强调几点:第一,对每个理论成果形成的基本过程不必详细讲解,直接讲该理论提出的起点和形成(确定)的标志。至于理论形成的过程,只做简要的说明即可。因为有些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并不成熟,尚未确定,讲述起来不仅繁琐,而且给学生一系列的没定形的甚至是不需要掌握的“准理论”,对学生理解最后成熟的理论本身并无意义,甚至受先入为主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扰了对成熟理论的记忆和理解。第二,在这一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做简明扼要的介绍,每一成果的具体内容不展开讲述,避免与其他各讲的内容重复。第三,每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不单独讲解,而是集中起来作为一个问题统一讲述,重点讲述共性,对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个性略加说明,减少讲述中的重复和混乱,便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不单独设为一讲,将其作为“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讲述。应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讲述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必要把产生于成果的精髓与产生该精髓的成果分别设为一讲。另外,在讲述每一个理论成果时,也不必单独讲述各个成果的精髓,防止给学生造成视乎每个理论成果有其各自的精髓的错觉。

通过“精讲”,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整合,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突显出来了,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坚持求是原则,突破难点问题。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理论课。受这一特点的影响,有些政治敏感问题不好展开讲,有的甚至采取回避的方式干脆不讲。有的不得不讲也是不痛不痒地照本宣科、鹦鹉学舌般地重复教材上的结论。使学生听起来如同八股,没有味道。凡是这一类的问题,一般都属于教学难点问题。突破这种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坚持求是原则。

例如,在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这一讲中,应该坚持求是原则:第一,应该给学生们讲清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已经打开了国门。当代大学生常常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截然分开,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也就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内在规定性。在讲述有关对外开放的问题时,应该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中外关系的变化,尤其是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在这些重大变化时期开始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等。这些重大事件为确立对外开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在讲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没能明确制定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时,既要讲清我们党认识的问题,也要讲清当时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实行和能否实行对外开放,不完全取决于中国方面,因为这里有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的问题。第三,我们党和国家重视对外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开始的,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把对外开放定为国策。这种国策的制定,与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关,但是也要说明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总趋势有关。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和不断改善领导非常有利。

在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教材上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这种解释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不科学的,是传统性思维的延续。因为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并不一样,如果一样为什么在宪法和党章里不直接写无产阶级专政而写人民民主专政?实事求是地说,直接阐述人民民主专政要比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好得多,既客观又科学,同时也比较符合现实中国的实际。忽略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差别,有意无意地把人民民主专政等同或归属于无产阶级专政,恰好是我们党曾经发生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重新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正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纠正,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强调这个“实质”呢?实事求是地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涵效果会更好,更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还有诸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表述问题,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章、节、目中的地位和科学阐述问题等,都需要坚持求是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述,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涉及某些重大理论问题应该慎用绝对性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有些缺乏前提性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不顾及几十年改革实践已经显现的实际后果,尤其是不能与后面重点讲述的科学发展观相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如果不能坚持求是原则讲清楚,想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是不可能的。

概论课就其性质来说属于理论课,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就是解决世界观问题。无论是改变错误的思想认识还是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都需要坚持求是的原则,没有求是原则的理论说教是没有实效性可言的。

第三,贯彻管用原则,破解疑点问题。解决概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的问题。仅从内容方面说,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讲活,把具体的问题讲真,把模糊的问题讲准,把疑惑的问题讲明。让学生感到可信才能真信,感到该学才能真学,感到有用才能管用。

学生不学不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疑点没能解开,使他们感到我们讲解的内容没有可信度。这一点几乎成了大学生厌学和不学思政课的拦路虎。当然,解决“真信”“真学”问题实际上是很难的。

比如,一些政治性极强而大学生又不太认可的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当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所产生的疑惑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材回答得不到位,缺乏针对性,使人有一种打隔山炮之感。在强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根本不同的时候,所提出的三点本质区别过于原则和笼统,而且是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优点与西方国家议会的缺点进行的比较。这种比较方法本身和比较的结果不可能让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信服。当然,对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应该强调的,但是非本质的东西对学生理解本质的东西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化。

其实大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疑问,只能通过客观地全面地科学地比较才能得到排疑解惑的教学效果。在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时,也把实践中已经暴露的不足讲清楚,在讲述西方议会制度的不足时,也客观地介绍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方面,这样对学生正确判断和理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性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国家多党制的比较问题。在当今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大学生能够获取很多有关西方世界的信息。比如有些西方国家总统或政界要人,不管他是在任期间还是卸任之后,只要是违法就会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各政党之间的监督关系和解决问题的力度,并不是教材上所说的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那么简单。大学生看到的是西方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尽管存在现象与实质之别)。与此相关联,他们也看到中国有些党和政府官员身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法律在这些人面前某些时候无可奈何。各地连续发生由于官僚主义导致的群体事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利益驱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而得不到惩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加以科学说明和解释,就无法解决大学生的“真信”问题,概论课的实效性也就自然流于空话。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更无法回避的问题。

还有诸如两极分化的标准和标志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问题,中国共产党内腐败程度及其底线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难以回答的疑点问题。在教学中不解开这些疑点,思政课就无法达到“管用”的目的。因此,必须坚持“管用”原则,有理有据地破解这些疑点问题,才能达到开设概论课的目的。

浅谈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篇8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软件;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2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由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是受到社会各个行业的广大需求。但是,高职教育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在高职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等数学课程既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又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素质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而现今高职数学的教学仍缺乏体现高职特点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也缺乏高职应有的特色,因此导致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各专业要求,使得教学内容脱离与专业的结合,学生失去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为此我认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远离公式、定理的证明、繁琐的理论推导和运算技巧,多接触到一些数学家的轶闻趣事和探索过程等数学相关知识和一些能直接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课程或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一、增设数学文化课程,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及能力

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能力、活动、产品,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在高职教育中,大部分工科专业都开设高等数学课程,但数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尤其是进入高等数学的学习阶段,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即便是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重结论轻证明、重计算轻推理,精简教学内容等方法,由于受到课时较少的限制,学生也就是掌握一些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简单计算,在数学素养和能力方面的提高收效甚微。所以我觉得,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是有必要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师主要讲授数学在思想、精神和人文方面的一些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从小学到大学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年数学,而学习了多年的数学课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学生在多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到了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也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过程,这是数学让学生收益终生的。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参差不齐,而且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并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文化,而且还可以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在介绍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时,可以穿插介绍微积分的形成过程,讲述微积分最大的贡献者牛顿和莱布尼兹的成就,以及在两位大师及之前的一些先驱者的主要贡献、思维过程等。总之,在从教育的方面看,数学文化课程走进课堂,可以与高等数学的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受到数学文化感染,不再对数学产生恐惧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能主动的学习高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利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设数学软件课程的学习,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繁杂的计算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快速的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各种计算求解问题

上一篇:青岛经济适用房申请资格、程序及政策下一篇:农开办社会管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