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会试题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南京青奥会试题(通用13篇)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1

青奥会英文介绍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冬夏交替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体育赛事。第一届夏季青奥会于在新加坡举行,第一届冬季青奥会于在奥地利茵斯布鲁克举行。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are international multisport events held every four years with staggered summer and winter events. The first summer Youth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Singapore in , while the first winter event took place in Innsbruck, Austria, in .

南京青奥会口号

南京青奥会的口号(slogan)是“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Share the Games, Share our Dreams)。口号的含义是全世界的青年人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欢聚一堂,相互切磋,相互鼓励,增进友谊,共同成长。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南京青奥会(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的吉祥物(mascot)叫�i�i(lè),是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名字中的“�i”指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象征劈山开路。

南京青奥会奖牌

南京青奥会奖牌(medal)的正面图案设计,出自由国际奥委会主办的南京青奥会奖牌设计大赛获奖者马特伊奇卡(Matej ika)之手。23岁马特伊奇卡来自斯洛伐克,其设计的“胜利者的足迹”(Track of Winners)从全球3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南京青奥会奖牌设计大赛评审团由奥运选手和知名设计师组成,他们认为马特伊的作品“现代、新颖、动感(modern,fresh and dynamic)”,设计理念独特,外形富有创意,表现了获胜运动员和领奖台元素。

南京青奥会会徽

南京青奥会会徽图形(emblem)由三部分组成,最下方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中间,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最上方则是体现南京特色的地方:英文“NANJING”设计成活泼的字体,并且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最妙的是,3个N字母,一头一尾两个n被做了些特殊处理,小写的“n”犹如拱形的城门形状;而外围又用线条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2

历时12天、来自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3787名青年运动员, 在竞技场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身姿,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此同时, 冷静而又睿智的汽车界人士, 则将“第三只眼睛”聚焦在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另一种“点亮未来”的明星——襄阳宇清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IEDS) 的身上, 并为其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上熠熠生辉而赞叹不已。

据悉, 南京为本届青奥会的举办共新增了2530辆客车, 其中, 由南京金龙提供的576辆纯电动客车, 成为青奥会赛场外的一大亮点。

电动汽车除了储能装置以外, 最重要的是动力驱动装置。它是电动汽车中最主要、最核心、最复杂的部件, 也是全世界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焦点与重点。襄阳宇清科技的“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IEDS) 装载在350辆完全自主产权的南京金龙客车上, 走进这次世人瞩目的青奥会, 令国人尤其是关注和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人士为之振奋, 也让“宇清人”为之鼓舞和骄傲, 其董事长宋惠民将其称之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宋惠民如此评价, 并非妄下断语, 而是饱含着许多深情与故事。

从宇清科技公司自身来说,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宇清科技就为上汽提供了152台 (套)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变频调速牵引电机驱动系统和60台 (套)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占据了上海世博会混合动力城市客车100%的市场、纯电动城市客车50%的市场, 圆满地完成了世博会重大接待任务。如果说, 上海世博会上“宇清”品牌在全国名声鹊起, 是其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历程中第一块里程碑的话, 那这次青奥会上的良好表现, 则标志着该公司及其“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IEDS) 产品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跨越了第二块里程碑。

从行业来说, 襄阳宇清在青奥会上的表现, 也具有实实在在的“里程碑意义”。一位业内专家曾表示:“大型赛事中, 客车承载着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及媒体, (新能源汽车) 良好的服务及稳定性展示, 对于品牌乃至国家形象都至关重要。”在石油逐渐枯竭的今天, 开发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 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这次青奥会上的服务车辆, 使用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比世博会还要大。宇清科技的“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IEDS) 产品配套的新能源车大批量走进青奥会, 向全世界彰显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逐步成熟。

人们在赞叹襄阳宇清科技及其产品的同时, 也不由得心生疑惑:宇清科技为什么能成为今年南京青奥会赛场外“点亮未来”的明星呢?为此, 本刊记者专程走进宇清科技实地考察, 并与其董事长宋惠民面对面进行了一番求证。所得答案, 既平实无华, 又耐人寻味。

面对记者, 宋惠民微笑着先讲述了一个手机的故事:“前段时间, 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创新’的论坛, 其中讲到了小米手机的发展历程。它采取用户体验和参与的方式, 让用户参与手机的前期设计、制造环节, 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围绕用户的需求研发产品。这样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自然受到用户的喜爱, 抢都抢不到。”俄尔, 见记者一脸疑惑不语, 宋惠民便一语点破:“小米手机的开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的研发团队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 不理会用户的实际需要, 你说你的产品再好, 也不会被用户认可, 一定不是用户需要的, 必然导致没有销量。”继而, 宋惠民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言告诉记者:“我们的新能源技术跟上汽、金龙合作, 能够成功地进入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 就是基于我们和用户的高度合作。”

据介绍, 在青奥会筹备阶段, 组委会和南京市政府, 就把新能源车作为首选, 纯电动车、CNG汽车、LNG汽车成为“主流产品”。结果, 仅重组3年时间的南京金龙客车在众多企业中拔得头筹, 拿下了576辆纯电动客车的订单。为了不负南京金龙客车厚望, 确保青奥会服务用车万无一失, 促使中国新能源车藉青奥会大赛之际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前期, 我们邀请用户一起参与设计、研发。在南京青奥会之前, 我们就有20多台金龙客车在南京跑了一年多, 这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不断的改进, 才有了青奥会的招投标机会;最后我们宇清拿下了350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订单。”宋惠民如是说。

不仅如此, 记者采访得知, 在研发生产过程中, 宇清科技新能源事业部主动与南京金龙客车进行对接, 每季度召开高管综合分析会, 在分析和总结宇清在上海世博会上已成功运用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针对整车制造企业和运营企业的安装、调试、运行中反馈的情况, 将IEDS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及其它辅助系统进行整体集成, 系统地解决整车关键零部件组装、配套的技术方案。这样做, 一方面, 提升了整车各部件之间的匹配性能, 满足了整车运行工况, 系统性地解决了配套技术;另一方面, 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形成了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据悉, 这一国内独创的集成模式, 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

与此同时, 宇清公司对内部各个领域进行深度挖掘, 集中所有优势资源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需求。利用远程监控平台和新能源汽车底盘测试平台, 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进行全程监控, 掌握运行数据。特别是底盘测试平台, 可以进行测控系统研究、测试方法改进、结构设计改进等, 从而提高整体的质量及工艺水平。

谈及此, 宋惠民不无感慨地说:“以后我们的研发思路也一定就是这样: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 注重用户的切身体验。这样研发出的产品才具有价值, 才能被市场认可。”

成为青奥会上服务用新能源汽车的“点亮未来”明星, 成功之道涉及到很多方面, 而宇清科技则着重于“与用户合作开发”的阐述, 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 这虽然与众多企业“用户至上”口号一样, 但却折射出宇清科技已将其真正融合进了企业文化之中, 已深入到了他们骨子里, 成为了一种自觉的企业行为。这, 不仅值得其他企业反思和认真学习, 而且让人们不得不相信:有了这种自觉, 包括宇清科技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在青奥会之后, 将如同开幕式上表演的青花瓷和云锦节目一样, 在驼铃声中又一次踏上望尽繁华的丝绸之路;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一样, 不达梦想, 永远不会停下青春和创新的脚步。

少儿田径启蒙活动亮相南京青奥会 篇3

国际田联主席拉明-迪亚克当裁判,撑杆跳“沙皇”冠军布勃卡做观众,陪跑的是奥运冠军刘翔……别以为是什么“高大上”的赛事,这只是2014南京青奥会少儿田径启蒙活动。在这里,市民可以和奥运冠军一一过招,王励勤、吴静钰……8月20日下午现身的,是许久不见的刘翔。刘翔说,体育启蒙的初衷,是将孩子们拉到运动场上,快乐地“玩”体育。对于国际田联致力推广的少儿趣味田径,他说,“田径是体育之母,如果从小‘玩’,不仅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塑造孩子们的性格、人格。”少儿田径启蒙现场色彩亮丽,地面轻软,袖珍型跨栏极其可爱。在刘翔看来,少儿田径“很有趣味性,很好玩”。据迪亚克主席介绍,“少儿田径要有趣味性,要适合孩子生理发育特点,吸引他们参与。”让孩子们快乐地“玩”体育,正是国际田联的初衷。

各代表队经过万达广场六天的精彩展示与激烈角逐,最终选拔出6支代表队,于8月26日一起来到青奥会8×100米比赛场地参加了最终的决赛。经过一个个决赛项目的比拼,最终优胜的冠、亚、季军分别是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和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国际田联主席拉明-迪亚克、瑞典跳高名将卡杰萨.贝格圭斯特和跳远世界冠军德怀特.菲利普斯分别为冠、亚、季军进行了颁奖。

南京青奥会知识问卷 篇4

喜迎青奥,共建南京!为了迎接南京青奥会,我们——来自东南大学的青奥会宣传队,特进行此次调查问卷活动,您只需勾选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即可。谢谢合作。

1.南京青奥会是第几届夏季青奥会?

A.第一届B.第二届C.第三届

2.南京青奥会有几大场馆区?

A.二大B.三大C.四大

3.青奥会参赛运动员年龄在?

A.14~18B.15~20C.16~25

4.南京青奥会有多少项比赛?

A.24B.26C.28

5.夏季青奥会每几年举办一次?

A.1年B.2年C.4年

6.南京青奥会将于今年什么时间举办?

A.8月14日B.8月16日C.8月18日

7.您能告诉我们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的名字吗?

8.您能告诉我们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吗?

9.您想对南京青奥会说些什么?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5

与体育赛事精神的深度融合自然会给参赛者、参观者留下深刻印 帜,广受好评。

象,提升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三)南京城市形象劣势分析

(一)借青奥会筹办机遇,推动南京城市形象塑造工程 无锡等发达城市一点都不把南京放在眼里。在长江三角洲,许多

塑造城市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国内 国际性企业在华设置分支机构的时候,从上海到武汉沿长江逆流

而上,绕开了南京。苏南的城市抱成团儿,苏北的城市又不认为 外不少城市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举办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对提升

霍尔在 《重大活动 南京是自己圈子中的成员,身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在全省的地位 城市形象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迈克尔·

处于中游,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当上海在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 与城市形象重塑战略》 一书中指出的那样:重大活动本身就是一 走在中国城市前列的时候,当苏州在复古的雅致的道路上越走越 种机制,它能够使城市“商品化”,起到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和

1.地理位置尴尬。在长江三角洲,南京比不上上海。苏南的三、对策与建议

游客数量的作用;它也能塑造出健康发展的城市形象,从而引导 宽的时候,南通的“亚上海”城市建设目标也大大削弱了南京在出居民表达对城市的一致认可。青奥会是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其 省内的经济辐射能力,南京很难在省内确立经济中心的地位。

2.城市定位不准确。南京的城市定位始终不准确,也一直在 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体育比赛本身,成为一场文化盛宴和推进城市 变,一会儿要建国际大都市,一会儿要包装六朝古都。在城市影 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城市对外加强文化交流,对内增强凝 响力方面,南京很难找出在全国有突出影响的地方;在城市国际 聚力的重要平台,更是城市展示自身形象、扩大影响力的难得契 化方面,外资银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较 机。

(二)充分利用特色符号在南京城市塑造中的作用 少,直接制约了南京的长远发展。南京的经济总量 70%还是靠国

城市特色符号,是人们面对一座城市时,所接受到的这个城 有经济支撑,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缓慢,甚至非常薄弱,在全国个副省级中心城市中列倒数第二,仅占南京 GDP 总量的 市信息筛选后的直接感知,是人们对这座城市最突出特点的总体 10%,比江苏全省平均水平还低 12个百分点。由于工业投入少,印象或人们对城市最突出特点的心理上的认同。[5]城市特色符号 利用外资的程度低,新产品开发力度较弱,南京的工业水平明显 的确立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六朝古都”、“博爱之都”彰

显南京城市的人文气质,“大萝卜”则突出南京人憨厚、淳朴、落后于省内的苏州和无锡。

热情、朴实、可爱、包容等品质。在南京,法国梧桐成为人们直

青奥会会期最长 12 天,将于仲夏时节举办。第二届夏季青 接可见、可以亲密接触的城市个性和风格,凝聚了南京的历史风 奥会定于 2014年在南京举行,届时将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貌。这些物化的或无形的文化符号,是南京区别于全世界其他任 运动员和奥委会官员参加。这是继 2008 年奥运会之后,全球性 何城市的不可多得的城市特色。城市形象的塑造就要在这些特色 的体育赛事,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无疑为塑造南京城市形象 符号中确立重点,并用视觉识别系统来进行表述和塑造。当这个

突出点为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时候,就能够代表该城市的文化特 提供了绝佳机遇。

二、青奥会为城市形象重塑带来机遇

(一)大型体育赛事给南京带来持续性的全球关注

征,具有传承价值的作用,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会、举办青奥会以及后青奥会期间,都将吸引全球媒体的持续关 价值追求。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就像一座没有灵魂的家园。城

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笔者在 2011 年 8 月 4 日,分别以 市文化塑造要强化文化意识,赋予城市形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奥会 ”、“2014 年南京 青奥会 ”、“ The Youth Olympic 使其内秀外美,提升城市形象的文化层次,使城市成为“文化家 Games”为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进行查询,发现对 园”。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恰恰是南京这座城市的优势。源 于 3个关键词而言,符合查询要求的网页数量都在 60多页以上,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是南京的一线血脉,也是南京的立市之本。

作为全球性的体育赛事,青奥会本身就是全球性媒介事件,具有很强的“聚媒”效应。[4]主办城市在申办青奥会、筹办青奥

(三)充分发挥南京文化资源优势,塑造南京城市形象

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品味、水准和

这充分说明青奥会已经给南京带来了持续性的全球关注。

参考文献:

[1]成朝晖.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表述[J].新美术,2008,6):101.[2]朱永亮等.青奥会与南京城市营销: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J].南京 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

向国际奥委会和其他国家的沟通和推介过程,也是南京借助 体育学院学报,Vol24 No.3-24.

青奥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南京城市魅力的 [3]闵学勤.南京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J].城市建设与发展,2001,:25. 过程;在承办青奥会的过程中,向世人充分展现南京独特文化内(4)

[4]庄德林,陈信康.2010 上海世博会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形象 涵和城市品质,使南京的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二)承办青奥会的过程,也是南京频繁亮相国际国内舞台,(三)青奥会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将极大挖掘南京城市历

史人文价值,提升南京城市形象

塑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20.

[5]李琳娜.特色符号在城市形象塑造和推广中的意义[J].艺术理论,2010,(10):186.[责任编辑: 何岩] 誉主席萨马兰奇强调:“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认为:“文化和教育是奥林匹 供稿单位:青奥会青网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6

我想报名参加青奥志愿者,可并非所有填报的人都能被选上;

我愿意为青奥设计些什么,可自己却不具备那样的专业素养;

我梦想能够成为一名火炬手,却没有任何突出的事迹与才能。

我希望能够在现场为中国健儿摇旗呐喊,却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

妈妈说;“为青奥做贡献不一定要在聚光灯下,做好小我,成就小家,关爱社会,你能做的、可以做的,很多很多。”爸爸说:“青奥,关乎细,不在大;关乎心,不在形。你能做的、可以做的,很多很多。

每次等车时,自觉地排队;

每次走在路上,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垃圾;

每次面对擦肩而过的人,抱以会心的一笑;

每次组织青奥知识的学习,都积极参加……

青奥会与南京城市形象提升研究 篇7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城市环境比较单一, 多元化的城市设计缺乏。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对于城市软实力——城市形象的重视正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涌现出的新诉求。

城市形象即城市给予居住者及外来者带来的感受和印象。“作为国家形象的子系统,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 由精神形象、行为形象与视觉表象三个层次组成。”[1]城市形象既包括具体可感的物态层面, 也包括隐形的管理机制和文化个性, 而城市形象的精心打造必须依赖强有力的传播机制, 达成构建积极城市形象的有效传播。

构建积极正面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形成良好的城市口碑, 成为城市的名片、品牌和隐形财富, 产生比经济效益更显著的综合影响力;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能提升城市公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更能增强城市的内在凝聚力;良好的城市形象还有利于争取更多的外部发展机会, 关系到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

二、青奥会构建南京特色的城市形象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 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军事、航运、经济和金融中心。作为长三角经济重镇, 南京又是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市被称为“博爱之都”, 博爱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征。在青奥会的举办过程中, 南京构建了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青春、既科技又人文的城市形象。

(1) 物态层面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嫁接。城市的硬件设施是城市形象的直接载体, 也是外来者对于城市的直观感知, 形成了最初的城市形象。作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城市, 南京市对赛事场地的选择力求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现代化赛事进行结合。例如, 铁人三项项目的比赛被安排在东吴时代即为水师操练地的玄武湖公园, 高尔夫项目的比赛被安排在最具人文历史底蕴的钟山风景区, 山地自行车比赛被安排在江苏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从物态层面向全世界展现了南京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古迹。青奥期间, 河西新城的合理规划和商业氛围展现了南京现代化金融城市的形象, 而奥林匹克中心、青奥村、体育公园的启用则展现了体育硬件设施的成熟, 多条新地铁线路的开通展现了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南京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基础设施、体育硬件等物态层面的展示, 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嫁接, 构建了优良的初步城市形象。

(2) 公共服务能力折射政府管理水平。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进一步激活了南京旅游市场, 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能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形成强烈的刺激源。就本地居民而言, 大型体育赛事引发的限制性举措 (限号、限行、限购、限时等) 会对城市形象带来负效应, 青奥会期间并未采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措施, 也不设置青奥车辆单独享用车道, 公共交通科学接驳、增强地铁运力、灵活安检、持票免费换乘等措施将赛事对本地居民生活的干扰度降到最低, 体现了南京市政府科学的公共管理水平。大型体育赛事的安保工作是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青奥安保团队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的协调指挥下, 建立了反恐、交通、治安等各条线的联动机制, 确保了“六个绝对不发生”的安保目标, 是一次安保工作与国际化接轨的成功尝试, 构建了“平安南京”的城市形象, 折射出南京市政府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此外, “清廉青奥、节俭青奥”口号的传播, 塑造了廉洁政府的正面形象, 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形象的提升。

(3) 城市文化与青奥文化水乳交融。青奥会是一项专门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 与奥运会激烈的竞技氛围不同的是, 青奥会更注重青年人在参与、互动、共享的氛围中传播奥运精神, 并促进世界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南京青奥会的口号为“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 青春文化和共享文化体现突出。在展现南京“博爱”城市文化的基础上, 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青奥文化有机结合, 借力青奥会构建了既古老又青春的城市形象。“以往经验表明, 主办城市在施行‘奥林匹克文化计划’方面, 申办与主办的承诺差距最大……在真正文化计划实施中却变成以宣传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为主。”[2]对于以往国际奥委会察觉的上述问题, 南京青奥会突出青年奥运会的青春文化, 为15至18岁的世界各国的青年参赛者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比赛氛围;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旨在促进全球青少年精神的交融、文化的碰撞和友谊的传递, 并借助青奥会契机预备将南京市打造成“青年时尚文化之都”, 为南京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创造良机, 人文、青春气息浓郁。

(4) 智慧传播助力城市形象营销。在展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同时, 南京青奥会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大量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 使得青奥会既是体育赛事、文化盛会, 又是智慧赛场。40路高清视频会议跨场馆召开、4G快速传输免流量收看电视新闻直播、高效云端打印等高科技的使用, 鲜明地构建了智慧南京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基于媒介融合的传播生态, 网络火炬传播、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应用成为此次青奥会传播的亮点, 也更符合青年人的收受习惯。据国际奥委会提供的数据, 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后的24小时里, 青奥会的内容在社交网络上被广泛分享, 转发3500万次, 传播触及4.5亿人。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令青奥会的传播突破了新闻报道的地域界限, 传播力更强。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令吉祥物砳砳的形象迅速完成了从批评到接受的舆情转向。此次南京青奥会科技的传播手段、全新的传播方式构建了既科技又人文的“智慧南京”的良好城市形象。南京市承办的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展现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并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完美无缺”的高度评价。

值得反思的是:后青奥时代政府施政的延续性和对青奥文化的延续保护是持续提升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例如, 青奥会出现的空气质量反弹问题、吉祥物砳砳无人打理, 长成“毛猴”的报道均对良好的城市形象产生对冲效应。政府管理理应改运动战为持久战, 强调政策的延续性, 避免巨大反差的出现损害城市形象。其次, 要加强青奥文化的长期维护。第三, 后青奥时代必须重视舆论引导, 譬如将雾霾治理从猛烈批评引导到理性反思与真诚期待上去, 避免舆论反弹对城市形象造成损害。

摘要: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简称青奥会) 是一项专门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2014年8月16日, 第二届青奥会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文通过从物态层面、管理机制、文化个性和大众传播层面的阐述, 分析讨论青奥会对于南京城市形象的提升;并结合后青奥时代的反思, 辩证看待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形象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形象,软实力,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 2010 (8) .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8

从小就迷上舞蹈艺术的淮北少年

陈维亚的祖籍在安徽淮北,1956年7月他出生在江苏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在上小学时,他就被舞蹈艺术所吸引,喜欢跟老师学跳舞。

1969年,陈维亚跟随下放的父母来到江苏省泗洪县管镇公社。在偏僻落后的小村子里,陈维亚没有了在城里学舞蹈的优越条件,但他并没有放弃,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志者事竟成,1971年2月,陈维亚终于考进了安徽省淮北市文工团,当上了一名舞蹈演员。刚刚登上舞台的他,曾经有过面对着台下的观众不知所措的演出经历,但通过虚心向老演员请教,认真观摩别人的精彩表演,业余时间强化表演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他较快提高了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水平和表演技艺,并适应了在舞台上的演出。经过十多年在舞台上的摸爬滚打,陈维亚开始有了艺术的收获。1984年,他和同事们自编自演的处女作男子群舞《矿工与阳光》一问世,就在华东六省市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此后的一些演出中,陈维亚日益显现出自己出众的舞蹈表演才华,并被北京舞蹈学院的多位教授发现和举荐。每天演出之余,他挤时间攻读专业理论书籍,记录各种考试课程要点,背诵大量英语单词,甚至将一些考试要点抄写在纸上,贴满了宿舍的墙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超负荷考前冲刺,陈维亚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在学院里,他系统学习了舞蹈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际上舞蹈发展的状况,也学会了跳许多国家的舞种,真正成为一个多面的舞者。由于他的学习成绩好,舞蹈理论和表演基本功扎实,毕业后就留在北京舞蹈学院任教,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后来晋升为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为国家培育了一批舞蹈新苗。

国内大型文体晚会的金牌导演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陈维亚在北京舞蹈学院任教期间,经常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活动。有时候他是演员,要演出一些舞蹈节目;有时候他是活动的组织者,要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演出活动;有时候他是评委,为一些节目或演员评分。在这当中,他的指挥组织能力、节目编排能力、艺术创意能力被激发出来了,人们发现他不仅是个好演员、好老师,而且更是一个金牌导演,他先后导演过20多台大型的文体晚会。

从1997年开始,陈维亚连续4年担任了国家文化部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总导演。

1999年4月30日晚,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拉开了帷幕,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较大的国际展览会,许多国家元首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文艺表演。开幕式后进行的名为“天地浪漫曲”的文艺晚会演出是由陈维亚出任总导演的。他将晚会分为“蓝色乐章、金色乐章、绿色乐章、彩色乐章”4个部分,以赞美自然、赞美生命、赞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爱恋、对保护家园的执着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追求,深刻揭示了本届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因而被媒体称为“最环保的文艺晚会”。

从2004年开始,陈维亚连续3年出任东盟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风情东南亚》总导演,他带领演出团队大胆创新,不断挖掘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内涵,较好地结合东南亚的风情,每年推出一台出色的文艺晚会,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后来的闭幕式,让陈维亚的导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高度。身为副总导演、执行总导演的他与张艺谋总导演、张继刚副总导演等导演团队密切配合,大力发挥团队人员的智慧,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科学地融入到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无论是古朴典雅中国书法表演,还是群情激奋的击鼓之声;无论是孙楠等演员的空中演唱,还是群众演员的水上舞蹈;无论是五彩缤纷的焰火发射,还是李宁“飞天”的神奇点火;无论是运动员们的欢欣亮相,还是“伦敦8分钟”的有机组合,都让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成为历届奥运会最亮丽动人的一次,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了“无与伦比”一词来评价。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总导演

为家乡南京编排一台精彩绝伦的文艺晚会一直是陈维亚的一个心愿。机会终于来了,当南京市获得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后,组委会经过竞标,决定聘请陈维亚担任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晚会的总导演。接受这一重任后,陈维亚就和团队人员开始设计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的方案。

首先是开闭幕式的主题创意。他经过思考后认为:青奥会是青年人参加的奥林匹克比赛,青年人是人类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青年人不仅有活力,更有梦想,所以他确立了“点亮未来”这一主题,而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相吻合的。

如何诠释“中国梦”的故事,也是对陈维亚的一个考验。还好他执导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有创新。于是他把中央提出的建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用艺术的手法,在开闭幕式上进行了诠释,把郑和下西洋等古代中华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的西亚国家文化融合到了一块。

青奥会在“六朝古都”江苏南京举行,江苏、南京的元素都必须有。经过考虑,陈维亚决定把紫金山天文台作为南京的元素搬到开幕式中去。因为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就在南京紫金山顶上与天空对话,与未来对话,与宇宙对话。这带给他很大触动,因此最终就将天地对话、古今交融带来的灵感,融入了开幕式的创意中。

当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方案设计出来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获得组委会和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后,陈维亚便率领团队人员,进行了全面实施和排练。

陈维亚带领团队人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拼搏,8月16日晚上,一场精彩的开幕式后,大型文艺表演《点亮未来》便在广大观众面前大放异彩。

文艺表演分为序曲《青春》《追梦》《筑梦》《圆梦》四个篇章,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梦、世界梦和青春梦的故事。《追梦》篇章以多种字体的汉字、古老的青铜器、淡雅的青花瓷、绵延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元素,如梦如幻地勾勒出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高雅,表达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和平、和谐、和睦的追求和向往;《筑梦》则通过柔美的空中旋转舞蹈,展现了青年人勇攀高峰、构筑梦想的精神和勇气;《圆梦》篇章里,近千名五大洲青少年相聚在场地中央,载歌载舞,共圆和平美好的“世界梦”。

引人关注的是在体育场的中央,摆放着一台大型的天文望远镜模型,在演出中,这台天文望远镜可以来回转动,向高空和四周射出道道彩光,不仅表示天、地、人在对话,也体现了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代表的南京文化元素,而且最后镜头变成了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让人大声叫好。

另一个摆在体育场一侧的是台长臂大吊车,这是《筑梦》中威亚演员表演的道具车。表演时,120名高空威亚学员在地面400名学员的配合下,上下翻飞,并组成各种不同的造型,通过柔美的空中旋转舞蹈,展现青年人勇攀高峰、构筑梦想的精神和勇气。

南京青奥会场地一侧还有个宝贝就是浑天仪的模型,人们最初还以为这是个摆设而已,直到21时49分,激动人心的主火炬点燃仪式开始。在场地上,那台巨型天文望远镜与巨大的浑天仪遥遥相对。当世界羽毛球冠军林丹等经过几次圣火接力,最后一棒交到江苏籍运动员陈若琳的手中,她在一个平台上跑了一阵后,用火炬引燃浑天仪的点火装置,瞬间在浑天仪上面终于露出了火炬台的真面目,层层点燃的火焰在浑天仪顶端如流星般飞向主火炬台,圣火便开始熊熊燃烧了,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到了此刻,作为开幕式总导演的陈维亚才如释重负地笑了。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9

活力青奥青春南京-我眼中的青奥会作文

在不久的,一个令南京人民振奋的数字,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时间。再过两年,第二届青奥会将在省会南京隆重举行。每一个南京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非常的高兴。作为一名光荣的南京人,我们要赶快行动起来,为青奥会做准备。申请青奥的成功,让每一个南京人都很自豪。这次南京的青奥会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在全世界所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都有可能来参加。最为一名南京人,我们要为即将到来的青奥会出一份力。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人人都为青奥出一份力,这次南京一定能举办得很好。迎接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的人民。我们的任何举动他们都会变成对南京乃至全中国的印象。我们一定要懂文明,讲礼貌。争取做一名青奥志愿者。当我们看见有垃圾时一定要主动将它捡起,但是有很多人在路上看到有垃圾时,无动于衷,想捡不捡都无所谓或者垃圾在地上关我们什么事。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想一想,当外地的游客看到你明明看到了垃圾却不肯捡起来,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对南京的印象也会不好的。所以我们要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便主动捡起。活力青奥,青春南京,让我们为青奥出一份力吧!

南京青奥会吊车作业实施方案 篇10

情况说明

根据青奥会导演组的要求,作业场地和交通通道必须具备进出场和吊装作业时的条件,为此提供吊车进出场和吊装作业时的相关数据,供相关部门参考: 以下所模拟的工作数据均来源于利勃海尔LTM1500-8.1型汽车起重机的利控电子模拟系统;

对该系统中的数据说明:

a、括号外数据为吊车在该状态时的支腿对地面的实际压力;

b、括号内的数据为吊车在该工况吊车最大超载并至车辆倾翻的极限数值;

一、吊车工况组装完毕工作初期的状态:

工作初期时最大载荷的情况下,吊臂作业状态,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组装完配重准备就绪时,吊车主臂为31.7米,杆头高度33米,作业半径14.4米,最大载荷100.2吨;

工作初期时最大载荷的情况下地面的最大压力,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组装完配重准备就绪时,吊车主臂为31.7米,杆头高度33米,作业半径14.4米,最大载荷100.2吨,实际载荷量4吨时其单腿(前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109吨;

二、吊车待命状态时:

吊车待命状态在最大载荷的情况下,吊臂作业状态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组装完配重准备就绪处于待命状态时,吊车主臂为68.2米,杆头高度55米,作业半径47.4米,最大载荷21.4吨;

吊车处于待命状态且最大载荷的情况下,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待命状态时单条支腿(前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83吨;

三、吊车作业时的状态:

吊车作业时且最大载荷的情况下,吊臂作业状态,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作业状态时,吊车主臂为68.2米,杆头高度48米,作业半径54.3米,最大载荷16.4吨;

吊车在作业且最大载荷的情况下,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吊车在正常作业且最大载荷状态时单条支腿(后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85吨;

四、对进出场的通道及吊车作业场地的要求:

1、通过利空电子模拟分析:吊车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是吊车在组装工况完毕时初期阶段,此时吊车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109T,作业时支腿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85T; 为确保更安全,在设计场地保护时,应考虑支腿对地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可加设动载系数按1.1计算。

2、吊车外形尺寸:如下图:

500T吊车单轴压力为14T;

3、设计院要求:在吊车支腿承载处铺设2层钢板,上铺2层20cm×20cm×350cm枕木,每处40平米,上铺2cm厚钢板;

4、若只铺4处40平米44厘米高的支腿承载点,吊车因有的路障就无法进出场地,吊车水平支腿也无法伸出。

5、根据设计院要求结合吊车进出场、支腿所需要的条件,须铺设2层枕木面积为28米×17米的吊车站位区,且外缘铺出坡道(坡度≤5度)以方便吊车进入站位区且不可损伤地面,这样方能符合吊车进、退调整位置和水平支腿的需要。

6、吊车自备路基板4快,体积为460cm×220cm×23cm,可配合吊车支腿承载见下图。

7、进场顺序:吊车进入作业区→进退调整好吊车位置→路基板货车进现场→50T吊车进入现场→按指定位置铺设路基板→吊车支腿→装超起→配重货车进场→依次装配重→货车、50T吊车出场→支车完毕。

8、进场人员明细只报了吊车作业时的相关人员。

9、因现场服务用50T吊车和运送吊车配重的大货车是通过物流公司临时租用的,所以,服务用小吊车和货车车次、司机明细和吊车厂家技术人员应在500T吊车进场的前一天确认。

10、开幕式之前的吊车的保养维护,和开幕式当天利勃海尔吊车厂家技术人员在开幕式前5天确认。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11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 2014年6月19日, 嫦娥三号着陆器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 圆满完成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络火炬的传递, 这是青奥会火炬首次实现太空传递。探月工程总指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 青奥组委执行主席、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参加火炬传递活动。

6月19日8时30分许, 许达哲宣布火炬太空传递活动开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青奥会组委会网络传送的吉祥物“”手持火炬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佳木斯深空站发送至嫦娥三号着陆器, 再由着陆器传输回喀什深空站, 随之发送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顺利完成了网络火炬的太空传递。9时许, 杨卫泽宣布活动圆满成功。整个传递过程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精彩呈现。

南京青奥会组委会为此次青奥会火炬传递特别设置了太空、南北极与深海特色网络火炬传递点, 旨在展现我国在航天航空、极地考察和深海探测等方面的成就。为传播深空探测科普知识, 推动航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防科工局在接到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关于太空传递的申请后, 组织探月工程各任务相关单位周密研究活动的可行性和具体技术方案, 在确保不影响嫦娥三号探测器科学探测任务的前提下, 于嫦娥三号第七月昼期间开展了这项活动。

火炬传递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探月工程科研人员纷纷下载南京青奥会网络火炬传递手机应用软件 (APP) , 现场注册成为网络火炬手, 积极参与网络火炬传递活动, 并与青奥会吉祥物“”一同互动拍照, 共同祝愿南京青奥会成功举行。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12

1.设计内容:

(1)南京青奥会28个比赛项目体育图标

28个比赛项目规范名称:田径、体操、网球、游泳、现代五项、足球、篮球、乒乓球、拳击、跆拳道、击剑、举重、柔道、摔跤、自行车、羽毛球、沙滩排球、皮划艇、赛艇、铁人三项、马术、帆船、曲棍球、橄榄球、高尔夫、手球、射箭、射击。

(2)文化教育图标

a.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图标; b.新媒体系列活动图标; c.文化节系列活动图标;

d.闪亮的青春系列活动图标; e.触摸南京系列活动图标(详细内容见大广赛官网选题下载页面)。

2.创作要点:

(1)以简洁的、形象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语言,清晰地表现出南京青奥会28个比赛项目和5个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特点。符合青奥会“青春”的特点,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并有别于其他各种类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图标;

(2)所设计体育图标、文化教育图标应以二维图形展现;如以三维图形展现,则需再提交一份与之对应的二维图形,以便于市场推广。3.格式及要求:

(1)作品应保存为两种文件格式,且两者的内容必须保持一致;

(2)格式一:纸质作品和光盘。作品文件打印为A3(297×420mm)规格,并装裱在350×500mm黑卡纸或白卡纸上,一套方案不得超过3页,请作者自行调整画面内容。同时将此文件刻录成一张光盘,文件格式为JPG,压缩率不低于10,分辨率:300dpi;

(3)格式二:用于上传的电子文件。文件格式为JPG,分辨率为原大72dpi;上传至作品提交平台“青网”();

南京青奥会试题 篇13

2010年,南京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我们通过走访个别南京市民家中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分析了南京市民对于青奥的了解程度,以及市民们在生活中是否具有“低碳”的理念。通过调查发现南京市民对青奥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对于“低碳”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是只限于比较浅的层次且能践行低碳生活习惯的人并不多。本文的研究对南京迎接青奥会和建设“低碳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正文 目的:

通过走访个别居民家中和发放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南京市民对于青奥会和“低碳”的了解程度。发现和解决市民生活中一些不够低碳的生活习惯。为建设“低碳社会”对政府、媒体、南京市民等给出一定的建议。背景:

1.2010年,南京成功获得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时间:

2011年7月10日、13日——发放调查问卷 2011年7月14日——走进市民家庭 地点:

新街口、地铁上、夫子庙、南京图书馆、书店、商场、肯德基、莱迪地下街区

人员:

“绿色青奥,对话南京”环保青年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调查手段:

1.在市民家中我们采用访问的形式了解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生活习惯。

2.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南京市民对青奥会和“低碳”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低碳的生活习惯和有何种低碳的生活习惯。发现问题:

利用假期我们暑期实践小组来到了一些居民家中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居民们在注重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主动收集废旧电池,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方面做的很好,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他们在打印时并没有采用双面打印的方式,而且一些不用的小电器没有及时关掉。为了探究南京市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如何,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青奥会的了解状况如何,我们暑期实践小组组织了一次调查问卷,问卷的结果如下:

我们“绿色青奥,低碳生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共面向南京市民发放870份问卷,收回850份有效卷,有效率97.5%,符合调查问卷回收预期要求。在受调查的市民中,男性人数占47.6%,女性人数占52.4%,从被调查者得年龄段上来看,不超过40岁的中青年人居多,由于中青年是现在以及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由他们所反映出的问题将对迎接青奥和构建低碳社会更有建设性的意义。问卷内容涉及人们对“青奥会”和“低碳”的了解程度,以及人们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的表现如何等。现将问卷分析结果详述如下:

1、您知道南京申办 2014 青奥会的口号吗?

A.更高,更快,更强

B.点燃青奥梦想 C.与青奥共成长 D.不知道

在调查中,有38.72%的市民选择了正确的C答案,其余的61.28%的市民没有选对或者不知道青奥会的口号,反应出人们对于青奥的了解程度并不高。

2、青奥会参赛运动员年龄要求在__至__周岁。

A.12;18 B.14;18

C.16;20 D.不知道

在被调查的850人中,有34%的人选择了正确的B答案,其他的市民都不知道青奥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要求。

综合这两题可以看出南京市民对于青奥会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由此可见,在于对市民的宣传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有必要向市民普及青奥知识,提高市民对于青奥会的认知度。

3、下列南京市为办好青奥会所做的基础建设规划,您知道或了解的有(可多选)A.地铁三号线工程 B.雨污分流工程

C.“10纵10横6射”道路改造工程 D.禄口机场二期工程 E.“呼吸质量”改善工程 F.全部不了解

对于南京市为准备青奥会而做的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市民的了解程度如上表所示,在850份问卷中我们得出,市民对于地铁三号线的了解程度最高,有526人选择了此项,而其他的5项工程市民相对较少,大约只有1/3的市民了解。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南京市民对于青奥的关心程度还不够,同时政府建设的这些工程还未能引起市民的注意,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人们对于三号线的了解程度较高也反映出人们更关心交通建设,可见交通方面的工作可以作为建设青奥的一个重点。

4、您认为举办青奥会给南京与南京市民带来什么影响 A.弊大于利

B.利大于弊

C.不好说

对于南京举办青奥会,72%的市民认为利大于弊,23%的市民认为不好说,只有5%的市民认为弊大于利,可见大多数市民很支持青奥会的举办。通过举办这样一次青奥会对于南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影响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体来说,青奥会给南京带来的好处是大于其带来的不便。

5、您认为南京青奥会应当如何贯彻“环保低碳”精神?(可多选)A.利用现有场馆,避免重复建设 B.建筑物应用节能环保材料 C.使用绿色能源,完善废物处理 D.使用氢燃料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 E.建设零碳样板社区 F.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在收回的问卷中有大约3/4的人认为南京青奥会可以通过利用现有场馆,避免重复建设、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使用绿色能源,完善废物处理的方法来实现低碳的目的,可见市民们认为节约是实现低碳青奥的关键词。另外有一半的人选择了使用氢燃料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低碳青奥,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考虑开放环保公共交通,并且实行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

6、您听说过“低碳生活”的理念吗? A.知道具体内涵

B.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内涵

C.没听说过

在收回的问卷中我们统计发现,只有3%的人不知道“低碳生活”的概念,可见南京市对“低碳”概念的宣传还是很到位,市民们的了解程度很高。但是在听说过“低碳生活”概念的97%的人中有63%的人并不知道“低碳生活”的具体内涵,因而在对“低碳”的理解程度上南京市民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所以我们应当普及“低碳”的知识,以提高南京市民对于“低碳”的理解度。

7、您认为,在构建低碳生活的过程中,谁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

】 A.政府以及政策法规 B.媒体舆论的倡导 C.老百姓自己 D.环保工作者 E.其它

对于在构建低碳生活的过程中,谁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的问题,有大约45%的人认为应当由政府以及政策法规来做指导,也有近40%的认为是由老百姓自己来作为实践低碳的主体,可见在构建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应积极号召群众自己行动起来,共同构建“低碳社会”。

8、您觉得“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A、关系到地球气候恶化影响,我正在采取行动减排对碳排放 B、觉得我有必要有所行动,但还没有采取行动 C、没有什么关系,“低碳”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调查的群众中只有6%的人认为“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有15%的人觉得我有必要有所行动,但还没有采取行动,79%的人认为关系到地球气候恶化影响,正在采取行动减排对碳排放。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市民绝大多数都相信“低碳”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同时很多人也正在采取行动努力减少碳排放,南京市民对于碳减排的积极性很高,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9、在炎热的夏天,你在办公室工作或在家里休息时一般把空调调到多少度? A、28 以上 B、25-27 C、20-24 D、20 以下(单位:摄氏度)

我们知道在夏季空调开在26度以上是比较节能环保的,在调查的群众中夏季将空调温度调至25度以上的占77%,由此可见在空调方面南京市民的使用方式很环保低碳,这是一个好现象。

10、您在家里会把垃圾分类后再投入带有分类回收标志的垃圾桶吗? A.当然会,尽最大的可能细分

B.偶尔会

C.不会,只一起丢弃

在对于垃圾是否分类后再投入带有分类回收标志的垃圾桶内群众的回答是这样:有29%的人会尽可能地细分,有45%的人偶尔会,有26%的人不会。由此可见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南京市民还有提高的空间,应该加强对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相关的设施如有分类的垃圾筒也应当覆盖到所有生活区。

11、您去超市购物是否优先选择无包装产品? A.是,无包装产品会更节能环保

B.否,我不会刻意挑选无包装产品

在收回的问卷中,在超市购物时,有近2/3的人不会刻意挑选没有包装的产品,原因可能是市民在购物时对于包装产生的浪费和污染认识不够,也有可能是他们对于没有包装的产品的卫生有所担忧。我们要做的是宣传群众在有卫生保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无包装或简单包装的物品,杜绝购买那些过度包装的产品。

12、您在购物时是否习惯于使用自带的购物袋(环保袋)A.是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

B.不,我一般不会自带环保袋购物 C.偶尔会的,因为总会忘记携带

对于购物时是否习惯使用自带购物袋的问题有43%的人一直习惯携带,有23%的人不会自带环保购物袋,有34%的人偶尔会带。由此我们看出绝大多数的市民是有带环保购物袋的意识但是一直有这样习惯的人并不到一半。限塑令实施以来人们在环保购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不足,我们下面应当继续宣传使用环保购物袋,最终使大多数的市民能有使用环保购物袋的习惯,所有市民都有使用环保购物袋的意识。

13、您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A.非机动车类(如自行车、步行、电动车等)B.公共交通类(公交汽车、地铁等)C.其他(私家车、出租车、摩托车等)

在市民的交通工具方面,使用非机动车的大约有3/8左右,乘坐公共交通的大约有一半,而使用汽车、摩托车的不到1/8,可见南京市民在交通方面是比较低碳的。

14、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进行废物利用(如塑料瓶制作储物盒等)A.是的,废物利用省钱又环保

B.否,我没有精力与能力实现废物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约有一半的市民能够做到废物利用,对于此,我们可以加强对市民废物利用的观念,多宣传废物利用的好处,倡导市民尽可能地进行废物利用。

15、您知晓“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吗? A.是的,我了解”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B.听说过 但不是很了解 C.没听说过

对于“哥本哈根”会议只有19%的市民不知道,在剩下的市民中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居多,可见市民对于“低碳”的关心程度比较高,但是了解程度还不够。

16、您有下列的低碳生活习惯吗?(可多选)A.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B.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等绿色环保电器 D.合理点菜,吃不完的打包带走 E.双面打印,节约用纸

F.不用的时候,随手关灯,关闭电源 G.购买小排量,节油性汽车 H.坚持淋浴,避免浴缸沐浴

在市民生活的低碳细节中,有3/4的人能够做到不用的时候,随手关灯,关闭电源。大约5/8的人能做到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等绿色环保电器、合理点菜,吃不完的打包带走、坚持淋浴,避免浴缸沐浴。有一半的人能做到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双面打印,节约用纸。有1/4的人能购买小排量,节油性汽车。由此看出,一半以上的市民都能意识到生活中节能的细节,特别在家居生活中,如随手关灯等做的很不错。对于只有1/4的人能购买小排量节油型的汽车,我们认为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只乘公交并未考虑过买私家车,于是人数相对较少。解决方案:

一、青奥会

1.从问卷中我们得知市民对于南京青奥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对此我们暑期实践小组有以下建议: ①政府:政府应当起到引导的地位,指导青奥会的宣传工作,可以成立青奥宣传小组,专门负责青奥会的宣传工作;

②媒体:媒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诸如制作青奥宣传短片等来向大众宣传青奥会;

③青奥委员会:青奥会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青奥纪念品的义卖等来提高青奥的知名度 ④南京市民: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南京市民对于青奥会的支持率是非常高的,那么在青奥的宣传工作中南京市民就可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们宣传南京青奥会。2.从这份问卷中我们看出南京的市民们对于青奥会时期的交通问题很关心,这对于政府部门有着启示意义。在青奥会之前政府应当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质量,在青奥会期间也要调度适当以保证交通的顺畅。

3.在问卷中市民反映了对于青奥会建设的如下建议: ①政府:政府部门在青奥会的建设规化方面应当全面合理的考虑,尽量使用已有的场馆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在交通方面可以加大对低碳交通的投资譬如增设氢燃料公交等。在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寻求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

②青奥场馆的承建单位:在建设青奥会相关设施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使用节能材料,妥善处理好废弃物,并尽量使用绿色的能源。

二、“低碳”理念

1.从问卷中反映出市民对“低碳”这一概念的了解程度高但理解的不够全面。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媒体应当加大宣传积极倡导“低碳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向市民介绍“低碳”的具体含义以及一些低碳的生活方式,譬如鼓励多走楼梯,双面打印等等

2.市民认为构建一个低碳的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和百姓,因而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来保障“低碳”社会的构建,对于百姓而言应当注重自身的日常生活逐渐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3.从问卷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绝大数的市民认为“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大一部分市民已经在积极行动中。这对于政府部门的启示是在制定相关低碳政策是会很少阻碍,对于一些媒体而言则需要对市民积极引导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来参与“低碳”社会的建设,使市民对低碳的热情能够转变成行动。

4.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部分我们发现在节约能源方面市民们做的很不错,但在垃圾分类回收、选用无包装产品、废物利用方面则有些不足。对于垃圾分类回收:

①政府可以投资相关设施的改建,将无分类的垃圾箱全部淘汰改换成有分类的垃圾箱,同时对民众进行积极的教育。

②媒体则应当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垃圾分类的标准以保证市民能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对于无包装产品:

①政府:可对一些无包装的产品进行一系列补贴。②生产厂商:应自觉减少包装消耗,杜绝多度包装。

③市民:在日常购物的过程中尽量购买无包装的产品,杜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废物利用方面:

①政府、媒体等应积极宣传废物利用的好处。②透过一些途径向民众传授一些废物利用的方法。

同时,在问卷中也反映出超市环保袋的使用率还有待提高,因而政府、媒体应当对环保袋进行再次宣传,鼓励市民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在公共交通方面,政府应当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及安全,因为绝大多数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他们出行的方式。并且,为呼应将南京建设成为低碳城市还需要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系统。谢词:

值此调研报告完成之际,我代表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一直以来给我们帮助和鼓励的指导老师江桥和胡小武,他们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帮助我们完成调查问卷主题的确定。感谢在家中接受我们采访的市民,帮助我们完成生活中低碳细节的调查。感谢所有参与调查问卷填写的市民,是你们的真诚和认真确保了问卷的准确和质量。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油站合法经营承诺书下一篇:我谈《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