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共12篇)

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母子公司运作,落实出资者的权力,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应于子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了公司经营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向母公司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一)修改公司章程;

(二)重大投资计划;

(三)公司增减资本,发行股本、债券;

(四)对外投资、参股、财产抵押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五)公司资产、产权转让;

(六)为其它企业或单位提供贷款担保;

(七)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

(八)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九)公司经理兼任其它单位负责人;

(十)公司章程规定应报告母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的其它事项。

第四条:子公司在资产经营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向母公司报告、备案。

(一)改变主营业务;

(二)租凭、承包本公司外的企业或经营单位;

(三)对外投资、参股、财产抵押5万元以下的;

(四)内部重大结构调整、机构设置、人事任命、资产重组等;

(五)公司章程规定应报告的其它事项。

第五条:实行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报告书应由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发,正式行文报送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

第六条:发行股票、债券、对外投资、参股、租凭、承包等报告书应附有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条:企业管理部收到报告后,一般应于一周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报经集团公司经理办公会同意后,十五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因情况复杂,不能在限期内答复的,应及时通告报告单位。

第八条:对子公司向母公司报告的事项,企业管理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子公司报详细资料。

第九条:子公司报告涉及商业秘密的,企业管理部应予以 2 保密。

第十条:企业管理部会同相关专业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对子公司履行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进行监督检查。未按规定报告或虚假情况的,集团公司可以给予监督和警告;对报告虚假情况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主管部门按权限提请集团公司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领导或直接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2

制度的出台与实施, 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有效实践, 也是监管理念的转型体现。博元投资退市案背后, 是市场效率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相互权衡的一个典型, 也是证券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价值冲突的一个缩影。提高融资效率, 促进资本形成, 当属市场监管的价值目标;保护投资权益, 维护市场稳定, 无疑是监管的应有之义;完善配套制度, 保证监管灵活, 则是市场调控的必然手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特征, 要求我国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调节作用, 提高效率、促进竞争和资本形成, 但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占据多数, 具有特殊“市场体质”, 也要求我国退市制度不能以放弃投资者利益作为发展市场筹码, 因此, 突出投资者保护理念, 也是改革需要兼顾的价值目标。

一、改革缘起:“难进难出”阻碍市场发展

问题倒逼改革。我国恢复资本市场20多年来, 不管是市值规模还是成交金额, 均呈现了领先世界的“中国速度”, 但是, 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时期和市场转型阶段特征, 以及行政与司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同样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也给市场打下了深刻的行政烙印。

长期以来,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大门基本上是“只进不出”, 退市机制的不完善与市场准入端的严格把控, 导致了诸多乱象, 长期受市场诟病。

(一) “只进不出”成市场常态

截至目前, A股上市公司增至目前的2683家, 与之相反的是, 退市公司数量寥寥无几, 而且, 公司退市大部分都与财务指标有关系, 爆炒“ST”也成了中国股市的独有现象。通过比较, 中国股市退市率低的特点将更直观。综合世界主要市场来看, 股市退市率总体来说在2%-10%之间, 其中新兴市场较低, 比如, 香港、台湾在2%左右;成熟市场较高, 如英美在10%左右, 总的来看, 新兴市场退市的公司数量小于同期IPO数量, 美国的退市数量基本与IPO数量相当, 英国10几年来, 其主板退市数量一直高于IPO数量, 所以主板上市公司总数一直在减少。在我国, 这一数字可能不足1%。

(二) 新政助市场“新陈代谢”

如果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作为证券市场化改革的首要标志, 那么退市制度等则是必不可少的配套配套机制, 与信息披露、赔偿机制等共同形成有机整体。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纳入退市依据后, 博元投资成为新规生效之后法律之箭下的第一个靶子。2014年10月17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 将市场反响强烈并已形成共识的欺诈发行和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恶性违规事件, 纳入强制退市情形, 明确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要求。

二、价值平衡:市场效率与投资者保护

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是国际证监组织及各种监管机构对监管目标的共识。在证监会国际组织推出的《证券监管目标与原则》中, 就将保护投资者利益, 维护公平、效率、有序的市场秩序作为首要任务。正所谓,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退市制度才是好制度”, 多重化监管目标下, 监管职能需应对“角色冲突”, 需要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体质”。

(一) 严厉打击保障市场秩序

在市场经济中, 证券市场是十分活跃的因子。同时, 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建立完善法律监督制度, 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推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 在证券市场中, 法维护秩序的体现主要在于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交易以及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惩罚。在现实社会中, 除了上市公司在自身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市场风险以外, 上市公司股票在发行及交易过程中出现财务造假和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在证券市场机制中既是一种实施程序, 又是一种惩戒方式。

(二) 保护投资者权益为题中之义

在退市制度强力推进的过程中, 虽然从长期来看这些目标是协调一致的, 其核心都是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但在短期改革中, 目标之间常常存在取舍的抉择。兼顾过多目标可能使改革步伐难以快速前行, 有声音表示, 监管部门要想投资者成长, 要摒弃“父爱式监管”, 以市场化的浪潮洗礼投资者, 打造适者生存的投资理念与环境。对此的有力反驳是, 市场改革并不能以牺牲中小投资者试错成本作为代价, 因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制度改革需考虑“市场体质”

目前, 我国正在推行证券市场化改革, 监管理念、方式、制度设计正在不断转变, 特别是推行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 牵一发而动全身, 需要系统制度的配合[]。因此, 需要系统性的制度设计, 从监管成本、中介力量介入、投资者赔偿、保护等多角度考量, 根据特殊的“市场体质”, 系统性、渐进性推进改革, 才能实现资本市场的效率提升投资者权益的充分保护, 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

三、现实路径:稳健市场需系统化制度设计

证券退市制度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已经进入深水区, 在当今高度关联化的市场中, 单兵突进、逐个击破式的改革, 容易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预料不及的后果, 因此需要系统化的稳健制度设计, 推动渐进式改革, 其中强化投资者保护理念、完善赔偿惩戒制度、推进市场角色重新定位、推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缺一不可。

(一) 完善惩戒赔偿制度

在证券违法案件中, 多种责任共同存在, 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还有行政责任, 三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 但是各有其侧重。其中, 民事责任主要存在于横向法律关系中, 作为平等主体的投资者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行政责任针对纵向法律关系中, 作为不平等主体的监管者和市场主体之间;而刑事责任, 则是国家对犯罪行为最为严厉的制裁, 其制裁与教育功能, 虽然不同于补偿功能, 但对于提高违法者的犯罪成本, 阻碍失信违法犯罪行为, 最终惠及社会公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 要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惩罚、补偿与教育功能, 可以考虑, 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加倍赔偿规定引入证券市场, 进一步提高惩罚性赔偿的额度。

(二) 推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退市制度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同时各种衍生投资品种也在不断创新, 市场风险不断提高, 对投资者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需要更高的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 在制度框架中, 监管者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把适当的产品或服务以适当的方式和程序提供给适当的人, 是市场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三) 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在现在的市场模式下, 部分中介机构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成了粉饰不法行为的帮手。作者建议, 改变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证券交易所选择并雇佣中介机构, 上市公司预先向交易所支付相关中介费用, 由交易所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原则, 为上市公司指定中介机构, 保障独立性, 进一步发挥作用。

注释

1[1]主要数据资源整理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

2[2]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实证研究——兼论《证券法》相关规定的修改完善《证券法苑》第十一卷, 第176—247页码, 邱永红

3[3]参见翟浩:“上市公司退市:理论分析和制度构建”,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2012年5月。

4[4]参加王啸:“试析注册制改革:基于问题导向的思辨与探索”, 载《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12月号。

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3

经济学博士,经济评论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成思危先生。学术研究主要在宏观经济、企业并购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关注中国的法治转型和制度变迁。现兼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民建北京市西城区副主委、西城区政协常委。

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中国公司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进行改革,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这是继2005年《公司法》修改后,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

根据国务院部署,未来公司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基调是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更大程度地降低公司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创业激情。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人民币(以下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的制度;二是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

经过以上两大变革,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在“出生”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公司法律气质的涅槃。以资本登记制度为例,1993年出台的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上完全实行“法定资本制”,并坚持公司资本确定、维持和不变三原则。在这种资本制度下,一家公司要成立,不仅要求注册资本一次到位,还要确保公司资产与注册资本一致,这种僵化的资本制度不仅使公司设立的门槛太高,导致中国创业制度环境极为严苛,在国际上也因不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而饱受诟病。

2005年的《公司法》改革,以打破政府管制,实现公司和股东自治为理念,废除了法定资本制,实行折中授权资本制。公司股东不被要求一次性缴纳资本,同时大幅度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降低为人民币3万元和500万元,使得公司设立的门槛大大降低,鼓励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

从现在来看,尽管当时的公司法改革应该算成功,相对于以前有重大进步,但门槛仍然过高,仍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和创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不能适应小微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要求。无论是3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还是10万元的一人公司,设定资本限额不仅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各国都在为小微及创新企业的发展创造最好制度环境的情况下,过高的门槛成为了创业的障碍。据统计,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为12个,而日本、韩国超过50个,大多数新兴市场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也为30个,除了大的商业环境之外,《公司法》设立的高门槛恐怕是中国千人企业数远远低于日韩等经济体的主要原因。

正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说,降低公司资本门槛,不仅顺应了广大市场主体的热切期盼,而且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微观干预,是真正的制度红利。而在取消最低门槛之后,一些小企业头疼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罪名也将从此走进历史。

除了公司资本制度的重大变化,另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公司年检制度。坦率而言,从多年的《公司法》实践来看,公司年检制度基本没有存在必要,在一些地方,年检制度甚至沦为了工商部门创收的工具和折腾企业的合法途径。取消公司年检,推行公司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政府监管是一个思想理念的重大变化,有利于更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公司的关系。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4

为进一步加强本站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政令畅通,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事项报告的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二、报告的范围

(一)贯彻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的思路、安排、部署、措施;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后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及实施中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要工作事项

本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点及重要工作部署;本单位阶段工作小结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签订的涉及到涠洲岛和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合同、协议。

(三)紧急情况,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各种上访事件;敏感热点问题的重大紧急事件或虽有少数人员参加但影响极坏的突发事件;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破坏公私财物造成财产损失较大的事件以及其他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四)外出离岗。本站领导班子因公外出或因病,因事及其他原因离岗的(区境以外)。

(五)接待接访。上级有关领导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区以上新闻媒体到我局进行采访的。

(六)其它情况。不属于上述范围,但认为有必要上报的情况和问题等。

三、重大事件报送的形式

重大事件报送的形式分:当面报告、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三种,对涉及职工人身安全、作业事故等紧急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用最快的方式报告。

四、报送时限和相关要求

重大事项报告要确保第一时间报送,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

(一)紧急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半小时内要及时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上报局领导,事态进展情况要随时报告,最终结果要及时上报。

(二)外出、离岗要提前1-2天书面或口头报告局领导,经同意后,由办公室对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做好登记。

三、大事报告程序

(一)重大事项一般必须先向本站领导报告,然后由站站向涠管委分管领导报告。

(二)办公室管理人员离岗要向站长请假,站长离岗要向涠管委领导请假。

(三)贯彻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办公室要将完成情况报站长审阅批准再报涠管委党政办公室。

四、责任认定与追究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5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重大事项制度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省州驻屏单位: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依法就县委、政府工作中的各类重大部署、决策事项向县人大常委会征求报告,对推进依法治县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云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切实加强我县党委、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水平,推进我县民主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真正做到“为人民服

—1—

务,对人民负责”,现就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的制度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

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履行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的职责,既是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各级各部门的法定义务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所在;既有利于自身更好地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也有利于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争取更多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县、乡两级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依法行政,忠诚履职,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和重大事项,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

(一)健全和完善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制度,能使党委、政府工作更符合法律法规。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一方面在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下行使发展县域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责,另一方面通过正确行使行政权力不断提高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因此,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能使党委、政府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有序开展,这既有助于提高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也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县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加快法治政府和法制社会建设步伐。

(二)健全和完善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制度,是党

—2—

委、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对各项重大决策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重大事项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既充分体现了我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也是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积极寻求人民支持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县域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事项,既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和民主政治的体现,也是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鼓舞与鞭策,理解与信任。

(三)健全和完善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制度,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当前,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这不能仅靠自身的努力,必须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使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既能发挥县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依法行使监督的职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廉政建设,又对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的出台和处理重大事项的决策起到宣传解释作用,使工作全面有效推进。

二、落实责任

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是对人民负责、取得人民支持的重要渠道,县委、县政府组成部门、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党委、政府是落实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3—

(一)要把任务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必要时积

极邀请县人大代表参与实施重大事项调研,并亲自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对党委、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这一工作,认真准备重大事项的报告材料及有关附件和参阅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

(二)要正确把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重大事项,特别是要

把一些关系重大的事项及时与县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或委室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三)要不断探索、完善、提升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的制度

和措施,认真研究办理重大事项工作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提出建议和意见,以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中共**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0年2月26日

主题词:人大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决定中共**县委办公室2010年2月26日印发

(共印110份)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6

第一条本基金会以下重大事项应当报告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和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

(一)接受境内外大笔捐款(大笔捐款是指捐款数额占年度捐赠总收入的5%以上);

(二)开展学术交流、组团出国考察等活动;

(三)与有关部门举办大型公益慈善活动;

(四)基金会主要领导、理事会、监事会人员变更;

(五)基金会章程制定、修改;

(六)基金会设立或撤销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基金会注销登记。

第二条上述向业务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报告的重大事项,由基金会秘书处填写《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重大事项专报》,由秘书长向理事长报告,经理事长审批通过后再向业务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报告。

第三条基金会每年年度检查时,通过《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年度审计报告》、《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年度专项信息审核报告》向业务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报告情况。

第四条本基金会以下重大事项应当报告基金会理事会:

(一)涉及基金会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

(二)基金会资本运作、重大投资、重大公益项目等事项(重大公益项目是指项目资金占年度捐赠总收入的20%以上);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认为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问题。

第五条上述向基金会理事会报告的重大事项,由基金会秘书处汇总后向理事会报告。

第六条本基金会主办的重大活动如出现重大问题,或遇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逐级报告,理事会及时向业务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报告情况。

第七条对于重大事项报告中出现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第八条本制度由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解释、修订。

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7

一、报告目的

加强对学校安全综治工作的领导和廉政建设,及时处理偶发事项,保证学校秩序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共创和谐和校园。

二、报告内容

(一)重大突发性事件

1.刑事犯罪及学校重大治安案件:

(1)杀人、放火、爆炸、投毒、劫持师生员工;(2)学校财物被盗;

(3)学校受冲击,学校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4)教师或学生集体上访;(5)师生罢课。

2.重大灾害和伤亡事故:

(1)火灾、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学校房屋倒塌;(3)造成伤亡的交通事故;(4)相互挤压造成伤亡事故、(5)师生其它非正常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等。

3.其他涉及学校、师生的重大突发性事项,如谣言、食物中毒、被索、出走、打架及感染性、季节性、爆发性疾病等。

(二)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 1.学校各部门工作上需要组织予以理解、支持或在工作中可能引起群众不理解、舆论上有非议,有必要要事先进行沟通的问题;

2.个人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工作中的失误需向组织报告的问题; 3.本人认为需向组织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学校其他重大事项

1.班级学生因故停课(调课)1天及以上; 2.集体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3.集体组织教师外出教育考察活动;

4.上级有关部门或兄弟单位来校调研、考察、交流活动; 5.区级以上领导来校视察工作。

三、报告程序

(一)重大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松山中心小学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事先应做到:

1.先获知第一信息的学生应立即设法联系学校老师并监视现场。2.接到学生报告的第一位教师或首先获知第一信息的教师是该项事件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应迅速设法控制现场或局面,指挥抢救,并立即转报学校领导。

3.接到报告后的学校领导应立即调度人员到现场处理事件。4.由学校校长或主持工作的领导根据《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把事件发性情况立即上报教育局。

(二)在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的报告中,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行政或党组织。

(三)在其他重大事项的报告中,其中第1、2、3项应事先向校长室书面或口头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第4、5项应事先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

四、报告电话 校长室:5471049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8

1、担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

2、报告内容:

(1)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集资建房的情况;

(2)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

(3)领导干部本人及家属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情况;

(4)领导干部本人因公因私出国(境)情况;

(5)领导干部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情况;

(6)领导干部家属受到执法执纪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情况;

(7)领导干部本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3、报告程序。报告人须在事前10日内报告,如实填写《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并附必要的说明材料),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纪委签署意见后,呈报纪委备案。特殊情况事前来不及报告的,事后一周内必须报告,并说明情况。

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9

一、重大事项是指在依法需要审批和备案的事项之外,对本社会组织自身、会员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可能带来较大影响或者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会议、重大变化、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等。

二、本社会组织按照国家和章程的有关规定,合法、审慎、稳妥地自行处理重大事项,并承担相应责任。涉及行政审批和备案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政府相关部门对本社会组织报告的重大事项,给予指导和服务。

三、本社会组织在重大事项报告的同时,须主动进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本社会组织报告的重大事项主要有:

1、召开重大会议。本社会组织召开成立大会或换届会议,召开理事会;

2、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本社会组织负责人发生变化,理事会成员发生变化,领导成员发生变化的;

3、开展涉外活动。本社会组织吸收境外人士担任本社会组织名誉职务或决策机构成员,接受境外组织、个人捐赠及资助,邀请境外人士或境外组织参加活动,加入国际组织的;

4、开展重要活动。本社会组织参加重大投资项目,接受和使用重大捐赠及资助的;

5、其他。在活动中发现重要社情动态的,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

六、本社会组织召开重大会议和开展涉外活动的,提前20个工作日向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其他事项事后及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一般采取书面形式,书面材料应载明本组织名称,重大事项发生时间、地点、事项具体内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并加盖本组织公章。

七、本社会组织应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本社会组织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纳入规范化建设评估与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本社会组织申请先进、获得政府资助和奖励的重要参考。

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10

为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党风监督机制,促进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根据教育实际情况,建立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作如下规定:

一、适用对象

学校中层以上班子成员(包括非中共党员)

二、报告内容

1、凡配偶、子女及其直系亲属录(聘)干、毕业分配、工作调动的。

2、凡配偶、子女及其直系亲属在本系统或所管辖的单位安排工作就业的。

3、凡配偶、子女及其直系亲属劳务输出或出国、出国探亲、定居、自费留学的。

4、凡接受国外单位或人士邀请赴外考察、参观的。

5、凡家庭主要成员婚丧嫁娶、过生日、新居等引起群众议论的。

6、凡配偶、子女父母及其直系亲属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重大民事纠纷的。

7、家庭购车、购房等重大经济往来。

8、本人认为其他可能引起群众议论的事项。

三、报告方法

1、报告人应将报告内容在事前10天内写成书面材料上报,确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前报告时,必须先口头报告,事后5天内再履行补报手续。

2、领导干部在报告时,必须将报告的重大事项说清楚,如场所、资金、处理方法等。

3、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每学期在组织生活会上通报一段时间以来的个人重大问题的办理情况。

四、报告答复方法

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凡重大事项向各党组织报告,需答复的问题经请示上级领导后答复本人。

五、报告监督方法

1、实行报告人办事结果反馈制度。报告人应根据组织审定意见,将办理情况及时向报告部门反馈。

2、建立办理事情结果登记制度。报告人将个人重大事项处理情况反馈后,组织要记录在册,建立备查档案。

3、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作为考察、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其结果记录备案。

4、建立相应的查处制度。领导干部处理个人重大事项要主动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对弄虚作假者、不按有关规定报告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六、报告要求

1、领导干部应消除思想顾虑,真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行动上配合组织做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工作。

2、领导干部要克服无所谓思想或怕麻烦的心理,对重大事项坚持先报告后办理。

3、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向党组织报告情况,不得隐瞒重大事项的事实,不得弄虚作假、欺骗组织。

银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11

第一条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领导干部包括:副行级以上干部。

第三条报告人应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一)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的情况;

(二)本人参与

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不含仅在近亲属范围内办理的上述事宜);

(三)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的情况;

(四)本人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

(五)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凭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情况,受聘于三资企业担任企业主管人员或受聘于外国企业驻华、港澳台企业驻境内代办机构担任主管人员的情况。

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可以报告。

第四条本制度第三条所列事项,应由报告人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事前请示批准的,应按规定办理。本人认为需要事前请示的事项,出可事前请示。

第五条纪检负责受理本级领导干部的报告。

第六条对于需要答复的请示,受理报告的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应认真研究,及时答复报告人。报告人应按组织答复意见办理。

第七条对报告的内容,一般应予保密。组织认为应予公开或本人要求予以公开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八条领导干部不按本制度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其所在组织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

第九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人加强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人事部门和杨检监察机关,要把领导干部执行本规定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内容。负责受理领导干部报告的党组及相应机构每年要将执行本制度的情况向上级党委、纪委综合报告一次。

信用社(银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篇12

为及时反映、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全省信用社(银行)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信用社(银行)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事项报告的范围

重大事项报告的范围包括:各办事处、市联社,县(市、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及辖内信用社重大突发事件、高级管理人员重大事项以及经营管理与其他突发性事项。

(一)重大突发事件。

1.辖内出现支付风险或挤提苗头;

2.辖内发生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金融诈骗案件;盗窃现金10万元以上案件;抢劫营业网点或运钞车案件;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爆炸案件;绑架信用社、合作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案件;丢失、被窃枪支、弹药和涉枪案件;贷款1000万元以上、出现重大风险、预计可能造成100万元以上损失的;辖内贷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施破产、改制等行为,可能危及信贷资金安全的情况;

3.因技术故障、网络攻击或遭人为破坏,造成1个县域范围内营业机构发生网络故障,在1个营业日内(8小时)难以恢复,涉及1个市范围内中断4小时,严重影响正常营业和工作开展的;

4.发生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经济损失或账册、数据损害;

5.有可能到省、进京的信用社员工或客户群体上访事件; 6.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突发事件。

(二)高级管理人员重大事项。

1.各办事处、市联社领导班子职责分工及其变更;

2.辖内高级管理人员因叛逃、出走、非正常死亡或因司法、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能,造成岗位空缺;

3.辖内高级管理人员在未办理离岗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无故离开岗位3个工作日以上;

4.辖内高级管理人员因意外伤害、疾病、学习等造成岗位空缺1个月以上;

5.辖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内部管理规定,受到纪律处分; 6.辖内因违规经营被有关部门限制营业、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事件;

7.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

(三)经营管理及其他重大事项。

1.遗失重要空白凭证、账簿或印章,可能或已经造成资金风险; 2.发生金融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爆炸、绑架等各种刑事、治安案件;因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侵占等发生的经济案件和资金风险案件;

3.标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涉诉和纠纷情况;

4.资产、负债或表外业务发生100万元以上大额经营损失;

5.新发生或新发现的100万元以上违规担保、违规贴现、违规拆借、违规吸储或放贷等违规经营行为;

6.辖内一个或多个营业网点中断营业1个营业日以上的;

7.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及财政、工商、税务等其他监管部门在全辖范围内进行检查的情况、监管意见及建议、处罚决定及结果;

8.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

二、重大事项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一)报告对象及形式。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各办事处、市联社要以《重大突发事件专报件》(附件1)电传的形式,及时向省联社办公室报告,同时报告监察保卫部;情况十分紧急的,也可先以电话形式报告,然后再补送书面正式报告。对特别重大的紧急情况要坚持边处置边报告,高级管理人员或经营管理及其他重大事项,以《重大事项报告书》(附件2)的形式进行报告。

辖内出现挤提苗头或发生挤提突发事件,各办事处、市联社应在报告省联社的同时,按规定报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监局派出机构。

若发生的重大事项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各办事处、市联社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二)报告内容。

1.挤提事件要报告说明挤提的原因、时间、地点、参加挤提的人数、被挤提机构及其资产负债和头寸情况、风险蔓延情况;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监局派出机构、行业管理部门和机构本身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对事态发展的预测。

2.其他重大事项要报告说明发生的机构名称、起因、发生时间、地点、事态的发展情况、风险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下一步事态发展预测及对策等。

三、重大事项报告的工作要求

(一)确保及时、全面、准确。

重大事项发生后,各办事处、市联社要以最快的方式向省联社报告,具体报告方式根据事项紧急程度掌握。原则上,出现挤提苗头或发生挤提事件要立即进行报告;其他重大突发事项,要在接到报告2小时、事发4小时内向省联社报告;其他重大事项应在接到报告4小时、事发24小时内向省联社报告。首次向省联社报告后,办事处、市联社要跟踪掌握事态进展的情况,处置情况与处置结果随时续报,直至处置完毕。报告要在基本弄清事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报告内容要尽可能全面和准确。

(二)一事一报,要素齐全。

要严格按照重大事项报告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报告,一事一文,主题突出。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并做到文字简练、内容充实、数据真实可靠。

(三)严格遵循保密规定。

要坚持保密原则,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和重大紧急情况的保密规定报告各重大事项,严防因泄密而引起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四、重大事项报告的责任落实

上一篇: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下一篇:革命英雄事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