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篇1

大英县畜牧食品局

关于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村活动的

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大英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村活动的通知》(大文明办发〔2010〕11号)文件要求,现就与象山镇象山村开展结对共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村为重点,以城乡结对共建为裁体,积极促进城乡文明资源共享,全面提高结对文明村建设水平。

二、共建对象

根据县文明委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我局的精神文明结对共建对象是象山镇象山村。

三、共建内容

1、信息智力共建: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培育新型农民为目的,结合业务特点和专业优势,为村民组织举办一系列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等培训讲座,同时,提供各种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村民提高致富能力。

2、文明风尚共建。对共建村举办咨询、座谈会、交流观摩、发放宣传资料、评比表彰等形式,开展健康生活、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开展文明村社、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到活动,大力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授现代文明生活,倡导文明新风,净化村风民风。

3、文体活动共建:重点帮助结对村建设“星级”文化大院,强力实施“两抓一促”工程(抓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基础;抓宣传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积极筹措资金为帮扶村购置配备文体器材,组织职工开展一次为帮扶村捐书活动,进一步充实帮扶村的图

书阅览室,让村民有书看、有电充。同时,积极帮助帮扶村建设“三室一窗”(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宣传橱窗)和“三有一建”(有电视、有音响、有广播、建设科技书架),推动帮扶村文化建设健康开展。

4、环境整治共建:按照村容整洁要求,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作用,与共建村积极配合,广泛开展“三讲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和治理“三乱”活动(随地吐痰、吐口香糖;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垃圾;随意倾倒垃圾、污水、建渣等不文明行为),通过会议宣讲,散发资料,现场劝导活动等方式,让广大村民明白“三乱”危害,自觉革除不文明行为,增强道德意识和文明修养,遵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村民。

5、乡风建设共建:积极帮助帮扶村制定制作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弘扬新风正气,促进村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乡风。

四、工作要求

各股室和全体职工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按照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参与精神文明结对共建工作,确保精神文明结对工作深入开展。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紧紧围绕精神文明结对共建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各自在业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想方设法为结对共建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为帮扶村做

好服务工作,帮助精神文明结对帮扶村早日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列。

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精神文明 城乡共建 通知

抄送:县文明办,象山镇党政办,象山村,存档。

大英县畜牧食品局办公室

2010年8月24日印

(共印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篇2

一. 借助拼音, 提前写话

正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螺旋形课程”理论中指出的那样:“掌握知识结构就像对同一题材每次都以新的观点反复地展开学习。”习作也不例外, 只有多练, 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此, 在汉语拼音教学初始, 就要引导他们能用拼音拼出自己的名字、学习用具、教室设施, 在运用中既能巩固所学, 更能提高兴趣。当汉语拼音学习一结束, 就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日一句本”。让他们以汉语拼音的独特形式记录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比如有的学生会写道:“星期天,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今天我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简单的语句, 已经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等写作要素, 所以借助汉语拼音, 提前写话, 能够为孩子今后的习作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 指导观察, 有序表达

“在习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课标) 观察是习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有序, 才能说、写得生动、条理、得体。新课程低年级教材插图多, 色彩鲜艳, 是对学生进行观察、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能力训练的极好材料。教师出示挂图后, 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然后指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观察。例如北师大版第二册《插秧》一课,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 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 并设计如下问题: (1)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 都有哪些景物?通过看图, 学生能够说出“图上画的是蓝天、树、白云、山峰、农民、禾苗等”, 这样表达显然是无序的, 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观察, 然后回到课文再读读课文的诗句, 这时学生就会惊奇的发现, 原来课文是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来写的。这样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也懂得了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三. 读中悟法, 模仿表达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仿写是让学生仿方法, 仿语言的表达, 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方式。虽说孩子都有天然的模仿才能, 但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限, 所以教师要耐心引导和细心启发。而低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 并不是抛弃教材另搞一套, 而是紧紧依靠教材,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巧妙地安排仿写训练, 把字词的理解和巩固放在以句子为基本形式的说与写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如学了《我们知道》一文, 教师可以先示范着模仿课文说一段, 然后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 说一说, 教师可以这样问:“生活中, 我们在哪里还看见过风呢?”学生就可能会说出“红领巾飘动;头发飘起;花儿点头;纸张跳舞……”等景物变化, 这就在教学中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不但通过说话写话让学生记住了课文内容, 又依托教材, 进行了说、写训练,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一举两得。

四. 放飞想象, 丰富表达

想象是创造之母, 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而低年级时期是孩子最爱想象、最富于幻想的黄金时期, 所以教学要培养学生敢想、爱想、会想,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拼音教学时, 鼓励他们将拼音字母想象成具体的事物;生字教学时, 鼓励他们将生字想象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课文教学时, 更应注重启发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如学习古诗《咏柳》时, 可以播放vcd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 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像什么。学生说柳树像穿绿衣服的小姑娘, 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 柳枝随风摇摆就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这样不断积累, 不断强化, 孩子自然能调动已有认知, 充分发挥想象, 丰富表达方式。另外, 续编故事、编童话、看图写话等等, 都是低年级想象写话可以采取的方式、方法。

五. 兴趣为先, 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更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低年级习作教学应坚持兴趣先导的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一有想说的话, 就把它写下来, 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 可以注拼音, 可以画图画。另一方面,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新颖的教学手段, 灵活多样地进行字词和阅读能力基本功的训练。

让习作范文不再沦为“鸡肋” 篇3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范围

在当前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习作教学的功能,彰显一定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在各个单元的教材都设置了有针对性的习作范文,保证了教学阶段性成果的顺利取得,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对于习作教学的重视,能够有效地利用习作范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阔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当前小学习作范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采用语文课文的教授方法进行范文教学

在进行习作范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将其视作教学的代表或者典范,甚至将其等同于习作教学。比如,在对苏教版习作范文《春天的发现》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后结合文章,提出一些常规的问题。如:作者到底发现了什么事物?这种方式的结果是,学生仅仅学会了采用何种写作方式进行写作,只是简单地模仿。学生对其掌握得越细致,就越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具体体现就是在语言应用和写作技巧方面雷同严重。这样,既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没有充分发挥习作范文的功能。

2.教师采用读故事的方式进行范文的阅读

当前,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教范文”的弊端,认为其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的扩展,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十分厌倦。因此,有些教师逐渐减弱写作范文的作用。在指导教学接近结束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范文的自读,教师不进行任何分析和讲解,也不给予评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语言能力不强、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因为范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范文

1.提供尽可能多的、具有效仿作用的材料,更好地发挥习作范文的指导性作用

(1)为了更好地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范文,需要体现习作范文的本质特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范文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能够当作模板使用,指导作用明显,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对写作的指导作用,更大程度提升写作水平。习作范文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理解,而后进行模仿。例如,在苏教版范文《我的同伴》中,先介绍了同伴的特征,即瓜子脸、小眼睛、瘦身材等,而后,描述了同伴的性格特征,幽默而开朗。学生在阅读完范文之后,准确找出人物特征,实现对范文中描述方式和手法的掌握,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运用这种描写手法。这样,既能提升习作范文的自身作用,又能达到习作教学的目标。

(2)采用范文实现对习作的指导与教范文的区别就是教师在习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在“教范文”中,其模式是一一分析文章,逐一对学生进行讲解,也就是说,为学生写作做足准备工作,教师的角色是铺路人,很难发挥对学生写作的提升作用,甚至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实际上,教师需要发挥领路人的角色,采取更为有效、完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发现范文的特点,掌握结构,总结描写的方法和顺序,提升学生创造水平。语文教材具有统一性的特点,习作范文更加标准、规范,操作性较强,尤其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好的模板的

功效。

2.发挥习作范文的阅读作用,实现其拓展的功能

语文教师可以依照习作的要求,提供更多不同角度的范文,

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有些教师认为教材的范文水平不高,作用不大,可以提供更多优秀的范文,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借助教材范文,实现了对补充范文的引导,将范文进行不同高低层次的划分,便于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范文类型。同时,学生的写作思维被拓展,使学生认识到,多种选材的重要性,着力于不同的切入点,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

3.发挥习作范文的修改作用,实现评改功能的增强

写作水平不同,作文类型不同,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同,教师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进行习作修改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争取进行当面批改。另外,也可以教师先批改,进行按期指导和评讲,也就是评和讲相结合的方式,指出重点,使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当前,在习作教学中,后期指导得到重视,尤其是教师的评改。教师需要传授学生修改的方式和办法。也就是说,修改范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技巧,而后自我修改作文,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综上,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范文,要进行准确定位,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教师要不断努力开发习作范文的其他功能,尽快使其脱离“鸡肋”的角色,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的作用。因此,要积极采取合适的方式,更好地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范文,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陈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習作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篇4

学生讲创建文明卫生校园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老师时的一声亲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楼道走廊上的高声喧哗,走路时的推推搡搡,随意乱撞门窗;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建筑,随意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首位而往往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做文明之人,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的智慧、最精明的头脑、深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同学就会无组织,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我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千万不要认为文明是小事。因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谢谢大家!

学生讲创建文明卫生校园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班的---,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个答案一定正确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

我们同学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呼唤文明的回归、重建和发展,环顾四周,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我们学习生活中:语言不文明,有些同学出口成脏,打架骂人的事件还偶有发生;环境不整洁,有的将垃圾放在楼道上,有的将垃圾由2楼作“高空投掷”,我们还没有更多的老师同学伸手将身边的垃圾拣拾起来;有同学过度消费,总在不应该的时间进小店,这些都映衬了我们卫生习惯差、卫生意识薄弱;可见,文明与丑陋的冲突严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需要大家的行动。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憧憬,我们充满激情,我们追求成长和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谢谢大家!

学生讲创建文明卫生校园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清朝学者顾炎武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从一个国家小到我们的学校也应如此。作为高专的一员,我们应以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为己任,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说完了责任,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我们的校园坏境卫生。

有人说学校是人类文化沙漠里的绿洲,它神圣而圣洁,肩负着知识的万代传承,文化的脉搏相传。学校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海洋,学校的卫生也是一个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对外形象好坏的直观影响因素。可如今,校园里便不时出现不和谐的一幕。随手乱扔垃圾者,有之;在课桌上乱涂乱画者,有之;为贪一时之便而践踏草坪者,有之……

当一阵风吹过来,那些白色塑料袋便化作一只只轻盈的“蝴蝶”随风起舞;随处丢弃的瓜皮果壳及快餐盒散发着阵阵臭味,充斥在校园的空气中,暮然回首,那苍蝇在那垃圾外。扔进去的是垃圾,留下的却是高尚。你扔下的肮脏,捡起的却是品德。请大家还校园那份久违的干净吧……

为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和谐文明,在此我向大家提议:

1、不再把早餐、零食等带入教室,还教室一份安宁;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3、不在墙壁,课桌上乱涂乱画;

4、呵护小草,多走几步路,告别践踏草坪。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我们满怀激情,畅想未来。

学风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底蕴,我们学校不乏有文廷式文化,我们的校史追溯远一点则可到革命时期的“工人夜校”,近一点也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史了。走进我们这个洋溢着书香气息的校园,高大的现代化教学楼,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那鲜艳的花朵……优美的环境能熏陶人,丰厚的文化底蕴能陶冶人,浓厚的学习风气能鼓舞人。如何营造一个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我想这不是某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我们全提高专学子共同努力,一同去做。我们所有高专学子都以勤学奋进为自豪,明天高专将以我们而自豪!虽然我们都是正值青春时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来大学不是来享受生活的,而是来塑造自我的!我们不要为了恋爱而恋爱,不要让恋爱的风气消磨了我们对追求知识的渴望。好的学习风气如春风化雨般不声不响的吸引着每一个学子。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完善自我修养,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挥一挥手作别昨日的陋习,正如你轻轻的来秉承文明的火炬!加入文明的行列,争做文明的使者!通过全体高专学子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明天的高专将会是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高专!

学生讲创建文明卫生校园演讲稿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班的---,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我是毛坝中学的学生,我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毛坝中学是我的家。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它给予我们心灵最真挚的慰藉;他给我们以春风般的温暖;同时,家充满着文明和谐,才能给人以慰藉;家充满文明和谐,才能给人以温暖;家充满和谐我们才能快乐健康;家充满和谐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文明行为,贵在实践,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谨小慎微,学会独处和群居。在学校,我们只有遵循仁道礼仪,才能使校园更加和谐。在餐厅,我们自觉排队;见垃圾,我们立即捡拾;公交车上,我们主动让座;遇歹头,我们见义勇为。

同学们,只有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校园,我们才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只有共同文明和谐校园,我们才能扬起希望的风帆。同学们,请你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捡起一片垃圾纸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播撒文明和谐的种子,让她在校园生根发芽吧!

同学们,你可曾看到校园晨扫那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你可曾见过清扫后干净美丽的校园?然而,这些劳动成果很难长时间保持,总有一些同学不珍惜这些劳动成果,等早点过后,满地竟是些果皮纸屑,一片狼藉。这些都是校园不文明和谐的现象,与我们的美丽校园格格不入,有悖于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有一种情感使人惊艳,引人回味,令人追求,它吸引人的目光,他光彩夺目;有一种情感飘逸在浮云之上,深藏于古刹之下,她别具一格,他深藏不露。她是什么,他就是文明和谐,让我们把这颗种子播撒在我们的校园,让她开出文明和谐之花,结出文明和谐之果吧。

同学们,老师们,学校一天天在建设,学校一天天在发展,校园一天天在变化、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和谐的种子在我们的校园生根发芽,让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正能量在我校健康传递,健康成长!

有趣的火山喷发 学生习作范文 篇5

六3班

伴着悦耳的铃声,老师走进了教室,带来了令同学们兴奋不已的消息:我们将有一次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机会,有“盐水浮鸡蛋”,“火山喷发”等实验。听完同学们立刻炸开了锅,从刚刚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现在的嘈杂声不断,“ 盐水浮鸡蛋听起来不错呀!“,”这些实验会成功吗?“,”火山喷发会不会有危险啊!”

经过我们小组的深思熟虑,我们都对火山喷发充满了兴趣,就是它了!

第二天,我们都做足了准备,胜券在握,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上课了!上课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精心准备的材料:醋,小苏打,洗涤剂。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老师发号施令。“开始!”经过一遍遍练习我们已经十分熟练了。

我们先把干净的玻璃杯摆在桌上,再到入棕色的醋,只见它平静地躺在杯中,毫无动静,然后我们又倒入小苏打,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杯中的醋一反常态,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棕色的泡泡,就在这时,我们看准时机,倒入洗涤剂,随着洗涤剂的加入,我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慢慢的,慢慢的,奇迹发生了!那些刚刚还无所事事,悠闲自在的泡泡们此时变得狂躁起来,你推我挤地争先涌出杯口,如一只浩瀚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的阵营一般。耳畔此时是一阵阵欢呼声,尖叫声,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但转瞬间又变成了疑惑不解的目光。这令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队的小小原理家出马了:小苏打是碱性,醋是酸性,它们相加在一起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洗涤剂起催化作用,“火山喷发”就是这样形成的“同学们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篇6

《习作2我开的小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

2、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 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课时划分:2课时

一、【话题导入】

如果有 一天,有一间小店完全属于你,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家小店的店主了,请将你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习作分析】

1、这是篇想象作文,考查我们的想象能力,更考验我们平时的观察、积累与思考能力。

2、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开的是什么小店:早餐店、书店、饰品店、花店、咖啡店„„

3、店里出售什么有特色的商品:大碗牛肉面、卡通漫画专集、成长故事专集、心情感应小饰品、励志小饰品、鲜花、咖啡和甜点等等。

4、关于自己小店的面积、小店的装修、小店的地点、小店的顾客等等„„有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5、最好配上我们平时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店的观察,再进行写作。在对一些小店进行了解以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写作会更真实、更吸引人。

二、【习作指导过程】

1、你的小店会开在哪里?店名是什么?有多大?里面是怎样装饰的?

2、你的小店将会经营哪些商品?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

3、小店里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店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或苦恼?

2、【叙事能力与写作要点】 说一说,议一议:

(1)、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按照空间转换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者是从里到外),也可以按照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来写。有条理地介绍你的小店。知道怎么样介绍小店:以漂亮和吸引人为主

(2)、别忘了你是以店主的身份在介绍,要使用第一人称来写文章。(3)、叙述可能会在小店里发生的故事。

把你认为重要的方面说清楚说具 体,其他次要的内容可少写或一笔带过。说明与描写性语言为主,可加上适当的议论,揭示创业的艰辛与快乐。

(4)、不管开什么店,你肯定是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类型店面来写。写作中不必面面俱到,可选择重点进行介绍与描述。

【习作妙词】温馨 舒适 惬意 享受 贴心 有求必应 贴心服务 精心打理 便捷实惠 物美价廉 琳琅满目 井井有条 各种各样 远近闻名 货真价实 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 奔流不息 来来往往 全心全意 再接再厉 整整齐齐 全心全意 爱不释手 脚踏实地 心满意足 手舞足蹈 取长补短 一尘不染

三、学生独立作文。【习作提纲】 开头:

1、用人物的谈话导入。例: “这个我要了。”“这个玩具是我看中的,给我„„”“别吵了,玩具多的是,都有份”。

2、由场景描写导入。

例:“阳光照射在‘天天书屋’金字招牌上,来往的行人都频频驻足朝书屋内打量,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彩色花纹书架,如纪律严明的仪仗队军人一样,欢迎着人们的到来。”

例:小店让我布置得很温馨,整个屋子都是暖色调。左边墙的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可爱的芭比娃娃和卡通布偶,以各种可爱的姿势或躺或靠放在柜子里。右边的柜子上放着各种精美的饰品,水晶的、玻璃的、瓷的,应有尽有。正文:主要内容重点描述小店的营业情景,发生的趣事。

例:有一天,来了一位小妹妹,她就住在我家楼上,爸爸生病住院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她想要一个水晶爱心送给她爸爸,因为明天是她爸爸的生日。她问我多少钱一个,我说18元一个,可她只带了15元,还差3元。她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我存下的过早钱,原本想给爸爸买生日礼物的,可现在……”说完,她满脸失望地准备回家。我连忙叫住她,说:“我今天生意好,给你打个折,10元一个,你买吗?”她的眼睛一亮,高兴地说:“我买一个!”我递给她一个用礼盒包装好的水晶爱心,她兴奋地对我说:“谢谢姐姐!”我也高兴地握着她的手说:“欢迎你再来!姐姐也祝你爸爸生日快乐!早日康复!” 结尾:

1、发表自己的经营感想,写一写自己开店的快乐与辛苦。例:这就是我的小店,一个呵护心灵的港湾。

例:经营一家小店,虽然很累,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是最快乐吗?

2、可以写一下自己对将来的打算来结尾。

例:我一直尽心尽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每天用微笑面对顾客。我相信我的小店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我的小店”。-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范文赏析】

我开的小店

如果有一天,我拥有了一间小店,我一定会精心地打理它、经营它。我要把小店开在山顶上,店名就叫“休闲小屋”,因为我想开一个休闲型的小店。它大约有一个普通教室那么大,里面的墙壁是淡粉色的,店门口挂着一串串清脆动听的风铃,每当温和的山风吹来或是客人进出,风铃都会演奏出一阵阵动听的旋律。对了,还要告诉你,我的小店还另有乾坤呢!小店的里面有一个餐厅,虽然不大,但它却能让游人们吃饱喝足后,继续精神百倍的欣赏这山中美丽的风景。当我想到客人在我开的小店中凝视着美景,嘴角露出不经意的微笑时,我会感到由衷的快乐。也许有人会对我说:“小小年纪就想着赚钱,不好!”其实呀,这个问题我早想过了。我开小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方便游人愉悦身心。我都想好了,在我的小店里,为游人供应免费的茶水,当游人爬到山顶肯定都渴了,我会奉上香甜的免费茶水。休息好了,客人们可以自愿在我的小店里看看纪念品,我的小礼品绝对不贵。我开小店,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每个月赚的钱捐一部分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继续读书,生活不再受穷。我想,到那时,许多人将会知道这件事,都会认同我的善良,他们会来光顾我的小店,和我一起帮助更多的人。

这就是我的小店,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店。

我开的小店 我现在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小老板了”,因为我开的杂货店在武汉有了分店,大家都来看看吧!我的小店就开在学校的旁边,因为这样可以让那些没带东西的同学们来买,也可以让我一放学就可以去过一下“老板瘾”。

我的小店门口挂着一串葡萄似的风铃,只要有人进出它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我把墙和天花板刷得雪白,把木质地板拖得光溜。说是杂货店,其实是所有学生适用物品集于一体的旗舰店:大到篮球、书包,小到零食、本子、漫画书。所以我给我的小店取名为“学生天地”。要卖这么多东西,所以我的这个小店,比一个教室还要大。我把小店分成了四个部分,慢慢地听我说吧!第一部分,我卖体育用品。里面有篮球、足球、排球以及其他的球;这里有长跳绳、短跳绳以及球拍、毽子等体育用品,这里每天都会出现一大堆爱运动的人。我在第二部分里分两个区域:男孩区与女孩区,因为我要卖玩具。在男生区里摆上男生喜欢玩的赛车、拼图、拼装玩具,这些玩具有的只是好玩,有的不仅好玩而且可以开发智力,男生们肯定喜欢。女生区里摆几个橱窗,在里面摆上几个布娃娃,再卖一些首饰,女生区就弄完了,这个地方小朋友最爱来。第三部分是卖学习用品的区域。我在左边放书包,右边放本子、橡皮、尺、钢笔、书套。这里开学时很受欢迎。第四部分是卖书的:卖漫画书、文字书、教材书等,这里老师来得多些。店里有时候很忙,忙的晕头转向,我会觉得开一家小店,很累很辛苦。但是想到自己的小店既给别人带来了方便,又可以给自己带来收益,就会觉得很开心。

关于文明的习作范文 篇7

儿童情趣:应当具有理性的支撑

走向“童化”的习作教学, 由于儿童文化的渗入, 势必对传统的习作知识型教学带来冲击, 习作知识淡化和习作技能的训练的减弱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当下有不少习作教学流派, 就在强化习作兴趣、淡化习作知识、大肆鼓吹“快乐至上”的习作理念。追求有效的“童化作文”教学认为, 让儿童快乐写作是所有成功的习作教学普适的价值, 但是“情趣”的层次却是有区别的:有的基于承载习作教学的活动, 有的基于当下的习作内容, 有的基于教者高强度、高频率的教学渲染。这些“快乐”是点状的, 偶发的, 外在而感性的;而习作教学需要的“快乐”, 则是儿童处在写作状态中持续的精神愉悦, 它内在而理性, 执着而守恒。理性的“习作快乐”应当建立在以下这样的两个基点上。

写作知识。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知是上帝的诅咒,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诚如斯言, 没有知识支撑的习作教学是没有高度的, 缺乏力量的。因为写作属于书面语言的表达, 它与口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首先受着文字知识的限制, 其次是语法知识的规范, 再次是篇章知识的束缚。同时写作的文字具有存留性, 它得经受各种社会文化和准则的检验。如此种种, 都是习作教学的背景和基石。如果离开了这些基础性知识准备, 再好的童真童言都变不成美好的文字。习作教学在“儿童化”的进程中, 必须有扎实的阅读的储备和丰富的语感, 习作知识就是以动态化、生成化、境域化的状态包蕴其中, 离开了这些“活性知识”, 儿童会在语言文字面前无所适从。传统的习作教学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 而忽视儿童的存在, 确实需要批判;但是只要儿童, 而放弃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同样需要批判。

写作意识。“情动而辞发”, 是传统的写作规律, 因此习作教学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情感激发。但是仅仅依靠儿童的情感来支持习作教学, 常常是很不可靠的。一方面, 儿童的情感大多处于“情绪”状态, 是很不稳定的, 常常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另一方面, 写作是儿童的心灵的表达, 是儿童身体之内的事情, 如果总是借助外在的刺激, 这决不是儿童写作的“阳关大道”。因此, 我们要重视情感激发, 但是又不能唯情感是从, 应当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儿童的习作意识的培养上, 这才是提升儿童习作素养的正道。一要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写作是什么?是交往的一种方式。写作为什么?是为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进行更好的交往。写作不是身体之外的无为附加, 而是心灵之间的沟通需要。二要培养儿童的“真诚意识”——写作文, 就是写自己, “我手写我心, 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思”。没有“自我”的习作, 从本体的角度看, 是缺乏灵魂的, 是没有活力和生命的;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 是缺乏诚信和德行的。三要培养儿童的“生命意识”——写作就是让生命歌唱, 感知细微的生命变化, 倾听生命的呐喊, 怜悯生命中的悲弱, 给没有生命的赋予生命, 让有生命的绽放花朵。当这些意识在儿童精神深处得以确立, 写作不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 而成为儿童心灵的自觉行动。

写作乐趣, 对于刚刚步入写作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能以牺牲教学理性作为代价。因为在教学活动中, 情趣只是推动儿童写作认知的辅助系统, 知识、技能、习惯、方法才是构成习作教学的操作系统, 这是课程目标的核心所在,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儿童范例:应当具有课程的视角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 儿童文化、儿童生活成了教师视野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习作教材中编排的儿童的“习作范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些例文就是儿童习作的“原型”, 具有启发作用;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 “习作范例”又是一种先行的认知“图式”, 儿童以此可以推想所要创作习作的结构模型。可是, 在“儿童化”大行其道的习作教学中, 它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甚至起着消解教学的作用。

误作“习作模板”。作为习作“图式”和儿童思维“原型”的习作范例, 常常被教师误解为这是指导儿童写作的最佳“捷径”。于是, 以例文结构为框架, 为儿童建构起一块“习作模板”。儿童要做的就是在“模板”内进行文字填空。儿童的个性一下子百川归海, 走进了模式化套路中了。在这样的“模板”引领下, 习作教学过程就这样成了一个笔直的“言语通道”, 引领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教学的难度被降低了, 写作的乐趣也消失了。

当成“阅读文本”。“习作范例”总是以阅读文本的形式进入习作教学的。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儿童写作的压力, 竭力“潜藏”例文的导写功能, 半遮半掩中将例文沦为阅读教学的文本。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的教学中, 一位教师对例文《找“饿”》一连提出了四个问题: (1) 熊猫妈妈和宝宝为什么要去找“饿”? (2) 熊猫妈妈带着宝宝到哪些地方找“饿”的?还去了哪里? (3) 熊猫宝宝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4) 它们找到“饿”了吗?我们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些问题都建立在理解文本的维度上, 对儿童的习作知识和技能建构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当三年级的孩子沿着这些问题一路讨论过去, 这堂习作指导课已经过去了半程, 对《找“饿”》例文可能理解了, 但对自己写什么、如何写依然一筹莫展。

在习作课程视角里, 习作范例不是儿童言语的模板, 更不是阅读教学的延续, 它是习作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 它弥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 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知识渗透、写作思维创造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情趣的“生发点”。习作范例”是编者精挑细选的, 在语言文字方面具有示范性, 在思想内容上具有趣味性, 在写作方法上具有启发性。一篇优秀的习作范例, 其本身就是一个充盈感召力的情趣场。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4中, 范例的题目就是《请您原谅我》。这是一篇发自儿童肺腑、情真意切的习作, 当儿童在读例文的过程中, 潜藏在心底的情感就会被唤醒、被激发, 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呼之欲出。例文后, 编者的话也写得别具匠心: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别人 (亲人、老师、朋友) 说?可以传达问候, 可以表示歉意, 可以诉说委屈, 可以提些建议……这样的提示语, 为儿童情感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流向:或问候、或歉意、或委屈、或建议, 等等。范例和写作提示语的本身就是一个写作情境, 将儿童的情感裹挟其中, 欲罢不能。

知识的“生成点”。习作教学不仅要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 更要提升儿童的写作能力。而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习作范例”就成了写作知识最有佳的生成点。教学中, 以“习作范例”为载体, 师生建立起对话的场域, 从而让儿童获得了富有实效的写作知识与技能。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 围绕习作例文《找“饿”, 师生有这样一段教学对话——

师:为什么找“饿”是故事起因, 怎样找“饿”是故事的经过, 找到“饿”是故事的结果, 小作者将这个故事写得非常—— (板书:完整)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因为写得非常有趣! (板书:有趣)

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非常有趣?

(学生讨论, 结果用例文中语句回答)

教师小结, 并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在对话中, 儿童懂得了编童话故事要“完整”, 要“有趣”, 要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描写。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写作知识, 都是儿童从习作范例中生成的, 具有一定的根植性, 因此能外化成儿童的写作行为, 内化成儿童的言语素养。

思维的“生长点”。从课程的建构角度来看, 习作范例是习作教学的建构基点——从例文出发, 唤醒儿童的习作兴趣;以例文蓝本, 明确习作目标;从例文入手, 建构习作知识。另一方面, 习作范例又是习作教学的创造源泉——从例文出发, “生长”出新的写作视角, 将儿童思维引向更加开阔的空间。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 一位教师以习作范例的《找“饿”》为生长点, 给儿童的思维打开了另一窗: (1) 作者将这两只熊猫想象成母子关系, 它们还可能是什么关系? (2) 在这两只熊猫之间除了发生《找“饿”》的故事以外, 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发问, 推着儿童的思维沿着例文继续前行, 去想象和创造新的故事。这样的习作范例不但不会以强势语言的姿态去“格式”儿童思维, 瓦解儿童个性, 还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生长”出更加丰富的纬度, “生长”出更加多彩的视角, 让童心和童言走得更远, 飞得更高。

在我们重视儿童生活资源、儿童文化资源的同时, 千万不要忽视来自于习作教学本身的资源——习作范例。在教学中, 我们应当给予习作范例一席之地;在习作课程建构中, 应当还原它本来的面目, 回归它应有的位置, 发挥它真实的作用。

儿童活动:应当成为个性的摇篮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 大力倡导习作课程的活动化, 这与儿童身心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儿童自觉的理性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不发达或不成熟, 相应地, 感觉投入、动作参与、身体的直接体验则是他联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 (丁海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年第1期) 在活动中, 儿童的感官解放了, 体验丰富了;在活动后, 儿童抓耳挠腮的困窘局面大有改观, 写作变得顺畅多了。这是否就意味着“活动式”习作教学取得了成功呢?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习作, 就会发现, 写得精彩的孩子凤毛麟角, 在他们的习作中, 众多的是对活动过程千篇一律地记叙, 很少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偶尔有写得具体的地方, 那也是教师在“点”上精心指导的结果。“活动”的确可以将习作教学引向一个“活”境地, 可是却让儿童的言语陷入了一个“死”的僵局。这不禁让我们对习作教学中的“儿童活动”产生质问——

其一, 儿童到底是怎样活动的?不同的儿童, 即使面对同样的活动, 体验也不尽相同, 可是他们的言语为什么会同出一辙呢?细细琢磨一下活动的组织过程, 就会发现身处活动之中的儿童, 并不是活动的主人, 而是活动的“奴隶”。教师为了强调活动的“有序”和“有效”, 总要炮制出几条“友情提示”:在活动前, 应做好哪些准备;在活动中, 小组应如何分工, 该怎样开展活动;在活动后, 应怎样展示成果。这一条条看似很温馨, 实质是“镣铐”, 牢牢地锁住了儿童的思维和感官。活动过程中, 儿童尽管参与其中, 但基本在做“规定动作”, 没有选择的自由;儿童尽管有些快乐, 但基本来自活动的热闹氛围, 很少有源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将这样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转化成文字, 自然是共性的陈述大于个性的感悟, 自然平淡的叙述多于细腻的描绘;文字的数量有了, 但是没有质量。

其二, 习作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活动?要让儿童写出丰盈而个性的文字, 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外化到习作教学中, 那就是让儿童活动充盈着创造的“活性因子”。在设计活动中, 应当创设多种视角和维度, 让儿童活动由单维走向多维, 由平面走向立体。在活动组织中, 应当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选择自愿的合作成员, 选择自主的活动内容, 选择自在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实施中, 竭力解放儿童的感官和肢体, 让他们不仅做习作活动的参与者、操作者, 更要做习作活动的开发者、创造者, 倡导有创意地玩, 鼓励玩出花样, 玩得与众不同。儿童的活动丰富了, 儿童的体验自然丰盈起来, 儿童的言语表达也必然跟着异彩纷呈起来。

儿童活动不一定都能成为富有意义的“习作活动”, 不一定都能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儿童言语”, 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机制来支撑, 需要一个完善的课程系统来运作。作为语文教师, 要牢记:儿童的言语个性尽管有先天因素, 但它更需要在习作教学体制内的精心打造和逐步培塑。

儿童评改:应当培植基本的素养

让儿童“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这是语文课程的具体目标。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为了落实这一目标, 尝试将习作修改的权力下放给儿童。可是在儿童层面, 又是怎样践行的呢?

【镜头一】“作文写好后, 自己先改一改!”——这是自我修改。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反复叮咛。再看看孩子们,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草草瞄了一遍, 便合上了习作本, 或者聊天, 或者看课外书, 或者摸手、摸脚、摸笔, 真正动手改的寥寥无几。

【镜头二】“别人的作文, 我可怎么改呀?”——这是生生互改。学生握着红笔在一块“陌生的田地”圈点, 读不懂的句子“绕”过去, 写得模糊的地方“滑”过去, 最后改上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算完事!老师让写评语, 也“依葫芦画瓢”地凑上几句, 诸如“语句通顺, 描写生动”, “希望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等等。

修改, 是习作教学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提升儿童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改, 在儿童的写作行为中属于“元认知”, 直接锻炼着儿童对自身写作行为的反思和诊断能力。如此关键, 却并没有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理解和重视, 甚至在意识层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因此, 重构“修改”理念, 提升“修改”环节的有效性, 对当前的习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 拥有权力, 先要具备能力。教师将习作修改权交给儿童, 这需要一个前提性的条件, 那就是让儿童具备了习作修改技能和方法, 因为能力是权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范文资源, 引导儿童品词嚼句, 反复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从而提升儿童的语感水平;在习作教学中, 教师要多做示范, 语句方面的, 篇章结构方面的, 评价语方面的, 通过师生对话, 让儿童获得初步的修改知识和技能;在习作讲评中,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习作, 让儿童尝试“下水”, 初显身手。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磨砺, 不断实践, 才能使儿童真正获得习作的修改能力。

其二, 具有意识, 先要养成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为作者, 必须具有这样的鲜明意识。小学阶段, 是儿童写作的起始点, 修改应当和写作在这个“点”上同构共生, 并且一起成长, 使“先写作, 后修改”逐渐成为儿童的一种良好习惯, 直至形成一种稳定的意识。不仅是习作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也要于无声处地渗透“修改”思想, 多形式多角度地训练“修改”技能, 让儿童形成“琢磨”、“推敲”、“比较”等言语鉴赏习惯。当我们将一切工作做在看似“无为”的准备状态, 在习作评改中, 儿童就会自然地展现出“有为”的表现。有效的习作修改, 源自儿童对言语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需要, 是儿童的一种意识自觉。

其三, 享有交往, 先要生成互动。习作评改, 从本质上看, 其实就是一种言语交往:自改习作, 这是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进行言语交流, 是对过去“我”的一种反思, 一种超越;修改他人习作, 这是“我”与“他”以习作为载体的精神沟通, 在言语平台上, 双方相互欣赏, 相互批评, 相互建设, 这样的交往不仅提升了自己, 而且提升了他人。接受美学理论告诉我们, 没有经历交往和对话的习作, 永远不能成为作品。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教师要在儿童的心灵之中产生交往的需要, 生成互动的力量。一是“习作墙”, 利用教室空白墙壁, 让儿童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 让班级的所有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笔, 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二是“网络”, 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 为儿童创建固定的交流空间, 让儿童主动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 通过“留言板”的形式实现互动。这样互动“平台”, 不仅延伸了习作教学的过程, 而且让儿童享受到交往的愉悦。

让儿童成为“言语医生”, 应当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要未雨绸缪, 站在儿童言语“跑道”的起点, 和儿童一起出发, 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 立足基本的言语诊断素养, 让儿童不仅成为自由的言语者, 还要成为自觉的言语品评者。

上一篇:初三以变化为主题作文800字下一篇:保险公司会计工作半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