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高一工作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多,但是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特别是学生对记忆,容易出现三天不回顾,几乎忘记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这一学期的高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级的认知水平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发展。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4)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成功体会:
(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六、记教学再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化运动,它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从8个集合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个案的反思。
反思1: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电脑设计情景:正在公路边等公交车的乘客人群与公交车公司出车数量。
实物情景: (1) 课室里正在上课的学生;
(2) 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把课室里的同学分成两部分,你有几种分法?
公交车,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坐,他们常常感觉要不等了很久,要不很挤,身边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室里的同学,熟悉的人用不同的词汇描述,让学生体会原来数学就发生在身边。
案例二:“函数单调性”,由f (x)=x2的图像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得很好,从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到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在学生犯错后、徘徊时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越,即数学语言:“当0
案例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引入,课本设计了化石中碳14的残留量。其中一个班讲课时用课本的引言,得P=到讲对数函数时, 继续用该引言中的此时让学生动手探究, 学生很不愿意动, 原因大概是问题远离他们实际生活太远, 并且数字太繁琐, 当我上另一个班的课时, 我把问题改为:如果你爸爸第一个月给你10元零用钱, 且每月以10%的增长率增长, 问多少个月后你的月零用钱达到1千元?这时学生可来劲了, 马上算, 还问计算器怎么按log1.1100, 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和积极性与第一个班的学生完全不同。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的热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反思2: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我们知道,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的笔头训练,所以每节课都要力争合理分配时间,在两者之间取平衡。
案例四:在学对数的性质时, 由小组分工合作, 分别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 (1) y=log2x与; (2) y=log3x与 (3) y=log2x, y=log3x与y=log5x的图像, 让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图形的特征, 从而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 部分学生在列表时自变量取1, 2, 3, 图像自然也只画了第一象限内的一小段;而有的画了一、四象限内的部分, 就想当然地把曲线画穿过轴……, 由于是分工, 所以学生每人就不需要画出所有的图形, 有更多的时间指正 (或更正) 错误, 欣赏别人的成功, 同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这样既省时间, 又能达到探究互助的目的。
案例五: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 y=2x, y=x2, 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而把课本的例2作为第二节上课时的复习与回顾,让例2复杂的数字的处理简化,直接由学生自己利用第一节课探究的结果来分析,得到题目想要的结论。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反思3: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
案例六:“函数”,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时间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每天我都上两个班的课,上完一个班,马上反思,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到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程资源是否整合、对未预见言行是否处理得当、问题设置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如果时间允许,第二个教学班就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果当天不能调整,记录下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开发、创造课程资源活动的小结,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关心。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事物。二、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李长吉, 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 2006.2.
[2]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 2006.8.
[3]谭国华.新课程标准高考对数学能力考查的形式与要求.中学数学研究, 2006.9.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本学期教导处安排我教高一(6)班的数学,作为新手的我在摸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见证真理。我深知黎川一中藏龙卧虎,要想在教学上出成绩,要想让学生对我敬佩有加,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谈吐要得体大方,不讲大话,不随意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时间的匆忙和一去不复返,并能充分的利用好课堂45分钟。
二、要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现在的学生脑瓜子运转飞速,稍有不慎就会对老师来个闹的教室底朝天,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树立教师威信一方面要抓捣蛋源头;一方面要找其谈心,让其从思想上意识自己的错误并指导其及时改正。
三、要有深厚的功底,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面对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面对学生的提问似是而非忽悠而过,那样会严重戳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老师。这学期我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外,还坚持听黎耀能老师及汪宾老师的课,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教学宝典,经典教学方法,精辟的习题,尽量少走弯路。在业余时间我也不忘充实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习题,研究教学方法,做高考题上。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很多学生数学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思维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区别导致数学成绩徘徊不前。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主要有:
1、知识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多而广,它是对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完善。如初中你跟学生说一个数的平方可能为负数,他们根本无法接受,但到了高中接触了复数我们知道i2=-1,在初中学习习近平面解析几何我们知道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但当我们接触了立体几何后知道两条直线还有可能异面。初中研究角度只在0°~360°之间,到了高中就扩充为任意角。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较慢的讲解,加之课后大量习题的反复练习和讲解,相信再笨的学生也能依葫芦画瓢。而高中数学随着课程开设的增多,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少了,而且高中数学题型千变万化,只要稍微改一个字母改一个符号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都会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高中数学四大解题思想: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分类讨论。在多做题的基础之上学会自我分类自我总结归纳,到了高中同学们也要慢慢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能传授给大家的知识也是屈指可数的,而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相当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同学们事半功倍。我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我外加的一些经典题型等。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自己制作精美小卡片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篇一】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今年中考再创辉煌,数学更是以93的成绩名列新北区第一,这当然和我们数学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我整个初三一年的教学工作谈点自己的体会,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
集体备课的口号已叫了多年,但我觉得这一届是落实的一年。我们组长要求严格,凡事喜欢做在前面,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我们组内分工明确,组员积极配合。以前的备课我都是抄抄资料应付一下备课本检查,有时一人备课,多人享用,较多的只是简单模仿。现在我都是隔天跟组员通一下明天的课,看看这堂课到底怎样引入较好,还有什么地方备课时有所遗漏,再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上完课赶紧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下来,跟备课组成员探讨并及时补救。
二、坚持随堂听课与被听
即使是集体备的课,每个教师在上课时的发挥也是不一样的,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所以我经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也欢迎其他老师来听我的课,评我的课,这样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听课中我学到了何英老师上课的紧凑,大强度;曹老师新颖的课堂设计;俞老师上课的耐心;周老师陈老师的老将风范,汤老师的钻研精神。这些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写反思人无完人
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胜任初三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一般会写点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补救或为下一任教学打基础,也可以为还没有上这堂课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其实,为了应付检查,很多老师的反思都是临时补的,我想如果能每天坚持小反思,必定会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四、调整心态,再创辉煌
最后初三老师要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成绩再差也不能放弃。中考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基础题,把握好这部分就能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例如12班和6班的数学成绩初一初二时与平行班差距较大,但汤老师和周老师在复习时能根据本班的特点,抓住基础,不言放弃,最终中考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与平行班几乎没有什么差距。虽有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一说法,但对于基础较好的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要让他们跳出题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尤其是最后总复习,更是不能让他们埋头作业中。
这一届有人达省中分数线就是的证明。希望以上的一点体会能对你们的初三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扬我们数学组团结一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能在下一届的中考中再创辉煌。
【篇二】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与失败、有欢笑与泪水。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年,是几年教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工作还有缺憾、还有不足,但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经验积累最多的一年。现就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新高一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其他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今年的数学基本功竞赛中先后获得张甸区一等奖、姜堰市三等奖,并且被评为姜堰市教坛新秀。学生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所辅导的学生在江苏省数学邀请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同时我也获得第五届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本科和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五、不足之处
反思一年多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作业本的保管、潜能生作业的书写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篇三】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我第一次担任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尚浅,开始对于重难点,易错点及中考方向可以说毫无头绪。为不辜负校领导及前辈们的信任,我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积极请教,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地开展。一学期下来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选择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很多学生反映喜欢上数学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得一定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充满乐趣的。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狠抓学风。我所教的班,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被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时间紧或懒惰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独立作业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同学们每次考试都在进步。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初二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下学期就要中考了,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更加细致扎实,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喜人的成绩。
【篇四】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工作压力较大。不过在各任课教师的相互协调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
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4、在下半学期抓好部分学生晚自修工作,形成学习小团体,带动班级、年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了解中考动向,充实自身知识。
二、团结奉献拼博进取
团队合作。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三、科学备考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
复习分三个阶段:
(1)基础复习、(2)专题训练、(3)摸拟测试。第一阶段要求紧扣教材,打好基础知识。
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
(2)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3)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4)重视原理掌握,设计变式题目训练,杜绝学生死读书现象。
这一阶段复习并不是对旧知识的机械重复和堆砌,而是查缺补漏、填平补齐,讲清知识的疑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实现知识重组、升华的目的。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
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2、及时进行复习阶段验收。对每部分复习都有2套资料。
(1)基础回顾;
(2)拓宽发展。每部分复习结束都要进行验收,测试后认真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针对性的讲评,达到满分的目的。
3.复习时处理好五个关系。
(1)大纲、考纲、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2)讲与练之间的关系;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外订资料、网络资源、自编题的关系;
(5)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以上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既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篇五】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时光转瞬即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落下帷幕。一学期以来,我担任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课堂“三不”(即课堂上不乱说话、不睡觉、不吃零食)来要求学生。为了明年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以来,我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九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作业与练习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5、课后辅导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唐国园
高一新学期刚开始,学校就按照计划进行文理分班了。我担任高一理科班的高1.15班和高.16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且担任高1.16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两个班学生在课堂上的特点都是对学数学的目标不明确,为了应试而学数学,数学学习喜欢听得多,说得多,但思考得少,动手做得也少;习惯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学习方式,不太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过程,有比较严重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平时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而且不太善于总结反思,造成解决问题的灵活度不够,但因为他们是实验班的学生,所以他们还有点自以为是的倾向。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深感问题的严重性。如何让他们领会学习数学的目标和真谛,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从为应试而被动学习到为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而主动学习,实现从要学生学会数学到要学生会学数学的转变。是我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数学的新课学习尽量设置阶梯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新的概念、在思考和实践中探索定理和公式,让学生体会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进一步体验数学的乐趣。
2、数学的习题复习课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好品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大胆地把自己的思路方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规范的文字描述,使学生从解题只重结果变为更重解题过程,从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数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真谛——数学并不仅仅是运算,而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才是学习数学的真谛。
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遇到了几个难题:
1、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比较淡薄,长期的应试心理难于消除,学习的动力不足,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的陋习非短时间能改变。
2、对我的教学要求有排斥心理,只注重考试的分数,不关心自己本身的数学素质的提高。学习有严重的应付了事的倾向,对分析问题过程显得不耐烦,有一部分学生干脆睡觉。
3、长期的接受式的听课习惯养成学生懒思考、懒总结的坏毛病,我觉得要他们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特别是代数式的运算能力也很差,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鉴于以上难题,我进行以下反思和建议:
1、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用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例子去阐明学数学真谛,扭转学生为应试而学数学的错误思想。
一、具有反思意识, 养成反思习惯
反思意识是教师改变基教学行为的基础, 通过反思, 可使用其教学活动更自觉、更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与思考, 是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的总结, 是教学上的再备课, 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 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 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反思意识, 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 不断地解剖自己, 养成反思习惯, 提高反思能力。
自我评价,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有关实践主体方面的内容, 关于个体间差异的问题, 如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上与他人的差异。
第二, 有关实践材料、实践任务方面的内容。具体指对活动的性质与活动要求的认知。
第三, 有关实践策略方面的内容。比如, 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总共可以有哪些方法、策略, 这些方法、策略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 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景如何。教师对教学自我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自我, 评价的客体是教师自我的行为与结果, 这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
二、写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一个阶段教学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应进行回顾,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 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即为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主要记什么呢?
第一, 总结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在教学实践中, 每个教师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对课堂教学结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上作了充分的设计, 然而这些教学设想只有在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 才能体现它的“精彩”之处。把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到标新立异的、引起学生共鸣的解法和做法记录下来, 相当于记录下了许多成功的个案, 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第二, 总结教学中的遗憾之处。课前的完美设计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与原先想象的差之甚远。如果能及时找出“病因”“病例”, 便能吃一堑, 长一智。
第三, 记学生的高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识过程。在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 常常产生一些高见, 给课堂增添色彩, 令人拍案叫绝。“师不必贤于弟子”, 只要将高见及时整理, 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相长的机会。
三、写反思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你就要尊重记事簿和尊重自己, 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 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 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作为教学教师, 应该对自己一天的数学教学的效果、成功的经验、学生的意见、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 真实地记录下来。
四、交流反思
单纯的自我反思, 通常比较模糊, 难以深入, 而在进行对话时, 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 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 它还需要群体的支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 针对课堂上的问题, 各抒已见, 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或者借助于录像、资料、观摩典型课例以及别人的教学经验总结, 加以分析、质疑, 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探讨。
总之, 只要通过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的活动, 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面对如此浩大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它还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整个的过程与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方可达到成功的彼岸。所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教学反思是尤其需要的。那么数学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反思、反思些什么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当一堂数学课的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也许你会这样问自己: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下堂课要强调哪些知识点?或者会这样反思:这节数学课学生们学得快乐吗?他们在课上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也得到享受了吗?其实这里折射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前者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将课堂作为知识传授的场所,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后者更为注重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主体,追求的是师生真实的生命成长。其实目前数学课堂上大都注重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但也不可否认大部分的探索过程并非出自学生自己的强烈要求,而是“迫于”教师指令。教师的课堂反思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追求一种主动的课堂生存状态,师生共同享受课堂带来的无穷乐趣。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高质量的坦诚真实的对话可以反映出学生自由真实的生存状态。我们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善于创设学生对话、交流的情境,并从中敏锐地把握、提炼出矛盾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对话,给学生优先说话权、评价权,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自身。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行为上反思教学是否达到目标。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合作与交流的效果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为了学,学同时也离不开教。它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叶澜教授曾经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失去了这种交流与合作教学活动只能是失败。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上对下”关系,而是“我跟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民主和谐的良师益友的关系。教学就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互动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民主氛围,他们都作为其中一员参与整个过程,都承担着自己的活动义务,在知识的探讨和获得的过程中进行着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所以说如果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活动,只不过是教学形式而已,本质上是无实质性交往活动发生的假教学。因此说,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没有达到合作与交流的效果。
三、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开始于研究,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给学生有创造的环境和可供研究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让学困生“吃得了”。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是“为了一切学生”。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的教学过程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尽可能的在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 、要反思探究性活动是否有实效
《数学课程标准》把“探索”作为过程性目标之一,指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如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教师只要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嘎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 “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这种“神散形未散”的所谓的探究活动不仅掩盖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剥夺了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探究性活动是否取得了实效,抑或是能否在实际活动中取得实效。努力使自己设计能够出行之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的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去发现学习的材料”。我根据上述理念,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人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的几点做法:首先我引导搜集有关社会生活资料,仔细观察、猜测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本课之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数学实践活动:1、从生活中搜集有直线和圆的物体或图形;2、仔细观察物体或图形中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3、想一想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形吗?教学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以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使学生之间的教学经验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则作为一位忠实的听众、评判员、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参与活动当中。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后,问题很容易得到了解决。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形:① 没有交点;② 有一个交点;③ 有两个交点。
学生参与这样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数学情境中初步认识研究对象的特征,获得数学经验,不仅能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丰富了他们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其次,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形式,自然形成数学定理。
我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就设计了“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观察分析比较、相互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某种数学理念上的需求,激发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性质的感情。随着数学活动的深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展开,在学生个体之间已产生了学习新知的需要。此时,教师引导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再稍加点拨,立即就得出了结论。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形:① 直线l和⊙O相离<=>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交<=>d<r。再次,我充分利用例题、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能自主探索,自求解决。”本课例题、习题都是为巩固性质和判定而设计的,简单易学。我就采用先由学生自学例题,再尝试练习习题的教学方式,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再次讲解时,我吸取上次的教训,先让学生回答实数的运算有哪些?(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让学生类比实数运算猜测集合之间是否也有类似运算?带着此问题介绍交并补的运算。举例:中秋节学生返校小明带的水果集合为A={苹果、梨},小亮带的水果集合为
1小明和小亮的公B={苹果、桃},小涛带的水果集合为M={梨}。问○
2两人所有的水果集合是什么?○3小明和小涛共水果集合是什么?○
1公的不同水果集合是什么?这些问题学生会回答。然后加以引导,○
2所有种类的集合叫并集○3不同种类的集共部分组成的集合叫交集○
合叫补集。并介绍符号“∩、∪、CAM”主要是区分“∩、∪”要帮学生记忆,两符号上下反向,把“∪”比作学生的饭盆儿,饭菜可以全倒进去,代表所有的意思,这个记住了倒着的也就区分开了。补集给学生描述成减法,学生很易接受。对于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求补集给
学生解释为刻度尺减去其中某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另外学生易忘了把结果写成集合形式,我则引用一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集合与集合呢?所以集合生集合,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事实证明此方法比之前的教学效果好多了,而且上课时课堂气氛活泼,学生也很踊跃。
再次讲的话,语言要幽默些,如果再拿出些实物作为例子,让两三个同学演示一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估计学生会记得更牢固,记得时间更长久。
一、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人际关系融洽,教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情况
1、备课。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提前备课,坚持把备教材、备考纲与备学生相结合,尤其关注我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华考范文网。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今后我会继续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课堂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课堂检测题目均属典型考题,包括历年会考和高考真题,尽量让80%的学生掌握。
3、作业批改与辅导
我一直坚持课前批改完作业,及时地把出现的问题汇总后在课上解决。这样可以让我很快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中等生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会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辅导,为培优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不少抄袭作业的学困生,我耐心地给他们辅导,一个月后他们基本上都开始独立完成作业了。我每天精心地挑选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给优等生。
4、坚持利用每周二的午间进行周测试,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缺补漏。
5、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6、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运用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脑图总结各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每个知识点的考法与解题方法、解题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数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的情况,我研究组成员调查了全校数学老师,依据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目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队伍中,虽然普遍存在着教学反思,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形成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不强的事实。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发展他的反思性教学能力呢?我们研究组认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多地从他们所不熟悉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其中每一个视角都解释着教师教学的不同方面,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清晰地构成教师教学依据的立体轮廓.笔者根据已有的调查结果,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撰写反思日记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中曾幽默地承诺:“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思,无不可入文。10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于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意一赔百。”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由此可见,教师撰写反思日记对其本人的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所谓反思日记,是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以一颗发现的眼睛去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它记录下来,长期坚持,形成札记,它就成了教师职业生涯中可以参照的一部宝典。它可以促进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思考,积累教学难点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今后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水平的提升。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工作繁重程度,教学反思日记不可面面俱到,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思考,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做好反思即可。
二、记成功之处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总有一些成功的闪光点:讲课中的教学机智;学生中出现的独到的见解;教师对教学设计的临时的成功的改变;主体间性教学关系的有效调拨;一个有新意的提问;整体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值得借鉴之处。这些亮点,都很值得记取,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推广,或者给以后的教学以一定的启示。
三、记失败之处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在学习心理上、学习的基础和水平上、探究的主动性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学生群体,所以教师在教学时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实际实践情况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教学脱离,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这时,就更应当及时地作以反思,总结教训。
案例:高一教学中,在学过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后,已知函数y=f(x)对任意x,y∈R,总有f(x)+f(y)=f(x+y),且当x>0时,f(x)<0,试证f(x)在R上单调递减。
由于教师评讲到本题时,时间已所剩不多,于是教师有些急躁,就把本题的解法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了一遍:令x=y=0,可得f(0)=0;再令y=-x,可得f(-x)=-f(x)设-∞讲完后,教师感觉思路很顺畅,一路就这样走过来了,可是学生却不理解。从学生的脸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一脸的困惑和急躁。此时也就下课了。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我本身也感到了一种失败感。
课后,教师找了几个同学了解了情况,他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思路是怎么来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意识到:这个抽象函数问题对于高一的新生同学来讲,解决它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要把解题思维暴露给学生,可我没有,致使学生对思路的产生很糊涂。事后我采取了补救措施,对待本题的思路来了一个回顾:为什么要探求f(0)?为探求f(x)的奇偶性;为什么要探求奇偶性?是因为要把f(x2)-f(x1)中的负号拿进括号里,需要有-f(x)=f(-x)来支撑;为什么考察f(x2)-f(x1),而不考察f(x1)-f(x2),是结合题设条件的。于是,我赶紧把这个案例记录了下来,写了一个教学反思日记,最后作了一个总结:教法源于教材和学情,脱离了教材和学情的教法是无效的;解题教学应把自己的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暴露给学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学反思日记是一个人反思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方法,渗透着对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可以帮助数学教师树立一种观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种方法。
四、与同事交流
范良火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研究得出:教师教学知识的重要来源是:①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②和同事的日常交流。至于职后培训、当学生时的经历、职前培训等都是其次的、第三第四位的,教师自主的实践中学习及教师群体内部的自主交流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贡献最大的两个方面。可见,和同事的交流是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地位非常重要。
五、日常教学探讨
笔者认为,日常教学探讨是非正式的,却是最普遍的,最灵活的,最容易发生的同事之间的交流方式。它通常发生在办公室里,在非教学时间,在闲谈之中。由于它最普遍,所以它是促进一个教师与其他教师“教学相长”的有力补充。笔者认为,日常教学探讨也有一个氛围的问题。一个同年级的学科教师群体,只有在大家都能破除“文人相轻”心理,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本着一个无私交流,互补提高的态度才能使日常教学探讨变得更有意义。这就要求大家既要有“程门立雪”的虚心又要有“王婆卖瓜”的胸襟,既要亮丑,又要示美。当大家有教学上的困惑和收获的时候,都能够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供大家探讨和吸收,这时,在大家的心里才会形成一个无形的“论坛”。
六、观摩教学
⒈观摩教学的内涵
观摩教学又称公开教学,是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观摩教学一般有三种类型:①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示范课。②教学专题研究课。一般是在某一个学科的教师学习和讨论某一个专题的基础上,由一位教师设计教案,再进行试验性的教学。③青年教师汇报课。由任课的青年教师独立地钻研教材,撰写教案,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修订教案之后开展的教学。
观摩教学的课前备课、课后评议都需要教师间切蹉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个成员都可以从中共享到集体的智慧。
2.摩教学的操作程序
(1)确定观摩教学的目的。示范课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或研究执教者的教学特点;研究课的目的是研究某种教学方案的合适性;汇报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类型的观摩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上课或听课之前,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应有明确的观摩教学的目的。观摩教学的目的直接影响执教者的教学行为、听课者的课堂记录以及课后讨论的主题。
(2)听课者听、看、思、记。课堂上,听课者要眼、耳、手、脑并用,听、看、思、记结合。要听执教者讲解中对教材的发掘以及语言表达水平,还要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要看执教者的教态、板书和教具的演示,还要看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要思考隐藏在执教者课堂行为背后的个人教学哲学以及执教者的个人哲学与“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还要思考学生课堂上的错误说明了什么,以及与教师的教学有何关系。在听、看、思的同时,听课者还要做好课堂记录,它是听课者课后借鉴和评课的凭借。课堂记录的内容至少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记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板书设计。二是记下听课者的评注意见。当然,不同类型的观摩课,课堂记录的重点也不同,课堂记录的重点又与观摩教学的目的有关。如听示范课,重点记录执教者的教材处理及方法运用,同时思考并记下执行者课堂行为背后的理论依据;听汇报课,重点记录执教者的进步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思考和记下改进的建议。
(3)执教者说课。执教者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方法运用、自己课堂行为的依据以及教后的体会感受,这即是执教者全面系统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也有利于听课者给执教者提出更有价值的意见。
(4)评议。课后评议是观摩教学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学评议一般也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进行。同样,不同类型的观摩课,评议的重点也不同,示范课侧重于可以借鉴的方面,研究课侧重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汇报课侧重于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评议的方法,尤其是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七、集体备课交流
集体备课组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摇篮。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是同学科教师切蹉教学技艺,交流教学思想,研究教学方法的主阵地。活动内容不能仅是商讨教学进度,分配一下本周的教学工作任务,而应以研究教学案例为主,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集体讨论教学设计,上课评课。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听取人家的意见,博采众家之长,纠正自己之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自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昌木.论教师的成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2]肖川.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5期.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马颖,刘电芝.反思性教学研究述评《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5]熊川武编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6]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2期.
“反思”是这几年教育界不断强化和凸显的教学思维。荣昌初中耗费三年时间, 专题研究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顺利通过了市专家课题组的验收, 这从又一个角度证明了“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
“反思”, 最早源于佛学, 现成为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古人的“三省吾身”, 强调的是内省。余映潮老师在“苦做8法”中提到的“总在设想、计划、构思、安排”, 就是强调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 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的精神”。余老师在“巧做8法”中也提到“所谓的创新, 其实往往就是角度的变化”, “角度的变化”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 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一代名师对“反思”的重视。
所以一位农村教师要成长, 要锤炼自己, 就应该从以下三方面锤炼自己的“反思”能力。
一、应努力锤炼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农村中学, 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及社会信息的影响, 不少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加之数学本身的逻辑思维也令他们望而生畏, 一部分学生便由小学的被逼学过渡到初中的拒绝学。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教材、备课、课堂流程、教学方法、作业设置、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反思, 并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依据。例如, 八年级的全等三角形, 多数的学生对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斜边直角边的判定方法容易混淆, 解题中一片迷茫。教师就应该从理解各自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角度反思教学中的各类因素, 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农村学校, 学生的兴趣本来就低, 教师也就轻言放弃, 所以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应努力锤炼自己的教育“反思”能力
学生因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而走极端的, 因些许矛盾铤而走险的, 这些在媒体的报道中屡见不鲜。凡此种种, 都与我们的思想教育相关。而大部分数学教师或多或少都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认为那是班主任、政治与语文教师的责任, 数学课只要学生能做题就行, 这真是谬之千里。教师, 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才会有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所以, 我们努力锤炼育人的“反思”能力, 反思我们工作的特定对象, 反思他们的成长环境, 反思社会负面因素对教育对象的不利影响, 反思留守儿童, 尤其是双亲在外或父母双亡无人监管儿童的心理特征, 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 利用数学家成才的经典案例, 利用知识中的自然真理, 利用题目中相关的社会热点及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反思”能力
长久以来, 农村教学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教师呕心沥血批改的作业, 学生只瞥一眼有多少红勾便塞进了书桌;每次发下的试卷, 学生只看一眼分数便揉成了纸团;每次违纪, 只是被动地在老师面前承认错误, 却很难从心里明白错误的根源。新课程要求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 要成为反思型学生。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 强化学生反思的意识, 着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学习氛围, 以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
我们还要教给他们明白反思的方法, 如上面提到过的三角形全等, 如果能引导学生从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反思, 那么对其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会容易与牢固一些。同时, 还要帮助他们拓宽反思的范围, 如, 在新课上反思, 在作业上反思, 在作业后反思, 新旧知识的反思, 尤其是在错题后反思, 从而找到进步的正确道路, 成为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数学教师高一工作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反思05-26
新教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20
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11-08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教师总结06-06
初三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0-13
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文本09-16
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10-29
高三数学上学期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6-1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