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系别: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气工程系072班 王 志 超 070313212 2009年5月25日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覆盖我校3个系2个年级,共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0%。其中大一大一75份,大二30份。问卷共包含12道题,覆盖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并提出今后指导诚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下面我们就按照问卷的题目设置对调查的主要情况作简要分析:
首先是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大一同学中有51%大二同学中有57%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认为自己基本是、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的同学大一中有30%大二中有45%,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大一中中有13%而大二中只有4%。从这项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平时还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当然,从结果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很多同学还是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的。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
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大一和大二分别只有11%和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第三题调查的是同学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认识,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61%和63%的同学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与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看法的同学大一中只有12%而大二中却高达27%。把原因归于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大一中有21%,而大二中只有10%。
第四题则是调查同学们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措施的看法。题目共设有“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和“加强舆论监督”四个固定选项,都得倒了多数同学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对于种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学校、社会因素看,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不诚信成本偏低。2.从家庭因素看,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忽视诚信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还给孩子树立背信弃义的反面形象。3.从同学们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
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高校教师、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推行信用体系相对于在社会其他群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在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题调查了同学们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0%和70%,可见大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和“没有,被家长忽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六至十二题则针对一些具体情况调查了同学们的一些看法。首先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所占的分量,认为是互相交往的前提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5%和43%,认为比较重视,但不是决定条件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41%和33%,但不同的是大二中却有24%的人认为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这一点与大一同学形成较大反差,也值得深思。
对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特困生补助时对家境情况大部分学生选择会如实填写,对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担保及偿还要求上大部分同学认为银行有其难处,对银行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同学们去履行。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如何看待作弊行为中”一题中,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1%和40%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同时也大一和大二也分别有32%和37%的同学表示既不赞成也不会制止,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求职简历中有一定的修饰可以理解。对于将来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体现了对自己的放松。由此可见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篇二: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班级: 水文(2)班(10203102)
完成人员:张延平(1020310232)、张杨(1020310210)、洪庆仁(1020310229)(1020310228)(1020310213)指导老师:吴小龙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本应具有的发展理念。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次宝贵的人生机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大学生诚信现状,了解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及提出应对策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2012年05月10日
调查对象: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全体同学或者老师。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实际收回53份,回收率达88.3%,符合标准。
调查人员:共三人(张杨,洪庆仁,陈海涛)。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
我们组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收回53份,其中男生填写29份,女生填写24份。调查问卷共有十二个选择题,一个简答题(具体调查问卷请见附表ⅰ)。以下是调查数据统计。1、75%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一般,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2、42﹪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并且认为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但是有56﹪的同学却认为自己基本是诚信的人,要看情况而定。
3、关于诚信问题34﹪的同学认为很重视,63﹪的同学认为只是一般关心。
4、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51﹪同学把诚信问题看得比较重,但诚信问题不是决定条件。
5、在关于是否经常对朋友说谎的问题中,82﹪是偶尔,12﹪是经常的,还有33﹪是从不对朋友说谎。6、75﹪的同学都会在平时考试中作弊,45﹪的同学从不作弊,21﹪的同学经常作弊。
7、在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问题中,94﹪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8、有88﹪的同学认为目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社会风气,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是自我意识太差。
9、关于学杂费或者贫困补助62﹪的同学会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大肆渲染,33﹪的同学会基本上照实说。10、98.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学校有必要为每位同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11、5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的论文写作都是引用资料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自己写的。
12、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自律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政府对大学生诚信观方面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缺乏等。
因此,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认为自身这个群体诚信方面较为缺失。我认为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要从最基本的教育做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四、原因分析
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2、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被运用与人际关系中,效率的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人们评价一切的准则。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这种现象存在于社会的广泛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掠产品冲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从教育界的教师不安心教书、搞第二职业,领导只讲不做、失信于师生到学生考试时的替考、作弊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题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动,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其次,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造成“老实人吃亏”的后果。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些误导,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从学生考试作弊到偷盗自行车屡屡得手,从学生综合测评作假到后勤采购“黑心棉”事件的屡屡得逞,所有这些虚假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加剧了诚信缺失的泛滥。再次,高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给大学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机。高校中的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决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学院乃至本年级的重大决策、诸如重要学生干部的任用事项、综合测评的依据、学生入党、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少数人决定重大决策的事情在学生中经常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特别密切的职能部门,存在着严重的工作无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实施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诚信缺失学生的侥幸心理。
4、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失信现象处处可见,从高官受贿贪污落马,食品问题毒害劳苦百姓,再到学术论文抄袭,招生黑幕等等。大学生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各领域的失信现象间接的导致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扭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受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影响的占大多少数占到92.5%,社会的不良风气,追逐名权功利的思想在危害着我们这一代大学生。
5、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这种原因在大学生中占到75%,在思想与行动中的高度不统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6、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更是百般的溺爱,家长对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上缺乏教育,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五、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
1、大力加强大学教师诚信道德教育,使得他们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的模仿,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每个老师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学校中,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是十分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教师必须第一个站在前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作为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学生,就会真正地把诚信作为自己一门必修课,把自己塑造成诚实守信的当代大学生。
2、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仅仅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诚信评价制度和相应规范。
首先,要建立道德约束惩罚制度。要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对学习态度、责任、义务都可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从制度着手进行诚信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以制度化后的具体准则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道德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其次,要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行为特点,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对其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
再次,要设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诚信系统,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学校将大学生个人诚信信息包括身份证、户籍、基本经历、助学贷款、社会保险、信用简史、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建立档案。作为大学生的一份宝贵的个人资源,个人诚信档案可以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这会使大学生自觉地去珍惜、维护它,努力地构建诚实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六、总结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李嘉诚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由此可见,自古而今,诚信始终我们所崇尚所器重的一种珍贵品质。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基,经商之魂。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如今,在生产力的齿轮飞速转动的时代,诚信有时却以种种原因种种方式被我们放在了不易觉察的角落。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保证,我们理应加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较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失信现象、失信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七、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诚信乃做人之根基)。2010(6)
2、[期刊文章]-----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之报告。2008(3)
3、[网上书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2011(12)篇三: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诚信调研报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对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共回收问卷20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可见,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遵守诚信的原则来对待此事。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3个题目看,一半以上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采取“折衷”态度,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确性。换言之,面对择业,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相对于诚信的遵守,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可能更重要,这时品质不再是绝对的。品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品质在一些我们看似更重要的事物面前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我们是坚持自己的操守还是灵活处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您认为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题中,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0%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对于作弊行为,50%的学生心理上是认同的,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一、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背景介绍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即诚中有信,不诚则不信,信必见其诚。(1)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2)笔者所在单位为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在每栋宿舍楼的进门处设有“诚信驿站”,是一种设立在学生宿舍内部的、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无人看管的自选购物“超市”。“诚信驿站”运营已有两年多,由负责经营的学生进行进货、补货等工作,每个“诚信驿站”都放有专门的“投钱盒”,每个月由经营的学生负责统计自主购买的情况,以查盈亏。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诚信意识现状,了解学校学生对于“诚信驿站”运营方式的看法和态度,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问卷758份,回收率达94.8%。统计后发现,共有716份问卷全部作答,问卷有效率达89.5%。共包含十个问题:
1.是否认可“诚信驿站”这种经营模式?
2.是否会经常使用到“诚信驿站”?
3.当独自购买物品的时候是否存在不付款的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如有请说明大概的次数。
4.当发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情况后,是否会与同学及室友进行分享?请写明原因。
5.是否会因为没付款或者少付款而产生愧疚感?
6.是否出现过因没有零钱而多付款的现象?
7.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哪个时间段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出现的比较多?
8.在你经济较拮据的情况下,减少铺货量是否会影响对“诚信驿站”的使用次数?
9.减少铺货量是否会让你反省是由于自己的没有付款或者少付款而造成“诚信驿站”的亏本,进而减少铺货?
10.你所认识的同学中是否存在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如有,你是否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结果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71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最后,对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分析整理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宿舍内设置“诚信驿站”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诚信驿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仅有少部分同学不置可否或表示反对。约20%的同学曾经出现过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在这些同学中,又有近一半以上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们相互熟悉程度并不高,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现象较多的原因。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不付款和少付款现象都集中于学期末这个阶段。为印证这个想法,笔者又从“诚信驿站”的经营者处得到2014—2015学年收入情况:
2014—2015学年,无论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在学期初,“诚信驿站”都处于大幅盈利状态,这表明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初的两个月生活费是很充裕的,且有部分学生购买物品时不计较价钱,忽略了应找回的零钱。到了学期中的第三个月左右,我们发现截止此时,“诚信驿站”还是处于盈利或者平衡状态,但是盈利额度明显要小于学期初的两个月。但是,到了学期末的第四及第五月,我们发现“诚信驿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即“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整体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即学期初,学生普遍生活费较充裕,花钱大多不计小节;到了学期中,此时学费已上缴,学生的生活费整体还算充裕,相比学期初,生活水平还是有一部分下降,因此“诚信驿站”还是处于一定的盈利状态。相比于下学期,上学期的情况却会明显好转,究其原因,部分同学在上学期会陆续收到一部分奖学金,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生活费亏空。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我们可以看出“诚信驿站”处于明显的亏损状态,即不付款及少付款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彼时正处于期末状态,学生的大部分消费支出集中在聚会和车票上,因此可用余额并不如学期初及学期中那样充裕,具体则表现在“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上。
为验证以上假设,笔者与“诚信驿站”经营者选取三个宿舍,对2015—2016学年上学期“诚信驿站”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其中甲宿舍,采用增加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月的铺货量,并减少学期末两个月的铺货量的方法;乙宿舍,保持整体铺货量与2015—2015学年相一致,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诚信意识的宣传工作,如在宿舍楼入口处设置“我诚信,我骄傲”活动,加强微信、QQ、贴吧等网络舆论宣传等;丙宿舍,对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的铺货量保持与2014—2015学年一致,为判断学生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笔者在丙宿舍“诚信驿站”处设置了监控开启的提示。
一学期后,笔者从“诚信驿站”经营者出得到以下甲,乙,丙三个宿舍的营收情况:
我们发现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宿舍的营收状况与2014—2015学年的情况相似,都处于盈利状态。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对于甲宿舍,由于笔者减少了铺货量,导致诚信驿站所供应商品部不足,学生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因此并未出现如2014—2015学年般的较大亏损,但是学生普遍对甲宿舍减少学期末“诚信驿站”铺货量表示不满,普遍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反观乙宿舍,我们发现学期末同样未出现较大的亏损,亏损额度与甲宿舍相当,由此可见,加强诚信意识宣传对学生是有明显作用的,且相比于甲宿舍减少铺货量的做法,乙宿舍的做法获得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关于丙宿舍,我们发现,不论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其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都与2014—2015学年“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相似,因此我们发现学生的熟悉程度并不会对“诚信驿站”的营收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宿舍设置“诚信驿站”,通过多渠道的加强诚信意识等宣传教育,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诚信驿站”的亏损程度,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措施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诚信对一个学生、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诚信意识教育,是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育人的重要思考,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是为了找到切实有效的培育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一)以“舆论宣传”为手段,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
舆论代表多数人的心理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行为准则,并用主流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高校以“舆论宣传”为手段,通过日常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广泛的网络舆论宣传等,努力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让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以“诚信驿站”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要以“舆论宣传”为手段,但也要落在具体的载体上,才能得以有效的延伸。高校可以开展如“诚信驿站”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如诚信宣誓、主题演讲、诚信故事征文、团体辩论赛等活动,在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提高大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让所有大学生更加关注诚信、重视诚信、思考诚信,让高校校园成为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培育的重要平台。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定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在诚信教育的问题上,应当做到以教育引导为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等,在诚信教育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制度建设的推进将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3)可以在高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制度,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等相联系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具有长效机制。
摘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令人担忧,伪造贫困身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频有发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及诚信观一再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诚信是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问题,诚信的品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状况及诚信观培育更加值得关注。笔者以所在学校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诚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
参考文献
[1]韩娜.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
[2]王占文.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东阳.国内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4]滕静.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5]左旭乾,石琛琛,李韶宏,刘佳.基于“诚信驿站”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研究[J].才智,2015(12):30.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另外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30多位同学进行了座谈和访谈。
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南华工商学院9个系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8份,有效回收率90%左右。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在问卷中我们采用26道题目,分别从诚信的地位、重要性、认同程度、学习、生活、择业、择友等有关问题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大部分学生对诚信持认同态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很重要、一般重要的人分别占92.7%和6.7%,而认为诚信无足轻重的只有0.6%。毕竟是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学生,他们很清楚地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骗、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的。
2.对自己和他人诚信的认同程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
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为上,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上的真实诚信状况反差较大,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他们能通过自身体验来重新认识社会现象,或者他们曾经遭遇的欺诈行为改变了他们对其他群体的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3.考试作弊。对考试作弊人数的看法: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人数是比较多的,只有6.4%的人认为作弊学生人数极少,这表明现代大学校园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确实严重;作弊时的感受:被调查者承认,当他们在考试过程中作弊时,绝大多数会有内心的不舒适感。仅有5%的人感到坦然自若。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有矛盾心理,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引起一定的自责,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围的人作弊而自己没有,会后悔,觉得吃了亏,一旦作弊成功,一部分学生也会处之泰然,下次再来。
4.学生写论文的做法。调查表明:只有9.3%的学生会自己写,有87.5%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引用别人的资料拼凑成文,3.2%的学生会直接抄写一篇。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认同“剪刀加浆糊”的做学问方式。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相同感受:学生的论文就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几篇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甚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差,原样照搬。
5.助学贷款。调查表明,有16.4%的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还贷态度不是很积极,有“到时候再说”“能拖就拖”的思想。表示按时还贷的有84.6%。
只有34.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信贷诚信要从“提高民众素质”开始。通过提高贷款人本身的诚信意识、诚信道德水平,促使按时还贷。大部分学生认为光靠贷款人自动按时还贷较难,最好是通过“健全监督”“提高保障金”等外部约束监督机制来迫使贷款人按时还贷,这再次检验了前述学生对自身群体诚信道德水平认同度低的调查结果。
6.最信任的人。78%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另外有13.6%的人认为是“好朋友”,只有2.5%的人认为“老师”值得信任。算上“普通朋友”的4.5%,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最多也只有20.6%,这说明大学校园是一个信任度较为缺失的地方。
7.对建立诚信档案的认同度。诚信档案是新生事物,很多同学对其认识不够,不知其利弊,对于建诚信档案意见认为“很有必要”的有44.4%,“没必要”的有16.3%,“无所谓”的有39.3%。
(二)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为了解现代男、女大学生诚信情况的差异,我们用方差检验比较男女学生对诚信问题的不同看法,发现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1.对诚信重要性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对诚信地位的认同度比男生高。至少有94.6%的女大学生认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男生只有90.8%。
2.考试作弊的心理。男女生在考试作弊时感到矛盾和对不住自己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女生作弊时有心虚感觉的比男生多16.3%,此外,当女生看到作弊成绩时感到愧疚的人比男生多10%,这可以从女性面子观更强得到解释。作弊后感到后悔的人女生比男生少4.9%,通过访谈了解到一些女生的想法,她们认为有些科目即使认真也难以学好,而男生则更多认为自己如果认真是完全可以学好的,这反映出男生在学习方面比女生更自信。
3.偿还助学贷款的态度。女大学生中88.7%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到时再看”的只有9.6%,“能拖就拖”只有1.7%,但男生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的只有80.6%,“到时再看”的有15.3%,“能拖就拖”有3.9%,明显看出女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男生高,诚信行为较好。
4.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的诚信度比男大学生要高,表现在捡到饭卡,会“物归原主”的女学生有93.3%,男学生只有87.3%,会“用光扔掉”的女同学有3.3%,而男同学有9.1%。另外对“借书不还”的行为,有86. 3%的女同学觉得“不能容忍”,男同学只有8012%。612%的女同学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接受”,但男同学却有9.1%。
(三)年级差异情况分析
用方差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最信任的人。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父母的信任人数都超过80%,但大三的学生对父母信任的人数下降到73.4%,而对同学或好朋友的信任却明显增加,说明大三的学生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度逐渐降低,与大一、大二学生有明显不同。
2.写论文的方法。不同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和论文的方法有所不同,大一的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有73.3%,这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知识积累不多,因此自己写的人最少。大二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最多,达到77.5%,大三学生下降到
64.9%,而“大量引用资料或直接抄一篇的”最多,达到35.1%,主要原因可能是大三学生已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实习、找工作中,所以他们对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态度,能“大量引用或抄写一篇直接上交就行。
3.对考试作弊学生人数的看法。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作弊人数的增多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越多,大三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的学生“较多和很大一部分”达到61.2%,认为“极少人”作弊只有3.9%。从历年监考老师的反映,大一新生考场纪律较好,年级越高作弊情况越严重。从我院历年考试作弊的学生人数看,也是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多,反映出高校的作弊之风年级越高越严重。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从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我们的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增多,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作弊、拖欠学费、欠贷不还等。深圳观澜中学在去年进行的全国15个省市中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77.5%的学生曾经作过弊。这个数字说明我们的中学校园也不是一块净土。因此,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应从小抓起。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手段,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教育的重点是诚信守法意识的养成。对中学生则侧重引导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与分析,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可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并将其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要强化“重承诺守信用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规则”的理念。
(二)从严建立诚信监督约束机制
教育在诚信道德建设中是必要的,但它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内隐性。针对高校诚信缺失的现实,必须积极拓展诚信监督与约束机制。我们的调查表明:学生从思想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只是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不诚信行为,并且他们非常赞成对欠贷行为实行“健全监督”。因此宜加大学生失信失范行为的机会成本,加强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具体做法:一是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增加诚信度评价内容,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诚信评价(包括作业、考试、论文等);生活诚信评价(包括学费缴纳、还贷情况、借款信用及困难补助等):工作诚信评价(包括实习、就业推荐、合同违约等)等建立具体的测评指标及权重系数,并且借助相关的教学管理软件及时将各环节的数据或资料录入,将诚信度测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学生干部选拔、毕业生推荐、入党、享受国家助学货贷等的依据。二是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并且保证其及时性和有效性,让不诚信行为与其后果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可以抑制潜在的跟风者。
(三)从心理疏导入手调适学生心态
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受各种不良心理的诱导。因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干预,有助于学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从众、怀疑、侥幸、不平衡和吃亏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发生。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进而帮助和促使学生体会、固化践履诚信行为产生的心理愉悦感,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从而践行诚信行为。
(四)从校社联动培育社会诚信文化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各种失信失范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功效。因此应该从社会全方位,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建立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诚信教育体系。同时尽快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评价体系,并通过社会保障、税收、金融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逐步过渡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从客观上约束个人及企业的失信失范行为,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诚信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诚信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诚信行为。
项目基金:南华工商学院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200609)
调查对象:廊坊师范学院物电学院2012级学生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本学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5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0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2012级学生的诚信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调查结果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学业诚信上的问题。、考试作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校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轻者受到各种处分,重者则被勒令退学。、抄袭作业。根据几次期中教学检查与同学座谈以及任课教师反映,抄袭作业较为普遍,甚至已不被学生认为是失信行为,3.论文的抄袭。在大学中,这种问题广泛存在,以至于有教授发明了所谓的反抄袭机。现在大学本科的体制现在大学的体制都是要求在毕业阶段完成相关的毕业论文,虽然这个方式对于检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有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是不太乐观的。因为现在网络东西很发达,而且对于论文学术性的东西并不适合于每个人,而且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于是乎,就出现了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行为。
第二点是学业诚信上的问题。
1.有钱不交学费。有的学生在新年伊始,拿着家长给的学费不交到学校却擅自存入银行进行“增值”,认为反正国家有确保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策,岂不知他们这样做的同时,剥夺了那些政府和学校给予真正家庭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的机会,对学校、家长、同学都没有做到以“诚”相待。
2.贷款到期不还。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就学压力而设置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即在校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借款学生自行提供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但是,就是有极少数学生恶意逃债,给银行信贷工作蒙上阴影,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些银行继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原因分析: 1.教育原因.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归根到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诚信问题的集中反应.不少在骄纵中长大的大学生,于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目前教育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只管 “教”,不管“育”。.社会原因.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信用危机。北京的舆论界称此为“诚信”危机,而这一危机已经涉及到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诚信在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下和充满诱惑的价值观下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
如何解决现阶段的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
没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机制,诚信问题始终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社会上日益泛起的“金钱至上”的思想已经渐渐进入大学校园,“金钱”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社会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以金钱为评价体系主体的方式是不健康的。我们的社会评价机制和体系应该多元化,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健全社会评价体系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诚信意识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教育制度的完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约束是必要的,包括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制度需要以多元化的建制来适应人才多元化的需要,然而,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每一条新路,都存在着被权、钱、关系网堵住的可能。任何制度都是由人来操作的,这意味着作弊、腐败、以权谋私等等不诚信的现象还是要继续发生,教育领域永远不可能是一片净土,教育界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分支,因此加强和完善教育制度迫在眉睫。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用人制度的健全
在录取人才时要坚持两手抓,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大学生从进校门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
诚信是通往灵魂高贵的门,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门,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门。诚信是你流下悔恨眼泪之后的知错即改;诚信是你写下奋斗目标之后的脚踏实地;是你承诺孝敬父母之后亲手为他们端来的一盆洗脸水;是你承诺勤奋学习之后亲手为自己点燃的一支夜读的蜡烛;是你发誓远离网吧之后,第一个坐在书桌旁安心读书的星期天;是你发誓不再抄袭作业之后第一次苦思冥想皱紧的眉头„„
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下,人们对诚信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人说,诚信是人的本分;也有人说,诚信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于人类来说有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于不同观点,我做了小部分的调查。
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31日,以网上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民众对于当今社会诚信的调查。在这期间有68人参与了网上投票,其中21到40岁的人数居多。下面列下了几个例子:
第一,对于对诚信的理解,有大部分人认为诚信就是待人真诚,恪守信言;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表里如一,说到做到。有少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就是遵纪守法,完全负责。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人们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64.7%的人认为基本能,但有些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35.3%的人认为能,这是做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并以此为荣;做得到与做不到都无所谓、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个选项基本是没有人选择。这样也说明了一件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是蛮高的。
第三,对于现代社会的诚信度是多少的问题,有64.7%的人认为诚信度为50~70%,有29.4%的人认为诚信度在50%以下,有5.9%的人认为诚信度在70%以上。
第四,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不诚信的威胁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维护诚信;当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作弊,94.1%的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有91.2%的人相信诚信是金;有97.1%的人认为他们会在诚信中找到快乐。在投票结果中,大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我们讲究诚信要从小孩抓起。
最后,关于我们未来社会诚信会怎样有精细的调查。有52.9%认为社会诚信在不断进步,20.6%的人认为可能会退步,17.6%的人认为会跟现在差不多,8.8%的人认为一直在退步。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要更深入地进行检讨并认真的去落实社会的诚信的正义之风。
在医药卫生、服务行业、商业、美容金融、教育、旅游、信息行业、物业管理这些行业里都有着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中华传统美德在随着人们对利益的注重而流失、由社会不良风气而造成的、缺少宣传和教育、某些人的自我意识太差等等因素造成目前存在不诚信的状况。
当今社会,“三鹿奶粉案”.“学术造假”.“假农药假种子案”等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的信用体系,加强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高我们的诚信意识。
诚信,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诉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莎士比亚曾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诚信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将“诚信”二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机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调查组分别进行了学生采访,发出问卷调查以及查询资料。以下是相关报告:
关于诚信的内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诚信是中国文化的道德标准,但是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人占11%,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任然适用“的占83%;“认为“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靠个人能自觉”的占36%,认为”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的人占22%。
关于诚信对于工作的重要性,77%的同学认为重要,20%的同学认为一般重要,还有的3%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对于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88%的同学认为重要,11%认为影响不大,还有1%的同学认为不重要。
对当今大学生诚信现状形成的原因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1)在成长过程中,长辈对自己进行过诚信教育很多的为47%,有一些的为41%,不太多的为11%,几乎没有的为1%。(2)关于诚信度与教育程度关系,认为很有关系的为56%,一般的为40%,认为没关系的为14%。对于大学生诚信与社会风气的关系,认为很有关系的占73%,基本上有关系到的占26%,认为没有关系的仅有1%。
现状表明影响大学生诚信度的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而大多数人目前的不诚信行为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
关于大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的态度及行为意识,调查结果显示,17%的同学认
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的同学认为不太合适,26%中立,21%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关于大学生对身边的作弊,抄袭行为,52%的同学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希望有人指出这种不良现象的有13%,没什么,见怪不怪了的有30%,指出这种错误行为的有5%。经常作弊的占3%,偶尔作弊的占54%,心动但未行动的占25%,从来没有这么想过的占18%。
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令人担忧,这也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现象,没有相应的惩罚,而且大部分学生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学生也认为不涉及诚信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迟到、早退的现象应有正确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偶尔作弊的占大多数,考试作弊行为相当普遍,必须加强诚信教育。
个案调查调查材料,情景一校道见到别人掉的钱,问你捡到的钱会占为己有吗?答:不会啊
那你打算怎么处理这捡到的钱?答:我会上交,像我是团委的,我会交到团别人可以认领。
跑道上见到饭卡34几人经过无一人捡拾,有视若无睹者,有说
别人会回来找的,有捡了上交嫌麻烦的......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的表现:
1. 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得到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对自己的应聘材料言过其实。面试中自我拔高,对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
2. 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季要找好单位,一边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的单位。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凑合,另外寻找到更好的单位,立马跳槽。这样边签约边毁约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3. 再观,我国高校的诚信状况,据调查,大学生中认为“诚信应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之一”的占59%。约半数学生自觉接受诚信教育,37%的学生认为“诚信是个人问题,没有必要去重视”,12.8%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挣到钱就是好样的”。
综合以上的各种调查不难看出,发现大学生普遍具有高尚的追求,向往理想
的道德境界。然而,在现实中却对论文抄袭,浪费粮食等不道德行为视若无睹,考试作弊更是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只管“知”不管“行”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于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诚信行为有较大的“现实性”特点。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学生是以自我作为判断依据,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加之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不诚信行为没有明确的处理对策,滋长了不诚信行为。
如何评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这不是某一类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导致诚信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个人的素质修养不到位、抵抗诱惑能力差、跟风从众和受他人影响等。
诚信很重要,可是随着社会主义到的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挑战,要让诚信在社会主义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讲诚信的美德传承与发扬,这才是最重要的。为此给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做起
作为大学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坚决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不要被不诚信的风气影响,坚持自我。
建议二: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但是过于宽松的环境会让学生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得过且过,考试没有扎实知识,于是想用各种方法去通过考试。校方可以再体制上加强改革,把这种以成绩为教育目标,加大平时考察的比重,多加学生创造性作业和课题,让学生积极好学。学校应倡导诚信教育,帮助学生对诚信树立正确态度,践行诚信。同时老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给学生做好表率。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诚信行为,应给以相应教育。
建议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的的优良与不良风气,增强对社会的信心。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凡出言,信为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许许多多的句子,无一不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诚信缺失,措施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道德建设的根本, 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职业高中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 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课题组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 共发出352份问卷, 收回323份, 收回率达91.7%, 有效问卷316份, 有效率达97.8%。我们还先后组织了两次座谈会, 参加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层次, 听取了许多意见, 收集、查阅了许多资料, 并把它们归纳总结, 这些工作为我们准确了解并分析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的诚信情况提供了详尽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一、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诚信状况
从对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诚信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中不难看出, 农村职业高中学生普遍认为诚实信用是人的最重要品质,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这说明他们已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70%~ 80% 的学生又存在着考试作弊、向家长隐瞒考试成绩的不诚信行为, 这说明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70% 的学生普遍认为诚实信用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最缺乏的品质, 这又可以看出, 农村职业高中的学生渴望加强诚信教育, 强化诚信意识。看来, 在农村职业高中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二、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表现
在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中学德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在中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着“以罚代教”的现象。学生一旦犯了错误, 教师便根据校规将其对号入座, 以期杀一儆百, 这实际上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偷懒的行为。以罚代教、以管代教, 将思想教育简单化, 在这种施教下, 学生开始和教育者、管理者玩起了博弈游戏, 拒不认账、说假话, 其诚信状况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
( 1) 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表现为早上不起床早读, 上课睡觉、玩手机,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涂改试卷造假等现象。
( 2) 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 不少学生不论是在校内与老师、同学交往, 还是在社会上与其他人交往, 甚至包括在与自己的家人交往中, 都言行不一, 为了躲避责任或达到自己的小目的而撒谎, 欺骗他人。如老师发现宿舍里面有烟头, 对本宿舍的学生进行调查, 回答基本是“我不知道”“我没看见”“我刚进来”等等。
( 3) 在日常的生活消费方面, 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压力, 表现为爱慕虚荣、攀比成风。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 但出于虚荣心, 或是掩盖自己的自卑感, 他们会向父母提出超越实际能力的生活要求, 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
三、农村职业中学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1. 社会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进一步的发展, 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 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农村职业高中的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 认为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家庭影响
进入职业高中的大多数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 也多数为独生子女, 来自家庭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常会使他们的思想偏离诚信的轨道。同时, 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3. 学校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
构建诚信校园是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构建诚信校园的主力军,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对诚信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诚信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提高我校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我校构建诚信校园。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的2012、2013、2014三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在每个年级随机选择200名学生共计6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所用问卷共设计21个封闭式问题,其中包括17个单项选择题和4道多选题。600名学生都认真独立完成问卷,共有效回收570份,回收率达95.00%,统计用SPSS 20.0软件整理分析,符合统计学标准。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1.我校学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以及对诚信行为的基本认知情况
对有效回收的570份问卷统计分析可知:我校学生大多(81.58%)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道德约束,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
表1中分值越高表示诚信程度越高,由表1分析可知:在我校学生中诚信仍是主流。且在调查中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与人交往时,诚信非常重要,甚至是相互交流的前提。
2.我校学生对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等情况的态度及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进入大学以后,我校90.53%的学生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仅仅9.47%的学生从来没有抄袭作业的行为。对于抄袭作业的行为,仅有3.1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接受,36.84%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但不会这样做;而大部分学生(60%)对于这种失信行为并不重视,甚至欣然接受。在调查中,虽然仅有1.58%的同学经常作弊,47.37%的学生表示从没作弊,他们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也会不同,但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不会揭发。而同学们作弊的动机和原因呈现多元化,大部分(>75%)同学作弊是为了通过考试顺利毕业或拿高分争取奖学金。
通过对有效回收的问卷的分析可知:我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43.68%)认为学校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理,虽有严格规定,但执行力度并不高,甚至有6.84%的学生对相关规定不了解。关于高校明文规定对毕业论文重复率超过规定的学生予以推迟或取消答辩,甚至取消学位获取的资格,我校学生有59.47%认为理应如此并支持学校做法。
3.我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申请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以及求职中的诚信状况及态度
(1)在日常生活和申请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时的诚信状况及态度
由表2分析可知:我校大多数学生的诚信状况良好,仅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失信行为。在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申请时大多数同学(>300人)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这可见同学们大部分还是坚持诚信的原则。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逃票、违约、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态度明确,有超过90%的同学认为逃票行为是不被认可的,超过80%的同学认为造假的行为不被接受,而对于求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大多数(46.84%)同学认为是大学生在学校、用人单位、就业形势等多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2)在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状况及作假原因
通过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学生中有47.89%认为求职简历作假有利于个人求职,仅有25.27%的学生认为作假不利于个人求职。而且我校学生认为大学生求职简历作假的行为较为普遍,仅有6.32%的学生认为没有人在求职简历中作假。由表3可知,造成部分学生简历作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表3 部分学生简历作假的主要原因(多选,%)
4.造成我校学生失信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我校学生对高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的态度
通过对有效回收的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可知:我校学生认为造成大学生在交際过程中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87.37%)、同辈群体因素(77.37%)、家庭因素(71.05%)以及高校因素(62.63%)等多种因素。为了促进高校诚信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我校学生中有77.37%认为高校有必要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借此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约束学生的行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诚信是重要的道德品质,是精神财富,是我们应该发扬和传承的美德,通过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我校学生诚信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有了基本了解。
(一)在我校学生中,诚信是主流,但不乏失信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对诚信还是有明确的认识,对诚信的重要性和自身行为的是非有明确的态度,所以我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较好,诚信是我校大学生行为的主流。但是,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毕竟不完全成熟,自觉自律意识还处于被动状态,从众心理强烈[1],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失信行为,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不仅阻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影响了人与人之间健康的交往,造成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甚至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隐患[2]。
(二)造成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1.学生自身因素。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自律性差,面对诱惑意志不坚定。比如,部分大学生为了得到高分拿到奖学金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在考试中作弊;在求职中为了得到工作机会而作假等。
2.家庭因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诚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不能及时的进行教育和纠正。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高校因素。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 德育在实践过程中过于简单化, 缺乏实效性[3],高校诚信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4]。高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没能做好平衡,重智育轻德育,在制度上缺乏保障,学校对学生个人的诚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学生的失信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惩罚和纠正,为师者自身行为的失范等因素,使学生们不能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失信的危害性。比如,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老师监考时姑息纵容,学校对作弊学生不处理或处理力度不够,让学校考场纪律松懈。
4.社会因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社会诚信法制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失信行为普遍,在社会中失信成本较低,一些做出不诚信行为的人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获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失信成本远远小于诚信成本[4],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促进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知道诚信还是大学生的主流,造成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多方位、多层次结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监督管理。
(一)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诚信长效机制,明确诚信行为与失信行为的分界,明确奖惩制度,提高社会诚信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失信成本,让失信行为无立足之地,促进我国诚信社会的构建,为大学生坚守诚信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比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让每一个人的诚信状况都有记录可循,让大家的行为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甚至关系到个人的前程和发展。
(二)高校要完善诚信教育体制,加强诚信教育。高校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要尤其注重强调知行并重、行高于言,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5]。高校应德智并重,建立健全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及诚信评价体系,跟踪记录学生诚信状况,并运用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并借此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力,促进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
(三)家庭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适应诚信社会的需要。家庭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庭要在学校和社会之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构建良好的家庭诚信氛围。
(四)学生加强诚信意识,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培养诚信的坚定信念,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将诚信落实到实践中,从小事做起。
五、结语
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诚信校园的建设,进而加快构建诚信社会的步伐,为我们提供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失信无处可存,是我们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共同前提,让我们将诚信落实到实践中,这是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刘静.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1,05:167-170.
[2]罗新华. 大学生诚信考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2014,03:6-7+16.
[3]常永军,王大力,樊磊. 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61-65
[4]刘妍.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报告[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8:54+58+4.
[5]蔡秀磊,周顺.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诚信教育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60-62.
*基金项目:川北医学院2015年学生科研课题申报项目(编号:15093)
【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10-05
大学生对朋友依赖状况的调查报告07-05
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10-17
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报告07-05
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10-31
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06-05
大学生人际友善状况调查报告06-14
大学生消费状况社会调查报告06-27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07-27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调查与分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