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共11篇)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篇1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2、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3、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教学重难点: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教学方法:多重对话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材料中“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材料中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教师简要点评,说明写作技巧应向文章本身学。分析得出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写景的,即绘形、绘色、香味。

顺序:环境(位置)--------定语 + 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等。(说明:斜体字板书)

要求学生用此种公式写一段景物。(学生思考且起立朗读)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6.投影:〈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投影:〈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投影:〈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一〉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二〉由于地区、时代不同,这是党领导下的游击区,这是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作者着重描写了荷花淀,着重描写了苇眉子。月光照在苇眉子上,苇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洁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层薄薄的雾,发出清香,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多么的宁静,多么的诱人。女人织着席,苇子垛成垛。经济繁荣,人民勤劳自不待言。

〈三〉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样有轻雾,一样是宁静,但因为这儿是二七年的清华园,那儿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这儿的特点是塘小、树多,那儿是淀大、月满。由于塘小、树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树影班驳,月色不均;哪儿是淀大、月满,又加之清风不时吹过,因此是一片银白,荷香满淀。两者都有诗情画意,但这儿的静,静得过于幽;哪儿的静,静中却透出活气。

总之,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请同学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写一个作文片断。

现选录两则片断。(后补)

片断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个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着.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几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显着.秋收已结束了,该走的人,都走了,地就还给了自然了。

片断二:

校园里的桂花都争相开放。微风拂来,吹来阵阵清香。闻着桂花的香气,唱着抒情的歌曲,我想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吧!小时候就听过一句谚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当时总是认为这句谚语夸大其辞,现在心中却有与其相同的感觉。是的,桂花确实很香,不信,你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一定可以发现。

7.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回顾老师给你们的讲解,描写景物有哪几种方法呢?

七嘴八舌之后,投影:①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②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④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8.整篇作文训练。见课本75页第二题: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也可选用下列题目。(略)投影:作文提示①景物应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须景中有人,情自景出。②由于个人构思不同,写景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③突出地方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9.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晚自习来自改作文,要求:

⑴标点符号的格式。⑵书面誊写状况。⑶找出描写之处,并把错字改一下,不通的句子改顺。⑷考察总分、动静、点面、情景、比喻、拟人、夸张、虚实、观察方式、描写角度等在文中的体现,作一点分析。如果这些方面在文中表现太少,你打算如何修改?提出修改方案。⑸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在何处,可以是段、句、词。说说为何好。10.优秀作文展示:(后补)

感受秋天

梁 正

①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听人说,实践是条路,是首歌。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②“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③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④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⑤带着夏日的激情,带着少年的冲劲,带着尝试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动镰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⑥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满地的人群,满地的汗水,满地的欢笑,满地的激情!⑦挑着两个晃悠悠的箩筐,真像挑着两个音符。踏上被烈日烤烫的路面,甩开臂膀,迈开步伐,绕着棋盘似的小路,舞着两个摇摆不定的箩筐,摇过小河,好不容易才摇到家。卸下千斤重的担子,全身顿时轻松无比。一阵凉风送爽,我不由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还让我了解到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

抓住景物特点 多种角度描绘 篇2

一、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每个地方的景物不同,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标志。抓景物的特点需要我们平时要善于细致观察,仔细分析,并将观察、分析所得铭记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通过多种感官去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绘。

如老舍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以北京冬天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肃杀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以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以热带地区烈日高照的可怕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描写烘托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二、注意顺序,主次分明

在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写景顺序主要有四种,即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整体到局部(或局部到整体)、镜头转换。另外还要注意详略。写多种景物时,主要景物要详写,次要景物要略写;写一种景物时,景物的主要特征要详写,其他特征可略写。这样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如《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先生选取了济南的山和水表现济南的“温晴”。在描写济南的山时,老舍先生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两种不同时间的美景——薄雪覆盖下的山和阳光朗照下的山。这样不仅从时间上拓宽了思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把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表现了出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老舍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老舍不但写了城内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接着还写了城外的远山,从城内写到城外。这样写出来的景物就能够条理清晰。

三、用准修辞,充满诗意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准确的修辞,不仅能使某一片段变得生动传神,韵味十足,更能使整篇文章变得灵动并充满诗意。在写景过程中,可恰当运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呈现景物特点,凸显语言的动态美、色彩美、韵律美,吸引读者目光,打动读者的心。例如《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在描写时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人的情态,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与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了文章的修辞品味,使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显得更加“温晴”。

四、调动感官,通感景物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一篇写景的美文是由许多意象组合起来的充满诗意、意境优美的画。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去体味景物,去观察景物。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色、声、味、态,所写景物才会更加生动。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即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煦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则是从嗅觉的角度去体验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悦耳动听,这样便将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五、委婉写景,侧面烘托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如贾平凹的《风雨》中:“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忽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因为文中没出现一个“风”字,也没见着一个“雨”字,而处处展现出一幅正在经受狂风暴雨的景物画卷。

景物描写的方法不止于此,只要我们真切地感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物我合一,善于倾听自然,拥有一双敏锐的观察世界的眼睛;熟悉并运用好常用的景物描写技巧,我们的笔下自然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相信你的文章定会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奇特的景物写景作文 篇3

暑假,我去爸爸妈妈做生意的地方——广东去游玩,看到了很多奇特的景象。

我第一次去他们那个地方,已经是深夜了,什么都没看到。到了第二天,很早就起床了,去妈妈做生意的地方,发现是在一个郊区旁,我向远望去,原来是植物园,还夹杂少许果树,上面的果子半生半熟,惹得小孩子们垂涎三尺。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风景树,长得郁郁葱葱,有的.像一把伞,还有几个游人在下面乘凉。有的像擎天柱,挺立站在那里,像卫士守卫着城市。我再看树上,鸟儿还在枝上筑了巢,几只花鸟在树上跳来跳去,甚至还扑腾翅膀,飞出去不远又返回来,互相嬉戏,,比赛歌唱,婉转的歌声清脆动听。

还有五颜六色的花花朵朵,竟相开放。远远望去,植物园就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上了花裙,千姿百态,漂亮极了。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篇4

秋姑娘吹出一阵秋风,吐露着白茫茫的雾气,天空被雾气擦拭得干净又明亮,像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家乡的果园里,红的、橙的、黄的、绿的、紫的,五颜六色,水果和蔬菜都穿上了自己喜爱的彩袍,就好像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选美大赛呢!

家乡的田野上,一望无际的稻子汇成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阵秋风吹来,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美丽极了!在田里忙着收割的农民伯伯们,看到这种大丰收的景象,都喜上眉梢!不时还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天空上飞过一队“人”字形的大雁,孩子们举起手来向它们挥舞。大雁对着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叫着,好像在说:“可爱的孩子们,明年再见!”飞呀,飞呀大雁们继续向暮色茫茫的天边飞去。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篇5

课题:《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课型:写作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明确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要求,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学习找准景物与情感契合点的方法,尝试在写作中做到情景交融。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文病例诊断,学习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赏习名家名篇,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找准景情契合点的方法,能做到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怀,通过写景作文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灵魂。【教学重点】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

怎样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做到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学方法】

①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

②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了解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此外,写景时找准景与情的契合点。【教学流程图】

情境导入——病文诊断找对策(学生活动)——描写方法点拨——明确“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要求——难点突破找准景情契合点(分三组讨论交流)——课堂练笔——教师小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住在高楼大厦钢筋围墙的城市里,季候的变迁可能就是叶子掉了是秋,叶子绿了是春;暖气来了是冬,空调开了是夏;天上的星斗看不清,地下的泥土少又少,风吹的消息耳边过,忙着哪,郁闷啊!痛苦而又惨淡的人生!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就洞察到了我们的生存困境,在美丽的康河畔给深陷“都市文明”的人类开出了一张轻淡的药方——“不要遗忘自然”。他告诫我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

/ 5 一起学习《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二、作文病例展示,找问题想对策。病例㈠:

午后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 我坐在窗前做作业。一阵凉爽的夏风拂面而来,在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 似有似无, 窗台像笼上了轻纱的梦, 使人浮想联翩。在这个无“ 丝竹之乱耳” 却

有桂花飘香的环境中读书, 岂不快哉!

1、问题:常识性锗误,桂花应开在秋季。

对策:认真观察、比较,分清景物本身的特征、地域特征、时令特征。

2、幻灯片补充明确“特征”认识

①本身特征:牡丹雍容,菊花傲骨,莲花冰清,兰花素雅 ②地域特征: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 ③时令特征: “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病例㈡:

荷塘漫步

走在日日走过的荷塘鹅卵石小径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淡淡的月光散在荷叶上,鱼儿嬉戏在水中,闻着淡淡的荷香,我的心都醉了,美啊!荷花仙子!醉啊!荷塘月色!

1、问题:写景层次凌乱,感情空洞苍白。

对策:选好观察角度,确定描写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活用多种修辞,融入思想感情

2、幻灯片补充明确“观察角度”、“描写顺序”知识。★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

①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②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①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②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③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 5

三、名作欣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要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个片段抓住描写对象绘其形,绘其色,写出了味道和动态,巧用多种修辞,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创造了一种素淡、静谧、朦胧的意境。我们感到旁边观察的人内心有一丝迷茫、困惑、淡淡的喜悦。

教师总结点拨:可见,抓住景物特征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⑴体物写神,描摹实境之景,融入个性情感。⑵找准景与情的契合点,做到传情显志喻理。

四、学名篇,悟方法。

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找准景与情的契合点,突破写景难点。第一组名篇: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川端康成《花未眠》

在海边捡起的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小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 席慕容《贝壳》

景情契合方法一:亮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小中见大,在对比思考中抒写真情。第二组名篇:

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 3 / 5 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宗璞《紫藤萝瀑布》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梅雨潭的绿》 景情契合方法二:静一颗体悟自然的心,移情于物,在联想想象中个性表达。第三组名篇: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梁实秋《雅舍》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 5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景情契合方法三:运一支出神入化的笔,虚实相生,在修辞铺排中渗透深情。

五、课堂小练:

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200字左右的片段。学生习作片断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个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着。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几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显着。秋收已结束了,该走的人,都走了,地就还给了自然了。

学生习作片段二:“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六、课后作业:

开展一次“用心看校园,我笔写我情”的观察活动。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七、课堂结语: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并且这部书人人读得懂。歌德说,在它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都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板书设计】

抓住景物特征(观察角度、描写方法)找情景契合点(①小中见大,对比思考

②移情于物,联想想象

③虚实相生,修辞铺排)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观察、描写、感悟自然的能力,能够给处于写作困境中的学生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有益的指导,让他们能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真实细腻的传达个人情感。学生的描写方法稍稍调理即可,他们的情感经调动启发也比较充沛,所以学习的难点就落在怎样找到景与情的契合点,学生通过对名篇的学习探讨与交流,最终总结出了一点可用的方法,卸除了写作上的思想包袱,达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缺点是课堂内容稍多,学生交流写作片段的时间略显不足。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当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那么他获得的学习成就感就更强烈。当然,仅凭一节作文课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的写作状态的,还要靠日后的长久练习。这节课的最大用途可能就在于唤醒沉睡的心灵,让学生学到一些可以表达自己的方式。

答谢中书书景物特点 篇6

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篇7

我们经过20分钟的车程,终于来到了中央公园。我迫不及待地向公园奔去,一进公园,我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哇!春姑娘还会变魔法呢!她让黄黄的大地长满了又嫩又绿的小草,这些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绿中带点儿青,青中带点儿嫩,嫩中带点儿黄,真像一群顽皮的小男孩,挨挨挤挤地一个个探出小脑袋瓜,给大地披上了春装。远看像铺了一块一望无际的绿地毯,真想上去打几个滚,踢几场球。

我和爸爸边走边看边笑,不知不觉来到了公园的小河边。春风轻轻吹拂着清澈的河水,河面绽开了朵朵小小的浪花。风停了,小鱼在河水中游来游去,有的快活地追逐着,嬉戏着;有的将小嘴贴在水面上,顽皮地吹着泡泡;还有的不时跃出水面,水面上荡漾着圈圈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射出点点金光。

河边的柳树挂着嫩绿色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犹如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文《写人要抓住特点》 篇8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导学案

编号:033

学生姓名:

作文《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自主学习】

自读第三单元作文内容:

勾画关键信息,明确写好人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交流展示】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写好人物的方法。

【探究释疑】

1、在抓住人物特征的基础上如何展开具体描写?

2、结合下面的语段,说说将人物描写融入具体的事例中有什么好处?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①所选语段记叙的是什么事情?

②所选语段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③说说这样将人物描写融入具体事例中的好处。

教师提示小结: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 篇9

教学目标:

1.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个性。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3.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恰当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手法,揭示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的作文,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呢? 本堂课通过我们学过的文本,学习仿写人物。

叶圣陶先生说过: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特殊的印象。

1、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品析人物的个性?

2、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突出人物个性? 二.探究学习

(一)第一驿站:外貌描写

1.首先,我们来个小测验,测测大家的观察力如何?请大家欣赏下面的图画,认真观察,猜猜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投影图片)

学生自由归纳,教师解答。

同学们如何通过几幅静态的图片来确定人物的呢?

明确概念:通过人物具有独特个性的外貌。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面容、神态、表情、衣着、姿势等的描写。下面就请大家根据静态的文字来猜猜人物吧!

2.猜猜他是谁(投影图片)学生归纳猜测。

这段文字中的鲁迅和前段文字所描写的鲁迅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归纳。

3.看文猜人,请同学看下列例文,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作者描写中侧重的部分。学生归纳、分析。

4.归纳知识点: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

②要使描写生动,可恰当运用修辞。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二)第二驿站:语言描写

1.明确概念: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说话人的个性。

2.例文分析:分析人物性格。(投影图片)

学生归纳性格,文词,要求。

3.归纳知识点:①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③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

(三)第三驿站:动作描写

1.明确概念: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叫做动作描写。

2.小练笔:“你在吃 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柠檬„” 请以行动描写为主,写出具体情景。要求50字左右。(投影图片)

3.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点评。

4.教师示范范文,点评要点,归纳知识点:①动作描写中动 词的运用要准确。

②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四)第四驿站:心理描写

1.明确写作方法:看、听、感、想、做(投影图片)

2.小练笔:我们以『晚上怕看家』为例子来练习。

3.劣文展示,反面提出写作要点。

4.写作引导: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 我的心里感到什么﹖ 我的脑里想到什么﹖ 我有没有动作﹖

5.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点评。归纳要点:①人物心理应符合人物年龄。

②人物心理应符合具 体情况。

6.(播放动画片)观察动画,体会人物性格。学习外在观察与内在性格之间的学习方法。

三.归纳总结:

1、人物描写的方法。

2、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学生练笔。

“写人要抓住特点”作文指导 篇10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中的人千姿百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类型的人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写人的作文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使他们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一、抓住人物典型事例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一件典型事例写人,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事例,文章就平淡无奇,“写人”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应用典型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同学们应用典型事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二、展示人物个性

1.“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实语言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凭想象“张言李腔”。

2.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一个行为动作的描写,就可能使人物有个性。《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当“我”赖床不起时,爸爸站到床前,瞪着“我”,一个“瞪”字,就写尽了爸爸的严厉,接下来故事可想而知。

三、善于联想

用真情真言写人,首要的就是“真”。要把人写真,就要对所写的人物进行观察分析。如何观察分析?除了对描写对象进行语言、行为和外貌的判断外,有时还要对他的内心活动进行一番推敲。这样,就可以表里如一地刻画出人物的品格。

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经常见到这样一类话:“我想„„”“他在心里盘算着„„”“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这些都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有了心理描写,人物就鲜活起来,文章就生动起来。

四、以貌传神,写出人物特点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只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般应抓住: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着重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能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特点;注意描写顺序。

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把别人写过的东西背出来便用,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同学们如果对所写人物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外貌相同的人。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

人的外貌各不相同,作文千万不能像流水账,一点不少,从头写到脚。实际上,“这一个”之所以不同于“那一个”,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眉毛胡子

一把抓,外表写得很全,实际是湮灭了主要特征,达不到目的。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例文

1、我最敬佩的人是我小学时的袁海老师.袁老师二十多岁(年龄),一张娃娃脸(外貌),教龄短得吓人,却教起毕业班,而且有一些学生进了“大桥”、“二中”等重点中学。这位老师十分有个性(性格)。因为他个子矮,同学们都叫他“矮冬瓜”、“武大郎”(外貌)。他呢,对这些绰号来者不拒,拒者不束。有时这位老师甚至和同学称兄道弟,有时还向同学借游戏卡。(和自己的关系)

例文

2、我的爷爷,是一个脾气有点儿倔的人(性格),在家里经常与奶奶发生“冲突”。他说过,他会的字都是他自己小时侯自学的,真了不起,学了不少的字。因此,他比较喜欢看新闻,并经常与我一起评论评论世界上的新闻。但是,他最擅长的是下象棋。他在我们小区的小公园里是下得最棒的,谁也下不过他。不过,这也有点儿夸张,偶尔输一两盘也是免不了的。(爱好)

二、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例文

3、我们的初一(1)班

走进初一(1)班的教室,气氛与别的班是截然不同的。你会觉得你喜欢这个大家庭了。每个同学也如此,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教室里那种感情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这里充满了学习的空气,思考的味道,但有时也会嗅到饭菜的味道。

我们几个同学:赵亮、关超、韩婧、张春晓几乎每天都要留在教室里吃饭,当然还有我。一到中午,这里没有了上课的严肃气氛,俨然成了同学们肆无忌惮的游戏场所。但令人道胃口的是,赵亮是个“天才”,居然在吃饭时提到屎这一类令人作呕的词,而他还自以为聪明的大口吃饭,待他吃完自己那份,仿佛还不解恨,反而“乞讨”说:“给我一点儿饭,可怜可怜我这个可怜的穷孩子吧。”如果你给夹菜,他会以手相接,吃完后把手往衣服上一抹,扬长而去。我们两只眼瞪两只眼,惊奇的说不出话来。

三、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

例文

4、秦伯伯也非常乐于帮助人。有一次,我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到了家门口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钥匙了,此时我的肚子已饿得咕咕叫,我呆站在家门口不知任何是好。这时,秦伯伯正在打扫卫生,见我呆站在那不进家,就问:“小鬼,干啥不进家?”我此时真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可又不能不回答,于是我哭丧着脸,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我没带钥匙,”秦伯伯笑了,他拍拍我的头说:“走,我带你去吃饭,”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很不意思地说:“算了吧,饿一顿也不要紧”秦伯伯很严肃地说:“那怎么能行,不吃饭会把身体搞坏的,你不用跟我讲客气,”说完拉起我的手就走,俗话讲“尊敬不如从命”,于是我就跟着秦伯伯下楼吃饭。我们来到一家环境和卫生都很好的快餐店,秦伯伯为我买了一份“滑蛋饭”,并坐在我的对面,看着狼吞虎咽地把它吃完。

在回家的路上,秦伯伯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又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天几两米,省着吃;现在,学习那么紧,饿着肚子可不行。”听了着番话,我激动极了,默默地点点头„„

四、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心理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例文五: 试卷又发下来了。有的试卷的上面写着鲜红的“100”,得着这样卷子的人自然很高兴,其中有的人不免洋洋自得,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一定没考好,他头下压着的试卷上露出了好几个红红的大叉,其醒目程度不亚于别人的“100”。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叽叽喳喳地谈着:“其实这道题我会做,就是马虎了。”“本来我都做对了,又改错了。”„„话音最大的是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试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只差一分,只差一分!为什么只差一分呢?”他的试卷上红蓝黑色俱全:黑色的试题、蓝色的回答、红色的勾勾叉叉,这些和别人的差不多。但是,在他的试卷的右上角,赫然写着的是一个红色的“59”,好象比别人试卷上的分数都要大、都要醒目。他的话音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围观,一时间教室里沸沸扬扬。

例文六„„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哎,去哪儿呢?,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下。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潮。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有些胆突突地,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竟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着的滋味,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市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人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可也是最后一次了。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评析]这篇作文,选材新颖,详略安排得当,主要情节记叙细致入微,在记叙中,恰当地插入了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从“我决不回去”到“拼命地往家跑”,再到“直向妈妈奔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过程,从离家出走这一反面事例,体现了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本文的立意也是深刻的。文章采用顺叙写法,比较适合读者更关心后果的这一类事件,假如把后果(回家)先写出来,就减少了读者往下读的兴趣。

五、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例文八、一个人每天不知要和别人说多少话,我们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后写到文章里,这就是对话描写。请看例文《小金鱼》中的一段:

有一天,妈妈不在家,莉莉的小伙伴强强到她家来玩,看见鱼缸里的小金鱼说:“我们来换一下。你把小金鱼给我,我把哨子给你。”

“我要哨子有什么用?”莉莉说,“我看鱼比哨子好。”

“鱼有什么好?哨子会叫,可是鱼呢,难道鱼也会叫?”

“鱼为什么要叫?”莉莉说,“鱼不会叫,但它会游泳,难道哨子也会游泳?”“是真的?”强强笑着说,“有谁见过哨子游泳?不过,鱼会被猫吃掉。那时候,你哨子没有了,鱼也没有了。哨子可不会被猫吃掉,它是铁做的。”

这段对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莉莉舍不得把小金鱼换给强强的心情,也写出了强强调皮巧妙地说服莉莉把鱼换给他的情景。“难道鱼也会叫?”“有谁见过哨子游泳?”这些语言都很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们是绝不会这样说的。可是,我们有些同学作文时,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对话描写,往往只凭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代替人物的语言。如让目不识丁的老奶奶说出满口的新名词,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讲出长篇的大道理,使人不相信。可见,对话描写要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性格特点,让什么人说什么话

六、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课堂思考

1、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恰当地选择下面十个材料。选中的材料,在括号里注上“详” 或“略”字样,不选的材料,在括号里画上×,并口头说明所以这样取舍的原因。

中心思想:通过王可学习英语的几件事,表现他谦虚好学的精神。

① 早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校园美丽而幽静。()

② 王可背着书包上学校,进了教室后,他立刻洒水扫地,累得满头大汗。()③ 早自习时,王可向学习委员吴健请教几个英语单词的读音,他学得非常认真。()④ 同桌陈正嘲笑王可英语发音不准,干学不会,拙嘴笨腮。()

⑤ 王可放学回家,一路上请同学帮助他矫正英语发音的错误,甚至还向英语成绩比他差的同学求教。()

⑥ 马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陈正骑着自行车从大家身旁掠过,并和大家开玩笑,说他要飞到家,好去看电影。()

⑦ 上英语课,老师让陈正读课文,陈正读不上来,受到老师的批评。课后,王可热情地帮助陈正读英语课文。()

⑧ 陈正不认真学习,认为学习太枯燥,王可找他谈话,耐心地说服他,帮助他。()⑨ 期末考试,王可英语的笔试成绩居全班第一,口试成绩也很优异,可是他还是请求一位口语比他好的同学帮助他继续练习口语。()

抓住低段特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篇11

桂林市灌阳县直属机关第一小学蒋雪艳

翻开各种实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口语交际训练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它冲破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书面语言读与写的樊篱,为孩子们提供了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世、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将终生受益。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中搞好口语交际教学尤为重要。

一、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改进教学。几年的课改实践,我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能灵活地处理教材。新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都是超越以往教材的。然而,教师们却没能做到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资源,反而拘泥于教材,导致口语交际训练的课堂缺乏实效。

(二)不能真切地实现全员参与。有些口语交际课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走近它,却发现它成了少数优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只是无奈的看客,未能体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人说一句,那人说一句等,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是相悖的。

(三)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是由于教师自身未能认识到这是一门实用性极强、富有现代意识的课,却认为口语交际课既无识字任务,又无阅读写作任务,课堂上或是教师泛泛而谈,或是主学生自己读读了事。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太过单一。简单机械的听说训练,往往是一人说,众人听,思维碰撞少,缺乏互相启发、促进、补充的双向互动过程,更无趣味可言,这也是目前小学口语交际课的典型病例。

二、回归课堂:寻找口语交际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一)精心选择口语交际的话题

口语交际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话题的创设。一个颇具创意的有效话题,会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与之相悖,不切实际的话题也会抹杀学生初燃的交际火花。对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理清编排意图,开清哪些是学生通过训练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不要盲目遵从教材中提供的话题,要进行合理筛选,选出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好话题。为了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完善、丰富,低年级可增设“怎样爱爸爸妈妈”、“我是环保小卫士”、“打电话”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亲切的交际角色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好孩子及形成一些独立生存能力,充分用好口语交际导向功能,让教学完成在教师的期待中。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进选择一些有价值、有意义、实用的话题供学生进行交际。就拿我们灌阳一小的孩子们来说吧,他们生活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里,可以让他们话话“滨江大道的新路灯”、“诱人的灌阳雪梨”、“新的住宅小区——学洲*水云间”、“灌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等等,这样,交际的话题丰富了,孩子们的锻炼机会也多了。再次,要紧扣生活随机选取话题。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像一个视角独特的摄影师,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并随机按下“快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话题。比如夸夸早上升旗后上台领了大红奖状的同学;说说国庆节街上热热闹闹的景象;谈谈班队活动“爱牙日”后的感受;说说动画片《可可可心的一家人》的剧情;对班上刚转进的新同学致欢迎辞„„这样的话题就来自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会觉得异常亲切,因而也就有话可说。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就地取材,何乐而不为呢?

(二)科学确定口语交际的目标

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必须科学确定目标,绝不能单纯地看作是原来的听说训练,而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口语交际课的目标时,既要关注总目标,又要关注阶段目标,还要根据具体的话题来制定。务必把握好以下两个特性:

1、全面性

口语交际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它要求我们教学中要着眼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来确定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以往的教学设计,过分重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另两个目标极少予以关注,这是不全面的,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教材要求,实实在在体现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突出目标的全面性。如《找春天》口语交际的目标我是这样制定的:(1)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把自己的发现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2)通过多种互动,引导学生养成多向思考、清晰表达、仔细倾听的良好口语交际习惯。以上目标的制定关注到学生交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自然大方、有礼貌;关注到交际的过程与方法——语言表达要清晰;关注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去发现,主动去交流,并能多向思考。这样立足学生实际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且具体可行,有层次性、灵活性、实效性,便于操作、实施、评价。

2、具体性

目标定得太高,学生够不着,而定得过低,又没能让训练实现最大化。因此,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状态。目标要尽可能进具体明确,这样学生便于操作,教师也便于检测。我想,只有制定了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具体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才能轻松便捷、有的放矢。具体的目标还能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提醒他们注意克服口头语言的随意性,使表达的内容更具条理,使口语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

(三)灵活设计口语交际的过程

吕叔湘先生说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确实,我们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各种方法设计交际过程进,一定要体现这个“活”字,这是口语交际的灵魂所在。在鲜活的师生双边活动及生生多边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交际的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活”的过程依托于以下二者:

1、激发兴趣

在低年级,不管选取何种方法设计过程,都要以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低年级的孩子参与与否的关键。在设计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时,要特别注重激趣环节的设计,运用以新激趣、以奇激趣、以美激趣、以疑激趣等多种激趣方法,使学生一走进课堂就神采飞扬,让孩子们在乐中说,在乐中学,在乐中悟。以小学二年级《森林服装店》的教学为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出示狐狸头饰),赶快和它打个招呼吧!她开了一家森林服装店,店里可热闹啦!大家想

去看看吗?

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他们的思维就会异常活跃,他们的交往就会积极而主动。

2、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的“灵魂”。面对丰富有趣的交际内容应搭建灵活多变的交际平台,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描绘等手段,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去画一画、比一比、评一评、辩一辩、做一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情境,会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他们有话可说;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不但生动形象,还可以弥补当地资源的空白,实现资源共享;用语言激趣,会给学生美联社的享受,唤起他们的内在情感„„我认为在低年级最为有效的还是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且人物个性鲜明,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都渴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角,让他们演一演,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流的热情,更能诱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当然,不是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要把所有的方法都糅进去,而应当灵活选择。同时,教师也要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营造和谐、民主的交际氛围,与孩子们进行对话互动、交流讨论,触动他们打开话匣子,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

(四)及时评价口语交际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广泛参与,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评价中逐步成长。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引领。成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刚接触口语交际课,教师应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说得很完整!”、“你进步了!”之类的话语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此爱上口语际课;当然,对学生话语中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及时指出、纠正,但应多用委婉的语气,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切地营造出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教师的评价还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评价别人的发言学会欣

赏别人。同时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培养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让孩子们都融入其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评价则更具实效性,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如在《森林服装店》的教学中,我就安排了评价的环节:“比一经,谁是最会做生意的狐狸太太?谁是最有礼貌的顾客?”“评一评,谁有的语言最美?谁的故事讲的最流利?”“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吧,讲完后互相评一评”„„这样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关注交际时的倾听与辨析,增进友谊交流,而且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享用终身的。

上一篇:一只蜘蛛的启示小学作文下一篇: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