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花》读书笔记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功的花》读书笔记(精选8篇)

《成功的花》读书笔记 篇1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 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 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 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刚才,张文质先生说到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生命化教育课题追求的不是成功。太美好了,在这个时代,要是有一个人能够立定心志说出这句话——他做一件 事,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一个过程。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成功。“成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被异化了,成为“腰头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其实是 不一样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慢”字,“慢”是一个过程,“慢”是对过程的肯定,“慢”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慢”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我对教育的理解仅仅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上,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所懂的仅是历史,但我关心中国的今天,也关心中国的未来。所有正处于当下的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当中,这次转型将以什么方式展开,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 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19世纪,德国打败法国,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一百多年后,当中国的学者来到德国的一个边缘小镇,看 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学挂图:世界地图。一个德国小学生就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世界七大洲,知道基本的科学常识。他们还看到了当时保存下来的完整 的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我在关注民国历史的时候,刚开始主要关注大学,只有大学才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文明高度,所以我们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这些顶尖的大学,我 们会特别向往、羡慕那些学术大师们,向往那个时代学术自由的空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越会发现,比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学,比中学更重要 的是小学。我想起一百年前蔡元培当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时候,和教育次长范源濂的争论。范源濂说,小学最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小学,就不会有好的中学;没有好 的中学,就没有好的大学。而蔡元培的意见正好相反,他说没有好的大学,中学的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的中学,小学的师资从哪里来?因此要先办好大学。这也许 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的问题,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学比大学更重要”,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而所有的人几乎都要接受小 学教育。所以,我说了一句话: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底线。这句话曾经被媒体广泛引用。为什么说是“底线”?如果说,我们的 文明高度是由最顶尖的知识分子决定的,那么在底线的意义上,一个民族整体的文明水准则是由所有的中国人决定的。所有的中国人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学教育,这 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我记得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是1923年生人,在民国受的教育,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学,而是小学和初中,其中印象最深的课,不是数学,不是语 文,而是公民课。他说当时读的那套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公民教科书》,他推算那个时代和他读过同一套教科书的人大概有几百万——那个时候的教育还没 有普及。所以,他就有一个感想: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小学、中学教育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正好是社会的主力,而那个时候社会风 气相对较好,如果说还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大致已经接近了。有些人认为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好,是政治原因,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的,但是李慎之 说是教育造成的,因为这些人——社会的主力人口小时候受过公民教育。那么再回想,从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实际上是比较单一的经典教育,这种经典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个维度的教育。我不说这种教育不好,它也有它的优越性,它也包含了 人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人文教育:四书五经,经典阅读,加上诗词歌赋,每个人从小就受到伦理的、审美的熏陶,但是几千年走下来,到了清朝1905年,废 除科举制的那一年,2000年来的中国只是在原地踏步,一直只有这种单一化的经典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教育,正是我们今天普遍接受的欧美教育,这套教育是从希腊发源出来的,它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但也不排斥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同时又加上了公民教育。所 以,我理解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三大板块,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在我们当代的教育当中,其实只剩下了单一的科学教育,既没有我们古老的——有2000年传统的人文教育,也没有——曾在民国有过几十年历史的——公民教 育。我们只有从西方传过来,又根据自己意识形态需要改造过的科学教育,所以我们常会觉得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快”,为什么?因为“科学”是讲究效率的,人文 教育是“慢”的,是讲生命的。人文教育单一化,不好,所以我们要把科学教育引进来,但是当我们把教育带上单一的科学教育轨道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发现,这样 的教育也是大有问题的。这就回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也想过很多年,但至今没有想得特别明白。我粗浅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提供的是 “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 培养弗洛依德、爱因斯坦的责任……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是天赋异能,天 才不是靠学校教育提供的,他在任何环境下都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会给他提供一些契机。爱因斯坦也需要读大学,但他一直到大学毕业,他 的物理学成绩都并不特别出色,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几百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文明社会的正常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就是应该以人为本的,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 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根本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需要教出多少出类拔萃的人。学校教育,其实提供的是一条中间线的教育,它不是按照智商最高的人 的标准设立的,而是按照普通人的智商设立的,所以,学校教育中,快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应该成为学生——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成为老师快乐的过程。今 天,恰恰相反,老师不快乐,学生更不快乐。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过去对教育的主体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我思来想去,其实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如果老师不快乐,这个教育过程的展开就会带上很多阴影。所以,我想到一个 词:尊严。如果一个时代的老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较高的,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他的生命的尊严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我们的 教育基本上就失败了。何为师道尊严?就是老师在这个社会受到普遍尊重的那种尊严,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这个时代的教育——哪怕它出了很多高分的学生——也是 失败的。很多时候,那些衡量指标都是不可量化的。现在来理解民国的教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战乱,有动荡,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对成功的,因为那个时代教师得到了尊 重,学校得到了尊重。那个时代的学校,大部分——我们不能说全部——都是由教育家来办的,而不是由行政人员来办的。那个时候,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和教育部长 之间可以是来来回回的,蒋梦麟当过教育部长,也多次当过北大校长,但他不认为当了部长,再当校长有什么不好。蔡元培也当过教育总长,然后再去当北大校长。他们并不觉得校长和部长之间有巨大的落差,反而觉得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可能更体面,北大校长,在他们心目中不是一个行政职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教育家所 担负的岗位。

我想到几个人。张伯苓,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开大学的校长,但我更愿意说他是南开中学的校长。事实上,张伯苓办得最成功的学校可能还不是天津的南开学校,而是 抗战烽火中的重庆南开中学。林砺儒,他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后来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1949年以后做了教育部的副部长。我倒觉得他不应该 去做副部长,他最适合的岗位是做校长,而不是部长。经亨颐,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创办过春晖中学。还有赵君达、高凤山、周厚枢……后面这几个人现在都不 大有名了,已经被人们给忘了,但是在他们学生的眼中曾经都是耀眼的明星,曾经是太阳,正是在他们手里,天津耀华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扬州中学,这些学校都 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学。这样的人,在民国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正是他们大大小小的教育家办出了一批很有魅力、很有影响的中小学。所以,我说一个民族 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是由中小学所决定,而这些教育家就是这些学校后面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是掌舵的人,没有他们,学校就没有灵魂。

我在看民国教育的史料时,特别想到几点。第一,那个时代,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自成脉络的,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小学就是小学,中学就是中 学。一个人可以以终身做小学老师来作为他的理想追求,把自己的角色尽最大可能的扮演得尽善尽美;一个人也可以把中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作 为一个职业来看待。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也是如此看的。

但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不知道诸位是否同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教育体系的设置是按照升学的体制 来的——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而存在的,初中是为了升高中而存在的,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的。所以,中学、小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只是这个“升学”流 水线上的环节。决定一个老师,决定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地位)是看你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多少高分的学生。这是唯一的一个指标,你自己的学校办得 好不好都不要紧的。民国时代也有“高考”,或者是一所大学单独招生,或者是联合招生,但并不影响小学、初中、高中都自成体系。如果教育的每个阶段的独立性不解决,每个人都会 累死在这条“跑道”上。你不就在那里跑嘛,从小学一直到跑到高中,而且你都是为别人在跑,而不是为自己,因为所有的目标都特别的确定,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为 此而着急。这样,就把教育过程中的乐趣,那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消解掉了。要还原教育本身,其实就是在接受教育或获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最美好的东西,获得 精神上的最大快乐,而不是在那里“跑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慢”,“慢”就是享受这个过程。

我想起一个故事。在苏州工业园区,那里有一家美籍华人开的企业。这个企业的食堂门口有一片草坪,要进入这个食堂,必须要绕一圈才可以。但是,员工都不愿 意,他们就在草坪当中走出一条路,一条最短、最快的路。其实,这是人的天性,要走捷径嘛。这个老板有点与众不同,他后来琢磨出一个办法,他在草坪中间种了 一棵树,恰好挡住了那个捷径。然后他告诉员工,在我这个公司,倡导不走捷径,用一棵树作为标志。他倡导的正是一种“慢”的观念。在一个人人都求快、走捷径 的时代,求慢就是一种理想。

我们今天看民国教育,会有很多看点。刚才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点:教育的独立性。另一个就是,它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人。有一个在台湾影响非常大的知识分 子,叫殷海光,是金岳霖的弟子。我到台湾参观殷海光的故居,走进去看到的第一条他手写的格言,当时印象特别深。由于他是研究逻辑学、伦理学的,因此就更加 关注基本性的问题,他说:“自由的伦理基础是把人当人”。我想把这句话借过来说: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把人当人。

“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 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去的时 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在2006年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了1300多人,竟然有 70%以上的人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在前面奔跑的过程中,实在太累了,筋疲力尽了,好不容易跑到这个点,终于可以放下来 了,所以,这里都成了他的目的地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前面说,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没有终极的目标,它永远朝向未来,它只是一个过程,它没有结果,没有终点。

文质先生有本书,叫《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实中国的文明、文化也在十字路口。我们一方面在享受着人类高科技所带来的一切最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发现 自己正越来越往下走。我就想到另一问题:教育从产生之日起——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我国的诸子百家、孔夫子时代,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

今天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很多事情都是按照本能设计的,但教育是与本能为敌的,教育是要提升人,而不是按人的本能来行事,不是按本能来 思考,要把人变成一个有能力驾驭自己本能、超越自己本能的高级族类。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有高于本能的东西。如果什么都按照本能去做,动物也有本能,甚至 有比人类强过百倍的本能。所以,人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能力超越自己的本能,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提升人,通过教育让人超越本能,实现自我。但是现在你到街上一看,满大街的广告,或其他的东西都是把人放回本能的状态,它们都是迎合人的需要产生的,而不是让你高于自己的本能。与人的本能相对应 的,无非是衣、食、住、行、性这五个,整个社会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着这些而产生的。所以,广告、各种娱乐节目,它们不是向上提升人,而是向下沉沦,这是社 会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与这样的本能化趋向为敌的,是为了抗衡人类向下拽的趋势而存在的,否则,要教育干嘛?如果只是要迎合本能的需要,你根本不需要读 书,不需要进学校。所以,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人类一代一代积累的最好的文明成果告诉你,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让我们更 加靠近文明,但今天看来,我们未必是在往这个方向在走。

也有一些人在说,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病?有人问我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怀旧?每一次我都断然否定了,我说,怀念民国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寻找。经济学喜欢讲一 个词,叫“路径依赖”,教育也要讲“路径依赖”。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多的强调外面的资源、横向的资源,而往往会忽略本土的资源、纵向的资源,那就是往前追 溯。往前追溯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孔夫子以来的人文教育,二是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传统,我们只有这两个传统。从路径依赖来说,往往只有本土资源更有可以转 化成一种动力,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外在的资源,我们在借鉴的时候,不容易转化成自己内在的生命力量。当我们回望民国的时候,是要寻找一种可以依赖的资 源,一种可以依赖的本土资源,因为从晚清到民国的半个世纪当中,我们的前人立下了一些规范,创造了一些可以让我们今天重新接上的传统。有一个企业家叫卢作孚,他是民生公司总经理,曾经是中国的船王。但他说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更多于实业家。他曾经办过学校,做过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更重要的 是他在重庆一个叫北碚的地方搞乡村建设,把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当地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当别人问他,你做得这么好,有什么奥秘时,他指了指墙上刷 的标语:“忠实的做事,诚恳的对人”。这十个字很简单,也很朴实,但是恰恰包含了教育的真谛,忠实、诚恳,人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很多中学、小学的校训中,我们都会看见这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实”,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最缺的也正是这两个字,而浮躁的、华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总结出几组关键词:

知识、方法、视野 兴趣、健康、能力 个性、气质、精神

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当我们对这些词重新进行解读之后,教育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北大有一个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他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 法的,他也说不对。没有学生能答对,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 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说:在谷歌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嘛,你在谷歌上一搜索关键词,一大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 么多干嘛?那就叫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判断”。我觉得他说的“判断”这个词非常好,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你有能力对这些知识作出判断,因 为网上的东西不一定都对的,有很多都是错误的,你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那才是属于你的真本事。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获得的途 径真是太多太多了——过去,我们说一个人要是不经过学校教育,就是“睁眼瞎”,但在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非常丰富了,“获取”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 情。但是困难的是,你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些知识,怎么去判断这些知识,并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判断我们教育的功能,就能看到它的局限在哪里。等一会儿我会讲到,当教育把老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占得太满,都占满之后,留下给他们装备自己、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圣经》中说,耶稣来到世上要干什么?干三件事: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被压制的得自由。我把这三句话用在教育上,怎么解释呢?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上,对自己本来都是不了解的——所以,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教育所说的把人当成人,首先也是让人认识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认识 你自己,就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就是我刚才讲的,让你看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被压制的得自由”,指的是你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活得是有自信的,是有尊严的。

我觉得在这一问题上,民国时代的学校基本上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自己去想这个问题,自己去读书,自己去玩想玩的项目。学校里有很多不同的社团,有很多让学生去从事文化或其他活动的空间,所以下面我想说的关键词是:兴趣、健康、能力。如果一所学校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真正让他们知道兴趣在哪里,也让老师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丰 富、健康,也才能把一个人的能力挖掘出来——因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上帝所赋予给每个人的恩赐是不同的。每一个人恩赐的方向一定都不相同,我 看到在某些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后来回忆自己的中小学时,不约而同的讲到,自己在中学或小学时代,在某个阶段遇到某个老师,这个老师激发出他某个方面的潜 能,然后他在那个阶段就奠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中科院院士施雅风是中国冰川学的开创者,他的启蒙是在初中完成的,他当时就决定要考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后来 考取了浙大。中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吴征镒,还在扬州中学读中学就发现自己的天分在这一方面,后来就不断在这个方面追求。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编 译者许良英,之所以后来会去研究爱因斯坦,也起源于少年时代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读到爱因斯坦的一本书《我的世界观》,一心想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 家。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深感,在学校阶段,如果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哪一个方向,并且能健康的发扬光大,这就是真教育。

我喜欢讲两个只读过小学的人,一个成了作曲家,一个成了出版家。一个叫周大风,在浙江读的小学,学生时代偏爱音乐,天分得到发掘,初中失学,踏上社会,最 后成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一个叫范用,三联书店的总编辑,他只上过镇江的穆源小学,他非常怀念这所小学,甚至为她写过一本书,我还没有看过第二个人为一 所母校——小学——去写一本书的。他的小学给他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以致可以写成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整个小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小学毕 业,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他到出版社做学徒。如果要讲知识的话,他根本比不上同时代的其他人,因为别人还要继续受教育啊,而他没有机会了,但是我觉得 他在小学中得到的东西已足够奠定他今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他特别讲到的是,他在小学里做志愿者,做义工——为学校管理图书馆。当时,这件工作是学生们 轮流去做的,而他是小组长,并做得很好。他把图书馆的书基本上都看了一遍,其中有一套书,叫《小学生文库》,里面什么门类的书都有,还有大量的杂志,他都 浏览过。这是他小学时代完成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是他在学校里办了好几个不同的壁报,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写写画画抄抄的东西,这就奠定他后来成为出版家的基 础。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剧团,到街头去演出过,宣传抗日。这些在小学时代做的事情,就成为他今后很多发展的奠基石。

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庸,香港《明报》的创始人,当然也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大家。但是他人生的根基不是由大学决定的,而是更多的取决于小学和中学。他在小学时代 遇到一个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叫陈未冬,那个老师发现他的作文特别好,五年级时,班级创办了一个班刊叫做《喔喔啼》。这本《喔喔啼》,老师就让他做主 编,还推荐他的一篇作文在当时杭州的一家报纸发表。中学时代,他就自己给报纸投稿,并发表了三篇作文,这三篇作文我都在档案管里找出来了,已经写得非常好 了。如果我们将他后来的武侠小说和他中小学时的作文联系到一起,也许我们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在他的少年时代都已经奠定了。少年时代的那条线索是直接 抛向你的未来的,这是一条神秘的线索。

我在和年轻人说“读书”这件事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样一番话:你说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尤其是这本书考试不考的,读了干什么?你读那本书,也不考的,有什么 用?是的,没有用。但是,也许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四十年后,你少年时代读过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会在你的脑子中跳出来。或者,在你做某一件 事的时候,它会突然跳出来,那是什么?那就是一条神秘的线索。这条神秘的线索就像天罗地网一样埋在你生命的深处,待某一天它就会被拎出来。这条线索就是你 的人生,就是你的精神世界。

如果没有你早年的阅读,当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没有线索可以被拎,因为你的生命中没有布下像天罗地网一样的线索。那些线索在当时布下 的时候,是无用的,它不是有意的。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有用”,也太过追求“有意”、“刻意”。我们把这些看得太重了——而对 “无用”非常排斥,对“无意”、“不经意”看得很轻。等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拎起来的线索,因为你的生命中本来就没有埋下什么伏笔。

我经常想到,人成年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课堂里面学的东西的竞争,不是作业里、考试里那些东西的竞争,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差不多。人与人的真正竞争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展开的,我看的书你没看过,那我就跟你不一样,最多的竞争是在原先“无用”的地方、“无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观察每一个时代在不同领域有造就的人,你从表面怎么都看不懂他。我喜欢用阅读这个角度去观察,八九不离十就能看懂很多人。比如,我认识一些在各自 领域有重要建树的老先生,比如著名律师张思之,他为什么成为律师界的泰山北斗?你可以说他专业好,他有道义勇气,都对,但是你这样说等于什么都没有解释。法律学得好的人有,辩护辩得好的人也有,有勇气的人也不仅是他。我破译他的精神密码,之所以区别于同时代甚至比他晚一辈的律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身上有一 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我用一个词概括叫:人文性。专业性、公共性别人同样有,人文性别人可能也有,但绝没有他这么强烈。他是1927年出生的人,六七年 前,我在编《过去的中学》时,请他写一篇回忆的文章。他的回忆让我大为惊讶,他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堂课,他回忆在抗战中的重庆读高中,有一位高中老师姓 傅,本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因为战争的缘故流亡到那里做了中学老师。他记得那是一堂讲李清照词《声声慢》的课,老师仅就其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的叠词就讲了一节课!少年的他没有想到汉语竟然有这样打动人心的力量,竟然有这样的穿透力,这堂高一时代的课直到八十他还记得,并将留在他心中一辈 子。他的专业和古典文学没有关系,但是2005年夏天我去北京看他,他在一家酒店的大堂等我,当时带了一本书在看,我一看桌子上的封面,就突然明白了他一 生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奥秘——那本书是《元曲选》。我明白了高中那堂课给了他一辈子,给的不是专业,而是精神的滋养,他一辈子都能在这里面得到滋润。所以,他一方面可以站在法庭上辩论,另一方面他在辩词中一辈子都在追求汉语的美感。你可以说一个律师与元曲、宋词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这些才是留在他生命里一 辈子的东西。

我特别赞成文质先生搞的跨年诗歌朗诵会,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这种美育的东西,才更容易成为他生命内在的东西,从中可能转化出一生的资源。其实,教育 说穿了就是要把人当人,但是把人当人是需要资源的,这不是一句空话。你不知道李白,不知道曹雪芹,不知道屈原、杜甫,不知道鲁迅、胡适,你就没有办法让自 己在文化上变成一个中国人——你只能是物质上的中国人。就像我们到了美国,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美国人,因为我们不是在惠特曼的诗歌、海明威的小说哺育下成 长的,我们要进入他的文化,进不去啊。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几十年,交往的圈子基本上还是华人,因为他跟人家是两个文化系统。我曾经想,一个人在这个时代生 活,他在精神上需要两个证件,一个是中国文化的身份证——这是指你身上中国文化的元素,另一个就是全球普世文化的护照,你要知道自希腊文明以来整个文明的 脉络。你有了这两个证件才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现代人,大致上可以跟这个时代构成一个对应的关系。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你虽然活着这个时代,但实际上和这个时 代是很远的,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很小的世界。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民 国,是中国的乱世,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文 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最后一组关键词是:个性、气质、精神。

这些词,我们看上去都是虚词,全是虚词,是这个时代所反对的词,是这个时代不喜欢的词,但恰恰是这些词才是“把人当人”的根基。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不就是 这些东西吗?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展开,在教育中没有能塑造人的个性,也不能让人的气质得到展现,更不能培养他们健全的精神,那种教育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今天,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有可能做得更好的,中学可能难度更大。毕竟小学还是能给小学生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最有用的;那些有用 的,恰恰是没有的。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个人的体验。我觉得,当我成人以后,在学生时代所学过的东西,基本上都用不着,可以说90%都没有用上。但是自小学时 代以来,我读的那些课外书基本上都有用。这个“有用”不是说直接拿来的那个“用”,而是它总在你写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的时候,那条神秘的线索会被激 活,几十年前的东西,就被扯出来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难用一种物质的、可以量化的方式去表 达,就好像《圣经》里的一句话:“你必点燃我的灯。”

今年有本书,大陆出的是删节版,没有香港的全版精彩,书名叫《燃灯者》,是讲北京大学周辅成先生的。“你必点燃我的灯”,教育就是要点燃学生那盏灯。你做 了几十年的教师,哪怕有一个学生的灯被你点燃,你也是可以骄傲的,何况,你有可能点燃更多人的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其实就是“燃灯者”,点燃那盏灯 的人,你的伟大的工作就是擦亮火柴,因为讲台下面那些眼睛就是那些还没有被点亮的灯。

《教育造就成功人生》读书笔记 篇2

《教育造就成功人生》是当代教育家刘永胜所著,其内容为:首先,教育家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有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思想是否平庸应当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自古以来,每个人对教育的期望、对教育的理解都会有所侧重、有所不同,然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应当更深刻、更系统、更自觉、更富有创见,并且更能坚持和实践自己的教育信念。

其次,教育家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更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可以说教育家就是有思想的实践家。能否把抽象的理论、先进的理念融会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细节之中,这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明显区别。教育家应当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育思想,不断丰富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艺术;应当善于把知识的传授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将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应当善于把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能够在教师集体团队中发挥引领作用。

再次,教育家是改革的实践家、创新的实践家,他们能够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善于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这是当代教育家的明显特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面对富有时代特点和新鲜体验的生龙活虎的学生们,他们应当能够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并且敢于领时代之先,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和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他们应当敢于超越自己,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确立个人和学校发展的新目标。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读书笔记 篇3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读书笔记

彼得林奇在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股票菜鸟一步步进入到股票界的故事。他的投资知识主要是在他当高尔夫球童的过程当中习得的。在他当球童的过程中,接触了非常多的商界大亨,通过听那些有钱人的聊天和对话,了解股票和公司的发展状况,从而习得了很多的投资知识。球童的工作经历让他收到了股票知识耳濡目染的影响。通过阅读第一部分呢,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首先,彼得林奇是一个善于进步,善于学习的人。他与其他球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明白做事情的过程中能够总结出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哪些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从哪些人那里能够得到更多的小费,并从中不断的汲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从身边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就看你是否是一个对外界充满好奇并不断学习进取的人。

其次,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你的大脑中装有什么样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有两方面决定,一是你的大脑愿意吸收什么样的内容和知识,另一方面取决于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因此,正确的态度和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是我们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向成功更进一步。

再次,第一部分还讲述了一个现象,即林奇定律,大致意思就是林奇每次处于他人生的上升阶段,例如工作处于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股票就会产生剧烈的暴跌情况。这个定律是林奇自己结合了自身和股票的涨跌情况而做出的预测。

最后,他还讲述了他选股的方法,以他选的第一支涨了三倍的股票为例,首先是要对所选股票进行深度的了解和剖析,对公司的基本面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和投资,当然,他选择的股票的偶然性也很大,他选择的是当时的热股,后来是因为他投资的航空公司参与了军事运输而赚的盆钵皆满。其次是他挑选基金的过程,他在买基金的时候,正是股市暴跌的时候,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他觉得每一只股票都被过低的估值了,因此他买了几百只基金,当然,他选的几百只基金并非不明智的胡乱购买,同样是经过用心的挑选和了解的。

他对商学院的知识有一些偏见,认为经济学等等理论知识只会让我们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而且商学院当中的许多理论都是不符合逻辑的,是不能够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实现的,甚至有误导人的思维模式的嫌疑,他告诉我们,认真的学习逻辑学知识,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的知识,能够让我们以更加审慎的思考方式和态度思考投资过程中的问题,框架性、体系化的、逻辑性的思维方式相比数据性的理论分析,更能够帮助我们在股票投资过程中获得更加真实的认识。

在故事的结尾他引用了威尔·罗杰斯的投资建议:“不要赌博。用你所有的急需买一些好的股票,耐心长期持有,直到这些股票上涨然后才卖掉。如果一只股票不上涨,那就不要买它。”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书笔记 篇4

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在书中,他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分非议的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副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应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人从愚昧到觉悟、由混沌到开化,总有一个过程。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读书笔记 篇5

思想决定生活-----当你遇到烦恼或者不快乐时,建议阅读《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第183页至191页的“改变你生活的九个字”—“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一个人很重要的能力是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外界的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的是自己的思想。

当你不快乐时,是由于不快乐的思想,而不是其他原因。

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生活,只要保持快乐的思想,你的生活会充满快乐。

下面是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

只要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造成的。我们的命运,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心理状态。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可能是别种样子呢”。

我现在很确切地知道,你我所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事实上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付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尔卡斯·阿理流士,把这些总结成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一句话:“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你并不是”诺曼·文生·皮尔说,“你想像中的那样,而你却是你所想的”。

我们必须关切我们的,但是不能忧虑。关切和忧虑之间的分别是什么呢?让我再说明白一点,每一次我要通过交通拥挤的纽约市街时,我就会很注意我正在做的这件事——可是并不会忧虑。关心的意思就是要了解问题在哪里,然后很镇定地采取各种步骤去加以解决,而忧虑却是发疯似地在打着小圈子。

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由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只是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与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少关系。

我只是想再重复一次爱默生在他那篇中做《自信》的散文里所说的那句结束语:“一次政治上的胜利,收入的增加,病体的康复,或是久别好友的归来,或是什么其他纯粹外在的事物,能提高你的兴致,让你觉得你眼前有很多的好日子,不要去相信它,事情绝不会是这样的,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别的能带给你平静。”

蒙坦,这位伟大的法国哲学家,以下面的两句话来作为他生活的座右铭:“一个人因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比不上因他对发生事情所拥有的意见来得深。”

当你被各种烦恼困扰着,整个人精神紧张不堪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大胆地告诉你,你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力,改变你的意志力,改变你的心境?不错,我应该这么做。而且,我还要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可能要花一点力气。可是秘诀却非常的简单。

威廉·詹姆斯是实用心理学的权威,他曾经发表这样的理论:“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可是实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我们使我们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能够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

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只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可是我们可以变化我们的动作,而当我们变化动作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我们的感觉。

“于是,”他解释说,“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

这种简单的办法是不是有用呢?你不妨自己试一试。使你的脸上露出一个很开心的笑脸来,挺起胸膛,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气,然后唱一小段歌,如果你不能唱,就吹口哨,若是你不会吹口哨,就哼一段歌。你就会很快地发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

说,当你的行动能够显出你快乐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再忧虑下去了。

有人说,上帝让人统治整个世界。这实在是一份相当大的礼物,可是我对这种特权实在没有什么兴趣。我所希望得到的,是能控制我的内心和精神。我知道在这点上我的成绩相当惊人。不论在什么时候,我总是想:只需控制我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我的反应。

所以让我们记住威廉·詹姆斯的话:“……通常,只要把受苦者内心的感觉,由恐惧改成奋斗,就能把大部分我们所谓的邪恶,改变为对你有帮助的好处。”

让我们为我们的快乐而奋斗吧!

让我们用一个每天能产生快乐而富有建设性思想的计划,来为我们的快乐而奋斗吧。下面就是这个计划,名字叫做《只为今天》。我认为这种计划非常有效,所以复印了好几千份送给别人。这是三十六年前已故的西贝儿·派屈吉所写的。如果你们能够照着做,我们就能消除大部分的忧虑,而大量地增加“生活的快乐”。

《只为今天》:

1.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假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

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高速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

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多加运动,善自照顾,善自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4.只为今天,我要加强我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决不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5.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是为了锻炼。

6.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出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7.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问题都在一次解决。因为,我虽能解连续十二分钟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吓坏了我。

8.只为今天,我要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个钟点该做些什么事;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要订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种缺点——过分仓卒和犹豫不决。

9.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轻松一番。在这半个钟头里,我要想到能使我的生命中更充满希望。

《成功的花》读书笔记 篇6

给我的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部小说,所以一口气读完,觉得很过瘾。乍一看,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工作、生活一团糟的人通过读书逆袭的故事。但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主人公洪镇洙的个人经历里包裹了几个大大的金蛋。原来,这本书是写如何从不习惯读书到爱上读书并且学会读书的。

做过和做对了完全是两码事。你天天刷牙、洗脸、泡脚,但是未必你作对了这些事情。要不,怎么每每有人看到“你会某某吗?”的文章总忍不住点开,经常都会在读完后骂道:“标题党!”

但这本书绝不是糊弄人的标题党。

首先,主人公洪镇洙是一个特别贴近现实的人物。他的身上就有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不爱读书,混日子,但又因自己能力有限得不到提拔,甚至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命运。因为穷,没出息,女朋友也跑了。家里因父亲生意失败,逃离在外。他还要担负起养活母亲和妹妹的重担。

读到这里,你也能说,有那么惨吗?至少我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至少我还有一帮能听我吐槽的朋友,至少我还有父母的帮衬。

其实这就是作者的智慧了。人生只有跌到低谷,才有触底反弹的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知不觉地被主人公吸引,看看他最后到底怎样了,也只有如此,读书的作用才会深深地嵌进你的脑海中。

其实,我对文中的几个金蛋最感兴趣。

文中有三个读书高手的支招:

第一阶段:作为初步开始培养读书习惯的人,没时间没精力应该是首要问题。

书中给了几个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大招:

1.回忆上个月你印象最深的五件事情。写不出?说明你就在瞎忙。

2.写出每天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列任务清单,做完一样划掉一样。

3.没有办的事情再写一次,弄清楚没完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者分几步完成,这就是我们前几天晨读分享中的,简单做,短时完成。或者有些事可以委托别人完成。

4.测算读书速度和限定读完的时间。这样就能让自己对读书有个效率意识,不要沉溺在“整天都在看书,看后两眼一抹黑”的低效率中。

5.读书时放松心情。这样让我想到了精力管理中好好休息,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肯定的情绪下,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的。

6.确定做事的优先顺序。

把读书放在第一位,做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情。现实却是,当你忙完了所有的事情,倒在床上准备呼呼大睡时,发现书还没有读。这样就又进入了瞎忙的循环里。

今天开始,我把“每天读书”放在了“每天练笔”的后面。我坚信,这两件都是能改变我,并给我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的、很重要的事。

关于如何快速读书?我认为可以提炼并概括为以下几条:

1.主动读书VS被动读书。

2.知道自己读书的目标,确定是浏览还是精读。

3.掌握读书的技巧并通过实践做到一目十行。

第二阶段:读书和很多其他的好习惯一样,始于热情,终于倦怠。读过了新鲜期,面临读书倦怠期,你又该怎么做呢?

作者给出的大招是:

1.见帮你读书的高人。

2帮助那些读书的初学者。在帮助的过程中你发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读书的热情也不知不觉又被点燃。

3.读成功人士的传记。

4.为了让自己鸡血满满,在醒目位置贴激励自己的语言,贴自己的崇拜者的照片,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件,去作家签名售书现场。总之是运用视觉化目标,把自己整得像个“疯子”,读书这件事别人是拦不住你了。

书中还有两处收集了那些高手喜欢读的书,感兴趣就自己亲自看一看,也买来读一读吧!

成功的花作文 篇7

这句话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它的大体意思是: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芽儿,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辉煌的结果,,而忽视了辉煌结果后面所隐含的艰辛过程。想要取得辉煌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努力和劳动。我们不要只羡慕别人的付出和艰辛。

看了这句话,我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中,我想到:多少次,我们迷恋歌星的歌声,向往着世界冠军的英姿,崇拜者作家的著作。可是,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到他们在背后的努力。爱迪生、林肯、诺贝尔……他们为了培养“成功的花”,洒下了多少“奋斗的泪泉”,奉献了多少“牺牲的血雨”。

爱迪生,人们都知道他发明了电灯、电话机、留声机等许多东西。可是,又有谁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他每天工作十八、十九,每天清晨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开始睡觉。爱迪生和他的助手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失败,但爱迪生项发明出点灯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大约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终于发明了电灯。

去年的一次舞蹈比赛中,我取得了单人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绩,当别人羡慕并赞赏我时,我心里为自己感到骄傲,自己苦练一周的舞蹈,终于有了好的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次想要放弃,因为每天晚上都要到学校练一个小时的舞,肯定耽误作业完成时间,但我妈妈每天都逼着我去练舞,还说:“这个比赛你既然想参加,就一定要把这个舞练好,才能获奖。”所以,每天从舞蹈教室里出来时都是满头大汗;回到家腿、胳膊都特别疼、特别酸。但我一想到妈妈说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我就只好咬着牙继续练。不为别人,就为我自己。

我想:如果在距离比赛的前一周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坚持去学校苦练,大家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我们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如此吗?

成功的花作文 篇8

枫木桌上,柔若无骨的百合在瓷白的`花瓶中孱弱的垂下了头,卷子被风悄然揭开一角,满面红光。凌乱的练习册,无力爬起的笔,冰冷的咖啡……是飘窗前每个人备考的青春。

将笔一丢,跨坐在窗台上,望向窗外混沌不堪的世界,渴望求得一点心灵上的安慰。粗暴的风,浓郁的黑雨,风雨欲来。没有蓝天,没有白云,树上的绿叶早已被吹的残次不堪……不觉眼中已盈满泪水。窗外的天气不正是我的境遇吗?没有思路,没有希望,更没有写下去的勇气。

有一抹红在风雨中动摇,仔细辨认,竟是母亲种下的那几株仙人掌。可怜的仙人掌。在即将开花之际却遭遇了如此大的不幸。我不禁为她感到悲哀。几次想走出去给她身上一把伞,却因风雨的阻挠而无力叹息。可怜的仙人掌啊,我恐怕看不到你开花了吧,我不敢再往下去想。

雨愈发的大了,砸落在朱赤的瓦砾上,也砸进了我的心。仙人掌,我是否要和你说再见了呢?那几株仙人掌正被这风雨残忍的摧残着。风猛烈的撞击着她的躯体,似乎要将其连根拔起;雨愤怒地抽打她的躯体,朱红的花苞在风中摇摇欲坠。她千百次被压弯了腰,又千百次挣扎起来,一株的花苞,一个一个被扯下,像撕裂的伤口上止不住的血。然而,就在府地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发现还有几株顶上,竟还留有欲绽的花苞,在风中动摇,几次要掉下来,却没有掉下来,却没有掉下来,像风浪里航道上的引航灯,闪着若隐若现的红。

雨慢慢的停了。嫩叶将阳光剪的细碎,在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零零光斑。仙人掌,开花了。一朵朵瑰红艳丽的花悄然绽放,柔软的花瓣挂着残滴,迎风傲然挺立,丝毫没有畏惧之意。阳光绚烂的笑容中,瑰红的花儿似出浴的美人,透出一种坚毅的美。

恍然明白,在风中屹立不倒的它究竟受了多少苦难,才换来这份惊艳的美。

起身坐回桌前,勇敢的面对一张张卷子的挑衅。我知道,我要坚强。

上一篇:珠心算比赛作文下一篇:生态文明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