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精选8篇)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篇1

LEGAL ENGLISH COURSE OUTLINE

COURSE CONTENT AND OBJECTIVES

We are aware of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legal language carries more than any other kind of language.A small difference in wording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people’s lives.This course seek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uild their legal vocabulary, classroom expression skills, and presentation capabilities.Our English for law course covers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law, for example, commercial law, criminal law,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edia law, human rights law, to name but a few.This course focuses on developing theses skills:

To use legal terminology with ease and accuracy, both orally and in writing.To participate with confidence and fluency in class discussion.To comprehend and summarize text relate to legal matters.To express ideas clearly and concisely in writing academic papers.TIME and PLACE of CLASSES

This is a one-trimester course.It meets on Mon and Fri(double weeks)in Software Building, 122.LECTURER

Wang Xiaoxuan, HWB 4th floor.Personal Email: to be advised when necessary, and all the students are recommended to use the public Email of our

class(,code: 00000000).Office hours(to be advised)Assessment

Participation in classes

Oral contribution

Assignments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篇2

关键词:教学目的,策略,影视赏析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 大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外文影视赏析课程。而英文影视赏析是一门集英语词汇学习、语法知识学习以及文化知识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目的是为了实现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 该门课程的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 如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规范的教材和练习资料。同时, 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 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策略是此门课程的教学核心, 前者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意义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后者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2 英文原版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可行性及其必要性

近年来, 视听作品在国内外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学生而言, 单纯依赖于纯声音媒介来提高听力的效果远远赶不上在课堂上观看视频。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习英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诸多教学实践证实: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行英文原版电影赏析教学是可行的。

此外, 英文原版影视作品形象地展现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反映了英语国家从政治背景到百姓生活的很多信息, 将学生带入一个与本土环境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 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异国的语言、思维乃至文化。与教材中所使用的书面语言不同, 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所使用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简练。此外, 英语电影的时尚风格、绚丽色彩、动人情节、紧张悬念等因素也深深吸引和打动着学生, 激发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 通过在课堂上对原版英文影视剧进行赏析, 为学生提供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地道纯正英语的环境, 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获得西方文化的感性知识。因此, 教师应该适当借助于原版英文影视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并使其能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

3 教学目的

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通过两年系统的英语学习, 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并且仍然通过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进行系统的训练:同时, 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包括了诸多专门讲授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课程, 如《西方文化史》、《英美文化》等。而大部分英文专业的学生, 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较多, 自然而然对英文电影和电视剧抱有浓厚的兴趣。在这种现实情况下, 赏析英文影视可以通过大家感兴趣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语言技能和文化了解, 基于此, 影视赏析这门课程应该从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着手, 既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 又关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跨文化意识。

笔者认为, 该课程更接近于英美文化, 英文听力和翻译实践课的结合, 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通过锻炼, 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即使在英语环境中也能独立分析问题和矛盾。

明确教学目的之后, 就要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由于在课程形式上的特殊性, 在进行课程设计之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 “赏”、“析”结合,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文化知识。

4 英文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策略

(1) 电影理论知识介绍

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与影视理论课程不同, 虽然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电影理论知识, 但却是进行赏析的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上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会使得课堂显得枯燥无味, 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安排上, 这部分的内容一般会放在一学期的开始阶段来学习, 用四次课的时间, 系统介绍好莱坞电影发展史、英文电影分类、电影标题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方法、两岸三地电影标题翻译的差异性、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及对白翻译原则等等, 并且辅以大量电影标题和对白为例,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课程的效果, 使学生客观、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 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和西方的社会文化, 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类型电影打下良好的审美基础。

(2) 影片的选择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影视赏析课程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坚持几项基本的原则。首先, 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且高尚的, 内容要兼具艺术性和思考性。随着世界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 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异军突起。因此, 在坚持内容择优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 以确保所选的影片能够全面展示英美文化, 使学生真正从中获益。除了上述原则之外, 英文电影欣赏课程所播放的影片还应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根据类型和历史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 最大程度上触动学生的学习悟性。

(3) 欣赏指导

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因此, 教师在播放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信息进行了解, 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级划分、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针对某些知名度较大的影片, 也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口语练习, 试着用英文介绍电影的背景。由于每部影片中必定会出现部分复杂的生词、俚语和习惯表达, 笔者在上课时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归类讲解, 让学生进一步丰富词汇量。

每部影片的亮点都会有一个简要的介绍, 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一般来说, 电影的播放方式有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三种形式。影片赏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决定了通篇放映不大现实, 所以笔者采用的是预告片介绍和分段放映模式。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任何一部影片的预告片都是全片精华所在, 学生通过观看预告片, 能获得部分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风格、叙述等方面的特点, 保持影片的完整性。然后再进行分段放映, 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 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为之后的电影评论和语言翻译做好准备。

(4) 巩固练习

影片播放结束之后, 影片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这个阶段正是电影欣赏的绝佳巩固练习阶段, 其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学生将凭借鲜活的记忆, 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机会设计出课堂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 为下一步影片分析做好准备。

除了进行文化方面的赏析, 翻译和听力技巧的提高也是这门课程相当重要的一环。笔者会挑选出电影的部分片段, 让学生进行复述和翻译。片段的选取上, 应该注意其中的语速、语音、语调以及词汇领域, 尽量摒弃语速过快, 俚语太多的内容。例如《罗马假日》中, 影片最后安妮公主召开记者招待会的那一幕, 无论是语速还是内容都非常适合让学生进行翻译和复述训练, 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听力和翻译练习不仅锻炼了听力和口语能力, 也培养了自我展示的能力。

(5) 测试形式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多围绕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两方面的培养进行, 因而测试的形式应尽量体现这两方面内容。电影评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语言水平, 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以引导,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考试的时候, 除了沿用传统的测试形式来检测语言技能外, 还可以运用论文或个案分析等形式。每学期的考试包括学生分组电影探讨及课堂汇报、论文写作、期末书面考试 (包括对白听写、背景知识检查、翻译理论考察、电影分析) , 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的打分方式。

5 结语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要让学生能看懂英文电影的片名, 掌握影片大意并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及判断, 领会导演的观点和态度;能听懂较为基础的英文对白和比较简单的英文习语, 掌握中心大意, 抓住中心和有关细节, 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就电影内容进行问答和复述, 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的发言, 表达思想清楚, 语音、语调正确;能在理解电影内容的基础上, 写出观点较为清晰的影评, 并且能将部分英语台词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 译文达意, 注意当中的背景知识, 无重大语法错误。

综上所述, 英文影视赏析旨在通过听、说、读、写等练习来切实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又通过文化对比分析进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2) .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刘悦.英语电影欣赏课的学习策略和基本教学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篇3

关键词:商务方向;教学方法;英文外贸函电

一、 商务英语方向的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并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商务活动发展日益蓬勃,国际贸易往来也变得日益频繁,因此为了迎合社会对商务人才的需求,绝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划分了商务英语方向,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掌握纯英语语言技能升级为使学生成为“英语+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英文外贸函电是商务方向学生的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必修课程。

然而,这一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多门先修课程为基础,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谈判,甚至是外贸跟单等,所以在讲授上,一般放在最后一个学年甚至是最后一个学期,而这样的安排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课时缩水。由于商务方向一般从大三才开始划分,这便不同于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大一便能够详细学习外贸的各个分支及流程,并且商务方向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会面临实习及就业等问题,所以不同于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对基础的课程,函电课程的课时一般不会超过32节,这就给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了难度。再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选择商务方向的学生像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样系统并详尽地学到外贸函电的相关知识,并在特定的贸易环境中掌握独立撰写函电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需要深切探讨的课题。

二、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

对于英文外贸函电这一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利用三分之一的课时讲与单元内容相关的贸易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然而由于这些知识学生在先修课程中已经学过,所以这个步骤实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过程;其次,教师一般会告知学生这类函电的写作步骤及常用的句型,并讲解写作中的注意事项;再次,教师会以几篇范文为例,给学生具体地讲解其中的句法及常用语,并根据范文内容引导学生牢记写作步骤;最后,教师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练习独立撰写。

然而上述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商务方向的学生有几个明显的弊端。第一,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一般从大三才开始接触商务英语的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上缺少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致使学生无法深刻领悟其中含义,因此函电教师再次提及这些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只记得学过但不记得具体含义,所以,这一回顾背景知识的过程多为教师唱独角戏,互动性不强,再者学生对枯燥的理论讲授过程会存有倦怠感,并且这一步骤教师是全英授课,对学生本身的英语语言技能就是一个考验,若学生不能全心投入到教师的思路中来,便会与整个教学环节脱轨。第二,通过范文讲授函电常用语句,学生无法系统的记忆,只能针对范文中提到的内容做零星的记忆,学生想要进行知识的整合和梳理往往难寻头绪。第三,做练习这一步骤是问题最突出的,笔者在上文提到商务方向函电这一课程的课时不会很充裕,因此给学生设定贸易环境让学生撰写函电这一传统的写作练习环节可能产生两个后果:其一,学生草草写完,教师没有时间仔细阅读并整理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课上帮学生纠正,反而只能随意以几名学生的电函为例来评价并讲解问题所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受众面较小,大多数学生会抱着不会选到自己的侥幸心理不认真对待这一写作过程。而若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课后统一收上来批改,就会产生第二个后果,即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降低。课堂九十分钟,所有学生都想从老师那里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若教师空出近乎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运用,课堂活动的安排会变得虎头蛇尾,学生也会觉得知识的汲取供不应求。

因此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英语专业商务方向外贸函电课程的特点,探索出以下教学方法。

三、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

1.以完整的贸易流程为框架,让学生系统的的了解贸易往来中各环节函电的撰写方法。

针对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函电课程课时量不够充足这一点,教师应对所规定教材的教学内容做适当取舍,在制作教学大纲时就应确定,着重讲授的部分应该和贸易流程中重点环节相关联。比如说,一次完整的贸易往来可以分为五大步骤:贸易的准备,贸易的磋商,合同的签署,贸易的执行以及贸易的善后。其中每步下面可由一些分支构成,如贸易的准备包括建立贸易关系及资信调查;贸易的磋商较为复杂,包括询盘,报盘,还盘,订单及订单的确认等;合同的签署包括合同的写法,常用语,及销售确认书等;贸易的执行一般包括支付方式,包装,运输,保险;贸易的善后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申诉,索赔和理赔。此外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填充促销,代理,投标等内容。有了这一框架,再和教材中的内容灵活地一一对应起来,教学便可以系统化。但是,这还不是关键所在,重点是这些环节需要由一个具体的贸易实例填充并串联起来,此处可结合“商务模拟公司”教学法,比如模拟进口公司A,出口公司B,A需从B处进口一批纺织品,整个课程围绕着这两个公司的贸易往来展开,从二者如何建立贸易关系,到对纺织品的询盘报盘下订单,再到签订合同及后期的装运等问题,为学生讲授其中每一步的函电是如何撰写的,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会顾此失彼。教材上的范文可以作为扩展阅读,并选出典型的让学生分析并评价用词是否得当,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因为批判思维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起积极推进的作用。

2.教学中教师应擅于归纳函电用语并引导学生牢记写作步骤。

为了避免学生对函电常用语记忆零散这一问题,教师应阶段性的帮学生总结意思相似的语句,如达成交易可以用complete a transaction, conclude a business 或close business等词语表达;又如在函电或合同中出现hereby一词,教师应帮学生总结here, there, where 加介词的规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牢记写作步骤是传统函电教学法的延续,学生对每一类函电的写作步骤烂熟于心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业务操作熟练程度的有力证明。例如当学生得知要写一篇还盘函,头脑中需清楚地呈现出如下几步:对卖主报盘表示感谢;对不能接受对方报盘表示遗憾并告知原因;做还盘,提出建议;期望建议被采纳并渴望得到早日回复。学生在撰写函电时严格遵循写作步骤的策略性和完整性,对两个公司建立和维系长期的友好互利的贸易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3.构建翻译与实训相结合的练习模式

针对上文提及的写作练习环节教学设计所面临的困境,最好的方法是构建翻译与实训相结合的练习模式。函电课程的定位应侧重于写作实践,而对于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写作练习的效率,通过练习巩固写作步骤及句型,并使信函的传情达意严谨得体,最基本的练习形式是翻译。教师可给出与课程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进行口头的英汉互译,翻译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学生在想方设法运用函电用语来翻译句子时,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词语句型,无形中也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随后给学生指定具体案例并把学生分为写信人及收信人两方,以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函电的实训。比如一方撰写订单函,另一方写回绝订单函,两组学生可以自由选取翻译练习中的句子用在自己的信函中,也可组织其他的语句使函电步骤完整,内容充实,每个组的组员分工明确,通过讨论和记录整理出两三篇同一主题的信函即可。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紧迫感的驱使下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的贸易操作流程,提高独立撰写函电的能力,因为在通过函电进行磋商的过程中,掌握较差的一方所处的劣势很容易展露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竞争意识会化作他们的学习动力。另外,实训中的函电可以用之前已经翻译过的句子来构建,这就把两个环节融为一体,大大节省了练习时间。再者,每人都参与思考但不是每人都写,这使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更容易整理,也为教师集中点评争取了时间。

然而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前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搜集大量的操作性强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归纳与案例相关的句子及用语,并要求教师对整个课程的脉络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清楚地认识其中每个分支间的内部联系。因此,关于外贸函电这门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课程,它的教学方法是深值广大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教学工作者探究的。

参考文献

1.王玮韦.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1(10)

2.吴金凤.商务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贸易函电实训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3)

《警务英语》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篇4

《警务英语》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警务英语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成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本文从警务英语特点入手,介绍了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最新研究理论对警务英语课程设计的指导意义,提出了警务英语课程设计必须遵循设计理论多元化、研究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人文化的原则.

作 者:陈桦 CHEN Hua  作者单位:四川警察学院,外语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7(9)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警务英语   课程设计   理论基础  

刘丽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学设计 篇5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课标陈述:

1、语言技能目标:

能根据所给提示,简单描述一些事情。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 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2.单元目标:

(1)Students can listen say out ,read and spell the key words;(2)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 animals.(3)Students can write articlesabout animals.3.课时目标:

(1)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 animals.(2)Recite the animals words.(3)Write out the drill by listening.评价设计:

1.同桌之间按照设置的情境编对话,对参与表演的小组按照best, better, good等级进行评价。

2.对小组之间的对话按照优、良、中的等级进行评价。

3.通过习题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用best, better, good 进行评价。学习活动方案(教学流程)Step 1.Warming up

Talk about animals using pictures.Teach new words about animals by the pictures.Step 2.Match work(1a)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and the picture, and then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ictures a–h.Encourage or help the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and do the match work.Step 3.Listening(1b)

Point to the numbered list of words in activity 1a and play the recording.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ircle the countries in 1a.Play the tape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repeat after the recording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Further activity: Ask the students to do some pair work in the following way if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well.Step 4.Pair work(1c)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conversations in pairs.Show the following.—Let’s see the pandas / giraffes / lions / penguins / dolphins / koalas /

elephants / tigers? —Why?

—Because they’re cute / interesting / fun / interesting / smart.Say: Now please mak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using the animals in activity 1a and the description words in activity 1c.Homework

1.Ask the students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in this period(on page 116)by heart.2.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activity 1c.板书设计:

Unit 3 Why do you like the koalas?

Let’s see the tigers first.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tigers?

Because they are--------练习:

一、用所给单词适当形式填空。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篇6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分析(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含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就是从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职业学习领域,包括能力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和参考学时,以此为基础制定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并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实施教学活动,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1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这些企业中重点的工作任务为确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对太钢、长钢、中阳钢厂进行了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拜访了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一个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员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英语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以冶炼炼钢生铁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其核心工作任务包括:原燃料检查、设备检查、制定操作制度、外围协调(各岗位操作)协调管理、生产故障处理、炉况调节、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理、高炉生产工艺事故处理、排、休、复风操作、停、开炉操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会识别与分析原、燃料;会操作高炉生产设备;会判断和处理炉况;会排除一般生产故障;会编制工艺方案;懂得高炉炼铁的基本理论;具有未来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方法能力。

2.3转化开发课程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之后的工作是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项工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转换:①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的学习领域。按照能力不冲突的原则,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按照能力不重复的原则,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②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各项工作任务,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鉴于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设置了5个学习情境: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和热处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包括若干个子学习情境。以炼铁情境为例,子学习情境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热风炉、炼铁技术的新发展。对不同的情境任务安排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决策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在炼铁情景中,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现为:能够用英语表述炼铁原料的特点及识别方法、高炉、热风炉的构造及基本操作,了解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炼铁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模拟炼铁原料采购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按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顺序组织教学,运用6步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完整性行动及所需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体现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以冶炼炼钢生铁情境下炼铁原料情境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1)资讯(0.5学时):布置任务,明确信息。主要活动: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原料相关知识)和教师讲授(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决策(0.5学时):判断思考,表达决策。学生分组通过教学资源、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下列内容分析,作出冶炼炼钢生铁使用哪些原料的决定。①分析原料的作用;②分析原料的外观特点;③分析他们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等。

(3)计划(0.5学时):制定方案,规划行为。列出收集原料实物的人员安排与时间计划。

(4)实施(1学时):落实计划,执行方案进行图片的收集、实物的收集(配合第二课堂进行),对原燃料进行归类。制作成样本。

(5)检查(0.5学时):比较判断,修订错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学生对原料的认识程度。

(6)评价(0.5学时):分析成果,不断进步。随机抽查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演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2.4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尝试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即全程考核、全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本课程全部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后,将各项考核成绩累加。这种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而且得到优秀的成绩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报佛脚”的弊端。此外,在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方面,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评价,还必须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等。

3结语

论高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篇7

一、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特色。高职教育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它们的课程设置也不同。然而,它们的商务英语课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沿袭了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突出其实用性与操作性。一直以来,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都是“英语+商务”的模式。在教英语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外,在有关商务的方面,主要开设了下面几个课程:《国际商务管理学》;《虚拟商务运作》;《电子商务概论》。这就导致英语和商务两块分割,而不是一个整体。相应的,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商务技能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高职特色。

2.复合型师资和教材配备。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的配备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高校主要培养理论性的学术人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受的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技能则有所欠缺。这样,作为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是不足的。所以,既精通英语又有商务背景的复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必备要素。此外,教授商务英语的教师同样需要幽默感,要有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幽默感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受到鼓励,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商务英语的授课教师除了自身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学艺术之外,更要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需要跟不同院校或者进去相关企业参加实习,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方法单一。商业知识的内容面积广泛,当中牵涉一些繁杂的专业用语、商务操纵过程以及商业治理。用语言专门讲授为主的老师多数都生搬硬套,商业知识也重视教育而轻视实践,因此拥有充足商业实践知识的老师就只看重商务能力。所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势必不适用于商务英语的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小型研讨会、翻译、辩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这个原则对于设置任何一个课程体系都很重要。我们只有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才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培育复合型人才,促进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首先,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或者外企工作;;其次,在国内的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或私人企业工作 ;又次,到国外继续深造。对人数进行计算,前两者占了大多数,这就使得我们的课程安排必须以培养职业素养为重点,与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2.系统性原则。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2个大的方面——商务技能和语言知识,所以,在对该课程进行设置时,不仅需要顾及到每一方面学科设置的系统,还需要顾及到两个方面成功结合的系统。其课程安排着重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使用能力进行培养。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1997)对“商务 英语范畴 ”进行了 提出 , 就是指“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需要涵盖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交际职能(communication 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content)、管理职能(management 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 awareness)等核心内容”。所以,一个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上述的几个核心内容。

3.发展性原则。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也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商务英语的课程安排也是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务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商务英语的使用面越来越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相应的教育也会有所变化。因此,课程安排不是亘古不变的。我们需要参照需求以及改变,调整课程制度,继而将商务英语的课程安排的更加完善。

英语课程设计英文 篇8

关键词:美国《天桥风云》;时装设计;高职服装英语;教学实施

一、引言

高职服装英语是涵盖服装设计、服装史论、服装工程、服装文化和服装贸易专业知识的专业英语学科,其中服装设计的西方理念和实施又属该课程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单一静态的课本知识不足以调动基础差的高职生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将服装专业英语知识转化成观察和了解欧美时尚时装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档合适的英文双语服装设计类节目是有着极为迫切和必要的。如何利用体现西方服装设计理念的英文原声设计类节目贴近高职生的服装英语学习,值得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们的关注。在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提倡融入英语原声双语影视节目成为普遍热潮的大形势下,关于在高职服装英语教学中引入设计类欧美原声节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策略的见解少有见文。以美国原声版知名时装设计类真人秀节目《天桥风云》为补充性教学辅助素材,以节目题目“天桥风云”和“教学”或“英语”为主题词,在被中国学术期刊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赋予盛誉的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上进行跨库检索,截至本文撰稿成文日期2016年7月17日跨库检索查询到的期刊论文为零,同期仅能查询到一篇发表与2013年题为“中美时尚文化对比研究——以《创意星空》和《天桥风云》为例”的硕士论文且不是关于服装英语教学的研究。可知关于在高职服装英语课中,用该档英文赛事节目作为教学有益补充的研究是个全新的探索,期待本文为本门课程带来抛砖引玉的新见解新成效。

二、在服装英语课内引入美国《天桥风云》视听教学的必要性

(一)节目介绍

要认识到风靡全球的设计师选秀节目美国《天桥风云》对高职服装英语课的必要辅助意义,需要先了解该节目的实力出场团队,节目构成及赛项看点。本文提及的《天桥风云》不是拍摄于1997年共36集,由韩国张东健、金南珠、韩载硕等主演、披露韩国时装界耀眼吸引的风光背后那些让人艳羡的模特行业现实生活的韩国言情、都市、偶像剧《天桥风云》,而是由Bravo Cable公司发行、由Eli Holzman主创、海蒂·克鲁姆 Eli Holzman编剧,于2004年12月1日在美国首播的一档时装设计师展示才华的英文原声真人秀节目。其英文名称是《Project Runway》,因受著名韩剧《天桥风云》影响,“天桥风云”成为其节目众多版本译制名中最受国人欢迎一名。

节目的评委嘉宾及选手三方实力派组成人员均值得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学什么及如何学。节目中的男主持人兼导师“Make it work”先生蒂姆·古恩Tim Gunn,曾获得艾美奖真人竞技类节目最佳主持人五次提名和一次获奖。另一名常任女主持人兼评委是曾出演过著名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的名模Heidi Klum。节目常任男评委是“钟情巴黎的美国纽约人” 老牌设计师迈克·柯尔(Michael Kors),其设计风格简约明朗自成一格被誉为“不脱离现实的幻想家”。另一位能与之高人气抗衡的常任女评委是尼娜·加西亚(Nina Garcia)。她曾担任法国著名时尚杂志《Elle》的美国版《Elle》杂志的时装总监编辑,后转任同享世界盛誉的法国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的美版《Marie Claire》杂志的时装总监(《Marie Claire》中国大陆简体版译作“《嘉人》”,港台繁体版译作“《玛利嘉儿》”)。作为一位深谙装扮之道的女性,她以令人称赞的时尚业内行和品位裁判者的经验撰写出版了被媒体和公众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四本时尚“圣经”,是一位时尚风向标级的高产畅销时尚书作家。两位评委善于用自身内化积淀的年代服装元素来判断分析点评选手的设计,言辞犀利点评到位。另外节目每期会邀请业界有威望的客座嘉宾充当评委之一,为挑战赛带来了新的专家视角和商业意义,可以避免服装设计流于艺术而失去实际商业价值。见多识广且为各大时装秀第一排的座上宾的金牌主持人、资深导师及实力派大牌评委们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准,为节目的档次和质量夯实了基础。参赛的时装设计师赛怀揣梦想充满才华,手下诞生的服装不亚于四大时装周展示的名牌[1]。每季赛事最后的获胜者常将获得在知名时尚杂志美国版展示作品的机会,十万美元创业启动资金、名牌跑车,和在纽约时装周举办个人作品发布会的机会等。

节目构成:节目每集时长为63分钟左右。从每季第一集十几位来自全美各地的爱好设计的或业余或专业的选手一同参赛开始,每集通过比赛产生出单次设计赢家(winner)、安全晋级选手和被淘汰者。整季赛事最后成功晋级的3-4位选手将凭各自体现往期各次设计特色的整套服装系列,参加世界顶级水准时装周,每季最后一集最不容错过。节目每集开场是简要的前情回顾,提及上集比赛的主题、制作服装过程中的导师指导批评、成品T台秀、精华点评及比赛结果。随后展示本季奖品及选手在本场赛前的真人秀访谈。接着是选手来到特定场地揣测比赛主题,导师和主持人到场揭晓比赛任务。之后是选手与客户交流用时30分钟内绘制设计草图(sketch)。而后去坐落在曼哈顿的美国纽约最大的布料店Mood(英语全名为Mood Designer Fabrics穆德公司/全名穆德设计师面料公司)选购面料,有时间和预算采购资金限制。随后回到赛事指定工作室开始为期一至两天的现场服装制作,期间有导师指导与交流。服装完成后是模特试装和调整环节。然后是主持人介绍到场评委嘉宾及正式T台成衣秀。走秀时能看到屏幕左下方有衣服特色关键词和选设计师名称,可听到参赛者独白。随后是公布晋级者并在剩下选手中由评委听取选手对服装的自我陈述。之后评委会交流点评和集中商讨,最后公布赢家和淘汰者姓名。

赛项看点:从节目完整结构而言,上述每个环节都是看点,但对课时有限的高职课堂来说,取舍哪些播放环节值得教师斟酌。

(二)节目对高职服装英语教学的意义

服装的款式千变万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使得服装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很难跟上这个行业的发展步伐。但如果因此就不主动靠近服装生产行业,则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得学生学无所用[2]。时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传媒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信息化时代,电视媒体对时尚文化的传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视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内的服饰文化,服饰心理,设计语言,审美倾向以及服装产业发展特征等各方面[3]。美国《天桥风云》原声节目展示了欧美国家对一流服装设计师在能力素质上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服装美学、服装心理学及市场商业需求,反映了服饰文化变迁及服装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

三、在服装英语课内引入《天桥风云》视听教学的可行性

依据有三。关于在高职英语中引入影视教学的文章为该创新性细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少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课授课模式为连续90分钟,其后期20分钟需要有实践性视听节目调节学生注意力并转化课本理论;以湖南省为例,全省高职院校均加入了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网络,高职教师利用“永不下课”的网络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观后思考讨论提供了互动性平台。

四、利用《天桥风云》拓展课本丰富课堂的实施策略

播放英语原声影视不应只是教师放映、学生观看这么简单的过程[4]。教师在播放前用5分钟讲解并带读自制PPT内总结的本集时装词汇和句子,注意提到与课本相关的表达和理论。在后15分钟节选性播放,在对应环节可暂定片刻,重点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自身在到达特殊赛场时关于主题有何推测,拿到主题后有何构思,成衣登台前如何搭配配饰发型及妆容,看到成衣秀时能否抉择孰优孰劣,斟酌选手的自述并听取评委的点评,感受并寻思成与败的致因。留给课后自学的是中间环节的制作过程。教师应建议学生时刻铭记课本的设计理论,从决定设计质量的美学、性能和价格三方面评价赏析领悟节目中的设计。课后拓展性阅读评委的时尚著作,访问评委及获胜者的官方主页以获取更多更新性理念和时装资讯,并通过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与教师保持观后互动。教师可在实践课上让学生开展观后小组PPT presentation(陈述)赛,将上述思考点用PPT形式及口头表达方式与同班分享,随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结语

本节目多年来播放集数总数不少,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和课本单元设置来遴选取舍播放的内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期待本文的抛砖引玉可以带来更多同行的相关教学研究和心得。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gou.com/v73176373.htm?fromTitle=%E5%B0%BC%E5%A8%9C%C2%B7%E5%8A%A0%E8%A5%BF%E4%BA%9A

[2]王蕾蕾.关于服装英语运用主题教学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3]彭亮.中美时尚文化对比研究——以《创意星空》和《天桥风云》为例[J].北京服装学院,2013.

[4]高曦.影视教学——让高职英语生动起来[J].科教文汇,2012(11).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下一篇:rich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