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的教学反思(共9篇)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感知课文,让学生说说画家乡的小朋友分别是谁?(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读准轻声。然后问: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涛涛的家乡在海边。”其实这也是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话。
精读涛涛那段,学会运用“那么……那么……”,这个关联词语,多处出现。在学习第2自然段后,我让学生练习说话,要求学生能说出一种景物的两个特点。如:“花儿那么香,那么美。”理解“一艘艘”,感悟“装满”,然后整段填空式积累句子,一步步扎实进行。第二自然段也是如此进行。
一、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随课文识字虽然可以避免集中识字法的单调枯燥,但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易打断学生学文的思路,所以我还是采用传统的集中识字法。由于学生预习得比较充分,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干,我一行一行出示,待出示第三行时,我说要把机会留给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小朋友们立刻就坐得端端正正了,而且读得响亮、正确,我这话可谓一举两得。小老师只带读四个前鼻音的生字,目的是要他们读准前鼻音。读词语时,我让他们做做捡贝壳的动作,说说“又—又—”的用法,这样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生活中去认识,小朋友学得比较有兴致。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平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这将激发起我们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孩子们喜欢旅游,我就设计了一个旅游主题,让他们乘上“快乐的小列车”,闭上眼睛听海浪的声音。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海边,听到了海鸥的叫声、海浪的拍击声,看到了又宽又蓝的大海、又多又满的鱼虾,还有五颜六色的贝壳,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起对课文的朗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课文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参与讨论,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去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在读文感悟
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同桌之间我读你听,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进行朗读,四人小组合作夸夸涛涛的家乡,选择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使学生拥有适度的自主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读书、去思考、去表达。
四、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二、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 画家乡的教学反思
★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后反思
★ 课文《放小鸟》的教后反思
★ 语文课文《画杨桃》重点句子解析
★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后记
★ 一年级《画家乡》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画
★ 《老山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 以学定教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课前透视
《画家乡》一文写了四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
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地情况,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4、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想像,画自己的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味家乡之美,感悟爱乡之情。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搜集草原、海边、山区、城市、平原等地的美景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揭题。出示填空()的家乡,板题《画家乡》,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揭示课题,奠定学文的感情基调。)
2、谈话。你的家乡在哪里?如果让你画一画你的家乡,你想画些什么?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也都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画了些 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读课文。
(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挖掘学生已知经验,实现学文的自然过渡。)对话平台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内容,自主学习。)
1、读文画出生字,想办法读正确。
2、用喜欢的方式 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确保读书活动的实效性。)汇报(汇报识字读文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1、利用生字卡片指读生字,新词。
2、去掉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交流识字经验,互相检测,互助学习。
(识字是低年段的学习重点之一,教学中要将识字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突出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学习的高效。)
朗读(选读课文,促进理解,感悟。)
1、假想自己就是其的一个小朋友,把自己描写家乡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学生选读段落进行自由练习。
3、指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课文感情进行朗读。
(让学生入境体验,引导学生角色扮演,促进读书感悟,提高阅读水平和朗读能力。)写字(分散写字任务,落实写字要求,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四个生字。“贝、原、男、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2、选择不好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导入(读文引入,进入学习情境。)以指名读全文的形式进入新的学习。讨论(读书交流,引导个性体验。)
1、你认为,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谁的家乡最美?读书画出相关的语句,诵读理解。
2、读书讨论,组内交流,感悟家乡的美。可以利用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说明。
(在品味中读文,促使学生经历一个深读体验的过程,积累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受到了家乡美的熏陶。)
欣赏(交流体验,感情朗读。)
1、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适时抓住“那么„„那么„„”引导学生说话。
2、在全班的范围内交流读书的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悟。
3、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记下来。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发展语言,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特点。)扩展(激发想像,综合展现,鼓励创新。)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读后你想说些什么?把学生引向画自己的家乡的活动。
2、在组织学生畅谈想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构思,画自己的家乡。
3、结合着自己的画,当个小解说员,把自己画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活动指向既在课内,又在课外,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有效地开发了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写字(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虾、跑”,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强调书写上的注意事项。
2、自由练写,教师巡视,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分课时安排写字,有效地分散写字的难点,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平坦:(多指地势)没有高低凸凹。宽广:面积或范围大。
平原:海拔较低,地形起伏极小的广大平地。山区:多山的地区。
草原: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关链接: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版图)这是我们中国的版图,它就像一只大公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位小画家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朗读感悟:
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4.合作学习第3段。
(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画家乡》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教材分析:
《画家乡》一课,读着它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伟大,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积重难返好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感悟,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家乡,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美丽,更妖娆。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得识字方法和经验。本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并有自愿识字的愿望,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小,缺乏识字的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3学习运用语言,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二)情感与态度:
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过程与方法:
1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2积累词语,朗读课文
3看图理解不同地域的景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2个生字,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大家知道自己的家乡在那里?(学生自由发言)展示课件,欣赏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 、大家透过窗户看看我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件展示五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哪五个小朋友。
四 、看图练习说话。
五、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领读,自由读
2、(课件出示生词)领读,全班读,检查读
3、个别难记的生字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六、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指导
3、生练写
七、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通读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几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别是在哪儿?
(二)他们的家乡美吗?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1、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涛涛的家乡有什么?
2、交流:涛涛的家乡有贝壳,有鱼,有虾
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
那么 ,那么。
又————
又--——
②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3大家再看看山山的家乡在那里?她的家乡都有些什么呢?
4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也非常美丽,大家也找找他们的家乡有什么呢?
5交流发言。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蜜——密吓——虾 愿 ——原
_____那么______ ,那么_____。
又————又--——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有鱼,虾和贝壳
山山的家乡 在山里 有山、水、树。
平平的家乡 在平原 有稻子、棉花和菜地
青青的家乡 在草原 有羊群和骏马
京京的家乡 在城市 有街道、楼房和公园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一年级《画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家乡》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教案背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画家乡》通过五个不同地方的孩子介绍了祖国大海、山里、平原、草原和城市的景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是多么辽阔,是多么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
教学方法:
教法:以读悟文,表演法。
学法:看图,读文,感悟,解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体味家乡之美,感悟爱乡之情。
教学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教了大家一首儿歌叫什么?(找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5位新朋友,他们可是一个个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乡呢?那我们就来学习《画家乡》吧!读读课题。
(板书:画家乡)
二、图文结合,初读感悟,认读生字。
1.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五位小画家的名字啊?请你们先把书翻到第24课《画家乡》老师范读,对学生要求:
(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
(3)想一想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出示课件:五位小朋友的画,板书: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2.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到他们的家乡的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出示课件:五位小朋友家乡照片。)
3.他们的家乡景色美吗?他们的家乡这么美你们想不想去参观旅游?不过他们听说我们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说如果同学们读对了苹果树上的词语苹果,就可以坐飞机去他们那里玩,你们有信心吗?(出示苹果树卡片。)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悟
1..同学们真棒,都顺利通过了考验。小女士们,小先生们让我们坐上时光的飞机出发吧!(出示课件照片:飞机。)
2.我们首先来到了涛涛的家乡——海边。涛涛的家乡美吗?看着这美丽的风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同学们涛涛在这幅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啊?看完涛涛美丽的画,谁来当涛涛做一个小导游介绍你的涛涛的家乡。
3.小朋友,我们要和涛涛的家乡说再见了。飞往我们旅行的下一站山山的家乡。(第一组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这就是山山家乡——山里。请你们仔细看看山山这幅画上都画了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真美,谁来当山山做导游介绍一下山山的家乡。
4.我们马上要离开山山的家乡了,走的时候山山对我们说:“小朋友再见了,你们下一站要去哪里啊?(平平的家乡——平原)第二组齐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好漂亮的平原啊,我们一起来欣赏平平的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啊?老师想请一个小导游为我们介绍平平的家乡。
5.小女士们小先生们我们现在已经飞到了美丽的草原,(出示音乐草原图片)这是谁的家乡啊?(青青的家乡)我们现在就站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大家站起来齐课文的第5自然段。我们来看看青青的这幅画都画了草原上的什么啊?老师想请第三组一起来当导游青青,介绍青青的家乡。
6.草原的景色真是好看,可是我们还是要离开的,唔——唔乘客们飞机马上要带我们去京京的家乡——城市啦,你们开心吗?男生齐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京京画的家乡——城市,都画了些什么啊?女生们来当导游京京,介绍一下京京的家乡。
7.我们已经游完了5位小朋友的家乡,在我们就要上飞机回家的时候,京京告诉我想和大家比赛一下(出示课件:读读说说)“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用 “那么„„那么„„”这个句式,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花是那么红,那么美丽。白云是那麽纯洁,那麽淘气。她是那么美丽,那么善良。天那么高,那么蓝。月亮那么大,那么圆。湖水是那么清,那么静。)
8.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这次旅行从海边到山里再到平原再到草原最后到城市,这五位小朋友非常喜爱喜爱他们的家乡,而且他们把他们家乡画的都很美。最后我们全班一起齐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板书:家乡美,爱家乡)
四、拓展延伸
1.各位旅客我们的飞机马上要飞回我们的家乡——安康了,(出示飞机图片)老师今天还想让你们游览我们家乡安康小女士们小先生们下飞机继续和老师走吧!(出示课件照片)
2我们家乡爱安康美吗?那你们喜爱我们的家乡吗?(喜爱)(出示课件小女孩说话)是啊!我们的家乡安康才是最美丽的.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画出我们美丽的家乡啊?那今天回家以后画一幅我们家乡的画好吗?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仅有浩瀚的大海、连绵的群山、广阔的平原、还有茫茫的草原、现代化的城市。住在不同地方的几位小朋友把他们美丽的家乡画了下来,想不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2、(课件出示生词)男女生赛读
读完学生自己评价。
3、读单字
4、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那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快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5、个别难记的生字在全班交流
6、小结: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
7、游戏巩固。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通读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这几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别是在哪儿?
(二)他们的家乡美吗?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1、课件出示画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交流:
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
那么,那么。
②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③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
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体会涛涛的心情。
4、师生合作读
(四)两段连起来读
(五)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如果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
2、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写
4、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捡、贝、壳、脚” 6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学生感受祖国的美,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你们看--------
(出示课件:西藏群山、中国长城、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这里有连绵的群山、雄伟的长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还有我们杭州西湖、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导语过渡:
我们住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昨天老师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的手,描绘出他们自己的家乡,想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多读几遍)
2、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学生自评、他评。
3、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孩子们自由回答)
小结:看来这几位小朋友的家乡都有人喜欢。今天周老师就带着大家随着乐乐旅行团去看看他们的家乡到底有多美,好吗?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图(出示海边图) 这是谁的家乡?
2、说图 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海蓝、海宽、一艘艘船、贝壳等)
(相机理解:装满了鱼虾感受鱼虾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 体会热闹、丰收;大海的美丽 蔚蓝以及对大海的喜爱)
3、自由读课文 (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 两人合作读 齐读
4、美吗?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课件出示贝壳,
5、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那么--。”指导朗读。用上了“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说的事物。你还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6、再读课文 这么美的地方真想去玩玩,那么让我们再一起去书中感受吧。集体读 自由读 小组读
小结:涛涛的家乡已经够美丽了,听你们读完我觉得更美了,你们好厉害啊!
(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哎呀!周老师居然忘记一件事情了,刚才我们去海边的时候我遇到了生字宝宝, 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你们想去吗?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接着以游戏帮助学生巩固。
3、指导写字“贝、虾”投影、评价。
小结:这节课我们到了涛涛的家乡,好玩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去山山平平的家乡。
作者邮箱: zgwyl@126.com
【《画家乡》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画家乡的教学设计10-10
历史悠久的家乡教学设计及反思01-21
画家乡 教案07-12
画家乡课文教案设计12-23
家乡风景美如画500字作文10-11
《给家乡孩子的信》重点教学12-10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07-13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