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精选3篇)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篇1

戴老师把吟诵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在吟唱中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这样的设计可谓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细细品味,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下面是听这节课的大体记录

一、学习按照平仄规律吟诵古诗 师生书写:静夜思

(一)解题。

1、读准字音

A、生读(静夜思),指导学生轻轻地读。生再轻声读。B、正音。注音:sì 该怎么读? 一生读(声音太响)老师相信你能读好。再来。生再读(声音变轻了)C、屏幕出示《辞源》中的注释 a、谁家里有《辞源》?谁买的? b、一一讲解注释,弄清为什么读sì

2、根据平仄读

A、教学平仄,学生给诗题标注平仄符号。B、练读诗题

指名读

3、体会感情读

声调除了让我们读准字音外,还能传达一种情感,平声一般表示顺畅、开朗,仄声一般表示抑郁、压抑。课题连续三个仄声,标出心情线。指导读。

(:此处通过工具书正音,让学生了解“思”在古语中的读音及意义,平仄让学生初步懂得节奏,接着教师富有磁性的声音、变化多姿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引领着学生,带动着学生的情感,情感朗读就水到渠成。)

(二)赏读。

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李白有着怎样的心情?他是如何通过这20个字来表达这份情感的呢?让我们走进《静夜思》,细细赏读。

1、学生默写《静夜思》。

2、学生标注平仄。朗读。

3、平仄连出情感线,感受心绪的跌宕。

(此处有了前面教学铺垫,学生对平仄有了直观的感受,自然可以轻松标出平仄,并且借助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读出使的节奏来。最欣赏的还是戴老师跌宕起伏的心情线,形象直观的再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帮助学生体悟感受,用声音的抑扬顿挫传递出这份情感来。)

(三)吟读

1、还有一种读法。

A、教师示范吟诵。

板书:吟 B、你听到了什么: 生:唱歌、唱戏、吟诗„„ C、生试吟

学生一边吟一边做手势,老师相机给以表扬和鼓励。

(此时可能学生第一次接触吟诗,音乐的起伏让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老师耐心而细心地示范,学生逐渐和老师琴瑟相和)

2、简介李白生平

A、李白生活的时代、地点 出示唐朝地图

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李白从出生碎叶城到迁居四川青莲,直至成人后游历大唐王朝的人生轨迹,引读诗句—— B、想象李白可能会思念什么?

学生讨论:故乡的父母、朋友、风景„„(人、事、物)

3、体会意境

20多年以后,周游大江南北的李白面对着这一轮明月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悲伤)

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面对着着一轮明月,诗人李白吟诵起,引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处诗歌背景介绍,教师富有表现力和激情的语言,悠扬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那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意境之中,读得入情入境。)

二、体会心情读

1、体会李白心情。

2、诗句哪个字最能体现李白的心情?

根据心情图圈画重点词:月

思故乡

3、联系全诗分析李白诗歌的“月”

4、引读全诗,吟读全诗。

(此处“月”与“霜”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月光如霜”的意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学生在且吟且思中,情感得到升华。)下课。

板书:

丨 丨 丨

静 夜 思

静 夜 思

一 一 一 丨 一

床 前明 月光,一 丨 丨 丨一

疑 是地 上霜。丨 一 丨 一

举 头望 明月,一 一 一 丨一

低 头思 故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戴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不仅用了直观的图示,还巧用了肢体语言,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另外,引导学生读诗,戴老师完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第一步,他是指导学生读正确。比如《静夜思》,戴老师出示《词源》里关于“思”的几种解释,让学生比较并结合题目思考,“思”在这里应读第四声,表示“心情思绪”。第二步,读出平仄。先给学生讲明平仄与今音的关系,然后,用符号标出,接着带领学生读出语调,语速。第三步,读出情感,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戴老师安排了结合背景材料朗读,古诗对比,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后朗读,展示画面读等多种形式。反思我们平时的古诗教学,也想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可总是不尽人意,原来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教学,在朗读技巧上下工夫,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因此事倍功半。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篇2

触摸小语的精彩瞬间

——参加“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歙县新安小学

吴恒仁

平凡教师,真正布衣,一直“宅”在教室,教学生活的空间十分逼仄。工作十几年,没有走出校门听过课,更没有参加过如此高规格,高品位的语文观摩研讨活动。这次参加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观摩教研活动,给了我无限回味,令我茅塞顿开。读书,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那么,这次观摩研讨是和小学语文的顶级智者在对话,既开阔了小学语文教学视野,又破解了自己教学中的许多迷惑。

聆听大师智慧声音,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谈谈点滴感悟:

一、灵活处理教材,巧妙运用课程内容。

教材是范例,是样本,可我们往往把它看做“权威”,对它依赖性很强,不敢解剖肢解,不敢添枝加叶,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次校内听课,同事觉得加“※”号的课文就必须一课时完成,结果拖堂十几分钟也完不成教学任务。我在评课时就说:“略读课文也可上成精读课文,反之亦然。”他说:“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灵活处理教材,巧妙运用课程内容。在名师的课堂中,就凸显了这一点。

“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课堂教学”不等于“课本教学”。语文教材的处理是有艺术的,观摩研讨活动中的教师都是艺术大师,他们对教材的处理、雕琢,对课程的理解都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如:

陈曦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就把第二自然段作为学习重点,从这里挖一口“深井”,然后蔓延开来,后面的教学就水到渠成。谭姗姗老师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在初读课文就给学生一个问题:找出描写水的句子。这样安排,学生一下就抓住了“空中满是盛开的水花,一朵朵晶亮耀眼。当水花和那红艳艳的凤凰花瓣一起飘落的时候,就激起了一串串笑声,沿着大街小巷流淌。”这一片段,然后引入情境,感受喜庆的氛围。在第四环节中又让学生抓住“描写周总理”和“欢笑”的语句来读,看似打乱了文章的节奏,其实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线索。在学习完“总理欢笑着和阿果阿岩泼水”片段,让学生分角色复述这个欢乐情景。后面又回读第二自然段,深化怀念之情。她们灵活处理教材,设计显得十分巧妙,步步推进,层次分明。徐凤老师教学《井底之蛙》时,设计了“迁移对比,感受‘大’乐”这一环节,把古文引入课堂,让学生比较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拓展了文本,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更加精彩的是钱熠华的整合课——《天火之谜》与《诺贝尔》,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地钦佩钱老师的胆识和创新精神。他以《天火之谜》和《诺贝尔》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异同,辨析侧重写人和侧重叙事的文章如何选材和安排材料。他不局限于教材,引进课外阅读,精心整合重组,两课同时教学,打破常规课程观念,另辟蹊径进行语文教学,把主题单元课文横向比较,甄别,联系,还把读文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读文后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归纳小标题:“雷暴可怕,探究雷暴,避免雷暴”;“受奖仪式,发明炸药,遗嘱设奖”,通过分析小标题,学生自然就知道一篇侧重叙事,一篇侧重写人。然后紧紧抓住“实验情景”,逐词逐字研读,分析两个细节的写法,感悟细节的层层推进。通过对比阅读,如何进行具体描写的难点很容易就解决了。从设计到教学,无不显示出钱熠华老师的睿智和胆魄,既让人欣赏,又给人收获。

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三者互相联系与制约。只有艺术地处理教材,巧妙地运用课程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丰富多彩,熠熠生辉。

二、重视文本理解,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研读文本,和文本对话,语文是“诗”与“思”的解读,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指导学生学习的。在后来的语文教学中,我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在语文教学时不断地运文本展开了语言文字的实践。在一次公开课后,我听一位老师说:这样的课,学生会运用语文,考试不成问题。我当时听了有些郁闷,难道我的语文教学就停留在应试的阶段。一直疑惑不解,但还是我行我素,不搞花里花俏,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实践,带着疑惑踟蹰地前行。在这次观摩教研中,小学语文专家马建明、吴福雷的点评彻底地为我解脱了“罪名”,让我豁然开朗。马老师在点评中说了四个思考:一是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的美丽转身,加强语言的运用;二是教材内容到课程内容的美丽转身,促进语言的运用;三是由教师占位到学生学习的美丽转身,加大语言实践的容量;四是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美丽转身,拓展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钱熠华老师的整合对比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运用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天火之谜》一文,钱老师紧抓“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诺贝尔》一文,又是抓住“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来学习,让学生知道是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写的。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读写紧密紧密结合起来了。充分关注文本的表达,学习作者的表达,进入作者的写作状态,借助文本训练学生的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陈曦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有一个环节是自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听后填空猜词,训练学生的听力,通过听读课文,捕捉文本信息。孙一敏老师教学《草原》中,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草原美景,领悟了老舍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后,出示画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写文章,学法和训练紧密结合。纪凌老师的《燕子专列》的导入就别出心裁:老师说内容,学生根据意思说含有“专”字的词语。“专门经营某一主牌商品的店——专卖店”“机关单位或个人专用的车——专车”„„这一环节表面看是游戏,实为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专列”的意思,还渗透了生活语文,运用语文的理念。

从理解文本,到语文实践,是一个美丽的转变,加强语文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沟通了语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使语文学习的空间更为广阔,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言语实践场。

三、简约使用课件,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在我们日常的公开课中,精美的教学课件迷惑了我们的眼睛,也迷惑了学生的学习,课件的展示成了课堂的主旋律。由于课件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由于课件的大容量,挤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由于太多的资料链接,耽误了宝贵的自读自悟时间。

我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由于链接了一些课外阅读,引进了鲁迅生活的一些背景资料,这样学习容量明显加大,导致学生自读自悟时间不够,整堂课显得仓促忙乱,蜻蜓点水。显然,课件播放束缚住了我的教学,并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借助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在这次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简约而不简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蔡春龙老师的《写童诗》一课,蔡老师先用课件出示几幅“云”的图片,带领学生欣赏,然后指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用一两句来描写云。并从云的形状、颜色、功能等引导学生想象。从图片到语言,从形象到抽象,课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纪凌老师教学《燕子专列》的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出示表格图,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牵引作用,学生很快就从课文找出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学生整合一翻就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课件很实用,效果明显。

最让我欣赏并值得借鉴的是徐凤老师的课件设计,她教学《井底之蛙》时在多媒体课件里设计了一个虚拟人物——“丁丁”,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丁丁”就会出现。如,在“学生默读课文,在旁边作上简短的批注”这一环节中,四年级的学生对“作批注”有些困难,这时徐老师就出示课件,带领学生看“丁丁”的读书笔记,“丁丁”的批注成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课堂的尾声——“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时,采用幻灯形式出示“丁丁”这一节课的所有课堂笔记,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总结,还给了学生一个如何做语文笔记的读书方法,“授之以渔”,巧妙而精彩。

在这次观摩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的语文课精彩纷呈,他们课堂语言丰富,不仅风趣,还很新潮,如“元芳,你怎么看?”“读词接龙用航母舰载机起飞动作——航母style”等;还有,“等待是美丽的”,课堂上要学会等待,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流程,要以学定教,注重生成;还有,教学时要从容淡定,每个环节都要学透,不能蜻蜓点水,草草收兵;还有„„

“都是好课,就是不知道听什么?”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后来专家点评时说:“听课,就是听教学主张,听教学思考。”听到这句话时,我差点拍案惊奇。专家说的“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持久阅读,海量阅读”等等,每个精彩瞬间,每个教学主张,都给了我无尽的思考和借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听课,善学习,勤思考,敢尝试,我们的小学语文才会更加美丽!

聆听大师的智慧声音

触摸小语的精彩瞬间

——参加“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安徽省歙县新安小学(245200)

吴恒仁

平凡教师,真正布衣,一直“宅”在教室,教学生活的空间十分逼仄。工作十几年,没有参加过如此高规格,高品位的语文观摩研讨活动。这次参加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观摩教研活动,给了我无限回味,令我茅塞顿开。读书,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那么,这次观摩研讨是和小学语文的顶级智者在对话,既开阔了小学语文教学视野,又破解了自己教学中的许多迷惑。

聆听大师智慧声音,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谈谈点滴感悟:

一、灵活处理教材,巧妙运用课程内容。

教材是范例,是样本,可我们往往把它看做“权威”,对它依赖性很强,不敢解剖肢解,不敢添枝加叶,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次校内听课,同事觉得加“※”号的课文就必须一课时完成,结果拖堂十几分钟也完不成教学任务。我在评课时就说:“略读课文也可上成精读课文,反之亦然。”他说:“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灵活处理教材,巧妙运用课程内容。在名师的课堂中,就凸显了这一点。

谭姗姗老师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在初读课文就给学生一个问题:找出描写水的句子。这样安排,学生一下就抓住了“空中满是盛开的水花,一朵朵晶亮耀眼。当水花和那红艳艳的凤凰花瓣一起飘落的时候,就激起了一串串笑声,沿着大街小巷流淌。”这一课文片段,然后引入情境,感受喜庆的氛围。在第四环节中又让学生抓住“描写周总理”和“欢笑”的语句来读,看似打乱了文章的节奏,其实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线索。在学习完“总理欢笑着和阿果阿岩泼水”片段,让学生分角色复述这个欢乐情景。后面又回读第二自然段,深化怀念之情。她们灵活处理教材,设计显得十分巧妙,步步推进,层次分明。徐凤老师教学《井底之蛙》时,设计了“迁移对比,感受‘大’乐”这一环节,把古文引入课堂,让学生比较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拓展了文本,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更加精彩的是钱熠华的整合课——《天火之谜》与《诺贝尔》,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地钦佩钱老师的胆识和创新精神。他以《天火之谜》和《诺贝尔》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异同,辨析侧重写人和侧重叙事的文章如何选材和安排材料。他不局限于教材,引进课外阅读,精心整合重组,两课同时教学,打破常规课程观念,另辟蹊径进行语文教学,把主题单元课文横向比较,甄别,联系,还把读文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读文后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归纳小标题:“雷暴可怕,探究雷暴,避免雷暴”;“受奖仪式,发明炸药,遗嘱设奖”,通过分析小标题,学生自然就知道一篇侧重叙事,一篇侧重写人。然后紧紧抓住“实验情景”,逐词逐字研读,分析两个细节的写法,感悟细节的层层推进。通过对比阅读,如何进行具体描写的难点很容易就解决了。从设计到教学,无不显示出钱熠华老师的睿智和胆魄,既让人欣赏,又给人收获。

二、重视文本理解,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研读文本,和文本对话,语文是“诗”与“思”的解读,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指导学生学习的。在后来的语文教学中,我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在语文教学时不断地运文本展开了语言文字的实践。在一次公开课后,我听一位老师说:这样的课,学生会运用语文,考试不成问题。我当时听了有些郁闷,难道我的语文教学就停留在应试的阶段。一直疑惑不解,但还是我行我素,不搞花里花俏,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实践,带着疑惑踟蹰地前行。在这次观摩教研中,小学语文专家马建明、吴福雷的点评彻底地为我解脱了“罪名”,让我豁然开朗。马老师在点评中说了四个“美丽转身”,其中一个就是“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的美丽转身,加强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钱熠华老师的整合对比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运用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天火之谜》一文,钱老师紧抓“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诺贝尔》一文,又是抓住“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来学习,让学生知道是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写的。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读写紧密紧密结合起来了。充分关注文本的表达,学习作者的表达,进入作者的写作状态,借助文本训练学生的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陈曦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有一个环节是自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听后填空猜词,训练学生的听力,通过听读课文,捕捉文本信息。孙一敏老师教学《草原》中,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草原美景,领悟了老舍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后,出示画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写文章,学法和训练紧密结合。纪凌老师的《燕子专列》的导入就别出心裁:老师说内容,学生根据意思说含有“专”字的词语。“专门经营某一主牌商品的店——专卖店”“机关单位或个人专用的车——专车”„„这一环节表面看是游戏,实为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专列”的意思,还渗透了生活语文,运用语文的理念。

从理解文本,到语文实践,是一个美丽的转变,加强语文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沟通了语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使语文学习的空间更为广阔,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言语实践场。

三、简约使用课件,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在我们日常的公开课中,精美的教学课件迷惑了我们的眼睛,也迷惑了学生的学习,课件的展示成了课堂的主旋律。由于课件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由于课件的大容量,挤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由于太多的资料链接,耽误了宝贵的自读自悟时间。

我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由于链接了一些课外阅读,引进了鲁迅生活的一些背景资料,这样学习容量明显加大,导致学生自读自悟时间不够,整堂课显得仓促忙乱,蜻蜓点水。显然,课件播放束缚住了我的教学,并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借助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在这次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简约而不简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蔡春龙老师的《写童诗》一课,蔡老师先用课件出示几幅“云”的图片,带领学生欣赏,然后指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用一两句来描写云。并从云的形状、颜色、功能等引导学生想象。从图片到语言,从形象到抽象,课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最让我欣赏并值得借鉴的是徐凤老师的课件设计,她教学《井底之蛙》时在多媒体课件里设计了一个虚拟人物——“丁丁”,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丁丁”就会出现。如,在“学生默读课文,在旁边作上简短的批注”这一环节中,四年级的学生对“作批注”有些困难,这时徐老师就出示课件,带领学生看“丁丁”的读书笔记,“丁丁”的批注成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课堂的尾声——“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时,采用幻灯形式出示“丁丁”这一节课的所有课堂笔记,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总结,还给了学生一个如何做语文笔记的读书方法,“授之以渔”,巧妙而精彩。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篇3

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南康市第六小学蔡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季节,我有幸来到这样一个令人们所向往的美丽城市——杭州;来到众多莘莘学子梦想的天堂——浙江大学。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享受美丽风景的同时,更让我享受的是名师课堂,享受“千课万人”的魅力。

在短短的四天观摩学习中,我们走进名师,走进名师的课堂。一堂堂激情四射、精彩无比的示范课;一场场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一次次思维碰撞、火花绽放的互动点评;都让我深有感触,大开眼界,让我的心灵一次次震撼,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美美地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在为期四天的观摩学习中,总共听了29节示范课,其中包括唐彩斌老师的《平行与垂直》,吴正宪老师的《重叠》,杭州名师丁杭缨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赵海峰老师的《可能性》,朱伟森老师的《图形中的规律》,张莉老师的《解决问题》,江苏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认识比》,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猜想之后》,刘伟男老师的《计数器的使用》,郑桂元老师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刘延革老师的《转化解决问题》,席争光老师的《可能性的大小》,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平行》,来自上海的美女老师徐文艳的《多位数认识的整理和复习》„„等等。这些课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每堂课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位在舞台上执教的老师,都是那么敬业、那么认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以及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

唐彩斌老师,理性、深刻、丰富,关注数学思维,几何画板的应用更是令课堂增光添彩;吴正宪老师,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交流、对话、反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令观众折服;丁杭缨老师,清新、真实、自然,素材新颖敢于创新;赵海峰老师,充满灵气,激情四溢,整堂课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朱伟森老师,不疾不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张莉老师,语言清晰,层层深入,注重让学生说理;徐卫兵老师,教学形式多样,资源丰富,轻松流畅;华应龙老师,博学多才,独具慧眼,思维敏锐,教学生学会思考、拥有力量;刘伟男老师,设计精妙,传递智慧,让人体会到“人脑高于电脑”;郑桂元老师,思路清晰,有条有理,与学生真诚互动;刘延革老师,拥有非凡的语言能力,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引导学生掌握策略;席争光老师,开朗幽默,调控课堂能力超群,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朱德江老师,聪明睿智,关注学生,课堂内容简约但细致而深入;徐文艳老师,温柔漂亮充满魅力,从容演绎着一般老师极少公开的教学内容;孙

1贵合老师,浑身充满张力,教学设计精巧、层层剥开、关注细节„„

经过这样一次观摩学习终于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有更深一层地理解了:那就是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让学生得到智慧,让老师智慧成长;让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智慧地教,师生在生成中智慧得到成长,享受过程中的精彩。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课,觉得他们的课犹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大师”就是“大师”,真是与众不同。这些大师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让人听了为之感动!大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一、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

吴正宪老师的这节《重叠问题》,以充满人文气息的交流对话、丰富灵动的教学策略见长。课堂上,吴老师胸怀学生、心存数学,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营造了真正安全的课堂氛围,引领着学生和学生深入地对话。

以下片段让我记忆深刻—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课外小组人数问题”。

师:有没有想法不一样的同学?

生1:(5+9)-2=12(人)

生(几个学生喊):错!

生1:有什么问题?

生2:有两人两组都参加了,还要加上他们!是14!

(学生中出现两种意见:14和12。吴老师组织学生举手表态,同意12和14的分别举手,还有两种都不同意的。)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3: 5哪里来的?9哪里来的?2哪里来的?

师:问得真好!请你解答。

生1:5是语文组的人数,9是数学组的人数„„

师:谁能提问越来越深刻?

生4:为什么还要减2?

生1:5和9里面重复算了4号和5号同学,所以要减去那一次多余的。听懂了没?

生4:听懂了。

师:学习就是这样,你说说,我说说,慢慢就懂了。

生5:我还提个问题---其实不用加括号的!

师:(手指生1)你问他

生5:你加括号干什么?

。。。

这些的交流过程使我们听课者禁不住会心地笑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提出:“(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教会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今天这节课,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高明的“顾问”。当课堂出现“14“和”12”两种声音时,老师没有急于介入做出评价,奉献“真理”,而是及时抓住生成的矛盾,把双方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了一场生生互动的对话。像这样的对话和交流,课堂里还有很多,包括课堂最后吴老师引领学生“回头看”—---今天你学了什么?谁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方法能解决你后面提出的问题吗?„„整堂课,吴老师营造了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对话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们纷纷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参与到了对话中。

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中,教师透过让学生自主解题,发展出多元的解题,再由学生自行说明解释,经由课堂内的讨论与沟通,最后形成数学算理的共识,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解决问题的数学教育目标。

这是老师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没有限制的自主开放空间下,自然产生多元的解题方法,当这种让学生透过表达、沟通与讲道理的学习方式,形成数学课的一种模式时,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更加清楚明白,就构成了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老师在本节课充分做到以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整堂课中可以感受学生童言中隐含着的数学意义的浮现,非常令人赞许。

二、大课堂,大智慧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来自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猜想之后》给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有人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学习其实就是很简单,就是猜想,猜错了再想。错误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它,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去掌握数学的思想的本质和概念,达到辩证与统一的关系。

华老师的课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而又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特别是在这节课中,华老师注重“错误观点”,他的那句“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一句都能感受到是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很多学生眼里的差错代表的是失败、耻辱,他们担心上课发言出错受同学歧视,这种情况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比例越大。华应龙老师说:正确的,可能只

是模仿;错误的可能是创新。我想也许只有孩子在思考时才会有这种创新。华老师还说:只有精心预设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差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才会有机会享受生成的差错。我想对待学生的差错自己不光要有精心的预设,还要在学生生成错误的同时去运用它。这也就需要在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着眼于是对还是错,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本节课华老师出示一个错误的例子:

25.3×4.2=(25+0.3)×(4+0.2)

=25×4+0.2×0.3=100+0.06

=100.06

让学生去分析这么解到底对不对。

在错误中又出示25.3+4.2=(25+0.3)+(4+0.2)=29.5这样形式的加分运算。

让学生在正确和错误中学会迁移和辨析。学生通过主动计算发现其实25.2×4.3应该等于106.26,而原题则为100.06,那么少去的6.2去哪里了呢?这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师:小数加法这么做为什么对?小数乘法为什么会错呢?

0.2

接下来华老师出示

实25.3×4.2

=25×4+25×0.2+0.3×4+0.3×0.2=106.26,这里通过几何图形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错误的原因,验证了学生刚才的猜想。

猜想-验证,然后到实际运用,这样三步走的过程,一气呵成!接下来的卖葱的故事更是将知识升华到顶点。故事大致内容:一大爷卖葱12元/千克,一个人买15千克,但是买葱人要将葱白跟葱绿分开买,葱白9元/千克买10千克,葱绿3元/千克买5千克,大爷卖了以后,算了一下发现自己亏了,为什么? 学生猜想-验证:15×12=(10+5)×(9+3)≠10×9+5×3,因为无论葱白还是葱绿都是按12元每千克卖的,不能按顾客那样的方式去卖。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拓宽了,发现了问题根本所在。

在这些这个探索过程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25 0.3,从长方形的面积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计算4个长方形的面积发现,其

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不断渗透数学猜想的思想。在验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验证三种解决方式:举例子、讲道理、走老路,简单地概括和梳理,在课堂中学生真正的体会这种思想并且贯彻得非常深入,足见华老师的多年的深厚功底带给我无比的震撼和感悟。

三、涤荡学生思维的教学

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在《探究计算中的规律》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4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在整堂课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数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的《认识四边形》之后,在我心里一直存在的“数学课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这个问题突然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像钟老师所追求的那样,不必过分华丽和热烈,而是更崇尚静悄悄的,但学生思维却在激烈地“运动”着的课堂。正是:“数学教师的天职乃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在这样的理念下,钟老师呈现给了我们一堂朴实、简练但却具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堂。首先,教师开门见山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第二个环节中,钟老师以“找朋友”为抓手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四边形的特点。最后,结合动手操作,钟老师抛出三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结束一问:“如果下节课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你会从哪里入手来研究?”将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向课外。整个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钟老师的教学精髓——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上一篇:实验室主管述职报告下一篇:男方离婚起诉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