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共8篇)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篇1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1

开发区有关部门、街道各办(中心)、村(社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通知》(浙政发〔2019〕31 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通知》(杭政函〔2020〕8 号)以及余杭区《关于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通知》(余政办〔2020〕16 号)文件精神,为全面做好东湖街道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七次人口普查将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依法实施,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东湖街道人口发展状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要全面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街道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员、流动人员,以房找人方法:生活居住自建房、安置房、商品房、厂区宿舍等,以及建筑企业、建筑工地(含道路交通)、工棚等的人。

(注:以局培训为准。)

三、普查的内容和时间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

四、普查的组织架构

第七次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东湖街道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村社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1.东湖街道成立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街道财统审计办公室、东湖派出所、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开发区产业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统审计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实施等工作。

2.东湖街道各村(社区)成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小组,组长应由村(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副组长应由村(社区)班子成员担任,工作小组成员需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岗位责任,确定一名专项信息联络员。工作小组根据东湖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的进度和要求,做好本村(社区)范围内人口普查工作。

3.一个村社即一个普查区,各村社再结合实际,合理划分普查小区,原则上按 80-***户设置一个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员,每个普查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原则上四至五个普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我街道范围预计有 1000 余个普查小区,需要千余名普查员上门登记,“两员”的招聘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成效。

五、普查的工作流程和计划

(一)准备工作(2020 年 1-6 月)

1.成立街道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2020 年 4 月)

2.制定人口普查工作进度(2020 年 4 月)

3.“三落实”以及制定街道人普办工作制度(2020 年 5 月)

4.制定七人普工作方案、收集有关人普资料(2020 年 5 月-6 月)

5.根据需要进行普查社区地图的划分、核实村级边界和代码(2020 年 6 月-7月 13 号前)

6.人普“两员”选配(2020 年 6 月)

7.组织参加区级指导员培训(2020 年 6 月)

(二)普查试点(2020 年 7 月)

1.七人普试点准备工作(2020 年 7 月)

2.人普试点、试点宣传(2020 年 7 月)

3.街道普查指导员参加市级培训(2020 年 7 月)

(三)划区绘图(2020 年 8 月)

1.开展划区绘图培训(2020 年 8 月)

2.普查区建筑物标绘(2020 年 8 月)

3.根据需要进行划分普查小区、编制普查小区码(80-***户或***人为一小区)(2020 年 8 月)

4.准备普查小区底图(2020 年 8 月)

(四)清查摸底(2020 年 9-10 月)

1.街道、村(社区)二级普查员和指导员参加培训(2020 年 9 月)

2.街道对村(社区)普查员和指导员开展培训(2020 年 9 月)

3.开展普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宣传、相关行政登记资料(2020 年 9 月)

4.户口整顿结果移交至人口普查办公室 2020 年 9 月)

5.下发普查用的 PAD 设备(2020 年 9 月)

6.街道、村(社区)普查机构开展人普宣传月活动(2020 年 10 月)

7.完成人普小区图并进行抽查(2020 年 10 月)

8.全区开展七人普清查摸底工作(2020 年 10 月)

9.自主填报预约登记、入户摸底普查(2020 年 10 月)

10.编制、上报户主姓名调查底册(2020 年 10 月)

(五)人普登记(2020 年 11 月)

1.普查员入户定位登记。完成数据的录入(每天备份)、和上传(2020 年 11 月)

2.短表登记、上报。长表抽样、登记、上报(2020 年 11 月)

3.比对复查(2020 年 11 月)

(六)数据审核(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 月)

1.审核、查漏补缺和数据验收(2020 年 12 月)

2.长、短表数据处理(2020 年 12 月)

3.事中质量抽查长(2020 年 12 月)

4.长、短表数据审核和验收(2020 年 12 月-2020 年 1 月)

六、普查的工作要求

1.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个人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2.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各村社收集整理疫情防控期间住宅小区进出人员信息登记表、小区通行证办理表以及房屋出租情况摸底表等有利于人口普查工

作的相关基础资料,并妥善保管,提前理清辖区住户信息,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排查取得资料在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应用。健全部门联动的统计单位名录库持续维护更新机制。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全面推广应用电子签名,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等设备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提高普查数据采集抗干扰能力和数据采集处理效能,减轻基层普查人员工作负担。

3.注重宣传引导。应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情况,广泛深入宣传人普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2

人口普查总体方案是为了保证工作内容和程序的一致,从而取得全面准确的普查资料,而根据一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技术条件制定的。为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制定过程中,要结合用户调查、专家咨询以及试点情况对试行方案进行反复修订。但经政府批准成为正式方案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各项工作都必须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不能随意变更。

人口普查总体方案必须明确规定的内容是:(1)普查的目的和意义;(2)普查的对象和范畴;(3)普查的标准时间和登记时限;(4)普查项目,包括确定指标、指标体系,规定指标计算和分组方法,制定普查表;(5)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办法,包括建立机构、组织领导、普查人员来源和培训、普查登记、质量控制、数据汇总整理、普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和汇编出版等各项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时间进度及经费来源。

为保证正确理解和贯彻实施普查方案中的有关规定,还须制定有关说明及各

项工作的实施细则。例如中国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都制发了人口普查表的“填写说明”,并分别制定了 8 个和***个工作细则。

参考资料

1.吴忠观.人口科学辞典: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3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篇2

一、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

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广泛深入宣传活动, 同时向被调查户发送《致住户的一封信》, 宣传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办法和普查的项目。通知各户普查登记的时间, 要求各户申报人同家人一起, 做好人口普查的申报准备。通过广泛的宣传, 造成强大的声势, 使人口普查工作家喻户晓, 从而得到群众对调查摸底工作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二、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 注重培训效果, 确保工作质量

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内容多, 时间紧, 指标复杂, 熟练掌握工作方法和填表技能是关键。我县于摸底前夕对全县所有乡镇普查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成员单位包乡镇的业务人员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普查员, 进行了摸底工作业务培训。县普查办授课人员, 结合实际认真备课, 进行试讲, 使课件通俗易懂, 操作性很强。综合业务培训会后, 开展了入户试点, 增强了“两员”的实战技能。在各乡镇召开普查摸底培训布置会时, 县普查办授课老师又巡徊各乡镇进行讲解指导。通过多层次的培训, 多形式的练兵, 多方位的指导, 全县“两员”熟练掌握了普查摸底阶段的各项工作技能。

三、及早收集相关资料, 注重与部门数据的衔接, 确保数据质量

根据工作需要, 县普查办收集了公安部门经户口整顿后的到普查区的汇总数据;计生部门的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出生及死亡人口等相关资料;卫生部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台帐;劳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台帐;教育部门的脱盲率及义务教育普及率。并及时反馈到各乡镇。

四、细化工作安排和要求, 工作思路清晰

为保证工作进度, 细化工作要求, 摸清全县人口底数, 进一步明确人口普查摸底阶段工作要求, 我县下发了文件, 对乡镇开展普查摸底工作提出了质量、时间、组织等方面的要求, 对摸底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操作技术进行了重申和规范。使县乡普查工作人员对此阶段工作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有效地促进了摸底工作的有序开展。部分普查区还印制了简单易懂的入户登记草表, 全面登记每一个应登记人口的基本信息, 再根据草表整理统计录入户主姓名底册表, 既有效化解了户主姓名底册表指标的复杂性, 又确保了摸底清查的全面完整性。

五、加强督查指导, 确保摸底工作不走过场

为避免发生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不入户而照抄相关资料, 县人普办建立了较完善督导、督查制度, 实行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报酬与普查数量和质量挂钩等措施, 确保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县人口普查指导小组成立督查组巡回全县进行督促检查, 确保摸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县普查办组成普查指导小组, 对口联系各乡镇, 实行人口普查工作联片包干责任制。各小组按照县人普办业务指导组的统一安排和职责要求, 对所联系乡镇各环节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县普查办业务指导组也巡回各乡镇进行检查指导, 发现问题, 及时解答。

六、扎实搞好数据质量控制, 注重主要数据审核分析, 把握主要数据关前移

普查摸底是搞好普查的基础性工作, 它对整个普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旦摸底工作结束, 普查的大体轮廓也就出来了。同时, 还可以提前掌握人口底数及其变动情况, 并及时发现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 可以确保普查登记质量和圆满完成普查任务。我们通过认真搞好培训, 及早收集资料, 细化工作安排, 加强督查指导等到多种方式确保摸底数据质量。同时, 制定了《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阶段工作审验制度》, 编制了《审验表》, 进一步落实责任, 提高质量。由普查指导员审验普查小区、乡镇业务骨干审验普查区, 联乡镇县普查办指导员审验乡镇, 各乡镇经三级审验后方可向县普查办送审摸底表。在各级审核验收时, 对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出生人口等主要数据进行了认真对比分析, 查找差距原因, 确保了摸底数据准确可信。

笔者认为在以后的人口普查中, 应当继续开展而且要加强普查前的摸底工作, 注重摸清人口底数和准确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在强化摸底工作以上两方面的作用外, 还应在摸底工作中注意发挥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在摸底工作时要加强普查前的宣传工作, 为后期普查登记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在摸底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所属调查小区一些不利于普查的因素, 并及时加以解决:三是在摸底工作中可与调查户约定调查时间, 约定申报人, 介绍调查内容等, 便于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完成调查任务。

摘要:人口普查堪称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也是世界各国最为重要的一项大型国情国力调查。作为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空前增大。本文总结了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作好普查摸底阶段的工作方法。

北京圆满完成人口普查试点工作 篇3

为了保证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市人普办对各项试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一细化。通过综合试点,验证普查方案的可行性和各项细则的可操作性,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和细则打好基础;通过各专项试点,寻找破解普查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一步规范普查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在此基础上,市人普办提出“市区两级联动、有效控制节点和全面深入总结”三项具体措施,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市区两级联动,保证试点内容的针对性

按照市人普办统一要求,本次综合及专项试点均由各区县人普办自主选题,自主确定参加试点的社区居(村)委会,并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从而保证试点内容与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普查难点紧密结合,便于各区县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研究問题、解决问题。

市人普办在试点期间,着力加强对普查业务工作的检查指导。市人普办人员深入试点一线,以日常业务指导、重点工作检查和阶段任务督办等多种方式,协助各区县人普办、试点社区居(村)委会开展各项试点工作。

有效控制节点,保证试点过程的规范性

综合试点的首要目的是为修改,完善普查方案和细则做好充分准备。为此,市人普办要求试点社区居(村)委会必须严格执行试点方案和细则的各项规定,保持试点组织管理和业务操作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不得按照个人理解擅自改动或变更,为试点结束后科学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和细则的可操作性创造条件。

各专项试点的工作重点主要是研究普查区建筑物核查和区域划分方法,分析不同登记方式的登记效果、掌握户籍资料的取得途径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方法、探索查准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的方法、研究适合境外人员的登记方式并总结对普查员语言能力的要求等,找出破解普查难点的具体办法,进一步规范普查操作流程。在各个专项试点的关键环节,市人普办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指导和检查,与区县和试点社区居(村)委会一道,共同探讨普查难题的破解之道。

全面深入总结,保证试点工作的实效性

试点目标能否达到是衡量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市人普办要求全市参与试点的各级普查机构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全面总结:

一是针对方案细则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综合及专项试点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对方案和细则的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反复论证,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具体内容。二是针对普查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和途径。围绕普查重点、难点和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篇4

参考范文(县)

2020年我国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完善人口、就业、教育、城市建设等政策,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人普办〔2020〕x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工作思路,明确宣传对象,突出宣传重点,密切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多种手段,积极开展各种人口普查宣传活动,做到广播电视有声有影、报纸户外有字有画、手机网络有言有视频,确保宣传动员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宣传目标

通过深入广泛宣传,使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这次人口普查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意义,使各级政府部门认识到搞好这次人口普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各级普查机构、全体普查工作人员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开展人口普查,使广大普查对象积极配合人口普查,自觉依法如实申报普查资料。

三、宣传重点

(一)重点宣传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和责任义务,切实提高全民参与度。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全县民众强调普查义务,打消普查对象顾虑,提升普查员使命感,提升普查对象和普查员的参与度。

(二)重点宣传人口普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切实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度。

针对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等人群找准宣传渠道,确保信息送达,针对人群选择内容,有侧重地强调普查隐私保护制度、意义和价值。

(三)重点动员各级各部门参与,打造宣传大格局。

联合宣传部门,密切协调公安、卫健、教育、民政、人社、出入境管理、住建、交通、商务、市场监管、通信、邮政等部门及行业单位,积极动员各乡镇街道和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

(四)重点做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全面掀起宣传高潮。

在普查现场登记正式开始前一个月时间,把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广泛、积极有效的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声势浩大的人口普查宣传高潮。

四、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宣传(2020年10月前)

1、印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职责分工,提出宣传主要方向、重点、内容、要求以及各阶段宣传计划安排(5月底前完成)。

2、开设“七人普”宣传专栏。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七人普”宣传专栏(5月底前完成)。

3、召开“七人普”宣传工作会。传达贯彻全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和统一部署全县普查宣传工作(5月底前完成)。

4、完成“七人普”试点宣传工作。印制《致住户的一封信》5000份,每个试点村(社区)悬挂横幅5条、展板2块(5月底前完成)。

5、发放国家宣传产品。发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宣传动画、宣传图解及公益广告片(5—8月)。

6、制作全县“七人普”宣传片。制作人口普查宣传音频、动画、图解、漫画产品,在县内广泛宣传(8月底前完成)。

7、制作人口普查宣传用品。结合工作部署和进度,适时制作和发放人口普查宣传手册、宣传折页、宣传环保袋、宣传用笔、宣传笔记本、宣传画报等(5—10月)。

8、及时宣传重要会议精神。刊载转发人口普查重要新闻稿件,扩大影响力。

9、举办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主题的“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9月底前完成)。

10、做好舆情监测。县乡统计机构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安排人员做好人口普查期间舆情监测工作,发现舆情,及时进行处置应对(人口普查期间)。

11、组织“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开展全县“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活动邀请有关领导出席,邀请主要媒体到场进行宣传报道(10月中旬)。

12、组织中小学开展“人口普查宣传一堂课”活动。向中小学生普及人口普查知识,使其了解普查、认识普查、支持普查,并通过他们将人口普查信息传递到每个家庭成员(10月底前完成)。

13、播放公益广告和人口普查倒计时。从9月9日起在县广播电视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人口普查公益广告和倒计时宣传,提醒社会各界关注关心人口普查,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0月底前完成)。

14、做好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多样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商业平台、户外LED屏、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在县城主要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主要交通路口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地方,设立人口普查户外广告和墙体广告,放置宣传展板,大屏幕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开展宣传;利用宣传车、群众文化演出团队到每个村组进行流动宣传;在乡镇街道政府、村委会广场设置宣传栏、宣传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通告,发放宣传单,利用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10月底前完成)。

(二)普查登记阶段宣传(2020年11月-12月)

1、及时报道人口普查登记活动情况。特别是在2020年11月1日入户登记首日,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县级政府领导亲临普查现场慰问一线普查员、普查对象,指导普查填报登记工作情况;连续采访报道基层现场登记及专家现场观摩情况。

2、宣传人口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县内各媒体上宣传人口普查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确保数据质量的好做法、好典型。

3、组织好“人口普查我参与”随手拍大赛。组织各乡镇街道普查工作人员随时记录下普查工作的精彩镜头,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普查故事,分享普查工作场景等。

4、开展“媒体基层行”活动。组织主要媒体随普查工作人员一同走进现场调查,对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进行现场采访,记录普查工作实景,对普查对象支持配合普查工作进行正面宣传。

(三)数据汇总和发布阶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

配合发布***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全部数据,加强数据解读,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科学合理使用普查数据。

五、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各方参与”的实施原则。全县“七人普”宣传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组织和协调,成立由县委宣传部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曹秋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统筹推进。

各乡镇街道要统一部署,科学组织,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宣传动员。县委宣传部、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将以电话网络调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各乡镇宣传动员工作和效果情况开展督查推进。

人口普查实施活动方案 篇5

带着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我们__村委会立即召开了人口普查专题会议。会议上确定了我村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我们__村常住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外来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况且目前在我村域范围内,还有__等设施,所以,外来人口情况复杂。虽然__真正意义上不属于我村,但是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同样也要去实地走访,并且要做好村域边界衔接处的普查工作,加强与__等周边村、社区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要真正做到具体、细致、不遗漏、不重复。

二、积极参加并组织培训,认真努力学习人普知识

我们普查小组进行了一次会议兼培训。我们进行了分工:_位村民组长各自对自己生产队的村民展开了户口整顿工作;_位组长和_名外口协管员除了对本次人口普查进行宣传以外,还对村域范围内的工厂、工棚、工地等进行实地走访和协调;另外还和指导员一起做好普查小区的区域划分工作。指导员则对划分好的__个普查小区进行编号、绘图,整理建筑物清单等。

指导员参加了__举行的“人口普查小区划分、地址编码、建筑物标绘”的培训;以及“建筑物清查摸底情况”交流会,认真学习了小区划分、边界线确认,编号、绘图时的注意事项等。参加了__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期间,学习了人口普查的地图绘制、入户摸底、户编号的编写、长表抽样、各种普查表的填写、普查表审核等有相关业务知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与上级普查办公室的人员进行沟通,以达到培训的效果。

三、实事求是实地走访,真正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普查期间,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实有”和人口信息资料作为指导,普查员们挨家挨户实地走访了__个普查小区,认真仔细地做好户口整顿、入户摸底、正式入户登记填写等工作。其中,甚至有些建筑工地根本就不让外人进入,所以给普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幸好,上级领导事先已经做好了安排,对各个建筑基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作了内部公布,以便我们顺利的开展普查工作。我们还与__确定了处于两村边界处的__等普查归属,真正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四、认真细致填写反复核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人口普查工作方案 篇6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方案

为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光电录入、分级处理”的原则,在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以普查表为直接处理对象,采取国家、省、地市分级数据处理模式进行。各级普查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负责完成本级数据处理工作任务,按规定的时间、数据格式和要求上报普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及工作步骤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是: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及封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及封面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及封面的所有信息录入、编辑、审核、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汇总、资料开发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整个数据处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在2010年11月15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研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工作试点;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数据处理设备采购及工作环境准备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

是:组织完成地市级人口普查表的光电录入、图像存储工作;组织完成光电录入数据的加载、审核、校正和上报等工作。

第三阶段为数据加工汇总阶段,在2011年12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完成人口普查汇编资料的分类汇总和排版制表工作,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总结。

第四阶段为人口普查数据库建设阶段,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进行人口普查数据库建设工作。

三、数据处理工作模式

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光电录入、分级处理”的原则组织实施,在地市级集中组织光电录入,国家、省、地市三级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地市的统一组织下,将数据处理的光电录入工作延伸到县区级进行,但县区必须保证充足的数据处理人员和必备的数据处理环境。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要求:统一技术环境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软件,统一组织数据上报。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对普查表短表和封面、普查表长表和封面、死亡表和封面的所有信息全部采用光电录入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生成以县为单位的普查表图像文件和数据文件。

对光电录入的数据进行编辑、审核、错误修正后,生成净化后的数据文件。

将光电数据、净化数据、普查表图像文件,按要求分批逐级上报。

国家、省、地市按要求对数据进行汇总。县区级由地市级汇总后反馈数据。有条件的县区,也可自行完成普查数据汇总工作。

国家、省级要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市也可以考虑人口普查数据库的建设。

四、数据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下设数据处理组,负责组织指导数据处理工作。各省、地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本级的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组,下级数据处理组在上级数据处理组的指导下,在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级数据处理工作。各级数据处理组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各项任务责任到人。

各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组的主要工作: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制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数据处理标准和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技术标准。

2、组织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编写操作手册。

3、组织国家级数据处理试点。

4、组织数据处理设备的采购、验收和检查。

5、组织光电录入、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技术的培训。

6、负责对省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7、负责对上报普查数据进行检查验收。

8、完成国家级数据汇总。

9、建立人口普查数据库。

10、组织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的总结、评比。

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认真贯彻执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补充制定本地区的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2、组织本级和下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培训、数据处理环境准备。

3、组织本地区的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4、负责下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及时反映和解决数据处理中的问题。

5、负责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查验收。

6、将本级审核通过的数据,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报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7、完成本级数据汇总。

8、负责建立本级的人口普查数据库。

地市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1、认真贯彻执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上级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相关要求,落实普查数据处理所需要的人员和数据处理环境。

2、组织完成人口普查表的光电录入、图像存储、数据加载和审核编辑等工作。

3、将普查表的数据文件、图像文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要求和时间,报送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

4、完成普查数据汇总。

5、负责向县区级反馈普查资料。

五、人口普查数据的上报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必须按照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时间上报普查数据。

数据报送的有关规定

1、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报送普查数据文件、普查表图像文件的同时,还需要以文字和报表形式报送以下资料:

由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批准并加盖公章的上报资料清单及说明。

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规定的数据检查表。

2、数据报送要安排专人负责。在规定的报送期过后20天内,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必须安排有关人员值班,及时解决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对上报数据提出的查询问题。一般应在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提出查询后三日内予以明确的答复。

3、在规定的上报期后,未经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同意,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得自行更改已上报的数据或重新上报数据。

4、数据报送的方式:数据文件以网络方式报送,图像文件以磁带方式报送,相关信息文件通过网络和传真方式报送。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的时间

1、原则上地市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11年1月15日前,向本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普查表短表的原始光电数据;2011年2月15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短表数据;2011年4月10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数据;2011年4月20日前报送普查表图像文件。各省普查办也可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对地市数据的上报时间另行规定。

2、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向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报送数据:2011年1月

20日前报送普查表短表的原始光电数据;2011年2月20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短表数据;2011年4月15日前报送经编辑审核后的普查表长表及死亡表数据;2011年4月25日前报送普查表图像文件。

六、安全与保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以统计信息网络为依托进行,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是保障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和数据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据处理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已在公安部门登记备案,各地必须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应按照所报备的相应等级的要求执行。

人口普查数据处理所用计算机要保证专机专用,安装补丁管理和防病毒系统,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各级数据处理人员都要遵守普查保密规定,对经手的普查资料严格保密。

七、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数据处理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

普查表印刷与填写

普查表印刷与填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电录入。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严把印刷、填写质量关,做好普查表的印刷和填写的检查工作,确保进入光电录入环节的普查表印刷质量合格、填写符合规范。

普查表包装、运送和交接

在普查表的包装、运送和交接时,应严格遵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包装、运送和管理工作细则》的规定,严格普查表交接手续,明确责任,确保普查表完整无损。

光电录入

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组织流程和工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普查表的“不错、不乱、不重、不漏”。

数据转换

光电录入后的普查数据需要加载到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人员应对加载情况进行记录检查,确保加载数据不重不漏。

编辑审核

要严格按照数据编审规则进行数据审核,对发现的错误,由同级或下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专业人员进行认真核实订正,并做好记录。

数据上报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规定的格式、内容、时间报送数据,报送的数据要完整,手续要齐全。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是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保证软件的安全、稳定、可靠、易用,数据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补丁下发。

八、数据处理工作环境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印发的《第六次全国

人口数据处理环境要求》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方案,做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环境的准备工作。

数据处理系统环境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统一组织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统一规定数据处理各类标准、软件运行环境,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做好本级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准备和集成工作,确保统一下发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那一世范文网

数据处理系统分为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光电录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可分开部署在两台服务器上,也可以在同一服务器上部署。

计算机设备环境

1.地市级环境

网络要求:千兆以上的局域网、带宽10mb以上的与省连接的广域网,实现网络管理、病毒防治及补丁更新等功能。

独立的光电扫描工作机房,具备不间断ups保障。

每25万户~30万户配套1台光电扫描仪,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调配。

每台光电扫描仪配套6台以上的专用数据处理pc机。

每台人普图像管理专用服务器支持2台光电扫描仪。

2台专用pc服务器用于数据处理。

建立2tb以上容量的存储管理系统,用于图像管理。

2.省级数据处理环境

中国人口普查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篇7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获取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建国后我国共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 历次的人口普查成果对于掌握我国国情、做好社会主义建设宏观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国正确实施人口政策,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回顾人口普查的发展历程, 总结6次人口普查工作经验, 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按照国际标准, 开展人口普查, 对部分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二、人口普查的发展历程及方法体系的改革

(一) 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

1953年, 我国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包括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和户主关系6项。第一次人口普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清了全国人口底数。

1964年, 我国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共9项, 除保留第一次普查的6项外, 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3个项目。

1982年, 我国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同前两次相比, 有3个明显特点:一是规模更大, 面临10亿人口的普查对象;二是普查项目增至19项, 增加了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在业人口的职业、行业和不在业人口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生育子女总数、存活子女总数和生育胎次等项目;三是改进了数据处理手段, 第一次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990年, 我国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项目共21项, 按户填报6项, 按人填报15项。与前三次人口普查采取设立普查登记站的方法相比,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改为主要采取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2000年, 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五普具有6个特点。一是采用长短表技术。普查设计了两种普查表, 一种项目较少, 由大部分人填报, 称为短表;一种项目较多, 由一部分人填报, 称为长表。长表通过抽样选取10%的户填报, 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二是增加了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居住条件及环境、人口迁移与流动等普查项目。普查表分为按户填报和按人填报的项目, 短表按户填报10项, 按人填报9项;长表按户填报的有23项, 按人填报的有26项;死亡表8项;共计76项。三是改变了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普查时每个人以在常住地登记取代在户口登记地登记。与前4次相比, 这次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由一年缩短为半年, 空间标准由县市缩小到乡镇街道。四是改变了普查的标准时间。由过去的7月1日零时改为11月1日零时。五是增加了附表“暂住人口调查表”。六是首次采用了光电技术录入和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GIS) 。

2010年, 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和住房情况等。与“五普”相比, 有4个显著不同点:一是把普查对象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自然人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二是登记地由在常住地登记改为在现住地登记, “逢人就查”、“见人就登”。三是增加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调查表。四是调整了普查项目, 短表按户填报6项、按人填报12项, 长表按户填报18项、按人填报31项, 死亡表8项, 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短表8项、港澳台人员外加3项, 共计86项。按户填报的项目有所减少, 而按人填报的项目适当增加。

6次人口普查的历史表明, 我国人口普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 普查方法逐步正规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 方法体系的改革

1. 普查项目增多, 普查内容更充实。

人口普查项目是获取人口原始资料的基本单位, 历次人口普查在不同时期项目设计各有不同, 总体上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递增趋势, 如表1所示:

单位:项

前4次普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主要以摸清人口底数、年龄结构、民族构成、户口状况和人口素质为主要目的而设置普查项目。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普查项目大幅增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则更加合理安排普查项目, 减少按户填报的项目, 增加按人填报的项目, 更有效满足政府部门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2. 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普查方法更科学。

第五次人口普查起, 采用长短表结合的方法进行, 运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抽取10%的户填报长表。抽样调查方法的使用, 既方便实用, 又节省劳动力、减少调查时间, 有效地提高了普查效率。

3. 使用计算机新技术, 普查技术更先进。

第三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光电技术录入和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光电录入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数据录入、汇总的效率, 能有效保证了人口普查资料的时效性, 排除了人为的再生性误差, 提高精度及数据质量。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人口普查, 将人口社会经济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效融合, 高精度定位地理信息, 不仅提高了人口普查的工作效率, 更拓展了人口信息的应用范围。

4. 组织实施手段多样化, 宣传覆盖面更广。

人口普查经过建立各级普查机构, 制定工作计划、普查方案及普查表, 试点, 普查区划制图和地址码, 宣传动员, 户口整顿, 普查人员的选调和培训, 摸底, 登记, 质量抽查, 数据处理, 普查数据公布, 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分析, 工作总结等阶段, 组织实施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人口普查宣传途径更具多样性和全面性,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有线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及街头宣传、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入户发放宣传品等形式, 力求使人口普查深入民心, 家喻户晓。

5. 加强普查资料开发, 提供的统计服务更优良。

人口普查资料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人口消费与市场和平均预期寿命等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和条件。我国人口普查越来越注重对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 广泛深入分析研究人口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 积极探索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为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更优良的统计服务, 为实现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三、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 普查组织实施面临压力加大

一是人口流动现象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旧城改造拆迁、保留子女优质教育学位、改善住房等原因,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加剧, 出现了大量的人户分离、一户多宅等现象, 空挂户、集体户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也较突出。流动人口登记调查较为困难, 容易出现重登或漏登的现象。

二是群众配合度下降。各种名义的社会调查越来越多, 有人打着调查的名义上门推销商品, 造成群众对普查员的不信任, 给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带来了困难。居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拒绝调查、回避调查等不配合调查的现象有所增加, 参与和配合意愿下降。

(二) 调查设计有待完善

1. 由于普查表个别指标烦琐, 概念界定模糊, 被调查者难以理解, 增加了调查难度, 拖长了调查时间。如5年前常住地指标, 很多年纪大或常年流动的住户一时难以想起, 需要花费时间回忆;初婚年月和存活子女数等指标, 过于直接并涉及个人隐私, 往往难以直接询问, 普查员需调整访问用语, 才能消除被调查者顾虑、获取信息, 才能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 长表中按户填报的月租房费用涉及家庭经济情况等敏感问题, 有些人由于怕“露富”等原因, 应付式填报, 导致申报资料与实际不符, 这样得出来的数据对实际参考作用有限。

3.《死亡表》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两项实用价值不大, 《死亡表》仅调查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死亡的人口, 这两项数据对实际工作的作用较小, 且死亡人口资料可直接来源于民政或户籍登记资料, 宜减少这2项。

(三) 尚未采用邮寄调查和网络调查等廉价、有效的调查手段

第六次人口普查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单一方式进行。随着我国邮政网点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可研究采用邮寄调查和网络调查等廉价、有效调查方式。

(四) 数据公布时效性不强, 数据发布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每次普查完成后,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统一出版数据集, 但数据集所公布的信息相对较少, 原始数据中还有很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2010年人口普查中, 人口普查公报在2011年4月28日发布, 时效性有待加强。公报的信息较少, 对数据的来源和调查方法、抽样比例、抽样误差及回答率等方面的说明不够详细。

四、国际规则和先进经验

(一) 基本情况

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普查的情况如表2所示, 其中用到的几种普查方法定义如下:

传统问卷式普查:在标准时点按照一系列的普查项目从个人或住户收集人口信息, 长表和短表都可能用到, 可采取各种数据采集方法, 包括邮寄调查表、电话访问、网络调查和入户访问等。

行政记录登记式普查:以不同的行政记录登记系统整合出人口基本资料。

登记式普查结合抽样调查:以行政记录登记式普查获得人口基础资料 (短表) , 以抽样调查获取较为详细的信息 (长表) 。

滚动抽样式普查:短表采用传统问卷式普查, 长表以滚动抽样进行每月或每年的常态性调查获得即时而详尽的人口资料。

(二) 数据采集方法

新加坡采用网络调查, 先给所有住户发出普查通知书, 住户给予的答复中会声明是否使用网上作答, 网上调查约占一半的份额, 所采用的互联网普查系统, 为每个被调查住户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并有操作指引。被调查者登录网站后便可填写问卷与确认个人基本资料。英国为解决传统的普查覆盖面大、普查员需要面对面访问而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改善问卷回答的速度和准确性, 设计了网络填报的方式, 在填报过程中, 给填报者很多提示, 家庭中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添加所有成员信息, 约1/4的选择网上填表。澳大利亚也采用网络普查和入户调查结合的方式, 采用强大的信息加密技术可以确保通过公共网络上传信息的保密性, 约有3成左右的民众选择网上填表。互联网住户调查系统为家庭住户提供了便捷的调查方式, 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在指定期限内他们希望并且方便的时间完成网上调查, 优点是可当场确认并检验被调查者所填写的资料, 资料上传后可立即通过计算机处理, 大大降低因人工处理所引起的非抽样误差。

美国人口普查采用邮寄方式进行, 对没有回复邮件的住户采用调查员入户访问的方式调查。

(三) 事后质量抽查

美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采取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设计。第一阶段抽取街区层, 对街区群样本现场勘查, 编制街区群内居住单元地址目录;第二阶段抽取调查小区样本;第三阶段抽取住户单元。对抽取的样本住户内的个人采用年龄、性别、种族、房屋所有权限期、地区、城市类别和邮寄回答率等进行事后分层。

英国事后质量抽查采取两阶段分层不等概率抽样设计。第一阶段, 把英国分成112个设计区 (每个约含50万人) , 由若干邮政编码区域组成, 划分成简单、中等和困难3类调查区, 再从每一类调查区内抽取调查区样本。第二阶段,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每个调查区内抽取一定数量的邮政编码, 这些邮政编码对应的住户构成最终样本单元。

(四) 普查资料开发

美国人口普查发布的人口资料包括人口简况、用于国会拨款的人口数据、用于重新划分选区的人口数据、1%公共使用微观抽样数据档案、5%公共使用微观抽样数据档案以及特别选定的制表及相关的专题报告、评价结果、测试和研究报告、答复率和行为分析等。

香港人口普查发布的人口资料包括:简要报告、主要报告、主要统计表、统计图解、区域分界地图、人口推算、生命表和人口趋势等20个专题报告。

五、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的建议

(一) 科学制定普查方案

一是简化人口普查问卷。调查项目过多、调查内容过于敏感会引起拒访率上升、调查时间过长、调查成本过高等后果。可借鉴美国人口普查, 对所有人口只调查简单的短表问卷 (只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族裔、与户主的关系、住所是否租赁等主要信息) , 重点在于摸清全国人口;其他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等详细信息通过长表抽样调查收集, 且长表内容也不宜过多, 调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较为适宜。二是制定标准普查用语, 对普查问卷的标准询问用语应作进一步规范, 针对普查过程中被调查者不同的回答, 制定规范的入户访问标准用语, 避免普查员组织过程的走样。

(二) 规范普查实施流程, 加强普查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普查。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人口普查工作, 可借鉴美国人口普查局通过付费广告和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 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普查, 如实填报。尤其要广泛宣传人口普查对统计资料绝对保密, 可借鉴美国人口普查局对普查资料信息要保存72年才能解密、加拿大92年之后才能解密的方式, 将保密规定列入人口普查条例中。二是积极做好普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等都可通过普查前的预调查进行评估, 评估后修改和完善普查方案, 有效提高普查质量。三是加强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 提高人口普查的科学性。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口普查技术, 如长表的抽样方法、对总体的推算方法、对全国、各省以及各市的误差测量方法等, 都需要做好研究并形成易于各级地方政府使用的方法。

(三) 采用先进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

第一, 可尝试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邮寄问卷或网络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如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邮件答复率为67%, 我国若能开展邮寄调查方式, 则能大幅降低普查成本及时间。网络调查中只需给每个住房单元一个唯一的用户名 (如地址编码) 与密码, 则可让我国大规模的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填写普查问卷。第二, 对普查地址的管理上, 我国可尝试建立地址定位系统数据库, 如能为每个普查员配备一个GPS上门调查, 调查小区通过计算机进行划分, 可减少对调查小区进行手工绘图、地理编码等工作量, 进一步提高人口计数的精确性。第三, 对手写字符的数据项, 加大力度开发智能字符识别 (ICR) 技术, 直接对普查表采用光学识别技术进行数据录入, 无法识别的再转为人工处理, 减少后期编码的劳动力投入。对普查数据的后期处理, 应开发统一的处理程序, 做到一旦完成数据收集, 就得获得所需要的总体数据及抽样调查的推算数据。第四, 有效利用无线手提电脑和先进的电子数据集成系统等, 可研究借鉴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使用的野外数据自动采集程序, 普查员利用随身携带的PDA帮助普查对象注册指纹, 刷入指纹确认系统中关联的个人信息, 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再把这些数据实时传送到美国人口普查局, 这样就减轻了繁重的人口信息采集工作量。还可借鉴2011年国家统计局在河北省尝试采用PDA (手持移动终端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 系统可现场进行逻辑审核和错误信息提示, 调查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发送到数据库中, 实现调查数据在线审核、网上直报, 减少了审核、报送、录入等环节工作量。第五, 随着我国行政登记体系的逐步完善, 未来可考虑采用行政登记普查结合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人口普查, 进一步降低普查成本。

(四) 加强数据质量评估, 做好事后质量抽查

事后质量抽查是评价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人口普查登记范围完整性和普查登记内容准确性、如实反映普查登记质量和普查登记误差的有效工具。在设计事后质量抽查问卷时应着眼于普查重点项目 (如总人口、出生死亡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工作、是否寻找工作、能否工作等) , 抽查表设计应简单、易操作。通过科学严密的事后质量抽查, 检查普查小区的范围与人口漏报、重报情况和普查表主要指标的错填、漏填情况。事后质量抽查的组织方式必须要严谨。在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指导下, 由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国家根据总体估计的精度要求, 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理论进行科学测算样本量及分配样本, 并负责数据录入和数据汇总比较。省级负责抽查的组织、抽查登记和抽查表编码等工作。

(五) 完善普查数据发布制度、加强资料开发力度

我国应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普查数据发布制度, 在人口普查方案中明确数据发布的确切时间和具体的数据项。在普查登记结束后, 尽快公布人口普查初步数据, 包括数据的来源、普查的方法、核心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误差等。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指标体系应保持全国统一, 计算方法和公布形式不能随意变更, 既能保证数据在空间上的可比性, 又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说明并按研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增强数据的适用性。在完成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后, 公布最终的普查结果, 并通过社会招标等形式完成人口普查的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完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统一出版的普查数据集, 充分挖掘原始数据中的信息资源。对普查数据的利用, 除了机器汇总出版物外, 还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数据制作成相应的宏观数据库, 如年龄、性别结构数据库, 生育、死亡、迁移数据库等, 这些数据库可以在网站公布或制作成光盘提供给用户使用。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我国已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 普查内容逐步充实、普查方法更科学、普查技术更先进、资料开发更深入。本文回顾了我国人口普查的发展历程, 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 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提出对将来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展望, 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 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关键词:中国,人口普查,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的新问题.数据, 2008年第9期.

[2]杜小鹏, 胡桂华.对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事后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西北人口, 2008年第1期.

[3]颜贝珊, 余清祥.2010年各国人口普查制度之研究.人口学刊, 2010年6月.

[4]陈新华, 胡桂华.国外人口普查——从全面调查到行政记录.西北人口, 2010年第4期.

人口普查并没有结束 篇8

“谁说人口普查结束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普查资料的快速汇总,这将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开发提供关键性的基础资料。”自2010年11月中旬以来,西城区全区近千名普查工作人员并未因入户登记的结束而停止工作,而是紧张有序地开展普查资料的数据处理工作。

数据汇总

50万张普查表扫描进电脑

2010年11月中旬,数据处理环境搭建工作启动。区普查办设置专门房间,定制专业货架、扫描器材及防火、防水、防潮等配套设施,搭建起普查表运送保管的专用库房及光电录入的专用机房,编制普查资料管理、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及出入库制度等,并安排专人值班负责普查表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确保普查表有序管理,有效地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

2010年11月底,光电录入工作启动。数十人每天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作业,完成了3400余个普查小区的光电录入扫描工作,实际扫描普查表超过50万张。

2010年12月初,区普查办完成了全区所有普查表中性别、出生年月、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和受教育程度等6项指标的录入、审核、汇总和上报。

2010年12月中旬,在顺利通过国家级、市级机构对西城区事后质量抽查的基础上,普查办组织专人集中开展工作,完成了对全区各街道普查数据的质量抽测。共抽查验收普查小区200余个,近3.5万户、10万人,核对出生、死亡人口近千人,且各项指标差错率均低于合格标准的差错率。

目前,全区行业、职业编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近百名专项编码人员将在三周时间内完成近15万个行业、职业的编码任务。

数据质量

部分普查表复查10余次

据了解,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由国家、市、区、街、社区五级共同保障,切实体现了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国务院和北京市人普办通过入户再核对,将核对信息与原登记结果进行比对,检验普查工作质量。

“我们这个普查小区的所有表格已经被国家、市、区以及街道未来回回地查了10遍了,听说还要再进行一次验收。”自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西城区人普办将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融汇于各阶段工作中,制定了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和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程序规范合法、数据真实准确。

西城区人普办建立了“区街联动”的质量控制体系,专门成立了质量控制组,并多次深入街道开展事后质量抽查,重点检查现有、出生、死亡、外来人口等普查表内指标及表间逻辑关系。同时,在区人普办的指导下,各街道人普办还对各自的普查数据进行了综合质量验收。

光电录入阶段,西城区按照扫描录入工作的先后顺序分别配置了扫描员、校对员、校验员、质检员。在扫描结束后由校对员检查扫描结果,由校验员检验表内逻辑关系,再由质检员通过抽查的方式随机实施检测。区人普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普查小区的数百张表,只要有4个数字无法识别,那么整个小区的普查表就要重新录入。

此外,还通过“四查结合”的方式确保质量控制的精细准确,在区、街道及社区间广泛采取自查、互查、议查和人工逻辑检查等方式开展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西城区数十万普查表普遍经过了9次以上的检查,有些普查小区普查表的检测次数达10余次。

数据开发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前期小区划分、户口整顿与摸底、入户登记等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工作的扎实推进,人口普查工作将进入数据的分析和开发阶段,这也将成为人口普查在2011年的关键任务。

区域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以及劳动力人口人力资本状况等指标数据

有助于预判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走向,制定更为适合的产业升级政策。

家庭规模结构、年龄性别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掌握家庭、人群结构的变化趋势和住房条件,有利于进一步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更好地关注老龄化、妇女保护等社会问题。

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失业人口就业意愿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劳动部门明晰当前的就业形势,采取有针对性地帮扶措施,建立有效的就业支持体系。

受教育程度、完成学业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掌握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程度结构,从而在就业培训等教育领域制定相关的政策,修订和改进教育规划。

居住面积、住房来源、月租房费、有无自来水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住建部门掌握居民住房及生活质量情况,为进一步规划制定人均住房面积,出台相关措施,服务构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依据。

出生人口及妇女生育状况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计生部门准确预测出生高峰,以便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合理流动配置。

城乡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公安部门了解户籍分布及构成情况,进一步制定相关措施,加强户籍管理,逐步探索调和流动人口与其社会福利、保障等配套问题的措施等。

民族属性等方面的指标数据

有助于民族管理部门掌握民族构成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制定惠及民族的各项政策、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除此之外,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对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的其他领域,如交通、保险、医疗等的规划政策的研究及制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2024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下一篇:《红岩》读后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