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经验(共8篇)
日语
从08到11年日语都没有出现作文,所以当时抱着侥幸的心态压根没准备作文,想着不会再有作文了。卷子发下来时傻眼了,多了篇作文,300字,题目是你身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由于从没练过,憋了好久才写些出了,根本都不够字数,实在写不出来了。还有就是连续好几年翻译都是课本中的原文,所以脑子短路,一直在背课本翻译,从前到后背的滚瓜烂熟。可是卷子发下来才发现今年没有出原文,不知道哪里的文章,很多单词都不认识,最重要的是有几个常出现的词,都不知道怎么翻译。师大日语卷子有点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因为日语专业比较牛。试卷主要考二级语法,没有考单词之类的,前两大道选择题都是语法知识,阅读理解也不容易,不是选择题,是问答题,因为原文读不懂,回答问题也是瞎蒙的。所以当时考完整个人都傻了,很伤心很伤心。当天政治考的也不怎么的好,想着即使第二天专业课考满分,日语不及格还是没用。呵呵,分数出来时最满意的还是日语,71分,虽然不高,及格了我还是很满足。
翻译与写作
主要有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三篇作文,200字。前几年都是两篇,所以一定要注意做题速度。我考的不是很好,一般般,够用。第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日益强大,西方国家鼓吹中国霸权论,中国强大之后会威胁到世界其他国家,问你怎么看待。很简单,只是不要觉得简单,一激动就写很多,只要够200就行了。我写了很多,导致写三篇作文时时间不够,草草结尾。第二篇忘了什么题目,回头想起来再补上。第三篇是你觉得发明与发现哪个最重要。这边作文写得最烂,没时间了,一定要注意时间。
综合英语
整场考试下来,最不满意的就是综合英语,觉得卷子出的很烂。日语虽然难,但是我喜欢,我觉得研究生考试卷子就应该这样出。综合英语第一题考的是英美文学作家作品连线,卷子中有个作家作品出错了。这些作家都是常见的,好好看看前几年真题。第二题语言学知识,也不难,有原题。后面两大道选择题出的很反胃,根据句意选单词,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些选择题连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或段落,反正一看就知道有联系。这明显是从哪篇文章里抠出来的,选择题怎么可以这样出?!有时候单独一句话根本看不不懂什么意思,也许自己水平有限吧!阅读理解应该和往年一样吧,记不清了,好像10篇,不难,但一定要注意速度。
福师大专业课不难,根本拉不开分,你觉得容易别人也容易,所以还是好好好好准备日语和政治。
近几年,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不断吸收国外新思想、新知识,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也随之不断发展。从研究方向角度看,其研究范围出现跨学科现象,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为主流;从语言类别研究角度看,本学科在注重英语语言研究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要把从外国学来的东西加以试用、验证和修正,用来解决汉语问题,以促进我们的研究。
外国语言学现状研究方法一、我国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1.学科的划分局限了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很多学者对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学科划分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将语言学研究划分为中国语言研究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这种分开研究的方式造成的结局即是:研究外国语言学则脱离了本国的土壤,那么中国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将与世界整体的研究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便失去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动权。
2.对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层面较浅。我们在研究外国语言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上,还需要纵向了解其历史渊源、横向掌握其风土民情和文化底蕴,更需要通过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正确运用到对汉语的研究之中。然而,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停留在就外国语言学论外国语言学上。
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目标
由于我国对语言学的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有中国语言学研究和外国语言学研究。故而,一些人会就研究外国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本国的语言建设服务这一观点提出疑问:不是专门有从事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吗?本国语言建设应该是从事本国语言學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应该是他们肩负的使命才对。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那就是中国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都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是不能孤立而论的。首先,从学习外国语言的角度进行论述。众所周知,任何人学习外语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因为语言最根本的作用就在于此。俗话说“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如果我们找到适合的方法会对学好外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们应认真挖掘外国语言学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语言学的共通之处。从外语教学角度上,通过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和探讨,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和满足中国特定语境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再次,我国具备精通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的大师的好传统。且不说像王国维、胡适既是国学大师,又是外国语言学高手,像汪榕培、马建忠、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等都秉承着学习、研究外国语言学,从而实现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理念,前辈的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理由不发扬光大。尤其是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长廊为人类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战争和屈辱的洗礼,展示给世界的是坚韧、顽强的精神。不能让对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和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分家”,虽然“分工”各有不同,但是都在为从事的语言学研究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三、外国语言学研究方法
1.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具备本土意识。外国语言产生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因为它产生在外国,故而外国对它的研究往往最切合语言学实际、且这些研究理论是植根于长期积累的对特定文化的理解的,故而国外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必然专业、权威、先进,是我们的语言学研究学者和专家们所望尘莫及的。因此,要想取得创造性、突破性的研究,必须结合中国与汉语的前提,对与汉语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如翻译研究、对比研究等最有可能出成果。
2.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树立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体现在以下两点: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语言学的实际;还要正确理解“结合”的真正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时,要充分理解中国语言学的特点,并分析外国语言学研究得出的先进理论是否适合中国语言学的特点,而不能将外国对语言学研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对于结合,不是粘合、联合、也不是迎合,而是有机的结合。
3.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要有理论意识。经过对事实的收集、归纳、提炼、假设、论证、推导的过程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才是成功的研究。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应具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才能使我们对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得到预期的效果。
本科国际政治专业,跨考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初试总分410,复习那么久有了收获,感谢一直帮助我的那位上一届学姐,这里我也分享一些复习准备的经验,希望对19级考外应或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
这个专业对我来说相当于一张白纸,尤其是语言学,所以我开始得比较早,大三寒假确定了考研的学校和专业,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买好了参考书以及一些复习资料,然后就着手慢慢复习了。前期的进度比较慢,基本上是以看书和做笔记为主,下半学期才进入完全的背记阶段。这里我分科说一下。
1/政治
政治考了68,比我预期的高。虽然我是学政治的,但是真的一点优势也没有(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学得也不好),政治可以说是复习得比较不上心的一门。我全程是跟着肖秀荣走的,但是我开始得比较晚,舍友七月份就开始看了,我九月份才开始看精讲精练,中途也断断续续的,最后可以说是赶进度才看完。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握好进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所有的资料都是肖秀荣教授的,从七八月份到十二月份,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看的内容。前期精讲精练一定要看仔细,但不需要完全背诵下来,主要练的是选择题,大题前面不用担心,到十一二月直接背肖四肖八就好。
精讲精练配套的1000题是要做好几遍的,我是看完大概两三章做一次题的,第一遍可以用铅笔写,然后把错题勾出来,再做一遍,最后一个月再把那些错题拿出来反复看。错题的价值是很高的,有些多选题我看了两三遍都还是会错。
大题最后直接背肖四肖八就好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不背写不出来,然后大题的平均分都差不多,所以选择题的正确率决定了最后的分。
2/二外
我的二外是日语,考了92分。日语可以说是救了我,考完专业课的时候真的崩溃,所以总分其实也就是日语捞了我一把。
我本科是外国语大学,然后专业课也没什么兴趣,大一下学期就修了日语双学位并且坚持上完了,三年级上学期准备了N2考试,所以这一门基本上没怎么操心,也没花太多时间。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日语用的资料就是教材和何宝年的习题集,这两个完全够了。注意教材最好是用旧版的标日,因为我双学位上的新版标日所以没太在意,十一月份做真题的时候发现有些表达没见过,才又买了旧版标日,花了四五天时间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南师大的日语考试不算特别难,掌握好教材的内容,是全面掌握,从课文到注释里面的例句到课后题都要掌握,看了真题你会发现好多题都是书上的原句,所以书是最重要的。
何宝年习题集一定要买,很多真题也会出到这个习题集里面的原题,这个习题集我是一题一题全部啃完了的。题目很多,只有答案没有解析,很杂,有些知识点容易漏掉,所以一定要仔细。今年卷子上就有这个习题集里面的原题。
南师大的日语考试还有作文,大概300字左右。这个作文基本上是只要句子通顺,有逻辑就没什么问题。今年的作文题是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题目不难,熟读课文,多穿插不同的语法点,然后不要出大错误就好。
3/英语语言学基础及翻译
这一门对我来说是最难的,最后119分,今年题目也很难,题型有变化。考的时候整个人崩掉,后来咬牙硬生生做完的。尤其是第二大题整个人懵掉,第一问让分析一个复合词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第二问刚开始没看懂,空着,思考了好久的人生决定先空着。把后面的大题和翻译做完了才静下心来又看一遍,是通过一堆不认识的句子,通过现代英语的语法结构推断古代英语的结构,最后得出来是主宾谓,应该是对了。然后翻译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选段,难度不大。
语言学这一门的准备我花了很多工夫,因为另一门专业课也会涉及语言学的内容,所以参考书除了戴伟栋那一本红书之外还买了圣才出版的胡壮麟那一本的参考书,还有陈新仁的那一本(忘了叫什么)还有一本《世界语言学流派》。戴的那一本是必须完全掌握的,就是理解和背,从头背到尾,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我前后应该是至少完整地背了有10遍,前期会容易忘,但是到了最后的阶段就基本上是可以掌握的了,从前几年的题来看这一门基本上都是戴那本书的内容,今年没有。中间有一两章内容是比较难的,我是配着清华大学一个教授的课看的。所以这本是最基础的,答题也是英文作答。
然后是翻译,翻译,哎,我复习期间所有的急躁都来自于这个60分的翻译。复习的时候散文翻译和社科翻译都要准备,虽然这几年都考的散文翻译,但是社科文也不能忽视,因为前面有几年也考到过。散文翻译是直接用的张培基的那几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本,我买了一套,最后emmmm第一本都没看完,中间心态崩了几次,真的很难,但是要坚持下来,不要管翻得怎么样,要坚持翻,会出效果的。社科文翻译我是直接百度的联合国秘书长演讲稿,还有中国一些政府工作报告,要注重积累。
4/外国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
这一科有三个内容:外国文学史,语言学,作文。考完整个人崩掉,最后131,前面确实有很多都不会,连蒙带编,编到自己都不相信。
外国文学史的参考书主要有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还有两个配套的习题集。外国文学史的内容很多,体系很大,是我复习最久的一门,三月份就开始看了,前期是看和做笔记,整个体系全部整理出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后期才是背,每天会安排好背什么内容。
语言学也是很重要的,这一门的语言学比专业课一要难,除了戴的红书之外,陈新仁的书要看(原书是英文,答题是中文),对照着书最后面的词汇自己动手整理名词解释,17和18年那个“语义场”就出自这里。然后18年的题还出了一些跟语言学史有关的内容(看到题我也是懵了好久,实打实的没见过),这些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哎。
前面不会的很多,最后考了131,应该是作文分不低。作文对我来说是优势(写作是大爱好),而且作文占90分,比重大,千万不能忽视。我前期没怎么准备作文,十一月份看了一下南师大最近的作文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审题立意比较重要。然后我就百度了一下一些高考新材料作文的题解,考试的时候因为前面不会的很多,所以花了很长时间写作文,所以虽然前面答得很不好但是最后结果也不算太差。
这里还说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考研过程很艰苦,希望你们都能坚持下来,从时间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作息,而且要注重效率,然后适当劳逸结合一下。
另外我觉得计划很重要,从月计划到日计划,我到后面阶段是把内容安排到了每个小时的,这样就会保持正常进度。
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坚持下来并取得好成绩~
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及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不断磨练自己并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修外语教学法/语篇分析方向。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并承担了两届大一新生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使自己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首先是选学校
学校的选择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211也好,985也罢,你选的学校的题型一定要适合自己。这也就是说,所选的学校出的试题,你一定要有把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有一个质的提高。不要盲目的选一个学校,然后发现这个学校的题目是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当时我选人大的时候就是看准这个学校题目很适合我。很多人会说人大自从08年开始就没出过真题卷,这些都是怎么知道的呢?人大的出题非常的稳定,也就是说题型基本不变,变得只是考试内容和每一题的分值。那么我们一个一个的分析一下人大的试卷
语言学
语言学在08年之前一直是考综合的试卷,就是文化,语言学,文学,翻译放在一起考,但在08年之后就开始改革,只考语言学。语言学出的书是两本,一本是刘润清出的《新编语言学教程》,另一本是胡壮麟的书,这两本书在考试中都有一定的涉及。语言学的第一题是填空题,这道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这里面的题目原句一般在刘润清的那本书里,所以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弄清楚,而且要细致,包括单复数也一定要弄清。这道题的分值是30分,总共15题。第二题是简答题,这个是对理论的理解,这道题总共40分,总共四小题。那么这道题的重点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是在刘的那本书中,但是也会涉及到胡的书,所以看得时候不要只侧重于看一本书,这样说的原因是胡的那本书非常的难读,我有很多研友说就算读中文翻译都有不理解的地方。考试的时候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只把其中的一本书读完,另一本就不管了。接下来的一道题是一个理解题,先看一段话,然后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这道题的重点我觉得就在胡的那本书上了,而且这道题考的可能是对某一个章节的宏观理解。最后一道题是一道翻译题,没有太大的难度,也没有生僻的词汇,就是有点长,分值40分。
对于那些找不到真题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你去看看06年的真题,这是现在语言学考试的模板,题型基本一致,变得只是分值。
基础英语
人大基础英语我要说的不多,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词汇(gre),阅读,完型,翻译,作文。这里要说得是完型,人大的完型有两种,一种是看选项的,另一种是自己填词的(不是同时考),所以准备的时候要充分,两种都要做。人大的基础英语难度在专八之上,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每年的考察题型可能都有变化,准备的时候要充分,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我准备的时候看了两套教材,做了好几本练习册,平时还看看英语学习的杂志。我要说的是练习册很少,很珍贵,所以得反复做,不要一遍就完事。词汇就背新东方的gre,还有平时的积累。
法语
法语大概是所有考研同学中觉得最简单的,今年尤其简单,因为连时态和动词变位都没考。题型有选择,阅读,翻译和作文。但是再简单的题目也要准备充分,我今年考了85分,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考了95分,当时觉得很汗颜,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法语的书我看了李志清的大学法语三本,看了一本语法书,还有那本考研的法语书,记不得名字了,就知道是橙色壳子。法语是要写作的,平时要注意积累和练习。
2002-10 2006-06 湖北工程学院 英语 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英语专业四级证、英语专业八级证、计算机一级证等 -
2013-0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语言学 -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英语专业八级;日语二级
国语水平: 精通
◆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展会经验丰富、极具亲和力
*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极好;日语中级、能进行日常对话
*计算机和办公软件操作熟练
*工作态度端正、仔细
*熟悉国际招标惯例
*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及相应单证制作
◆ 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第一篇文章是NYT的editorial,好像叫the chinese(style of)congress我的理解:评论中国的人大,观点中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民主改革)力度不大,中国领导人的efforts不是真正的努力,想要解决中国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大的民主,途径是open and full debate.问题共3个小问: 文章的大意(观点)是什么;用词造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用?你的看法?(第三个不确定)
第二篇是一个研究员的文章:what? China Threat? 我的理解:中国军费预算出台,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其实中国军费并不高;中国军力无法和几十前与美军抗衡的前苏联军力人数相比,中国政治比以前民主,中国愿意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轨道,中国军事技术连20年前的USSR都无法比更无法在短期内跟上美军,美军的强军目标是维护本国安全与世界和平,美军军力足以实现此目标,中国的强军之路威胁不到美军的上述目标,Bush热衷于强军(反导计划等)是徒耗纳税人血汗,偏离了美军的强军目标,是为了迎合和满足其代表的大工业家的需要(这句not sure-memory failing)。总结:中国威胁论是耸人听闻,美国应该牢记美军的使命,不要偏离方向。
问题是3个小问:文章大意和作者观点;作者是怎样把观点drive home的。。
第三题是综合前两个问题:前面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这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面试:每个人可能都不太一样,其实就是“简单”聊聊,看看你的功底(语言的和专业的)。问我的问题包括:第一个考官:你是某某考生吗?你们上学的时候上过哪些跟此相关的课程?你看过哪些跟此相关的书?你对什么方面的研究比较有兴趣 ?(其他考生应该也一样)
第二位:(拿出头一天考过的文章)你对这篇文章是如何理解的?(念某一句话)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看的? 那你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怎么样的呢?(其他考生可能问别的文章)
本来打算等最终录取名单出来了写的,不过18级有很多学弟妹其实还比较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干脆提前写了经验贴,希望能给予学弟妹一些帮助。
我是17年报考人大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姐,其实我的复习时间很短,从16年9月份中旬开始的。所以,能够考出404(英语72,政治74,汉语言基础135,语言学基础123)的成绩,我觉得是一种幸运,当然,也绝对离不开仅有的3个月时间里的勤奋和高效。针对学弟妹问我的问题,给出一些回复,主要是专业课,公共课其实没啥好说的,就略少一些。初试篇:
一、公共课部分
英语:我英语底子还可以,六级581分,因此考研复习就没怎么格外重视,连考研单词都没有完整的过完一遍,只是把考研英语真题从96年到16年的做了两道。显然,我的不重视导致的结果就是,我的英语也没什么优势,今年考得比我好的太多了。因此英语就不多说了,我反而得自己好好反省,这部分没资格给经验。
政治:很多人比较怕政治,觉得内容多,杂,不易记忆。其实一开始就不要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很多考文学院的本来就是文科生,这难道不是小菜一碟吗?其实我也一直挺怕政治的,考完了最担心的也是政治,没想到政治反而给我“赚”了一些分。
我的经验就是:选择跟一位老师,我推荐肖老肖秀荣老师,关注他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能即时获取信息。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就ok,选择题就练习肖老的1000题,反复做,尤其是自己错的部分,还有考研帮里的题目,选择题后期起码要保证50分满分,能得45分以上,我觉得你要对自己狠一点,要对自己高要求,如果平时练习都拿不到这么多分,你还指望真正考试能拿45分吗?数据表明,真正考试时选择题得分只会比平常低,不会比平常高。简答题:买肖老的复习书,每天早上规定一块时间读、背。第一遍别想着能背下来,我的第一遍就纯粹是熟悉一下内容;第二遍边读记边搭框架(虽然我觉得框架没什么卵用);第三遍就背背背。如果能多进行几遍,更好,书读得次数阅读,记得越多、越快。后期,肖老会出一个专门用来背的册子,或者买风中劲草也可以,也是每天狂背。背的方式,我个人是记关键词,然后凭关键词串起来,还有我是图像式记忆,因为我记图比文字快,很多时候我是记的哪部分知识在书的哪一面,那一面长什么样子。。具体方法,你要看你自己适合什么,怎么做才高效。
11月份,12月份,肖老会出四套卷,八套卷。也是背大题,狂背,我最后几天,4套卷轮着背,倒背如流不停顿,你才能保证自己在紧张的考场上你能奋笔疾书。。背得枯燥了,咬咬牙,告诉自己,再苦不过就这几天了,难道这几天都不能苦过去吗?我相信很多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你挖掘。
二、专业课
专业课是大头,需要花费60%以上的精力去准备。首先得说,我本科基础就还挺好的,因此3个月差不多。如果本科没认真上课或者跨专业的同学,建议还是要早点准备。
1、语言学基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专业二,人大的特点就是专业二有难度,且有所压分。因此语言学基础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说考个130吧,想拿高分,怎么120一定要考到。语言学基础的专业书:北大版语言学纲要,胡明杨版语言学概论。侧重在于语言学纲要; 复习要略:
(1)在复习时,你要给自己定一个复习计划,每天看什么,这个我就不说了,我不建议把自己的说出来,因为会限制你们(何况我其实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看多少有时我凭自己的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心情,在一个范围内上下浮动,你觉得自己今天的高效复习时间过了,复习得够了,就可以停下来了,不用规定的太死,不然自己也会累的),自己要懂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而且要保证你在复习的时间都是有效时间。
(2)奉劝一句,绝对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我知道每位同学手上可能都有历年真题,会发现有的是年年考的,有的从没考过,如果你就仅仅凭此绝对的说,什么一定考,什么肯定或者很有可能不会考。那如果你在我这年考,你就完了。因为我这年的题就没有出所谓的重点题,反而考了很多以前每怎么考过的题。所以说,书中出现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要好好地,认真地看,学会思考一些问题,学会做笔记;当然哈,语法是最重点,这个是不会改变的。。(3)关于背书,我的方法就是默写,这个方法很苦逼,很考验一个人的耐性,但绝对有用。有时候想睡觉了,默一默,你就醒了。。
我是把《语言学纲要》这本书默完了的,当然不是100%都默,但是起码也默了90%。重点更是默了不知道几遍。现汉没怎么默,因为现汉重在理解记忆,和自己的分析,有的是背的,没默;古汉,通论很少,默完了,语法部分默了几遍,包括书上的例句。有的时候,你认为你背住了,但如果让你上考场写,你很有可能写不全,或者不是专业术语。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默写来巩固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在考试时,因为没分配好时间,还剩40分钟交卷,却还有70分左右的题没写完,我奋笔疾书,赶上了时间,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准备期的几番磨砺,我能让自己的思绪走得这么快吗?
2、汉语言基础:参考用书:北大版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
这个其实也是做笔记,然后背。建议多看看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都讲得深入浅出,书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自己不要急着看老先生的回答,自己可以先试着思考一下。要知道,人大的某些题还是挺活的,需要自己思考,虽然背书很重要,但不要仅仅是背,要学会思考一些语言学问题。
3、古汉:古汉没得说,都是比较死的内容,就按我说的,背,默写就行了。
4、最后说一下,现汉,语纲,古汉,这三门里面,语纲绝对是最重要的,按照17考研的情况,起码占了85%,现汉,占了10%吧,古汉,占5%吧。。
而在语纲里,语法语音最重要,语法容易出分析题,语音容易出音位相关的题。语言的发展演变也很重要,容易出大题。
现汉里,语法语音仍旧是最重要的,语音容易出标音标的题,语法还是分析题。。
17年初试真题回忆版: 语言学基础:
1.名词辨析:音位变体和语流音变;预设和蕴含;洋泾滨和克里奥尔语;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还有一个,忘了。
2.分析题,写国际音标的题,3.英语表复数的“-s”和汉语表复数的“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一个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比较,忘了,5.有人认为汉语应该拼音化,你的看法? 6.“我都大学生了!”句法语义特点分析;
7.中国古代小学中,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的不足是什么?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仍旧研究小学的意义是什么?
8.语法化的等级序列。语法化对词的多义的理解有什么启发?
9.中国境内有哪些语系,说出各语系的一种语言和分布地域,说出汉语和其中某种语言发生语言替换的例子。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汉语言基础:
1.名词解释:反切,语义指向,儿化韵,组合和聚合,六书,还有一个忘了。2.给出几组词,标国际音标;
3.分析题:给出三个音标,分析可不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题比较简单,给忘了。给出几个内容,分析哪些是语素,哪些是词,语素是哪种类型的语素,具体忘了; 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
同义词是什么,如何辨析同义词; 语法的抽象性是什么;
4.一段古文30分,句读,翻译。
复试的笔试题有妹子写过了,我就不写了,啊,眼睛累。面试很活,没啥好说的,具体的,进复试了再来咨询我吧。
最后再说一句,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别胡思乱想,只管投入享受这个过程,你越投入、越享受,结果就会越好。就酱,如果有学弟妹想咨询我,可以下方留言,但是请一定是确定了要考人大的同学,类似“学姐你认为我可以吗”的问题不该是我回答你,而是你回答你自己哈。希望学弟学妹都能如愿以偿!
【华中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经验】推荐阅读: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经验07-26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现场确认时间及须知11-01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12-0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应用题10-15
华中11-29
华中科技大学金融09-10
华中农业大学课表01-12
华中科大考博英语01-19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