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诚信的几点建议(共9篇)
(一)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教育目标是拟通过一定时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运用软、硬件设施让接受该种教育的人具备某些能力的规划。教育行为是指为实现该目标而施行的一系列活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仍然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本科教育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综观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简介和专业目标,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有共识,但观其教育行为,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投入还是软件工程的打造(如: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投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能够良好地践行此会计教育目标者寥寥。
(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学校大气候对专业课程导向不合理
绝大部分高校片面强调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各种资格证的做法,造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利于潜移默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加之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学。热衷资格证的做法导致学校师生忽视了会计教育的本来目的。缺乏完备知识体系和学科群基础的熟练“技工”,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以宽厚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德才兼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基础,并非只居其一便可。
2.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六类构成。虽然近20年来,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一直在改革,但改革的重点始终是放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对其他类别的课程则关注不多。即便是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基本上也还是在开课门数的多少上做文章,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会计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增加新课程,改造老课程,结果是课程越改越多,原先遗留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又增加了专业主干课程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出现会计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重较小,有的甚至是空白;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会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会计理论课程中则是会计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会计前沿边缘学科理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国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国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
3.会计专业教材结构不合理
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实务更新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及时接受新的会计知识信息。加之各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者的重复关系为例。据对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教材比较,结果表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交叉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重复的内容有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资本成本的计量、经营杠杆。从总体上看,3门课程的重复几乎覆盖了管理会计的所有内容,管理会计是交叉重复的核心。此外,经济法和税法也有类似问题存在。虽然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但在课程设置上却是各科目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的联系,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上完全按独立的课程来排课,严重侵占了课时数量,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此外,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无论是教材安排还是课程设置,都严重地忽视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如果说为人处世是学生们从小一路学着过来的,那么职业道德教育是否也应该在学生们选择自己的专业的那一刻起就让他们认真对待呢?遗憾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几乎不纳入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是老师偶尔提及或自己零星了解到的违法犯罪的否命题。那不是职业道德,而是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是应该高于法律的,合格的会计人员不应只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边缘人。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的会计教育目前基本上仍然是“满堂灌”的知识传输型。在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应会”,即只要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有效的能力训练则开展得较少。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托。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记,以致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走神、打瞌睡甚至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除存在上述情形外,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做得也很不够。会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得最多的就是以幻灯片的形式来表现课本内容。虽然其中不乏有经过精心锤炼的教学样本,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将书本内容扫描进电脑里,“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不能改变其照本宣科的实质。相反地,由于速度的掌握随心所欲,学生在这些快速切换的镜头前,连“似懂非懂”都顾不上就‘囫囵吞枣”了,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理想。
2评估系统落后
对学生的考核方面,学校的一切教育面向考试,学生的唯一目的似乎也就是应付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却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以致出现学生学到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大量地在经济生活中无处应用,也不会应用。学校考核方式的放不开,教师对考核方式的墨守成规以及学生、教师、学校对考试成绩的共同关注,让学生能力的培养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对教师的考核方面,从我国会计教育(包括其他教育领域)的实践来看,一直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没有明确要求,而对教师的科研则有明确要求。教师的考核、晋升、晋级、待遇等无不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从当前各大学正在进行的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也可明显地看出,基本上是科研“一票否决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待遇并没有直接关系。时至今日,学校到底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还是培养学术大师,这看起来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己经出现了矛盾。
二、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转变对英语、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风气,在强调英语、计算机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应强调专业性特点和学科群建设以及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来给予合适的引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毕业时都有对其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硬性要求,使得对毕业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要求在宏观上有了保证;而对于专业知识则几乎没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虽然一部分原因是无从量化或不好量化,但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专业知识的懈怠心理。如果再过分宣扬对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重视,则专业教育将会被这两门学科“反客为主”。我们应该明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通才”,而不是英语、计算机专才。
(一)改革课程设置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科学、交际沟通能力训练,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引入导师制度。大学作为许多人职业生涯的开端,其所强调的专业和职业道德概念对初入学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这时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式的帮助,他们渴望通过师长和学长的引导尽快地适应环境和认识专业,并在对环境和专业把握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导师制就是适应这种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导师制里,导师就所带学生的品格、学习和生活等给予全方位的关心,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作为一位高级职业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品格、工作、人际交往和学习的能力。
2.增设会计导论课程,其目的在于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让初识会计的学生对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一个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投资和决策中的作用。
3.以企业管理置换现有的管理学课程设置,用具体的企业管理流程让学生从枯燥的管理学原理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企业、对会计工作环境和在企业中所处位置的认识;安排学生进行工商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具体做法可参照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课程设置中的企业管理课程设置。
4.加强法律教育,在强化经济法、税法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会计法等相关法律课程提高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在学时安排上予以调整。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门课程交叉重复部分——管理会计进行分解与成本相关的纳入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则纳入财务管理,在学时上取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安排,适当增加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时.此外增加逻辑学的课程,加强对思维的有效训练.6.加强实务操作训练,让学生不惧实务,也不唯实务而学习。
(二)改革会计教材
1.改革教材结构顺序。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教材都是按业务流程顺序进行编写的,学生要学完一门课程后才会对一项工作有全局性的认识,不利于对课程的了解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此,在教材的绪论中对一门课程的最终目标应有一个便于理解的、贴近实际的描述,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是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2.整合教材,改革教材交叉重复的状况。如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本教材中交叉重复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分别纳入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教材中。其中成本习性、变动成本法、责任成本等内容纳入成本会计;而投资决策、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专门决策预算、资本成本、经营杠杆以及资金需要量等则同财务管理进行整合。
3.对专业课核心教材进行整合.首先,由于各个高校自己编写教材的能力参差不齐,为最大范围内保证高校的会计教学质量,应邀请实务界、理论界和教育界的精英共同编写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教材,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改,类似于注册会计师教材的编写。其次,会计课本不应当再被当作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仅仅作为会计教材中的一种。
4.教材所附习题的答案也不应像过去那样只有唯一一个,尤其是对于比较开放的问题应该多元化,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改革会计教学评价体系
1.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将教师考核由过去的科研“一票否决制”转换为多方面的综合考查,在对科研成果考查的基础上增加对以下几方面的考查:增加对教案的考查(包括对电子教案的考查)以杜绝照本宣科的做法;加强教学督察听课制度,将督察的重点由查人查岗转变为查授课内容和课堂气氛;加强对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效果的考查,将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教学成果应有因可循。
2.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对非毕业生评价方式要增加对学生习题、实验和设计的考查,倡导情景练习,以改善目前习题形式单
一、习题效果不理想、习题评价不合理的现状;改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做法,加大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力度,改善目前考核局限于试题库的做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学生最后得到的成绩必须包括课堂表现、习题、论文、实验、口试成绩和笔试成绩中任意四门以上的综合量化,五门综合的具体比例,四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毕业生的考核,首先,要建立本科会计毕业生全国或区域性的统考机制,制定统一的考核评价内容、大纲和考核标准,从命题、组织考核到阅卷、公布成绩各环节都统一进行,其做法类似会计技术和注册会计师的统考。毕业生以通过该考核为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保证本科会计教学的质量,而且能消除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不信任感。其次,健全毕业生论文评价体系。对毕业生论文的评价应走出只局限于学校教师的做法,广泛邀请实务界人士参与毕业答辩,加强社会对毕业生的认识和认同。学校应给出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硬性规定,其中包括对思想品德、计算机能力、英语水平、统考成绩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学习生活考核标准的要求,符合这些规定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此外,会计专业的学生要符合市场要求,必须接受比其他专业时间更长和更为严格的教育,可以考虑延长本科会计教育时间,开设5年制本科会计专业。
近年来, 随着中外会计舞弊案件不断揭诸于世, 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产生了疑虑, 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与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信用关系的实质是财产关系, 信用活动产生的制度前提是交易双方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严格地说, 在我国当前产权制度下, 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并没有独立的财产权或财产所有权, 它们同属于一个最终所有者-国家, 这决定了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这两个市场主体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信用关系或信用准则。在不规范的产权制度下, 会计诚信已不具备抗御各种干扰的能力。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常常就是公司的管理层, 这造成管理者聘请审计机构审计监督自己的行为, 并决定着审计人员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 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和“上帝”。这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土壤。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会计信息之所以为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运用, 完全在于社会各界对会计诚信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 “诚信为本”是会计的真谛。而如今, 会计行业却面临一种全球信任危机,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这些问题的出现, 除了行业制度上的不完善外, 还存在着一种道德缺失的问题。
对于会计行业来说, 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不做假账, 诚信为本”。这样, 诚信就理所当然地在会计行业道德规范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是会计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缺少了诚信这个灵魂, 会计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会计诚信道德的缺失, 对所有者, 对经营者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三、加强诚信问题的思考
但讲会计诚信容易, 真正做到诚信却很困难。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说, 会计诚信就是表达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诚信服务。而要做到会计诚信, 会计人员则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素质。
1、会计人员要做到诚信, 就必须有公正平等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 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公正、公平、公开、公信等平等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追求平等的意识, 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强烈要求, 也就不可能有对诚信道德的严格遵从。
2、会计人员要做到诚信, 还必须有独立的人格。
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必须以其具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没有个性的独立, 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道德要求, 也就不可能有对取得社会信任必须承担的会计责任和会计规范。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 会计人员才会在面临抉择时去选择诚信。
3、对于诚信道德的遵从, 会计人员还必须有笃信虔诚的态度。
在讲究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 会计人员要想得到社会及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就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对社会交往的规则持有一种笃信虔诚的态度。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会计人员, 必需靠敬业精神和执业能力来获得社会的尊重与信任。会计人员能诚心诚意地怀着笃信虔诚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就会更有效率, 也会产生更多先进的会计思想。会计工作有效率、有成果, 自然会有社会信誉。会计人员的个人信用首先是一种对诚信的敬畏精神, 把诚信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基础。
4、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 会计人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不做假帐, 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然而, 仅仅做到了诚信还不够, 这里还涉及一个诚信境界的问题。它表现为会计人员在社会生活和会计实践工作中, 按会计诚信原则和规范去行动所形成的诚信觉悟水平, 以及处于这种道德觉悟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操的差别。有些人只是将从事的会计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不主动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只求得到理想的工作和报酬。在这种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中, 社会的诚信评价和自我评价存在着矛盾。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期望较高, 而会计人员对自身的诚信易于满足。相反, 有些会计人员则会在本职工作中始终做到工作第一, 他人第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种诚信境界下, 会计人员能从大局出发, 能摆正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能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 提出会计诚信的自我要求。在这里, 会计诚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达到统一, 他们的诚信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由此可见, 诚信境界的差别是巨大的。会计人员要从较低层次的诚信境界向较高层次的诚信境界转化, 必须时时刻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在不断的人格完善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从而提升自己的诚信境界。
5、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
从根本上说, 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走向“文明”的内在要求。现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信用的确立恰恰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项前提, 而会计正是维持信用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工具。可以说会计诚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宏观上讲, 由诚信带来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是党和政府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只有拥有了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 才能正确估量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 也才能为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就是建立在对国民经济的正确评价上, 这其中就不乏会计行业的功劳;同时, 在会计行业贯彻诚信原则, 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良好的行业道德素质不仅使人自律, 还会给人一种榜样力量, 从而形成一种他律。这也是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所在。从微观上讲, 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使他们在投资和经营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而避免“安然”悲剧的发生。同时, 良好的行业道德也可以使公司的员工怀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精神, 在工作中尽心尽职。
四、结语
可以说, 是诚信给了会计以健康的生命, 失去了诚信, 会计工作就无异于消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 面对单位、面对负责人、面对社会环境, 自觉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 处理好"外部法律法规与内部会计控制、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金钱与地位、违法与守法"的关系。社会需要诚信, 而会计人员也只有用诚信这种职业道德武装起来, 才会给会计工作注入“真实的生命”。这样, 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会计工作者的期望和信任。如今, 新的《会计法》已开始实施, 第二次会计改革高潮已经兴起, 我们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立足于诚信, 去敏锐地把握财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行业面临的信任危机和失信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后果, 对会计人员如何做到诚信, 从公平的意识, 独立的人格, 虔诚的态度和良好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提出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
关键词:诚信会计,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韩传模, 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会计研究.2002.5
一、会计核算中心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财政预算管理上存在着财政性资金收支管理不善、政府财政功能弱化等方面的问题,各地财政部门都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会计集中核算,一般是指在不改变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下,取消单位现有银行账户,由财政部门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支付结算、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和统一财务公开。
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遵循“三个不变”原则:一是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年度经费预算仍由各单位编报,财政审核后批复给各单位,并抄送会计核算中心;二是单位的理财机制不变,即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仍在各单位;三是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即单位的各项收支仍由单位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两个方面变化:变部门分散核算为集中核算;所有经费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由中心分户核算。
实行集中核算初期,各单位现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维持不变,有利于单位继续保持理财的积极性;有利于明确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使责权利相结合;集中核算,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
问题:
1、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实现财政性资金的统一,还未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较薄弱,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相当突出。
2、缺乏可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落后于实际,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付有较大差距,在报帐业务的审核中,会计核算中心把关较为困难,灵活性和原则性的尺度较难把握,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矛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会产生对基本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虽然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但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单位的会计活动是财政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撤销会计机构,取消会计岗位,等于取消了财政工作的基础,给财政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强解决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势必产生新的腐败源。
二、对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建议
1、强化预算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日常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如果将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一个记帐机构是不够的,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必须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到支付完了事后才来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发展,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3、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各个单位统一执行。
4、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由于财政性资金集中管理后,财政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加强内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核对金额,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合法后,才能通知银行付款。要建立大额借款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会计核算中心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信息,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接受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保证财政资金和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更多的潜在风险会有所暴露,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并加强技术培训。
一、注意正确选用电算化软件
采购软件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重要环节。目前的配置方法主要有开发和购买两种。采用开发方式取得软件时,不管是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还是联合开发,大多数采用生命周期法(划分为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由于这种方法在时间、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髙,一般用户很难实现。
目前市场上成熟财务软件虽然种类繁多,但采用直接购买方式较为合适。会计电算化软件从应用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财务软件;一类是企业级财务软件。传统财务软件是站在财会部门角度设计的软件,一切以财会部门为中心、,仅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不考虑和其它职能部门的衔接,不对其它部门的业务进行实时监控。这类软件大多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采用Access、Foxpro等小型数据库。而企业级财务软件则是站在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上设计的财务软件,它以资金流的形式反映企业的管理过程,充分考虑和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衔接,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类软件基于C/S三层结构开发,采用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面向大中型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应用,在测量数据处理、远程应用、网络并发控制、安全性等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应用环境上讲,财务软件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与单机版相比,网络版能同时多人输入凭证,能边输入凭证边查询打印以往的曰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能边输出账簿边编制报表;能边输出账簿边银行对账、往来销账;能多人同时输出同一或不同的账、表;数据存储在专用服务器上,安全性、可靠性比单机工作站髙;支持远程通信等。
由于工作站价格的.降低和局域网技术的成熟,对大中型企业和公司来讲,选择企业级的网络版软件,是明智的选择,即网络时代使用网络财务软件。对小型企业和公司,由于业务量相对较小,可选择单机版的电算化软件。
二、做好操作人员的分工和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超速发展,会计机构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如人员岗位责任制:人员岗位包括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岗位。其中,基本会计岗位为会计主管、出纳、核算、稽核和档案人员等,而电算化会计岗位则是操作员、维护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会计软件人员,以上两种工作人员之间不得兼任。还要明确软件开发人员、维护人员不能兼任搡作员。并建立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且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各岗位都要得到一定的授权,并用密码控制。防止非法操作、越权操作。这样人员互相制约和内部牵动,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三、注意初始化设置工作
建账、人员分工、设置科目代码、装入初始余额、凭证类型设置等是初始化工作的五个重要步骤,通常由会计主管完成。该工作一定要耐<、细致,考虑周全,不可草率进行。如科目的设置、往来账的设置、期初余额的准备工作都要亊先做好,然后开始初始化工作。因为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在磁盘、光盘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由人工亊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it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电算化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审计人员通过开展计算机的亊前、亊中、亊后审计,对系统的处理实施有效的监督,保证计算机运行操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五、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包括凭证的编号、微机的录入、资料的传递、资料的保管等过程的管理,还涉及人的管理。因此,要建立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重要会计档案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对输出的以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实行双备份,并由专人分开保管。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做好登记。电算化会计系统应具有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以便业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要定期对备份的数据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转存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会计档案的全面管理制度。
六、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要避免由于外部环塊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控制主要应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进行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公司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坚持“AB备份法”进行资料的备份,备份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意外破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以及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例如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单独专门供电系统,并且不定期检查电源、接地线的安全等措施,以保证机房环境安全;加强对系统通信过程的保护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等。
七、重视"复合型”财务人员的培养
数控行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薪资高,但对员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在职人员均须经过专业、系统的数控技术培训才能上岗。因此,怎样学习数控,怎样学好数控成为广大学员的关注的问题。
现向需要学习数控的学员几点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1、培训机构的选择
现在数控培训机构比较多,所以在选择数控培训机构时尽量选择有正规办学资质的学校。正规培训机构都有比较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最关键的是看看有没有实训设备。正规数控培训机构都有专用的数控实训车间,有相应的数控机床提供学员上机操作。
首先看机床是不是专门用于教学用的,是不是和理论授课点在一起。因为只有实训车间和理论教室在同一地点才能为学员提供良好地实训,数控技术的学习,最注重的是机床操作实践,没有大量的机床操作实训,是学不好数控技术的。其次是看数控机床的质量,看数控机床是不是生产型机床,生产型机床都比较大,工作台行程都在850cm左右。还有看数控机床的新旧程度,太旧太破的数控机床数控操作系统都比较老,和现实工厂里面的数控机床相差甚大,并且加工精度达不到。
然后还要看数控加工附件是否齐备,如:是不是有相当数量的数控刀具、工装夹具、测量工具(代表或数显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万能角度尺等)、实训加工使用材料等等。实训设备越是接近工厂化,那么你就能学到实用的数控技术。
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要看课程内容及师资配备。不要掉进价格的陷阱。“便宜没好货”,是千真万确的。不要比价钱,要比课程内容及课程的热门度及实用性,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数控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要占课程总量的1/3以上才趋于合理。师资情况也相当重要,学技术,师资最好是要有工厂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任教,还要看数控老师是否是全职,全职数控教师精力充沛,讲课细致有耐心,对学生比较负责,这是最关键的。
2、数控技术应该掌握的必备知识
做为代课老师,来到XX小学已经一个多月时间,我积极参与学校日常工作,以下是我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愚见:
1、改善学校的卫生管理,特别是厕所,杜绝脏、乱、差的现象。
教师用洗手间相对比较紧张,而且很多间卫生间是不能进入使用的,有些卫生间也很乱很脏,墙比较黑,门关不住,漏水等现象,给教师们带来了不便。
2、办公室纸张的使用太苛刻。
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打印机,却不给够足够的纸张,教师使用纸张都是在为学校效劳、为学生办事,可是打印的时候却要先到处找纸,未免显得太拮据。
3、加大对学校活动的宣传。
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很多活动,但是只有学校里的老师,甚至分管老师知道。我们可以制作学校主页,分设教育教学(展示优秀成绩、进步飞跃、参加比赛等获奖同学)、大事要览(向学生、家长展示我校近期都完成了哪些工作)、学生天地(展示学生活动的照片、优秀的手工艺品、优秀作文或画展)等板块。让专门的老师负责网站维护,专门的通讯员负责记录各项活动的开展,学校可培养小记者,也给学生一片展示自我的平台。
4、改善学校科学实验室的条件,真正落实科学课的有效开展。
5、聘请专业术科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现在我们学校的音乐、美术课大多是由主科教师代上,从专业角度上讲学生接受到的就不是专业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6、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
有时候领导布置工作时,只说一切要求按照往常一样,新到位的教师也接到了工作安排,但却是一头雾水的。这些要问老教师,也要从头到尾的问,问起来也不是那么方便。因此我建议在安排工作时,可加强对新教师指导的力度,这样也能提高办事效率。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缺失,对策思考
现阶段,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 做假账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会计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会计职业的信誉, 它不仅造成了我国资产的流失, 而且严重打击了公众的信心。因此, 坚持以诚信为本, 不断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的社会信誉度, 就已经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是也是信用经济, 缺少了信用,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就无法正常运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诚信就尤为重要。会计切实可靠的提供最为真实的数据才能保证各个部门科学决策、正常运转。但目前看来, 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由于某些目的而肆无忌惮地做假账, 造成了许多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甚至有一些注册会计师利用自己职称之便, 出具虚假的财务报表, 欺骗投资者。另外, 不同的会计做假行为由于目的不同, 造成的影响也会不同。会计信息不真实不仅能够导致我国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而且导致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也使得腐败之风盛行, 致使社会风气日渐污浊。就此看来, 我们需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做到有的放矢。
二、会计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1) 会计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轨阶段, 市场上的各种监督、约束以及激励机制并不完善, 这也为诚信缺失提供了机会。就我国会计行业现状看来, 大多数职业会计师都依附于企业工作, 对会计师严格地按照《会计法》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来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会计法》赋予了职业会计师监督所在单位经济活动的权利, 但是, 会计人员一般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之下, 会计师的工资待遇都由单位领导人所决定, 所以会计人员一方面无法行使《会计法》赋予的权利, 一方面可能会由于一些利益关系来帮助单位进行一些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就算会计师坚持自己的原则, 积极与企业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做斗争, 也经常会因此迁怒与单位领导而遭到打击报复。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们的社会面临着会计诚信危机。
(2) 造假产生的收益大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由于我国的监督、激励以及约束机制并不完善, 在会计工作当中经常出现一些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 如果会计师的作假行为被查处, 一般只是调帐或者通报, 最多对公司有一点罚款, 基本上没有对会计师本人进行的处罚。这样一来使得会计做假账的收益远远高于付出的成本以及承担的风险。于是在这样的形势驱动下, 部分人就产生了造假的动机, 面对造假失败带来的后果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甚至有个别的政府部门参与的假账, 在管理上更是无人问津, 因假账带来的收益往往是零风险, 所以有许多心智不坚定的会计师会趋之若鹜。
(3) 官本位为造假行为提供了温床
在我国, 官本位思想较为盛行, 权力高度集中的机制使得我们很难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特别是由于对经济活动的审查由地方来负责, 如果地方官自己没有摆正态度, 与某些违法人员同流合污, 这样一来, 就会使得他们肆无忌惮的造假, 腐败行为盛行。
(4) 会计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机制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所以国家机器当中的各个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 监管标准不统一, 自己管理自己那一部分, 互相没有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只能为了自己能揽到业务而主动迎合企事业单位的要求, 使会计行业的不诚信成了社会大众众所周知的事实。另外, 在政府审计方面, 由于这项工作归由地方领导, 所以监督力度依然不强。在实际工作中, 当出现造假贪污的行为时, 我国的相关部门很难实行到位的监督, 有些部门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帮助他们遮掩, 没有切实的尽到自己应尽的监督义务。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措施
加强会计的诚信建设, 既要做好人民大众的工作, 又要做好法规制度建设, 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不但要加强人的诚信教育, 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
(1)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 一定要做好会计证的管理工作, 对会计班实行严格的审批, 加强对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质量的考核力度, 以充分保障会计人员的素质, 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其次, 我们也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年终考核, 使他们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
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道德意识建设, 使得他们从思想上抵触造假行为。同时, 在会计专业的人员接触专业知识时就要加强他们的诚信教育, 将诚信教育作为他们的必修课, 切实地将职业道德建设与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 强化他们的职业诚信观念。
(3) 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
从经验来看, 我国实行会计委派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通过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 能够选拔专业的会计人员, 实行形式不同的委派制, 也能够有效解决会计人员的职业平等意识, 加强他们的责任心。
(4) 建立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我们要充分运用社会的力量,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没有舆论支持的社会道德标准, 归根到底只是停留在理论意义上道德。因此, 社会各阶层要加强对会计的监督, 切实建立和培植起揭露诚信缺失行为的社会力量。
(5) 加强社会教育, 启发人的良知
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民群群众意识到诚信是为人之本,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义之财不可取, 诚信缺失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诚信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诚信的力量, 因此, 需要要做好诚信教育, 让人人都有诚信意识, 将诚信思想发扬光大。
(6) 加大对财务诚信问题的处罚力度
在我国各级监督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的时候, 应当从严依法管理, 改变过去的严查宽罚, 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方式, 按照情节轻重追究当事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以打消一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意识不坚定的会计师, 从而维护会计工作的诚信度。对于经过监督检查出的妨害会计诚信的案件, 要对其主要责任人以及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厉处罚, 追回其所有非法所得, 按照相关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于情节严重的, 要给予更严厉的处罚。
结束语:
诚信是为人之本, 是当前社会下信用经济的灵魂。我们的和谐社会需要树立诚信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具有诚信的会计。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 诚信就尤为重要, 诚信缺失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经济秩序的混乱。会计诚信不仅意味着自己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更意味着我国的繁荣昌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会计诚信必然会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旋律。然而, 我们始终坚信, 只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 会计诚信事业一定会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成果, 我们也将很快迎来会计诚信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冯文芳.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07.
[2]李苏.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客运企业会计诚信的评价研究[D], 长安大学.2011.
[3]郝冬梅.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06.
[4]董淑兰.美国系列财务造假案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关键词 会计诚信建设 思考
一、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1)会计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可见会计职业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会计的诚信建设。
(2)会计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意识、环境的各个方面,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政府、企业、公民的方方面面。会计诚信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中和谐相处的准则,违背会计诚信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微观会计信息失真,势必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宏观会计信息失真,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破坏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运行环境,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带来很多不公平竞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社会关系的和谐协调,离不开会计诚信。
(3)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金融机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经济利益的驱使
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诱使会计人员造假如此猖狂。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可能会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好处。企业负责人有可能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可能会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迎合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双方作假的内在动因,也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三)失信成本低
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使造假败露,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有限的。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会计造假才会不断的发生。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措施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
严格执行《会计法》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
(二)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加大惩处力度
会计日常行为活动中,评价其行为是否诚信缺失,是否遵守了会计职业道德标准,仅靠法院和政府认定是不够的,还必须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来支持。同时,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可以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另外,加大惩处力度: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
(三)增强诚信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要增强会计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结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勤奋工作、遵纪守法、严格监督、厉行节约、勤俭理财、大胆改革、讲究效益”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客观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技能。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企业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另外,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将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提炼成职业化要求,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
四、结语
温馨提示四一:家长要正确评价孩子。
有部分家长常会根据孩子以往的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是是欠妥的。要知道,高考是一次综合性的考试,不仅考学科知识,还有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更有临场发挥。如果家长能从这几方面去关注孩子,你就会清楚自己如何面对孩子了。比如有些孩子各科基础不错,此时就要从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上下功夫;比如有些孩子有偏科现象,此时应该对所偏的科从基础上抓起,切不可盲目陷入题海战术,否则会浪费有效复习时间;比如有些孩子抗压能力不足,家长就必须要给孩子减压,让孩子不要过度紧张,从而在复习上降低效率;比如有些孩子把高考目标过于单一化,认为自己一旦高考成绩不理想,以后就完了,从而产生心理绝望感,这种心态会极大地影响着考前的情绪;比如有些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底数,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水平,无法估计自己报什么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等。总之,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去辅助孩子采取应对之策,从而保障孩子安心复习。
温馨提示二:家长要鼓励孩子。
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来说,家长基本上不需要太多为孩子操心。但是对于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的孩子,家长就必须要适当的去关心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容面对考前的紧张复习生活。鼓励的话语很关键,比如可以告诉孩子:
1、高考没什么,请放松一些,不要过度紧张!
2、乐观面对吧,其实这只是你人生的一次选择,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3、现在你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外,还要调整你的学习时间,不要搞疲劳战!
4、现在是体现学习效率的时候,该休息该娱乐时一定要休息和娱乐!
5、仔细想一下,看看自己复习的计划和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调整一下,然后按部就班复习就行了,不要有太多与复习无关的想法!
6、不要考虑爸爸和妈妈对你的期望,不管考什么样,我们都会平静面对的!
7、面对考前的紧张氛围,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那么紧张,考前其实也是在比谁的心态好,相信你是最乐观的一个!等等。温馨提示三:家长要保持冷静。
很多家长现在心情之所以焦急万分,主要是看到孩子心思不用在学习上,或者成绩不理想,或者孩子情绪烦躁,或者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等。要知道,孩子此时已经站在战场的前沿了,不用你说,自有学校的老师的督促,同学之间竞争的氛围让他们感觉时间的紧迫。如果家长此时在家里再去批评和指责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在情绪上引起不快,甚至是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这一样来,无异于火上烧油,让孩子本来就压抑的心理更加矛盾和焦虑。所以,请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可能用你的眼睛去观
察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然后再选择适合的时机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温馨提示四:家长要把目光放远一些。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并不能决定孩子将来的命运。很多家长把目光仅定位在高考上,这是一种短视行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家长也都非常清楚,即便高考分数很高,去了好大学,还有毕业后择来的一关。如何参与将来的社会竞争,家长就必须要考虑到孩子喜欢哪一类工作,哪一类专业是社会上有发展潜力的,孩子的个性特点适合做什么专业的工作,孩子目前个人综合能力怎么样等,都需要全面衡量。所以,请此时心情烦躁或者焦虑的家长必须要冷静下来,做你该做的事,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那样你会让孩子独立承担一切未知的结果。只有家长把目光放长远了,心态才会平稳下来,心情才会乐观起来。如果家长能做到心态乐观从容的话,孩子肯定会从你这里得到巨大的心理支持,自然也会轻松面对高考,并考出好成绩,或者超常发挥。温馨提示五:家长要摆正心态。
【对会计诚信的几点建议】推荐阅读:
诚信会计06-15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07-19
预算会计工作的几点浅见论文12-03
论文——基于我国政府会计的几点思考07-11
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失败风险的几点思考12-09
讲诚信建议书06-16
浅谈对中国社会诚信问题的思考07-27
试论会计专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07-12
实习会计的总结与建议10-19
《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进建议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