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通用8篇)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篇1

公司安全工作措施

公司安全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召开公司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切实增强公司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二是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人员认真对公司的防火、防汛、防盗、防雷等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对存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早化解,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安全教育,掌握安全防范常识。统一部署公司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好安全教育责任;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让职工学习掌握好防火、防暑、防盗、防灾等安全常识。四是做好假期值班安排,畅通安全信息渠道。落实公司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假期安全报告制度,逐级、定时、按时上报安全信息。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篇2

通过对棉花特性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物流企业而非国家专业棉花储备企业, 棉花的仓储业务只是物流各个环节的一环, 无论在经验上还是能力上与专业棉花储备企业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棉花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物流企业棉花仓储期间和作业过程中。物流企业棉花仓储至少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

1 选择棉花仓库要满足储存棉花的基本要求

(1) 库房应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其他结构型式, 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货场、观察场、铁路站台的罩棚可采用轻钢结构;库房宜采用单层, 跨度宜采用18~24米, 净高不应低于8米且不超过10米。

(2) 棉花仓库、露天堆场、铁路站台与其它建筑物等之间的防火距离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库房地坪应采取防潮措施, 并能满足装卸机械行驶和运行的要求, 宜采用混凝土地坪;库房门应考虑大型装卸机械出入并密闭良好, 最好采用平开门。

(3) 库房屋面应有隔热层和可靠的防水措施;库房内温度不宜超过35℃, 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5%;库房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在高温、高湿地区或季节, 可辅以机械通风等方式;库房的窗宜采用通风和采光分开设置方式, 采光窗应避免阳光直射棉花, 通风窗应密闭、方便开闭并应有防鼠、防虫措施。

2 规范作业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操作要求

2.1 棉花库内储存应做到

(1) 棉花入库前要进行认真检查。如发现火种、水湿霉烂、变质、油渍、包装破损等异常状况要及时处理;待入库的棉花应在专门设立的观察场由专人负责观察24小时以上, 确认无安全隐患后, 方可正式入库;棉花入库后严禁与其他货物混放, 应于专用区域分类、分批、独立存放。

(2) 棉花仓储作业中应避免猛烈撞击、敲打或在地面上拖拉棉包, 以防捆扎棉花的铁皮、铁丝、铁箍等与水泥地面等撞击或摩擦产生火花。装卸和搬移棉包应采用抱夹叉车进行作业, 禁止使用普通直叉作业。

(3) 库内堆垛要确保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垛高距房梁 (或顶) 不应小于1米, 垛与垛之间应留出必要的通道, 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 其他通道不应小于1.5米;垛距墙不应小于0.5米, 距柱不应小于0.5米;垛底应垫好垫基, 垫材应采用坚硬石材, 并不得低于20厘米。

2.2 露天堆垛时安全管理还应做到

(1) 露天堆场棉花总储量超过5000吨, 应分设堆场,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米。

(2) 垛型要合理, 起脊时应逐层递减件数, 脊面有坡度, 无高低处, 呈人字形;露天堆垛必须建立在水泥混凝土地面上, 特别是在垛底不得有泥土地面, 以防止垛底水气侵入棉垛;堆底应以坚硬石材或固定的水泥石墩作为垫基, 严禁使用木制材料, 垫石高度不得低于30厘米。

(3) 堆场之间相邻的棉花堆垛应当分别用篷布进行苫盖。要用苫布对垛顶和四周进行苫盖, 苫垛时要求裙布压缝合理, 苫布充分拉抻、拴牢, 确保风刮不开、雨渗不进。苫布不得封盖住垫石, 以保证垛底通风。

3 加强对火源、电源、防雷击管理, 严防外源火种引发火灾

3.1 对火源管理要做到

(1) 棉花储存作业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携带火种进入库区。相关人员须交出火种, 经门卫登记并配戴出入证后方可进入库区。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棉花储存作业区域。

(2) 进入库区的作业机动车辆必须配戴符合国家消防产品标准的防火罩, 排气管一侧不得靠近棉花堆垛;应在指定地点停车, 不得在库区内临时加油或者修理车辆;非作业机动车辆禁止进入棉花储存作业区域。

(3) 在棉花储存作业区域内作业的电动叉车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静电及电火花产生, 燃油叉车应配戴防火罩或采用有内置阻火装置的新型叉车。

3.2 对电源管理要做到

(1) 采用电缆线路配电, 主要电缆线路应埋入地下, 库房与堆场内不应装设固定的动力照明线路及配电装置;电线和电气设备应当由持合格证的电工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工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 每年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绝缘检测。

(2) 严禁设架空线及乱拉临时电线, 严禁使用电暖器、电炉等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电器。

(3) 露天堆场的照明灯杆距棉垛不应小于杆高的1.5倍, 电灯应有防雨措施。

3.3 棉花作业区要采取有效的防雷击措施

棉花仓储作业区域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装置避雷设备, 定期检测, 保证有效使用。

4 加强对设备设施管理, 确保作业设备可靠、检测设备有效

(1) 要安排具备资质的专人对仓库设施和作业设备进行管理, 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针对特种设备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专项应急预案。

(2) 棉花储存作业区域设置的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安全设施、设备, 要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按规定按时进行试验和检验。

5在管理上下功夫, 加强安全值班与巡查, 技防与人防无缝

对接,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1) 配备足够的、称职的、持证的值班人员, 确保满足24小时不间断值班要求。值班人员应做到:熟悉棉花储存作业区域的重点、要害部位, 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巡查, 巡查次数每小时不少于1次;对新入库棉花的存储区域应严格执行72小时巡查制度;节假日、夜间及异常天气要加强值班巡查;对值班巡查期间发现的异常情况, 应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进库人员如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应及时制止, 并对其进行教育和处理;值班巡查人员应详细记录值班、巡查情况, 严禁提前填写或过后补写, 值班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

(2) 严格落实值班人员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人员须对交接情况进行确认, 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名后, 方可上下岗;接班人未接岗, 交班人不得离岗。

(3) 带班领导要履行好对值班人员的指导和监督职责。对棉花储存作业区域的重点、要害部位要进行不定时检查, 节假日及异常天气应加强值班;值班期间发现的问题要当班处理, 未处理完的事务要向接班领导交接清楚;重大隐患和问题要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置。

(4) 定期开展内部检查和评估, 对各生产作业环节进行检查、评估和分析, 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整改责任应落实到部门、人员。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物流企业从事棉花仓储作业面临的风险极大, 每一起棉花火灾事故都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教训是极其沉痛的。做好棉花仓储安全工作不仅需要责任心, 还需要技术和方法。希望本文能对物流企业从事棉花安全管理有所启发和帮助, 也祝各物流企业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慈春, 谭京州.棉花的安全储存与保管[J].中国纤维, 2005, (12) .

议公司盈余管理目的及其改善措施 篇3

摘 要 近二十几年来,被认为是“会计魔术”的盈余管理受到会计界的普遍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加,证券业的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盈余管理也愈加受到国内外企业管理层的青睐和社会其他界的重视,那么公司盈余管理目的何在?面临使用不合理盈余管理行為,如何更好地使盈余管理向良性发展呢?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目的 措施

一、盈余管理含义和生存土壤

对于盈余管理的涵义,会计界百家争鸣,本文认为它即指为达到私人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等既定或预期目的,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规定限度内选择有利的会计方法和政策、运用会计估计变更等手段以调整操纵企业经营成果特别是利润盈余,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认识企业业绩和决策的行为。

盈余管理之所以存在并且如此盛行,是因为有其生存的土壤。公司有自身逐步建立的契约网络,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监管部门往往会订立一系列合约,而经营者为了履行契约义务和达到合同要求便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另外信息不对称为盈余管理提供了重要前提,处于优势一方的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资源远多于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而对于当今所处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生命线,它是人们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提供信息的经营者便基于此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利于管理层和管理层所在公司和集团的决策。此外,我国会计准则的弹性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提供了手段。

二、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分析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不同而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筹集资金、保持融资资格的需要

企业筹资有两大来源:股权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而上市筹资必须满足相应条件。(1)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我国《证券法》中规定:发行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等;(2)对于配股、增发、发行债券,《证券法》对3年连续盈利、营业利润也有明文规定,这些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盈余手段一般都能达到;(3)根据《证券法》,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连续3年亏损,在其后一个会计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将被终止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能首发、配股、避免暂停上市和特别处理、终止上市,保持上市筹集资金资格实现“圈钱”目的,以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便不遗余力地操纵盈余调高收入、调增利润,达到法律要求底线。此外,对于债权性资金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会涉及有关利润和盈余的一些条款,公司一旦违反规定未实现合同约定的数据时,将面临解除合同、被惩罚违约金的风险,所以,公司一旦预计不能达到条款要求时,将通过调节盈余实现。

(二)避税节税的需要

企业为了少向国家缴纳应交的税费和延迟纳税,便从计税基础和税率上下工夫,通过盈余管理降低计税基础、调整收入和利润以及筹划纳税时点以达到使用优惠税率的税法标准,打擦边球。例如拥有较多固定资产的企业,很可能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若二者中都规定折旧方法可以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中根据企业实际和固定资产的性状和使用寿命选择,则为达到少纳税或者递延缴税的目的,则企业会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是年数总和法的加速折旧方法,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实现避税节税目的。

(三)管理人员自身利益需要

随着与公司经营成果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在绝大多数企业的施行,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盈余管理方法。比如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管理人员入股公司,实行股票期权、现金股票增值权股份支付方式的公司,其管理者为了自己的高薪酬、高股票市值便会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提升公司账面业绩、拉升股票市价,利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来达到限定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另外,管理当局出于提高声誉、晋升职位、避免撤职考虑,也趋于采用盈余管理。

(四)降低公司政治成本、获得政府支持的需要

一般来说,政府对于报出的账面利润和盈余较高的垄断性企业(如电力系统、石油企业、航空公司)会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管制,制定最高限价,加重税负,设定壁垒,这些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使企业的财富向企业外分配流出,因此政治敏感性企业则倾向于用盈余管理来掩盖其高额利润躲避政府监管部门关注和限制。

而针对一些地方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所辖范围内的公司经营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官员的政绩。政府官员为了显示其作为,对于业绩显著的企业将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用以激励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此时公司为获得财政支持又通过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来达到目的。

三、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后果

公司管理当局一般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自由调整应计利润项目,如进行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运用关联交易,摊销股权激励费用、资产处置等各种方式以达到目的。如若在不危害利益相关群体利益前提下适度使用盈余管理,能体现出公司经营能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公司营运风险。然而,公司过度的不正当的盈余管理将掩盖公司真正的业绩,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可靠性和中立性,将有损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的利益,带来道德风险、操作性风险、信任危机,也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作用,将危害市场秩序的建立。

四、针对不合理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

面对盈余管理的不良影响和后果,我们应当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进一步完善盈余管理相关的会计准则法规、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和建设,不断加强立法的前瞻性、预见性,降低滞后性。

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证券法》等法律还存在一定的盲点漏洞,这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不当利用国家政策的余地,危害国家、投资者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法律应当致力于减少打擦边球空间,防止机会主义者进行不正当的盈余管理轻易实现IPO、配股、增发。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已见证了完善法规准则的巨大成效,使经营者盈余管理的空间减小,范围也缩小了。例如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的规定扼杀了转回减值调增盈余的可能性。

同时,国家立法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加快研究法律的步伐,增强预见盈余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素质,使会计准则和经济法等具前瞻性,而非采取“救火式”的方式立法。

2.建设高效董事会、监事会,降低信息不对称(1)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这提高了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遏制大股东通过操纵董事会而获得企业控制权;也能抑制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股权激励计划(独立董事不得参与此计划)的目标而操纵盈余,避免管理人员为自身利益而进行不当盈余管理,使信息更加透明,减轻不当盈余管理的程度,保护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将人数控制在7—8人,以提高董事会的决议效率、降低财务报告的失真度。(3)合理统筹董事会的领导结构,研究表明:董事会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往往被认为是阻碍公司绩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公司更容易发生盈余操纵行为。(4)强制增设审计委员会,赋予其监督检查公司内部审计、财务信息和信息披露的职权,使公司会计差错的可能性降低,增强信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杜绝有监事之名而无监事之实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审计职能并提升职业能力。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税务机构应增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严格检查公司的披露的财务数据尤其是盈余核算。同时,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名副其实地肩负起审计重任,检查公司盈余状况。

4.应当改进公司考核体系,争取实行除盈余数据外的多指标评价制度,如EVA、平衡计分卡机制来考核。

参考文献:

[1]2010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经济法><会计>.

[2]史敏娜.董事会与盈余管理问题探讨.当代经济.2008(1).

[3]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6).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篇4

根据总公司排查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的要求,结合科技公司的经营工作实际,经认真排查确定,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为:青岛至四方间k4+690至k6+119处声屏障工程,其中,人身安全为重中之重。

为确保声屏障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劳动人身安全,公司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全力支持。施工之初,公司成立了工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彭大钊王国华副组长:杨跃伟(常务)成员:杨淑静史坚鹏李明周国忠李树戊。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组,组长:杨跃伟副组长:杨淑静史坚鹏(常务)巩宝方成员:宋振辉陈金华周国忠李树戊,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在基础开挖工作中,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一、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身穿防护服。

二、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的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

三、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

四、严禁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坐卧或停留,严禁将钢筋、钢管等金属物横放在两条钢轨上。

五、顺线路行走时,应走两线路中间,随时注意机车、车辆的动态。

六、必须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机车、车辆较远处越过。

七、注意爱护行车设备、站场设备及各种表示牌(灯)等站场标志。

八、当防护员发出报警信号后,施工人员应立即离开行车线路躲避,以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

九、施工中较长的施工工具及材料应顺线路摆放,以免侵入限界造成事故。

7月17日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内容的变化,我们对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及时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一、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制度

1、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路局有关施工安全文件,组织学习工程指挥部有关工程施工的文件和电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贯彻措施。

2、每天召开安全碰头会,总结安全工作,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研究制定次日的安全关键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3、每天派出专人参加施工队的班前会,对前日的安全工作进行点评,布置当日的安全工作重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警戒表识和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穿防护服,绝对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两端施工队设专人进行安全防护,配备喇叭并保证作用良好。

3、派出专人到车站联系行车计划,提前掌握车流状况,作好安全防护准备工作。

4、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力度和巡查频次,认真检查作业现场的工具和材料的摆放,避免侵线,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5、对于登高作业,施工队派出专人现场盯控,防止高空坠落伤害,防止材料、工具和人员侵入接触网的安全限界,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杜绝断网的行车事故。

6、制作专用工具,解决架设h型钢和吸声板难题,从根本上防止触电事故和行车事故的发生。

7、搬运金属材料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行车安全。

三、应急预案

1、施工安排坚持“先难后易、先内后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进度。

2、帮助施工队合理调配劳动力,科学施工,分组分段,倒排工期,严格按进度计划完成当日施工任务。

3、制作辅助器械,减轻劳动强度,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4、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反恐防爆观念,加强内部治安秩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特别要加强夜间的安全巡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闲散人员,严加盘查,劝其离开,如发现可疑迹象和故意破坏行为,应立即报警。

7月27日正线开通以后,我们根据《济南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技规》、《行规》的有关规定,重新修订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办法》。

一、声屏障施工现场必须全部设立施工安全警戒线。按照《技规》第395条第一款第一项基本建筑限界图的规定,距离钢轨头部外侧1.6米以外设立施工安全警戒线。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工具和备品,严禁侵入施工安全警戒线以内。

二、声屏障基础抹面作业方式,采取分段作业,100米以内为一段作业面,施工现场(包括安装吸声板)不得超过3个作业面。根据施工现场的了望条件,以作业面两端为起点,向两端延伸50至80米处各设立一名安全防护员,安全防护员要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佩带臂章,手持喇叭,站姿面向来车方向。在接到来车通知或看到有机车、车辆、轨道车移动时,立即吹响喇叭,警示施工人员停止作业。施工人员听到警示信号后,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并站稳抓牢躲避列车和移动车辆。列车、车辆在作业面内通过时严禁人员走动和其它作业。待列车全部通过或移动车辆远离作业面后,重新作业。

三、吸声板作业和安全防护,除严格执行声屏障基础抹面的作业方式和安全防护办法外,施工人员听到警示喇叭后,应立即停止作业,作业人员迅速从梯子上下来后,将全部梯子、吸声板以及施工器械横到并顺线路方向摆放于警戒线外方,施工人员站稳抓牢躲避列车、车辆。待列车、车辆通过后,重新作业。安装吸声板作业时严禁在电网以及带电体2米范围内进行安装和其它作业。

四、所有施工人员除上、下班时在安全员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快速横跨线路外,其他时间不准横跨线路,特殊情况确需横跨线路时,必须向安全防护员举手示意请求横跨线路,待安全防护员确认安全同意横跨线路后,施工人员应迅速横跨线路,严禁在线路上停留。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篇5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生活与健康,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实现食品安全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司汲取相关油脂生产厂家惨痛的食品安全事故教训,实现源头控制,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应对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科学管控健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基础管理

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上,立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设立总经理挂帅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工作实施领导和决策,公司品控部门承担一线的执行落实和日常的产品检测管理,着重抓好食品安全关键点的控制和制度规范的建设。

同时,公司执行了严于国标的内控标准,制定HACCP 计划,制定《潜在不安全产品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产品召回控制程序》、《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工作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等等程序。通过这些举措,使食品安全管理既保持了适度的超前,又实现了每一步管理规划的切实可行、协同一致,共同进步。

二、推进基础管理和自检能力升级,构筑食品安全第一防线 作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公司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更新完善,先后购置德国的凯氏定氮仪、编织袋拉伸器、干燥箱等检测设备,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施的硬件升级,为提供精准数据提供了保障。

在提升硬件实力的同时,公司除在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夯实外,在人员技能等“软件”的培训升级上,也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新《食品安全法》的培训,让全体员工参与到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当中,对全员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技能定期的培训考核,为工厂指导车间生产提供有力数据。努力实现设备硬件、人员技能和制度体系的匹配,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管理能力提升规划的真正实现。

三、强化环比外检工作,努力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二防线。强化工厂间的环比试验,形成制度化。所谓“环比试验”,就是将同一样品,分成若干小样,寄送不同的工厂或机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环比试验”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与各工厂检测技术和水平的差异,通过对“偏差”的沟通分析,确立是设备出现问题,还是人员操作的问题,以准确纠正,共同提高。

规范油品外检工作。将外部专业检测机构,纳入环比检测范围,形成“大环比”。除法定送检要求外,不定期的将环比样品进行外部送检,通过外检,一方面弥补我们检测设施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核查内部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的双保险。

四、开展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屏障 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目前,公司已形成《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制度》、《质量预警机制》等多个现场专项处置办法,并按要求强化预案的演练工作,提高紧急事件的预警与应对能力。

五、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管理能力

公司努力实现设备硬件、人员技能和制度体系的匹配,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管理能力提升规划的真正实现。在通过ISO9001、SC等认证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颁发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严格按照ISO22000标准的理念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将已经建立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并以该标准的实施为契机,将企业融入整个安全食品链体系之中,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篇6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为了积极落实公司“安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相关要求,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公司不发生六级及以上信息安全事件,在全力推进公司信息化支撑与建设的同时,努力为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特制定XX公司2012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并予以实施。

一、信息安全管控流程

发生信息安全事件上报至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小组及相关部门判断是否为信息安全事件否进入其他事件处理程序是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并备份现场数据、资料采取相应安全处理措施记录事件处理措施及结果否是否处理完毕是对事件进行总结,对责任人进行相关处理向省公司、公司有关部门提交信息安全事件处理报告通报典型信息安全事件报告 1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二、信息安全风险描述

1、网络突然发生中断,如停电、线路故障、网络通信设备损坏等。

2、公司网站受到黑客攻击,主页被恶意篡改、交互式栏目里发表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及损害国家、公司声誉和稳定的谣言等。

3、公司内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被非法入侵,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发生泄密事件。

4、公司内外网终端混用,被国网公司信息管理部门查处,造成公司信息泄露、丢失事件。

三、信息安全风险预警

1、网络安全风险

1.1网络信息遭受黑客窃听、盗取、篡改等恶意攻击事件。1.2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断电、配置错误等问题。

1.3租用的电信运营商通道发生设备、通道故障,加密措施失效或遗失、遗漏重要业务信息。

1.4公司各单位VLAN失效或混乱,非授权用户可以侵入重要部门 VLAN区域。

1.5网络设备登录密码遭到窃取、篡改,或被植入网络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1.6网络系统重要数据丢失。

2、系统安全风险

2.1因服务器、系统自身漏洞,造成服务器或系统遭到恶意侵入或攻击。

2.2未按照国网公司统一规定安装桌面终端管理软件及正版防病毒软件,造成公司网络内部病毒、木马破坏及内外网混用。

2.3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由于密码设置问题,造成管理权限、业务数据遭到窃取、篡改、泄露、遗失。

2.4信息系统重要数据丢失。

3、机房环境风险

3.1机房内重要设备电源失电或当市电断电的情况下,UPS电源未能及时切换或UPS电源供电时间不足。

3.2机房空调故障,造成机房温度过高,导致设备停机。3.3机房发生火灾隐患时,未能及时报警并进行灭火措施。3.4因机房监管问题,造成机房重要设备或信息遗失、泄露。3.5因未对机房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定期巡视排查,造成机房安全事件的发生。

4、终端应用风险

4.1信息网络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安全意识或常识不足,造成设备或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件。

4.2信息安全相关管理机制未能执行,致使信息安全措施未能彻底落实。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4.3当进行基础施工或发生信息网络故障时,未能提前或及时通知公司信息网络管理人员,造成信息网络故障或扩大信息网络事件范围。

四、信息安全风险控制

1、基本原则

1.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稳定运行。

1.2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六级以下事件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

1.3 坚持保证重点,有效组织,及时响应的原则。对网络与信息系统要加大监控和应急工作力度,有效组织和发挥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的作用,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有效控制损失。做到保证重点系统、设备快速恢复运行,应对事故反应迅速。

1.4 发挥技术支撑、机制保障作用,不断完善预防与抢险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系统和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适用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理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对信息系统设备故障造成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能力。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处理小组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成立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由公司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安监部、信息中心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安监部相关专责、信息中心运维人员、各部门、各单位安全员、信息员。

2.2 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处理小组职责

2.2.1 监督执行省公司、公司有关部门下达的信息安全预控应急指令、重大预控应急决策和部署。

2.2.2 组织制定信息安全预控应急工作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和预案,定期组织评估和复核,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2.2.3 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与应急处理工作情况,向省公司、公司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并协调解决。

2.2.4 按公司相关规定参与、配合信息安全事件调查、总结应急处理经验和教训等后期处置工作;根据省公司、公司有关部门的要求提交各类报告。

3、风险控制计划

3.1 加强对核心网络设备、汇聚设备和重要服务器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和备份,确保公司骨干网络具有双机、双通道热备的能力。

3.2 加快对分公司、变电站、乡镇供电所网络设备的升级改造,对现有DDN、VPN网络通道进行升级和扩容,建成以公司光环网为主、电信租赁通道为辅的公司城域网,提升各基层单位、变电站、乡镇供电所的接入带宽。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3.3 加强对公司所属各信息系统的管理,根据IRS及桌面终端系统监控数据,对亟待完善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整改,不断完善公司整体信息安全防御水平。

3.4 加强对公司各机房、专用机柜的环境改造。确保重要设备的市电+UPS双电源接入、温度湿度调节及防火、防雷、防水、防小动物的安防措施。

3.5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的宣传教育及联动机制,不定期地对国网公司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宣贯,加强公司员工自身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及常识;建立省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各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员的三级联动机制及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对于信息安全事件确保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上报、处理,将事件影响范围减至最小。

五、信息安全防控措施及实施细则

1、防控措施

1.1 完善责权划分,加强信息安全监管。针对公司信息安全现状,信息安全工作首先要明确安全责任,并将其纳入公司安全生产考核范围,对于信息业务应用部门应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强化信息管理的一把手建设,确保信息安全工作责权清晰,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监管。

1.2 进一步提升人员的信息安全素质。在职工信息安全素质培养方面,应按工作需要、所在部门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安全普及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教育,在全面提高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分层次、有重点的对职工进行信息安全技术培训。

1.3 健全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在提高全员信息安全素质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业务管理部门、不同等级的信息机密涉及人员,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同其他办公计算机终端实现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安全领域的逻辑防护措施隔离,对于涉密较少的一般办公计算机应做好完善的安全防护基础措施。

1.4 加大网络监管软件的推广力度。继续加强桌面管理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对于安全设置不符合规定的计算机实行禁止上网策略,同时通过桌面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办公计算机U盘使用,软件安全、共享设置以及非法外联等情况。

1.5 实施多层防护,消除单点隐患。实施网络边界、网络设备、桌面终端等纵向多层防护,全方位部署安全策略,边界上基于最小权限、最小范围细化防火墙策略;设备上加装访问控制列表,并实施定点访问;桌面终端上实施网络准入、桌面管理,做到全可达、全可控、全可查。层层防护旨在实现非法破坏“进不来”,即使进来也“拿不走”,即使拿走也“读不懂”、即使有恶意行为也“跑不了”,提高信息及设备的健壮性,最终做到“搞不垮”。

2、实施细则

2.1 网络安全实施细则

2.1.1 定期对内外网物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设备进行检测,对防火墙防护策略及被防护设备状态进行检测,保障内外网络安全。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2.1.2 定期对内外网核心、汇聚网络设备进行巡视,并有计划地对核心备用设备进行检测,实行反事故演练及应急预案演练。

2.1.3 定期对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通道互联的分公司、变电站及乡镇供电所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性、保密性检测,确保其IPSec VPN通道的稳定性,可靠性。

2.1.4 对各单位内网网络根据部门编制进行合理性、扩展性的VLAN划分,限制其他VLAN用户的访问,充分保障信息的安全保密。

2.1.5 对所有内外网网络设备远程访问及登录密码进行高强度加密,在保证高效远程管理的同时,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性,杜绝恶意病毒、木马、黑客的攻击。

2.1.6 安排网络管理人员定期对网络系统配置进行备份。2.2 系统安全实施细则

2.2.1 定期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服务器、系统漏洞,安装相应安全补丁,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2.2.2 对所有接入公司内外网的服务器、计算机终端均要求安装内外网桌面终端管理软件及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杜绝公司内部病毒、木马的破坏及内外网混用问题。

2.2.3 各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均按照公司统一规定实行不低于8位、包含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的用户密码加密,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更换;计算机终端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账户由本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告知他人或使用。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2.2.4 安排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定期对服务器、信息系统重要数据进行整理、备份。

2.3 机房环境实施细则

2.3.1 机房采用市电+UPS双路供电,UPS供电能力按照市电供电故障后4~8小时的供电能力进行建设;保证每台设备均接入双路电源并能够实现瞬时切换。

2.3.2 采用专用机房精密空调进行机房温控湿控,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下送风,上回风方式精确控制机房空间的温度及湿度,新风系统高压输入洁净的新鲜空气,为机房设备提供最佳运行条件。

2.3.3 采用高灵敏度的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并利用环保型气体灭火系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施灭火。

2.3.4 采用视频监控系统7x24小时进行全方位机房监控、录像。门禁系统严格验证来人身份,防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保证机房的安全性、私密性。

2.3.5 安排信息运维人员每日对机房防火、防雷、防水、防小动物设施及环境进行巡视。

2.4 终端应用实施细则

2.4.1 定期进行信息网络管理人员及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信息安全知识宣教,提高各类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XX公司信息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2.4.2 公司各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信息管理员,定期对本单位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及清除,对系统安全漏洞要及时下载补丁或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完善。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篇7

(一) 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盈余管理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观点。广义观点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以目标利润为中心, 统一管理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狭义观点则认为, 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 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可见, 狭义表述的盈余管理的概念是以合法合规为前提的, 而广义的盈余管理则包括合法的管理和不合法的操纵。

企业对盈余的调节手段, 从法律法规角度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手段的调节, 另一类是非法手段的调节。合法的调节, 表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高超, 而非法的调节则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一种欺诈行为, 是国家法律和法规所不允许的, 可以用“盈余管理”予以概述。

(二) 盈余管理的两面作用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和含义可以看出, 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不应该盲目地加以排斥和反对, 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它。也有人认为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应该对其大力批判。笔者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的充分理由。不可否认, 并不排除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但管理者的价值是通过企业价值来实现的, 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同一性;从代理理论看, 管理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成本相当大,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这也是管理者不愿意去做的。因此, 只要有可能, 管理者就有尽力维护各契约方利益的要求。而本文正是在广义角度研究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利润调节的消极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类型

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时, 根据不同的需要, 盈余管理的形势也呈现多样化。具体地说, 有如下的操纵类型:

(一) 利润最大化

该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其明显。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二) 利润最小化

除了可以减少纳税以外, 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 避免企业出现连续多年亏损的现象。

(三) 利润均衡化

其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 并以此塑造绩优股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

(四) 利润冲销

又称巨额冲销, 利润清洗 (Take a bath) , 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典型做法是, 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亏损、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益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处理为亏损。

而以下则是具体在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上来讨论上市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手段与治理措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一) 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的明确界定, 是会计规范运行和正确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借鉴西方经验时, 我们应看到, 中国与西方各国在产权制度上是很不相同的。西方各国在其长期发展中已形成比较有效的产权制度, 而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各项制度正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但我国实行的是公有产权制度, 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现有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 而没有事实上的所有者。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 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包括:

1.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 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 例如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模式。

2.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 引进部分私有产权, 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公有产权在那些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中, 可以不占控股地位, 而是搭私有产权效率比较高的便车, 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

3.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二)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

包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逐步培育经理市场, 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构成了对经理人的威胁机制。

2.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有效的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如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机制。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自由度, 但对高级管理人员监督的有效性降低了;分离可以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有利于其发挥有效的监督, 使总经理加强对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的关注。目前, 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高达60%以上, 破坏了内部治理结构的监督机制, 因此, 建议上市公司要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机制, 使董事长、总经理各负其责, 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使经理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受到有效制约。

3.实现会计核算的全面电子化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 这类新型管理软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使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一方面降低了其他部门负责人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和控制的可能性, 消除了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财务人员敢于进行会计监督;另一方面, 割断了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 降低了财务人员被其他部门拉拢的可能性, 有利于财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 增强会计约束力, 保护广大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会计信息管理的角度看, 由于系统通常采用后台数据库统一管理方式, 既可以使一般人员轻而易举地访问和使用大型数据库, 又不利于各个部门仅仅为了满足自身利益, 在需要的时候随意更改会计信息, 从而使各部门之间在数据传递和交换时, 既能实现数据共享, 又可以相互制约。

4.建立所有者层次的会计组织

两权分离的公司, 会计控制有两个层次:一是所有者或授权人对经营者监控, 通过制定绩效目标, 对经营者激励、监控, 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 做出最优决策;二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监督, 解决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问题, 目的是实施有效管理并实现绩效目标。但经营者层次会计控制有效, 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对经营者控制未必有效, 处于内部人控制下的会计控制更倾向于维护内部人的权益。对此笔者建议应建立所有者层次的会计组织, 所有者层次会计组织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 例如, 股东委派财务董事、财务监事或财务总监, 主要债务人列席董事会, 董事会中建立财务委员会或内部控制委员会等。

(三) 规范政府行为

经济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彻底转变政府的职能, 使其对企业的调控主要从宏观上通过法律或规章的形式来进行。当前, 最迫切的是要改变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现象。

(四) 加快会计政策的建设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应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 仅仅“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我们应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会计准则, 特别是目前问题较多的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等准则;其次, 在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认真补充和修订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 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再次, 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应就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要求, 如上市公司发生资产重组时, 应对资产重组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资产出售前的经营情况予以披露, 如是出售或置换子公司, 还应提供该子公司近两年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损益表;再如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消息, 上市公司应对变更理由做充分陈述, 并陈述在过去两个会计年度内, 公司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是否对会计原则的运用、财务状况披露以及审计范围和程序方面存在分歧, 如有, 应详细描述每一项分歧, 前任注册会计师应就对上市公司的陈述同意与否发表意见等。这样做不仅是对上市公司以前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 给监管部门提供了极好的监管线索, 而且支持了那些坚持原则的事务所, 鼓励了证券市场上的正义力量。

(五) 注册会计师扮演好经济警察的角色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 国务院甚至出台了已经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还须经由国际“五大”再次审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事业是证券市场的根基, 而独立性是维系这个根基的关键。考虑到我国要彻底根除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顽症尚需时日, 在此建议:

1.暂时终止由上市公司自行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改由监管部门或证券交易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2.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 每隔三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以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

3.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 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 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 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 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 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

4.推行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 (LLP) , 要求所有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限期改组为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 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成本。会计师事务所从其职业属性来看, 应该是合伙制的, 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模式。如果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了合伙制形式, 总所对分所的控制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以个人财产做执业担保, 一方面解决了注册资本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把合伙人的全部家当与执业质量绑在一起, 必然会使其风险意识加强, 不敢冒风险出具虚假报告。大规模的合伙所, 在异地设立成员所, 成员所由合伙人管理, 合伙人首先是和成员所的前途绑在一起, 他必然会尽心尽力地保证成员所的执业质量。

(六)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加大对违纪违法的打击力度, 尽快建立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完善明确

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盈余管理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及诸多人员, 对以下问题在法律上还需进一步明确。如什么是盈余管理、如何确认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对盈余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

2.加大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打击力度

目前《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对会计信息失真打击力度明显偏弱。

3.建立有效的民事赔偿制度

在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赔偿制度上, 我国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上, 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失真虽然也无法完全杜绝, 但有一套严厉的处罚制度。违法违规者最怕的并不是刑事诉讼或监管部门的处罚, 而是千百万受骗的中小股东提出的民事赔偿诉讼。在美国, 违法者一旦染上民事赔偿官司, 其下场常常是破产兼身败名裂——不但变得一穷二白, 而且连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都不再有。小股东的民事赔偿诉讼成为美国证券监管的强大力量, 是对证券违法者最具威慑力的重磅炸弹。而在我国, 最高法院先是宣布“暂不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 后来又改为暂时只受理虚假陈述案, 并加入需经证监会认定的前置条件。因此, 当前急需尽快建立和完善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司法介入的力度。

4.对《民法通则》中“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进行修订

1998年先后有投资者状告山东渤海和红光实业, 投资者由于负有举证义务, 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也给有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逃脱民事赔偿责任以可乘之机。建议对《民法通则》中“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进行补充说明:在证券市场上, 第三方投资者无须负担举证责任, 只需证明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和上市公司具有举证责任, 证明原告的损失并非由财务报表引起的。这样的话, 既合理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又可使上市公司法律责任意识增强, 减少盈余管理动机, 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执业更为谨慎, 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1].2008注册会计师指定教材.税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版.

[2].魏明海.2005年.盈余的预期管理与盈余管理.审计研究.第03期.第34页.

[3].郭凤喜, 奚卫华.2005年.利润管理与盈余管理之我见.商场现代化.第30期.第78页.

[4].王颖, 刘爱珍.2006年.浅析盈余管理.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第11期, 第23页

[5].史娟.2006年.透视企业盈余管理.市场周刊.理论研究.第09期, 第57页.

[6]石秋燕.2006年.正确认识盈余管理.财经界 (下半月) .第05期.第79页.

[7].赵海林.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07期.第113页.

[8].陈雯, 韩晗.2006年.新准则几大变化遏止企业利润操纵.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第11期.第54页.

物流公司安全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管理;电商;物流;措施

十二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互联网+三农”映入人们的眼帘,但从我国现阶段物流的发展状来看,现代物流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电商的物流瓶颈

(一)物流专业化水平低。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和淘宝村均使用第三方物流,但是第三方物流又具有一些共性的缺点,比如说:很多物流规模比较小,服务项目少,管理不到位,效率低,很容易出现不按时送货现象,另外,快递丢货、破损的情况严重,甚至一些快递人员服务态度很差等,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客户的购物体验降低。据调查,在网购不满意的用户中,其中21.2%的用户是因为快递没有按时送到,还有15.7%的用户是觉得快递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所以,我们才看到一些大型电商企业,例如京东,聚美等,选择使用自备的物流体系,以此避免因物流因素影响客户的购物体验。

(二)物流运力不足以满足电商发展。新时期电子商务之所以迅速发展,其优势就在于它的方便、快捷以及收费标准低,一旦物流环节不能发挥网购的独特优势,那么物流将会严重影响电商的进一步发展。而农村居民居住地大多数较为分散,收货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并且道路不畅通,甚至很多农村道路仍为田间土路,这就给快递员带来诸多不便,通常在农村如果将物品亲自交到卖家手里需要耗费比城市高很多倍的力气,所以说,在农村的快递运输上很难做到既方便又省钱,正因为许多快递公司认识到农村运输物流成本大于利润,因此许多快递公司不接农村地区的订单,这也给很多电商开展农村市场带来阻碍。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为了使电子商务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物流产业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其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储存的计算机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等。据调查,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然不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物流信息,面对如今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物流企业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目前我国很多快递公司的分拨中心依旧靠人工分拣,遇到节日或电商优惠促销活动,大量订单堆积,大量包裹无法及时分拣而造成积压,甚至出现爆仓现象,这种情况不仅造成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客户的购物满意度。不仅如此,有些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整合对接没有到位,导致顾客的订单物流信息没有及时准确更新,这也是影响客户购物体验的一个因素。

二、加强农村电商物流的对策

(一)增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是制约农村物流最大的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农村道路依旧为田间土路,村民出行一般靠走路,采用的交通工具大多为自行车或者三轮车,这严重阻碍了物流的运输效率。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电商企业必须考虑联合物流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改善农村道路不畅通的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道路建设,只有畅通的交通才能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不仅使物流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完成了道路建设之后,要想使物流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仓储和配备冷藏车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化平台。要想保证物流信息可以在交流期间更加便捷,农村地区不仅要完善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农村地区要普及移动网络,修建网络信号站,从而使顾客的物流信息方便查询;其次要强化物流公司和通讯公司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旦网络信号不稳定,要及时以短信或其他方式告知消费者。同时可以采用农村经纪人的商务模式,意思就是说在某个区域发展中,选定一人为商务经纪人,其主要工作为及时汇报、传递物流信息,这样不仅保证了快递可以按时送达,而且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三)形成物流组织共同配送形模式。要想实现物流共同配送的模式,就需要在各乡镇建立配送站点。因为农村的居住地点不集中,如果每个快递公司都实行上门服务相对而言是不太现实的,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仅提高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也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各个物流公司可以打造农村区域的共同配送。具体实行步骤为:不同的物流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在不同的乡镇设立统一的配送站点,多个物流公司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个配送点,并且,建设必要的仓储设备的话可以由多个物流公司共同出资,还要配备齐全的物流车辆,完善必要的物流设施,该区域的配送员归所有物流公司共同调度,负责配送各家物流公司的快递,集体配送这种模式的落实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三、结语

根据本文给出的相关策略,可以提高农村地区在物流发展上的运行效率,降低农村物流的运行成本,从而为农村电商打开广阔的发展市场,促进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伟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障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19.

[2]张喜才.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02:80-86.

上一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在夏令营开营仪式上的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