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精选4篇)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篇1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韩美玲 束 然

2013-1-18 17:35:31来源:2013-1-15 人民论坛(总第387期)

【摘要】近年来,幸福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新生群体。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个人与政府四个视角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这一群体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策略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民工问题,首次提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表明党中央已经重视这个群体。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旧存在着很多困难亟待我们共同解决。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各界认为:“让人民更幸福”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2012年两会中,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话题成为委员们热议主题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现达到1亿人左右,约等于中国六分之一的城镇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①持续增长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还面临着入城易、融城难、生活工作不幸福等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现状

此次调查从成都市武侯区的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商业服务集中区、其它零散服务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聚集地,随机抽取了6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访谈调查,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平均年龄24.3岁,受调查者中专文凭居多。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调查内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信息、总体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等几个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武侯区新生代农民工总体幸福感状态一般,约有38%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幸福。总的来看,75%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调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答案表露出他们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渴望,对孤独感、迷茫感以及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无奈。访谈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通过网络等手段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娱乐,很大地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从个人角度分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目标期望与自我定位的调查显示,56%的人群个人目标较明确,其中63%表示有意向今后创业,认为现在打工是在筹集资金、积累经验,44%的人群个人目标模糊,对工作生活状况不满、主观幸福感较低。访谈发现,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与制度性歧视政策的存在,他们自我定位与评价程度较低。58%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企业和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活动质量一般,其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总体不佳。对于工作带来的疲劳与压力,他们希望找到有效的释放方法。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观意愿,但由于中国特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问题,认同感缺失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游离于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独立单元”,使其遭遇着人为的“藩篱”。②在身份认同上被称为“农民工”,也会缺乏幸福感。52%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婚姻家庭之外的交际圈子,社交机会少、文娱活动贫乏,致使长期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外。文化差异是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差生的重要原因。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同事在私人领域的交往包括参与社会娱乐活动就越频繁。③

从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角度分析。报告显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收入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很明显。76%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55%的人希望接受社会再教育。这表明他们意识到知识能力、技术经验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他们心中的“幸福工作”是讲求实际、讲求体面的工作,即有体面收入、软硬件较齐全、权益保障较完善,获得尊重,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尽管有些企业在软硬件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但接受访谈者普遍表示对企业满意度低。近半数人因为“工作环境不适”、“闲暇时间少”、“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而跳槽。因而,企业面对他们敬业精神较差、频繁“跳槽”等表现,无暇顾及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个人与政府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无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受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就算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市,这表示他们对户籍制度开放的关心程度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障与就业体制,许多城市对农民工参保问题执行“多重标准”,现行参保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管理效果差等问题。

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开展素质培训,加强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据“工众网”最新消息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特征:教育、工作、收入、生活经验都没有有效提高幸福感,而自我期待和定位对幸福感影响较大。因此要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地位与综合素质、增强城市融入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积极恰当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帮助其实现“城市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符合其需求的文化服务。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与文化发展基金。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进行心理与情感疏导。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再次激发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创造潜力。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开展自发主导的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政府与社会合作,体制内外携手,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首先要在身份称谓方面得到社会认可,社会可称之为“新工人”、“蓝灰领职工”等。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从而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增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中国社会专业组织服务机构较少,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更少。中国的社会福利资源主要通过政府体制内的行政构架进行配置。对于农民工的社会工作,宜采用政府与民间合作,体制内

与体制外携手的策略来推动。政府要改变包揽太多的福利服务的做法,将具体事务剥离给社会,形成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与社会分担的福利服务新体制。

加大职业技能与再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忍受薪酬福利低、无社会保障,缺乏发展空间的纯体力工作。企业应落实如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晋升机制,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他们在企业工作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要加大相关性的培训与技能资格考试补贴,让有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有专业证书的专业技术阶层。此外,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的同时,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就业竞争力。

构建有弹性的社会保障模式,提供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与优质的就业服务。目前的制度供给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虽然国家采取了补贴政策,若不能将“输血”较好地转换为“造血”,不仅造成国家巨大财政支出,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高影响甚微。笔者认为,政府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造有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模式应由之前的静态模式转为有弹性的动态保障模式,形成以农民工权益为目标,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就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与其需求存在差距。政府应努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着力完善就业体制、规范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促进各类公共资源的公

平分配。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zyxs29)

注释

①李博:“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②杨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篇2

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总体来说, 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对媒介有一定的认知, 并肯定媒介的作用, 但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层次认识;媒介使用偏向于对电视和手机, 对纸媒的使用比较少;具备一定的媒介参与意识, 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参与渠道;既不愿轻易相信媒介的报道, 又缺乏质疑精神与批判精神。因此,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要势在必行。

(一) 获取信息

媒介素养的提高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认识媒体的性质、功能与宗旨, 熟悉各种媒介的使用方法, 尤其能熟练使用互联网,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 媒介素养的提高还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认清虚假信息、暴力内容等不良信息的真面目。

(二) 争取话语权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的提升, 使他们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 层次和眼界更开阔一些, 懂得使用媒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实现农民工群体的“主体表达”, 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不再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 不再是被怜悯、被忽视的群体。

(三) 参与政治活动

现如今, 新生代农民工即使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机会, 也会因为自身对政治的热情较低而放弃, 这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的。通过媒介素养的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懂得使用媒介来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 全面提高他们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知, 媒介素养是新生代农民工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较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二、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一) 树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教育意识

1.利用社会资源, 学习媒介知识。首先,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信息机构来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例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这些社会信息服务机构是向全社会开发的, 而且是免费的。在业余时间,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到档案馆查阅资料, 了解各种媒介知识, 提高对媒体和信息的认识。

其次,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充分使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调查显示, 手机媒体正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 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移动互联网,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瞬息万变的世界。

2.主动接近媒体, 争取话语权。在日常的生活中,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热线电话与电台联系, 通过提供新闻线索等方式与报社、电视台联系, 通过参与讨论等方式在网络传播中发挥作用。在这些过程当中, 新生代农民工积极主动地接近媒体, 参与到社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同时, 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话语权, 在公共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3.强化判断能力, 培养媒介道德。新生代农民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 要强化自己的信息判断能力, 注重甄别各种信息的真伪, 看透各种信息传播者的意图。尤其在互联网时代, 一个负责任的媒介使用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就是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散播虚假消息, 不进行人身攻击。只有当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这样的高素养时, 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公共讨论的资格。

(二) 规范信息传播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

1.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正身份”。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介评价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之所以认为媒体报道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原因就是一些媒体人的主观色彩太过强烈, 并没有完全客观地去报道有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所以笔者认为, 要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体的信任度, 对媒体人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2.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关怀。当今社会, 很多期刊、报纸、电视栏目的定位都针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城市高收入群体, 往往忽视了城市里收入相对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这是传播者社会责任的缺失。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 传播者就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功能,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需求。

3.应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在传播过程中, 媒介环境是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传播者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介环境;同时, 必须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化需求, 曝光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 如克扣工资、欺骗行为等。争取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权, 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 加大政府监管

1.完善政府法律法规,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尽快出台《新闻法》及相应的法律细则, 以便更好地规范媒介信息的传播行为, 净化媒介环境。首先, 政府要制定完善详尽的新闻法律。其次, 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因为当人人都处于良好的执法环境中, 就会自觉遵守法律意识, 强化法律观念, 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就会减少。

2.发展继续教育,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目前, 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都不是很高, 在使用新媒体方面常常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政府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提高其受教育水平, 这也是提高其媒介素养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政府着力发展职业教育, 推行中职免费教育, 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问题, 争取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3.制定相关政策, 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调查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并不高, 经济条件较差, 因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太多的文化消费, 面对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门票, 很多农民工都会望而却步。因此, 政府应大力提供免费或优惠设施, 减少新生代农民工支出, 并千方百计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促进新生代农民增收致富, 才能为其媒介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社区”建设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聚居区, 媒体可以和社区联合, 建设“媒介社区”,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项信息服务。如创办农民工读书俱乐部, 定期举行活动, 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报社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 编辑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沟通交流;举办中考和高考指导讲座等等。以上这些, 都能使农民工能够尽情享受“社区”生活之美。

以往的媒介素养研究大多针对家庭和学校, 较少论及社会弱势群体。本文从一种新的角度出发, 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进行调查分析, 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通过重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需求很高但供给不足的现状, 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传媒工作者和政府三方面出发, 倡导这三个主体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致力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琦.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J].新闻爱好者 (下半月) , 2012 (12) .

[2]钟世潋, 樊逾.全媒体背景下农民工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浅析[J].科技视界, 2013 (5) .

[3]王英占.“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4]李向娟, 郑庆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供给缺失及其原因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篇3

【摘要】幼儿教师是否有职业幸福感不仅决定着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将讨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以及影响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对提升幼儿教师幸福感对策进行详细探讨,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幸福感 现状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当前中国幼儿教师工作的岗位需求较好,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较好但在众多的毕业应届生条件下将会使其供多于求,但教师的工作收入低,工作质量下降,孩子也没有得到应得的教育环境,使国家教育的未来处于危急,当今社会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界的人士关心的问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将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改善是亟需更教育人才去提出及参与。1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 1.1 幼儿教师目前为收入低的人群

中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物价日渐增长,而幼儿教师的薪酬还是处于低下,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矩,物价的上涨并没有与薪酬成正比,在这种条件下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显得很不公平。在大城市中幼儿教师收入水平会偏高一些,但在二线城市及乡镇的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十分低,且大多没有工作的福利,我们的教师劳动人口主要以二线城市及乡镇地区为主,而这些地区的教师薪酬低将成为幼儿教师的总体指标,在低收入的情况幼儿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教学生,在工作中明显会出现厌倦感,幼儿教师工作本来是一种压力较大的工作,第一工作环境噪音大,幼儿处于不懂事且需要人去教导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会明显觉得到这方面的压力,在压力大及薪酬低的情况下教师对幼儿教师工作的看法往往仅仅只是一份勉强过日子的工作而已。1.2 幼儿教师没有提升自我的机会

教师应当是一名勇于学习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模式会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有益,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机会,据了解到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提升自己的机会,并没有参加其他学习活动,幼儿园大多都没有组织、提供资金其去学习,教师也因为工作与家庭的因素并没有机会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面向不可预测的未来。因此产生一种普遍的情形就是幼儿教师永远只是幼儿教师,一直都是拿差不多收入的人群。影响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2.1 社会因素

中国经济的发展物价快速提升,而幼儿教师的薪酬一直都处于低下,主要的社会因素在于幼儿教师岗位少且幼儿教师应届毕业生多,市场供过而求的情况下教师的薪酬往往很难提高,教师本来是一种较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幼儿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而低的薪酬明显是对教师的一种歧视。大多幼儿教师人群不但充当教师的位置且还在充当“保姆”的角色,在过程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幼儿园学生的用餐都是教师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负责,在幼儿阶段教师往往还要充当人生导师的位置,教导幼儿除了教材知识外的社会、家庭知识,在低收入的情形下教师大多都不能认真去完成她们的工作,且压力显得巨大。2.2 组织因素

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是私立机构,私立机构在福利薪酬方面会十分差,特别是在幼儿教师供多于求的情况下幼儿私立机构会明显的对教师有一种,因此薪酬一直都处于低入。幼儿教师几乎很难进公立机构教学,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将永久性的定性为在私立机构当幼儿教师,私立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学生到幼儿园来就读,通常会不考虑下班里的学生人数,许多机构都是求学生人数越多越好,当是人数超标、不科学合理的安排会使教师承受较大的压力,在客观因素上幼儿教师并没有足够能力教过多的学生,在教师的主观方面,教师显得压力大会转化成更多的教育厌倦感;私立机构并没有组织或提供资金其教师去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模式大多都热衷于传统式,对幼儿的发展有停滞作用的同时且对教师有不利的影响。2.3 个人因素

幼儿教师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往往都会出现攀比的心理,会和身边的人对比薪酬,在这种对比的情形下会觉得自己的收入低,因而会出现更多的不满,在工作往往表现更为疲倦。在提升自我的方面自己也没有做到最好,虽然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但其有一定的节假日,可利用休假的时间来进行自我的提升,往往许多教师都没有去学习,休假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往往都花时间在娱乐休闲之上,因此更去了更多的机会。3 提升幼儿教师幸福感对策探讨 3.1 社会方面

社会中存在的幼儿园都是私立机构,私立机构的福利相比公立机构差,因此幼儿教师的薪酬长期处于低下的水平,在这些长期的呼声之中并没有得到解决,社会应当更关注幼儿教师人群,给予她们更多的认可及尊重,因为她们都是孩子的首要阶段的导师,其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的素质将影响国家的未来,社会中认为幼儿园为托管机构,许多父母放子女到幼儿园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人照管,自己因为工作劳动及其他原因没有时间带孩子才选择了幼儿园,因此他们大多并不太关心幼儿园对儿童授予的知识是否可靠。而现存的公立幼儿园条件比较好,公立的幼儿园一般都是属于某机关,社会应当提倡建立一定规模的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公立幼儿园工作,福利高薪酬好对于工作会更加投入,公立机构的提升个人机构多。3.2 组织方面

(1)明确工作职责,减轻工作压力

目前较多的幼儿都是让教师充当各种角色,使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教师本身在幼儿园工作的环境下已经压力巨大,且一般都是每天要上一天的课,却又要充当“保姆”、“接待”等服务,使教师一天的所有精力都花在工作,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很难有精心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及提升自己,在多方面的压力下教学质量也将大幅度下降,幼儿园应当明确更岗位的工作职责,从而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不能让教师充当太多的角色,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后自然会提升教学质量;幼儿园可在特定的假期组织相关的团体休闲活动,比如旅游、会餐等,使教师抽出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个人生活,让其在工作环境中真正感受到自己职业的重要及乐趣。

(2)建立恰当的角色期待、合理的规章制度与评价模式

幼儿园机构应当建立恰当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指教师期待在其岗位所希望做的工作,机构应当了解教师的喜爱及情况让其教哪种课程才适合、以怎样的角色在工作中出现才适合进行沟通,如果其角色并不是一幼儿教师所想会使她们失去对工作的热衷,且很难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让英语专业的教师去教艺术效果肯定相反,除非其明确想充当该角色,否则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教育问题;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应当符合学生及教师的共同利益,不能偏于一方,偏于学生一方的将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利益及幸福感,偏于教师一方的将会谗害国家的新一代,规章制度本身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不能胡乱编制,出现严重的问题将违背规章制度的设立初衷,要以科学的方式去改善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公平且利益于人;对教师建立的评价模式应当以公平为基础,且对教师的个人幸福为最终目的,教师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中教学应当给予其更多的许可,对于优异的教师可设立名师榜单在学校展示,适当的评价制度能调动教师更多动力花在教学工作上面,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使教师对工作认可自身也得到应当的尊重。(3)改善工作环境

幼儿园教师一般都没有办公室及自己的办公桌,使在课外的时间处于与幼儿混为一体的情形,或者是幼儿园课外时间就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教师有自己的办公室可在其桌上进行自己的备课或者是思考,且使教师得到个人尊重度的提升;教师上课时的环境一般都较为吵杂,其一是因为本身自己班的孩子吵杂声,其二是隔壁班的吵杂声,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将会大大提高噪声,将使教师处于一种神不守舍的状态,班级内应当加设隔音设备,使教学的环境得到一定程序的改善,使教师更有精神活动去面对教学工作,孩子也可在其环境中享受到不一样的受教体验。3.3 个人方面

(1)准确的自我定位。幼儿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工作认可,教师本来是教育下一代人的神圣职业,特别是幼儿教育,幼儿是人生的首要受教育的阶段,在该阶段的质量将影响下一阶段甚至是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其岗位上担当的角色十分重要,许多幼儿园工作条件差因此都以其为谋生的手段来看,有这种想法对工作肯定会缺少很多热情,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工作加上这种心理会使自己走向更极端,使自己对工作的厌倦,这样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会有所影响,如果教师有该想法那其不可能会有幸福感,且不会对工作抱有崇高的使命。

(2)在当前幼儿教师未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之时,幼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愿意为幼儿教育贡献聪明才智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之所以生存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自己能够创造多少财富,而是自己为这个世界贡献了多少,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幼儿阶段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教师因此是拿了薪水而工作,但其付出将会永远保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世界之中各界精英的诞生都会有其各阶段导师的功劳,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到精英阶层。因此在工作中树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非常重要,教师以热诚的态度进入工作,将会使其在工作中更顺利。(3)幼儿教师与幼儿的良好关系不仅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关,而且通过教师对幼儿的爱折射出幼儿对他人的爱。幼儿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关系到幼儿阶段的各方面,幼儿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阶段之一,幼儿在其过程中应当接受教材上以外的知识,其有一部分责任在于父母的传授,另一部分由幼儿教师来担当,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价值观的树立十分重要,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会使幼儿在生活中也对其他人关爱,使其认为关爱其他人是一种善行,自己应当去做的事情,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态度恶劣会使幼儿也从中学习,从而在幼儿的生活当中也会进行模仿,恶劣的行为模仿将可能永久性的伤害到幼儿。从另一方面讲,幼儿教师从教材的课堂的讲解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教育也是表现出教师热爱工作的一种表现,幼儿教师可试途深入到这种程序慢慢去适应,在以后将会享受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孩子受教育后的表现将会使教师倍感欣慰,会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更具信心及荣誉感。结束语

如上所述,当今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大,缺少职业幸福感,幸福感缺少将会影响到自己的人人生活及对孩子工作的质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起点,幼儿的培养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教师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工作缺少幸福感的原因可分为三点:社会方面、组织方面、个人方面,社会方面来讲社会如今并没有对幼儿教师的认可,认为其为幼儿的看护者,并不是知识的授予者,或者认为授予知识在该时期并不重要,因此会出现对幼儿教师的各种忽视。从组织方面上看,幼儿机构目前对幼儿教师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尊重,教师收入低下福利差,因此教师在从业的过程中会出现懈怠的状态,幼儿机构一般经济收入都较好,但在支付教师薪酬的时候却十分吝啬,使教师提不起动力去完成其工作。从个人方面讲幼儿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存在问题,教师应当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需要拿了薪酬上班,但其对孩子的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孩子以后的成就教师在其幼儿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都少不了功劳。本文的上述也给出了合理的对策,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目的进行探索,对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为社会方面、组织方面、个人方面存在对职业幸福感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实在的对策,从而使社会对幼儿教师有合理的看法,让幼儿教师得到自己合理的尊重且在更好的环境中工作,组织方面的改善将使教师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工作,受到更多的合理评价及尊重,使教师对她们的工作倍感神圣,培育更多精英阶级的后代。从个人方面来讲价值感的改善将会对职业幸福感根本性的改变,使其热爱国家,感恩生活。

参考文献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篇4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农民工结构出现了代际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 但是他们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相似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 这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感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工作几乎是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全部, 工作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整体幸福感的感知, 所以, 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集中通过工作幸福感体现出来。富士康“连跳”事件反映出主观追求与现实冲突形成的巨大心理反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深度伤害, 并折射出工作幸福感的缺失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1]。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水平不仅对自身与企业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试图在理论定义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证研究分析, 探求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特征的相关关系, 旨在引起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重视。

二、理论与假设

1. 工作五项特征

工作特征模型认为工作内容本身对员工具有一种内在的激励效果, 因此受到内在激励的员工会有优异的工作业绩, 进而具有好的心理感受, 而这种好的心理感受会使员工继续保持优秀的业绩水平, 于是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Hackman和Oldham, 1976) 。根据工作特征模型, 任何工作的内容都隐含着五种核心特征:技能多样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性和任务整体性。工作的五个核心维度特征越突出, 员工在具体工作中的关键心理状态水平越高, 员工表现出的工作行为以及工作态度更合意。

技能多样性 (skill variety) 指的是员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需要应用多种技能和能力的程度;任务重要性 (task significance) 指的是自己的工作对他人的工作与生活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的程度;工作自主性 (autonomy) 指的是员工在特定的工作任务中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的自主决策权;工作反馈性 (feedback) 指的是员工实施工作活动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和明确的程度;任务整体性 (task identity) 指的是工作任务为员工提供的全面地完成一项任务的程度 (Hackman等, 1974) 。

2. 工作幸福感

Diener (1999) 把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2]。工作幸福感是将主观幸福感引入与工作相关的研究中, 指员工对工作中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本文研究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有别于工作满意度这个概念, 工作满意度侧重于对员工工作态度的认知, 而忽略了工作中员工情感评价的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不只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态度的认知, 需要的满足, 还包括对工作中情感的心理感受和评价。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研究寥寥无几, 许多企业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使用而忽视对他们的开发, 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他们对工作幸福感的追求。

根据以上论述, 本文将根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状况, 采用课题组自编的工作幸福感问卷, 考察工作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假设:工作特征 (各维度) 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2014年12月。

1. 样本

本论文的调查对象只针对企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年龄在16岁以上, 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3]。调查对象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部分企业, 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2份, 有效率为80%。

2. 变量测量

工作特征:采用哈佛大学教授, Richard Hackman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Greg Oldham (1975) 开发, Idaszak, Jacqueline和Drasgow (1987) 修订的工作特征量表 (Job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 JCI) , 量表包括技能多样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性和任务整体性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3个题项, 共15个题项。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 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记为1-5分。在本次测量中,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s Alpha) 为0.746。

工作幸福感:采用笔者所在课题组开发的量表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幸福感, 一共10个题项。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 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记为1-5分。在本次测量中,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s Alpha) 为0.851。

四、结果

1.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表1显示了样本中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特征、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任务整体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55、0.309、0.189、0.292、0.380, 数据有 (**) 的显著相关标识, 表示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1时, 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小于等于0.01, 即工作特征, 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性、任务整体性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 且为中度相关。任务重要性与工作幸福感的相关系数r为0.183, 数据有 (*) 的显著相关标识, 表示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5时, 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小于等于0.05, 即任务重要性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 且为低度相关。说明工作特征 (各维度) 与工作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2. 工作特征各维度对工作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从上面的相关关系分析可知, 工作特征各维度与工作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 接下来研究二者的因果关系, 以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 技能多样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性、任务整体性为自变量, 以工作幸福感为因变量, 采用进入的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P﹤0.05, **.P﹤0.01

在表2中, 决定整体拟合效果的F值为11.623, 相伴概率值P为0.000, 所以整体拟合结果可靠。一般来说, 检测参数DurbinWatson值接近于2则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Durbin-Watson的值为1.537, 说明本次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调查所得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在表3中, 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容忍度值分别为0.911、0.863、0.984、0.781、0.863均大于0.1, VIF值在1.016-1.280之间, 小于10, CI也都小于30, 符合非共线性问题的条件, 因此这几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适合做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中任务整体性、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维度对工作幸福感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进入回归方程, 预测力达到23.8%。工作反馈性和任务重要性维度对工作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假设工作特征 (各维度) 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得到部分验证。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192名企业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 实证分析了工作特征各维度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下面就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进行讨论。

工作特征与工作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中, 任务整体性与工作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工作的开展有始有终才会实现预期的效果, 如果经常出现变动就会扰乱正常的企业生产秩序, 进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开展, 当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圆满的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 会体验到较高的工作参与感和工作自信心, 进而工作幸福感水平也会提升;技能多样性与工作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现代企业对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工作并非是墨守陈规的机械式重复体力劳动, 工作对他们的技能水平提出挑战。有调查研究表明, 愿意从事要求技能多样性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本身非常热爱。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过程中也面临种种困境, 企业和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效果不显”,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4];工作自主性代表新生代农民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主动支配权限。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在工作中自主制定工作计划并执行, 就会对工作本身产生强烈的动机和高度的热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达成工作目标。更进一步, 如果企业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规划, 实现自我管理, 将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 提高工作幸福感水平,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5]。在相关分析中, 任务重要性、工作反馈性与工作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是在回归分析中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说明任务整体性、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要强于工作反馈性和任务重要性, 工作反馈性和任务重要性对这一群体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赵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研究:个人-组织多重匹配的分析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8) :124-131.

[2]迪安纳.主观幸福感:三十年进程[J].心理学报, 1999, (12) :5.

[3]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 2010-6-21 (1) .

[4]房俊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研究-基于6000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5) :184-187.

上一篇: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与审核下一篇:关于今后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