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课件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愁余光中课件(精选7篇)

乡愁余光中课件 篇1

《乡愁》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一、教学目的:

1. 理解、感受这首诗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含义。

2. 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感受这首诗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马思聪《思乡曲》

(二)出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三)余光中简介

(四)教师范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重音

(五)学生齐读全诗

(六)分析全诗(思想内容)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眷恋

母子深情 绵长

夫妻恩爱 厚重 绮丽迷人

生死悲痛 巨大 最感人

思乡哀愁 绵绵无尽 最惊人

由个人思乡之情到普遍的家国之情的升华

(七)分析全诗(艺术特色)

1.意象新颖、单纯、明朗、集中、强烈

2.正语反出

3.形式美

(1) 结构

变化中有统一的美,活泼,流动,生机蓬勃。

(2) 音乐

重章叠句, 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八)总结

是我国民族传统和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九)拓展阅读,席慕蓉和李广田的.《乡愁》,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机动)

(十)拓展迁移

仿写:乡愁是 幸福是 欢乐是 痛苦是 爱是

(十一)作业: 1.诵余光中的《乡愁》

2.课外摘抄自己喜欢的诗歌10首并背诵

3.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写出对诗中四个意象的理解。(机动)

(十二)结束曲:《送别》(机动)

拓展阅读:乡愁结构分析

全诗共4节,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在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第1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2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3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4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乡愁语意理解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小时候离家读书,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所以乡愁是小小的邮票。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托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课件 篇2

1. 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 人之所恋, 古今一样, 中外相同。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 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 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 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 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 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 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 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 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 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 恋国之恩等等,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 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 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 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 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那时候, 让他企盼, 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 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正如他在《梅雨笺》里所写: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烙印。又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所说:“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父母迁居香港, 后又去了台湾读书学习, 1956年结婚, 1958年去美国留学, 并任客座教授, 身在异国, 心在家乡, 手里摆弄着那一张窄窄的船票, 怎能不油然而生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和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一样也是一个大孝子。1958年7月母亲去世遗体火化, 那骨灰盒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 薄薄的一层水泥板, 内外相隔比千山万水更遥远, 这是一个孝子的乡愁让他抱恨终天的一方坟墓。正如余光中先生在《招魂的短笛》中所说:“而清明的路上, 母亲啊, 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头发上滴着雨, 母亲啊, 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 母亲啊, 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 他曾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中年以后, 渐渐懂得了世事苍桑, 于是雄心消泯, 有了叶落归根的愿望, 故国故园故乡便频频入梦, 然而这一愿望, 迄今尚未实现, 遂将各种愁思寄予那一湾可恼的海峡。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 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次将他浸润。

余光中先生的厚积薄发合成了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3. 巧妙的构思中表现出了跌岩起伏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吸收并传承了我国《诗经》的艺术精华。四个独立小节基本均衡对称, 每小节之内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变化的结构美;每小节里面都有“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等迭词重句, 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数量词在同一位置的巧妙运用, 既表现出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音乐美, 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曲折, 如泣如诉, 恰似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的波涛, 这恰与作者精心选取的四个抒情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相吻合, 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过程。

浅析余光中的“乡愁” 篇3

关键词:乡愁 情感 民族精神 海峡

乡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因而,古往今来,人们基于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成为普遍而恒久的主题。余光中《乡愁》所抒发的不仅是个体的内在情感,更蕴涵着亿万中华儿女渴盼两岸统一,和谐团结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因而具有典型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乡愁是一种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有着一种深沉的精神意识,这种精神意识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沉积,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里,像这些描写乡愁的内容极为丰富,因而可以说《诗经》是乡愁的文化传统之源。这也说明悠久的乡愁文化传统不仅源起于《诗经》,而且在那远古时代里已醞酿成熟。及至屈原《离骚》所表现的去国怀乡的乡愁情怀,则使这种传统由民间百姓的自由抒发而发展到以文人为主导的高雅境界。从此,乡愁成为历代文人赋咏不尽的永恒主题和深蕴内涵的文化传统。

二、乡愁是一种对故土眷恋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乡愁蕴寓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回忆。俗语云“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故人亲情暧,家乡井水甜。”(周巍峙《跪拜大地》)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甚至人生中孩提时所嬉戏、玩耍的种种情形经历,在人们的大脑里潜意识地存储着丰富的相关信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信息将会被激活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情绪反映。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情感思念或渲泻。“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当困惑苦闷厕身于北魏阵营的陈伯之将军展阅声情并茂的家乡故友来信。家乡那无限熟悉的万千风物历历在目。终于,陈伯之弃暗投明,回归到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梁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跪拜大地,跪拜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情,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挚爱、一份纯净温馨的眷恋、一份永不褪色的回忆。”(周巍峙《跪拜大地》)因此,乡愁的产生在于人们对故土眷恋的内在情感。

三、乡愁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国共构的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情感,始终建立在独立、自由的民族、地区以至国家上。就是说,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前提下进行的。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团结统一的精神品格,而且在儒家思想里,修身、治家平天下是人生的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进而建立和谐统一的民族、国家。屈原闻知郢都失陷后所产生的对故都强烈思念情感并留芳万代,“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門而轸怀兮,甲之鼋吾以行——”(屈原《哀郢》)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无限忠耿于祖国的伟大爱国者。杜甫陷安史叛军中的乡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反映的就是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抒发了守边将士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情怀,更体现了为捍卫祖国边境安宁而有家归不得的爱国崇高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斗士式的爱国主义诗人,留美期间,他的浓浓乡愁就是一股股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流:“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这种爱国的崇高情怀在他《致吴景超》信里得到证明:“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因而,乡愁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四、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家乡的美丽可爱在于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美,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伦之美。这种社会人伦关系就是家人、亲戚、朋友的亲情、友情。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中通过想象描写家乡月夜时妻子正在独自忆念长安的情形,表达了作者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正因为战乱而致令长别家园,杜甫对家乡亲人的忆念也逾益日深。“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这些,都充分表明,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五、乡愁是一种幸福的希望与无奈的痛苦交织的情感体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顾名思义,“乡愁”的产生是在远离祖国、家乡的异国他乡背景下精神上的情绪反映。因而,悠悠乡愁,在于人们的情感依归是国家、民族与家乡。从这方面上说,乡愁是幸福的希望,它反映了人们虽身处异域,却时刻关心着祖国、家乡的命运与发展。他们通过想象祖国家乡的美好变化来寄寓丰富的内心情感。“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闻一多《太阳吟》)但是,乡愁又是无奈的痛苦,人在他乡,关河相隔,迢迢万里,要想目睹祖国、家乡的尊容,或是投怀于母亲的怀抱,感受家庭亲情的温馨,却是可望而遥不可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呵,漂泊之年月,/带去我们之嬉笑,痛苦,/独余剩这伤痕。”(李金发《故乡》)这是多么深刻的漂泊异乡的痛苦情感体验!

六、乡愁是一种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的情感升华

余光中《乡愁》的实质就是游子与母亲,即台湾与祖国大陆“海峡盈盈一水间”所产生的彼此无法割舍的骨肉关系的缕缕思念情怀——“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1948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家乡居香港,次年赴台,至写作《乡愁》时已足有三十个年头。此际,他必然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就在这宝岛台湾上,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思念故乡而哀切痛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于右任《遗愿篇》)其时,痛别祖国母亲多年的他,也时时听到母亲痛楚的呼唤:“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余光中《春天,遂想起》)而现在,罹受三十年的故乡梦牵魂绕痛苦的余光中,在抒发内心的思乡情感时自然表现得强烈而深沉。诗中选取了人生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过去)、老年(现在),同时,选取生活中的四种普通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构筑痛苦无奈的深沉绵渺意境。从而使诗人在最后喷薄而出的呼喊中把思乡的情感升华为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总之,《乡愁》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它给人以时序的连贯性,也给人以意象内涵的丰富层递感,更给人以民族的历史重任。通过《乡愁》,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诗歌思想“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余光中《白玉苦瓜》序)同时,《乡愁》在形式上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色彩美)之结构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使得全诗读来回旋往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有效地助成了诗歌内在的哀婉情韵。

参考文献:

[1]钱谷融,吴宏聪主编.现代文学作品选[M].(自考教材)

余光中的乡愁 篇4

出身外文捍卫华文

由于忧心台湾学生的华文能力每下愈况,余光中两年前连同张晓风等人在台湾临时发起组织“抢救国文教育联盟行动”,过后正式成立民间组织“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去年余光中以协会理事长的名誉向社会发声说,“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台湾应该爱护的资产;语文教育如有偏差,无异于剥夺年轻一代的文化继承权,这是非常严重的事”。

余光中对当下华文发展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他说,他和一群朋友之所以忧心华文的发展主要有几方面,首先,全世界的语文能力都在萎缩,这与这些年来的电脑化有关,因为大家书写的机会少了。

余光中说:“随着电脑与影视科技的发达,透过文字的书写活动已渐渐被影像媒体取代。现在的媒体跟过去不一样,‘读者’都变成了‘观众’和‘听众’,但是读者和‘观众’毕竟是不同的,观众是比较被动的,看电影、电视剧、甚至听于丹演讲,只是单纯的观众和听众;电视上有个故事在你面前展开,观众很自然的就接受了;但读者读一本书是有所参与的,借由文字细细体味文章,只有好好掌握了文字才能把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得懂。因此怎样把年轻人拉回来做‘读者’是很重要的。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一直想做的,是拉一些‘观众’回来成为‘读者’。”

反讽的是,目前的现象是,要培养“读者”还必须靠电视,例如于丹在电视上讲《论语》,先将儒家学说普及化了,再将这些儒学的“听众”转为“读者”。

在地域上,余光中说,台湾近年来在政治上“去中国化”的影响下,华文更面临越来越退化的危机。他说:“不论政治如何,台海两岸毕竟同文同种,都是中华民族,这点是不能够否认的,不应该让政治影响语言和文化。”台湾前阵子修改一本高中必读教材《高中国文课程纲要》,其中一点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重由过去的65比35,大幅缩减为35比65,实在轻重倒置。因为新文学之兴起,至今不满百年,百分比不应超过数千年的古典文学。

另一方面,余光中也说,华文在书写上的日渐西化,也是教人心忧的一点,因为长此下去,会让华文变质。余光中说:“我的一群朋友,包括散文家思果一直都觉得,这些年来华文不像华文,华文太受翻译的干扰,变得过于西化了。许多时候丢弃了华文原本很好的说法不用,反而用西方的说法和写法,华文实在不应该跟着英文走。”

他说:“为了捍卫华文,有担当的政府应该采取主动,以行动来保障平面媒体能够普及。媒体如电视除了访问艺人之外,也应该协助推广文化,例如深入专访作家等,都有助于文化与语文的发展。” 在四度空间 悠游一甲子

余光中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他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而这条线是用华文穿起的。

余光中近年来已被台湾艺文界尊称为“诗翁”,他创作的诗歌超过一千余首。但提起余光中,许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他的名篇《乡愁》。的确,在诗人超过一个甲子的创作生涯中,最流行,最多人懂,传遍华人世界的作品是《乡愁》,人们甚至因而称余光中为“乡愁诗人”。

《乡愁》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诗人说,至今他的所有诗作中,最流行的始终是这首。1992年余光中首次到大陆,有人告诉他,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人唱谱成曲的《乡愁》,之后这首诗又收入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余光中说,这些年,有不同作曲者将《乡愁》谱成20多种歌曲。

余光中说:“其实我写过很多关于乡愁题材的诗,《乡愁》只是其中一首,它之所以这么流行,那么受读者喜爱,除了许多读者有情感上的认同,还因为这首诗的诗歌语言单纯,顺口好记,只要背一段,四段都能背,而且这首诗也很容易谱曲。”

诗人说,《乡愁》应该是写于1971年,那时候,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两岸人民不相往来,当时台湾人想要回大陆探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那时大陆又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大陆去,他是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写了《乡愁》这首诗。

余光中说,对他而言,乡愁并不仅是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历史的。他一生诗作中亲情、爱情、友情、怀古等各种感情都写过,一些咏古今人物的作品为数也很多,甚至同样的人物题咏再三者也不少,例如屈原写了6篇、李白写了4篇、苏轼和甘地各写3篇。

“四度空间”以华文联系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也写评论,仅在台湾出版的著作就有约50种。写作之外,余光中也从事翻译,在翻译上亦有建树,最广为人知,影响最明显的译作是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史东(Irving Stone)原著的《梵高传》。此外,余光中早年即将王尔德戏剧引介给华文读者,翻译过的王尔德戏剧包括《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这些译作目前仍然是市面上王尔德戏剧中文版较重要的版本。

余光中既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又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说到这些年悠游“四度空间”的感受,余光中说,不论是写诗、散文、评论或是翻译都是由华文这条线穿起。他以华文写诗、散文和评论,将英文翻译成华文,这些全基于对华文的热爱。他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好处是,不想写诗的时候可以写散文;从事翻译的好处是,不想创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提笔翻译。

持续创作至今

许多作家到了晚年都已停笔或是减少创作,但年过80的余光中,创作不但持续至今,而且源源不断。新加坡青年书局两个月前出版的《余光中选集》就收录了他写于60岁至80岁的新诗、散文和评论。

余光中曾说:“我这一生,自从写诗以来,只要一连三月无诗,就自觉已非诗人。”去年,台湾文艺界为余光中举办八十大寿贺寿会,九歌出版社还特意为他出版三本新书,分别为新诗集《藕神》、近十年的文学评论选集《举杯向天笑》以及翻译王尔德的剧本《不要紧的女人》,从三方面展现他近年的创作成果。

余光中的第一本诗集为《舟子的悲歌》,新诗集《藕神》则是他的第十九本诗集。余光中说,新诗集取名《藕神》是为了纪念词人李清照。余光中说,他一向来很喜欢李清照的作品,而山东大明湖畔李清照的纪念祠便取名藕神祠。《藕神》在题材上以咏人为主,书中的六七十首诗,除了以李清照入诗,还写屈原、杜甫、仇英、傅抱石、王攀元、刘国松、董阳孜、江碧波、杨惠姗、王侠军、唯弦、李元洛、杜

十三、林彧、萧邦等。评论选集《举杯向天笑》则取自李白的“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刚刚过去的暑假,诗人还一口气翻译了英国诗人济慈两首长达千余行的长诗,其中一首叙事诗长700多行,另一首长400余行。

太太是读者与旅伴

余光中与太太范我存是文坛中著名的恩爱夫妻,夫妻俩经常携手出席各种文化活动,在余光中的作品中,也常会读出范我存的影子。在余光中心里,范我存既是妻子,也是个能够谈诗论艺,相濡以沫的知音。

诗人说,他与范我存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第一次读到英文原著的《梵高传》即是太太的藏书。翻译这本传记时,他将译文写出来再进行修改,再将初稿给当时的女友范我存看,范我存则一个字一个字的加以抄正。这数十年来,范我存一直还是余光中的第一个读者。

余光中说,他们夫妇还有个共同爱好是旅游,到了国外旅行时经常租车自助旅游。他说:”我们到欧洲时,就是租了车,买一张地图,由我开车,太太看地图,就这样一路自助游山玩水。”

写于1992年底的《风筝怨》即是余光中写给太太范我存的诗作,当时诗人先在英国巡回演讲、朗诵,继而去香港担任新亚书院访问学人,一连在外两个月,非常想家,于是写此诗寄给太太,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风筝…… 《风筝怨》 只因有你在地上牵线

才能放我到天外飘浮

这样的一念相牵,鸟所不见…… 沿着袅长的北纬或东经

彼端的一提一引,即便是最轻

都会传到脆薄的游魂

云上孤飞的冷梦,何时醒呢?

风太劲了,这颗紧绷的心

正在倒数着归期,只等

你在千里外收线,一寸一分。相关文章:

沈昌文:我不是知识分子

[2009.7.24] 韩德培:丈量中国法制进程的世纪人生

[2009.8.7] 任继愈:一部大书与一座图书馆

[2009.8.17] 章开沅:“半个”中国近代史家的传奇“史话” [2009.8.24] 梁晓声:文学、电影与人生

[2009.9.3] 生活搞笑启功先生:面微圆皮欠厚

乡愁 余光中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一曲《流浪歌》唱出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陈星的歌声唤起了多少阔别家乡的游子们的心酸痛楚,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表达思乡愁绪的方式,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体会这首乡愁诗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思乡诗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

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其写作风格: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1.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 因求学而母子离别 (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 夫妻离别思恋娇妻 (夫妻别)

后 来(中年) 生死隔离哀思难诉 (生死别)

现 在(老年) 国土分裂有家难归 (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四、想象体会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示例]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引申迁移

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思考:这首诗分别选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感情的?与余光中的《乡愁》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

六、结尾(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乡愁余光中课件 篇6

1 认知凸显观

凸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种基本的语言认知观,是对世界朴素图景进行描写的基本原则[3]。凸显观主要涉及语言中所表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是人类主观认知超越逻辑推理和客观性的语言表现。以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为例,描写该情景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止一个,如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或者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但根据经验,以the car开头的表达显得更自然,更容易被大脑接收。这是因为在整个运动事件中,运动着的car相对于静止的tree显得更为突出,更能体现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的中心。凸显观的另一个主要论点是一个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该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各成员所享有的不同凸显程度。一般来说,主语之所以能成为主语,是因为我们选择它作为整个描写对象凸显程度最高的成员。在分析句法结构中,昂格雷尔和施密德(2008:157)更注重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作用。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基本特性。语言表达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根据最凸显的物体、事物的完整特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认知语言学按照对事物不同程度的凸显部分的认识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式。

第一个深入全面研究“凸显”的是认知心理学家Giora,她提出的“等级凸显假说”(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1997/1999/2000)认为,意义的凸显等级不同于意义性质,它决定着意义进入大脑的顺序,最先进入大脑并被认知的应该是凸显意义[4]。从凸显到非凸显应为一个连续体。决定意义是否凸显以及它的凸显程度取决于人们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由于习惯性(conventionality)、熟悉度(familiarity)、使用频率(frequency)和典型性(prototypicality)而在我们大脑里面形成的编码的意义越是凸显,则其获取的速度越快。”Giora指出,语境和词汇在话语理解的过程当中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的。词汇在听话者那里所触发的对意义的联想是和该词汇对于听话者的凸显度有关的,也就是说最为凸显的意义总是至少在话语理解的起始阶段最早出现在听话者的大脑里面的。当然,语境起到某种预测和制约的作用,使得听话者最后选择较合适的诠释,但是对于某些根深蒂固式(entrenched)的凸显即使和当时语境不符合也会成为最终的选择。

在语义描述中,意象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兰盖克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凸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境,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境之所有不同的意象,取决于四个参数: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略程度[5]。这些又被统称为焦点调整。当确定好某一意象后,随后而来的则是具体词汇的选择。假如一个人要表达“red”这一意象,他也许可以想出很多与这个意象关联的词汇如“ruddy,carmine,cherry,crimson,scarlet”等等,至于最终他会采用这里面哪个词汇来表达则跟这些词汇对于他的凸显度有关系,当然最终采用什么词汇还跟语境有重要的关系。在Giora看来至少在会话的起始阶段,对于说话者来说在选择词语来表达概念的开始阶段,熟知的词汇总会凸显的。

2 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分析

认知凸显与信息选取和安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词语的表达来凸显对某一意象或者某一范畴的不同概念的表达。正如Vossen(1995)指出的那样,因场合不同和听者不同,马路上的车可称之为traffic,cars,traffic jam,or polluters等。实际上,对词汇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凸显某事物的某一方面特性的过程。当选择某一词语来标定一定场合下的某个范畴时,凸显的部分就显而易见。在隐喻性语言中,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

隐喻,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它会同时涉及多个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目标域和源域)中对最终词汇的选择绝不是任意的。尤其针对源域,对该域中的词汇的挑选更是限制重重。首先,最终词汇可能不是它所属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它身上可能还不具备所有家族相似性的最高最大值;其次,最终词汇之所以在不具备最典型特征时而能被挑选出来,成为源域的最终落点,是因为它的选择不仅需要它本身的原型概念参与,不可或缺的,还有目标域的参与和干预。

一个隐喻的形成,不仅需要成型的隐喻概念,还需要更细致的对概念域里面的词汇范畴进行类比,进行相似选择。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而这一点最终又会落到词汇概念的选择上。隐喻中,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彼此发生连接的纽带就是相似性[6]。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石。这种的相似性选择有时会使词汇范畴里的词汇地位发生变化。通过对比相似突出细致差别在大脑留下痕迹。这样的印记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隐喻成型的凸显方面有重大关系。

个案分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诗的第一小节描绘的是诗人幼年在外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讲的是自己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只能是在逢年过节时坐船回家与家人团聚;第三小节描写的是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是全诗浓墨重彩的一段,说的是自己与家乡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因为时局动荡不能回乡望亲,于平静中透出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的深厚情感。这里,本文作者将对这首诗的各个小节的第二句做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隐喻相似性分析。基于诗篇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其中定会涉及诗人当时语境和诗人主体的真实生活映像,但是这里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仍是凸显观对词汇选择的制约。

诗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分析如下:

“小时候”预设了时间情景,根据诗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在表达自己和母亲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是使用过与“邮票”这一实物相关的事物的。但是相关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邮票”作为最终词汇呢?“邮票”和“乡愁”之间的相似性能凸显什么呢?我们先撇开概念域,单看范畴A和B,可看出“邮票”无论如何,在其范畴词汇中地位都不是最典型的。在A里,根据日常人们的生活经验,“信纸”和“笔”,相较于“邮票”而言更具有“写信”这一概念的典型,这是因为写信的首要就是要有纸和笔。在B中,“邮票”都已经成为了“票根”“票据”的下义词。但即便在下义词中,邮票也不能说是享有了该范畴内所有成员的最大家族相似性。然而,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为什么千挑万选,最终“邮票”被选定?这是因为目的域的参与和干涉非常明显。当我们在做关于“乡愁”的概念特征分析时,我们看到它所涵盖的语义特征包括分隔、距离、路程、移动、往返等相关概念,后一个概念的外延总是要大于前面一个的外延。总而言之,“乡愁”是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如果乡愁要有一个载体话,这个载体必须也可以进行两个点之间的往返。但这种往返也是有条件的。譬如在范畴A中,能进行距离运动的载体可以是邮递员,但是没有选择它,这是因为“邮递员”本身所具有的概念特征中,表达往返的这一概念不及邮递员作为活生生的人这一概念凸显。再看范畴B,B里面有很多种那个年代常用的各种票,之所以选择邮票,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真实生活中诗人就是通过寄信的方式和母亲交流情感的。因此,诗节的成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中,最终圈定“邮票”,把“邮票”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典型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凸显它的认知语义地位。

再看诗的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预设了时间情景,同诗篇第一节分析类似,长大后的诗人成家立室,但苦于当时社会境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大陆与台湾两岸并不允许直通。因此,在诗人的探亲路上,诗人都必定要通过船只才能到达彼岸。但是,我们又可以发问,与轮渡相关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选择“船票”作为最终词汇呢?对于“乡愁”的概念特征,上一诗节已做过分析,这里,我们来探究诗人在选择“船票”一词所体现的凸显观分析。

在水上交通工具中,“船票”这一概念恐怕是属于最底层级的下义词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便在船务用具范畴中,“船票”在“船灯”、“水手”、“桅杆”、“船帆”、“船舵”等这些同层级范畴词中都是非典型的,可有可无的,它处于边缘化地位。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是为何可以一下鲤鱼跳龙门般的翻身成了主人呢?那是因为只有票据才能证明诗人有资格上船,诗人拿到的那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他唯一上船下船的有效凭证,是他能够回家唯一的希望。而那些个“船灯”、“水手”、“桅杆”、“船帆”等等都不足以满足“船票”所承载的特征——往返、分隔、有效凭证、家的念想——其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

同理,诗篇的第三和第四诗节都做类似的认知凸显词汇选择分析,词语从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到青年时的一张“船票”,到后来的一方“坟墓”,最后落脚到现时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源域词汇的选择都离不开目的域和现实情境的参与和干涉。在建立起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隐喻相似性后,结合真实语境,对各个范畴内概念的选择就是对意义的凸显进行认知分析的过程。

3 结束语

人们使用语言即是在进行选择,而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诸因素的影响。综合词的概念和语境参与,词汇的选择体现了认知凸显观对于词的概念等级的选取和安排。文章就认知凸显的概念和词汇选择与凸显的个案分析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认为词的最终选定是由于人的认知凸显的偏向——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和真实语境下的定向选择。

摘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凸显理论,以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为研究素材,探讨认知凸显对词汇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的语义范畴又涉及到其中各词汇隐喻概念的延展,同时,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和现实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凸显,隐喻,词汇选择,语境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9-91.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周树江.论比喻性语言意义凸显的认知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4):58-78.

[5]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乡愁余光中课件 篇7

关键词:乡愁;回归;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2—03

一、以余光中为例论述台湾乡愁诗的特定性

(一)余光中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生成背景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孕育的文化心理

1对故国亲情的精神守望:与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告别,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20世纪中,一道海峡将中国隔离为两岸,几百万人离开大陆漂泊到了孤岛,如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说:“流亡到台湾的第二代作家,他们成长的主要岁月在台度过,不管他们背景如何歧异,不管他们的本籍相隔多远,其内心同样被一件历史事实所塑模:他们全与乡土脱了节,被逼离乡背井,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注定寄生异地的陌生环境。”余光中的诗作抒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漂泊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这在他的代表作《乡愁》中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予思乡的神经。但之于漂泊到台湾的这群诗人们,这不过只是小小的阀门,乡愁,在这里还只是故园的离别,仅仅是个开始。

2对文明鸿沟的深沉凝视:因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化撞击与冲突,滋生文化乡愁的情丝。余光中这一代作家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遭遇,他们从大陆到台,这是第一次放逐;许多人又求学或旅居海外,这是又一次放逐。他们离开故土越走越远了,如台湾诗人简政珍所说,是一种双重放逐。余光中写于美国的《我之固体化》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敲打乐》中,诗人反复唱到:“我们不快乐”,“仍然不快乐啊/颇不快乐极其不快乐/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异域他国。

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土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也正如余光中所说:“那种差别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3对异国山水的文化情思:陌生文化环境带来异己孤独感,为文化乡愁营构心理之乡。对乡愁有了更深的体认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如他的《乡愁四韵》一给我—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又如他的《当我死时》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余光中说:“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的乡愁那就简单,但是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了上去,乘上了时间,乘上了文化的记忆。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而这种归属正视来源于对故土文化的记忆。在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沉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

(二)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诗所显现的文化回归——文化心理对文化环境的反出

1灵魂的惶惑与精神的释放: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惶惑痛感的良药。台湾现代乡愁诗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大陆去台的诗人。当时有的在大陆已经小有名气,有的虽初涉文坛,却带去了大陆的童年记忆。这些诗人都怀着浓重的乡愁,都写下了一些哀婉感人的乡愁诗。因此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流淌着童年印记,缠绕着少年故乡情结。台湾的乡愁文学大都以回忆的形式忆念往昔的大陆生活,表达怀乡。

台湾现代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以孤独心态为内在特征的作者的特殊情感体念。由此引发的是一种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人在孤独无依时希望寻求亲和力的依靠。这种亲和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为“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人伦相亲的特点,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家”相连的往日群体生活体验。故乡风情亲朋故友是对象化的满足,随着旧情的重温给人莫大的安慰。

2放逐历程中的飘零意识: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所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阔别六十八年后回到故乡永春的诗人余光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达胸中的万千感慨。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余光中说他是在五十年代末到美国读书,学习文学。留美的前

期,余光中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之后的1960—1961属于他的虚无时期,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渐渐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余光中开始反省自己是谁,“发现”自己是中国人,他说,“那时,我的民族意识勃发了”,于是他重返中华大地,当了文化上的“回头浪子”。

二、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一)台湾乡愁诗人文化自觉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

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只在国家生活中,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基于第一层涵义。民族意识有时也称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自识性”、“属性”或“归属感”。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这种“从他物的回归”,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存在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民族理论界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和相对于本族的“认同意识”。这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正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而产生的。

大诗人们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掘素材。余光中虽然21岁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作总忘不了本民族的历史,在台湾、在香港,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见山上观水,登楼驱车,哪怕是一草一木,他的诗作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而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余光中虽然青年时代就离开大陆,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汩罗的悲涛,一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深层内涵。余光中常常用诗为中过文化造像,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这类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渗融在他的诗中。在他的那首《呼唤》中的“一盏灯”显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五千年深的古屋”传来的呼叫是历史的呼唤,文化的呼唤。“喊我回家去”是一种归属感。在《漂给屈原》、《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夜读东坡》等诗作中,余光中在为中国的大诗人造像,表达对古代大诗人的景仰、向往之情。这自然不单是对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歌颂,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是民族魂的象征。在他的《望边》、《布谷》、《蜀人赠扇记》等诗中都选用了“布谷”、“鹁鸪”、“鹧鹤”、“月亮”等意象,而这些原型意象都是一种特有的符码,是地道的中国式的。这都与余光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十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台湾现代诗人文化自觉的独特体现之“文化乡愁”

1台湾乡愁诗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及其代表作所呈现的文化自觉。朱水涌的《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下格局: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以自足的姿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抵御“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危险,也为“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其文学呈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断变动的特点,它们在那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

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大都是迁移至台湾的,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

2现在的当下年轻台湾作家及其民众“文化乡愁”的淡化。世界的目光聚焦台湾岛。我们看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也看到台湾岛的文化现实。身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身处在那样一个焦灼、躁动、狂热的环境之中,会有什么感觉?台湾人现在有乡愁的情怀吗?

保护和保持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国际公民,国际公民也很好,但是就没有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联合国有很多国家加入,是因为有一个国籍在支撑着,有一个国家的本位才能加人联合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会受到美国的“迪士尼”,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等等的冲击,提倡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这样看,年纪比较大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已经70多岁,肯定会有乡愁;年纪比较轻的一代,就是生在台湾的人,他们对大陆并没有直接的印象。当然以前他们在读教科书的时候,在地理和历史的文字中也会读到大陆,但那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像余光中这样,早年离开大陆到台湾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所以说台湾人的乡愁,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就如一个人学英文很好,可是却把中文忘记了,对于中文文化是很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是空白,投进去,就会染上别人的颜色,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台湾年轻一代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在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文化的背景。就像日常讲的成语,得陇望蜀,朝秦暮楚,很多成语都是从这种文化的背景中来的,有一个成语就有一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三、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也是一种文化断裂的标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曾说过:“我现在的读者恐怕在大陆的比在台湾多,还不完全是因为大陆的人口多,就是读我书的人大陆比台湾多。我住在台湾,可是我的文章不仅是在台湾发表,也在世界所有的华人地区传播,香港、南洋,包括中国内地。虽然我住在岛上,可是我的读者,我的听众在世界的华人区,其实现在的中文也已经是世界化了,华人所分布的地区遍布世界,华人世界也形成一个国际,那些在异国的华人,他们读中文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上一篇: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和手续下一篇:事业人员转正个人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