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该怎么教育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孩子不爱学习该怎么教育(精选15篇)

孩子不爱学习该怎么教育 篇1

孩子方面:

心理发育不成熟

儿童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

没有正确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孩子学习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花再多的时间,成效也不会太显著,还会让孩子感到学习很累。

没有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好的助推器之一,如果取而代之的是上课玩手机,喜欢抄人家作业,这必然会导致成绩的下降,进而让孩子不爱学习。

缺乏学习适应能力

孩子必然会面临学习环境改变的问题,不少孩子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甚至会因此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有些孩子始终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丧失了自信心,经常感到失落,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支撑下,孩子再也不想要去努力学习,从此陷入了自暴自弃、止步不前的状态之中。

家长方面:

期望过高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过迫切,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习完全没有好处,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这种“不公正”。

过分严格看管

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负责,就是要把孩子看得严一点。但是有些孩子比较叛逆,当家长管得越紧,孩子可能就越感到烦躁、厌倦,对于学习的兴趣更是一落千丈,进而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要求过低或放纵

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

家庭不和谐

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的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的气氛,会使孩子焦虑,无法再对学习发生兴趣。

不考虑孩子感受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完全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强制性的给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这样做一方面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不爱学习。

毫无保留的解答

家长解答孩子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让孩子坐享其成,他们就无法感受到自己找到答案的乐趣,长此以往,孩子的依赖心理也会越来越明显,只会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学习与功利挂钩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为某个领域贡献力量。但是如果家长反复给孩子灌输“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思想,这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太过功利化,甚至适得其反,对学习感到厌倦。

学校方面:

评价体制单一

还记得小编在上学的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对孩子最普遍的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这样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偏于功利化,也不能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这就不能及时的鼓励学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教学方式单调

孩子不爱写字,怎么办? 篇2

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逼着孩子写。我女儿开始5分钟写个字,写得也不好。我直鼓励她说写得不错,妈妈相信你会写得更快更好。现在她上年级了,写字真得又快又好。

你要理解孩子的难处,因为开始写字,都要求占格,每笔在什么位置都是固定的,比我们想像中难得多。我对女儿说:要是让妈妈占格写,也会写得很慢的。让孩子知道,不是只有她写得慢,但是坚持勤练,最后会写得又快又好。这样,她就会为了美好的目标而自觉自愿地写,不再是一种负担。

朱洪建:写作业并不重要啊。

那位妈妈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首先幼儿园就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写字。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主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品德习惯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小学接轨不是认字、写作业方面的接轨,而是慢慢培养孩子对学习知识的渴望,注意力的集中等。

家长盲目迎合老师会导致更可怕的后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惧怕写字、惧怕上学。家长要尊重孩子。冬雪:虚荣心吧!

过早地让孩子学这些知识,可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看我的孩子,会做多少以内的加减、会写多少汉字!说出去脸上好光彩。听说有的幼儿园都学乘法口诀啦,那还让孩子上小学、初中干什么?直接上大学得

珊宝爸:要鼓励孩子。

家长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孩子对写字的兴趣,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如果实在不喜欢就不要勉强,我们家的珊宝是自己主动要写字,虽然现在也就是写1到10,但是她自己很有成就感,那就鼓励她,也不要求她必须写到什么程度。

妍然妈:给孩子编故事呀!

孩子不爱学习该怎么教育 篇3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家长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好学习的。

亮点原则是让孩子学习的持续动力:

孩子不爱学习了是多因一果的关系,其中有缺乏激励因素、不自信、自我观念局限、情绪困扰等我们家长要将这些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我们家长就得善于使用亮点原则,亮点原则效果在于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胜任感,才能孩子才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制定目标是让孩子学习的方向:

孩子5岁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4

家长的过度干预造成孩子情绪的反感,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实验,当一个小孩子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的时候,研究人员就用锣制造出非常响亮刺激的声音,使得小孩吓的哇哇大哭,如此几番,以后只要白胡子老头出现,即使没有响锣的声音,孩子就会哭,以至后来,看见一只山羊也会大哭不止。我们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长错误不当的干预对学习产生了很不愉快的感受,以至于到了后期,只要看到课本就会难受,而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研究如何消退我们家长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刺激。

2、学生个体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学习困难

学生本来都是喜欢学习的,除去外部原因,不喜欢学习就是因为没有从学习中找到快乐造成的。喜欢吃糖的人是因为他的甜,只要是甜的食物对于喜欢甜的人来说就是一种鼓励和刺激。聪明的赶车人为什么在驴脑袋前面放把草,就是因为摸准了驴的心理是想吃草,因为没有哪头驴愿意为你赶路。这个类比看起来不爽,但我们都无法否认的就是,一件总也做不好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激起我们的热情。为什么总也做不好?有的因为天资的问题,就是缺乏这样的基本智力,但这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有的因为发展的问题,就好比小时候个子不高,但到了大的时候自然就长起来了。有的学生在某方面的发育和发展处于初始状态,自然无法和那些跳的比较前的人相比,如果不注意引导和鼓励,很可能要掉一辈子的队;有的因为学习方法和习惯问题,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往往在这方面非常缺乏主动意识去指导孩子,有话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不当,效果不好,导致信心和满足度不够,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3、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鼓励和关怀

有的孩子不爱学习看书怎么办? 篇5

方法一: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优良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的爸妈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创造勤奋好学的家庭环境,从而使孩子从小产生学习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主动拿起书本,主动地学习知识,并学会怎么学习。

孩子的爸妈想要让孩子认真学习,首先自己要平静下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走神,比方说不看电视、不大声说笑,选择平静的活动,比如看报纸、看书等,让孩子在爸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认认真真地学习。

爸妈能为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学习的单间,给他提供比较静的学习氛围。一间单独安静的书房,容易让孩子安静下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被无关的信息干扰,因此学习效率也更好。

另外,孩子的爸妈应该努力协助孩子去除学习的干扰原因,例如,规定孩子不允许把玩具带进书房,写作业时不要联系朋友或同学。

方法二: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需要从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

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就会主动地探索学习办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反,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没什么兴趣,就不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先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父母可以多向孩子描绘学习的远景,从而使孩子对未来充满想象,这样孩子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学习,提高自律性。

小美今年读二年级,学习成绩很不好,尤其是数学。尽管她的妈妈常常对她讲数学的重要性,小美也知道,但是数学总是没有好转。

有一天,她的妈妈拿了一个有意思的关于数学的脑筋急转弯,小美觉得很有趣,就很认真地动脑筋思考。妈妈顺势引导她读了很多锻炼大脑思维的书本,在妈妈的帮助下,小美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她觉得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快乐,还总结了很多学习方法。不知不觉,小美的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学习能力也不断增强。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动力。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影响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全心全意地努力学习。

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的学习充满不同的感觉,不断奖励孩子的进步,用伟人榜样的力量来激

励孩子,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喜爱。

方法三:协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没有明确的计划,孩子的学习就会下降。合适的学习计划,是孩子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发掘自身的能力,积极地学习。所以,父母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合适的学习计划就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而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孩子的意愿和要求,盲目地给孩子设置学习计划。

小蓝明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学习非常勤奋,成绩却太好,每天的学习也没有计划性,也没有给自己制定过学习计划。

妈妈建议她制定学习计划,可是她却说那样多浪费时间啊,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呢。妈妈认真地对她讲计划的重要性。在妈妈的督促下,小蓝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立下规定,每天必须掌握当天学习的知识,力争在下次考试中前进5个名次。

在学习目标的激励下,小蓝的学习劲头增加了,成绩果然也有了提高。

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在深入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和想法之后,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同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把大计划分解成一个个小计划,最好具体到每一天需要完成的计划。将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孩子的学习会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感。

一旦孩子的学习目标和现实脱节,父母要及时修正,让目标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学习目标才会发挥特有的作用。

孩子有了自己的计划之后,父母要监督孩子的执行情况,鼓励孩子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只有将计划坚持到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方法四: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孩子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孩子需要掌控各种信息,只有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才能积极接受不同的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学习方法是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孩子战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让孩子轻松地获得知识积累。

成绩优秀的孩子,并不是那些整日刻苦的“书呆子”,他们比其他同学更侧重游戏和玩乐,学习生活非常开心,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会学习,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集预习、听课、复习为一体的。孩子的爸妈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预习、听课、复习的方法。

预习是孩子学习的关键,只有学会预习,才会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好预习计划,合理把握预习的时间。

课堂是孩子获得知识最有效的方法。父母要教育孩子爱惜珍惜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温故而知新”,善于复习的孩子才会更好地掌握知识。父母要协助孩子安排复习的时间,根据遗忘规律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帮助孩子检查复习的效果。

方法五:孩子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来看待。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日积月累地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激情,耽误个人的发展。

马可尼就是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他身上。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非常懂事,每天都勤于苦读,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所在的农庄有一座藏书楼,里面的书籍包括了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当马可尼第一次见到这些书的时候,就爱上了它们,每天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马可尼不满足于看书,还亲自动手操作。他整天埋头于读书和做实验中,亲友都害怕他的身体承受不了,就决定“绑架”他。亲友趁他睡觉的时候,用黑布蒙住他的眼睛,将他抱到他母亲的房间内,还锁上了门,可是,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却发现天窗开了,原来马可尼越窗而出,回到阁楼上去了。

1899年,他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用电波传递信息的实验,开启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新篇章。

正是由于惜时如金、埋头苦读,马可尼学到了广博的知识;正是由于他锲而不舍地做实验,才掌握了熟练的实验技能,这一切,都源自马可尼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六: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是无限的,只有具备了很好的自学能力,才会保证孩子可以随时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学习,不会让社会淘汰。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首先需要提高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使孩子对学习保持积极的兴趣;教给孩子恰当的自学技巧和基本方法,例如学会使用工具书来查找自己所不知道的内容,学会自己摸索;还要帮助孩子克服懒惰的不好习惯,自觉将学习作为增加知识的手段。

孩子具备自学能力之后,就可以将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篇6

A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这是让很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无论怎样苦心说服都不能奏效,反而使孩子产生排斥和逆反行为,要么边做边玩,要么干脆不按时完成。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心中烦乱又不知所措。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1.孩子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孩子通常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不喜欢呆板的课程和枯燥的讲课方式,因此很难在其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自然对完成作业也没有动力。

支招: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与学习联系起来。发现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就注意把孩子这些兴趣点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将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比如有的孩子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布置他写这个,他说没做过;写那个,他又说没去过、没见过,不知怎样描写。家长就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在游玩的同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是画出自己的心得,回来后跟孩子一起整理,既完成了作业,又帮助孩子增长了见闻。

2.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

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在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比较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支招:在辅导孩子时,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每周给孩子安排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能体现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3.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儿童阶段,孩子的专注力与自觉性方面都无法与成人相比。现在学校、课外辅导班的作业量巨大,对于孩子来说游戏的时间被大大的压缩,每天都要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来完成作业,是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的。

支招:首先,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只要看到孩子端坐在书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就感到欣慰,因而总是催促孩子“坐好,开始学习”。这样的做法是无视孩子的心理特点,任意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养成对作业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其次,当孩子的一份作业看起来过多的时候,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份,逐份完成。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部分,就可以让他自由活动一段时间,劳逸结合。

4.孩子对学习缺少自信

孩子成绩不理想,很多家长往往会批评、教育,这使得孩子感觉自己的努力全被否定,产生“反正都说我笨,学什么我都学不好”的错误认知,于是对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支招: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责罚,应适当加强辅导,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这样一来信心渐渐有了,做作业就变得主动了。

对于一个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然后再慢慢调整作业的难度。

男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7

重新认识“学习”到底是什么。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学习是付出了努力却不一定能得到回报的过程,学习是寄托了大量情感和期待,却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的过程。既然学习是这样一件事,那谁又能真的爱学习呢?

我们眼中爱学习的学生,就真的喜欢学习么?

笔者作为有数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深入接触过很多所谓学霸,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各位家长,没有一个学霸是真的喜欢学习的。

他们只是形成了一种看起来“爱学习”的行为方式。

三年级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8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水到渠成”。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就要避免急躁情绪,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强迫孩子学习。如果逼得太紧的话,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耐烦,并产生反抗情绪,因而变得善忘,会一下子把刚学的东西全部忘掉。防止孩子产生反抗心理,尤其是逆反心理,是父母在教导孩子学习时必须严加注意的问题。如果孩子产生了反抗心理,连进取心都没有了,哪里还谈得上有学习兴趣。

任何男孩都会对游戏充满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游戏好玩。同样的道理,如果学习能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他们也会像热衷于打游戏一样,每天主动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一般来说,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轻易地相比较,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会使他们自觉地放弃进取。

32岁的林女士遇到了难题,儿子今年才上三年级,对学习却完全没有兴趣,尤其是不爱完成作业。每天晚上,林女士和她的爱人一人坐书桌的一头,监视犯人一样看着孩子写作业。而孩子呢,真像犯人一样,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面无表情。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愿意学习,最后发展到见到课本就条件反射般的讨厌。无可奈何之下,她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经过观察和考虑,她发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就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往往会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一下子全都忘记。因此,林女士改变了做法,在孩子实在不愿意学时,就让他玩会儿,或看会儿电视,然后抽出一段时间去认真地学习,学完后,如果时间早的话,还可以再玩一会儿,这样,慢慢地,孩子变得愿意学习了。

建议二:家长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要求做父母的首先要言传身教。父母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出身书香门第、音乐世家的孩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言传”,就是尽可

能早地让孩子了解学习的好处。一位全国“三好学生”的妈妈这样向别人介绍了自己的教子经验: 儿子刚刚懂事时,我就经常告诉他:“世界上谁的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是无法战胜的。那智慧从哪里来呢?它是从学习中得到的。” “将来我们都会变老,无论长得美或是长得丑,老了以后大家都差不多,那么,不同的是什么呢?用一生积累财富的人,也就是一生都在学习的人,即使老了,也是美的。”

就这样,孩子刚一上小学就对学习特感兴趣,每天放学后,从不用我们提醒,就主动把作业做完再去做别的事情。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孩子从未见过父母学习的身影,而父母让他学习时,他就会很有理由地说:“你都不学习,凭什么让我学呀?”如果父母是个酷爱学习的人,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在伏案苦读,那他自然会主动向父母学习,并以父母为榜样。

建议三: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作为一名学生,要学好每一门功课,但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对每门课都要有同样的兴趣和爱好,而应该在学好学校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在某些课程的学科领域里发展更浓厚的兴趣。

参加针对某一学科的课外活动,会使孩子对该科目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在显显很小的时候,爸爸经常会给他看一些图片以增加他的知识面。一次,爸爸教小显显认识昆虫……看了一会儿后,爸爸把话题一转,说:“我们去公园捉刚刚看到的这些昆虫吧!”爸爸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小显显的赞同,于是父子俩高高兴兴地去了公园。虽然捉昆虫很辛苦,但经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还真捉到了一个小显显刚刚在图片书上看到的“七星瓢虫”。那一天,小显显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收获了动手实践的乐趣。 多数男孩喜欢冒险,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父母可以常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和图书馆,多参加野外训练,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

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使他养成依赖性,不要让他依靠父母的帮助来解决困难,而是自己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建议四:帮孩子找到学习的黄金时间

在一天当中,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状态最佳、精力最好的那段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孩子状态最好的那段时间让他学习,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会让他爱上学习。因此,这段时间往往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

那么,如何寻找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呢?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每天做每件事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记下来,一周后,再和他一起研究这份记录表。每天效率最高的那段时间便是他学习的黄金时间。 许多妈妈可能都知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总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具体表现为,从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开始,发展到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志向,最后,决心终身从事对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仅仅迫于压力而学,则味同嚼蜡,苦不堪言。 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它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是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

孩子真的不爱学习吗? 篇9

我问:你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爱干什么?一个家长说,孩子爱看童话,一看看几个钟头,吃饭都不情愿,童话中无论什么细节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得下来;另一个家长说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各样型号的飞机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

听了这些回答,我心里就有了底。我说:是呀,你们的孩子没有问题。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就能专下心来,并且能掌握很多相关的知识,记住很多细节,这是非常可贵的现象呀。

可家长们更急了:孩子不学习学校的功课怎么行呢?不系统地掌握知识,上不了大学。什么都信马由缰,将来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有的家长过去没有上成大学,现在感到很吃亏,觉得生活的路子特别窄,因此无论如何也希望孩子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有出息。但是孩子就是不懂事、不争气。有的家长说,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电视节目,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歌星、影星、球星,当时自己只愿意学习,所以上学还比较顺利,成绩也不错;但是现在孩子的生活太丰富了,做航模、玩游戏,还有追什么球星、歌星,一天到晚被别人牵着鼻子转,看着真让人着急又心疼,但又没办法。

当然,孩子不是橡皮泥,家长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孩子的头脑也不是水缸,家长只管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往里面倒。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头脑来观察、思考和吸收,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必须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才能得到。孩子是通过尝试

错误来学习的,他们会摸索,会迷惑,会浪费时间,甚至会养成坏习惯,但这就是孩子,家长是急不得的。

学校的学习的确很重要,而且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课,如何引导孩子对文化课学习感兴趣呢?我给这两位家长提了四点建议。

1. 向孩子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关于学习问题家长常会“有意”地给孩子讲“我过去没学好,结果现在很不成功,在单位不顺”等等。其实,对于家长的状态,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如果你现在不如意,你把它归结到自己的过去,那么孩子也自然可以把自己现在学习不好归结到“幼儿园”或娘胎里去,认为自己“天生”不爱学习,自己“天生”马虎等,这样的归因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吗?

另外,有些家长也会向孩子提起自己当年成绩如何突出。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时代变了,“过去”无论如何已经过去了。

家长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自然、真实地展现自己当前的生活,不要美化,也不要丑化。这样,孩子面前至少有一条生活的真实道路:如果你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借用一个古老的说法,“有智吃智”;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那么“无智吃力”。这一切,不用家长讲,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愿不愿沿着家长走过的路子走,就看他自己了。

2. 了解孩子,因势利导

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这一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爱看童话的孩子,可以从对童话的分析入手,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认识;从对同一童话不同版本的比较入手,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创作童话。当孩子从新的角度去看童话时,他会迅速地成熟起来,自然地走出对童话的沉溺。

对于喜欢飞机的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对各种飞机性能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数学和物理的大门;通过对于飞机发展历史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科学的大门。由于孩子以最基本的兴趣作为动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都会成为孩子知识的源泉。

3.不过分介入

家长要控制自己,不要过分介入孩子学习的事。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学好学不好关键在于自己。正像孩子的身体发育,家长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尽量把食物做得可口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更不能替孩子长高。家长的过分介入不仅没有用,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为他们的学习是父母的事。

4.创造学习条件

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1)安静的环境,这可能要求家长自己也少看电视、少打牌;(2)读书的气氛,即家长自己也多读书、看报,多讨论读书心得和相关问题;(3)对探索“怪”问题的支持,如欣赏孩子提出的某些问题的独到之处,帮助孩子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为孩子要进行的某些探索性实验提供材料及安全监护,等等。

小孩子不爱学习应该怎么办 篇10

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容易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很容易被众多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危害二:学校纪律难约束

孩子会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各种行为问题逐渐增加,语言和行为具有冲动性。当受到压力时,会更无法掌控抑制能力,过动行为更加严重。课时小动作多,易导致课堂上违规、违纪等情形,有旷课,逃学的倾向。

危害三:学习成绩差

注意力集中时间端,容易分心散漫。回答问题变得不切实际,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危害四:自理自立能力差

孩子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缺乏组织能力,无法作好整理、整顿的工作;有些儿童肌肉运动技术发达正常,但在语言能力、画图、使用剪刀等要求协调性的活动较落后;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

危害五:自信心不足

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 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同时本人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由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最后会感到被孤立; 因长期地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上初中的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11

二、多培养孩子丰富的课外爱好。网络游戏只有在精神空虚的孩子那里才会变成鸦片,其实如果明白神经兴奋的驱动原理,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当孩子游戏瘾要发的时候,首先要快速进行“情绪打断”,用另外一种兴奋打断孩子脑子中对电脑游戏预期的那种兴奋。比如,家长带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其它事,踢踢球啊,找小伙伴玩啊。注意一点,用来打断的这件事,一定要能引起他快乐和兴奋的感觉。千万不要这时候逼他去做学习他认为不快乐的事,这样会让他对游戏的兴奋因为对比而巩固强烈。如果孩子有其它爱好,比如阅读,也会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的更丰富,更聪明、更理性,它强大的力量会挤占阵地,不给游戏留下更多的空间。

三、家长也可以尝试将电子游戏生活化,比如在家里进行真人的游戏或角色扮演,如植物大战僵尸,可以由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游戏。

孩子挨打后,父母该怎么做? 篇12

下面的问题是:孩子挨打后,父母该怎么做?

这里,我们摘编了《培养会思考孩子》一书中的一段内容。书的作者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美国家长评选大奖”得主、美国青少年和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专家。

其观点的关键词是: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孩子:“娜塔莉打我!”

家长:“发生什么事?她为什么打你?”

(家长审视孩子对事件的看法)

孩子:“她就是打我!”

家长:“你的意思是,她无缘无故打你?”

(家长鼓励孩子思考,寻找事件的原因)

孩子:“嗯,我先打她的!”

家长:“为什么?”

孩子:“因为她不让我看她的书?”

家长:“你打娜塔莉的时候她是什么感觉?”

(引导孩子思考别人的感受)

孩子:“很生气!”

家长:“你知道她为什么不让你看她的书?”

(引导孩子了解别人的想法)

孩子:“我可以问她!”

家长:“嗯,最好能知道原因。

(鼓励孩子找出事实真相,发现问题所在)

(孩子沉默一会儿)

孩子:“她说我没有让她看我的书!”

家长:“现在你知道她为什么不答应你了。你再想想,有什么办法让她给你看她的书?”

(鼓励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我不高兴跟她玩了!”

家长:“你这么做,她会怎样?”

(引导孩子思考她的办法的后果)

孩子:“她会选择不跟我做朋友!”

家长:“你希望她做你朋友吗?”

孩子:“对!”

家长:“想想看,还有什么做法能让娜塔莉还是跟你做朋友?”

(鼓励孩子思考更多不一样的办法)

孩子:“我可以让她看一本我的书!”

家长:“这是个好主意,你不妨试试!”(书摘结束)

孩子回家说“挨打”(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妈妈却发现,其实是自己的孩子先打人(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她没有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打人对不对的说教,而是鼓励孩子思考对方的感受以及事件的原因(看书之争)。

这位妈妈的高明在于,在母女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思考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后果。

最终,是孩子自己而非妈妈解决了问题。

其实,吃亏还是占便宜,关注的只是眼前利益。

引导孩子看清事件真相,学会化解纠纷、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的长远之举!

孩子不爱学习该怎么教育 篇13

很多孩子贪玩导致上课注意力分散,分心走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玩的时间少,家长管的过严,孩子心里一直在想着玩,心思就不会在学习上,家长请给孩子选择权利,给孩子玩的时间。

2、父母高期望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

很多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父母过高的期望,孩子得到的一点点成绩得不到父母的称赞和嘉许,导致孩子学习没有了动力,父母高期望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害怕自己的做不到受到父母的惩罚等等,每天都在压力中生活,学习的精力就不会非常的充分。

3、父母包办作业产生依赖心理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看着孩子每次做作业到很晚,就会给孩子做作业,父母包办作业,造成孩子有一种依赖的心理。

4、电子游戏和玩具过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当你的孩子学习差,成绩提不起来的时候请看看,他是否经常玩手机、电脑或者玩具,电子产品会非常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相比课堂而言,电子产品会很有趣,课堂上对老师讲的课就会觉得无聊乏味。

母亲教育孩子该怎么做 篇14

田文江说,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绝对不可事事亲历亲为,代替包办。要“四装”:

装穷。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再富不能富孩子。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往往不懂珍惜。让孩子做精神上的富翁,避免孩子形成物质上互相“攀比”的坏习惯。在物质给予上,即便是富妈也得学着在孩子面前装穷,让孩子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

装笨。高知妈妈也别总在孩子面前显摆知识,妈妈“笨”一点,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装弱。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买菜、拎东西、做家务等。家有大事,也让孩子参与发言,听取孩子的建议和意见,这样的小孩比同龄孩子更自立。

装病。勤快妈妈包揽了一切家务,孩子并不领情,不妨偶尔装病,让孩子换位做家务,从自身体验中懂得感恩。

6岁前,孩子该怎么学? 篇15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才能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给孩子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给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才能给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足够的刺激,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就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6岁前,孩子不应该学什么呢?

不能过早学知识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甚至出生不久就让孩子接受知识的学习,进行智力的开发,让孩子早早识字,早早会做算术题,知道英语单词。从孩子发育与成长的规律而言,有些知识不需要过早地学,那样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的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识字,或者在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识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入学准备不是学习小学内容

目前,大家都赞同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育人,都在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此时孩子的入学准备状态很重要。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须重视。

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时,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6岁前,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与更多的人接触,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进入小学。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孩子后继学习生活与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在幼儿期发展是否良好,将影响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发展的顺利与幸福。那么,从孩子一生发展的角度看,在幼儿期,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些什么呢?

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家庭教育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人际交往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把玩具拆开似的“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的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4~5岁的孩子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上一篇:生活老师的心得及收获下一篇:下派干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