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课程教案(共6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读背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习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ã)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â)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今异义 贰
是通假字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虚词
以、之、也、矣、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关键词: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贯穿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学以致用水平的关键是分析能力的培养, 所谓分析, 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并且找出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属性。作为理性的理论指导如何与我们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终身诉求。在教授《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 我抛开渲染故事情节, 单纯总结人物形象这种惯常赢得学生乐趣的讲解模式, 要求学生在课余将故事梗概疏通好, 而把讲课的重心放在对荆轲刺秦事件的反思上。从总结历史, 古为今用的角度, 挖掘荆轲刺秦的现实意义, 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 形成自己观点。现将学生的部分精彩观点进行圆润整理, 连缀成文供大家参考。
课前我特意布置课代表作开场白, 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把握带领大家进入情境, 同时创造争鸣的氛围。经过我的修改后开场白是这样的:“荆轲易水边的绝尘而去, 为一位古代侠士重言诺、轻生死的完美人生轨迹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下, 面对着静静逝去的易水, 默念着燕赵古今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悲情语句, 人们依然唏嘘不已。然而我们被荆轲的果敢坚贞感动的同时, 除了同情荆轲的功亏一篑之外, 刺秦这一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还给我们留下哪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呢?还能不能从历史中求索到更多的东西呢?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不要辜负燕赵先烈的厚望。”
下面是学生的精彩发言整理, 这些观点受到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 更可贵的是它来自于同学们身边的人, 显得亲切真实, 容易接受, 而且每一个人参与了观点得出的整个思维过程, 从发现问题到联想推理, 都是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时要讲清楚的要点, 这样所有人理解起来系统彻底。由于大家都有期望荆轲刺秦成功的心理, (虽然我已经讲过荆轲刺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作用是消极的) 所以我最终归纳学生的意见为有利于刺秦成功和有害于刺秦成功的两个方面。即所喜者和所悲者。
所喜者, 即后人我辈身上所缺乏的, 可以作为永久养料, 滋润我们心灵头脑的大智大勇。也是我们的主人公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根本原因吧。第一, 荆轲的随机应变。原文中“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 取武阳所持图!’”这是一个让人击节称赞的桥段, 我们看到的是荆轲外柔内刚的完美演绎, 秦武阳的拙劣表现恰好反衬出荆轲的真丈夫。大殿之上秦武阳的因畏惧而脸色突变, 让二人的心思一下子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那份神情分明是心怀鬼胎的明证!然而荆轲在巨大的危机面前, 从容自若, 轻描淡写地将自然充分的理由编造出来, 妙在滴水不漏, 而且“天子”这个措词相当对一心逐鹿天下的秦始皇的胃口, 最后果然得到了秦始皇的宽容, 获得了宝贵的上殿机会。
第二, 荆轲的万丈豪情。在最后时刻, 被砍为废人的荆轲, 看到安然无恙的秦王在那里狞笑, 看到扑向自己的文武群臣和甲胄之士, 眼神中本该飘过无奈和绝望, 头脑里本该浮现出太子丹的垂头丧气和燕国百姓的生灵涂炭, 可是“身披八创”的荆轲却以一个侮辱人的姿势对秦王不屈地说道:“之所以失败, 本来是想活捉你的!”千古之下, 这份临死前的壮言豪情, 成为人们对荆轲仰慕的最核心部分, 永世铭记。
所悲者第一, 在关键时候,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 可见燕太子丹此时对荆轲产生了怀疑。怀疑的根据为:一方面以为其顾虑秦殿防守森严, 自己有去无回, 另一方面秦兵大兵压境, 荆轲还会不会给一个大势已去的主子卖命。这两点让太子丹如坐针毡, 决定派秦武阳先行, 这种激将法招致了饱受公子恩惠的荆轲的匆忙上阵, 刺秦最终功亏一篑。其实荆轲的延迟是在等待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即“仆所以留者, 待吾客与俱”, 而从《史记》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荆柯嗜酒,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 高渐离击筑, 荆柯和而歌于市中, 相乐也, 已而相泣, 旁若无人者”, 高渐离是个乐手, 也许未与荆轲同去只是因为身份的问题, 后来尚且有刺秦之决心, 而荆轲等待的必是那个唤作狗屠的人, 两人如能联手上殿, 哪里有秦王的生路……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燕太子丹将荆轲送到历史舞台的风口浪尖上, 也因自己的急躁葬送了这一代英豪和本该完成的任务。
第二, 缺乏详实周密的行动计划。史书语言的简省, 让我们无法看到任何行动前谋划的细节。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似乎只能依靠荆轲的才智了。但是在刺杀中“把其袖”, 这一失败动作, 让我们无法不进行事后诸葛亮式的思考。从古代纺织技术来看, 宋代才开始有棉布, 贵为帝王必然身着绸缎这类丝织品, 其柔软光滑缺乏摩擦力, 把其袖是很容易失手的, 很难抓牢, 而且先秦的纺织技术, 在衣服的韧性方面很是个问题。结果, 在刺杀的关键一步中, 秦王果“绝袖”而去, 而以荆轲的身手, 完全可以钳住秦王的手腕, 或者翻过书案抓住其领口, 将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第三, 选择副手时考核方法简单粗糙。秦武阳, 一个十二岁杀人的少年, 这就说明他是一个万夫不当的英雄吗?他是一个去虎狼之国能毕礼而归的使臣吗?也许他只是一个缺乏教养, 逞武使性的混混。勇士应该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可敬之人, 是在强大的精神境界感召下或武装下而不避生死的智者。别人不敢忤视他, 除了说明其凶狠到骨子里, 具备一个杀手的特质外, 什么都不说明。对秦武阳生平记录的简略让我们无从判断, 他为何十二岁杀人, 是童年的饱受欺凌的被迫反抗还是天生邪恶杀人成性?而经验告诉我们, 穷凶极恶的魔头往往有内心怯懦无比的一面。总之心理素质不健全的副手, 已在刺秦的路上早早的埋下祸患, 幸亏荆轲巧舌如簧, 说得秦王洋洋得意, 才躲过一劫。如果秦武阳能够和荆轲联手上殿, 我们可以断定, 刺死秦王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作者:
加入日期:06-11-11
教案1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了解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淬
4、(6段)=〉配备副手
敢、忤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强暴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 共诛
(3)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 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第二教时:研读二、三部分
第三教时:荆轲形象分析及型轲刺秦王的认识,课后作业。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论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决执行这一新课程理念,并且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荆轲刺秦王》全文共分为三课时,本教案是《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辨析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和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2、组织学生重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重现刺秦一幕,从中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2、难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述刺秦行动。
三、教学设想
1.由于课文已经在前两课时讲读完毕,所以这一课时重要是引导学生评述荆轲和重现刺秦一幕。
2.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把获取知识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开展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个别辩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此外,还请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刺秦场面的表演。
四、教学步骤: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导语:
我们上两节课已经讲解完课文,为了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我们这节课重点探讨荆轲的性格特点和评述荆轲,并且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2、简单明确地复习前课文所讲授的重要内容。
3、请学生饱含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全文: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4、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5、分析重现刺秦的过程:
进入秦殿--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英勇就义
6、分析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7、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8、表演刺秦完毕,请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内容: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9、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以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加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荆轲形象分析:有勇有谋 深沉 刚毅 慷慨 爱国 无畏
十四、荆轲刺秦王 返回 下一页
《战国策》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2、难点: 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课文分析: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1),尽收 其地,进兵北略(2)地,至燕南 界。
占领 南部边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3)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4),则虽欲长侍(5)足下,早晚 经常侍奉
卿: 对人的尊称。旦暮: 形容时间短。
岂 可得哉? ”荆卿曰: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6)。今行 而无
又怎么 能 不用 说 也要请求行动 空手前去 没有
微同非
信,则秦未可亲也(7)。夫今 樊将军(8),秦王购 之(以)金千斤,凭信之物 没有办法接近秦王 的 购取他的头
亲: 亲近,接近。
邑万家(9)。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1)之地图(于)献秦王,秦王必
一万户人口的封地 果真 给 一定
邑: 聚居地。
说见 臣,臣乃得 有以 报太子。”太子曰: “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接见 就能够有办法来报答 因为走投无路 归附
说同悦 有以: 有所以,有用来„„的。
丹不忍以 已 之私,而伤 长者之意,愿足下更 虑 之!”
为了自己的私事 辜负了 心意 另外考虑对策吧
伤: 伤害,辜负。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 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2)矣。
同义复词 对待 刻毒
之: 助词,无实义,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3)。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同族的人 被杀戮和没收(你)打算怎么办
樊将军仰 天 太 息流涕曰: “吾每 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
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 每当想到这些 到 去了 不过想不
所出耳!”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之)解 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到什么计策 一种办法 用(它)解除 忧患 并
何如?”樊於期乃前 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
怎么样 上前 对它怎么办呢 秦王
之: 代“可以解„„之仇者”。
王必喜而善 见臣。臣左手把(4)其袖,而右手椹(5)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
好好 抓住 刺
燕国见陵 之耻 除 矣。将军岂 有意 乎?”樊於期偏袒 扼腕
被欺凌 耻辱除掉 是否 想法 脱下一支衣袖,左手握着
而进(6)曰:“此臣日夜切齿 拊心(7)也,今 乃得闻教!”
右手腕,走近一步说 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 如今才得到你的教
遂自刎。
诲 就
太子闻之,驰 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 无可奈何,乃遂收 盛(8)
驾车前往(事)已至此 收起来装
樊於期之首,函 封之。
好 首级 用匣子封闭起来
函: 名作状。
于是太子预 求 天下之利 匕首,得赵人徐夫人(9)之匕首,取之(以)百金,预先寻求世上 锋利 买到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使工 以药淬(1)之。乃为 装 遣荆轲。
工匠 准备行装(使秦)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之)忤视(2)。乃令秦武阳为副。
同(他)正眼看(3)作助手
忤: 逆,相对。
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4),其人居 远 未来,而为(之)留待。
等待一个朋友 一起去 住在远处 因而 留下来等待
顷之 未 发,太子迟之(5),疑其有改 悔,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动身 嫌他动身晚了 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
迟:形作意动,以„„为迟。
乃复请 之曰:“日 以 尽矣,荆卿岂 无 意哉? 丹请 先
又请求他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 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 请允许我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叱 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6)!
派 发怒 斥责 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今提 一匕首入不 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今太子迟
拿着 不可预料 停留下来的原因
之,请 辞决矣(7)!”遂发。
请允许我辞别
决同诀
太子及宾客 知其 事者,皆白 衣 冠 以送之。
中 这件 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
衣冠: 名作动
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8)。高渐离(9)击 筑,荆轲和 而歌,祭过路神 就要上路 敲着 和着节拍 唱歌
祖: 这里是祭名,古时出行先祭路神称祖,亦称“祖道”。
为 变徵之声(10),士皆 垂 泪涕泣。又前而为歌 曰:“风萧萧
发出 声音 送行的人流着泪小声哭(荆轲)上前 作歌唱到 风声萧萧
涕: 泪水,名作动,哭。泣: 小声哭。
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 兮 不复还!”复为 慷慨 羽声(1),悲鸣啊 彻骨寒冷 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来 又发出声调激愤的
士皆 目,发 尽上 指 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
睁大眼睛 头发都竖起来顶着帽子 坐 始终 回头看一眼
终已: 同义复词
既 至 秦,持 千金之资 币物(3),厚 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已经到了 拿着价值千金的钱财礼物 优厚地赠送给(4)
币: 礼品。中庶子: 官名。蒙嘉: 人名。
第 二 课 时
嘉为(之)先 言 于秦王曰:“燕王诚 振怖(5)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
替(他)事先进言向 确实惧怕 威势 出 抵抗
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6)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7),而
全 做秦国的大臣 排在 行列里 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
内: 国内。给: 供。给贡给职:交纳贡赋和供职
得奉 守 先王之宗庙(8)。恐惧不敢自 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
能侍奉守住祖先 自己来陈述 恭谨地 并
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 大王。唯大王命
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去 禀告 希望听凭
之(9)。”
大王的吩咐 之: 代燕使来见一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 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穿起上朝的礼服 安排 的礼仪
荆轲奉 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至陛(10)下,捧着装着 按次序进宫 殿前台阶下
奉同捧
秦武阳色 变 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之)
脸色变了害怕起来 对此感到奇怪 回过天对秦武阳笑了笑 替(他)
怪: 以„„为怪,意动用法。
谢 曰:“北 蛮夷 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 假借之(1),谢罪 北方边远地区的粗鄙人 稍微原谅他些
使(之)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来 取来 拿的
轲既取图奉 之,发图,图穷 而匕首见。因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
献给秦王 全部打开 于是
手持匕首椹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 引而起,绝 袖(3)。拔剑,刺到 惊骇 自己挣着站起刺 扯断(秦王)
剑长,操 其室(4)。时 恐 急,剑坚(5),故不可立拔。
太长 握住 剑鞘 当时(秦王)又怕又急 插得紧 立即拔出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6)柱而走。群臣惊愕,卒 起 不意,绕着(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
还同环 卒同猝
尽失 其度(7)。而 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8);诸郎中(9)
都失去 常态 按照 法律 侍立在 的 能带一点兵器 许多侍卫
失:使„„失态,使动用法。尺:尺寸,极言少。
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 不得上。方急 时,不及召 下
排列 君王的命令 上殿 正危急 来 召唤殿下的
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 无以(之)击 轲,而乃以手 共
侍卫(大家)惊慌失措没有武器来击杀 就用空手一起
无以: 没有„„用来。
搏之。
同荆轲搏斗
是时,侍 医 夏无且以其 所奉 药囊提(10)轲。秦王方 还柱走,卒惶
这 随从医官 用自己捧着的药袋朝荆轲掷去 正在
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怎么办 就 把剑背在背上
荆轲废(11),乃引(12)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 八创(13)。
残废了 举起 受了 创伤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1)以骂曰:“事所以
成功 靠 象撮箕一样,张开两腿坐着
箕踞:名作状。
不成者,乃 欲以生 劫(2)之,必得 约契以报 太子也。” 的原因 就是 活生生地劫持 你 得到 来回报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 良久。
上前 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第 三 课 时
课文分析:
一、本文结构:
按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
1、准备。(1--6)
(1)、简介背景。(1节)(2)、准备“信物”。(3--4)(3)、准备武器。(5节)
(4)、配备助手。(6节)
2、诀别。(7--10)
(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10)
3、刺秦。(11--19)
(1)、计见秦王。(11--13)(2)、勇刺秦王。(14--18)(3)、壮志未酬。(19)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三、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表现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高2005级2、20班主题班会教案 时 间
2004年12月30日 地 点
多媒体教室301 主持人
高晨(学生)
主 题
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
形 式
历史剧表演、命题辩论及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活动方式。
目 的
1.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点----多角度认识、理解事物; 2.锻炼学生组织活动的筹划能力、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艺; 3.初步感受辩论的基本过程、方式、技巧;
4.倡导“我口说我心”的表达自我观点的学习研究氛围。
参与人员
高2005级2、20班全体成员及班主任、兄弟班级同学。
与会领导
学校吕之江书记、黎玉斌主任、姚显荣主任
活 动 内 容
1.两班学生共同表演根据语文、历史教材中相关文献编排的历史剧《荆轲刺秦王》; 2.唇枪舌剑话英雄之命题辩论----正方观点:荆轲是英雄(2班)反方观点:荆轲不是英雄(20班)程序:【观点阐述】 【自由辩论】 【总结陈述】
3.同学自由发言,各自阐述自己的意见以及对辩论双方的提问和反诘质疑; 4.师长点评与观点的辨证统一。
后 记
这次主题班会我们试图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见背景),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内容,将教材中的文字借助学生们喜于乐见的具有生动真实、富于想象的表演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辩论这一引人思索、启人心志的对话形式的兴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试图从高一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建立自己正确的认知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言辩的“思”、“辩”能力和坦言心语的率真性。从整个活动的筹划、准备、组织与实施的过程来看,我们的诸多目的得以实现,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显示出来积极参与的意识、富于想象的精神、勇于直言的率真、坚持己见的执着、偶失偏颇的成熟都令我们感到惊喜,作为教师我们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还不是很成熟、还有许多需要引导和改正的地方,但一个个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后面是一群花季雨季的孩子们的成长之旅,道路将是曲折而漫长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带着思想上路,一路上他们将会采摘到无尽的鲜花与欢乐。高2005级20班 班主任 乔正蓉 高2005级2班 班主任 王 昭
备 注
命题辩论的正、反方的确定系活动前抽签而定。
背 景
2002年岁末张艺谋导演影片《英雄》上映,社会反响较大,褒贬不一。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自己特殊的目光关注《英雄》,除了唯美极致的画面、精彩纷呈的武打、以假乱真的特效、恢弘庞大的气势之外,什么是英雄?这个古往今来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对于一个刚刚开始高中生涯、对事物的评判有初步的标准的高一新生而言显得如此困惑,为什么?为什么不对?又为什么对?为什么又似对非对?高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不相信自己与对立的不相信别人如此矛盾地混杂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己正确的认知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言辩的“思”、“辩”能力和坦言心语的率真性,由此引发了这次活动的策划。
附 件
1.历史剧背景课件(制作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自编历史剧剧本(文字);
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教学目标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 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 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地”
;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
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教学难点 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 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文中疑难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
三、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纠正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 ǐ)创(chu
ā ng)揕搭(zh è 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提问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
按文章结构来复述。
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
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四.串讲课文第一,第二段。
先让学生口述翻译课文,然后老师再串讲内容。
虏:俘虏
略:夺取
旦暮:指早晚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微:假如没有
有以:有用来。。。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而:连词,表转折
夫:句首
发语词,不译
信:信物
以:
1,因为 2,用,拿
特殊句式:秦王购之金千金。。(状后句)
作业:整理所学知识,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串讲课文3-8段 文言文知识
重点字词
深:刻毒
戮没:杀戮和没收
揕:刺杀
见:被动
偏袒:
透出一只手臂
忤视:正眼看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教学反思: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 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第三课时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古今异义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特殊句式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作业:整理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串讲课文9-14段
重点字词:
竖子:小人,对人的蔑称
祖:临行前祭祀路神 引申为饯别和送行。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的样子
币:礼品
唯:希望 陛下:台阶下面
顾:回头看
知识小结:
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第四课时
串讲剩下的部分,并整理文言文知识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假借:
原谅,宽容
引:身子向上起
室:剑鞘
尺兵: 短兵器
郎中:医生
提:掷击
箕踞:坐在地上,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其】
知识梳理: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文言特殊句式:
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判断句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词类活用现象: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作业:整理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
(于)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文言固定结构:
鲍彪:“轲不足道”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哉”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布置作业
你对荆轲的行为有何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 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
一、课文学习重点
①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②疏通文意,体会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雄气概。③学习本文用词精当,塑造人物简练传神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故事发生的背景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补充介绍:
荆轲
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四、梳理内容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虏赵王(lǔ)樊於期(wū)拊心(fǔ)戮没(lù mò)骨髓(suǐ)刎(wěn)揕其胸(zhèn)变徵(zhǐ)
濡缕(rú)偏袒扼腕(tǎn è wàn)惶急(huáng)被八创(bèi chuāng)
箕踞(jī)
2、故事情节(5)易水诀别(9)
(一)开端:行刺缘起(1—2)
(三)高潮:刺杀秦王(10—17)(1)大军压境(1)(1)计见秦王(10—12)(2)计议行刺(2)
(2)顾笑武阳(13)
(二)发展:行刺准备(3--9)(3)图穷匕见(14)(1)求取信物(3—4)(4)秦廷搏击(15—16)(2)准备匕首(5)(5)倚柱笑骂(17)(3)配备助手(6)
(四)结局:遇难身亡(18)(4)怒斥太子(7—8)
五、细读文本
第一部分:开端:行刺缘起(1—2)
第一段: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翻译: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大部分的国土,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部的边界。
思考: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描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交代背景】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课文写形势,连用破、虏、收、进、略、至留个动词,写出秦军的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状况,也写出了如黑云压城般的紧张气氛(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
第二段: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翻译: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马上)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悬赏他的头颅。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一起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品德高尚人(指樊将军)的心意,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思考:
1、太子丹的话有什么深意?
答:【语意理解】太子丹的话实际上是催促荆轲实施刺杀秦王的计划。表面上婉转含蓄,实则微带责难。这也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初露端倪。
2、荆轲献策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人物性格】荆轲在此危难之际,亦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需献上“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智勇多谋、城府极深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发展:行刺准备(3--9)
第三段: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翻译: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又秦王为了获取将军的头,悬赏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策罢了。”荆轲说:“如果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解除燕国的忧患,又可以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您看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问道:“您说该怎么办?”荆轲说:“我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听了,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握住右腕,走上前说:“这正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只恨今天才听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了。
思考:
1、荆轲私见樊於期所说的三句话的要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描写】要点是秦王对樊於期的阴毒。具体表现在秦王对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的“戮没”和对樊於期本人的悬赏追杀。作用是激起樊於期报仇的心愿,为后面荆轲劝说樊於期献出首级埋下伏笔。
2、荆轲是怎样说服樊於期的?
答:【语言描写】荆轲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知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嫌头。
3、本段体现了荆轲和樊於期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人物性格】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慷慨之士: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工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第四段: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翻译:太子听到这个消息,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收起了樊於期的头,用匣子封装起来。
思考:这段话叙述了什么内容? 答:【内容概况】为了刺秦,需有多方面的准备,此段主要准备其一:函封樊於期首级。
第五段: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翻译:于是太子又预先寻求世上最锋利的匕首,打听到赵国徐夫人有这样的匕首,就用一百金买下,并让工匠用药水㓎过(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只要被它划伤),没有不立即死掉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思考:请概括此段的内容。答:【内容概况】刺杀秦王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了太子的鼎力支持;重金求匕首。这也是准备工作之一。
第六段: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翻译:燕国有个勇士交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太子)于是叫秦武阳做荆轲的助手。
思考:“配备助手”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答:【情节作用】“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于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此处渲染秦武阳的勇、狠,是为后文衬托荆轲的形象作铺垫。
第七段: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翻译:荆轲还要等待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秦国)。那个人住得很远,还没有来到,因而荆轲停下来等候他。
第八段: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翻译: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可能反悔,改变主意了,于是又请求荆轲说:“日子已经没有多少天了,您难道不打算走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吧!”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却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我只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我动身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思考:
1、此处是怎样描写太子的?作用是什么?
答:【心理描写】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现他在大军压境时的恐惧、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与荆轲的沉稳周密形成鲜明的对比。
2、面对太子的怀疑,荆轲有何反映?显示了什么性格。
答:【人物性格】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于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不可辱”,荆轲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这正是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的性格特征的表现。但发怒“辞决”,这一贸然决定为后文写刺杀秦王失败埋下伏笔。
第九段: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翻译:太子和他的门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他们来到到易水河岸,祭过路神,(荆轲)就要上路了。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接着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着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细节描写】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易水诀别”的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答:【场面描写】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课时
第三部分:高潮:刺杀秦王(10—17)
第十段: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翻译:到达秦国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思考:“厚遗”蒙嘉体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人物性格】非“宠臣”不能代言,非“厚遗”不能进殿。可见荆轲深谋远虑,行事周密。
第十一段: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翻译: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抵抗大王,愿意叫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和别的诸侯并列在一起(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才能守住祖先的宗庙。燕王诚惶诚恐,不敢亲自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第十二段: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翻译: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思考:由秦王的神情可见其性情中的哪一点? 答:【神态描写】秦王“大喜”,足见其贪婪。
第十三段: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翻译: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把秦武阳拿的地图送上来)!”
思考:
1、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有什么作用?
答:【反衬】此处波澜起伏,“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然如此外强中干。这里是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来反衬荆轲的镇定自若。
2、对荆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
答:【语言、动作描写】荆轲简短的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神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廷君臣上下疑窦冰释。一“顾”一“笑”,陈勇机智、镇定自若,表明荆轲的确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才智。
第十四段: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翻译:荆轲于是拿了地图,捧着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后,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第十五段: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翻译: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站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秦王正处在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都惊惶失措,没有武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思考:
1、面对荆轲的突然行刺,秦王及群臣有何反应?有何作用?
答:【侧面烘托】写秦王“惊”“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侧面烘托出荆轲的英雄气概和威慑力。
2、在紧张的场面描写插叙“秦法”有何作用?
答:【写作技巧】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在叙述故事过程中张弛有度,忙而不乱的写法;一方面,为下文戏剧性场面“以手共搏之”提供依据,使之不显突兀。
第十六段: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翻译: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 于是秦王终于拔出了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投到柱子上了。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遭受了八处剑伤。
思考:分析这一惊心动魄的刺杀场面中的动作描写。答:【动作描写】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层次分明。
第十七段: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翻译: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思考:刺杀虽然失败,但荆轲的高大形象却屹立不倒,试做分析。答:【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当被秦王砍断“左股”时,荆轲还能“引其匕首提秦王”,继而“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以表明心迹。绘形传神,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有力地突出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
第四部分:结局:遇难身亡(18)
第十八段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翻译:秦王的侍臣上前,杀死了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思考:秦王“目眩良久”,对于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答:【反衬】秦王惊魂未定,再次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讨论: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这一行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并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佣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补充:重点字词、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④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⑤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⑥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⑦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⑧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二、一词多义 兵:
①军队(进兵北略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②士兵(不及召下兵)
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私:
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穷:
①窘迫、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穷尽、完结(图穷而匕首见)为:
①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对(为之奈何)
③准备(乃为装遣荆轲)
④做(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就:
①接近、趋向(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
②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
引:
①挣着(自引而起,绝袖)
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见:
①谒见(秦王必说见臣)
②被(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凸现(图穷而匕首见)
意:
①情意、心意(而伤长者之意)
②意料(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③意思(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使:
①让(使工以药淬之
使毕使于前)②命令,派遣(使使以闻大王)
③使者(使使以闻大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使命(使毕使于前)
还:
①返回(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②通“环”、绕(秦王还柱而走)陈:
①陈述(恐惧不敢自陈)
②通“阵”、列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顾:
①只是,不过(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武阳,……)
提:
①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②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三、古今异义词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巧 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四、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五、句式特点
1、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2、状语后置: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②取之百金。
即“(以百金)取之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即“嘉为先(于秦王)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④见燕使者咸阳宫。即“(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被)戮没。
3、判断句 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4、省略句
(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丹)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2)今闻购将军之首(以)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3)吾每念(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今(吾)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5)(樊於期)遂自刎。
(6)人不敢与(之)忤视.(7)比(于)诸侯之列。
(8)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9)(秦王)拔剑,剑长,(秦王)操其室。
(10)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殿)。
(12)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老于在市里举行的公开课终于要进行了, 上的是《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放在深秋进行。秋主收, 冬主藏, 这是昭昭天道。文人所谓为天地立心, 其实天地本来就有“心”, 从不假手人立, 返道而行就是立。天之心在民, 在自然。人敬之、和之, 即为立。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幅会动的画, 有了淋漓的元气, 画面才会一片粲然。语文课独特的“味”得靠长期修炼、熏养。上一次公开课, 就像棕熊夏天养成的一身膘, 一次冬眠就耗得精瘦。真正的公开课就像严冬一样耗人, 一次又一次地抽空语文老师的灵感、激情和体验。
大教室里一派肃穆, 细看后面有点零乱, 除了隐隐约约的耳语闲聊, 还不断有从较远的学校赶来听课的人进进出出, 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却静悄悄的, 完全没有平时下课那样的热闹气氛。已经习惯了的学生知道今天又要上公开课了, 下课后也不闲聊和追逐打闹, 一直悄无声息地待在教室, 连零食也不吃, 静候上课的铃声。冷落的秋日下, 地面有点蔫蔫的, 除了葵花向日倾, 其他的花与叶都偃旗息鼓, 默不作声。可以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偶尔有人进进出出, 整个教室有点印象派绘画的味道:笔触细碎, 意境悠远。
老于顶着一头似有似无的短发、踱着方步上了讲台, 如见上宾, 如承大祭。他似乎想用发型给观众传递潜台词———黔首浅草, 亦能没马蹄;暴秦之恨, 更行更远还生。老于觉得自己的发型也是课堂导入语的一部分。
“司马迁为什么为荆轲专门写一篇‘列传’?”老于前一天留给学生一道思考题。换句话说, 荆轲刺秦王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仅仅为了讲一个杀人未遂的故事或者偏爱荆轲让其青史留名吗?如果是为了留下精神的火种, 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老于站上讲台, 气聚神凝, 先目光流转, 再环视低垂。“在一个民族阴盛阳衰、元气衰微的时代, 沐冠而猴之徒多, 舍身求法、舍身证义者少, 司马迁为华夏民族画出的这张原始基因图, 让迷失者能够按图索骥, 重塑民族脊梁。”老于把自己的思考作为探究课文的开场白。他删繁就简, 先声夺人, 把荆轲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气质寥寥几笔画成一幅简笔画———我武维扬。
“1924 年黄埔正门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嘉宾戾止, 我武维扬。’中国古代的镖局, 都会在镖旗旁插上一面‘我武维扬’旗帜, 同学们知道‘我武维扬’的意思和来历吗?”
“‘止’和‘维’是助词, 黄埔正门对联的意思是:欢迎贤才俊杰, 扬我华夏武威。”
老于轻点鼠标, 屏幕上显示周武王《尚书·泰誓》中的句子:“我武维扬, 侵于之疆, 取彼凶残, 我伐用张, 于汤有光。”
老于略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 中气十足, 音调起伏, 似空旷中衡阳孤雁的鸣叫, 隐隐还夹杂着刚硬的刀剑碰撞的金属之声。老于渐渐感受到教室升起的腾腾热气, 一缕缕一股股汇聚成团, 仿佛盛夏原野蒸腾的阳焰, 拉扯得眼前的许多人影有点变形。老于说:这是祖先的誓言, 也曾是华夏的图腾和原始基因之一。说到这里, 老于心底涌起声调变化多端的岭南古音、百越的古名, 还有被五祖弘忍称为“獦獠”后终成圣贤的惠能, 心中有几分莫名的向往和沧桑。
导语虽简, 却不是快餐文化那种简, 而是大道至简那种简。全场觉得老于似乎把他们带到了古代。老于没有对《尚书》周武王的誓词作过多解释, 简笔画不需如工笔画那么纤毫毕现。工笔画流行的朝代, 大多高颜值低武力, 看看弱宋就知道。老于更喜欢泼墨大写意, 空灵有气势。墨恣意地洒下去, 浓淡润枯, 再用折钗股屋漏痕的笔法就势落笔, 便成了势。天清就点染些山居人家, 云黑就添头逆风耕土的老牛, 春和日丽时隐约涂一点清淡色彩, 意与境就浑然天成了。武力也有境界高低之别, 秦舞阳用拳头打败拳头, 荆轲用灵魂驱赶灵魂。
老于点击鼠标, 更新了屏幕上的画面, 一枚国玺呈现在巨大的屏幕上:方圆四寸, 上纽交五龙, 正面“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大秦一统天下, 华夏有了始皇帝和祖龙。从此一家独大, 百家湮灭。
历史在幻灯片中飞驰, 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老于缓缓破题:“荆轲刺秦前, 诸侯林立;荆轲刺秦后, 天下一统。历经坎坷的和氏璧成了大秦国玺, 刻上了‘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而后又历尽辗转。王莽篡汉国玺曾破一角, 现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突然一学生举手问道:“那荆轲算是悲剧英雄还是喜剧小丑?”这个问题本来打算放在结尾时再谈, 学生昨天认真预习了文本, 问题被提前了。
老于略一思索, 回答说:“阳刚烈血与密室阴谋、纵横捭阖与攻城略地交相缠绕,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千秋功过, 任人评说。但必须记住:是那些烈士、壮士、智士, 甚至某些荒诞不经的思想和行动, 共同构筑的九死不悔的华夏进取和奋争精神, 共同托起我华夏飞龙在天。战争有胜与负, 进取和奋争精神是没有胜与负的。荆轲是大写的人, 一个追得秦王在秦宫乱窜的神勇之人。秦王扫六合, 打诸侯的脸;他入秦廷, 打了秦王的脸。”
老于停顿了一下, 恍惚间自己变成了在茶坊中让人听得入神的说书人。讲台上放着老于随身携带的一杯专门用清冽井水泡的浓茶, 老于把粉笔当作了醒木, 轻轻在台上一拍, 粉笔断成了两截。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是在说书, 士不应该是说书人, 即使落魄, 也得是“奉旨填词”的柳永, 务使技近乎道, 不做媚俗之态。
下一张幻灯片, 突然变成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的两株大树, 一株在原始森林恣意野性地怒长, 另一株在悬崖的石缝间倒挂。倒挂在悬崖的大树, 给老于一种刀欲劈、山若倾的感觉, 老于浅发欲竖, 不由得奋神振作。
课堂渐入佳境, 老于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语调渐渐高昂:“这就是春秋那个时代。那时, 华夏的青山正葱茏, 满地青春, 正当年华。仁爱, 是圣贤们自用、自利, 还没有从心里移到嘴上来卖萌讨巧。商鞅之法, 王子与庶民同罪同功同爵;智与勇, 是用来为国立功、为民谋生、为己立名的, 开放、纳士、激赏军功, 人才与财货自由流动。那个时代, 对人才随时敞开大门, 并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客卿, 专门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任高级官员的人。荆轲等许多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将都担任过不同诸侯国的客卿。那个时代, 虽然动荡不安, 却是讲政治规矩的,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由教化生成忠孝礼义, 熏育人心, 由人心成就社会风气, 言由衷, 心役物。儒家还没有演化成董仲舒‘君要臣死, 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 子不亡则为不孝’那样的刻板教条和外在桎梏。”
再往下, 老于嫌幻灯片静态而缺乏生命活力, 人与电脑不能合一, 干脆不再播放。他决定清唱。
“易水畔, 太子丹带领一群全身着白衣冠的队列缓步而来, 神情像进行某种仪式。高渐离陪在荆轲身旁, 一起唱着不太整齐的旋律。远处的地上时见尸体, 这些尸体死时好像没有痛苦, 也没有激动, 张开的嘴似乎在悲戚地吟唱着什么。荆轲好像看到了自己童年经历过的饥饿和流离, 看到了无数赤身战士手拿长矛弓箭, 义无反顾地冲锋, 那些出窍的灵魂升上了天空, 藏匿在头顶低沉暗淡的烟云里徘徊。唱声戛然而止, 荆轲猜想这些灵魂会不会一路尾随自己去秦宫?所有人都随太子丹起身, 纷纷半鞠躬, 恭敬地说着什么, 荆轲只听到自己的心脏还在随刚才的旋律收缩扩张, 别的没心情听。荆轲知道自己是卫国人, 血管里流淌的血, 与周天子同基因。”
老于顿了一顿, 惬意地伸展双臂扩了扩胸, 以此来放松课堂也放松自己。听课者见惯了仪表堂堂、言之凿凿的课堂, 对老于休闲的生活化肢体语言轻轻地会心一笑, 凝重的教室气氛变得轻松了些。老于不屑于细讲接下来的荆轲“持千金之资币物,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这样的细节, 龌龊行贿是历史的常态, 却不是历史的主流, 尽管这个细节差点害死了秦王。老于准备直接进入课文的高潮:刺秦。
应该“图穷而匕见”了。一种惊天下、主沉浮的意气从心底涌起, 老于觉得浑身筋骨盘虬, 如倒悬于岩石中生长的那棵曲敧纠结的树。老于情绪昂扬, 更加觉得幻灯片太呆板, 哪会有活人的精气神?
他站在讲台一侧, 沉静地微笑, 有点佞, 还有点狠, 如立身于秦王的几案旁。老于徐徐诵读“右手持匕首揕之”一句, 语调尖锐而长, 好像要用声音穿透秦王的胸膛。老于睁圆眼睛, 退后两步, 用厚实的腰背靠了一下投影屏幕旁边的墙壁, 如虎蹭痒。教室里鸦雀无声, 目光笼罩着老于。刹那间秦王绝袖绕柱而逃, 老于轻轻一跃, 如同跃过列国, 从方方正正的井田一跃至长城之巅, 秦王的太阿宝剑虽利, 但芒在鞘锋在野, 利有何用?虎狼之士, 尽在殿下。十步之内, 人可敌国。
老于把手中的粉笔头化作匕首, 似怒熊奋臂, 望空一掷, 好像楚兵向阿房宫投火把, 好像苍海公向秦王掷铁锥, 粉笔头“啪”地击中教室右侧的墙壁, 那面墙犹如秦殿的金丝楠木巨柱, 发出清脆的回声。老于感觉到教室前前后后的听众, 眼中、心中都腾腾地升起火苗。老于确信真正的华夏、炎黄、诸子百家, 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即使墨子的非攻, 也是先有利器热血, 后言兼爱止战利天下。
“王负剑, 王负剑”, 从刀丛中一路杀过来的秦王猛然醒悟:在腰的剑是装饰, 王者戏子都一样, 在手的剑才是武器。他推剑至后背, 如背负青天。荆轲立马左腿被斩断。老于一口气讲到这里, 也不由得有点喘气。满教室的人也都微微张开了嘴, 似乎缺氧造成了气短神浮。
荆轲感觉自己的血正在快速流尽, 眼前幻影晃动, 黑影重重, 阶下那些诸侯卿大夫统统变成了黔首, 天下的血流成了河, 逆黄河而上, 汇入咸阳, 秦王被血色环绕, 膨胀欲裂。
荆轲突然感到自己全身每一滴血都在跳跃欢唱, 他知道自己即将在涅槃中解脱。如果灵光不昧, 自己愿来世仍往生于华夏某处, 与高渐离一起击筑吹箫舞剑踏雪。他依稀感觉到又不太可能。那幅摊放在秦王几案上的督亢地图, 边界线在一点点消失, 图中黄河之堤不断长高, 督亢一点点放大成整个华夏, 而后又快速缩小, 飞入秦王的长袖中。荆轲知道这是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背靠柱子箕踞而坐, 支撑起残躯, 靠在金丝楠木巨柱上, 大骂一声, 如京剧的拖腔, 绕梁不绝。他的额头亮晶晶的, 回光返照, 浑身不停冒着如珠如油的绝汗。但觉得自己已经尽兴, 他下意识地飞出了匕首, 无憾地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自选动作。黑黢黢的匕首在巨柱上停止了颤动, 荆轲笑了。他依稀看见前朝的春秋五霸、屠夫白起, 后世的腐儒董仲舒、掉光了胡子的司马迁, 一个接一个从另一个世界轻飘飘地降临下来, 共同凝成了一块无字碑。
黑色、红色一点点沉淀下去, 刹那间荆轲眼前清亮如晨曦。黄河九曲, 大地百川, 变得清晰如掌纹。百川投一海, 海不藏一滴而自用。天不藏私, 海河晏清。
秦王目眩良久, 大殿死一般地寂静, 隐匿在秦王背后巨大屏风内的史官书记员, 手一抖动, 一滴浓墨掉在竹简上, 又顺势流淌到地面, 他就势写完了“燕”字下面的“火”, 地面那滴墨像一点火星, 他用脚踩踏了几下, 墨迹入地三分, 宛然若新。讲台上的老于, 突然领悟到梁启超所膜拜的“少年中国”的真正内涵!老于灿烂地笑了, 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像徐夫人匕首一样闪亮。
那是激情理智、大智大勇的中国!那时中国, 墨子制作的鸟儿在天空飞三天不落, 姑射山有神人入水火不浸, 曲阜孔子奔走列国不倦;那时中国, 百家著述于坊间闾巷流布, 鬼谷子藏于深山课徒, 老子袅袅紫气西出函谷关, 预言“秦将大出于天下”。台下的听众被老于半实半虚的课文演绎惊得呆了, 青春的眼睛闪动着无限神往。老于缓缓转过身, 如出定的高僧, 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作为结束语:苟中国之少年如斯, 则少年之中国无疆。
【荆轲刺秦王课程教案】推荐阅读: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12-24
《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10-17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12-02
荆轲刺秦王解析10-06
《荆轲刺秦王》的说课稿05-24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11-17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教师06-03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高一600字10-03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