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化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部化(精选8篇)

外部化 篇1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1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

1.1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

1.1.1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定义的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方式。它是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改进和评价风险治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其目标。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组织的各种控制系统与经营活动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为企业组织中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管理层提供所需的服务,用来确定已经拟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实施贯彻,所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组织的目的是否达成。1.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行为慢慢的受到发展阻碍,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重新整顿组织和改造建设流程,逐渐将一些非核心业务(non-core business)或非专长领域外部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外部化也自20世纪80年代末渐渐的流行了起来。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指企业的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的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专业人员实施执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伴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更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此同时委托外部的机构代理管理经营中的一部分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作为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发展放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程度一方面受一国审计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企业组织的竞争来得以实现。

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

1.2.1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

西方的发达国家一直很注重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的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而且美国的股权十分的分散,这就使广大公众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情况很关注。而在上个世纪80

年代的时候,美国也曾发生过类似2002年期间连续不断的财务丑闻现象,这使得广大的中小股东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此,广大的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将所有财务情况做到公开化,其中包括将公司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开。这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让公司内部的员工来执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本来就一直遭到人们的猜疑。这种时刻下,将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成为了公司管理层满足社会公众“透明化、公开化”的一种特别合适的想法。同时,企业外部审计业务相当平淡无奇,业务增长相当的缓慢。除此以外,受迫于反对托拉斯行动的压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便在道德守则中取消了禁止直接招纳接揽其他事务所或者公司企业的客户和职员的条款,由于这条条款的取消,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开始在审计效率和收费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根据统计报告显示,1990-1996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外部的财务审计业务量上勉强上攀了16%。风险与收益的量度明显的对企业外部审计有很大的不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开展服务多元化来维持自家的生存。为了寻找更多更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五大”为首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其目标瞄向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业务。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开始是由前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来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成本中心,不会为企业增加更多的价值,所以极力的说服企业关注在自身的竞争优势上,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移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实现。1.2.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动因分析

内部审计是为企业自身服务的,所以企业设置内部审计这一职能必然它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出现也不会例外。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根源——降低代理成本。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这也就是说,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来描述。然而企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契约成本最小化。通常公司要签订很多合同,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就是经营者和公司股东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这样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从代理理论的角度看,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控制和使用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这样我们运用詹森和麦克林(1976)开拓的代理成本理论来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新的经济现象。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代理成本。并且认为,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第一,在管理者努力工作时,其有可能会承担全部成本而仅仅获取其中一部分利润;第二,在管理者消费额外的收益时,其得到的全部好处但是只需要承担其中一小部分的成本。所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更喜欢追求额外的消费,当企业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的时候,这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被称为代理成本。具体包括

四个部分:其一,订约成本;其二,监督成本:企业外部股东为了监督自我放松而使用的支出或自身管理者超额的消费;其三,守约成本:代理人为了取得企业外部股东的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果定期向委托人聘请外部独立审计、报告经营情况等;其四,代理人的行为不能完全控制而引起的剩余损失。代理理论还认为,企业内部经理人员对股东而言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意思是说,代理人获得的信息一般要比委托人多,而且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更好地监控代理人是否能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若假定企业委托人和企业代理人都是理性的思维,那么他们将利用签订代理契约的过程, 将各自的财富最大化。因此,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 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都会产生契约成本。在委托人的方面看,在一个信息不完善的经济环境里,他能清楚的认识到,想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企业代理人与自己设定的目标完全一致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为了让自己目标与企业代理人的行为的偏离尽可能缩小,就必须花费一定的矫正成本。为了降低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企业委托人需要支付监督费用, 如经由外部审计的财务报表而发生的成本。还有另一方面, 企业代理人也会发生一定的守约成本。为了向企业委托人证实他们诚实、有效的履行了受托职责,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需要设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就会相应地发生内部审计费用。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让股东更好的了解企业内部经理人员的行为,以便股东对企业内部经理管理人员更加信任,能够帮助经理巩固其在公司中的位置,并维持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在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因为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所需的利益不一致,双方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不对称的,相应的代理成本就会产生。所以为了降低企业自身的代理成本,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企业代理人自我约束机制,综上所述被解释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企业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由于内部审计是因为代理问题而产生,他的目的是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就有理由推断,只要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新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对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的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就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

其次,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外因——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公司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其中包括收集交易价格信息,企业为了达成交易会进行谈判和签约,并监督合约履行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按照科斯的观点来说,市场和公司是能够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管是市场还是公司,这些都是有成本的。

公司与市场的界限原则是: 由另一公司来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司内部完成一笔交易的成本,或者是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采用市场还是采用公司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当一笔交易的市场运行成本高于公司运行成本时,这笔交易会趋向采用公司,实现公司对市场的替代;相反地,可以实现市场对公司的替代。使公司形式的选择上,-4-

实质上是交易费用的比较。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在公司外部存在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上,企业将由自己完成效率较低或成本较高的内部审计业务推向外部,寻求更好的服务,包括高效低成本、等效低成本或者等成本高效。在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说,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所以能够进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审计的市场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内部审计的资产专用性不断降低和符合成本收益原则。-5-

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和优缺点分析

2.1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

根据前一章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动因分析,其决定了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阶段实行外部化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内部审计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我认为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下面几种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2.1.1全部外部化

由于通用性资产的条件,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外部的企业审计咨询机构提供商很多,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不管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是高或低,都可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活动。2.1.2企业合作内部审计

由于存在高度专用性或混合性资产并且交易偶发的情况,要单独依赖于市场本身可能并不理想,由于会产生与更换商业伙伴等相关的大量成本。因此选择合作内部审计的方式,把一些常规性的、经常性,或需要专业人员配合的、复杂性活动交由外部咨询机构实施,例如环保审计、程序审计、会计信息可靠性与完整性、基建项目审计、合规性审计、符合性测试等。然而涉及核心战略控制、关键定价策略与商业秘密等的活动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并且在企业审计程序方面,企业审计准备阶段性的风险避免、检查控制与项目评估。制定审计计划及选择审计对象等,都要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决定;对于具体的审计程序可由外部咨询机构来负责。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企业外部咨询机构的选择不当而带来的专门性资产的损失成本,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专用性优势。2.1.3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咨询/合作内部审计

当交易是经常性的,对于混合性资产的交易而言,因为资产达不到专用化程度,就算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设立进行,也不一定能使企业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然而选择外部咨询机构的介入,即使双方为得到混合性资产带来的利益,都愿意维持更好的合作关系,当出现利益争执时,双方也会按照其共同确定的能信赖的条款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这种合作内审的方式也不一定会带来规模经济。所以,一些企业就会选择在内部审计外部化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之前,将合作内审模式逐步过渡到审计管理咨询模式,由此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以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改进和形成,并帮助企业管理层定义重要的审计风险等。

2.1.4补充/协力式委外

专用性资产交易一般采用纵向一体化形式,叫做企业统一治理。由于其设计、无需商议或完成企业间的协议,就可以做到适当的调整。然而正如没有万能的个体一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限。草率放弃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不明智的,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不放弃利用外部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企业就应该采用在一些特殊性或关键性审计项目中聘请外部咨询专家参与审计,这就是补充形式,或者是由企业的首席审计执行官占据主导地位的协力式委外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会比较健全,占据主导者地位,但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前者外部咨询专家的责任要大于后者。

2.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在最近20年里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够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识别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对我们发展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2.2.1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点

第一,获得高水准的服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行业拥有大批税务服务、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等领域合理的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审计项目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CPA)作为企业外部审计主体,其服务对象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及自身经验的管理、经营过程和风险控制等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提出符合管理者需要的建议。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得到提高。

企业管理人员负责雇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报告和开展审计工作时很有可能只考虑怎样取悦于企业管理者而偏离其本身的责任。然而外部CPA会根据与企业签定的契约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与企业内部的其它部门没有内在的联系和利益冲突,由此可见,企业外部CPA就能够毫无顾忌地指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第三,符合了成本效益原则。

一方面,企业设立其自身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后,就会产生固定成本,然后不断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这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另一方面,因为技术进步、业务范围拓宽、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不能提供令企业管理层满意的内部审计结果。把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部分或全部外部化后,全部或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就会变成可变成本,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内部审计服

务还能聘请CPA和其他专业人士执行能够用低成本获得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

第四,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层应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组织的关键性业务,企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放到核心业务上,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企业可以把次要业务交给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去做,以此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2.2.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点

最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公司的倒闭,这与内部审计缺失有很大关系,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放弃了企业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政策、业务程序和人事状况,熟悉企业的风险控制、组织文化和业务过程方面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符合管理层需求的战略咨询服务。然而企业外部的咨询机构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询问以确定服务的重点。企业会出于保密因素不会向他们提供完整的资料,这肯定会影响外部咨询机构对企业的判断和进一步的了解,就此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忠诚度高。其作为企业的成员,将企业发展壮大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相关,并且他们企业组织的文化底蕴有强烈的趋同感,这会比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投入地去实现企业组织的最终目标。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会降低公司的治理效果。

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具有内部监督与信息传递的功能。若在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中,把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那么高级管理层和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陷审计委员会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信息反馈来源,这势必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完全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外部审计的功能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一贯性、公允性和合法性发表意见,广大投资者和股东的权益保障要依赖外部审计师的客观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当外部咨询机构的客户利益与自身利益相互牵制的时候,那么外部审计机构是否还可以保持公正、独立、客观,就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委员会和企业管理当局或许无法从咨询服务和为企业提供保证服务的同一事务所的审计人员那里得到企业内部控制方案的真实信息。-8-

3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否能够执行,我们要从需求和市场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企业外部审计人员为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可行性

在市场结构上来说,为企业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是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商业顾问、理财公司等等。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中介初构是专门为公司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属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带有深厚的会计、管理技能,而且还要结合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计算机来辅助实施,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即使能够提供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机构有许多,然而真正能提供高效专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却显得很少。

以上所说的能为公司提供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机构中,由于其业务关联度高、专业能力强、成本低等优势,会计师事务所便成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最佳提供者。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执业理论和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而且,国家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一系列成套的法律规范,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而言也自行构建了一套行业自律制度,这使内部审计工作具备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步伐加快。企业内部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内部经营过程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性的高低,并且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由于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也争相竞争。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也逐渐从单纯的会计、审计、评估、税务代理业务扩大至新的专业服务领域。企业内部审计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盈利空间和业务领域,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项很好的双赢战略。

3.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3.2.1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有点分析后我们得出,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相关审计成本,企业对于内部审计人员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那么,公司需要进行一次性固定投入并支付对内审人员的培训费用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日常运营费用等。然而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不需要这些支出的。因为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公司自给自足方式一定会高于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的成本。这种生产成本的差异受内部审计相关资产的专用性程度的影响,若资产的专用性很低,通用性很强,那么市场的规模就会很大,-9-

生产成本的规模经济就会更加明显。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市场的规模小,规模经济不怎么明显。

通过相互对比,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新的内部审计形式可以在新技术的开发运用、生产成本、人员的培训等方面降低公司的总体成本,所以我们认为用内部审计外部化代替公司自给自足的内部审计是符合内部审计产生的最初动因的,因此企业在降低契约成本方面角度考虑是有动力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3.2.2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舞弊

若企业能够把内部审计外部化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能够在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那么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受到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起作用。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就会随时可能接受审计监督的约束,就会自觉地进行规范运作,构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威胁价值。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我国公司高层管理者舞弊现象。

所以,无论是从企业内部需求可行性还是从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机构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可行性分析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实际和理论上都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10-

4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展望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取得了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限制内部审计的功能发挥。由于国外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这无疑将会为解决我国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家审计的强力扶持下,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监督从而产生的。在20多年的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严肃财经法纪、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力量。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在工作范围、人员素质、机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4.1.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之下建立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负责财务的总会计师主管执行的。这种结构方式显然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独立性。4.1.2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偏小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主要存在财务导向阶段,偏重于企业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以及违纪违规和偷税漏税等财务审计的内容上。然而近几年来,即使有些企业内部审计的理念有了新发展,把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到经营效益审计,但是经营效益审计依然处于次要地位,在方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4.1.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在复合型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集增加企业价值、查错防弊以及兴利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些决定了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复合型的高素质要求,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财务会计,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具备法律、管理、工程、金融、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出身,这样就会出现无法适应财务审计之外的其他审计工作的情况。

4.2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通过我们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分析和其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国外内部审外部化的经验,剖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具有重大的意义。4.2.1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的独立性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之所以在工作中无法保持独立性,主要因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身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同被审对象有着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而且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能,必须主动同企业管理层协调好利益关系。于是内部审计师就不能受制于被审人员或独立于被审部门,这样的工作也一定会受到有关人员或被审部门的压力,如果从自身利益思考,审计师也许不情愿揭示所有发现的虚假报告和违约行为。然而,当企业外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企业提供内审的服务,他们的工作只对社会公众和企业合伙人负责。其中最重要的是被审对象与他们的报酬等利益因素没有任何牵连,这是他们真实完整的作出报告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还可以消除工作报告上的利益冲突: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对所在组织忠诚,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作出报告。然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外部审计人员要向合伙人汇报,发现和建议可直接送达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而且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这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会有很大的提高。4.2.2解决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的问题

伴随着会计职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咨询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业务的发展,使得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如投资评估、工程技术、市场策划、计算机、税务、经营管理、人事代理等专业人员汇集于会计师事务所,使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知识结构扩大,就会远比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并且他们会在大量企业的审计中,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更能观察企业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人力资源配置。中小企业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必再花费大笔的培训费用去培养自己的内部审计入员。当外部审计师在提供企业内部审计服务时,与外部审计一样要遵循职业标准,事务所也有一套自己的保证审计准则受到遵循的机制,这就保证了他们会用比较高的职业素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除此之外,外部会计师在上完全能胜任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这些拥有丰富知识、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外部审计专家提供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报告更会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

4.2.3促使企业获得新经营技能与新审计技术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企业有机会学习和接触到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审计人员的合作和接触,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学习会计师事务所运用的先进内部审计技术。

4.2.4促使内部审计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世界各大会计公司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发展与会计公司的发展是同步存在的,就像世界四大会计公司的外延已伸到跨国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企业在当地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等专家执行本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使企业能够获得及时的内部审计服务,避免了内部审计跟不上企业的经营部门发展的步伐。

4.2.5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以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是组织的关键性业务,中小企业应该将其有限的资源放到核心业务上,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将部分内部审计的工作交给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去做,然而自己可以专心于企业经营的发展和扩张,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13-

结 论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代表企业自身会丧失内部审计职能,也不代表企业的管理者不用再操心内部审计的问题,然而与此相反的是,它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资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最终要走出一条“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演化路径。所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要注意标杆跟进,做到能从中不断获取新的洞察力和学习能力,并努力将外部优势资源做到内部化,从而达到提升整个企业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卓和平.内部审计外包探讨 [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6.[2] 李华.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分析 [J].财会研究, 2010:9.[3] 余涛,赵栓文.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4] 万寿义,崔晓钟.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结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J].财经问题研究, 2009:11.[5] 刘建军,张海燕.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及策略选择 [J].财会通讯, 2009:34.[6]劳伦斯.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73:89-93.[7]安德鲁·D·钱伯斯.内部审计[M](陈华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200-206.[8]徐政旦,谢荣等主编.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1-129.[9]文硕.世界审计史[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210-218.[10]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9-102.[1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25-130, 201-205.[12]崔刚.以组织发展与战略管理为背景的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3):10-12.[13]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 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01-208.[1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原文及释义[S].[15]王迎玲,袁撇.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职能[J].经济师,2005(2):23-25.[16]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4(3):18-20.[17]王光远.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19-21.[18]王如燕.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计[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2,1:3.[19]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20-125.[20]阎红玉.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探微[J].财会月刊,2004,10:28-29.[21]王爱东,邹维忠.增值性审计一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的主流[J].财会月刊,2003,2:30-32.[22]王浇霞,孙冲,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J].审计研究,2004,2:21-23.-15-

外部化 篇2

我国经济几十年粗放型增长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调、发展不可持续, 同时产生了扭曲的成本外部化。扭曲的成本外部化导致严重的环境生态赤字、资源赤字、劳动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赤字以及公共安全赤字等社会负效用。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 市场在资源配中从起基础性作用转变到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相关制度亦日趋完善, 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不是干预, 企业在投资经营中也开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减少了成本外部化陷阱。供给侧改革推动了某些成本外部化, 增大了企业成本外部化的空间。成本外部化对企业是正的效用, 对于外部则是负的效用, 而产生的社会边际总效用是什么呢?怎么避免成本外部化陷阱, 怎样实现社会总效用最大化, 需要我们去研究。

二、成本外部化研究综述及分析

成本外部化在宏观经济学中是内部成本外部化, 内部成本外部化就是社会中的经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使得一部分私人成本转移为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化问题本质上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 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认为:“自然的经济制度不仅是好的, 而且是出于天意, 因为在其中, 每一个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即在追求其本身利益时, 也常常会促进社会的利益”。马歇尔 (1890)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先提出外部经济这一概念, 外部经济是指经济中外部因素的变化能够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 如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使企业成本下降等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对外部性问题最先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外部经济是经济人的行为对外界具有一定的益处, 引起他人效用升高或成本的减少;外部不经济是经济人的行为对外界具有一定的侵害性或损伤, 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

国内对成本外部化的研究从成本转移开始。王平心 (2000) 对传统成本法问题的研究发现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造成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的问题。彭海珍 (2004) 、傅京燕 (2006) 认为环境成本转移推动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应警惕“环境倾销”, 避免成本外部化产生“专业化陷阱”, 导致其经济的不可持续。吴联生 (2008) 认为协商式转移定价导致了成本转移, 为实施协商式转移定价的企业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 协商能力和谈判基础是由人决定的。汤志强 (2009) 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把铁矿石涨价造成的成本负担转移到下游企业, 规模大的钢铁企业在成本转移方面更有优势, 这是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进行的成本外部化。陈圻、陈佳 (2015年) 把成本外部化归纳为环境生态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劳动成本和消费者权益成本四个主要方面, 并认为成本外部化是创新与经济转型最大的制度性障碍, 存在成本外部化陷阱。

可以发现以上都是在宏观层面对成本外部化的研究, 国内学者发现了环境成本转移、通过贸易的价格成本转移等现象, 更多的研究是成本外部化的社会负效用的方面, 但没有研究和系统阐述成本外部化对企业的正效用、企业的外部效用和社会总效用, 没有学者从微观层面出发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从微观层面我们认为, 企业成本外部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自身效率的提高, 企业内部成本降低同时外部成本升高, 或者未发生实际的成本转移, 企业成本和外部成本共同降低。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成本外部化的性质及特征对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与效用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提是企业合法合规正常经营, 这种前提的存在可以避免众多学者担心的非法因素导致的成本外部化陷阱问题。

三、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成因

(一) 企业自身因素。

企业的经营目标无论企业价值最大化还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其根本的要求是企业取得利润, 利润多少是由产品价格和成本共同决定的, 一般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对于企业是不可控因素, 而成本是企业的可控因素, 企业在投资和经营中肯定不断寻找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润的方法。成本外部化是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手段, 因而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偏好选项。

(二) 企业外部因素

1、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尤其是对要素市场的干预, 造成成本外部化。

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投资, 给予企业成本外部化的空间。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地方政府具有间接影响企业投资成本的能力。与此同时, 由于地方政府从中央所获得的权力具有相似性, 其所追逐的目标又具有同一性, 地方政府之间会形成激烈的竞争, 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获得企业投资, 地方政府便会尽最大可能地运用手中的公共资源去满足企业在投资成本方面的利益诉求, 而这种行为的后果便会造成原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成本转换为外部成本。例如, 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手段的内部成本外部化, 企业直接以低价从地方政府手中获得土地;地方政府以资本为手段使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 资本手段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各类政府补贴。

2、地方政府不能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

地方政府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实施有效的监督, 企业将本应承担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产生的成本转嫁到社会的其他主体乃至后代身上, 降低劳动者福利、损害消费者利益, 由此大幅度地“降低”企业自身成本, 以此获得生存和利润, 使企业获得了超强“成本领先”优势。

3、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变化包括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结构升级、产品市场的成熟等。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社会商品平均价格降低, 企业采购原材料价格降低了, 降低的这部分成本是被外部生产效率提升而消耗掉的, 企业发生内部成本外部化转移, 而内部化成本转移并未造成外部成本升高。经济结构升级、产品市场成熟都会使部分产品价格降低, 使采购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 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这部分转移的成本减少了产品供应商利润, 甚至造成产品供应商的亏损。

四、财务视角下的企业成本外部化

扭曲的成本外部化会造成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劳动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等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只要企业能合法合规经营, 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市场游戏规则下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 扭曲的成本外部化基本上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也会减少成本外部陷阱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 原材料、过剩行业产品的价格下跌使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 本质上是发生成本外部化转移, 企业成本外部化的机会增加了。同时, 供及侧改革让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回归正常区间, 可能一定程度上又阻止这种外部化成本转移;供给侧改革的另一方面会增加人力资源的市场供给, 使企业的人力成本不再快速增长, 甚至给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一定的空间, 发生人力成本的外部化转移。我们首先分析企业成本外部化手段, 再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及效用。

(一) 企业成本外部化手段

1、利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及条件。

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在投资阶段具体体现在土地成本方面, 一般包括企业土地出让金的价格优惠、企业的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以政府补贴形式的返还等政策, 地方政府以承担尽可能多的公共设施的投资分担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等;在经营阶段, 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取得低成本的融资, 解决企业“招工难”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直接派遣体制内专业技术人员帮扶企业, 一方面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提供平台或桥梁促进企业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创造条件使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等。

2、利用区域经济社会的差异条件。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各地区人力、材料等成本存在差异, 各地方的环保要求的不同、环境容量不同也导致企业环保成本差异。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地区成本差异, 进行成本外部化转移。

3、降低人力成本。

以降薪或减员为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外部化常见的现象, 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的经济新常态, 产能过剩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改革就有企业会减员。企业为了生存, 降薪又成为企业降低成本进行成本外部化度过难关的一个自然选项。

4、降低材料采购价格。

企业的材料成本进行外部化,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 材料市场价格降低, 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 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同时下降;二是外部产能过剩, 造成材料市场价格下降, 企业采购材料的成本下降, 成本进行外部转移, 内部成本下降、外部成本实质上是上升的;三是企业的市场地位、采购谈判能力或国际贸易使企业采购的材料价格比市场价格低, 企业发生内部成本外部化转移。

5、提高企业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的提高, 对于出售产品的企业, 获得较高的利润, 是一种隐形的企业成本降低, 实质上是企业成本外部化转移;因为对于采购产品的企业则是采购成本的升高, 接受外部成本的内部转移。由于产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 因此企业能否提高产品价格、以这种手段进行成本外部化是由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及产品竞争能力共同决定的, 最终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决定的。

(二) 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及效用

1、企业投资阶段的成本外部化路径及效用, 如图1所示。

投资者选择投资的地方首先会考虑外部环境, 根据当地的环境硬条件和政策软环境, 与地方政府进行谈判, 取得较低土地价格、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实现投资期间的成本外部化。考虑企业投资成本及未来经营成本相对其他地区的降低情况, 利用区域的成本差异将企业的成本进行外部化, 主要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等。并以政府协议方式确定未来可以进行外部成本化的项目, 主要包括地方税费的返还、政府补贴、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等。地方区域外部环境决定当地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的相对优势, 这种成本差异是相对其他地区价格降低的部分, 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 (图1)

利用这种地区差异与政策优惠条件降低了企业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 转移的成本都进入外部总成本。我们认为这种成本外部化效用有三个方面:对于企业降低了成本是一种正的效用;对于外部效用一方面外部成本增加是负向效用;另一方面是正向效用, 因为企业到有区域成本差异的地方去投资, 一般能拉动地方人员工资收入增长、增加公共收入、带动原材料市场的销售量并提升价格。三个方面的效用合成一个社会边际总效用, 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对这三个方面的效用进行量化, 计量出社会边际总效用。当企业的成本外部化增加外部成本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度的增加, 社会边际总效用是正向的, 这种投资或产业转移地方政府是应该支持的;同时, 地方政府应该拒绝社会边际总效用为负的投资。

2、企业经营阶段的成本外部化路径及效用, 如图2所示。

人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又是一种资源, 人的双重属性是研究成本外部化的路径和效用的关键。企业经营阶段我们以人力在企业运营中的轨迹为线索, 研究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路径, 图中实线表示直接关系, 虚线表示间接关系。 (图2)

(1) 人力成本与企业成本的关系。一方面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的构成部分, 人力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开发或引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使企业总成本降低。减薪或裁员可以使人力成本减少, 这种减少的成本由个人或社会承担, 即发生了成本外部化转移。这种成本外部化转移造成外部经济后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减薪或裁员会造成当地居民收入的减少, 社会购买能力降低, 推向外部的成本对社会是负向的效用;另一方面减薪造成社会商品总价格会降低, 商品购买者有机会进一步的成本外部化, 减薪或裁员会造成人才流动, 人力资源会流向效率更高的行业, 使人发挥更高的效率, 人力成本的外部化转移会增加社会的总效用, 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人力成本外部化是一种正效用。

(2) 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构成部分, 实线表示;同时, 材料成本外部化又降低了企业总成本, 虚线表示。材料成本的外部化, 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 企业凭借市场地位、通过商务谈判或国际贸易使材料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使企业的材料成本外部化转移给材料供应者, 可见这种成本外部化增加了外部成本, 社会总成本保持不变;第二, 外部材料市场的竞争因素或者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材料市场价格降低, 企业采购成本降低, 是隐形的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市场的竞争因素发生的成本外部化仅是一种转移, 社会总成本不变;而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发生的企业成本外部化, 外部化的成本被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消化, 社会总成本降低、社会总效用增加。

(3) 产品价格与人力成本。企业成本和人的创新创造间接影响着自身的产品价格, 以虚线表示。现实中的产品价格是市场、供求等因素决定的, 但是企业可以凭借市场地位提高产品价格, 也可以通过创新、推出新产品变相地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创新、创造推出新产品是由企业中的人完成的, 通过人力资源挖潜或人才引进, 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率使产品保持价值功能不变情况下减少成本或者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产品价值功能增加, 都可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可以直接提升产品市场价格或间接提升价格 (价格不变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的提高对产品需求者是采购成本的提高, 造成外部成本升高, 图中实线表示, 这种成本外部化建立在企业效率提高的基础上, 因此社会总成本是降低的、社会总效用是增加的。

五、总结及建议

企业成本外部化产生的三种效果, 即社会总成本的降低、保持不变和升高。社会总成本的降低, 无论是外部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 导致的成本外部化转移, 社会总效用是增加的, 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每个企业应该追求的成本外部化;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提高而产生的成本外部化为企业成本管理指出正确方向, 而对外部生产效率提高产生的成本外部化, 则是企业应该得到的好处, 是对企业采购人员进行考核的量化依据。社会总成本保持不变, 形成的社会总效用可能降低、不变或升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投资成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发生外部化转移, 区域环境容量的不同导致的环境成本外部化, 企业利用这种差异进行区域性迁移而取得这些成本外部化的好处, 产业转移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 社会边际总效用是正的, 但是地方政府应该监督企业过度的成本外部化会造成的社会边际总效用为负。造成社会总成本的升高而社会总效用大幅提高的成本外部化, 政府应该允许、也是企业可以选择的成本外部化;但是社会总成本的升高而社会总效用未明显增加的成本外部化, 出现成本外部化陷阱, 企业应该避免, 政府应该承担起监督之责。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利用数学工具计量各种情况下成本外部化的社会边际总效用, 可以为我们政府的政策制定、监督提供有效量化证据。而我们的研究可以从政策制定的理论层面提供依据, 为政府对企业成本外部化行为的监督提供路线图, 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方向性线索。

成本外部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经济新常态下, 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使材料价格下跌、人力成本涨速放缓, 企业的材料成本外部化、人力成本外部化的现象显著, 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象, 减产、裁员、减薪都是企业的较多选项, 成本外部化迫使人力资源等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产业, 成本外部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优化了资源配置, 是一种正的社会边际总效用。但是, 企业成本外部化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 裁员、减薪的人力成本外部化行为, 一要考虑当地社会可接受程度;二要因人而异考虑以个人能力是否流入效率更高的行业还是造成失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等, 社会总效用减少的成本外部化企业和政府都应该设法避免, 成本外部化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的现实相结合, 不能降低社会总效用。企业要以提高效率、转型升级为目标, 寻求社会总效用提高的成本外部化,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同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政府要全局考虑不同地区成本外部化不同的社会边际效用,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 使人民的福祉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圻, 陈佳.成本外部化陷阱:创新与经济转型最大的制度性障碍——“去外部化”的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 2016.2.

[2]王立国, 周雨.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3.3.

[3]徐慧.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10.1.

[4]傅京燕.环境成本转移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财经, 2006.6.

[5]吴联生, 申慧慧, 薄仙慧.协商式转移定价与成本转移[J].管理世界, 2008.2.

[6]汤志强, 赵息.我国钢铁企业成本转移实证分析——基于铁矿石价格波动的背景[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7.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利弊分析 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成本;CPA

1 内部审计外部化形成原因

1.1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促进外部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企业将成本高或效率低的业务外部化,从而形成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内外部审计部门的分工有着类似效应,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具有及时性,甚至可以先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为企业节约外部审计成本。

1.2 内部审计的不够完善

作为一种内向型服务,企业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人员配置、工作的中心和范围等重要内容,所以其独立性必然会受到影响,集中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等的定位问题上。关于定位问题,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由董事会领导;三是由总经理领导。

1.3 外部审计人员为外部化的形成提供可能性

内部受托经济责任是外部受托经济责任在企业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外部受托经济责任。这种内外受托经济责任的一致性,使外部审计人员取代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可能。其次,由于CPA作为熟练的审计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在专业能力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2.1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将内部审计外部化,委托给企业外部的独立机构与人员执行,可以较好地解决内部审计独立性缺乏问题,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确保内部审计质量与效果。因此,他们能够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审计。

2.2 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能够降低运作成本,获得更高收益。首先,节约招聘、培训费用和人员工资。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大大节省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费用,为更新和扩充知识而发生的培训费用,支付给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其次,节约开发软件和探索审计新方法的成本。

2.3 企业价值不断扩大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内部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内部审计应不断拓展其职能,逐渐向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拓展。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需要金融、会计、人事、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共同完成,这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审计与管理咨询领域专家,能够有效地对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行为进行科学监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组织活力,达到审计增值作用,最终提高企业价值。

2.4 提高对外财务报告质量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及国外的独立审计准则都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对外财务报告时应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与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内部控制风险,提高对外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双管齐下,能够从深层次预防并控制和揭示不当管理行为,披露企业真实经营业绩与经营水平。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局限性

3.1 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针对性、经常性和及时性是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如果内部审计由企业独立来完成,内审部门和人员会更熟悉企业的情况,对企业内控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能切中要害,针对性比较强,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在企业内部还可以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这就能够更全面的满足内部审计的三个基本要求。相反在内部审计外部化情况下,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

3.2 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机构,需要经常有针对性得对企业内部的经营关系和各种控制系统进行独立的评价,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也不可缺少的。如果将内部工作外部化,企业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机构,而无法建立健全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这样可能会导致大量舞弊行为的出现。

3.3 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泄漏问题

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涉及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方针等一些不能对外透露政策的审计,如果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审计的话,将要承担注册会计师不守职业道德,泄漏商业秘密的风险。如果秘密被竞争对手获悉,将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兰,陈运起.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我见[J].经济师,2004,02.

外部工作总结 篇4

2010年结束,2010年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在这一年里,我经过各种困难,但是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我顺利的完成了洗衣工作,经历了洗衣工作。在洗衣时,通过注意酒店的管理,熟悉了公司的运作程序流程,明白了公司系统的管理过程,这为今后的努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虽然2010年有所收获,但是自身的不足之处也暴露无疑:

1.虽然年轻充满干劲,但是经验缺乏,在处理衣服上的事情的处理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2.跟不上客户的想法,在项目的要求上(洗衣房的工作也是要注意的)还缺乏主动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性。与客户交流,言辞生硬,不善于有效的表达,感觉整个人放不开。这些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效果。

3.报价,洗衣等经验还不够,对外市场价格及数据收集不够,还有待与加强学习。

4.对于项目的进度状况不能掌控,造成拖期、延期等还有不足。

员工是企业的门面,企业的窗口,我们的一言一行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以上这些缺点都是致命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须积极改正自身缺点,广泛汲取经验,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在高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2011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在2010年完成公司指标的基础上,2011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我们的洗衣部门,作为其中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有目标、有理想地去做好部门的工作,做好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我们部门有几点建设性的建议和一些个人看法,不知妥否?请领导思考定夺!希望我们部门最快的完善各种工作需求,力争2011年上半年在销售及部门的各项工作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1.工作应该做好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范围。工作做得不好,不是任务重、不是员工不努力、更不是领导没有用好人。往往是工作分工没有明确,工作责任没有落实到实处所造成。有些事情落在无人去做的区域,可以说哪个人都可以去做,然而也可以说不是哪个人的事,事情不多的时候哪个员工都可以捡起来做,但是一旦事情多起来了就没有人愿意去管。最可怕的是,当你处于好心去做不是自己的事,做好了大家相关无事,如果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或是麻烦,所有的问题就得你来去处理。一说到是谁的事时,都会说前面是谁谁做的,当然后面你就不得不处理了,因为没有人管嘛。费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担当呢?时间一久对于责任不明确的工作事情,大家就会熟视无睹,对工作来说就很难开展。这一点是员工的一个不良通病,我是感受最深的,常常的热心,时时会带来很多烦心。所以工作的凌乱就是工作分工不明、责任不细的结果。

2.部门的工作要打开局面一定得要领导开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个项目的前期开拓,对于我们公司的特殊性质来说(洗衣房洗衣也是重要的),部门的员工去开拓的话,不管是你的头衔,还是你的权威性、拍板权都得不到对方的信赖,我们的客户根本都不把你说的话放在心上,你一个小兵谁甩你帐。说多了人家认为是浪费他的时间,往往还甩出一句话,你们领导是谁?有诚意叫他来和我谈,就这样随便应付打发你了。

3.对客户的合理要求一定要及时反馈信息。在这一点上我们公司做得还不够好,相当一部分原因还是归结在第一点谈到的问题上。还有就是在不能满足客户合理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反馈客户的真实情况,这样客户才能信赖我们的工作及相信我们公司能满足他们的供货需求。

4.在适当时机,多派部门员工去观察市场。一来可以掌控市场情况;二来也可以增加员工对各种情况的认知,这对员工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闭门造车对员工的成长有很大的局限性,见多识广更有利于员工的快速成长。

说了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建议,个人认为在做好以上三点问题后,再加上每个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恪守其职,不断的提升并优化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2011年会有新的突破、新的气象,新战绩。

2011工作规划

1.加强学习和实践,继续提高。

针对自己的岗位,重点是深入学习智能交通相关业务及研发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竭尽全力完成研发任务。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要充分沟通,过程受控,要在业务上投入更大的力度,牢记速度、想象力和完美的执行,以健康愉快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完成研发任务。

3.完善自身素质。

新的一年,要毫不动摇为成为一个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勤学习、善思考、会办事的聪明人而努力

O(∩_∩)O哈!哈哈哈!终于弄完了!给分吧!我打的不容易啊!

洗衣房工作总结

一、序言

从2010年6月至今,洗衣房基层员工无一流失,员工的工作层面可理解为:从不规范到有待改进,从有待改进到基本规范,从基本规范到规范,再从规范到达标。故此,洗衣房的工作可为一步一个脚印的不停前进,所有好的工作都离不开酒店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的是全体员工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然而,对于洗衣房还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必须有效解决。

二、业前准备 1.业前培训(6-7月)

1)酒店大课培训:让我们了解到酒店的产品知识,酒店服务理念的初步认识,至少我们知道酒店是一个做什么工作、以什么为生存价值的场所。

2)客房部的培训:让我们认识到客房部的组织结构,工作区域、工作性质及工作流程,如楼层、PA、洗衣房都是做什么样工作的部门及客房部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及价值体现。3)洗衣房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洗衣房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流程,属性及各岗位操作的理论知识及衣物熨烫、折叠的初步程序。2.大开荒

8月1日起,客房部全体员工进入楼层各区域进行全面开荒清洁,客房部作为酒店第一工 作区域的部门,面临的开荒清洁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为了保证酒店能顺利开业,当时本该工 程装修队做的清洁工作,我们去做了,而且在后面的清洁中一次又一次的因工程又返工而造 成垃圾及灰尘污染,加之楼层无通风设施,外部温度高企,整个楼层就像一个蒸炉,故此员 工情绪及其不稳定,请假的,辞职的现象发生,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都坚持了下来,所以,有领导说,留下来的都是好员工,到8月底,我们的汗水终于见成效了,虽然不是很

完美,但,最起码,它可以住人了。

8月底,同时完成洗衣房各区域的开荒,加班完成布草、制服、及其他杂件如洗涤剂的 验收,并以最快的时间发放到位。开始洗烫试住房布草及员工制服。

三、业后工作总结 九月: 1.投产

洗衣房有几个熟手,除了我和一个技工,其他员工完全未做过酒店行业,所以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就如何洗涤、分类、去渍、配料、烫衣、烫布草、折叠等的实操培训中发现,大部分都是很好学的,所以在当月不要求速度的情况之下都能够做好。2.作业环境

高温、湿度大、闷热是影响员工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洗衣房员工从没有因为此类因素而怠慢工作质量,我相信,酒店管理当局会对我们洗衣房实际情况作出解决的方案。3.对员工制服、鞋袜的管理,我们做到了不错发及遗失一双袜子的有效管理,但这都依赖于每位制服管理员每日的正确登记,如果少或多登记任何一个种类,那么我们的相关工作量将会大10倍以上。4.制服压力

因为制服的不全,加之酒店员工的不断增加,洗衣房在11月以前都面临着两位员工只有3套制服的换洗压力,但是面对这种压力,我们却很高兴,因为我们都保障了制服的有效供应,至少98%以上的员工随时都可领取到干净的制服。5.工作效益

6.就是说从不懂的情况之下会操作但不熟练的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阶段)7.当月出品质量为无投诉之工作

十月

1.保障制服有效供应的方法是什么:

退房集中时抽调部分员工上楼层协助撤布草,收下的布草于2小时内送回,最主要的是全体员工的团结合作服从管理的职业道德。2.团队

洗衣房任何岗位的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得来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很多的工序如:两小时内要出品50张床单,那么这50张床单的流程就有:布草员从楼层收出—到洗衣房分拣—水洗洗涤—熨烫—折叠—再由布草员送上楼层,要做到2小时内出品,每一个岗位都必须快速的反应,且还得绝对保证质量,如果以上任何一个岗位出现短路,那么2小时内出品就成了空话。所以,我们一直的标准要求是:在你做任何一道工序时必须要想到在如何方便下一步工序来进行上一步的操作。团队精神在任何地方都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对于我们洗衣房工作性质来讲,团队合作精神的好差直接决定我们的。。3.问题洗衣的流程确认

为了防止因衣物本身问题而造成的洗衣投诉,从十月开始每件有任何问题的洗衣都要记录在案,并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名方可洗涤,这一方法的实施,有效的避免了相关投诉。4.优秀员工

为了给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员工给予肯定,洗衣房的方法就是评选每月优秀员工,我们所评选优秀员工主要表现是:职业道德、工作认真、细致、团队精神强。5.工作效益 从懂一些到全部知道但不完全熟练的阶段(从小学升到了中学)6.无任何出品质量的口头或书面形式的投诉 十一月: 1.水质

出现因水质突然严重发黄而致使毛巾严重发黄的事故,因大足水质本身不好,而我们目前也没有水处理设备,但已引起酒店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并已同意于年后着手安装水处理设备。虽然现在我们没办法解决水质的问题,但我们要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遇到水发黄特别严重时,不可洗涤任何东西,应该把发黄的水排完后再洗涤。2.羽绒被

在对客房全羽绒被进行烘干工作时对有些被蛋白污渍污染的羽绒被没有及时发现就放入烘干机高温烘干,导致蛋白污渍固化后而增加去污难度。对于这点,我们操作员在下一次的相关工作中要引起高度注意。3.洗衣投诉

11月15日,洗衣房在客衣服务中因细节疏忽而导致了一次客人投诉洗衣服务的事故(11月15日730房香港客人何带福先生的衬衣要求折叠但因种种细节的疏忽而导致没有折叠就送回给客人),这个投诉时体现我们的细节工作做得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强,我们的要求是,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对客洗衣,从收到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丝的疏忽,只要每位客衣员都严格按照我们所定下的标准程序去操作,我想,要找出你们的问题都难。4.工作效益

从全不知道但不熟练到全面熟练的工作阶段(从初中升到了高中)十二月

1.开始对水、燃气、洗涤剂等消耗过程进行化整为零的登记模式,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我 们每天都用多少相关成本,做了多少的事出来,事实证明,这一方法的实施,对12月的成本控制起到了决对杜绝浪费的作用。12月工作效益

12月是综合9-11月3个月时间所学到的理论与实操知识来进行考核的月份,无论是对出品质量还是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益都有着很充分的证实,最终结果是,我们从高中顺利升到大学了

四、效益分析对比

9月的单件成本0.57元,是因为8月底洗涤试住房及员工制服等数量未进行登记与当时为了让员工尽快熟练操作流程,实行有一点洗一点的操作方法,加之配料不规范,所以单件成本较高

10月-11月的单件成本都是0.30元,是因为员工操作技能不断得到提升,岗位操作标准规范化提升,但还未做得更好

12月的单件成本0.25元,是因为员工对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全面掌握后,洗衣房开始对成本控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成本控制的实施方法。

四、成本控制

1.洗涤剂的控制方法(同时控制了水、电、蒸汽)

主要方法有:每日成本总结会、洗涤剂每机配料登记、任何设备必须满载运作、员工对岗位操作方法更深层次的认识,做到改用的必须用,可以用但没必要用的尽量不用;可以用水洗除的污渍,那我就不用洗涤剂行不行等等。2.蒸汽的控制方法(同时亦控制了电)

洗衣房耗气量最大的设备是大烫机,1个小时大概35方汽,我们的方法是集中所有布草在一个时间段熨烫,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速度,我们可以1分钟出5件的话,就不能只出4件,这是原则问题,我们的速度只能最快,不能太快,太快就要被投诉了。3.水洗制服的干燥方法(同时节约电、蒸汽)

于每日下班前将制服全部洗出,用衣架挂干,那么我们又节约了半小时的蒸汽使用,在五星级酒店洗衣房来讲,这种方式应该是罕有的,但也绝对是有效的。

4.总之,任何的成本都控制在每一位员工手里,我相信,我们的效益,不会越来越差,也不会原地踏步,只会越来越好。

五、存在的问题 1.责任感

刚才,我提到了团队合作精神很好,但是,我们的责任感很差,经常是做了不检查质量,出了质量问题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

我们所说的责任感,不是说出了问题后再去追究谁的责任,这个没意义。而是说要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认真的去操作,避免出现问题,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2.技术岗位人才培养失败

2010年,因我们把重点工作都放在了全岗位的基础操作层面上,而对重点技术岗位的人才培养较松懈。2.速度

虽然前面我说到,我们12月效益已经很好了,但我们的速度还得再进步,就算我们现在已升级到大学阶段,但是离大学毕业还远着呢,学的东西也还很多。

3.部分员工素质还不够成熟,由于绝大多数员工从未就职过酒店服务工作,即缺乏酒店服务工作经验,对酒店亦没有什么认知,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但对高星级酒店,特别是五星级酒店究竟要达到怎样一个服务标准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实际认知。

4、员工服务技巧性较弱。与其他五星级酒店相比,存在经验上的差距,服务规范化还能应付,但灵活性、个性化的服务相对缺乏,而这正是五星级酒店需要的服务。

如何做好外部链接 篇5

————————————————————————————–

在目前的很多SEO团队中,外部链接人员都是人数最多的部分。很多团队的外部链接人员多到了外人无法想象的程度。我亲眼所见的外部链接团队,最多的只有一百多人的规模。但我听说过的外部链接团队,有达到一千多人规模的。据说还有另外一个团队特别有意思,他们有300多个外部链接人员,工作时间是每8小时一班也就是工厂里经常用的“三班倒”,真正的把外部链接做成了“链接工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在依靠大量外部链接确实可以把某些关键词的排名做上去。(把某些关键词的排名做上去并不意味着给网站带来很多的流量,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

在写过《内部链接还是外部链接?》以后,有人问我是不是外部链接不重要。实际上我从来都没有否认过外部链接的价值,只是有一点,我眼中的外部链接是以一个网页为单位的,也就是一个网页以外给这个网页的链接都是外部链接。而很多人追捧的是以一个网站为单位,大家更喜欢把一个网站之外给的链接称为外部链接。不过建议现在还有这个想法的人,可以去看看PR值的计算公式也好,去看看一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也好,他们都是以网页为基本单位的。(并不是说PR值很重要,而是从它的计算方法上可以看出搜索引擎是怎么看待网页和网站的)

不过今天要讲的部分是怎么做一个网站外的外部链接(以下把网站外的外部链接都称为外部链接)。我觉得这一部分实在是浪费了太多SEO团队的资源,其实也造成了很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我们招聘员工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过多少那种刚毕业、在实习过程中只是人肉做链接的毕业生;SEO这个领域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那种上百人的外部链接团队。

回到主题,那如何做一个网站的外部链接呢? 我的建议是:第一,为用户来做外部链接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第二,要追求效率,尽可能自动化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人海战术。

首先第一点:为用户来做外部链接。其实SEO在国内流行之前,很多网站也要做外部链接的,如证券之星这样的网站在就有了,他们也会投入很多的资源去做外部链接。(互联网在中国其实还蛮早的,SEO也不只是以后中国才有的,实际上至少是在的时候,我就看到过一些中文的讲搜索引擎排名的资讯。)但是那时候去做外部链接的目的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的目的比较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外部链接给网站带来直接的流量。后来随着大家知道外部链接能提升关键词的排名,这种简单的目的反而没有了。

为什么说现在这样的方法是最好的呢?答案很简单,这样做既能带来更多的流量,也能带来更好的排名。

在SEO没有泛滥之前,大部分网站做外部链接的原则是:一定会找相关的网站,还有就是看在对方网页上留下这个链接后,会有多少人直接点击进来。现在依然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做外部链接的第一个原因是:不管这个外部链接对SEO会产生什么效果,至少这些直接的流量已经进来了,而且是相关的流量。我曾经给某个小网站这样操作过,尽管之前这个网站所有的流量才2千多UV,但是由于做了大量相关网页的链接,仅第二天额外增加的直接流量就有3千多UV。 现在很多上百人的外部链接团队,一天能做的外部链接达到两三万个,如果都是做在一些相关的有流量的网页上,那直接流量也非常可观的,只是实际情况差很远。

那这样操作为什么也会带来更好的排名呢?原因就是当初做外部链接的那些原则:因为是在相关的网页上做外部链接,因为链接放在这些网页上会有人直接点击进来。

很多新手经常会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某个网页没多少外部链接或者没有什么PR值,排名会很好呢。网页的排名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比拼外部链接的数量和PR值。由于我很多次都说过不要这么重视PR值,那现在可以举个我常用的例子来讲透一下PR值和排名的关系。

如果把人比作网页,那么“芙蓉姐姐”的PR值相当的高,可能达到9或者10。但是当有人找会计的时候,一定不会去找“芙蓉姐姐”吧,因为她和会计一点关系都没有,哪怕她全身上下都写着“会计”两个字。搜索引擎也是一样的,当搜索引擎分析完整个互联网上几百亿个网页之间的关系,它会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判断一个网页讲了什么内容的时候,最科学的方法是看这个网页的外部链接讲了什么内容。所以在SEO上来说,做外部链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相关性、相关性、和……相关性。

这也是《“锚文本”在SEO方面的重要性》一文中,为什么搜索一个中文词、一个完全是英文的网页排在第一的原因。因为在外部链接的相关性中,锚文本是一个非常直接清楚的信号,说明了这个链接的相关性。其实不仅在google上搜索这个词语排第一,在百度上长期以来也都是这样的。如:

百度的搜索结果

非常在意外部链接数量和PR值的SEO人员,也可以这么思考一番:用户去搜索引擎是按关键词找相关的网页的,而搜索引擎会根据关键词帮用户找到相关的网页,但是PR值高的网页或外部链接数量很多的网页和用户找的相关网页之间没什么直接关系。所以排名和PR之间也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只要这个网页外部链接的内容相关度高,不管PR高不高,在相关的关键词上排名会很有竞争力。就算某个网页PR值很高,外部链接的相关度不高,那排名也没什么竞争力。实际上,搜索引擎不光会考虑直接的外部链接的相关性,连外部链接的外部链接的相关性都会考虑。

还有,弄清楚了PR值的那个计算公式的人,应该知道一个PR值高的网页只能代表这个网页的外部链接多以及外部链接的PR值也高而已。(最初始的PR值由搜索引擎选网站来指定。)

那从大量的外部链接页面带来很多直接流量,这个在SEO上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主要是和那种垃圾链接区分开来。在一个搜索引擎专家的眼里,互联网上各种类别的信息,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都有自己的特征。垃圾链接的特征是这样的:这种链接的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就是没什么人点击。如果一个网页的有大量的外部链接,但点击率只有万分之一或者其他更低比例,那这种链接就是垃圾链接。这个判断会非常的准确,问题是在于搜索引擎能不能知道用户的行为呢?

如果用过google adplanner的人应该是不会怀疑这点的。它能知道互联网上每一个稍微有点流量的网站的用户行为。如:网站大概的流量,用户的停留时间等等。

Google预估的网站数据

这种数据是由google的工具栏搜集的,然后再根据Google Analytics里共享了数据给google的样本和统计学上的算法来修正数据。现在Google工具栏的装机量有18%,也就是每100个网民中,有18个人的行为能被google追踪到,日复一日的积累,可以说几乎不会出错。无非就是不同的网站因为用户不一样有不同的误差而已。 对于百度,它的工具栏也能搜集很多数据,就算目前没有这种算法也会紧随其后吧,因为外部链接对百度排名的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外部链接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要忘记掉SEO再来做外部链接,也就是说为用户来做外部链接,而不是为搜索引擎来做。在确实满足了这个外部链接质量的前提下,用人来做链接还是用软件来群发都是可以的,无非就是一个效率的问题。搜索引擎不可能因为外部链接影响排名就不让那么多网站连正常的外部推广也不做了吧,

由于中国的人力非常的便宜,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人海战术”。过去的一年多,我以外部顾问的方式接触过很多的SEO团队,凡是有点规模又很重视SEO的公司,很多都有大量的外部链接人员。但是我也发现他们外部链接人员做的每一件事情,没有一样是电脑不可以替代的。哪怕涉及到内容的分析,电脑都可以做得比人有效率。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要追求效率,自动化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人海战术。

现在很多“人海战术”做外部链接的团队,他们做的效率其实非常低的,效果还不可控。在这些团队中,有的团队会稍微注意一下质量,所以大部分用人手去找链接、分析链接和发布链接的;(只是质量标准和上面说的标准不一样)有的团队软件用得多一点,然后借助人手解决一些软件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团队都是混用各种方法的。一般用人手去做外部链接,一个熟练的外部链接人员一天最多只能做一百多个外部链接。借助了软件去,数量可以很多,不过由于软件的设计理念本来就是错的,所以做的大部分还是垃圾链接,有质量的链接非常少,甚至有很多用软件后反而被搜索引擎惩罚了的案例。效果也不可控,同一个外部链接团队,连操作两个基本相同的网站都有可能一个效果好而另一个效果差。换了另一个网站,那就更不可预测效果了。

如果深入调查原因就会发现人海战术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会导致这种结果。先不说找链接的标准有问题,就说具体地执行某个标准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得执行到位。这是一种非常人肉、非常简单枯燥的工作,时间久了没有人真正喜欢。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和效果检测,外部链接质量会离当初的标准越来越远。而后面去检测那些外部链接的效果,也无非就是看是否成功的留下了外部链接,以及还是看PR值等这种信息。

其实在做这种简单又重复的工作上,无论从什么方面人都没有电脑可靠。从搜集与分析链接,到发送链接等等,只要软件设计得好,电脑更有效率。那如果判断一个网页的相关性呢?电脑只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在判断内容的相关性上也没有电脑准确。比如现在我写的这篇文章,到时候由人来判断内容的时候,只会觉得这篇文章讲了外部链接,要人去给这篇文章提炼关键词就只有一个“外部链接”了。如果是用电脑来分析呢? 那就是下面这样的:

判断出现的名词以及频率、位置

随便拿一句话,如文章开头的句子,电脑都能非常准确的精简句子、识别主谓宾、并做语义分析等等:

分词、语义分析、识别主谓宾

从效率上来看,要一个人一天分析完一万个网页讲了什么内容的话,这个人不光准确度会越来越差而且估计早已累成痴呆状,而电脑一天可以轻松并精确地分析完几百万个网页。

那这种判断网页内容的方法和搜索引擎判断内容的方法是不是一致的呢? 可以说有90%-95%以上的相似度,在搜索引擎这样的领域里,大家差的只是最后的几个百分点,很多算法都相差不大的。

既然人海战术效率不高,而机器又可以解决所有的人的操作问题,而且效率可能还是人的几百倍左右,那完全可以多用机器而不是全用人来做好外部链接。当然我们还是不会违反第一点就是要为用户来做外部链接,只是借助一些设计得很好的软件来提高效率。

在今年年初,看到我们的客户效率那么低后,我们开发出了一个外部链接挖掘与发布软件,也就是开头提到的《光年外部链接挖掘系统 2.0》,这个软件是基于上面提到的那些理念来设计的。

在分析和总结了很多团队的外部链接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搜索引擎的一些相关技术,可以把做外部链接的效率提高至少几十倍以上。

软件首先从很多途径搜集到大量潜在的可以做外部链接的网页,一台电脑24小时内可以收集到几百万个;然后分析这些网页,在分析网页内容相关性的时候,借用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搜索引擎的算法,相关度判断得比较准确而且这几百万个网页一天之内也能分析完成;在批量发送的过程中,由于在分析网页的时候已经自动判断出了这个网页是用什么网站系统做的,以及这些页面上是不是能做外部链接,所以可以调用相关的发送模块有针对性的来发送链接。

(软件的截图请看公司网站:www.hz-gn.com/software.html)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过程,很多细节才是这个软件独特的地方。如:在判断网页的相关性上,会判断网页标题中有没有关键词,会用语义分析来分析页面上的内容,会判断关键词的密度、频率、位置等等信息…… 你会发现这个软件的分析行为很像搜索引擎。实际上这个软件的目标就是要像搜索引擎那样思考,百度和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认为某个页面怎么样,那这个软件也能基本判断这个网页怎么样;甚至接下来还会做一个爬虫像搜索引擎那样来抓取互联网上的网页。这些技术不要求和搜索引擎完全一样,只要能和现有的搜索引擎有90%的相似度就可以,毕竟我们只是借用搜索引擎的相关技术来找优质的外部链接。做得更进的一步是结合各种特征去判断网页是由什么网站系统生成的并判断是不是可以做链接等等。(我们之所以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对搜索引擎甚至百度和google的一些技术细节都比较了解。)

使用这个软件,在效率上,5个人用20台电脑就能至少超过现在的那种300个人的外部链接团队。一套软件至少可以替代掉50个外部链接人员。这不知道可以促使多少人停止浪费他们宝贵的青春去做那么无聊的外部链接工作。这也是要发布这种软件的初衷之一,因为不应该在已经有了电脑的情况下,还用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这么好的电脑去做那么单调重复的工作。这就像时下流行的一个段子:买来一个诺基亚手机,却拿来砸核桃用一样。发布这个软件后,我也想再一次说明,SEO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也需要有技术才能做好的工作。

但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管理的问题,还有就是使用软件的人本身的能力问题等等。这个软件在过去的半年来一直都在给我们的SEO顾问客户使用,有的网站用它在一个多月内涨了4倍的流量,有的网站好像效果没那么好(不过只有一个人在操作)。对于外部链接人员的能力,以前我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只要一个会上网、不那么笨的人就可以。但经过了很多案例,我才发原来和其他任何岗位一样,外部链接这么一个很人肉的岗位也需要找那种领悟力好、学习能力强、又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即便使用上了这个软件都是一样的。

不过软件本身也还是有很多问题等待完善,因为还只出来半年的时间,所以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目前在找链接和分析链接这块的问题不大,找到的链接资源已经用不完,分析得也比较准确。但是在发送链接的阶段,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如验证码的问题,目前没有自动识别验证码的功能,只有当碰到验证码后自动弹出再人工输入。这一部分拖慢了速度,不过幸好有验证码的网页还是只有少部分的。在以后的版本中会加入自动识别验证码的功能并引入第三方的打码接口。还有就是目前能自动发链接的网站系统比较少,还在不停的增加中。

现在很多外部链接团队用的一些SEO软件,由于开发这些软件的人对SEO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很多软件的功能是比较鸡肋的,然后效率也低。开发软件,编程技术不一定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决定开发一个什么样的软件,那个软件运行的指导思想很重要。还有一点,大部分SEO软件都喜欢用作弊的方法,纯粹在为搜索引擎做外部链接,不小心被惩罚也是理所当然的。《光年外部链接挖掘系统》是一个白帽软件,我们不是要作弊,只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工,借助搜索引擎的技术来处理复杂的人工问题。

软件会在随后的公司网页上公布详细信息,现在开始接受预订: www.hz-gn.com/software.html

美的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篇6

一.集团简介

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开始使用美的品牌。目前,美的集团员工10万人,旗下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等十余个品牌。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冰箱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美的集团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2002年至今上交税收超过110亿元。截至2008年底,美的集团已为社会福利、教育事业等累计捐赠超过1展望未来,美的集团将继续坚持有效、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方针,形成产业多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专业化、业务区域化、管理差异化的产业格局,拥有健康的财务结构和明显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并初步具备全球范围内资源调.5亿元。

二.PEST分析

1.产品技术环境

面对经济危机,美的在恶劣的大环境下把握机会,在危中求机,与其创新、领先的技术,可信赖的品质保障,强大的制造和交付能力等诸多因素相关。在近日公布的2009年广东省第一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美的集团的“工程专用型高效节能空调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家用空调产品,并因此获得了政府采购的首选资格。

美的“工程专用型高效节能空调器”包括单冷和冷暖型的GA、K、E2、T6等主销系列产品,涵盖了从小1匹到5匹的家用空调全部常规产品线。这类产品专门针对政府采购对产品要求能效高、节约采购成本、外观等进行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高能效产品市场定位高端、价格一定高的局面,实现了性价比的优化组合,既节约了财政采购成本,同时响应了节能减排,减少了政府部门的使用成本。2.市场规模分析

目前,美的集团员工10万人,旗下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等十余个品牌。除顺德总部外,美的集团还在国内的广州、中山、重庆、安徽合肥及芜湖、湖北武汉、江苏淮安及苏州、山西临汾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在越南、泰国、白俄罗斯建有生产基地。美的集团在全国各地设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场设有近30个分支机构

坚持发展变频的理念,美的产品已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中国空调行业已经完成了从“渠道竞争时代”向“产品竞争时代”的转化。在产品竞争时代,消费者已经取代了“渠道和厂。家”,成为市场消费潮流的决定者。厂家和渠道对消费者的喜好只能迎合和顺从,不可能改变。只要主抓了消费者,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美的在变频空调领域始终信心十足的根源所在3.同行业竞争者分析

对于业内的一些争议,美的一向采取淡定和理性的态度。美的认为与其在媒体上争论,还不如埋头作做事,拿出更好、更放心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口碑,这样才能加速变频普及的进程。同时美的代表变频空调行业强烈呼吁,民族品牌已经是中国变频空调的绝对销售主体,变频空调的技术、产品和品质已经相当成熟,希望变频空调能尽快被纳入国家各项激励政策范畴。

4.政治保障

政策驱动下 产品结构逐步高端

据美的电器相关人士介绍,2009年上半年,国家对家电行业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如“家电下乡”、“节能补贴”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全面推动了公司产

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家用空调重点开展了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等核心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中央空调重点做好了多联机、离心机、螺杆机和热水机研发投

入,形成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冰洗加大了多门、对开门及高端滚筒洗衣机研

发投入,持续推动了产品结构高端化。

三.内部环境分析

美的集团主要产品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饮水

机、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微波炉、烤箱、风扇、取暖器、空气清新机、洗碗机、消毒柜、抽油烟机、热水器、吸尘器、豆浆机、电水壶等家电产品和空

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等家电配件产品,拥有中国最大

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冰箱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

美的集团对专利设计人规定了受理、授权和专利实现效益后的三重奖励政策;建

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出资建立了“中外专利信息系统”并在内部网络实现

共享。专利技术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地位,推动了美的集团的跳跃式

发展。香港、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设有10个分支机构。

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美的集团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2002年至今

上交税收超过110亿元。截至2008年底,美的集团已为社会福利、教育事业等累计捐赠超

过1.5亿元,除顺德总部外,美的集团还在国内的广州、中山、重庆、安徽合肥及芜湖、湖

北武汉、江苏淮安及苏州、山西临汾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在越南、泰国、白俄罗斯建有生

产基地。美的集团在全国各地设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场营销。

四.SWOT分析

美的集团面临的优势:

1、优秀团队,营销高手,美的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

和微波炉业内公认的营销高手,学习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体系建设好。

2、上下一体化,配套能力强。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拥有健康的财务结构和明显的企业核心竞

争优势,并初步具备全球范围内资源调配使用的能力。以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

步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美的集团面临的劣势:美的集团多元化发展,从家电进入汽车,同时兼并了华凌、荣事达等同类企业,扩张速度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剥弱了空调的竞争力。

机会: 网络营销!!!!在2005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出口额

最大的200家企业”名单中,美的位列第57位。2005年9月,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

息发布中心公布的“2004中国最大500家大企业(集团)”中,美的荣列第59位。

威胁:小家电业务亏损,影响了投资者及商家信心;渠道资源不断流失,竞争对手不

断发起挑战。

当美的集团具有内部优势和良好的外部机会是,他应当采取增长型战略,比如:开发

市场,增加产量等方式;当他的企业拥有外部机会而受到内部条件的限制是,这时应当采取扭转型战略,充分利用外部带来的机会,设法清除劣势;当他的企业内部状况不佳,外部又有威胁,应该避开威胁,消除劣势,可以采取防御型战略;而当企业内部具有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时,宜采用多种经营的战略方式,寻求新的机会。

展望未来,美的集团将继续坚持有效、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方针,形成产业多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专业化、业务区域化、管理差异化的产业格局,拥有健康的财务结构和明显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并初步具备全球范围内资源调配使用。

五.总结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篇7

一、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

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 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等原因, 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 难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管理审计的需要。

(一) 理论依据

根据代理理论, 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 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评价。公司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 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 公司最高管理当局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因此, 从理论上看,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由于企业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 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所以, 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 这样, 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 对内是委托人。这种“身兼两任”的现实说明了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托责任向公司内部的延伸。这种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 使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可能。

(二) 现实需求

随着会计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 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外部审计业务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严峻的现实将迫使大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的业务, 管理咨询、税务服务和内部审计业务等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 执行内部审计外包可以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市场份额, 降低高风险的传统注册会计师业务在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中的比重, 对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我国企业处于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当中, 迫于竞争的压力, 企业要求通过改善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其经营效率。由于外部注册会计师与公司内部没有内在的利益冲突和联系, 因此, 他们能够为管理当局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 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 并且使企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管理资源, 用于生产经营管理, 企业管理当局也能够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 从总体上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因此, 从现实上看, 内部审计外包可以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的战略选择。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途径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 内部审计外部化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 二是内部审计职能部分外包。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经济形式多样化、规模各异, 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造成了中小企业之间在公司治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中小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经营特点、企业文化、管理水平以及内部审计的能力, 以实现企业增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权衡利弊, 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概括起来, 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 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

(一) 最简单的外包形式是内审的补充

即将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称职的第三方。例如, 在一些关键性的内部审计项目中聘请外界专业人士如工程、计算机、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家参加, 以获得所需的专业技能。如在审计外地的分公司时, 企业聘请懂当地语言或熟悉当地习俗的审计人员提供帮助。在审计特殊领域如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时, 企业可聘请精通计算机操作的专家参与。在这种形式下, 内部审计功能仍主要由组织内部的审计师承担, 外部人员只起协助作用。

(二) 审计管理咨询

审计管理咨询是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咨询或审计业务的延伸, 这种形式下,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帮助企业确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 并可帮助企业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审计管理咨询服务还包括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工作, 帮助管理层定义主要的审计风险领域等, 为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能顺利圆满地开展内审工作铺路。

(三) 内部审计业务部分外包给外部中介机构

即企业将全部内部审计业务中的一部分或审计项目的某些程序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中介机构。部分外包下, 内部审计人员与外包审计人员要进行分工协作。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日常性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承担不太重要的内审工作, 同时, 内审人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将企业的一些不涉及商业机密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外包审计人员, 使其对企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提高其评价和建议的针对性、合理性。外包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重要的、技术难度高或专业性强的, 还有内部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内部审计业务, 如会计信息化审计、环保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符合性测试等。

(四) 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

即将内部审计业务全部交予会计师事务所全权处理。在这种外包形式下, 组织一般不设内部审计部门, 但是, 可保留内部审计长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 评价外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效果, 并担当在会计师事务所与管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这种形式最受内部审计外包反对者的指责, 其主要缺点是使内部审计丧失了主导地位, 容易产生“套牢”效应, 而且内部审计也失去了连续性, 因此, 该方式适合于处于初创阶段和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中小企业。既能节约有限的资源, 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 为企业稳步发展、快速增值打好基础, 又能借助于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内部审计发现问题, 及时给予纠正以减少损失, 并通过注册会计师合理化的建议来完善战略设想, 优化组织行动方案, 从而提高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获取内部审计的增值效益。

(五) 协力式委外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大卫·理察德提出了协力式委外的外包方式, 即由第三方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协作来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含义上这种外包方式与合作外包或补充相似, 只是它更强调在这种方式下内部审计外包的目的是增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它要求企业的首席审计官必须处于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 内部审计功能主要由内部审计人员承担, 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大部分审计项目, 工作重点放在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上;对于一些非核心、非常规的审计业务, 如环境审计、合同审计等可以利用外部审计人员, 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实施的效率。在协力式委外方式下, 既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的主导地位, 又利用外部审计人员的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 有利于中小企业持续增值。

上述各种内部审计外包形式各具特色。企业规模及行业不同, 是否实行内部审计外包及实现的方式可能都有所不同。内部审计外包与否是管理层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决定的, 更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竞争来实现的, 是内部审计资源和外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佳使用效率的过程。在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组织之间如何选择,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为内部审计业务本身的价值就是不确定的, 是因企业而异的。企业通过使用创新的内部审计外包方法实现内部审计功能最大化, 并使企业能够与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 突破发展瓶颈, 提高核心竞争力, 稳步、持续地实现企业增值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尤丽团.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J].绿色财会, 2009, (7) .

[2]余涛, 赵栓文.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 (1) .

[3]刘巍.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施形式及其选择[J].商业会计, 2009, (4) .

[4]于和平.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3) .

[5]王琳, 李琳, 白文娟.内部审计外包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 2009, (3) .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 篇8

我国内部审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国家对企业进行管控的工具而产生,随着竞争的激烈及全球化的发展,内部审计已由消极防弊向积极兴利发展。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内部审计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讲,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首先,我国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内审人员难以客观、独立地行使监督评价职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解决这些公司内部监督力度不足,内审部门只是摆设的局面,有利于拓展内部审计监管的新思路。

其次,我国的很多中小板上市公司出于成本、技术的考虑有向外购买审计服务的想法,但对于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担忧。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执行与讨论,可以解决潜在的問题,推动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最后,监管部门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此种形势,企业要么扩大投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要么将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审计人员完成。由于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对其加大投入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将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完成可以减少招募、培训内审人员的费用,直接降低审计成本和管理成本。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策略

通过上述讨论了解到了在中小板上市公司当中,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意义,但是具体到公司企业当中,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了,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企业应慎重选择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随着内审技术的标准化和审计资产专用性的弱化,进入企业内审领域的门槛逐渐降低。法律法规对于内审外部化的政策还不完善,外部审计机构又是企业内审业务的主要竞争者,因此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一旦评估完风险和收益决定实行外部化。就需对外部审计机构进行选择评估,衡量其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

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之后,企业必然要选择外部化的服务商,应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选择外包服务商。一般来说,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应将专业化水平、道德素质、是否具备证券执业资格、成本费用等作为主要的参考条件。

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当前,企业在内部审计外包方面的业务形式主要包括四种:作为内部审计的补充、管理咨询、部分外包、全部外包,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判断方法和知识技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业务形式。

例如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上市公司,一般内部审计机构并不完善,各方面的资源也不充足,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针对这类情况,企业可以选择全部外包。还有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拥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但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只有和外部专业人员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内审业务,可以采取部分外包或作为内审的补充,让内部审计人员从事涉及商业秘密的核心工作,外部专业人员从事非核心业务。此种做法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费用又可以有效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

关注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虽然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审计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完全放手,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也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因此,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予以重视,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尽量拓展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既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还需要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只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才能成为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中小板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内审人员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聘任、选拔、培训、考核制度选拔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的理念方法贯彻实施。

审查外部化合同。与一般的业务合作一样,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签订有效、全面的合作合同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笔者也提出合同签订中公司企业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合同当中应该明确规定外包服务机构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如果外包服务机构开展业务过程中泄露商业秘密,必须承担全部责任,防止企业受到损失。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服务范围要明确,包括外包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就是对于审计条款以及风险防控的问题进行规定。对于前者来说,外包合同中应规定实行内部审计的时间、费用和外包服务机构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类型,企业有权获取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利。而从后者问题出发,中小板上市公司对外包服务商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使其服务符合合规性的要求,例如:外部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过程有全程的记录和工作底稿,审计委员会或企业内审人员须定期审查外部人员的审计记录,考核其是否完成了任务指标等等。

综上所述,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本质是寻求内外部审计资源的有效组合,使内部审计发挥最大作用,所以,企业对内部审计外部化必须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而要想在实践中正确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业务,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做出科学的决策。

上一篇:领导给下属写评语下一篇:赴南京市教育考察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