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教案(推荐11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
学生回答: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教师提问: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 学生回答: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1,表示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2对应的点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xx2x1,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位移与运动的时间有关。教师提问: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那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同时提出问题:
1、以你骑自行车上学为例,假设你经过的某短路时平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2、观察图1.3-1,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3、教材17页上“思考与讨论”中的两个问题应怎样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教师活动: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2、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定义式:v=x/t.
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v表示.(2)说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 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 3 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4、速率: 1.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2.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不可以,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率是标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典型例题
例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前0.1s内位移一定是1m B.在这一时刻之后1s内位移一定是10m
C.在这一时刻起10s内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分析:某时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所以选项A、B均错。如果从某时刻(速度为10m/s)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位移可能为50m,所以选项C正确,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t=100s。正确选项是C、D。
例2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x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全过程的位移x=120m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t1=20s 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t2=30s 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vx2.4m/s t注意: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过程的总位移与通过全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得出。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vv1v2=2.5m/s这样得出的结果是错误2的。可见,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例3 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分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的大小、方向恒定不变,由公式x=vt知,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又由于速度v方向不变,其轨迹是一条单向的直线,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当v1=v2时,表示两者的大小、方向都相同,相同时间内的路程必相等.但当速率|v1|=|v2|时,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可以不等.答 A、B、C.例4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
x1=v1t1=10×15×60m=9×103m
x2=v2t2=15×10×60m=9×103m
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
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小结:
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呢?这得从速度的定义说起.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1997年及以前的版本的教材、北京教科版等版本的教材中,速度的概念都是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景下引入的,也就是首先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这样的前提下,物体的位移只增不减,那么,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得慢”这句话就不存在上述矛盾,必然是正确的.在2002年及以后的人教社的教材中,定义速度之前,虽不再明确是匀速直线运动,但是从课本内容的前后表述中,仍可体会出“匀速”的背景,故而也不会影响“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得慢”的正确性.
而对于变速运动,要比较运动的快慢,只能是在以下两种情景中才有意义.一是比较物体在某一瞬时的快慢,即比较瞬时速度;二是比较总体上的快慢程度,即比平均速度.对于瞬时速度,在极短时间内就等同于匀速运动的速度;而对于平均速度,由于只是粗略地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所以在比较运动的快慢时就自然会出现偏差(甚至是很大的偏差!).这是因为,既然速度定义为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那么速度这一物理量就是一个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其总体位移方向上的运动快慢,这与日常生活中所指的真实快慢(瞬时速率)自然是不同的.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l、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
学生回答: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教师提问: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
学生回答: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1,表示t1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2对应的点x2,表示t2时刻物体的位置,则xx2x1,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位移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3、就课本19页“说一说”中讲述的故事,展开讨论,回答图1.3-3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P20“问题与练习”第1、2题,讨论后回答。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点评。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以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好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对于这三个物理量的掌握,速度和平均速度从定义式上即可解决。速度的大小为v方向,也为位移变化x的方向。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x,方向为物体运动的tx,方向沿位移的变化x的方向,t对平均速度应明确是哪段位移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间t选取不同时,平均速度往往不一样,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绘。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快慢程度。对它的理解可参考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可用“极限”的思想。我们可以把一段变速运动分割成足够多的小段,使质点在每一小段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在每一小段中计算出的速度反映了质点在该时刻(或在该位置)的运动快慢和其运动的方向。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速度相同。
(四)实例探究 ☆对速度的认识
[例1]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t1=0.6 s,在炮台上
看到炮弹爆炸。经过t2=2.1 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多远?炮弹飞行的水平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音的速度,所以可以认为t1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t2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跟声音从炮弹爆炸点传到大炮所在地的时间之和。因此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2t1)=340×(2.1-0.6)=510 m 所以,炮弹的飞行速度。vx510m/s =850 m/s
t10.6☆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应用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v是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平均速度不是速度平均值;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在这段路上的平均速度,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
(2)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528公里-350公里131.9公里/小时
1.35小时(3)在9时30分时,列车停于聊城车站,瞬时速度是0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是运动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运动学知识的基础。
初步掌握速度的矢量性、理解其物理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积极进行讨论、加以区别。
★资料袋:
你已经熟悉,用“速度”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并且知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根据这种规定可知,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长,即速度的数值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反之,如果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短,即速度的数值越小,物体运动得就越慢。
假如我们把速度的定义改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这样一改,还能不能用这样规定的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按照这一新的规定,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从道理上讲,这样改动后速度仍然能够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过按照这种规定,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得就越慢;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就越快。例如,在田径运动会上,甲跑完100 m用了13 s,乙跑完100 m用了16 s,大家都会承认甲比乙跑得快。再如,在钟表里,秒针转一圈用l min,分针转一圈用1 h,时针转一圈用12 h,显然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用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也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5)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
(6)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验讨论、启发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2)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男女比例相当,由于是普通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而且基础差,但是学生比较刻苦,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是很浓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启发式,随机通达式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动画、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新课播放:刘易斯百米赛跑视频前面作业中我们已经算过的刘易斯在百米赛跑过程中每个10m内的平均速度,只能大体反映刘易斯在百米赛跑中的快慢变化情况.为了对变速运动作精确的描述,还需要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学生讨论总结: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不能精确地描述
为真实情境进行设计:刘易斯百米赛跑视
二、新课教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平时说到的百米赛跑运动员冲线的速度,子弹飞出枪口的速度、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时的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instantaneous speed,简称速率)。汽车行驶中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就是瞬时速率(如课本P32图1—21)。
实验探究——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实验装置如课本P33图1—22,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装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Δs和测出的时间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Δs/Δt)。由于遮光板的宽度Δs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学生理解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叫速率),又有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
播放实验视频
真是情境
播放实验视频
讨论与思考(课本P33)之后学习S-T图像讨论与思考(课本P33)物体的运动情况,除了用语言文字和数学公式描述外,还可以直观地用图像来描述,给出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时间
t/s04.910.015.119.9
位移
s/m010000400
提问:请同学以上面图表所给出的数据,以横轴为(t)轴,纵轴为位移(s)轴,用描点法作图,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像,s与t存在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教师边看边指导,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像在投影仪(实物)上打出。
总结: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s与t成正比。
提问:图像如何反映汽车运动的速度?
总结:图像的斜率反映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利用图像可以比较方便地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像的学习。
学生模拟现场
投影仪
案例分析请把龟兔赛跑的过程粗略地用s—t图像表示出来。(提示:乌龟和兔子从同一地点出发,假定跑动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与解答:
开始时,兔子的速度大,反映在图像上,是它的斜率比较大(比较陡),在同一时间内,兔子通过的位移大。接着,骄傲的兔子打瞌睡了,时间不停地流逝,兔子的位移没有变化。乌龟的速度虽然小,却一直不停地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等到兔子猛然醒来,发现乌龟已快接近终点了,于是,兔子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奔(图像的斜率更大),可为时已晚,最后乌龟取得了胜利。(s—t图像如下图。)
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知识点教学目标评价方法备注
瞬时速度知道课堂检测
位移-时间图像理解课堂作业
八、帮助和总结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用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标: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5.会使用秒表。
教学重点:
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难点:
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导学案:
收集物体运动速度的数据,分两类,一类你认为较快的;一类是较慢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
2.同学们各抒己见,意见不统一,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运动的快慢)
指定一定距离限制时间
(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方法,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
出示图片
他是谁?介绍刘翔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比赛的录像。(播放刘翔比赛录像)
(2)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时间的多少)
总结:相同距离
比时间
时间少的快
概念: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三)速度概念和比较、介绍速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讲述:我们把一秒钟,一小时,称作单位时间
认读:小明行走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读作:五千米每小时。表示:小明1小事通过的距离是5千米。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2、排序:打开书第30页图,单位时间都相同,只要比较什么就可以了?
按快慢排序1---8,把结果填入74页活动记录
(四)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3)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我们分成两组,左边一组进行测量活动1,右边一组进行测量活动2.组长安排好分工
(4)完成测量和记录后,小组件交流一下,运动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物体的运动、引入:(出示图片)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
2、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指甲生长这样运动缓慢的物体。(出示图片)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3.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4.说明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
(1)(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XX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出示资料)
(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之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3)小结:物体的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
(三)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板书:
运动的快慢
距离
时间
方向
速度=距离÷时间
反思:
www.5y
kj.co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学习,经历思考与讨论,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速度的概念(2)速度的计算(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像]:动会上的百米赛跑 [设疑]:如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
[学生猜想教师点评]:猜想是否合理、科学?应该用什么来探究验证?
二、新课教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多媒体展示]:游泳池中,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怎么判断谁游的快?裁判员是怎样判断输赢的?
[学生讨论]:观众看谁在前面,裁判员看用的时间 [讲解]:(1)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例如:在1min内,骑自行车可通过200m,汽车可通过1000m,在相等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长,它的运动比自行车快.
(2)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它是比较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赛跑时,11.25s的成绩比11.45s的成绩快.
[学生看图分析]:图7-13(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的最快;而图(b)表明三个运动员在通过相同的路程内,中问运动员所用的时问最短,所以中间的运动员运动得最快.
[总结归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路程多的速度快;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速度快.如果两个物体各自通过的路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在物理学中,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的方法. 只要将路程和时间相除,算出各自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了。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讲解]: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学生练习]:写出速度的数学表达式。若用字母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写出速度的字母表达式
[讲解](1)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S是在时间t内所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2)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3)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例如汽车1s通过10m记作“10m/s”,在交通运输中常用km/h.
[学生练习] 15m/s= ___km/h;1 = m/s [例题讲解]:一辆汽车经高速公路从合肥开往南京,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100km/h位置。合肥到南京为160 km,需要多少时间?
已知:汽车的速度v=100km/h,两地之间的距离s=160km
求:汽车从合肥到南京需要的时间
解:由v=s/t可得
t=s/v=160km/100km/h=1.6h=96min
答:汽车从A地到B地需要96min [学生练习]:P43例题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看图]]:看图7-
15、7-16,感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讲解]:物体在一条直线是上运动,如果速度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出站时速度逐渐增大,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
[学生活动]:比较汽车速度的变化
[讨论]:图7-17(a)、(b)中,两车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讲解]: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如自动扶梯的上下;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其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如图7-19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
[讨论]:你见过的直线运动中有匀速直线运动吗?有变速直线运动吗?
三、课堂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的意义、表达式、单位及应用。
3、匀速直线运动吗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直观现象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但由于本节课的特殊性,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注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成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能够更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其实,上课之前,我邀请师傅和江海涛老师已经来听了一遍这堂课,两位老师真的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没有重点,加分生硬,语言要有激发性,第一版书的重要性,抛问题,学生作品的展示,总结时要包括方法的总结等等等等。特别是师傅,给了我很多很直接的建议,某个环节的过渡怎么样会更好,某个环节最好提到前面等;江老师的第一版书一定要速度的定义,直到真正亮相的时候我也还并没有想好怎样处理,但我想下次的授课我应该会试试,来加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的记忆。当天晚上针对各种建议,我对整份教案进行了大改,认真研究了“二维多元评价”与课堂“四六六”模式,对教案进行修饰,虽然处理还不是很好,但也是这才敢进行了亮相课。
实际上课的时候,发现课堂和想象中的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进入课堂后半段,课堂的节奏已经有点被自己慌得阵脚打乱了。对此,校长的建议我铭记于心!物理,作为一门插进入的课程,其建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课堂,一定要关注到每个孩子,重点难点保证每个孩子必须都会,提问回答以后要随机,甚至可以一排,同桌,前后,造成一种紧张感,保证每个孩子都在思考;这也就要求课堂上重点需要突出,难点需要攻破,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最为差劲的是板书,新授课重点应位于中部靠右,复习课从左上开始,而其他的尽量靠近右侧,板书既然写了就不尽量不要擦;课堂环节模式应为“讲—练—结—练”,每位同学必须准备笔记本;对于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还需要加强联系;对于二维多元评价“四六六模式”也不能只表现在形式,课堂小结要进行横向与纵向评价。要改正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同志还需努力!
教学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应注意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缓慢的进行,切忌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只要问题设置合理,自主学习时间充裕,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业布置:
1.1m/s=_____km/h
72m/s=_____km/h
10m/s=_____km/h
15km/h =_____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3.5 km/h, 64m/min,1m/s,则三人的速度的关系是?
3.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是( )
A.1.25s B.0.625s C.0.8s D.2.5s
八、效果评价: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内容: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书本第16页图1.22台湾图,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南昌市地图,八一广场位于南昌十六中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第17页“地图上的方向”。【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讲解: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活动1:阅读第15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活动2:教科书第16页“活动”。
活动3:要求,每位同学按顺序画出你家的平面图。
活动4: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到你生活的城市参观游览,景点有八一广场、中山路、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八一大桥、绳金塔等旅游点。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拿到一份本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请画一幅旅游路线示意图,并注出主要的大街,重要建筑物和你们所到的地方。
活动5:画一条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的名字,上下车的(包括转乘车)的车名和站名。绘出方向标,说明学校位于你家的什么方位?
3.活动:认识了地图之后,那么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
(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板书: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提问: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请你们出主意。(学生讨论回答)
(1)我们班级准备到郊外的东山进行游玩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到郊外的东山进行游玩活动需要当地地形图)
(2)印度在2001年12月13日发生议会大厦受袭事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日趋紧张,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也频频发生。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需要世界政区图)
(3)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需要交通图)讲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板书:2.地图的发展】
讲解: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不仅可以打印在纸上,而且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一 学科:地理 授课教师:施雨甜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内容(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3)阅读书中图片
老师课前准备:
(1)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逐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如旅游),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会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点:
1、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四、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图用图为主,加以情景设置、材料解析等。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
1、读图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读图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2、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讲授法、发现法、交流合作学习法、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
五、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2、知识障碍:对以往知识出现遗忘,在教授新知识时注意结合之前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自我学习。
3、动机和兴趣:由于历史原因,学生对地理重视不够,所以尽可能运用图片、资料等生动的形式来传授知识,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
学生:地图!(因大部分学生有旅游的经验,所以可以回答:地图。)老师: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地图的初步认识吗? 【讲授新课】
老师:那么,什么是地图呢?或者说,地图该怎样定义呢? 【板书】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讲述】首先请大家看两幅图,分别是台湾省的卫星影像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一下,什么是地图?(可以结合书上给的定义)【老师】展示幻灯片,给出定义。
【承接】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地图上的“语言”(三要素)
一、比例尺
【讲述】地图的第一要素是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公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注意】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讲述】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①线段式——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数字式——1:40 000 00或1/40 000 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抢答练习】掌握了比例尺后,大家来试试身手,看看谁回答得最好最快最准确!(结合PPT练习:比例尺的形式、大小)。
读P16“台湾岛图”,量算一下台北到高雄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际距离又是多长?)
【讲述】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组地图,看的同时思考一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小组讨论】读p22图1.31和图1.32,即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并完成表格。
(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自主回答: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注意】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几点: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较略,如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较详。如北京地图。
3、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来表示。
4、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5个0变为千米,千米加5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2个0。【练习】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
A、1:60000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1/800000
1、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承接】地图的第一要素是比例尺,那么第二要素是什么呢? 【板书】
二、地图上的方向
【老师】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
1、一般定向法: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
【提问】在弧形的经纬线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呢?
【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得出纬线、经线所指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练习】通过展示幻灯片,学生进行经纬网定向练习,巩固知识。【总结】地图上判别方向的方法
【板书】
1、一般地图
2、有指向标的地图
3、有经纬网的地图
【承接】学完地图的以上两个要素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地图的第三要素:图例
【板书】
三、图例和注记
【讲述】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有文字说明的地理事物名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讲述】知道了图例的概念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常见的图例和注记。【小组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8图1.25“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办法。
3、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分类观察比较,他们有什么区别?(如地区界限、交通线路等等。)
【练习】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8,把右下角的图例填写完整,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如果你学会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就能够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师生总结】
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1、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之分。
2、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3、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了。
4、无论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5、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心是北极,周围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旋转方向为逆时针。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心是南极,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课堂活动】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进行这项活动。
1、举例说明一代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对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长江洪水的监控图像)
2、猜谜语导入“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
第三节 地图
第二课时 选择适用的地图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何选择适用的地
图呢?
【展示】幻灯片放映中国地图、北京市城市地图、北京动物园地图,让学生进行思考。
【思考练习】
1、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应参考比例尺较 的 地图。地图。
3、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要选择比例尺 的 地图。
【图片】展示“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2008年汶川遥感影像地图
【老师】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地表各种事物的变化。
【小组活动】阅读P21“地图家族一览”,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图分别是 图、图和 图,是在 国发现的。
2、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 地图和 地图两大类。其中 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讲述】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呢? 【学生】观看ppt,思考:
1、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
2、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小组活动】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p23图1.33),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2、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就要选择比例尺较 的
【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回答:
1、提供云南在中国的方位和去云南旅游的路线等信息
2、昆明城区图
3、云南旅游图
4、该景区导游图
【学生总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上的“语言”(三要素)
1、比例尺 概念:略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形式:
①线段式——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数字式——1:40 000 00或1/40 000 00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2、方向
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示__北_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 东西
经线指示 南北
3、图例和注记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八、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A、1:5000
B、C、1:40000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A、1:1000 B、1/300 000 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图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 “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 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 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 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 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 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科书中提问到: “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 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 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 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希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 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教科书鼓励学生 “我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收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这植物生长需求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教学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3.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1.3 运动的快慢教案】推荐阅读: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07-16
1.3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示范教案07-1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09-22
图形的平移运动教案09-21
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10-1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设计07-0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07-19
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