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路杂文随笔(推荐10篇)
公司“退城进园”搬迁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新园区,虽然大家对搬迁工作早就有了准备,但正式确定了搬迁日期,又适逢年关,各项事务冗杂,不免显得紧张忙碌。
市区到新园区有班车往返,单程大约一个小时。
每天早上,闹铃要较之前提前一个钟点,才不致贻误班车,谁愿意将暖被里的酣梦截短一个钟头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哪家公司会录用傻子呢?
清早从家里出门到班车站点,有两条路线选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以脚力来计,大致相同。
更愿意走东面,迎着晨曦。
天还没有大亮,沿街的门面大多没有开张,早点铺已开始营业。虽是一条小街,吃食却颇为丰盛,当地特色的道和顺的大包子、老东门糁汤、谢家馅饼;外埠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南京灌汤包亦是顾客盈盈。我习惯自己在家里做早点,所以从未进去过哪一家买过什么,但那热气腾腾的香味与店家一大早热气腾腾的勤勉总是让我感到亲近与踏实。
大悲庵颇有些历史,那灰墙朱门锁着我无尽的好奇,却从未踏进去看过。逢初一、十五,庵门早开,一清瘦尼姑在阶下清扫,看上去年龄不大,薄唇抿着并无表情,一位年长的尼姑整理着安放在庵门外的香火摊,香烛火纸一应俱全供香客选购,回转身又将一侧的一副一米多高的金属支架往前挪了挪,近前看时,上面红纸黄字“外香莫入”赫赫醒目。安放妥当,那老尼便满意的坐在摊位后面,像守护她的信仰一样守护着她的生意。
会通桥下的河水早已冰消雪融,翠碧的绿波映出岸边萌动的`春柳。每天和榆叶梅打着招呼,花苞却紧敛一如美人不说话,才仅仅隔了一个周末呢,再去看时,枝头繁花已烂漫到难管难收。
河边的小公园简静安适,虽有不少早起晨练的人,却并不喧闹,连那太极音乐都极轻缓柔和。不知何处来的一泓泉水,由假山处汩汩流着,激荡出碎玉般的声响。三足亭对着有两丛绿竹,在这轻寒料峭的春晨,那扑人眉宇的浓翠赶走了因早起而滞缠的一点儿困意,生命原是如此清朗,于无声处,那苍郁似暗含了动人心魄的力量,使懦者立弱者强的的力量
惊蛰过了,白昼渐长。倘若不加班而又没有塞车,回家总不致太晚。
小街比早上要热闹的多。日杂店里灯火通明,那些杯盘碗盏在灯光的映照下像重新刷了一层釉色,光洁照人;竹编的笸筐紧致细密,又轻巧又扎实;胖墩墩的钢筋锅,似乎在盘算,揽一怀暄软的大白馒头该是多么可喜……陶瓷的砂锅、香椿木的擀面杖、石雕的蒜臼子......都是过日子所需,价钱也都不贵,却自有俗世的清洁朴实。
花鸟鱼虫市场就要准备打烊了。店家招呼着最后一批顾客,马上就收摊了,价钱好商量,四条锦鲤个头可真是不小呢,收50块钱再送一包鱼食儿,着实够划算,买卖双方都喜笑和气约定下次再来;隔壁关在大铁笼子里的哈士奇可不知为了什么不满意,蹙着眉仰着脖子高声叫嚷;猫儿要柔顺的多,间或优雅地坐直了身子,不屑的四下望望,又蜷缩了身子,不声不响;花店的门虚掩着,营业已移到了室内,玻璃窗里的绿叶红花热情的招邀,我闻到了晚香玉的味道……
这世上有没有完全相仿的两条路呢?我不知道,但一生中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给我好奇,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新鲜激起我的探索,在这普通的街,我只是尚葆有热情来爱这当下的一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路呢,或长或短或曲或直,一马平川要过跌宕坎坷也要过,一路风霜磨砺了耿耿之心,不妥协、不怯惧,顺天应时是对岁月的步步礼让。
厦门占去了它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改革开放地域,山好水好,风景优美,它有东海,涛浪溅飞,在阳光下像珍珠一样五色斑斓。鼓浪屿这次联合国钦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峰海涛,鹭江第一。她是气势磅礴,气吞山河,人们来到厦门都爱云游海天一地,享受一番。天公赋予厦门的这个美真叫人难于言尽!
厦门食的文化如曾厝垵、鼓浪屿、人和路、台湾美食节,厦门的风味美食独具一格,它是烧烤为主,厦门那么多酒家,它的菜色特色都是以海鲜为主,食要讲究实在。一盘菜端上桌,要主次分明。我食过很多酒家,有很多酒家弄虚作假主菜搭配,配料菜多,主菜少,损人利己,价格不含糊,实打实,人性道德,何与言尽。
厦门比较公道,一个菜端上桌,主次分明,价格也合理适中,食得口服心服,厦门这开放城市,讲究人性,闻名遐迩,广招宾客,名誉在外,所以做人要懂得顾客第一,衣食父母,人攒钱有道,别眼睛一味在钱眼里,顾客第一次光顾了你们的门面,第一次上当,就没有第二次上当,人做生意讲究诚信,生意慢慢来,诚信才会发财,现在很多商号都关门大吉,生意有生意经,这不是生意不好做,要从自己本身去检查,聘请来的服务生,有否刁钻对顾客如何?有些服务生看人服务,社会上的人很复杂,有些能人,社会活动家,文人很低调的活动在社会上。
有些人一桶水够不上,半桶水晃荡活动在人群中,光洁鲜亮,在社会骗食骗喝,躺着中标的,就是社会阅历浅的服务男女青年。
厦门这花花世界,国内外来宾很多。来到厦门,第一要素,食喝玩。人和路,台湾美食街,鼓浪屿,曾厝垵,他们都大经相同,烧烤风味,厦门今年来,尤其七八月份酷暑天,热浪炎炎,烈日当头,人都爱躲在家里避暑!
我于2017年7月22日下午太阳躲在云翦里,我抽太阳当闲,我去了人和路,台湾美食街,浏览了这个街面。人和街台湾美食街不宽,一条街长度估计有2000米,2米多宽,街面建设已经很光鲜亮洁,可能为了九月份的金砖会议。欢迎国际盛会在厦门召开。街道两侧的店面不大,估计小的只有6—7平方米,稍大的十几平方,2000多米的长街两侧四十多家吧,每一家店面按它的职能,烧烤居多,餐饮居中,我都到摊前停留了一下,一口之欲要十元我看店面逑集在一起,多是外地来客,青年男女,当地人去销售很少,尤其是周末节假日人爆满,那就赚一笔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这样的机遇下,杀猪的一个愿杀,一个愿挨,就没有伦理道德可讲了。
我对烧烤不在行,怕热没有口福,我到每一个地方,我也很擅长吃些地方特色风味炙饪蒸煮唯独烧烤火气太大,出门在外有点小灾小难带来诸多麻烦。
几年前我曾经去台湾旅游,垦丁这条街不长,街道不宽,估计只有一米多点,非常拥挤,两侧都是烧烤摊位人民币值比价格不贵,当时台币1:5,所以还是便宜的。但我在这街面来回流连。挤来挤去,也怪好玩的。都是讲一口汉语,黄皮肤。台湾没有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经济建设人心都搞乱了。做成尔虞我诈,互相提防。
垦丁看起来人都是善良的,但是他的人心我看不透。垦丁这块地处巴士海峡间隙地带,一年经常落山风,平日里三级到十二级台风,我仅住三天,三天都经历三级台风,也不是福地,生活不方便,地理环境不习惯。我们在泰国曼波餐厅四菜一汤。耗去1800元台币。生意异常红火。
厦门人和路,台湾美食街,垦丁是它的翻版,很多烧烤都跟垦丁大同小异,并无多大差异!
鼓浪屿,曾厝垵,台湾美食街,在九月金砖会议在厦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放异彩,食在厦门,彰显鳌角。
不在意时光的走,也不在意雨雪的停。因为岁月不能阻止,因为心跳与脉搏无法控制。
今天是6月,又是一年高考季。朋友圈一直转发这样一句话:“每年高考都下雨,有人说那是考试的眼泪,有人说那是父母的汗滴,有人说那是恩师的教诲。让我说这是老天在眷顾莘莘学子们,龙行有雨,虎行生风,今日鲤鱼一跃便成龙,大鹏展翅震长空。金榜题名,梦想高飞。”高考是莘莘学子苦读寒窗改变命运,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竞争平台。因为这个考试制度的存在,令无数家长们对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趋之若鹜。《起跑线》这部来自印度的电影,又一次诠释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共性,不能输在起跑线。拉吉与米塔属于印度的中产阶段,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但是为了给女儿皮娅提供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决定举家搬迁。电影中,印度的私立学校比公办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范围等各方面更胜一筹,于是夫妻俩为了皮娅能够入围当地前五所重点私立学校各种折腾。
拉吉与米塔开始学习英语,米塔甚至更改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俩人各种金钱、学习的努力与花费,却仍然没有能女儿皮娅入围任何一所私立学校。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这是女主米塔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几乎贯穿于整部电影。也是这部电影的源头,电影中的米塔与拉吉前只是印度普通阶层的一份子,通过自己对时尚的敏嗅度,开始了自己财富的积累与身份的变迁。但,她们依然难融入到上层社会。高档小区开PATY,米塔没有办法参加起因每个paty都是按照孩子就读的学校来分组,而自己的女儿没有一所学校录取。小区的孩子也没有几个跟皮娅玩,因为皮娅不会说英语,英语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学校不要皮娅,也许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学校不想招收服装店老板的孩子。
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可以通过假装成穷人就能通过私立小学的审核。夫妻俩为了皮娅,放弃豪宅,举家搬迁到贫民区,开始尝试过自己穷困潦倒生活。为了通过学校的复审,拉吉去工厂做工。米塔开始如同普通农户一般接水、买米,学会粗鲁与人交流,而这些是她们曾不齿的,而如今做这些都只是为了皮娅能入学那所私立学校。他们在穷人区遇见了普拉卡,这位善良、淳朴、助人的劳工帮助了拉吉。普拉卡为了帮助拉吉的手更符合穷人的样子,教他做工、带他挤公交车、把自己的薪水暂借与拉吉。为了给拉吉女儿凑齐学费,不惜以身试险制造了交通事故来获取赔偿。这是靠运气的事,那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很差?当普拉卡什的儿子抽签没有抽到名额,最后只能去公立学校的时候,天真的孩子问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运气很差,而不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当父亲的普拉卡什也不想给孩子灌输这个社会本就不公平的现实,反而让孩子觉得并非自己不好,而是自己的运气太差。听完这一席话,内心百感交集。婴儿呱呱坠地,原来从他们出生那一刻起,有一些东西就注定了,有一些人那么努力,可是依然生活的如此辛苦。有一些人特别的善良,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当普拉卡什知道拉吉假冒穷人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去了私立学校,而自己的儿子失去了名额后,普拉卡什痛心疾首的.说了这句话。这句话很催人泪下,道尽了现实的无奈。穷人努力勤苦劳作,希望自己能够活的更好一点、穷人努力争取社会限有的资源希望孩子能摆脱自己同样的命运。在她们满怀对于这个社会美好的憧憬时,富人出现了,富人轻而易举的掠夺了她们的资源。这个场景在那年热播剧《虎猫虎爸》也出现过,家长会为了送孩子们读书,拼命的利用自己手上的人脉资源。
这就是影片中有名的私立学校的校长,一个在电视台前面大放厥词自己曾经是女仆的孩子,因为读书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每年会拿出25%的名额提供给穷人的孩子,免费给他们提供学费,但是需要交纳二万三的活动经费。当拉吉要把自己女儿的学位让给普拉卡儿子时,校长居然说了一句:“那我怎么从中受益。”就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击溃了拉吉的内心,这与他内心中的那份理念与信念背道而驰。校长的一言一行,我想起了这些年,师德沦陷、丧失。关于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前几日朋友圈刷爆了关于赣州四中校长跳楼的事件,我们都怀念那时简单、纯净的师生情谊。师生如父母、如朋友、如长者。是物欲、情欲、权欲使得师德每况愈下,还是社会的土壤不良风气不断滋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国守法、教育育人、终身学习,这是写入中国教师法大纲的标准,师生关系的冲突也越来越建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中。是什么让一个从女仆家的佣人享受过特殊待遇的孩子,从怀着一颗对于社会感恩的心变成了一个利益熏心的商人,把教育事业当作了投资与交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份拷问不仅来自与社会,还有每一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让我们为这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们鼓掌影片的最后,私立学校的家长会上,拉吉带着公立学校的孩子们登台演出,孩子用他们的努力和天赋向大家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当拉吉上台前说让我们给这些私立学校的精英孩子们鼓掌的时候,家长们很配合的鼓掌。 而当拉吉说给公立的孩子们鼓掌的时候,一时间鸦雀无声。这就是这个社会对贫富和阶级的看法。拉吉说:“平常我说印地语,我妻子说英语,她就做在下面。我们有奢华的座驾、宽敞的豪宅,可我们说不好英文。别人嘲笑我们,我自己并不在乎。可是我的老婆在乎。她绞尽脑汁想改变我的习性让我看起来更加儒雅、博学,可我不行。千万不要让我拼博学这个单词,因为我真的拼不出来。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非人品。我们曾经以为这所学习能让她变成博学,于是各种折腾。我们曾经假扮成穷人入住在XX市,于是又偷又骗不堪的手段,我们居然成功了通过了审查,窃取了她们的权利。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让我女儿与他们一起学习,她们穿着肮脏的破衣服、偷窃东西,满嘴脏话、教我的孩子打架,可是刚才孩子证明了如果她们能如愿进入这所学校,那她们未来都能不可限量。进这所学校不是你们在培养她们,是她们在满足你们。在没有电视、玩具的环境下的乐趣,我女儿在这里没有学会,少即多、分享就是美德,而真正学会却在巴拉巴,我女儿是跟那个孩子学会的。可她们进不了这所学校,为什么?因为有我们公立的虚伪的家长、还有那这样的校长,随时偷走她们这样的机会,她不仅仅是个校长,还是个生意人,已经失去了她的本质,沦为一桩生意。可我不会教育我的孩子剥夺孩子的教育的权利。”虽然影片的结尾虽然觉得拉吉讲的有道理,但没人为他鼓掌,更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响应他。
最后拉吉做了一件他认为正确的事情,把女儿退学,去读公立学校。最后她夫妻俩也明白,无论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对孩子而言,接受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她真正的好。
他言语落时,盛着开得最艳丽红梅的枝头在静谧无垠里折断,惊扰了暂栖的寒鸦,留了片漆黑的尾羽,在大片素白里显得尤为突兀。
许是睫上有落雪,又或是眼疾复发,我竟有些看不清周遭。
十年前听生母一句“就此别过。”
手起刀落我耳边起了风声,也是这冰天雪地里,只是那时还不曾种梅,可印象里似乎也有红梅盛放,色彩灼灼,即便隔着长远的岁月也不得不半遮着眼去望。
这一望却真真是人去楼空了呀。
“长光。”语气平平,他倒从不见什么耐不住性子的时候。
我定了定神望向他,乌发白衣,眉眼如剑弩能穿云裂石地窥见人心底,却又着以温软锦绣,不至使他的锋芒过分外露。
妙极了。
我俗不可耐地想着,随即与他作别。
汽车在我美好的想象中到了桃花源的桃仙岭,这里已进入了万亩桃花林,在车上看这里的桃树还像冬天一样,落了叶的桃树,枝丫交错,在阳光下静静地站在山坡上、田地里,只有远处看到一两树桃花,也不是很美艳,其他为什么还不开呢?我心里一阵阵失落,哎,怪只怪我来早了。老婆看到我失落的样子说,既然来了还是下车看看吧!
我们下车来到桃林、走近桃树我才发现,每株桃树的枝枝丫丫都挂满了花苞,有的花苞即将张开花瓣,有的已露出红色的尖尖,最次的也很饱满了,像是积聚了大量能量,攒足了劲。这样的场景让我理解了什么叫含苞待放,原来含苞待放是充满生机、是积极向上、是能量大蓄积,是奔放的渴望,只要谁一声令下她们就可以尽情地开放,就可向人们尽情地展示她们的美。
看着这些含苞待放的花蕊,我被感动了。她们经过了冬天的严寒考验,默默地积蓄,有时会被人误以为没有了生机,枝条甚至整株树被人砍掉,也因此失去了绽放的机会;她们在春风春雨中绽放,又在春风春雨中凋谢飘落;她们听的是季节的命令准时开放、按时凋落,她们把最美的形象留给人们,把最精化的东西传递给果实,绝不拖泥带水。
我在这些花蕊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只是渴望看到她们美丽的一面而忽略她们为绽放所经历的。正如在社会生活中羡慕别人的精彩,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艰辛,也梦想自己能有光彩照人的地方,却又不能长期坚持付出。也如这桃花源的发展,经过三年闭关谢客提质升级去年底完工,提质升级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开园后游客却稀少,有人就开始说三道四,但今天的情形是人满为患。
我之所以迫切要去桃花源看桃花,是因为桃花的花期不长,而且开在”春无三日晴”的季节,稍不留神就过了赏花的时机,我不想看到飘零的落花,也曾喜欢林黛玉的《葬花吟》。此刻,我明白花开是花蕊能量积攒的结果也是时光的号令,正所谓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花开有时,谢亦有时,况且落红不无情物花作春泥更护花。我应取的态度是爱花而不因花伤,爱春、惜春而不伤春。
答辩日期一再延后,等到来的时候,也不会有机会再见了吧。
尽管研一的一年里好多好多的不开心,但是等到自己不定在哪里坐下来,看看周围的景物,发现我对这一年里遇到的一切竟然如此怀念。
再难带我去吃好吃的西式面点,再难陪我晚睡一起聊天,不会再有人跨年的时候凌晨赶来陪我度过原本一个人的节日,不会有人一遍嫌弃又一边关照我的小小日常。
每一次分别都难说下次再见,但是经历的一切再次回想起来还是会引起情绪波澜,喜乐在心内翻滚,却无以表达。
是不是鼓足了特大的勇气,才能够亲手摧毁这些回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要让痛苦缠绕。
为什么变的是我,为什么伤害你的是我。
忽然间,好多回忆都来了,压的我踹不过气。
一起在外地的日子,互相依偎,白天各自上班,下班我就买菜回来做饭给你吃,你知道我累所以你每次都洗碗,你也知道我不爱洗碗,你不挑食,我做什么你都吃你都说好吃,你每次吃了饭都爱躺着,然后我陪你一起看电视一起打游戏,最后夜晚相拥而眠。你知道自己上班忙,所以总是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来陪我。我们也经常吵架,或许是在一起太久,彼此之间的陋习深知。后来你上夜班,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少了,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的我,你怎么看得出来。
哥就在这个火车站前负责清扫工作。去年秋末冬初的时候,他心脏不舒服,急惶惶打电话给在另一个城市的爸,爸让他就医。后来他去了医院,打针吃药,慢慢好转了,病因是太劳累。
那火车站方圆几公里的地界,全是哥的管辖范围。不用想,不用看,我都能知道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那个东北人耿直诚实的个性,是断不会偷懒的。日复一日,早上4点出门,晚上6点回来,一条一条街道打扫,而且还时常会被检查。遇到雨雪天气还要加班,而加班费,是每个小时20块钱。
小时候小儿麻痹让哥的左脚变成残疾,又在洪水中泡过,长大后还被自行车撞过,雪上加霜的境况让哥的左脚愈发跛得厉害。他没少被人嘲笑,但了解他的人又对他颇为敬重。他写诗,投稿,总有作品见报。他说不上身残志坚,但从没放弃过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为人仗义,挣了钱帮一些困难邻居和朋友,也会被恶意的人骗,但也结交了不少知心好友。
东北的冬天,可以用“风刀霜剑严相逼”来形容。凛冽刺骨的寒风,随时飘来的大雪,以及路面那些厚厚的冰凌,都成为哥工作中巨大的障碍。我无法想像在平地走路时尚且不好维持身体平衡的他,在冰雪交加的路面上打扫时,滑倒过几次,摔疼过几次,手冻得是否裂开过,脚是否冻得没有知觉过?他这个被别人嘲笑的,却用自己双手挣生活的残疾人,该如何度过这艰难的10多个小时。
夏天的时候,跟哥建议让他开个小店,我们兄弟姐妹出资。可他问了半天,觉得投入太多,还是又转回到环卫工这个岗位上。我常常强迫自己不去担心他,但在年节前,总要给他寄点儿钱。每次都被哥严辞拒绝,他说自己有低保,又有工作,虽然挣得少,但总归够一个人花,不需要我们资助。
虽然寄的钱数额不多,但对于在县城生活的他来说,毕竟会让生活宽裕一些,固执的哥从不接受。偶尔的一两次,估计他可能是真的有困难了,才勉强收下钱。然后就是客气地左谢右谢,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在县城那个小社会圈子里,仿佛都没什么秘密。哥的终生大事是被他自己放弃了的。也有女人不停抛橄榄枝,但他已经过了那个心动的年龄,考虑的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有二婚的,有农村户籍的,有家庭困难的......总之,都是各怀心腹事,但就是缺少知心的和真正能两情相悦的,哥却压根不再提成家的事。
我离家已经20多年。那些历史的家族的原因将哥一个人留在了县城,而相隔不到1小时的高速车程,有爸的家。小我4岁的弟西行在异国他乡,大我3岁的姐也打拼在京城。母亲在我14岁时因病离世,这个家从那时起开始不完整,开始渐渐远离我们可能一帆风顺的既定轨道,开始变化,开始游离。
我渴望有那样一个热闹的年,许久不见的兄弟姐妹和老父亲欢聚一堂,四世同堂已不是梦想,我已成功升级成姥姥,爸也成了太爷爷或太姥爷。那么多山长水长的思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蹉跎在岁月里。
昨天哥让我替他发短信,说要感谢一个女人对他的帮助。我欢天喜地措辞了半天,绞尽脑汁把能用上的客气和礼貌用语全用上了,终于在5分钟后收到了那个人的回复。我献宝似地转给哥看她的回复,谁料哥却生气地让我不要再理她。
过了好半天,微信上才收来他的解释。他曾帮助过这个人患有肺癌的妈妈,但这个人以为哥对她有企图,便轻视起哥来。又见他独自一人住在县城,常嘲讽他自不量力,同时把哥曾资助过她的事情当成谈资,对他时有人身攻击。哥让我发短信,只不过是让她知道,哥不是孤单一个人,他有兄弟姐妹,有亲人,不可以随便被欺负。
我听完,心酸了很久。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过哥的困境呢?我原来以为的困难,只是所谓金钱上的拮据,而无法预测的艰辛,却是这世间最难懂的人心。我忽然无比恐惧起哥所处的那个环境来,又在短信里再三提醒他注意不要乱发善心,会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那天晚上一直失眠,无法入睡。
活着,原来如此艰难。我们可以用一双手、可以用辛勤劳动、可以用善良和智慧改变生活,改变人们眼中仿佛很卑微的人生。但我们改变不了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触不到的善变的人心。
总喜欢把每一个时期自己的文字和相片定期整理成册,努力地塞进存储盘里,再在未来某个时刻翻出来回忆一遍人生。住进回忆里却像永远走不出回忆的感觉,是对时间的不安全感吧。
“矫情”二字大概是对“佛系”一词最中肯的解释。思维永远是跳跃的,拥有和感知的一切永远都是随心的,不会真正难过也并未曾真正的开心。害怕孤独却永远住在孤独的最中央,喜欢喧嚣却在聒噪的繁华中捂紧了耳朵奋力逃离。我问这样的情绪究竟好不好,你说你也不知道。
偶然会静下心思考,假如某一个时期,更换的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如今路过瞳孔的风景是否会截然不同,那些所谓人生之旅里经历过的种种,似乎像是从一开始就被设置好的绿皮火车,沿着既定的路程停停走走。读心是件太累的事情,却总会很贪婪的祈求遇到的所有都具有完美因子。
翻到两年多前随手写在日记本里的一句话“听说东京的樱花又开好了,听说墨尔本的雨季又快开始了,听说卢塞恩的雪山变得更加娇媚了。只是,这么久过去了,你始终还是一个人。”努力地想了想,却想不起当初写下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
一想到身处的城市冬天没有雪就觉得很绝望,连雪也摸不到了吗?也是笑话啊,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稀罕过雪呢?到了这儿反倒是想起雪了,我在安徽这里冬天没有雪只有雨,冬天比我想象中的冷没有暖气这里买菜也不成捆儿的买,而是论个儿的买。
意外的是二人转意外的受欢迎我在家都懒得看。和我家一点儿也不一样。我讨厌发人生感言,也懒得猜是什么意思。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人总有中二的时候。小时候看书看多了,成了书呆子。长大却比小时候更像小孩子了,知道粘人知道撒娇知道孝敬父母喜欢唱歌喜欢聊天喜欢动漫喜欢小说喜欢游戏。
至于恋爱问题我是无所谓是男是女是攻是受是物品还是机器人2333不过可能爱我的那个人还在他(她)妈妈的肚子里,或者是在幼儿园的门口嗦冰棍。我只想对他或她说,你快点过来吧。你爱人都要不活了,还磨磨蹭蹭什么啊再这样我可就飞走了拜拜了您。有首歌词应该符合现在 我爱的人她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