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共14篇)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1

1、因人施教和分层次培养,形成高技能人才的梯次结构。

2、实施关键技能或工种带头人制度,拓宽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渠道。

3、实行“首席技术工人制”,为技术工人搭建实现自身价值,立足岗位成才的舞台。

4、实施“导师带高徒”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新老交替。

5、实施技师岗位聘任制,促进岗位成才。

6、注重实践培养,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7、实施“轮岗制”培养,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全面性和适应性。

8、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9、加强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2

一、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应于学校、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教学机制——校企合作。这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现有条件和资源,采取双向教学方式,为学校培养优秀毕业生,为社会提供合格就业人员。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培养应用型和高素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和企业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保障,同时为企业雇佣到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员工提供支持。赤峰市在2011年8月举办“2011年全区促进就业招聘会暨内蒙古与北京跨区域促进就业招聘会”,在招聘会当天就有3000多人与用工单位达成用工协议。这次招聘会北京市共带来了85家企业100多个工种30000多个就业岗位。赤峰的现场招聘会提供了150多家企业的40000多个岗位,全区12个盟市共组织了1000多家企业50000个工作岗位。使不同起点的就业人员找到适合自己从事的岗位。但高等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有时由于对自己的定位不准,因此错失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从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所以只有校企结合,才能实现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规模效应,从而走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实现学校与企业双方共赢的局面。

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产业大军,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寄希望于高职教育,培养技术过硬、钻研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率、实现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所走的重要“一步棋”。今后世界的竞争在人才,人才的竞争在教师,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且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转化成生产力的“双师型”教师是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中之重。截止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拥有教职工近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为26.8万人,师生比为15:1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5.7万人,占21.3%,其中天津、山东、湖南等省区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超过25%。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专科)院校拥有外聘教师6.8万人,其数量占专任教师数的25.3%,一些大城市高职院校的外聘教师人数甚至超过专任教师人数。在外聘教师中,有1.6万人具有“双师”素质,占外聘教师总数的23.4%。目前赤峰市从事高职教学的专职教师近千人,而外聘教师寥寥无几,形成了赤峰市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的方针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摸索出来的一条有效的路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将着眼点落在“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创建上,制定短期的、循环性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学骨干、教研带头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期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进校演讲或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研讨会,树立榜样学习机制, 为课程改革提供明确的方向,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迈进的步伐。

三、课程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单位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工作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出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结合工作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有针对性地、高效地进行课程设置。将课堂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课程是学生从事生产实践的第一车间,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的标准要求,建设现代化高水准的校内实训基地,营造一种近于真实或高仿真的工作氛围,配备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通用设备和先进设备以及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日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增加亲近感,为生产企业长期与高职院校保持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补充,建设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为目标,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共建。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方向考虑,由于资金有限,需要开发并建立多种渠道与企业取得联系,使得企业在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另外采取签订协议的方式,长期保持与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装备现代化的企业稳定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其顺利由学校过渡到社会铺平道路。

赤峰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很大发展潜力,中青年教师的团队建设还有待完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挥,所以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入探究并努力实践这一特色道路,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不断予以完善,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着力打造行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以期为各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可供借鉴的范例。同时走出符合赤峰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特色的赤峰高职院校发展之路。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从事技术、营销、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本着“以就业为主导, 以服务为宗旨”的目标,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 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为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高职院校则必须做好校企合作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

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孙佩石, 刘峰.学研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合肥学院学报, 2007, 7.

[2]白富民.加强和完善校内实习基地,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9.

[3]魏东新.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2007年.

[4]毕新英.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山东大学, 2010年.

培养园林技能人才的操作途径 篇3

关键词:园林;诚信;劳动;量化

在如今的社会,诚信已经缺失,而在园林绿化中,通过劳动培养学生诚信的品格,我相信通过以下措施能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技能人才。在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协领下,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备的理论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

1 劳动观的养成

要培养一个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在当前的社会中,是很困难的,通过向学生的强施压,启发他们朴素的劳动价值取向很重要。而要培养价值取向,就要通过正确的劳动,获得合理报酬。尤其是中职生,还没有形成金钱的巨大诱惑,或实际感应下,我们应该更早植入劳动的终身概念,不劳动就不能生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取得利益。

应时刻牢记“厚德尚技”的校训,“勤学苦练、强技致用”的学风,力争让学生做一个诚信的劳动者。

积极探索“季节性授课”模式,就象是在做板凳,一个板凳是需要几个楔子订的,我们就需要努力作好那楔子,与他们相融合,最后成为一个整体。

学生任课教师是园林工人,上课地点是道路两旁的草坪边,上课时间是上午8:30—12:30,下午是5:00—9:00。课堂类型是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把我们的说课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让学生完成基本的实践教学。

在实习之前,就要求他们写实习日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每天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最后完成实习总结。他们都说不会写,我就具体事件说话,让他们看一看,听一听,干一干,问一问,先看人家是怎么干的,然后跟着干,在听听工人的经验,接着干,最后问问自己,这样干怎么样,结合老师平时教的,对的就写下来。

2 诚信教育

做事先做人,在之前的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在劳动中,要更多的以他们亲眼看到的来进行现场教育。更多的应该让工人自己说,劳动诚信会获得哪些好处,不诚信又会有什么损失?最好找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工人,干的时间长一些的,他们更有经验,也更能以身作则,让学生能真正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3 融入生活

每个人都要生活,生活中充满矛盾,劳动、不劳动,干多、干少,钱多、钱少,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么多矛盾,不要逃避,选择积极融入生活,面对这些问题,尤其面对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认为生活就是父母提供好的,不需要自己去解决。现在就让他们慢慢地去解决生活中这些问题,终究他们会长大。

4 价值标准的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成功,必先成才。挣钱也得先成才。成才后能看到阳光,照到太阳,荫庇幼苗。

5 节省体力、用好工具

在实际操作中,节省体力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体力有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些事情,就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工人来亲自教。当然,距离自己熟练操作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随着本身能力不断提高,自然会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越来越熟练。

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园林处的园林工人具体教他们怎么干,怎样节省体力,怎样干才能有效果的同时。我注意听,认真记,然后在结合我们的教学,把他们的劳动知识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能够学的更扎实一些,做到与我们在校教学的连贯性。同时我们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完成职业活动的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争取达到“技能过硬”。

6 量化宽松考核

这里不是泛指货币的量化宽松,而是指在实际操作结束后的考核。考核分为三部分,干55~60%、没干1~54%。干得好25~30%、干得不好1~24%。效果好5~10%、效果不好1~4%。这个体系本身形成宽松量化标准。学生没压力,才能更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干了才能最终造就干好的人才。都不去劳动怎么会有成果呢?

在每天的辛勤劳动后,对学生进行量化,谁量化?园林工人,其中考勤、劳动纪律和学风都能进行实际量化,最后有分数,谁来给他们打分?园林工人,怎么打?按照他们园林操作工的标准,要问质量好不好,肯定不差。

在这整个定岗实习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收到良好效果。

我们正在逐步落实以劳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不断完善、滚动修订。在突出技能的同时,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职业道德、良好的交流沟通和团队意识。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4

人才总量不足,青年人力资源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近两年来,工厂团委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团省市委统一部署,紧扣经济发展大局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通过开展“型号成功我成材主题活动”、“导师带徒”、青工技能培训、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成果大赛”、先进操作法现场推广演示会、企业青年素质、状况调查等活动,扎实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积累了青年后备技术人才大军,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思想认识,明确提高青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引导青年投身建设一流航空企业的宏伟目标,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队伍,成为了新时期企业团组织的新课题、新任务。根据团中央、团省市委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厂发展实际,我们感到全面振兴青工技能对于团结动员广大青年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企业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立足本职、提高技能,充分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先后以研讨会、座谈会、团干部培训等形式,深入进行学习推动,使大家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青工技能提升的目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一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力弘扬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青年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根本需要,实现青年的根本利益。当前,由于一些南方同类企业待遇较高,我厂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这种情况下,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青年人才,也是落实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开发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动员、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和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身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必将会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二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具体体现。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振兴等活动,切实帮助青年职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职业素养,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竞争力;有助于提高青年自身技能储备,增强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过程既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青年人全面发展的过程,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迎合了青年学习和成才的基本需求,实现了青年的根本利益。三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与时俱进创新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有益探索。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全面提高青工的技能素质,是在继承和整合共青团以往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抓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有效举措。

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意义 篇5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个企业有无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企业只有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挖潜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潜力,才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没有一支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就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难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企业只有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企业也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稳健而强劲。

3、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增量

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教育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教育投资比物质投资能赚得更多的利润,进而企业人力资本的增量。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企业通过培养一支掌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6

职业技能鉴定 促电力技能人才培养

作者:熊怡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8期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7

1 园林技术专业技能型创业人才的内涵

我国园林技术的高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 目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优良, 能从事园林规划、园林绿化、园林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人员, 不仅要具备园林专业的知识 (包括植物学知识、必要的建筑学知识、生态学知识以及规划、管理学知识等) , 还应当具备实际综合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并能融入新的创业教育理念。总之, 要求园林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必备的创业能力。

2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多数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上来, 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 专业增加相对较快。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 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停留在简单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 对其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1 认识不足, 目标不明确

某些高职院校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 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条件缺乏、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条件下, 急于开设园林相关的专业, 造成高职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产生了不良后果。

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漏洞

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仍然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 或是沿袭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套理论, 没有从根本上指出人才的培养方法, 只是注重了专业课的开设情况;而且在各课程的开设过程中, 出现过多的知识内容重复现象, 甚至没有开设园林的某些专业课。同时, 某些高职院校虽然采用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真正实施起来未能体现学分制的特点, 某些课程的考核标准过于简单或是过于苛刻, 没有体现园林技术专业的特色。此外, 对于课程的开设, 没有注重质量及实施效果。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理论教学较多, 实训课的开课率过少;各门课程的开设没有与其他专业课产生联系, 而是孤立地开设一门课程, 没有将整个专业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

2.3 教学方法陈旧, 缺乏综合素质培养,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虽然各大院校争开园林高职教育, 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原因在于只注重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非智力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如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等。同时, 某些高职院校缺乏课程开设所必需的实训基地, 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灌输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园林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之教师自身欠缺实践经验, 导致过分强调书本知识, 忽视学生的课外实习, 更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由于所学知识不够全面而且陈旧, 再加上实际操作的创新能力差, 导致毕业生毕业时就业、创业能力不高, 不仅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 使高职园林毕业生就业困难。

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技能型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3.1 明确培养目标, 体现高职园林技术教学特色

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塑造和输送高技能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 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要积极借鉴美国等较好国家的办学理念, 注重其创业教育, 培养具有事业心、开创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实际的社会岗位需求和大园林的角度出发, 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 以培养一专 (一个专业) 、二高 (高技能、高素质) 、三能 (能说、能干、能创业) 、四有 (有理想、有能力、有本事、有理论) 、五会 (会学、会干、会交往、会创新、会发展) 的具有开创个性、熟悉园林中各种文件材料的编写要求及方法的中高级园林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为目的, 以3个方向、学分制教学、专项培养、产学结合为特色, 使该专业既有一定的岗位定向性, 又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及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构建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在对各大园林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中, 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公司对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即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创作能力, 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 园林职业教育应针对园林市场现状, 使园林专业的教育内容多样化, 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微观的技术, 如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与小品、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等技术, 还要学习宏观的知识, 如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原理和自然风景名胜规划及管理等理论;同时, 还要学习园林法律法规、市场营销、园林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并且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 对学生进行单项的、综合的、模拟实训的职业能力训练。在实际的培养中, 以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专业、创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该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品质和精神, 能够坚持在园林建设、管理、服务生产和施工第一线工作。因此, 必须把基本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同时注重基本能力、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除了安排有关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外, 还应安排一些时间学习相关的交叉学科以及组织管理、人文科学、艺术类课程,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加入一些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学生学习与成才、大学生就业指导、面试的艺术、职业生涯策划、社交与礼仪等辅导。培养既懂得现代园林技术, 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人文社科、绘画制图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3.3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与职业基础课程, 按照“必须、够用、适应广”的原则进行安排。职业技术课程力求体现应用性, 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和就业方向, 按照本专业各门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和互补性, 将专业课进行组合, 形成不同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小模块。此外, 采用通过任务驱动型教材及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习不同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选修课的开设力求与各专门能力培养相适应, 与专业技术课有相关性、互补性和延伸性, 如插花与盆景制作、园林植物造型技术、园林效果图的制作、摄影艺术、构成艺术等。总之, 在理论课的学习安排上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学以致用、创业与就业结合的原则。考虑到园林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状况, 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如下安排:一是实践课课程的安排。把能够开设实践课、需要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课程进行安排。二是实践课时间的安排。园林专业的许多实践课程是一个系统操作过程, 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因此, 既要安排随堂的教学实习, 又要安排学期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三是实践课实践场所的安排。实践场所既有安排在学校的实习基地, 也要结合产学研的需要, 与校外的几家实训基地 (主要为一些园林绿化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 合作, 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现场实际施工、生产, 以便能系统地掌握园林技术专业各方面的知识, 使其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此外, 一些专业主干课程, 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与小品等课程, 设置专门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 应用这种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设计指导。其他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应用型主干课程如《园林植物应用技术》、《园林工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材, 让学生以任务驱动为主导,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证明, 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具体,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素质高的教师才能胜任高水平的职业课程建设, 才能培养出职业素质高的学生, 才能办出质量高的职业院校。在高职园林教育教学中, 许多园林课都属于实践课, 即使是理论课教学, 其应用性也十分强, 这就要求专业师资队伍应有从事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的实际经历, 对园林工程一线的情况非常熟悉, 能把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来, 更能把就业、创业的观念带入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 又要具有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 可以通过内引外联、下派教师下企业和校企合作, 培养现在大力提倡的“双师型”教师。

3.5 引入创业实践教育

鉴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创业的热情有所不同, 组织园林技术和商品花卉专业的学生一起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增强以及对本专业知识应用的把握, 可让学生进行盆栽的制作与销售。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 学生能够提早进行创业活动, 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创业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此外, 除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外, 还可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 向学校市场推出组合盆栽DIY、自制特色水培花卉等, 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 以便拿到更多的创业资金来继续后期的创业实践。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时代呼唤创业教育, 呼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是沟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面对高素质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 高职院校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办学经验, 积极应对时代教育的新挑战, 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型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颖.关于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 (3) :83-85.

[2]吴道友, 钟平.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20 (1) :224-226.

[3]龚飞.浅谈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之研究[J].职业教育, 2008 (10) :16.

[4]毛燕.高职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6) :27-28.

[5]王颖, 巩如英, 温瑀.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太原科技, 2009 (3) :78-79, 82.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8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多元文化;高职院校;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46-01

技能型人才又称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熟练技能,在生产、建设或服务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尤其指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高等职业院校是培育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专门高等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技能型人才的输出中心。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各类一线生产技能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教育重点侧重于专业技能方面,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文化价值观是影响学生全面成长及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育者应将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文化价值观培养作为新的研究内容,以此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一体化的进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趋势,并对我国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多元文化是把“双刃剑”,虽然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文化心态、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但也使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然而,当前学校培养的内容中,仅仅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 缺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主动应对及调整对人才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

一、以多元文化为背景,探讨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以及良好的国民经济氛围中,各种国内外大中小型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用工规模加大招聘力度。同以往的用人标准相比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的考虑要素。并且不断提高对选取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仅局限于对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层面的要求,也开始逐步重视员工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观。然而,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文化价值观良莠不齐。就用人单位而言,员工的文化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对岗位的责任心、对企业的忠诚度、对自身要求的严格程度等和企业生产、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成为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因为招不到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价值观端正的高素质人才而形势严峻。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三年对全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尤为短缺。有关专家断言,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状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结合职业素质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文化价值观是人对某种文化的坚定信仰, 是人生存于社会所具有的恒定的根本文化价值追求和核心的文化价值取向, 它的形成受到两个因素制约, 即人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条件和传统历史因素。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呈现了多元化多样性的变化。一部分学生在工作后,成为技能型人才之后出现文化价值观却是这一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育者应对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引导,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熏陶,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等途径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1.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受多元文化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整体上来看能够正确认识并坚持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受经济、政治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社会价值观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从而决定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结构。那种长期以来以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由过去基本上是一元化的价值观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

2.高职学生在逐渐转化为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融入社会和世界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社会化特征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思想、信仰、理想和价值判断较早地烙上了更多的社会性印记。而且,由于他们自身成长环境、道德素质、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存在明显差别。总体来说,其物质生活要求增高,艰苦奋斗精神弱化;自主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弱化;竞争意识增强,诚信道德问题突出。

三、试析高职院校对文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法

鉴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文化价值观建设愈加重要。为了培养教育技术型人才的文化价值观,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要在高等教育环节加强培养教育力度。

首先,在思想理论方面,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要客观认识和评价文化价值观随着时代变化丰富和扩充的内容,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使新时代中文化价值观的内容更加完整,使价值理念的调整更趋于明晰和稳定,强化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辩证利益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第二、在教育过程当中,要加强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群体,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内容,采用适当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使学校形成一个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氛围。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建设活动均由学校组织领导,以师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开展文化价值观相关的群体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反映学校师生在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第四、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做好企业对技术型人才文化价值观需求的反馈,以此,更有侧重面、针对性的加强技能型人才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方向和侧重内容。通过就业指导、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为学生量身打造成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9

作者:

【摘要】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运用激励机制,使高技能人才获得社会应有的待遇,鼓励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技能 人才 激励机制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关键岗位发挥骨干作用,能够解决操作和生产现场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高技能人才按技能类型一般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一、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基本保证。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能力与否不仅取决于他的人品,更要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以及爱岗敬业程度和工作水平,这是一个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本质特征。所以一个高技能人才,必须时刻严于律己,要有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献身电力事业,忠诚于企业的远大理想,努力培养崇高的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高技能人才事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2、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是对现代企业职工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也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就是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在信息爆炸、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经验开始贬值,如果不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就无法及时掌握现代技术,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一个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这种危机感,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这是一个高技能人才立足本职岗位,适应时代的基础。

3、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技术水平高是实现这一前提的基础,电力职工只有拥有高超的技术才能更有力量。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单位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单位,一个事业成功的职工也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富有创造力的职工。一个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善于提出改进工作方式的创新思维,要立足现实但又不拘泥成见,既尊重客观事实但又不自缚手脚;只有结合工作实际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公司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但如何管理使用好高技能人才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笔者认为,要想管理好这支队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因素。企业高技能人才激励措施:

1、物质激励。尽管薪酬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但是在中国当前的企业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因为薪酬提供的物质生活保障,不仅是高技能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技能人才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而且金钱财富的多少,也代表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成绩与能力的认可,更代表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技能资本的衡量,还是一个人工作成就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设计出一个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并激励他们不断开发自己潜能的薪酬系统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对于高技能人才来说,薪酬所反映的劳动交换的内涵已不限于低层次的等价交换,而是包含了更为丰富的人文色彩。一般看来,高技能人才普遍将薪酬看作能力、地位、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象征。比如,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满足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需求的作用;收入的高低是工作业绩的显示器,它反映了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表明了员工在企业中的相对地位;高技能人才薪酬的提高,表明他的工作业绩得到组织的认可,或者预期其在企业的地位还可以上升,从而使员工产生成就感,激发最大的工作热情。

2、培训激励。培训激励的突出特点是企业通过对人才提供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提高人才素质,激发人才的更高的创造力。企业可采用开辟多元化职业生涯路径,建立完备的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体系等,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一个能动发展、自我实现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空间,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内在成长激励。

3、精神激励。对于高技能人才来说,最有效的情感激励是对他们的尊重与肯定、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高技能人才情感激励,主要就是“以情动人”,让企业处处充满着具有人情味的激励氛围,使激励真正落实到情感上,打动员工的心,使其与企业产生共鸣。因此,对于高技能人才,要在管理中贯穿关爱、尊重、信任、沟通、赞美等情感激励手段,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公正评价,满足他们情感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

总之,为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平均主义”,要加强完善激励机制的创建、落实和运行,打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10

一、背景

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传统的“企业内训”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我国高技能人才建设的需要。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将弥补传统模式中院校和企业联系松散、结合不紧的缺陷。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而当今,这部分人才普遍存在数量短缺、结构失衡及年龄老化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探索一种适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非常重要,那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培训基地(一)宣贯精神,政策引导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文件精神,培训机构要以服务为宗旨,突出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更新培训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二)签订协议,明确职责

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训质量的根本。培训机构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广泛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有效规范了双方的行为。(三)沟通协作,了解需求

为了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训机构要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受训人员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培训机构的各个专业(职业)项目组要在所对应的行业、企业领域中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单位走访、座谈等形式,通过调研对专业现状、企业岗位需求、结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为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四)多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进行员工培训。通过培训机构与企业双方的共同合作,加强双方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企业不仅要为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更要参与培训机构进行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考核标准等制订工作,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进行。培训机构除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证人才培训质量外,可以为企业选拔招聘的学员进行订单式培训,也可为企业员工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还可由培训机构负责招生,学员考核通过后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使拥有坚实技能技术的人,就业能够得到有力保障。

校企合作,完成研发项目。通过研发项目,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进行教师培训。培训机构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聘请或调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带动专业教师成长。

校企合作。制定教学文件、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等。培训方案和内容要有实用性,要能为企业服好务,因此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和企业行业专家充分沟通讨论,使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使学员接受培训后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校企合作,完成培训对接。在校企合作中完成“培训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培训课程对接职业标准、培训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主导的深层次培训对接。

三、“点、线、面”结合,共同开发培训课程

在高技能人才培训过程中,“点、线、面”结合,开发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按照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规律,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以分析岗位需求的技能和知识为“点”;以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分析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耍求,确定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为“面”;通过点线面结合,全面提升受训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德、能、研’’并举,创新培训模式

培训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在岗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机构先后要与本地注重长期发展等多家企业合作,举办员工培训班,构建“送培入企、员工进校、技师研修”等“德、能、研”并举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实现了集加强基本素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了解前瞻性技术、解决技术难题于一体的培训目标。

1、送培训入企业。加强了职业基本素养

“送培入企”这种培训模式,由校企合作共同探讨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场所及培训效果评价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在企业规模大、人数多、工作时间不好调配等情况下,应企业邀请,由培训机构专职骨干教师送培训进企业,完成培训。培训目的之一是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养。一方面,根据企业要求,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为了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理论素养,培养他们总结工作经验的能力,相应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讲授论文结构和写作技巧,鼓励高技能人才总结提炼具有创新性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加工方法、操作技巧等,形成对其他企业员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论文,引导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送培入企”的另一培训目的是“产、研”结合、传授前瞻性技术。技能培训要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及时将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引入教学,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和企业必须加强在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合作。

2、引员工进学校,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

在“员工进校”这种培训模式中。企业提出培训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分析相关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和需要提升的综合职业能力,共同开发工学一体的培训课程,然后由企业提供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构建课程结构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既定流程,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知识层次、数量、培训时间等要素,将高技能人才引进学校进行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模式实施培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仿真模拟操作部分主要由专职教师承担,技能提升部分主要由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另外,将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3、组织技师研修,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11

目前, 中国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 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才结构的一大薄弱环节。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但参加高级考试的不足10%。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 高级技能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1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 高职教育主要体现在职业性, 它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科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而是强调职业性, 以某一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基础开发教学计划, 注重能力培养, 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能力素质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培养目标出发, 高职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 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 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 应该是既能动手, 又能动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从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行来说, 应该在类型上突出职业性特征, 在层次上体现高等性特点, 将职业性和高等性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更多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相一致, 学生可以在实践环节上得到真实环境训练, 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也有利于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还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互动互利关系,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2 创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时, 必须考虑两个出发点:一是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二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 又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科学知识的无限性和学生学习的有限性;二是市场发展无限可能性与现实就业前景有限性。要达到上述要求,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努力做到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把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传授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把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当前就业市场对学生个人技能的需要结合起来。总之, 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新体系, 满足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学习形式, 它具有鲜明的个性,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环节。实践型课程应注重与创造发明相结合, 选题要注重实效性和创新性, 使实践性课程不仅是模拟训练,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得到全方位锻炼。通过实践, 可以把例行性思维中的想象转化成实际成果, 同时, 还能检验和修正创造性思维结果, 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中抓住创新的机遇。

3 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职业素质发展, 精一门专业技能, 会几门相关技能, 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之路。在强调共性技能达标的同时, 也要创造条件使个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 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 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 在用人上即越来越细化, 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为考核目标。过去, 传统产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 技能考核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 从易到难, 考核等级也依次上升, 行业之间相互独立的多, 相互联系的较少。以铣、磨、刨、钳工种为例, 都有完整的考核系列, 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 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 经常发生数控车床操作工专业和车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车刀, 钳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问题,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单一技能往往与产业界要求和需要相距较远, 或根本不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非常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一是突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专业经验与专业智能的紧密结合;三是强调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紧密结合。要达到以上三个紧密结合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模式, 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模式, 选择符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实习、动手、动脑的条件, 在教与学的合作中师生之间互助、互动, 使学生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新体验。

4 形成以实践基地为主的教学工厂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使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技能/技术型专门人才在教室里是教不出来的, 以教室为主的校园形态适用于知识的传授, 而不适应技能的训练, 学会技能的实现基本路径是加强实践性教学, 即必须在实践基地里练出来。再者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 学生不适合长时间在教室里传授知识, 专业课最合适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做”一体化, 所以传统的教室形态不适应高职专业教育, 需要一些既具有教室功能, 又具有实训室功能的场所。现代高职教育要求融入企业文化, 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起来, 要有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 所以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 即“教学工厂”。根据高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时数要超过50%的要求, “教学工厂”的面积理应大于教室面积, 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应该有别于一般的普通高校, 它是以“教学工厂”为主, 这样的校园形态才能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

5 结束语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 需要全方位的统筹考虑。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 还要求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实践,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这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挑战。解决好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实用性、综合性,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 符合职业岗位鉴定标准的要求, 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 推进教育创新, 优化教学结构, 改革培养模式, 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创新, 优化教学结构, 改革培养模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以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培养体制。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金彪.高技能人才培养初探[J].职业, 2011 (03) .

[2]李晓霞.高技能人才短缺:一个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分析框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 (04) .

云南水运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12

调研发现,目前云南水运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主体和影响因素较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特色培养体系,这既是水运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又是云南水运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人才培养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为此,课题组综合考虑相关要素,构建了云南水运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参与主体包括:相关政府部门、职业技术学校、水运企业、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航运类高校等;功能子系统包括:具有考试认证功能的适任考试培训系统、具有职业培养功能的学校职业培养系统和具有短期培训功能的实践操作培训系统(如图1)。

其中,适任考试培训主要是针对内河船舶船员适任等级的考试及培训,为避免当前监管部门定位不明、考试培训职责不分的现状,主管部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考核与认定上,而将考前培训及考试过程委托给具有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另外,在主管部门进行资质认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方式,培养内河航运所需专业的学生,并通过校一企、校一校等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师资培训,建设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同时,由于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衡量水运技能人才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采取主管部门、水运企业、培训机构、相关院校等多方合作的形式,在全省按照水运区域建设若干的实操培训基地,使得水运技能人员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需求。

云南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通过以上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持、协调互动,共同实现水运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既具有扎实内河水运理论基础,又具有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用性强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铁路施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论文 篇13

1.2 是以“训”代“培”。将培训等同于培养在目前铁路企业中较为常见,在企业年度总结和领导讲话中也经常见到,全年企业共开展多少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多少人次。将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天然地等同于培训,而没有分析开展的培训是否能够提供所需的知识,能否真正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上来,而未能从单纯的培训向培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转变,具体培训的形式,也未很好的从离岗集中培训向在岗培训转变。

1.3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国有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与外企和私企相比,明显不足,而有限的培训经费用于技能人才身上的更是微乎其微,在铁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忽视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现象,对专业技术人员有规范的职称评审机制,每年专业技术人员都有进行继续教育的机会,而技能人员的评聘工作却做得很不够,没有形成正常的技能等级的晋升机制,对技能人员的培养工作非常薄弱。

1.4 注重短期激励,缺乏长效机制。近几个来,铁路施工企业日感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广泛开展了技能鉴定和技能比武工作,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技能人才实际收入与业绩、贡献相脱节,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功效挂钩问题。一些单位也建立了技能人员按层次享受技能津贴制度,但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仍相距较远。开展技术比武也是在上面有比武安排的基础上,企业才开展相应工种的技术比武,未能将技术比武正常化、制度化,真正成为技能人员比水平、学技能、表先进、促后进的有效载体。

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原因。铁路施工企业进入市场后,必须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在激烈的竞争中为降低成本,许多原本职工做的活都分包给了民工做,加之职工不愿干,也干不动,久而久之,技能也就越来越差,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企业不再批量接收新的工人,也就没了作为技能人才后备人员培养的源泉。

2.2 机制原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思想,而那些不学无术,会钻营的人一个个活得有模有样,有效打击了技能人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和渠道 篇14

近几年,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许多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 阻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面临的瓶颈

1.1 政策与法规尚不健全

政府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支持, 使院校与企业合作中很多现实问题一旦发生都无据可依。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 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 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因此, “政府呼声高、促进措施滞后”是影响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问题。目前, 校企合作主要靠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去磨合、摸索, 合作的层次比较浅。教育部有宏观的政策导向, 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以及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的政策法规亟须制定。

1.2 中职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目前有相当多的中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未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是很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还有的学校尚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缺乏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有的热情和动力。站在企业的角度, 不少企业没有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 总是狭隘地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生产与经营,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 企业不必为此过多地分散精力。

1.3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脱节, 难以适合企业需要

目前, 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多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 大众化和学科化等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影响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 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职业特色不浓, 让校企合作产生隔阂。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 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厂以后不能独当一面, 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1.4 学生职业素养不高, 难以适合企业需要

近年来, 学校加大了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 但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上明显不足, 致使职业院校的学生从学生身份到企业的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好上岗的心理准备, 进入不了实际工作状态, 学生也不能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约束自己, 不服从公司管理的事情屡有发生, 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影响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当然校企合作的愿望也就大打折扣。

1.5 实训管理不到位

一是组织不到位, 院校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共同成立实训管理机构, 职责与权力仍然不够明确, 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二是制度不到位, 虽然许多中职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训管理制度, 但普遍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导致实训流于形式;三是指导不到位, 由于校企双方都尚未形成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使得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指导处于比较盲目、不够规范, 甚至放任自流的状态。

1.6 沿用传统评价体系, 无法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

中职学校传统的课程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 更多的是侧重记忆的效果,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常常分开, 这种考核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论成绩优秀, 但在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动手, 操作技能差, 而有的学生呢, 动手实践很熟练, 问他个为什么, 却不知从何答起, 对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分析。考试分数几乎成为教师给学生所下的学习某门课程效果好坏的唯一结论。这种考核评价模式带有片面性, 没有把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 缺乏过程考核,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发挥评价体系的教学管理功能, 不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2 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瓶颈的具体对策

面对中职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必须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政策引导, 法规保证

首先要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 企业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严格规定院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引导权力下放, 使企业、职业院校拥有校企合作所必需的财权和事权, 只有政府把角色改变过来, 校企合作才能有新的局面;建立职业院校行业、地区基金会, 用于支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税收优惠;建立各级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 加强对合作教育的指导和协调。同时, 加强执法, 坚持依法保护校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

2.2 中职学校和企业需更新理念, 明确责任

中职学校应积极更新观念, 自觉主动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坚持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复合性。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 大力拓展合作思路, 强化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意识, 积极为企业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持续优质服务, 以优质服务求得企业的认同和大力支持。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高度发展的受益者之一, 同样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尤其国有企业是推动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人才保障、技术进步与更好的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中职学校, 履行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2.3 加强教学改革, 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力度

要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中, 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确保工与学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首先, 要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本着“够用、实用、应用”以及“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则, 在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确定胜任这些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 针对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将课程整合和内容综合, 确保所学课程与工作要求全面接轨。其次, 要以实施工学结合为手段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形成“课程训练+综合训练”的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和“认知实训+跟岗实训+顶岗实训”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体系。其中校内训练的内容、要求、环节、步骤等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校外实训, 确保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训全面接轨。

2.4 加强职业院校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院校特别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学, 忽视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院校与一般的培训机构相比, 更要发挥育人功能。企业关心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敬业爱岗, 这是很多学生特别欠缺的。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与各行各业的专业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道德教育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强化实习、实训性, 多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 体会和修炼, 才能逐步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

2.5 加强实训管理, 加大实训过程的监控力度

首先, 中职学校必须与企业联合成立实训管理机构,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管理责任, 共同研究制订实训计划和管理办法, 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其次, 应制定《专业实训大纲》、《专业实训指导手册》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实训管理文件, 明确各阶段实训的具体项目、内容、步骤、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实训过程的管理具体办法;最后, 要加强实训过程的指导, 明确实训指导老师的职责, 规范实训指导工作的基本环节、步骤、方式和方法。强化实训指导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确保“工”与“学”的相互衔接和融合, 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职业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

2.6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开展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改变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 实现学生学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教”和“学”的各项活动。实行以实践为主, 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采取笔试, 动手实做, 产品制作, 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 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核,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 成为技术业务的多面手, 获得就业准入的“通行证”, 以“一书 (毕业证书) 多证”, 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志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 2008 (2) .

[2]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 2006 (9) .

[3]朱文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上一篇: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下一篇:公交公司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