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精选11篇)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1

一、导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资料

1、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3、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4、互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三、比较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

四、学生小结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2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 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能根据判别条件进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 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更能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根据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 学生年龄比较小,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归纳推理能力较低,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判别方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通过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 创设更为有效探索活动和更为合理的探索顺序。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一) 说设计理念

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 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大屏幕演示)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学生旧知, 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别方法, 从而引进新课。

2. 讲授新课

(1) 动手实践:让学生每人拿出两根牙签或火柴 (长短不定) ,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摆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 (3) 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 培养竞争意识, 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2) 教师演示钉制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

方法一:将两根木棒AC, BD的中点重叠, 并钉子固定, 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 再用木条AD, BC加固, 得到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解决问题。

(1) 实际生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 李大爷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同学们想想看,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2) 通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并学以致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例题精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式证明法, 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随堂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OE=OF。

(1) OA与OC, OB与OD是否相等? (2)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了习题组有层次的教学, 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巩固和提高。

(四) 小结

(1)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2) 平行四边形判别的条件。

(五) 布置作业

(1) 课本P104习题1, 2, 3; (2) 《资源与评价》P70。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八、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设置,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强化练习, 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归纳总结新知。

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 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 反馈评价及时, 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 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期盼控制中。

九、教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我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

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篇3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感悟绿色的美妙,从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感受绿色的韵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紧接着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呢,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感受绿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

五、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1、语文教学中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本次教学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缺少课堂生成。

3、学生还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以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为主,对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还体现不够,评价内容只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对过程和方法评价少。

4、语文教学味不浓,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够,学生的朗读缺少个人体验。对文中的重点佳句指导不够。

六、新的教学设计

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象这样的写景文章最后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绿色的韵味。初读课文,紧抓绿色的美妙。突出绿和人的和谐统一,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利用网络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汇报中后完成相关的习题。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5

第六单元(12课时)

21、西门豹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充分表现了西门豹过人的才略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会写“豹、魏”等10个字,正确读写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尝试读,整体感知

1、板题激趣:

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没听说过“西门豹”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动物──豹子的种类。那么,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2、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这一课生字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

3、默读,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试着连起来说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思考读,体会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a、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b、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集中交流,梳理问题(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b.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d.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a、b为重点研究问题。

三、作业:

1、识字写字

(1)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能既整齐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给大家介绍经验?

2、书写生字词,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探究读,品味赏析

1、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读文,概括归纳。

2、铺垫问题,加深理解: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大胆想象。

3、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细细揣摩其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学生再自评、互评。

例如“扔巫婆”一节,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架起、投进”等词句揣摩、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感情读,入情入境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自己读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也可以;读全文也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也可以。

2、朗读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选择部分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有官绅、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拓展活动

1、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2、课外编演课本剧。

22、七颗钻石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体现了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赞扬了小姑娘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及新词,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

22、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接着一股清澈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3、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

(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

(2)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2、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2)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

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

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3)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孝心)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4)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

2、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3、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1)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2)展开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涸、罐、绊、舔、凑、唾沫”指名读字音

2、区别形近词,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如 罐和灌 舔和添等。(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ǎo,dào)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zuān)石。

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

方法:

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举例:(1)、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四、作业

1、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2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别董大》和《赠汪伦》这两首诗分别再现了高适与董大、李白与汪伦离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音韵的和谐、情感的丰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想象及交流意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欣赏古诗,整体感悟

1、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古诗《别董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拼音,查字典,与老师、同学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及你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要求掌握的生字的字形。(注音字“雁”读yàn不读àn“。君”字的部首是“口”。)

3、抽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

三、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1、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自己感受诗意,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问。

3、全班交流,通过自己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补充。)交流预设:

(1)、我联系下文明白了题目告诉我们作者与董大分手时的情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值得学习。)

(2)、我从诗句中读懂了前两句是写分别时的景,后两句是分别时作者对朋友董大的真诚相劝。(你能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吗?)教师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古诗。

(3)、读了1、2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此时正值日落黄昏,天色昏暗,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我是先理解这两句话中的重点词“黄云、曛”,然后用从词到句的方法理解。指导朗读这两句,评议,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通过交流体会诗的背景。

(4)、重点指导最后两句: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莫愁”、“知己”、“君”、“识”的意思。再抽生读,并在评议读中感受诗意,感悟诗情。(朋友间那份真诚,那份深情和那依依惜别之情。)

(5)、齐读,男女生读,师读,全班读,朗读中反复揣摩,体味诗情。

4、用心朗读,理解背诵。

(1)、对诗意方面的疑难可让学生相互交流解答。

(2)、对诗的表现手法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略作指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例:生若提到为什么要写他们在这么坏的环境中分手,教师可适时介绍作者高适,介绍他的朋友董大,帮助体会诗境。指导朗读。(更慢、更缓。)

(3)、师读整首诗,3、4句诗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并故意夸张一点。生学着读。

(4)、生再读,抓“别”字展开,谈谈你的体会。在反复揣摩中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感悟,感悟诗的韵味美,体会诗的节奏美,读出音调起伏与情感升降。感悟诗中蕴含的朋友间的真诚和诗人慷慨大度的气势。

5、指导背诵。

第 二 课 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千里黄云白日曛,渭城朝雨浥轻尘,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莫愁前路无知己,劝君更尽一杯酒,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

五、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24、猪八戒吃西瓜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叙述孙悟空、猪八戒在采果子的途中,孙悟空教训猪八戒以及猪八戒受伤后,承认错误行为的故事,告诉人们要诚实,犯了错误要改正。教学目标:

1.运用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读通、读懂课文。

2.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对那个又馋又懒,笑料百出的猪八戒一定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学一篇有关猪八戒的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猪八戒吃西瓜》。(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这是一件怎样有趣的事吗?请大家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出示自学思考题: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师生评议)

四、质疑

把读课文时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 二 课 时

一、回忆上节所学内容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答)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

二、确定阅读重点

1.哪些自然段写了猪八戒吃西瓜的经过?(5-7自然段)

其他段写了什么?(l-3自然段写猪八戒吃西瓜的原因。8-13自然段写猪八戒吃西瓜的结果)2.课文重点是什么?(5-7自然段,猪八戒吃西瓜的经过。)

三、自学课文

出示思考题,默读思考:

猪八戒发现西瓜以后四次偷吃西瓜都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结果怎么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反馈

1.讨论思考题。(交流)

(从中体会到猪八戒贪得无厌、嘴馋、自私。)2.朗读有关自然段。(要读出猪八戒的可笑、愚蠢、馋相)

五、总结

1.由这个故事你想到什么?有什么收获?(指名说)(做人要勤奋,应先想到别人,否则不会有好结果。)

2、朗读全文。

积累与运用

(六)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意思,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掌握“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写法。

2、读、背名人名句,理解名句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名句。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意思。

4、鼓励学生去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主动记记、收集一些名人名家的对联。学做对联,初步掌握一些有关对联的小常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整理故事,训练概括、复述能力。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欣赏佳句美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和运用名句。

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温故知新

1、分组读两组句子,一组读把字句,一组读被字句。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这两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4、全班交流,师引导通过比较,发现新的知识点: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

5、拓展练习:你能试着仿写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6、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作用。

7、同桌互相举例,做练习。

二、语海拾贝

1、自读名人名句,边读边悟,体会意思。

2、小组读,相互检查,说说名句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从名句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人名句。

5、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名句?教师可出示一些收集的名人名言。

6、比一比,哪一小组收集的名人名句又多又好。

三、点击成语

1、学生自由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画龙点睛”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四、作业

1、自主积累成语。

2、背诵、收集名人名句。

第 二 课 时

综合性学习

1、带领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所见的对联。

2、以小组为单位,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了解名人名家的对联、平民百姓喜欢的春联,拟定介绍的要点。

3、讨论:对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准备情况初步了解,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

5、开展活动:对联大联欢。在小组中评比哪位同学收集的对联又多又好,哪位同学听得最认真。

6、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比赛,大家评议哪位同学的对联最令人满意,哪位是最佳小听众。

第 三 课 时

一、习作百花园

1、引导语:这单元我们听了许多的故事,你能来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吗?

2、回顾本单元内容,把握写作方法。

3、抽生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4、小组讨论,拟定习作内容。独立完成习作练习。

5、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6、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7、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二、抄写自已的习作

第 四 课 时

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轻声读摘录。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反馈信息。

3、抽生读文,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三种不同的美,美在哪?

4、摘抄最喜欢的句子,并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

5、自由读短文,交流读后收获,说说你的友谊。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6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

忽略()

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

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7

课 型:

精讲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朗读中理解田鼠们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讨论中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深刻哲理。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了儿童喜欢听寓言故事的心理,寓深刻道理于语言中,增强了学生阅读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掌握课文内容,对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应该好好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从简单的小故事中,明白生活的大道理。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教具准备:

1、搜集有关田鼠生活习性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循环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阳光是什么?它能收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收藏阳光”。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质疑:谁收藏阳光?为什么收藏阳光?收藏阳光有什么好处?

3、出示作者资料:(古庆书)王尔山,女,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学士。1998年加入《羊城晚报》科教文化部,后转到经济部,主要工作是版面编辑;2000年10月加入南方日报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已完成主要专题包括“9·11”事件华盛顿现场报道(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纪念周斯德哥尔摩现场报道(2001年)、“9·11”事件一周年纽约与华盛顿现场报道(2002年)、美国报刊主编访谈系列(2002年)、英国报刊主编访谈系列(2003年)、英国大学校长访谈系列(2003年)以及美国大选访谈系列(2004年)。著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理解词意。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循环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义。(6分钟后,比一比谁掌握得好。)

1、生自学。

2、各小组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出示生字、词语,集体订正易错的字。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求学生边读边作记号,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和没有读懂的句子。小组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6分钟后,比一比谁学得好。)

1、生自读。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

本文讲述了田鼠尼克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在寒冬到来时,给同伴们带来温暖与快乐的故事。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物质的储备,还需要精神的力量。

五、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1、学生自己书写本课词语。

2、给生字组词造句。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收藏阳光

物质储备

温暖和快乐

精神收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感悟故事蕴藏的深刻寓意。

2、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启迪学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循环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田鼠尼克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在寒冬到来时,给同伴们带来温暖与快乐的故事。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物质的储备,还需要精神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课。

第二循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文章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分钟后,看谁总结得好。)

1、生快速浏览课文。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

第一部分(1~19):主要讲述了田鼠尼克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在寒冬到来时,给同伴们带来温暖与快乐。

第二部分(20~23):由故事描述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受。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1~1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寓言主要讲了什么?思考:当其他田鼠们都在休息时,尼克还在干什么?田鼠们听了尼克的回答后,表现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学得好。)

1、生自读。

2、小组内交流。

3、反馈。课件展示:

(1)“什么?”其他田鼠吃了一惊,相互看了看,以为这是一个笑话,笑了起来

(2)最后,他们变得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尼克,你真了不起!”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次笑相同吗?

A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补白”,既当作者只用寥寥数语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去丰富它现在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你觉得(1)句中的“笑”是怎样的笑,田鼠们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什么?

B后来,其他田鼠的态度有了大转弯,他们为什么说尼克“真了不起”? a引导体会:冬季来了,会是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扮演尼克,积极发挥想象,用上不同颜色的词语,根据课件的画面提示,描述夏季的美丽景象

昏暗的洞穴,因为有了尼克收藏的阳光而明亮、温暖,因此,田鼠们说:“尼克,你真了不起!”萧瑟的冬季,因为有了尼克的收藏而色彩缤纷;枯燥的冬季,因为有了尼克的收藏而情趣十足,因此,田鼠们说:“尼克,你真了不起!”

b如果尼克和其他田鼠一样,只收藏坚果和稻谷,这个冬天田鼠们会怎样度过?——尼克收藏的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它的收藏带给别人的是精神上的享受

c尼克的“了不起”还因为它收藏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当其他田鼠休息时,尼克还在忙碌,他收藏了勤奋;当田鼠们嘲笑尼克时,他“没有理会,继续工作”,他收藏了();当他向田鼠们展示自己的收藏的同时,他收藏了()

d尼克的收藏不仅使别人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也使自己成为了精神上的富翁。

五、感悟生活,加深认识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寓言”,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实在的道理

1、课件展示: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

人生也像四季一样,当我们幸福时,是处于()季节;当我们遭受困难、不幸时,就像身在严冬现在,你知道课题中的“阳光”指什么了吗?请大胆说说你的理解相机板书:精神储备

2、课件展示:

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A田鼠们的物质收藏是什么?尼克的精神储备呢?

我们人类的物质收藏是什么?生活中,你收藏过“阳光”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同桌交流

成长的路上,也许有许多忧伤,但我依旧不忘收藏阳光

()是我的阳光,()是我的阳光,()也是我的阳光…… B你是怎么“收藏阳光”的?

收藏阳光,用我的(),收藏阳光,用我的()……

C交流讨论:你认为物质收藏和精神储备哪种更重要,为什么? a展示并引导朗读、体会:如果没有严冬…… 收藏阳光——它会让我们(),因此,对于生存,()同等重要!相机板书:坚强、快乐、充实……

b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衣食无忧时,有时仍会感到不快乐,为什么那么多人放弃自己优越的物质条件去当志愿者?——物质收藏是基础,人生的更高追求是精神储备

六、总结全文

在《花开了,就感激》中,那位感谢茉莉的小女孩是在收藏阳光;在《把耳朵叫醒》中,那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画家是在收藏阳光;当我们一起回顾并肩走过的五年多学习生活时,是在收藏阳光;当我们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是在收藏阳光我衷心祝愿你们未来的路上能洒满阳光。

七、作业布置

写写你所收藏的阳光的故事。板书设计: 收藏阳光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8

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1、读诗题

师: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

生:关塞、边塞

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生: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课件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师: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生1: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生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生4: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生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生:万里长征 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生:边塞远;时间长。

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

生:人未还

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资料:(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师:——所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师: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

生: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师: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

生:凝重

师: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同情征人。

师:该怎样读呢?

生:同情。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

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生1:对征人:„„

生2:对战争:„„

9、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生2: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

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生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生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师: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生5: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

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师:对朝庭的失望

生6: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

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师: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师: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1、读诗题

师: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 生:关塞、边塞

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生: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课件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师: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生1: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生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生4: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生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生:万里长征 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生:边塞远;时间长。

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 生:人未还

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资料:(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师:——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师: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

生: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师: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 生:凝重

师: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同情征人。师:该怎样读呢? 生:同情。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

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生1:对征人:„„

生2:对战争:„„

9、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生2: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

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生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生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师: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生5: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

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师:对朝庭的失望

生6: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

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生: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师: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师: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这样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 利用创设情景,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 读诗)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 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

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 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交流: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 面„„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

维能力。】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 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 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并提高朗读水平】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1、师创设情景: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

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 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边关展示生活的艰辛困苦、想念家乡和情人、渴

望和平的情感。】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

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 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 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 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 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欲望。】

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 1、《出塞曲》这首诗,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的战场,我们齐读课 文,表达对边关战士的敬畏之情吧!板书设计: 出塞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5页“比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 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课前互动

同学们,说说今天上的这节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和各位老师打个招呼。跟老师学个手势,大家举起手,一起来做。(相信你是最棒的最最棒的)准备好了吗,那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一、创设情境:

1、回顾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比的认识和比的化简,老师先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大家请看大屏幕 指名回答

2、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苹果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一学生读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

3、板书课题

这位同学们说的真好,他把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如果有100个苹果,这筐苹果按3:2应该怎样分?

题中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的?

好,下面请同学分组合作,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班的班委会解决这个问题。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苹果,实际操作)。(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学生汇报:(用投影展示)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方法一:

大班 小班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 „„

本次可以找三个同学来展示,还有可以3个、2个的分,还可以6个4个分,或是直接分60个和40个。

方法二:画图

100个

得出算式: 3+2=5 100÷5=20 20×3=60(个)20×2=40(个)

答:大班分60个,小班分40个 教师板书算式。

这位同学们说的真棒,其实这种方法叫做归一法。(在算式前面板书归一法)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大家请看: 出示ppt展示讲解。板书算式

3+2=5

100× = 60(个)

100× = 40(个)

答:大班分60个,小班分40个,比较合理。这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在算式前板书用分数解答)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鉴于同学们的优异表现,老师决定奖励你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好吗?名字叫“智慧城堡”

1、独占鳌头

让学生审题后,指明回答。注意要说出算理哦!谁能用归一法解答。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2、开心辞典

同学们都看过《开心辞典》的节目吧,那我现在就变成了山寨版的王小丫,而你们就是答题的明星。同学们做这一道题觉得困难的时候可以求助现场的同学哦

3、实践基地 美味肯德基

先带领大家来到肯德基店。学生先说想法,在列式计算。建筑工地

再来到建筑工地

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是两个量相比,而这道题是三个量相比,我认为算法应该和前几道是一样的。)

说的非常好,那大家动笔做一下这道题吧。做完后找两个同学口头汇报。

4、再攀高峰

最后一站了,同学们要加油啊。这道题要求同学们在本上动笔算一算。

可以找不同答案的同学来回答,回答正确的问她为什么不直接用42乘呢?(因为42不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而是长与宽的和乘2,所以必须先用42除以2,再去计算)说的太好了,现在我郑重宣布同学们闯关成功!

四、课堂总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吧!(比例分配应用题解题方法)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真是最棒最最棒的,本节课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比的应用 归一法:

3+2=5 100÷5=20 20×3=60(个)20×2=40(个)用分数解答:

3+2=5

100× = 60(个)

100× = 40(个)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语文《出塞》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力目标: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们回想我们这里近3个月的下雨情况。

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出示2005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怎样制作?

老师又提供了2005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分析交流,探究方法。

1.学生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激发兴趣,走向生活。

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的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四、尝试应用,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63页的“试一试”。

完成教材第63页中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统计表,根据表里的数据,你了解了什么?

2.教材65页实践大本营自主完成,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一集体解决的。

3.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自由叙述。

五、总结全课,储存新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篇11

班级姓名成绩

评 价 等 次 优 良 达 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下划“√”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愉快的学习生活,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就会冲刺过关,赢得最佳成绩!

一、基础知识练功房

1、美妙的听力世界: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以后,中华人民解放了,结束了八年的,这一天的到来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中。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就是新中国成立周年。

2、神奇的拼音王国:(看拼音写汉字,你能行!)

Ménglóngkuíwúhéxiézāogāopángbó

()()()()()

Shǔguāngqīng sù zhōng chánghuà xiǎn wéi yí

()()()

3、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浏览阅读审阅翻阅

我们提倡拓宽课外()面,但在()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对一般书籍只需大致()一下即可,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细细(),毕竟我们要()的东西太多。

4、给“赞”字组四个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1)一位观众写信()孙晋芳,说看他打球,使人想起了听交响乐。

(2)许多来中国浏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不已。

(3)我们()长江,因为她有母亲的情怀。

(4)秦王拿着宝璧,连声()。

5、给句子中画线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1)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别人的目的。()

(2)希望后代长得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和胜利。()

(3)体育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4)孙晋芳悔恨自己心胸不够宽阔。()

6、加一加:(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句子意思表达不一样)

这 梨 不 大 好 吃这 梨 不 大 好 吃

这 梨 不 大 好 吃这 梨 不 大 好 吃

7、请按要求完成句子,好吗?

(1)改成陈述句: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2)缩句(缩到最简):老师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

(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合适的内容,再选择填空。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美好付

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向我们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

(4)改病句:半个学期以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8、课文精彩回放:

(1)通过前半学期的学习,让我认识了的周总理,的桑娜,的林业工人,和不贪不占、拒礼拒贿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要想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就要。

(2)三峡是由、、组成。

(3)羌笛何须怨杨柳。

(4)法国顾拜旦被誉为“”。

(5)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那就

。做河里,做林中,做草地上,做天上„„

二、综合能力展示厅

(一)真情表白:

(1)我到医院接病愈回家的妈妈,看到妈妈我说:“”,看到照顾妈妈的护士,我说:“”。走到医院门口,我对相送的医生说:“”。

(2)400米比赛就要开始了!请你给本班运动员鼓鼓劲。

(二)阅读园地:(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并作答。)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满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 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这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了出来。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他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了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位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北师大版附答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试卷-文章内容由<小学教学资源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小学教学资源!http://fydaxue.com/redirect.php?tid=12328&goto=lastpost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

将会花去她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知恩图报,施恩不图回报。”但是善良又往往是很容易得到回报的,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给第二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请给最后一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作批注。

4、“一杯牛奶”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

5、文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那位女子。凯利医生。

(三)妙笔生花:

在庆祝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之际,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祖国六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兴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各民族空前团结。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好吧,拿取你的笔,敞开心扉,任心绪驰骋,纵情高歌吧。请以《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或《祖国啊,妈妈》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要求联想丰富,文笔流畅,抒发真情实感。

祝贺你答完了!是否再检查一遍?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说明

命题思路是:

1.语文考试的命题应根据修订版大纲精神,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如:第一大题第3题让学生在句子中填关联词,第6、7题让学生按要求改写、缩写、仿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及修改病句等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慎重处理“双基”,努力做到“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如:第二大题“综合能力展示厅”第1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本套试题能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拓展延伸为能力训练用各种题型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出题中注意了难易的适度,课本知识点全而不重,形式多而不乱,并且注意了各种知识点考查形式的有机结合。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练功房

1、美妙的听力世界:

请监考老师将下面一段话读两遍(要求语音标准、停连得当、语速适中、抑扬顿挫,只读不写):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以后,中华人民解放了,结束了八年的抗日战争,这一天的到来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中。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2、神奇的拼音王国:蒙胧魁梧和谐糟糕磅礴曙光倾诉衷肠化险为夷

3、花落谁家:阅读阅读浏览审阅翻阅

4、给“赞”字组四个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赞扬赞叹赞美称赞

5、给句子中画线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玩弄健壮刚强广阔

6、加一加:这梨,不大好吃。这梨,不大好吃?这梨不大,好吃。这梨不大好,吃!

7、请按要求完成句子,好吗?

(1)你们没有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

(2)脸出现。

(3)一次爱心的捐助是一朵花,一次热烈的掌声是一朵花,一次温暖的问候是一朵花比喻句或排比句。

(4)略

8、课文精彩回放:(1)略(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春风不度玉门关(4)奥林匹克之父(5)成为太阳一颗星星一条最活泼的小鱼

一棵最挺直的小树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二、综合能力展示厅

(一)真情表白:略

(二)、阅读园地

1、一杯牛奶

2、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

3、略

4、使小男孩感到浑身是劲,看到了希望,迸发出了男子汉的豪气,连退学的念头也打消了。

5、那个女子:乐善好施、施恩不图回报。凯利医生:知道感恩、知恩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练功房(61分)

1、(4分)

2、(10分)

3、(5分)

4、(8分)

5、(4分)

6、(4分)

7、(10分)

8、(16分)

二、综合能力展示厅(39分)

(一)真情表白:

1、(3分)

2、(2分)

(二)阅读园地:

1、(1分)

2、(2分)

3、(2分)

4、(2分)5(2分)

(三)妙笔生花:(25分)习作评分标准

一类卷(23—25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感情充沛。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二类卷(20—22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真挚。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三类卷(17—19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内容,但不够具体,条理较清楚,有少量语病,错别字较多。

上一篇:北京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考试题下一篇:水电安装工程师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