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福利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工作福利(精选8篇)

社会工作福利 篇1

职工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能够给人们生活提供某种方便或带来某种实惠的措施、政策或制度。

社会福利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由国家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全体人民为对象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性设施。社会公共福利事业一般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低费的服务。在免费提供服务时,这些设施的维持和发展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在以优惠价格提供服务时,则由消费者负担一部分费用,其余部分由国家负担。

第二,以某些人员为对象的特别的、专门性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包括民政部门为残废者、孤儿、生活无依靠的老人等具有特殊需要而又无力自理的人举办的福利院、教养院、敬老院等。以及由于突然性的传染病或其他灾害由政府拨付的救助款项也属于这一事业。

第三,主要由国家为照顾一定地区或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对部分必要生活资料的需要所采取的福利性补贴措施。如对寒冷地区冬季取暖补贴,对住公房的居民给予房租补贴等等。这些福利性补贴措施随着生产的发展、条件的改变,会有所增加、减少或取消。

职工福利

职工福利是指由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单位通过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和举办集体福利事业,以方便和改善职工生活,解决职工个人难以解决的生活困难,保证职工正常生活,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福利事业。

职工福利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社会福利的一般特点,但又区别于社会福利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职职工;它的任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职工的共同需要或特殊需要;它同直接生产过程有密切联系,但主要在职工的生活领域里发生作用;它主要是通过为职工提供生活方便,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上发生的困难,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来保证职工正常和有效地进行劳动。

职工福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① 前提条件不同。社会保险的享受是以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为前提条件,职工福利的享受是以劳动为前提条件;

② 享受目的不同。社会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职工福利的目的是在劳动者获得日常劳动报酬的基础上,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而满足职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③ 管理方法上不同。社会保险一般是通过国家立法,具有强制性;职工福利是国家规定一些原则要求,在政策上作些指导;企业职工福利的具体项目设置、享受水平,主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经济能力,逐步扩大和提高;福利基金一般由企业自行管理与安排使用。

④享受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享受方式以个人为主,而职工福利一般以集体福利为主,主要采取建立集体福利设施的方式,以满足职工的共同需要。职工福利的内容

职工福利的内容是由它的特定的对象、任务和目的决定的。根据职工福利项目的不同形式,职工福利可划分为职工集体福利和职工个人福利。职工集体福利又划分为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和集体文化娱乐设施两个方面。职工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包含有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以及理发室、浴室等内容;集体文化娱乐设施包含有企业主办的职工文化馆、图书馆、阅览室、俱乐部、球场、职工业余学校等内容;职工个人福利的内容包括有冬季取暖补贴、探亲假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福利性补贴。职工福利的特点

1、职工福利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包括:吃饭、交通、住宿等日常生活问题,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2、职工福利是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特别是帮助职工解决自己无力解决或很难解决的生活问题。

3、职工福利事业包括集体福利和个人福利两部分,以集体福利事业为主。集体福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免费或优待(包括低廉收费),带有补贴性;二是消费的形式是满足广大职工的共同需要,每个职工都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如职工宿舍、浴室、食堂等设施。个人福利主要是为个别职工的特殊生活困难提供必要的货币补贴,直接支付给困难者,如生活困难补助等。

4、职工福利事业不仅为职工的物质生活服务,而且要为改善职工的文化生活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职工福利的性质

1、职工福利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分配的,但是,这种按需分配不具有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性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产品还没达到极大丰富的条件下,有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某些方面的生活需要。

2、职工福利不是按劳分配,但是,它是以按劳分配为前提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解决职工在参加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的一种分配形式。

职工福利的分配特点

1、它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但又不是经常的必需,而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才需要的,如对托儿所的需要,对生活困难补助的需要等;

2、这种消费具有集体性,即必须由多数人来共同消费;

3、这些生活消费品和劳务的费用,超过了个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职工福利所提供的消费品和劳务的费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和工资奖金一样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支付使用。一方面这有利于保证满足劳动者的需要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个人无力负担大多数福利项目的费用,只有把这笔费用集中起来,当劳动者需要时,由集体根据客观条件来支付,才能满足劳动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提高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如果把劳动者非经常的生活必需品的费用也发给个人,势必形成有的人需要而不足,有的人不需要而闲置。职工福利的分配,必须遵�“机会均等、共同享受”的原则。

职工福利的社会作用

1、职工福利事业能协调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着劳动者之间由于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同时,在国家、集体、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还存在着各自的物质利益。经济上的差别和不同的物质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调节,也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职工福利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通过建立职工福利来调节人们在经济上的差别,缩小由于收入上的差距所引起的不公平感。

2、职工福利对满足职工的精神生活需要,提高职工的文化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不少作用。企业通过建立职工俱乐部、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所等集体福利设施,开展文娱、体育及其他业余文化活动,使职工在业余时间能得到文化艺术享受,从而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多种文化福利设施的建立,吸引广大职工在业余时间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提高文化、科学和技术水平上,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职工福利的经济作用

1、职工福利是保证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原来属于家庭的某些职能必然转为社会职能。劳动者某些生活条件将由家庭供给转为社会供给。例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获得解放,大批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对儿童的保育、教育需要,就要求社会和企业建立福利设施来加以支持;随着科技进步,生产设备的更新,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文化技术要求,这就要求社会和企业在职工培训教育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2、职工福利是有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必需的补充形式。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依靠按劳分配还不能完全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必须建立和发展职工福利事业,以便对消费品进行必要的补充分配。这种补充分配不仅是满足劳动者生存需要,更是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所不可缺少的。

3、职工福利是为职工提供生活方便,解决职工自己难以解决的生活困难,从而使职工能够积极努力地投入生产和工作,促进生产的发展。如,通过举办职工食堂、职工宿舍、浴室等设施,为职工上下班提供交通车或交通费补贴,使职工不必为吃、住、行等生活问题发愁;有的职工因遇特殊事件,发生经济困难,通过福利补助给予解决,就能解除他们的生活困难和精神上的负担等等。

职工福利费的构成

1、国家给各单位提供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中,一般都包括了与职工基本生活有关的必要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费用;

2、企业设有职工福利基金;

3、以企业的管理费中开支一部分福利费用;

4、从工会经费中开支一部分职工福利费用;

5、职工福利设施本身的收入,例如:职工电影院(场),溜冰场、俱乐部和职工业余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的收费,都可以积累一部分用于有计划地新建、扩建或修建职工集体文化福利设施;

6、企业基金、利润留成或税后留利中提取一部分用作职工福利基金。

企业职工的福利基金提取比例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高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调整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基数的通知》规定,列入企业成本的职工福利费,由原来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和各种资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后的11%提取,改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各种资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后的14%从成本中提取,计提福利基金的工资总额不再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福利费提取标准 根据1986年12月6日《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中央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提取标准的通知》规定,1、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费,从1987年1月起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全部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的2%提取。据此计算,各单位统一按每人每月2.40元提取。

2、驻京外地区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费按驻在地的规定标准提取。

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方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福利费按照工资总额的2.5%提取。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福利费使用范围

根据《财政部、内务部关于1964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标准等问题的通知》规定,1、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属的统筹医疗费用;

2、机关、单位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理发室、浴室的零星购置费的开支;

3、慰问住院的患病工作人员少量慰问品的开支。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

1、职工困难补助费;

2、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本单位医疗部门的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

3、本单位职工食堂、浴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食堂炊事用具的购买、修理费用等;

4、本单位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以及托儿所、幼儿园设备的购置和修理等费用;

5、企业自办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6、结余的职工福利基金可用于维修宿舍(包括集体宿舍和家属宿舍);

7、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职工个人福利补贴

职工个人福利补贴是指为解决职工某些带有特殊性的生活困难,由企业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个人的一种补充收入。职工个人福利补贴一般有职工探亲假,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以及其他一些补贴。

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

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是指为帮助一部分上下班路远的职工,减轻交通费支出,而建立的补贴制度。

1978年2月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建立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的通知》,对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作了统一规定。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实行的范围是: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不包括农业人口和市属县城关非农业人口);个别人口不满50万的主要工矿区,如省、市、自治区认为有必要实行时,需报经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现劳动保障部)同意。补贴的对象为家距工作地点四华里以上,必须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或骑个人自行车上下班的职工。补贴的标准为,上下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的职工,原则上由本人负担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工作单位给予补贴。这项补贴费企业单位由企业管理费中支付,事业单位由事业经费中支付,国家机关由行政经费中支出。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

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是指国家为保证一部分寒冷地区的职工在冬季能够正常生活而设立的补贴制度。

1、实行补贴的地区和范围:除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谅山阿孜彝族自治州除外)、云南(中甸、德钦县等除外)、贵州等省,江苏、安徽、河南等省的淮河以南地区,陕西省的秦岭以南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可以发给冬季取暖补贴。西藏地区,由当地政府酌情决定。

2、补贴标准:职工冬季取暖补贴的数额一律按职工本人工资的4%计算;补贴规定有最低限额,如北京、天津的最低限额为16元。职工住在装有暖气设备的宿舍,从1977年冬季起,中央各部及部分省市改由国家免费供暖,既不发取暖补贴,也不再收取暖费用。家庭生活困难补助

困难补助的标准,根据1988年6月1日劳动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适当提高城镇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指出,各地可以在现行困难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本地区职工家计调查和职工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中的人均最低生活费用水平,加以确定。补助标准要从严掌握,不宜提高过多。提高困难补助标准所增加的经费,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的补助由福利费开支;离退休人员由原渠道开支。企业在职职工的补助由职工福利基金解决,福利基金不足的由企业其他自有资金解决;自有资金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可由营业外收入列支。对农村民办教师的生活困难补助

1、对农村民办教师的生活困难补助范围: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农村年老病残民办教师生活费的暂行规定》(88)教计字100号规定,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发给任用证书,享受国家民办教师补助费并符合下述补助条件的现任中小学民办教师: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且连续任教满十五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且连续任教满十五年的,经县(市)以上医院证明,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公致残,经县(市)以上医院证明,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2、农村民办教师生活困难补助费的标准:农村年老、病残的中小学民办教师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生活补助费由原工作单位按月发放。生活补助费标准全国不作统一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经济情况自行制定。但最低补助标准不得少于现行民办教师补助费中的国家补助部分。

3、凡符合领取生活补助费的民办教师,由所在学校负责填报申请表,经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发给证书。证书式样和名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自定。

社会工作福利 篇2

福利社会是有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而成的,本不应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又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它的发展是对人民是有益的。而资本主义确实不断剥削劳动人的劳动力,打着理性的幌子把老百姓的生命一点一点削去。而社会资源在所谓为社会福利被处于垄断地位的政府所掌控,在社会财政压力袭来时,政府出卖社会资源来满足福利社会建设的支出不足。

福利国家就意味着为社会的一些付出而承担后果,就是为此,所以支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需求增长而增加,国家的负担就越来越大。所以出现了一些打着福利的旗号而却做着与福利国家性质相违背的事情,这就是福利带来的压力。西欧的一些所谓的“福利”国家的福利费用确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0年这些国家的福利费用仅占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9.3%,而目前已几乎要占三分之一。各国每年发放的人均福利费,少的如意大利的830美元,多的如联邦德国达1900美元。造成福利费用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 :ⅰ社会计划人口人员对人寿和人口的出生率做了错误的估计,只是社会福利费中的养老金和保健费用超出预计 ;ⅱ失业人员的增加使得失业保险金额的增加,而福利费成为人们的依靠,使得人们懒惰不进行生产更加加深了危机,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ⅲ外来工人的津贴增加,由于福利条件好,人人向往 ;ⅳ掌握福利费用的官员的不到位,滥发福利费,大量流失。这也使得福利社会国家不得不加紧对福利费的收缩。诸如西欧一些大国就进行了强硬的政策调整,如缩减国营日托托儿所的补贴、学生贷款和住房津贴等。⑴努力收缩金额说明了福利社会的负担确实很大。而这些支出仅仅靠国家生产和贸易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所以政府不得不把产生的负担转移到自然上,不断地开发自然所拥有的、有限的资源,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社会资源被有理由的用在了没有生产社会所需品的一群“小羊”。造成的浪费不仅很大,而没给社会创造任何的福利。

社会福利支出造成政府财政的巨额赤字 , 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以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为例 , 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 , 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 ,1951年至1986年 , 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 , 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6] 在1990年 , 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高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 , 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15%。1

因有巨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在二十世纪几乎在走下坡路,而在二十世纪后期及二十一世纪的繁荣则是在政策调整后的,政府不再盲目的进行社会福利的加强。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资源,各国加强了对福利费的调整幅度力度。

社会福利的支出可不是一笔小的支出,对于西方福利国家早期的资本社会是能够提供社会需求资金是足够的,以致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从非洲、中东地区掠夺来的资源转化为资本积累从而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居于上,所以我推测,在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总需求增加,而此时的西方社会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福利社会以欺骗自己的国民。这样的一个情况使得政府加剧了财政的支出,致使原本财政盈余的政府变得有点架不住,加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大对福利国家的财政的考验。 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自然资源已显得疲乏,这使得福利国家不得不进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贫穷国家的资源掠夺,这其中却把人类后代的寄托一点一点消耗,而这种消耗并不能全部带来他所产生的资源,因为有只会享受福利社会创造生活资料的福利而不进行生产的“懒汉”的存在以及从外国来的工人的共同分摊。 属于本国生产工人的福利被用在不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地方,这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福利效率下降,自然资源就浪费在福利费用的推行中!

如果福利国家不进行政策的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扣除科技发展带来的收入外,人民的福利费依然会不断增长。 有人会说,福利国家依赖与资源的程度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随之减少。但是社会进步,社会需求增加,即使科技发展, 发展基础的是离不开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再者,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 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 这必然带来工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 由传统工业部门裁减下来的工人由于其工种、专业技术不符合要求而失业并且很难再就业。同时 , 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巨大革命 , 这必然使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 从而产生严重的失业现象 , 这也是科技革命的消极后果之一。“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首先源于新科技产业革命的负面效应 , 即就业危机。这种危机具有结构性的、非周期性的特点。它绝不限于某一地区 , 而是遍及整个西欧。”2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以较低的失业率为前提 , 更需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 , 以便使国家有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到福利支出和使福利制度顺利运行的行政费用上来 ,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 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失去了往日的强劲势头 , 这对于福利国家的顺利运行可谓釜底抽薪。3

社会工作福利 篇3

关键词:福利思想 福利建设 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52-01

思想是人类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事、物的理性判断,是对现存世界发生发展的一些琐碎的看法和意见,那么近代社会福利思想则是在近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些维护社会秩序、缓和社会冲突、调节社会关系的一套系统的看法和建议。其思想精髓对于完善和构建当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1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近代社会福利思想内容丰富,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实践意义上都是民间和社会各界出资兴建的,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其中有一些值得我过福利建设借鉴的方面。

1.1 社会福利机构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种类繁多,涵盖面广,几乎囊括了救助、就业、养老、职业教育等的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全部。如:郑观应考察了西方福利建设后的感言:“泰西(西方)各国以兼爱为教,故皆有恤穷院、工作场、养病院、训盲哑院、育婴堂”等等。他希望国内有识之士能够效仿,建立慈善机构,为各种弱势群体开辟生存之路。康有为通过国家建立人本院、育婴院、养老院等一系列社会福利设施代替家庭的功能。洪仁玕提出兴建“鳏寡孤独院”,涵盖了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弱势群体,而且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技能培训,实行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相结合的福利模式。

1.2 社会福利运营中的监督和立法思想

为了确保社会福利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们提出一些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福利方案。如洪仁玕提出的“士民工会”——专门负责监督社会福利的执行机构,避免“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的游手好闲之徒领取社会福利善款,保证社会福利效益最大化;郑观应提出要为社会福利立法,他考察完西方社会福利运营后总结得出:西方社会福利运行良好、善款用的恰到好处,其秘诀在于:“好善者多,而立法綦密,所以养之者无不尽,所以恤之者无不周耳”,所以“泰西各国乞丐、盗贼之所以少”。他在当时就看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希望官府学习西方社会“立法綦密”的慈善制度。康有为的“奖勤罚惰”,的社会福利激励机制,这些思想有助于善款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1.3 实行社助、自助、互助的福利集资方式

社会福利需要一定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和集资方式不仅对于社会福利的良性运行起主导作用,而且也是衡量福利组织是否具有潜力和弹性运行的指标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福利事业的生命力。

近代福利思想家们纷纷纳谏、宣传社会福利思想,集纳资金。郑观应提出:富家出资给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和谐,使盗贼、乞丐等有所养,解决社会问题,他指出“无所归者小则偷窃拐骗,大则结党横行,攫世上之金钱,劫途中之行旅,揆其所自,实迫饥寒,亟宜设法扩充,官绅合力,令世家贵族,富户殷商酌量捐资,广为收恤,城市乡落遍设善堂,所有款项遴委本地公正廉勤之绅士,实心经历、酌量章程……所有无造穷民各教以一工一艺等。”与郑观应相比,洪仁玕的思想更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他提出:“兴医院以济疾苦,系富贵好善”“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兴波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他还倡导有钱捐钱,没钱出力,动员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福利事业,基于此,他提出:节约看戏和庙会的钱用来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可见他思想的伸缩性和延展性,当时有一些富家宁愿把钱花在个人奢侈糜烂的生活上也不愿捐资与福利事业。

中国近代社会仍属于乡土社会,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宗族式的保障模式是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之一。康有为看到此缺陷,他提出“去国界,去种、去家”的无国界无家界无族界的社会福利思想,全方位集纳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福利资金捐助。在救助涵盖面上,他践行以完全自由自主的个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将生老病死统统归于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无差别的社会福利模式。

2 近代社会福利思想对当前社会福利建设的启示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对于解决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存在问题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严格界定社会福利的概念

近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一种物质救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社会福利观,对于我国社会福利建设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国对于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比较侧重于物质层面。如姜丽萍对社会福利定义:是一种物质补偿,是指在国民收入经过各种必要的扣除之后国家对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补偿、物质文化待遇及其他派出的收入。李延霞等人指出: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立法或政策规定保障全体公民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概念大多停留与“救济型”和“治疗型”之间,社会福利等同于社会救助,从而忽视了社会福利为民谋福祉、提高生活质量的初衷。因此,社会福利首先在概念上要界定清楚。

2.2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加强社会立法工作

社会福利制度尚未形成,相应的立法和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福利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福利资金滥用、缺乏监督、机构重复等,这些原因使得社会福利在实际运作中秉承着普遍性和全民性的福利观,使真正需要救助的群体享受不到福利待遇。其实,近代福利思想家们也察觉到了是实现社会福利的不利因素,如洪仁玕提出的“士民工会”监督机制。为了保证社会福利效益和收益的最优化,那么,应该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的监督和立法工作,将社会福利纳入到。

2.3 树立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社会福利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不断地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无论是覆盖范围、福利水平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要真正意义上推进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同频共振”,还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大力倡导社助、自助、互助的福利集资方式,激发社会福利活力;二是明确被福利者的权利和义务,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和坐享福利资金。应该使被福利人的物质和精神福利共进步。在享受福利的同时也应该让其树立起自觉谋福利的意识;三是认真考察并做好弱势群体和相关特殊人群的服务,提高和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

参考文献

[1]郑观应.盛世危言[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2]高梦滔.关注妇女健康-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社会福利思想 篇4

第二章、宗教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马丁·路德认为,宗教权力应该服务于世俗权力而不是凌驾于世俗权力。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反对传统的“行为主义”说教。“因信称义”的基本内容是:灵魂能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这个义不在于本人自己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也就是说,在马丁·路德看来,个人不必再拘泥于各种善功戒律,可以通过个人信仰直接与上帝交流,从而摆脱传统宗教生活的繁文缛节,更多地从事有益的工作和活动。他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士不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教徒只要凭着信仰和灵魂就可以得救,而不必借助于由教师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从而实际上宣布了宗教力量对世俗生活全面和广泛干预的不合理。第四章、1.圣西门社会福利思想主张:

1)社会发展的思想:a.圣西门的社会观是一种发展的社会观。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有一个从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新的社会体系不断代替旧的社会体系,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b.圣西门提出社会进步的四条标准.c.圣西门提倡通过社会改革实现人类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的改善。最重要的应当是改进我们的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

2)为民造福的思想主张: a.圣西门认为,为民造福应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唯一的目的。道德家们的任务主要应当是探索组织社会的方法。圣西门由此得出新的结论:在新的政治制度下,社会组织的卫衣而长远的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b.圣西门指出,为了实现社会造福的目标,必须解决所有制问题,同时,还应实行平等制度。圣西门还指出,为了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必须尊重生产劳动者。3)“实业体系”的社会蓝图。所谓实业制度是由实业家和学者,而不是由新旧贵族和军人掌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权力的一种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平等;实行有计划的协作制经济.保障所有人的劳动权并按劳分配.保留私有制,存在资产阶级思想.a.圣西门对法国的现实社会进行尖锐批判,圣西门提出的著名的“实业体系”计划作为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他指出,一切思想和努力所应该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最合理地组织实业。b.他提出,在实业体系中,实业家阶级占有首要地位,是最重要的阶级,没有其他阶级,实业家阶级可能生存下去,而没有实业家阶级,其他阶级就难以生存。c.圣西门提出的实业体系计划具有空想性。他反对用暴力推翻现实社会制度,主张用社会改革的办法建立实业体系,从而使建立实业体系的计划沦为空谈。2.傅立叶的社会福利思想主张:

1)社会发展理论与工业社会的弊端:a.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所提出的有关宇宙运动的观点。他认为,宇宙运动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种类,这就是社会运动、动物运动、有机运动和物质运动。b.傅立叶除出了有关社会运动的阶段理论。第一个阶段是童年或者分散的上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或者协调的上升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期或者协调的下降阶段;第四个阶段时没落期或者下降的分散阶段。c.傅立叶认为,自有史可考以来,人类社会就一直处于不幸时期,总是从苦难走向苦难。d.傅立叶指出,近代工业制度的确立带来诸多弊端:首先,工业制度导致贫困人口的大量出现。其次,工业制度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再次,工业制度加剧分配的不合理。2)劳动协作与“法郎吉”:a.傅立叶根据自己的社会运动理论,提出了建立劳动协作组织的基本主张,这种劳动协作组织称之为“法郎吉”,其原则是“劳动引力,比例分配,人口平衡”。b.傅立叶认为,人类社会要想摆脱贫困与灾难的状态,必须实现两个条件:第一,要创造大规模的生产与高度发展的科学和艺术,这些事建立与贫困和愚昧水火不容的协作制度所必须的,这个条件已经做到;第二,发明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结构,即经济的新世界。c.傅立叶指出,劳动“法郎吉”具有更方面的优点。

3)社会福利主张:a.傅立叶将文明制度分为六个阶段:童年期、青少年期、壮年期、衰老时期、过渡期和保障制度时期。b.傅立叶提出一种综合性保障观点。C.傅立叶指出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政治性。d.傅立叶还主张实行一些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3.欧文的社会福利思想主张:

1)社会问题及解决办法:a.剖析现行社会制度,探讨社会问题加剧的原因是欧文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b.贫困问题是欧文首先关注的社会问题。c.欧文认为,社会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私有制度存在。d.欧文呼吁社会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问题。e.欧文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针对贫困问题,欧文认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对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失业和贫困。同时,欧文还要求政府通过立法,依法收集有关劳动力价值与需求的信息。针对英国当时严重存在的童工问题、女工问题、劳动时间问题、欧文提出颁布工厂法加以解决的建议。f.欧文还对当时英国的济贫法制度提出批评。欧文提出了改革济贫法制度的具体建议。

2)社会改革计划与理想社会制度:a.全面系统地提出一种新的社会改革计划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1816年,欧文已经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公社”制度的思想。1817年,欧文进一步出了“新村”的制度,并详尽描述了这种新村的空间布局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功能、各种人员的职责与生活条件、新村建设所需费用及其来源以及举办方式。b.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社会是一种有机统一体,其中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生活中的主要事情将是生产财富与享用财富,培养合乎理性的性格。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将不复存在。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社会成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欧文进一步指出,理性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有理性的政府。

3)社会福利思想的空想性:欧文提出了有关新的社会制度的系统的思想主张和计划,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尝试,这使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学说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实践性,但这并没有从实践上改变他的学说的空想性质。与此同时,欧文还把建设新的社会制度的希望寄托于雇主的合作方面,并处处考虑如何使雇主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五章、1.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

1)劳动价值与工资理论:劳动价值学说构成斯密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劳动是社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斯密将社会贫困不均归因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斯密指出,依靠劳动生活者的工资必须维持其生活所需,他还指出,粽子不金鱼劳动者生活资料所需直接相关,更与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直接相关。对英国工资情况进行了分析。

2)社会财富与社会福利:斯密指出,社会财富的增长必须服务于人类繁荣与幸福的需要,社会尤其应该关注普通劳动者生活状况的改善。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保持协调,必须与对劳动者需求的状况保持一致。斯密以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增长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

3)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斯密坚决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少一些经济管制。他还指出,由于政府所实行的经济管制,一些特定行业有时能够比没有这种管制时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2.马尔萨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1)人口增长与贫困理论: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殖力与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所能允许的范围时,就必然出现贫困。马尔萨斯认为,按照上述人口原理,贫困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用的。

2)现行济贫法制度的弊端及其解决建议:第一,济贫法往往使人口趋于增长,而养活人口的食物却不见增加。第二,济贫院的人一般都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成员,但是,他们所消费的食物将会减少更为勤劳者、更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应享有的份额,因而同样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第三,济贫法制度影响人们自立意识的发挥。第四,济贫法制度助长了一些人的浪费行为,不利于勤俭节约意识的发展。第五,济贫法制度对民众自由构成影响。马尔萨斯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三种措施:首先,完全废除现有的济贫法制度:其次,鼓励人们开垦新地,尽最大可能鼓励农业而不是制造业,鼓励耕种而不是畜牧:最后,各郡可以为极端贫困者建立济贫院,由全国统一征收的济贫税提供经费,收容各郡贫民。3.边沁的社会福利思想

1)功利主义思想的产生:边沁生活的时代特点对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具有直接影响。工业资产阶级需要一种新的社会理论来诠释其基本社会价值观念与政治权利要求。作为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边沁需要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找到确认其经济地位、政治权利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理论。边沁认为,主宰整个人类社会的是痛苦和快乐。边沁的功利主义:凡是能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的,道德上就是善,在政治上就是优越,在法律上就是权利。2)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福利最大化:边沁把幸福分为四个具体的目标:生存、充裕、平等和安全。他认为,人类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各种事情,并积极探求实现幸福的方法。他还认为应该对现存事物进行不断的批判,同时进行社会改革。边沁指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全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应该注意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社会要关心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社会利益。4.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1)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政治经济学应该以收入或分配为研究的中心问题。西斯蒙第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力的自由快速发展和财富的无限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大众通过工资形式所得的生活资料越来越少。

2)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强调增加财富的目的是为增进民众的幸福,财富的增长应该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利益。经济发展是一个因果相连的过程。国民财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路线。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的过程

3)财富、幸福与人口:在财富同人口的关系问题上,财富的增长必须能够给民众带来幸福,同时财富增长跟人口的增加必须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所固有的矛盾,是“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属于相对人口过剩。

4)政府干预主张:在国家的作用与职能方面,主张实行政府干预。政府应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使个人利益与公共福利保持一致,使收入增长与人口发展保持合理比例。强调帮助穷人获得幸福。穷人生活富裕了,全体国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就愈能兴旺发达。5)劳动立法:主张国家采取劳动立法,来保护占社会最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保证他们的福利也就是使国家大多数人得到了幸福。在工人和雇主的劳动争议中,工人特别需要保护,因为他们是社会弱者,他们在为生活而工作。但他不主张工人组织成工会,更不赞成工人罢工运动。

6)实行劳动保险:国家应该强迫企业家实行劳动保险,并对劳动者遇到灾祸、疾病、年老和失业等风险时的生活负责。他的思想始终没有越出小资产者的利益圈,是一种既要保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又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和经济要求。第六章、新历史学派的内容、影响和代表人物的观点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内容:(1)强调精神、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3)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弊端,使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4)提倡社会改良主义,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代表人物主张: 施穆勒的主要经济观点:(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国民经济发展论(3)价值论(4)经济发展阶段论 桑巴特的主要思想:(1)强调宗教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3)纳粹独裁统治的拥护者。新历史学派的影响 书P104

(1)讲坛社会主义:为了推行社会改良主义的主张,德国新历史学派于1872年建立了一个“社会政策协会”。新历史学派思想家主张通过社会改良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德国的新历史学派往往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学派”。

(2)国家职能认识的转变:俾斯麦认为应该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实行有效社会政策来应付社会问题乃至社会主义运动。新历史学派的思想主张还对19世纪末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产生了影响。新历史学派对国家干预的强烈要求和呼吁,通过影响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从而影响了德国社会福利实践,使得德国成为最早通过社会立法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第七章、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社会主张

1)就业一般理论:充分就业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第二种情况指社会就业量达到一种饱和状态。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求与新投资量的不足。首先应该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措施提高消费倾向。其次应该降低利率,刺激消费。2)有效需求理论: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源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3).经济危机理论:必须扩大政府职能,加强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经济危机病因方面主张从内在结构上分析经济不稳定原因。

4)政府干预理论: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社会货币总支出,扩大全社会对消费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更重要是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政策,依靠和实行政府干预。凯恩斯对国家干预的主张是有限度的。国家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主义的更好发展,而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他的经济危机理论对解决现实经济环境有什么借鉴作用? 1)凯恩斯政策在西方国家的应用

在次贷危机真正形成前西方国家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包括金融救助和稳定政策、货币扩张政策、财政刺激政策以及产业促进和保护政策等一系列凯恩斯主义式的干预政策,预示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的回潮。

金融救助和稳定政策。危机发生以后,金融机构损失惨重,不得不低价抛售金融资产,紧缩信贷。为挽救金融机构日益恶化的资产负债表,恢复市场信心,西方国家采取了救助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政府出资购买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防范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2)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缓解信贷危机的压力。(3)政府直接注入资本问题金融机构国有化,实施“暂时”。(4)改革金融体系,加强财政监督。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了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融资信用,缓解流动性紧缩的压力,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更低的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1)大幅削减利率。(2)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和购买金融资产等方式对市场流动性。

扩张性财政政策。危机发生以后,为了稳定的劳动,防止经济复苏,激发严重下滑的主要西方国家,包括减税政策的实施,增加政府投入、财政补贴的消费系列的内容,如财政刺激政策措施。1)大规模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2)从加大政府投资拉动市场需求。(3)财政补贴和支出,以扩大国内需求。

产业促进和保护政策。(1)加大研发投入的努力。(2)加强新能源、环保投资。(3)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部门的投资。根据西方主要国家基础设施的特点,相应加大木制本体的一般的基建投资。4)支持中小企业,保护国内市场。2)凯恩斯政策在中国的应用

尽管此次西方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我国并没有陷入此轮危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也没有改变。正确认识中国没合陷入此轮危机的原因,无疑有助于我们有效防范和科学应对各类金融和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使中国避免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首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抵御此轮危机的冲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有效抵御各类外来危机的冲击。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抵御本次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拥有灵活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可以高效调配资源、合力解决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我国难以避免陷入此次西方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泥潭。第八章、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1)国家福利的职能与目标:社会福利服务可以对社会收入实施分配与再分配;国家福利促进社会的紧密结合与协调;社会福利服务在解决社会问题有重要作用;国家福利可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投资方式

2)普遍福利主张:蒂特马斯主张实施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蒂特马斯对普遍性社会福利的主张是与他对社会问题的原因的认识密不可分的。蒂特马斯认为,私人福利不利于促进社会平等,反而造成社会不平等范围的扩大与程度的加深,英国现行的私人福利制度削弱和威海了公共福利,这种福利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意识的危害更大。3)社会福利的划分: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蒂特马斯还指出,对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能离开它发生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特殊社会和文化背景,最好的理解办法是对一些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进行详细的解释,而不是仅仅从宏观理论上去把握。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具有重要影响。第十章、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1)左派与右派关于社会福利的分歧:左派社会福利理论十分强调国家的责任与作用,相对忽略个人的责任,社会福利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平等。右派则主张尽可能限制国家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推行市场经济原则。

2)“无责任即无权利”: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无责任即无权利必须不仅仅适用于福利制度的受益者,也应该适用于每一个人。只有造福于大多数人的福利制度才能产生出一种公民的共同道德。如果福利只具有一种消极内涵,并主要面向穷人,它就必然导致社会分化。

3)积极福利:福利制度一经建立,便形成一套具有自身逻辑的自主系统,而不管是否能达到设计者所期望的目标。吉登斯指出,福利改革应该注意的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并不意味着减少风险或者提供保护人们免收风险影响,它还意味着利用风险的积极的一面。4)“社会投资国家”:

首先,在社会投资国家中,作为积极福利的福利开支不在完全由政府来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和其他各种机构包括企业之间共同合作来提供,福利社会不仅仅是国家,还延伸到国家之上和国家之下。

社会福利处工作职责 篇5

一、处室职能

1、拟定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并组织实施。

2、负责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年检、审核。

3、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社会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等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4、指导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精神康复医院、市老年公寓、市盲人按摩诊所的工作。

5、对全市社会福利企业实行宏观管理,负责全市各类福利企业的审核、年检等工作,指导管理直属企业。

6、承办本级福利资金资助项目的评审工作。

二、岗位设置

1、处长

2、副处长

3、社会福利事业管理

4、社会福利福利企业管理

5、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

6、社会福利项目建设

7、贫困儿童专项救助

8、内勤

三、岗位职责

(一)处长

1、主持社会福利处的全面工作。

2、拟定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并组织实施,落实上级与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组织本处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4、负责召开处务会议,研究全处工作和相关重要任务的落实情况。

5、负责制定本处的工作计划和向分管领导汇报、总结工作。

(二)副处长

1、协助处长抓好全处工作。处长外出、休假期间,主持社会福利处工作。

2、协助处长做好与其他处室和外单位的协调工作,做好全处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3、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社会福利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4、协调处理分管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社会福利事业管理

1、负责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市精神康复医院、市老年公寓、市盲人按摩院的日常管理。

2、负责民办养老机构年检、审批。

3、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社会福利企业管理

1、负责全市福利企业的审批、年检、变更工作。

2、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

承办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评审的日常工作。

(六)社会福利项目建设

负责市级国办福利机构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

(七)贫困儿童专项救助

负责全市孤残、贫困儿童的救助工作。

(八)内勤

1、负责处内各类文书、文件的收发、登记、送阅、转递和归档等管理工作,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查阅工作。

2、做好印章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3、负责起草处室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做好处务会议记录。

4、负责处内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的登记、管理工作。

福利企业工作报告 篇6

福利企业工作报告1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7月上旬,我区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27处福利企业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年检认证工作。总的看,20xx年全区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福利企业各项政策法规,生产经营良好,达到了福利企业规定的标准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福利企业就业总人数1463人,其中生产人员1171人,残疾职工644人,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的比例为54.90%,每名残疾职工都有适当的劳动岗位,上岗率达到100%,出勤率达到83%以上。

二、福利企业招收的残疾职工符合国家规定的残情要求,履行了区医院体检、民政审查、市民政局批准的手续,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符合福利企业规定的产业政策,新上岗的残疾职工全部进行了岗位技术培训。

三、福利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到位,企业帐目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税金返还及时,使用得当。

四、福利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规章制度和“四表一册”普遍健全,残疾职工档案完善(残疾职工录用登记表、体检表、残疾人证、残疾职工工作证、劳动合同、劳动保险手册),全部持“两证”上岗,并按规定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经询问,残疾职工工资待遇和各项福利待遇全部按规定、按时落实兑现。

五、福利企业能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都拥有一个热爱残疾人事业、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导班子,都能自觉接受民政、税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都能把残疾职工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一年一度的企业助残日活动和企业日常精神文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力地保障了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经年检和复查纠正,福利企业符合9项年检标准要求,其中烟台市区天民福利纸箱厂因故没有组织正常生产,现予以注销,其余企业合格。特此报告。

福利企业工作报告2

一、基本情况

控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有福利企业23家,职工总人数3317人,残疾人数1102人,占生产人员的比例为33.22%。全年各项经济指标仍有显著增长,实现销售3.27亿元、利税1110万元、新安置残疾职工321人,残疾职工年工资增长26.4%,福利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经济危机影响大的情况下,XX年福利企业残疾人均工资等主要指标均超过上

二、主要工作

(一)完善机制,助推福利企业发展

踞持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福利企业的发展提供多重保障。一是政府推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为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弱势群体,积极营造残疾人平等共享的就业环境,以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促进人际和谐,以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全市社会和谐,把福利企业发展摆上了重要位置。二是部门联动。税务、财务、残联、劳动、卫生、金融等相关部门,在福利企业的申办和管理中,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民政和税务部门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对企业检查一次,互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没有问题的按月及时退税。三是社会互通。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设福利企业发展专题专栏,宣传企业,让社会了解政策现状和发展趋势。政府、部门、社会互联互动,营造政府重视福利企业,部门支持福利企业,社会重视福利企业的良好氛围。

(二)理清思路,规范执法服务活动

依照“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我们始终把服务福利企业作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创建规范化服务为抓手,在规范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目标管理。为了加强对福利企业资质认证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根据《河南省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法》、局将资质认证工作纳入全年民政工作考核内容,并具体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局长总负责,生产办组织实施,专职干部把关的工作机制。年初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分工、规范登记、文明服务。生产办还根据《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严格的福利企业资质认证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图,切实保证了认定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全年认定差错率为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优质服务。全国统一实行调整后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后,生产办专门安排业务理论水平较好的人员深入全市福利企业,帮助企业搞调研辅导,释疑解难,大力宣传新政策。使他们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始终坚持从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入手,树立为福利企业服务的思想理念,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监督。围绕福利企业健康发展,我们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强化监督管理,在认真开展年检年审工作的同时,阶段性有重点地组织进行福利企业的负责人、会计培训班,按要求、有步骤地推进福利企业规范性自觉管理。同时,增强培养福利企业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位、规范措施到位,努力做到责任管理、企业发展与权益保护同步推进、同步提高,引导福利企业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促进了我市福利企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新安置残疾人职工四百余人,缓解了我市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

(三)落实政策,维护残疾职工权益

残疾人职工是福利企业职工中的特殊群体,残疾职工的管理教育是福利企业管理的关键,为此,我们从落实政策入手,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企业完善“三室”(即康复室、娱乐室、图书室),配备适合残疾人职工的餐厅、浴室、专用通道、无障碍设施。细节设计无微不至,让残疾职工有家的感觉,有的企业还专门制定了娱乐、康复、心理疏导等规章制度。

二是抓基本权益保障。维护残疾职工基本权益是工作的.根本。我们每月都安排人员到企业了解残疾职工的保险办理、工资发放、上岗比例、工作时间等情况。各企业在保证保障残疾职工每人每月550元的最低工资足额及时发放的同时,还百分之百的为残疾职工办理了“四金”,残疾职工的福利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抓心理辅导教育。让残疾职工更好地融入企业,融入社会,心理疏导教育是重要的一个侧面。有条件的福利企业还开展了残疾人一帮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请知名人士讲座、开办残疾职工之家,经常举办一些技能比赛、团队合作游戏文体活动等,如正龙食品、中博刚制品等针对残疾职工制订了“对残疾职工实施的优惠政策”,

每逢重大节日,企业还为残疾职工发放生活用品和礼品、改善伙食,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开发残疾职工潜能,帮助残疾职工解除心理困扰,提高残疾职工适应能力。有的企业还定期开办辅导人员培训班,不断提升管理的专业水平。激励残疾职工,热爱工作,奉献社会。走出了教育和就业、培训结合的新路子。

福利企业工作报告3

一、扎实细致地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

一年来,除坚持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活动外,按照县民政局的安排部署,我院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建立组织,统一安排,召开动员大会,制订了活动方案和学习计划,购买了学习书籍和笔记,分发到每一个党员、职工的手里,采取警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理论文章、上级文件,要求大家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学习,详细记录,写出阶段小酷和心得体会。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做好收养服务工作

控止12月,我院共接收寄养老人31名、弃婴接收29名。一年来,紧紧围绕老人、弃婴服务这个中心,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全心全意为孤老、残、幼人员服务。我院紧密围绕这个宗旨展开工作,以行风建设、承诺服务为主题,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窗口”形象为目标,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按照养老服务目标:对老人的管理服务从“零”做起,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树立三种意识,做到四不四勤,注重五轻,尽好六心,落实七点,实现八化,突出九字,力争十个第一。具体来讲:从“零”做起就是要求服务人员对老人实行零距离服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健康长寿为中心,以身体活动起来、思想活跃起来为基本点;三种意识,即树立以养员为父母、以自己为子女的服务意识,一心为老人、一切为老人的责任意识,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老人一时难的敬业意识;做到四不四勤,即对老人的合理要求不推诿、对老人的物品不克扣、对特殊养员不刁难、对残疾养员不歧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注重五轻,即说话轻、关门轻、动作轻、走路轻、搓洗轻;尽好六心,即服务热心、解释耐心、观察细心、护理精心、听意见虚心、对病号不粗心;落实七点,即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少一点、效率高一点;实现八化,即老年工作青春化、居住环境宾馆化、居住安排合理化、设施设备现代化、服务管理人性化、医疗保健康复化、膳食安排营养化、文化活动经常化;突出九字,即想新的、凭真的、干实的;力争十个第一,即以院为家作为第一起点、把爱岗敬业作为第一责任、以人为本作为第一原则、把人性化服务作为第一尺度、把养员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养员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养员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养员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养员的安危作为第一重要、把养员的晚年幸福安康作为第一快乐,从而实现养员及家属满意率高,使福利院真正成为老人养老的天堂。

2、弃婴送养工作进展顺利。我院送养工作在各级的大力支持,此项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截至目前我院共办理弃婴送养24件,已全部按规定程序落实家庭收养,接收社会捐赠收入达15万余元,较好的改善了福利院残疾儿童和弃婴的治疗康复、救助管理,今年10月份与省儿童康复中心取得联系,将残疾儿童送至康复治疗。

3、认真做好来访接待工作。我院先后接待了省儿童康复中心、市民政局领导的康复治疗服务和节日慰问以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热心市民的来访慰问活动等,累计接待来访人员300多人次,接受捐赠物品折价约4余万元,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来院采访报道,很好地宣传了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并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4、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做好服务管理。根据工作实际,我院针对在院老人的党员多且组织关系都不在福利院的实际情况,经与局和系统党委、县委组织部联系,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每月开展党组织活动。同时我院加强内部的管理,对护理、后勤、安全等工作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制,对外来人员和在院人员外出作出明确规定,并落实了门卫,要求每位老人外出签字、请假手续,较好的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现,一年来未发现一例安全事故,为福利院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矗

5、丰富生活氛围,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我院结合节假日,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免费体检和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特别在老人节期间,我院专门邀请了文化娱乐队到福利院演出,为老人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平时积极组织老人们开展象棋、健身等活动。

三、下步工作

虽然我们对学习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在学习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规章制度实际执行起来有打折扣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注重对职工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育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职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加大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争取有关部门对我院的更大支持,促进福利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在院老人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福利企业工作报告4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9月,全市共有受检福利企业25户,主要以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电子元件、电线电缆、服装、印刷、化工产品为主。按地域可划分为:龙沙区9户、富拉尔基区3户、建华区4户、铁锋区5户、昂昂溪区3户、龙江县1户。

二、年审工作情况

(一)学习政策,部署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明确政策。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民政部关于印发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xx〕103号)文件,明确年审工作政策,充分认识此次年审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下发文件,周密部署。经市民政局主管领导和科室同意,下发了《齐齐哈尔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福利企业年审工作的通知》(齐福企[[20xx]1号),对年审工作的审核对象、审核所属期、审查内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建立组织,加强协调。成立了以齐齐哈尔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凤林同志为组长的年审工作组,会同福利企业单位属地民政局共同负责福利企业年审工作。

(三)公布通知,全面覆盖。在齐齐哈尔社会福利企业网页上公布《齐齐哈尔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福利企业年审工作的通知》(齐福企[[20xx]1号),同时要求福利企业到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领取年审文件和相关材料,做到了通知全覆盖。

(四)实地审查,规范执法。一是审查账目,查阅传票。通过审查财务账目,查阅有关票据,了解企业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向残疾人职工支付工资、是否为残疾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二是审查证照,核对岗位。通过审查社保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审查残疾证,查阅在职职工总数的证明材料和实际岗位人数,了解企业是否与每位残疾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残疾职工人数比例是否达到规定标准。三是审查报告,查阅材料。查阅执行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福利企业残疾人职工用工行为的通知》(齐民发[[20xx]13)文件精神及残疾人职工用工承诺情况。四是约谈残疾人职工。通过随机约谈福利企业单位残疾人职工,了解企业是否与残疾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以及残疾人职工是否全日制上岗等情况。

三、年审结果、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打算

(一)年审结果

本次年审自20xx年9月10日起至20xx年10月21日止,完成25户受检福利企业年审工作,合格24户,1户待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对残疾人职工从事全日制上岗工作不重视,存在应付现象。二是个别企业残疾人职工工资不达标。

(三)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是企业法人对政策解读不够,残疾人请削假制度不健全。二是企业法人对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政策了解不透。

(四)整改措施

一是对1户待检企业年底进行复检。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限时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将会同福利企业单位属地民政局对部分福利企业进行督查,确实保障残疾人职工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五)打算

社会工作福利 篇7

关键词:社会工作,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对策研究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发展依赖人才发展的局势日益突出。因此,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制定合理有效的福利制度, 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 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困扰尤为重要。社会工作是运用特定的理念和方法, 对员工的福利保障和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效管理, 以此促进员工福利制度发展, 提高企业的整体效力。由此可见,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员工, 降低了由于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损失, 为企业带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员工对相关福利理解较为狭隘

企业对员工享有的福利内容、员工享有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均作出明确规定, 但是员工自身对这些条款概念界定不清, 理解较为狭隘。同时, 企业相关部门对公司实施的福利制度并未作出有效的说明, 导致员工由于理解偏失造成不必要的福利浪费, 例如, 很多员工不了解工伤的界定和医疗补助的使用情况, 在出现问题时容易与公司发生相应的摩擦。

1.2 企业福利制度制定忽略员工多元化需求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福利内容设定方面多集中在保险和生日、节假日补助方面, 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员工日常需求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去企业在福利制度设定方面仍保持原有单一结构, 则很难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1.3 员工福利成本把控困难

企业制定的员工福利制度具有长效性, 因此对其成本的控制具有极大的挑战。同时, 企业员工存在一定流动性, 企业福利制度并未根据员工的更换而做出有效的调整, 员工福利要求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福利成本的不可控性。

2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其自身价值,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发展依赖员工的发展, 因此在福利制度制定方面不但要关注员工的经济利益, 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最终促进企业整理效益的提升。例如, 对青年员工开展入职前培训, 企业以自身经营模式和工作内容为基础, 组织相关培训。培训过程是企业和员工互相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向员工交代工作基本情况, 并介绍工资晋升机制, 为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同时, 人力资源部门要与青年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 及时发现员工新的需求点, 在工作期间定期召开岗位培训, 对工作中的问题作以有效地解决,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 岗位培训应涵盖岗位适应性辅导和职业发展辅导, 为青年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

2.2 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是衡量企业和自身员工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唯有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才能提高其主人翁意识,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 为企业奉献自身的价值。因此,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福利措施,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例如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 成立社会工作小组或采取外包模式, 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研, 形成调研报告, 并着重分析员工岗位需求满意程度, 以此判断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 工资定期组织团建活动, 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 并且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其休假机会, 从而使得员工在劳逸结合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责任感, 进而认同企业文化, 形成一定的归属感。

2.3 监督企业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

福利制度是维护员工权利的重要保障, 其实施力度直接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 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例如企业可成立福利制度实施监测小组, 不定期对各部门福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审核, 并在此基础上出台违纪惩罚方案。同时, 监督小组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关注员工福利方面具体需求, 利用社会工作中的调查问卷法对员工自身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福利制度调整方案。

3 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尝试, 其以一种新的视角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 既满足了员工的经济需求, 同时也实现了员工的社会价值, 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 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优秀员工的纳入与保留, 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提升了企业经济利润和竞争实力, 使得企业呈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婷婷.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5, (29) :87.

宋朝社会福利待遇达如何? 篇8

宋代幼儿救助机构主要有福田院、居养院(北宋)和养济院(南宋),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于南宋中期,为婴儿局、慈幼局、举子仓和慈幼庄等。无论贫富,凡妊娠五月孕妇,经申报,官方给予建立档案,派专人照顾孕妇起居,临盆时,由助产医接生,所有服务免费。其夫可进行陪护,并免除杂役一年。今日男士之陪产假也不过7天。

婴儿若生于战乱年代(如靖康之乱),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遭遗弃的,由国家专门机构抚养。免费教育,长大后由官方介绍对象,皇帝亲自主婚。为避免弃婴,国家规定孩子多的家庭,可免除各种苛捐杂税。

生子不举,又称“洗儿”,沿海一带家庭都把多生子女当做沉重负担,两男一女最佳,第四胎就会被溺死。不忍杀之的,则遗弃。针对这一现象,大宋政府提出了鼓励人口生育政策。政策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养不起孩子的,国家给钱养之。弃儿则由婴儿局收容立档,官方聘请乳母抚养,按月给粟,孩子长到七岁,停止供给。严令保甲法,取他人子代者,骗取国家皇粮,一经发现,严厉处罚。孩子有病的,有专科医生诊治,原本是一名医生,后增至两人,即两名医生给一名患儿看病。免费。

慈幼庄,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江东转运使真德秀创办于建康府,是更加健全的独立的幼儿救助机构。对小儿的抚养、收养年限、小儿病葬处理等均有详明规定。对于弃儿,不仅官方供养,同时对民间领养弃儿者,也有说法。规定,民间领养者,官方每年给钱十二贯文(约5775.00元RMB)、米72斗,孩子长至五岁,停止供给。

宋代教育分官学和私学。国立教育系统行“三舍考选法”,由国子监统一管理监督。公立学校依等级分为国子学、太学、州郡学和县学。官学覆盖面广,各个县均有,入学门槛低,面向公民开放,不论贫富等级。官学早前收钱,每年交二千文钱,相当于均价四五石米。按照五石米计,宋时一年学费相当于现在500市斤大米(1250元RMB)。宰相富弼力谏止道:“贩夫走卒,社会底层,日求升合之粟,以养活妻儿,还要供孩子上学,收他一文两文钱干什么?又不能兴邦富国。”于是废止,成了免费教育。学生念到太学(大学)时,国家则有助学补助。

宋代三舍考选法规定,太学置外舍生2000人,内舍生300人,上舍生100人,共计2400名学生,合称“三舍生”。神宗熙宁元年规定内舍生食钱(餐费补助)每人300文/月(187.50元RMB)。熙宁五年规定太学三舍生均有餐费补助,为每人1000文/月(625.00元RMB)。寒门学子,在校外没住房的,国家提供住宿及伙食。

官学不包括乡塾,该部分由民间承担,在官方教育政策的影响下,退休官员、缙绅大贾纷纷以资助教育、兴学办学为荣。宋代特别重视启蒙教育,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都是宋人编纂的教材。另乡塾村校十分普及,分布广、收费低、规模小,王禹偁、吕蒙正、张齐贤、杜衍、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受益于乡塾教育。此外,民间私学相对教育水平而言,略胜官学一筹。全国出现38所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石鼓、应天府、茅山等。后来,官方通过赐额、赐书、赐田和任命教官等手段加以控制,成了半官办性质。

宋代官方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主要表现在,医疗救济、养老救济、丧葬救济等等。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官方颁布居养法,规定对鳏寡老人、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月给米豆、病者药之、死者葬之,一切免费。并且设立不同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如居养院,收容乞丐之处;安济坊,有疾治病之所;漏泽园,死后安葬之地。死后,官方还负责聘请僧人为死者超度亡灵。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左右,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的权臣蔡京对此有很大贡献,当时他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安济坊,由中央财政拨款,面向全社会开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宋仁宗时设置“广惠仓”,为宋代首创仓种,主要功能是救济州郡行政辖区内,老幼贫瘠不能自存者,如有余富再惠及其他临近县。相当于备用粮仓,以抗天灾,以备不时之需。广惠仓存粮有明确规定,州郡人口不满万户的,留田租千石,超过万户的则加倍。户二万留三千石,三万留四千石,四万留五千石,五万留六千石,七万留八千石,以此类推。一般在十一月开仓,三天一放粮,人米一升,幼者半升,直到次年二月结束。

宋代族婚制度规定:女方婚前可分得一半家产做嫁妆,夫休妻后(离婚),女方可将嫁妆全部带走。结婚期间,女方所攒私房钱亦可带走。离婚后,可改嫁。

楼店务,后改叫“店宅务”,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并向公众招租。瞅着有点眼熟吧!相当于现在的廉租房。当时,首都开封共有1192间公共住房,每间月租金170文(106.25元RMB)。京畿之地,天子脚下,普通民众能租得起吗?这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完全能租得起。写状抄书铺的状师,相当于律师事务所律师,写一份诉状,价格是180文(112.05元RMB)。

上一篇:我需要的作文下一篇:精准康复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