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精选6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1

这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我的讲课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通过备课、讲课、讲课后的思考以及评委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心中感慨颇多!

一、备课

1.根据自己对于李清照的理解和汤老师对我的一些提示,确定了讲解这两首词的大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2.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关于李清照的所有讲座视频,颇有心得。

3.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图片,完成了本课的教案和课件。

4.请教汤老师,他对我的教案和课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思维跟着课件走;课件美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清楚明白等。

二、上课

(一)优点

1.以李清照两首词为中心,并通过同时期作品的分类拓展赏析其他作品,把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穿插其中,线索清楚,框架结构完整。

2.通过复习学生较熟悉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赏析《点绛唇?蹴罢秋千》导入,可以吸引、感染学生。

3.诗歌教学注意到了读和讲的结合,以读促讲。寓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读等各种方式的读于讲解中,效果较好。

(二)缺点

1.完全把备课内容搬到课堂上,怎么备的就怎么讲,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差,和学生交流互动少,课堂技巧缺乏。

2.课堂提问问题设置不清晰,令学生迷惑,难以回答,以后应多钻研课堂提问技巧,让问题的设置更为明晰化、科学化。

3.赏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提问人数太少,如果能多找几位同学回答可能会有更出彩的回答。

4.有些低估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对词作的赏析较浅,如能把作者前后期作品和同时期作品纵横结合讲解会更好。

三、课后

此次汇报课,让我学会了很多,不仅仅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包括和学生交流、课堂管理等各个方面,如何让上课的思路更为清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如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等实际问题。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承担着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说文解字,造句析义,而是有意识地去启发学生去关注时事、社会,去重视家庭、人际关系,去尊重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去感悟感怀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去热爱大自然,去培养审美情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扬长避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争取一点一滴的进步与提高。

最后,一定要注重课后反思,认真写教学反思会进步更快。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2

1.借助搜集资料了解李清照的整个人生经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 感受意象, 领悟意境, 体悟情感。

3.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理解李清照词两首的写作处境, 进而获得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李清照个人的相关资料, 包括她的作品, 不仅仅局限在词上, 还有她的诗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由远及近, 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八百多年前, 她发出了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壮志豪情;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里, 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在世人的眼里, 她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作家。

1987年, 她的光芒再次穿越时空, 成为太阳系中一颗最亮丽的行星。这一年, 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 而他们都是由15个世界名人名字来命名的。她就是其中一位。

今天这道独特的风景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她就是婉约词派的一位词宗———李清照。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她的词两首走进这位传奇女词人, 了解她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二.忆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回忆这首词, 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忆之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在这之前, 分别在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 (上) 的课外古诗词中收录了李清照的《如梦令》、《醉花阴》, 在九年级 (上) 词五首中选了《武陵春》。然后让学生重点回忆如梦令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 展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生机灵动的少女。

三.问

设计意图:比较这三首词的不同, 设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的这两首词, 让我们看到这位曾经的天真少女, 随着时间的变化, 她的人生历程、她的情感又将经历怎么样的变化?

四.引

设计意图:回忆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 学习古诗词有一种重要的解读方法就是———知人论世。现在就让我们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了解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处境。

五.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理清李清照的早期人生。

一首《如梦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值豆蔻年华、敏感多情的妙龄女子。一句“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让我们知道了李清照早已心有所属。

18岁那年, 她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有情人终成眷属”, 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他们不仅有爱情, 而且志趣相投, 他们喜欢收藏、鉴赏、把玩金石文物。

23岁那年, 由于政党之变, 夫妻二人被赶回山东老家青州。从此他们过着一种安逸隐居、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当青州十年刚过, 33岁那年, 丈夫赵明诚重返仕途, 他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青州生活。这时闺房中就只剩下李清照一人, 闲来无聊, 便写下了《醉花阴》这首词。

六.感知并解读

1.诵读, 联系课本中的注释, 理解重难点字词, 作整体感知。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从字词、意象、意境入手来做详细解读。

李清照的语言风格比较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学生在解读时, 容易理解, 难点是教师需要在重点个别字词上进行适当点拨、拓展延伸。要从意象入手“物皆着我色”, 进而分析出意境, 从而感受词人的离别之情、相思之愁。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写作背景来解读。这样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七.知人再论世

设计意图:按照时间顺序, 继续带领学生解读李清照。

1127年, 李清照43岁, 发生了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同时, 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 (建康) , 赵明诚不得不离开李清照, 前往守孝。李清照一边整理家中的金石文物, 一边准备南下, 但是还没来得及离开, 金兵战火已烧到山东, 十几间大屋子的文物被毁于战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 同年南宋小朝廷建立, 宋高宗重新任用赵明诚。李清照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 她不是沉浸在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中, 而是对国家时政有着非凡的社会洞察力。一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她借项羽之宁死不屈, 反讽宋高宗父子丧权辱国, 表达淋漓尽致。

1129年, 李清照46岁, 遭受一次致命打击—丈夫在江宁病逝。

46岁的李清照到现在, 经历了“国都攻破、国家灭亡、文物被毁, 远离家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 如果之前还有人能陪她一起面对的话, 现在丈夫的病逝, 让她再次经历生死离别之痛, 她一个弱女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除了个人去向, 还有带在身边的保存下来的金石文物。《金石录后序》:所谓岿然独存者, 无虑十去五六矣。

⊙少量拓本、摹本

⊙李白、杜甫、柳宗元等著名文学家的诗文集手抄本

⊙汉代到唐代的石刻副本

⊙十几件夏商时期的青铜器

设计意图:关注金石文物的情况, 加深对李清照处境的理解。

一个单身女性, 身边这么多文物, 不免让小人垂涎三尺。49岁那年, 有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世界, 本该飘落的心有了依靠, 可是不到百天, 二人便又离婚。

再嫁婚变的情感打击之后, 她再次回到孤身一人的世界, 超越时空的孤独, 情感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名族的忧心, 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 她就像一叶孤舟, 在风浪中无助飘零, 看着丈夫赵明诚留下来的《金石录》, 回忆起在一起的种种往事,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 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呢?

于是, 在经历这样的境遇与劫难之后, 李清照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武陵春》、《永遇乐》, 其中晚年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抓住开门见山的十四个叠字, 理清这七组叠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出词人的内心苦闷、无奈凄凉的心境。比如;怅然若失的寻觅、冷冷清清的房间、凄惨惨的内心等。

2.从意象到意境, 加上动作、神情、环境等多层次的渲染, 积聚了众多的愁的种子, 最后归笼到一个“愁”字上。突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 也把女主人公的愁情推向最高峰。

3.联系词人的写作背景。重点分析“怎一个愁字了得”, 进行针对性引导, 除了目前的悲情愁苦, 还有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再嫁婚变之恨。所有这些都表达出一种厚重的愁情。

八.作结

设计意图:对李清照的人生、词风、个人的成就做小结。进而引发学生对李清照的整个历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两期, 南渡是李人生的分水岭, 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南渡前后词的心境、人生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前后两期的作品中, 有一条共同的情感线索, 都是在写“愁情”。但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分析了《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不同的愁情。从这三首词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少女, 成长为幸福少妇再到经历世事沧桑的中晚年女子跌宕起伏的成长历程。

将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与男性为代表的婉约词风稍作比较。主要是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一种是呆呆的、僵化的闺妇形象;一种是有自己真情实感、有自己喜怒哀乐的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加上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细腻的情感、开阔的眼光、颇具造诣的艺术魅力, 所有这些成就了她在婉约词派“一代词宗”的地位。

1155年, 72岁的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与诽谤中走完了一生。虽然李清照没有子嗣, 但是她以及她的文学作品没有绝嗣, 他们将会绵延不绝、繁衍生长, 永远流传, 成为一道永远的风景

九.板书 (略)

点评:

1.教学设计思路新颖, 有创意。由于这篇属于阅读课文, 所以在设计时摆脱了之前学习诗词比较中规中矩的讲解思路, 而是把李清照词三首用不同的愁情贯穿起来,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 演绎了李清照早年、中年、晚年的三个重要阶段的人生历程。调动学生所学的诗词, 让学生对李清照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讲解课文时, 感情、词汇非常丰富, 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有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5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3

《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篇3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便用手拍打讲桌,“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感情过了,教师失态了,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在那一刻,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朱良志先生(时任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可能难度较大。于是,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获取直观印象,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然后分组学习,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全场静穆。在此时,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不宜分组,分组以后,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善于舍弃,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精神得以升华,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我们平时阅读作品,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是因为,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导入时进行了激活,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恰恰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讲述“大革命”背景,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还需要感性的铺垫,分组教学但并不分“心”,背景介绍亦可灵活处理,无须固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式。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学生能在课堂里大有收获,这才是最主要的。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4

——以《李清照词两首》为例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新课改的内涵真正落实到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好学语文、乐学语文”的新课堂,构建高效教学新模式,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和探究的新问题。[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词

高效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思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抽象思维被更多地运用到了学习中,这一现象不仅只是体现在数理化教学中,在语言文字理解中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综观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教材,很明显,中国传统古典诗词分量明显增加了。可见,新课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视的。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基本目标,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知人论世,怀古诵今,势必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本文试图以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李清照词两首》为教学案例,抛砖引玉,谈谈我对古典诗词如何进行高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知人论世”

在进行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生经历进行深入了解,并形成“人物关键词”记录在小卡片上,以便进行展示。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时代背景,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讲授的某一首古诗词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是了解中国自开创诗词先河以来每一时代、每一个阶段诗词的创作意图、发展特点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能够在纵向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地理解每一位诗人、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意向,那么学生才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古诗词中的精粹,也才能够在对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发出慨叹的同时,重新审视近现代诗词发展的趋势和优劣,进而做出自己理性的评价。那么这一过程的完成,就需要同学们积累作家作品知识,熟悉作家作品。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学生不但要熟悉,更要理解他们的代表名作,能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反复研读词作,体会诗词意境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鉴赏词作,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的首先耍熟悉作家作品。在此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设置情境,品味作者当时进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可以运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词之间的相互理解。比如在学到《声声慢》时,引导学生记

忆有关“愁”这一人类特殊感情的相关诗词句,同学们踊跃发言,说出了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愁更愁,化作相思泪”等。有些同学甚至高声朗读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也借此提出问题探究:古人与今人对“愁”这一感情的体会有何异同?同学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答案也层出不穷,各有千秋,但却能够鲜明地表述出对古今诗词中对“悲秋”这一文化内涵的特殊运用,继而引出李清照晚年那种悲愁和孤苦,课堂学习效果显著。

三、引导学生背诵,学习语言艺术

以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大多数学生学古诗词的渠道仅限于课堂。课余时间他们不会去主动学习古诗词。为什么古代文人大多出口成章,谈古论今,头头是道,而今的学生用词匮乏、表达生疏?其原因概莫如此。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学习古人用词用语之道想必是最便利的捷径了。实践证明,多背诵一些具有悠久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杰出诗文,伴随着生活阅历的渐趋丰富将会转化为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他们不仅给学生提供语言的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还将成为青年人提升人生内涵和境界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我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宋词,精选了李清照的部分词作名篇,如《武陵春》等作品进行课外赏析,另外还让学生在课外品读《宋词三百首》、《花间词》、《唐诗词鉴赏词典》和学生喜欢的一些词作家的名篇,要求学生定期背诵,经过一段时期的背诵,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把古诗词中的名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口头表达和作文中。我们经常说“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品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

四、注重对词作的全方位鉴赏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讲解词语及内容,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整个过程是程式化的,其弱点在于教师讲的的太多,学生感知的太少;分析得细而碎,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诗词具有跳跃的时空、朦胧的主题、深邃的意境等特质,决定了人们对其解读必出现多元性的现象。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品质。具有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品质”是完全吻合的。因此,教学中我们绝对不能再以模式化的套路来规定诗歌的表情达意。

相反,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解诗词鉴赏的途径,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欣赏音乐等手段来引导学生鉴赏和品评,学会独立解读诗词,能够结合所学过的古诗词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赏析,从而学会用诗歌去解读时代。而不是用时代来束缚诗歌。能

够使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等的鉴赏术语和“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深化意境”等的表达技巧,在学会赏析的同时,能够把古诗词人精妙的写作技巧融合到现代文的写作和鉴赏中,势必会大大提升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今后步入社会的人际沟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我精选了重庆卫视精品读书栏目《品读》中关于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视频,声画并茂、形象生动,使学生更贴切地了解词作,还让感兴趣的同学学唱两首词,他们兴趣甚浓,效果明显。此外,还介绍一些名家的鉴赏作品让学生品读。

五、提出研讨问题,指引深度交流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验证原理。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同学们发出疑问,为何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一词,在当时英雄涵盖哪些内容。同学们的疑问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我在结合时代背景与同学们交流的同时,也向同学们发出一个探讨题材“英雄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分析了每个时代渴盼英雄出现的深层原因,进而扩大了“英雄”一词的涵义,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通过这样的深度交流,学生对

诗词就不仅仅停留于接近或欣赏的层面,而是上升到探究的境界。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古典诗词的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下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方面。

作者:郑丽媛

作者单位:云南省江川县第一中学

7《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情感体验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通过她的两首词,一起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对于作者,梁衡用“乱世中的美神”来界定,那么何谓“乱世”?又何谓“美神”呢?“乱世”是指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家破夫亡、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腐败无能。“美神”指李清照在诗词、词论、史学、金石学以及其人格方面的突出表现。

二、走进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三、鉴赏《醉花阴》

1、导入: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听这首《醉花阴》:(播放课文录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创作背景: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3、赏析文本: 上片(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布满着“薄雾浓云”,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这种阴沉的天气最使人愁闷难捱。外面的天气不佳,只好呆在屋里。“瑞脑销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啊!(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明确:“佳节又重阳”的“又”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登高,赏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独的作者看来,这个重阳无疑再次勾起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到这儿词人“愁永昼”中愁之根源也便呼之欲出,同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愁更深、更大、更不可断绝。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天气骤凉,孤枕难眠之时,连心都凉透了。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片

(1)、词下片写到的花,是什么花?(菊花)

(2)、全篇不见一“菊”字,你是怎么知道是菊花呢?

明确:“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历来为人称道,同学们能不能看出好在哪里? 明确: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古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如“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程垓《摊破江城子》),然而它们都远不及“人比黄花瘦”精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是直接对“东篱把酒”说的,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如果没有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孤零零地说一句“人比黄花瘦”,就与前面的诗句没有什么差别了,仅仅是简单的类比,没有多少深厚的意境了。小结:《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声声慢》中李清照的愁,不再是《醉花阴》中的那种所谓的“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国家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下面我们来一起体悟李清照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

四、鉴赏《声声慢》

1、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2、赏析文本

(1)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么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字字泣血

小结:开头这句用七组叠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朗诵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2)缘愁选景 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淡酒

急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象探究:

a、淡酒

为何酒是淡酒?

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b、急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急风渲染什么情绪?

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

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

小结: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齐声诵读一遍,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

(3)、为何生愁?

亡国之恨,孀居之悲,飘零之苦。

“这次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

①运用叠词,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写出了由于寻而未得所引起的无限的凄苦忧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③借景抒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像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愁情。

五、课堂总结: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篇6

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40分,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导学号 41594159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 此词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渔家傲》写于早期,其中的“绿蚁”是一种美酒。1.李清照在她这首词作中,写到了“醉”,“醉”起什么作用呢?(4分)答:作者在《渔家傲》中是以“醉”写乐。一方面欣喜春信、赞美雪里寒梅,因美景而“陶醉”;另一方面,在与人共赏梅花、劝人饮醉中,表现了主人公的热情和喜悦。

2.品析“共赏金尊沉绿蚁”中“赏”的作用。(4分)答:这首词的意境十分清丽、明艳,一个“赏”字,就表现出了作者在这种意境中的一种由衷喜悦、兴奋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导学号 41594160

添字丑奴儿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 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3.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6分)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1)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2)芭蕉的特点是:高大繁茂,蕉心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

【解析】 词的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在引起读者的思考,思路自然转换为对芭蕉的描写,为下阕写“伤心”“愁损北人”埋下伏笔。由上阕描写的语句不难看出芭蕉的特点。

4.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或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打在自

注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

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解析】 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词中都用了“雨”这一意象,也都表达寂寞愁情,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也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5~6题。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 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BC)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解析】 B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C词人在上片中表现的是哀情,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

6.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6分)答: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2分),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创设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3分)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1分)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导学号 41594161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

①,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7.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CD)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D.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E.“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解析】 C.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D.应是比喻或夸张手法。8.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

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

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

④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

上一篇:必修一离子方程式下一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