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填写(共11篇)
1、一般居民按正常填写
2、B超报告单结果要赶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3、心电图要粘贴在心电报告单上
4、高血压病人要填写的内容(随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外,还要写以下内容); 1>《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肾功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
5、糖尿病病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6、65岁以上老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2>《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表》
3>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化验单;并把相应的化验结果填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4>X光透视单
5>B超报告单(张云已打完报告单)
6>心电报告单(房本菊已打完报告单)
建立一份完整而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 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工具, 更是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自1月21日以来, 为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立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卫生院抓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之机, 抽调医疗骨干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健康服务队, 在村卫生室人员的协助下, 采取入户调查、提前预约并以村为单位集中体检等方式, 在春节期间对所有当年未接受体检的返乡居民,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该院这一举措受到了辖区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返乡居民的积极响应。
先从重点人群入手
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人口比例較多,分布较广,而且他们的健康需求较多。我们通过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入手,给他们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入户随访等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从中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惠,感受国家这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的现实意义,逐步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好处,争取到了他们的配合、支持和帮助,边服务边建档,大大加快了建档速度,提高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再通过建档的居民在街坊邻居中进行言传身教,以点带面,把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惠及到广大居民身上,使居民主动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健康照顾,大大促进了健康档案的建立。
抓住重点对象
在社区有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栋长、楼长、有文化的、有名气的以及退休干部等,这些居民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周围的居民,我们把这些居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照顾,通过给这些居民提供各种长期、连续的健康照顾,如老年家访、慢性病家庭管理,给他们免费测血压、血糖,听心肺,进行危险因素干预,陪聊等服务,来取信于这些重点对象,在这些居民中树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确立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赢得他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配合,并借助于他们在居民中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实事求是的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改变了周围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使他们对健康档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自愿配合我们建档,促进建档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扩展建档范围
通过前期的努力,大部分居民已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了认识,再通过定期形式多样的义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使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把居民建档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并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给建档居民发放的优惠卡,优先提供健康照顾,大大促进了建档的速度和质量。
加强管理,及时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人生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等因素,社区居民信息以及健康状况在不断变化,健康档案的信息就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健康管理的需要,我们在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时与居民、居委会等及时沟通,及时核实,及时更新,真正做到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给我们的健康管理服务带来很大方便。在纸质的档案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和规范实行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逐步与医疗保障系统相连接,实现各医疗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总之,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繁琐的工作,健康档案需要不断更新补充。工作人员只有热爱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把健康档案真实的、及时的建立起来,使其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郭爱民,主编.全科医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0-121.
工作总结
根据《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建档方式,门诊建档与下村建档相结合。安排合适的下村体检时间,成立由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人员、村医生共同组成体检小组。采取分工协作、分工不分家、边建档边整理。
工作实施方案
一.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各科室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各科室职工的大力支持,主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各科室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并安排专人负责和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镇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村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底,我院共为五个行政村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6438份,建档率94.67%。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6438份,录入率100%。老年人600份,高血压390份,糖尿病120份,重性精神病32份,普通人群6757份。
平孟镇中心卫生院北斗分院
一、为什么发放居民健康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明确将卫生信息化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卫生信息化是推动医改任务落实的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卫生资源,规范服务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能力,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和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方便居民预约挂号,方便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开具处方、治疗工作,进行费用结算。同时,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规范居民健康卡发行、制作、应用和管理,使居民拥有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达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方便居民获得连续、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
三、居民健康卡有什么功能?
居民健康卡主要有4项功能。一是身份识别。二是跨机构就医一卡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类业务应用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逐步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三是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居民健康卡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联结载体,支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统间的共享交换。还可以脱机存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有关信息,满足异地交换共享和社区及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四是新农合费用结算与扩展功能。支持金融等扩展功能,如与金融机构联合发卡,用于金融结算等。
四、居民健康卡的发放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均可申领,发行对象为本地常住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民健康卡首次制卡经费,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解决。补办居民健康卡的成本经费由居民承担。
五、卫生部和地方卫生部门在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方面各有什么职责分工?
卫生部负责居民健康卡标准规范制订,居民健康卡相关产品准入检测,卡发行和应用授权管理,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国家级密钥系统(安全模块)和卡管理系统建设,居民健康卡受理终端统一标识号分配等项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省(区、市)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应用。发行省份招标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工作方案以及改变发行计划应报经卫生部审核通过,中标结果报卫生部备案。各地初次制卡、更换供卡厂商和产品等,均应通过正式制卡环境先行制作测试卡,通过卫生部测试审核后,方可正式制作发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居民健康卡的申领受理和首次采集核实居民个人基本信息。
六、居民健康卡采用何种信息安全保护方式? 一是居民健康卡采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分级密钥管理体系。卫生部建立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及国家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负责生成和管理全国的一级根密钥,并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二级根密钥,分发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并报卫生部备案,负责管理使用二级根密钥,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三级根密钥或者卡片密钥,通过密钥技术防止数据被篡改。二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居民健康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是个人可以设置居民健康卡用户口令,授权读取内部信息。四是居民健康卡应用过程中采用CA证书进行认证,保障读写数据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五是居民健康卡信息必须由专门终端机具读取和写入,并与医疗机构应用系统进行后台绑定。六是居民健康卡个人信息的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七、居民健康卡如何实现跨区域费用结算?
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经卫生部同意,各地可将居民健康卡与市民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各地或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行的已有类似功能的健康(医疗)卡应当按照《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逐步过渡为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存储容量要求不少于32K字节,在脱机离线情况下,可以存储身份识别数据、基础健康信息、管理数据、费用结算信息等,在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没有完全联通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参合农民异地就医、本地结算费用的需要。待将来卫生信息网络和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后,可以实现参合农民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八、地方发行和应用居民健康卡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各地应明确发行、管理居民健康卡的服务机构和专门工作人员,确保资金、设备和业务用房等保障措施到位;制定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的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制定居民申领、挂失、补发、注销居民健康卡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核实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的具体办法;具备支持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并按照卫生部要求,建立本地区密钥与卡管理系统;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
九、卡片制作机构须具备什么条件?
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密钥管理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资质须符合卫生部及国家相关部委规定,并由卫生部负责审核公布。
十、居民健康卡的卡号编码规则是什么?
居民健康卡的卡号采用公民身份证号码(GB1163-1999)。
十一、居民健康卡的卡样有统一标准吗?
(一)一、什么叫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记录与居民健康有关的系统性资料,要求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可用性。
二、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性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建立健康档案的作用:
(1)、具有法律效应,对居民的健康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
(2)、真实系统地反应一生的健康状况,全部个人病史及家庭健康问题。能直接起到预防、治疗、康复、协调的作用。
(3)、能提高人生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对健康问题的评估能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4)、能为病人省钱,减轻家庭负担。
(5)、为疾病的诊断和转诊治疗提供最有效、最准确的依据。
(6)、保证医疗质量的管理,对预防保健计划的实施和保护居民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7)、对社区的健康问题能及时做出诊断,并可以做出最及时的处理方案。
四、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1)、体现人生的价值观、对生命的珍惜和可贵性。
(2)、体现政府对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决心。
1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存在的问题
1.1 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困难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具有人身专属性、敏感性、安全保密性等特性, 造成居民健康信息的采集过程受到巨大的挑战。并且,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隐蔽性、复杂性在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同时, 也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带来了压力。
1.2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瓶颈
根据国家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要求,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记录的文件[3], 如此庞大的记录给各乡镇卫生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 乡镇卫生院要抽调1/3甚至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参与, 为缓解工作压力, 部分卫生院又把部分或全部工作交由乡村医生完成, 辅予一种松散的业务指导, 从而造成信息采集的遗漏, 致使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大打折扣。
2 居民健康档案应用存在的困境
2.1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得不到共享
目前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 还只停留在各乡镇卫生院对档案的利用, 县/区、省/市、国家级的网络数据平台还没有建立, 使得居民健康档案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此外, 各个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软件又不能达到共享, 如计生、民政、公安等各部门按照各自需要的内容设计软件, 造成了管理资料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提高。
2.2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
目前,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不及时更新信息, 错误信息不更正, 不良信息经过法定期限不删除等现象。一次性输入的健康档案资料不能及时更新与添加, 只能反映当时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输入, 形成死档。
2.3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不规范
目前, 部分医院对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没有设置专人负责管理, 也没有建立有效可行的查档方法, 导致虽建档但使用率低的结果。
3 居民健康档案综合应用的前提条件
3.1 加强对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健康档案相关知识培训
首先要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对健康档案的意义和作用的培训。其次, 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地区, 还需要卫生院医务人员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村卫生室建立各种网络平台:QQ平台、飞信平台等数据传输平台, 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对各种档案信息的上报工作。最后, 还要对专、兼职人员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学习。
3.2 争取政府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连续投入及加强专项资金的充分使用
国家和地区的投入是居民健康档案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 而合理、有效的利用专项资金则是确保健康档案质量及数量的有效方式。随着国家对医疗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医疗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多, 而在部分地区, 筹资和补偿机制不完善还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的不可回避却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确保资金投入的连续性、长期性是档案规范使用的有力保障。
3.3 建立区域化或国家的网络数据管理平台
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深入以及对居民信息共享的要求, 使得对网络管理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HER) 应运而生, 根据国内外情况比较, 在2000年澳大利亚HER使用率 (全科医生使用HER的比率) 仅为25%, 但到2009年已上升到95%;新西兰在近9年中, HER的使用率也从52%上升到97%;加拿大HER使用率仅上升了23%, 计划到2016年普及率达到100%, 而我国HER起步较晚, 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推广中, 因此, 加快HER使用率和网络数据平台的标准化建设, 为实现区域或国家的数据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数据更新
如果对流动人口和出生、死亡人员档案不进行及时更新, 就会造成“死”档的累积、档案管理的混乱、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对变化的档案数据不进行及时更新, 就会使得档案的使用率降低、功效贬值, 从而阻碍档案在现实运用中的功效。
3.5 完善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
对于人口资料及健康信息的收集和日常管理, 不但要联系政府、学校、公安局等部门, 还要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报账、临床科室等医疗各部门。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交互使用, 达到人力、财力、物力的充分使用。
3.6 优化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方法
首先, 建立规范使用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室, 指定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与使用的监督作用。其次,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分类大纲[4]: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社区档案的管理范畴, 建立台帐, 分配全宗号。年度统计资料和专项分析材料应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定期收集进馆, 为以后的发展比较和工作决策提供本底资料。个人健康档案使用期限是人的终生, 为便于检索, 对已故之人要有专门的销号检索, 以减少贮存空间占用, 为统计带来方便。最后, 设置卷内目录:按照目前我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般为十项:即一般资料、长期性健康问题、暂时性健康问题、体检记录、接诊记录、随访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辅助检查和其他资料。由于档案是动态形式, 为便于翻阅查找和内容扩充, 一要一人一袋装订, 袋面统一编号, 不同人群用不同颜色标签粘贴;二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做卷内目录, 便于卷内检索;三是将不同型的资料进行折叠、粘贴后归类, 保持案卷整齐;四要对特殊载体材料 (如检验单、X线胶片等) 另行编号, 分开存放, 并在报告单和目录上注明存放号。这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4 居民健康档案的综合应用
4.1 居民健康档案在0-6岁儿童、孕产妇、35岁以上的高血压和 (或) 糖尿病、重型精神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而0~6岁儿童又是特殊需要关怀的群体, 根据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长状况、健康指导、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的记录,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国家“降消”项目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孕产妇健康状况、营养和保健、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产褥保健等方面的记录和指导, 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病死率;在中国老龄化的今天, 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常规体检、慢性病筛查、老年病的预防方面的记录为发现和治疗老年性疾病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8%、9.7%, 而这两种慢性患者的发现率、规范治疗率却很低, 因此,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生活方式指导、规范用药指导、危重情况的转诊、日常血压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记录就显得十分重要;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对重性精神患者健康状况评估、随访、行为干预等方面的记录可以解决一些潜在的对社会和对家庭的危害。
4.2 居民健康档案在非重点人群中的应用:
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对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性文件,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动态的记录, 即为医疗服务, 又为居民的健康做出指导。
4.3 居民健康档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临床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结合,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在慢性病筛查、重点人群健康体检、转会诊记录、中医项目的应用, 达成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目的。
4.4 居民健康档案的其他应用:
为政府、公安局、学校等部门提供“居民健康身份证”, 利于其掌握辖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基本健康状况等资料;为卫生院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健康数据源, 利于医务人员提高诊治水平, 和谐医患关系;为上级卫生部门提供辖区居民信息数据包, 利于其合理规划社会卫生资源, 发挥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作用。
摘要: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 档案内容的更新深化, 为了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死档案”、“信息孤岛”现象, 笔者通过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及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结合多年的实践体会, 总结出了综合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要具备的前提条件, 列举了档案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莉娜.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 28 (1) :107-108
[2]孙巍, 孙丹红.浅谈纸质档案的重要性[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1) :187.
[3]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2) :711.
[关键词]健康档案;农村居民;信息化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的加快,构建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步伐也逐步全面展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健康档案投入比较晚。同时,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大城市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情况明显较好较快。但是,经济、文化甚至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的农村始终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和完善展现出强烈的需要。
1、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
农村较之于城市,消息来源和医疗卫生设备较为闭塞和落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后,农村居民在乡卫生所或者镇卫生院就诊的过程中,对于就诊者的过往病史通过联网之后的数据查询就医护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该就诊者的健康资料。若就诊者常在乡卫生所看病就诊,因病情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去到外地就诊,通过在乡卫生所建立起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更快捷地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就诊者更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同时,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逐步统一建立全国居民健康档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村居民的健康医疗提供了更细致的关怀和保障。随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与发展,農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还凸显了在科研、法律、教学及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2、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政府对农村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资金投入不够,建设如此庞大的电子健康档案软、硬件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往往比较偏远僻静,相对于热闹的城市,人流量和物资来源都不够充足。农村的卫生所和卫生院里的医生、护士和设备配套不够到位。
2.2标准未统一
从2003年起,我国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标准》。[1]在此基础上医学信息标准的确立产生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没有下定论。同时,在医疗信息化的大潮下,国内外一些软件硬件的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医院应用的推广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各医院使用的软件、硬件接口和软件的平台不尽相同。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医疗资源甚至于全世界的医疗资源和前沿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产生重重的困难。
2.3缺少严格的档案监察管理
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有时候接受检查的人数过多会形成一些问题的疏漏和错误。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作为一项任务简单而机械的完成,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利用率。此外,在此后的居民身体检查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农村居民与医护人员的互动性弱,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不能较快地更新完善。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功能和作用。
2.4村医村民配合不够积极
由于农村的医护人员在看诊流程中受到习惯和传统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践不够积极。大多农村居民不习惯大病小病看诊都将自己的病情和病史记录到医疗网络当中,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公之于众。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患者病情,更新个人健康档案。
3、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对策
3.1政府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管理方面的工作涉及得不深,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投入不足。政府应重视资金、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力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对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卫生医疗信息网络的构建。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政府可以提供给农村居民免费的体检服务,大力宣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用性,提高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让农村居民认识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对他们是有益的。由于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和更新程序中大部分都需要进行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应当帮助农村地区建设一支年轻的医护人员队伍,引入一部分高学历的年轻医护人员,引导农村地区的居民形成看病就诊时主动关注电子健康档案的新观念。
3.2确立起统一的标准
当前各医院所采用的标准并不一致,并且无论硬件接口还是软件平台上都不尽相同,而国际上通用的HL7标准并没有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各大医院,这些不统一给电子健康档案的资料信息的交流分享带来巨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当尽快统一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标准,确立DICOM标准在我国医院信息数据交换中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基础方面,使用SOA体系结构,应用中按照输入、分析处理、输出的流程处理数据的流程,并引入数据仓库的新型管理技术,通过数据仓库能访问其他各种数据库,综合各项数据得出最后决策。[2]在电子健康档案的系统模块设计方面,可以从医院知识库、居民健康查询和交流互动模块三个模块入手设计。医院方面的知识库主要负责储存各种疾病的症状信息,居民的健康查询模块通过输入个人需查询的内容的关键字查找到结果或相似的结果。交流互动模块主要是承担起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问题的提出和回复的活动。
3.3定期督促,不定期查访
农村医护人员除了在看诊过程中作好记录外,还需要县、乡镇、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将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保存完好的看诊资料,实现资料更新的固定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些后续工作更为重要,需要县一级加强监督指导,定期地对农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库、软件等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不定期地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访问,检查乡镇的卫生所有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没有及时对居民的电子健康资料进行更新。通过县一级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给予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俊华,苏一丹.浅析基于去计算的国家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J].大众科技.2010,(11):23-25.
[2]高璐璐,俞守义.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2011,(4):18-21.
[3]李成艾.社区医学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卫生软科学[J],2002,(3):46-47.
一、工作目标
按照土左旗卫生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11年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
(二)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
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3、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培训,逐步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技能及服务水平,保障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议记录等。
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1)首次建档主要以乡村医生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的方式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幼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
(2)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建立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
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灵活使用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居民健康档案活档率。
(1)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4、健康档案管理
(1)健康档案应统一存放于村卫生室的档案柜内。
(2)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明确健康档案管理责任人,保证农民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和保管、保存。
(3)各医疗卫生机构应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5)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6)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要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他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组织与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辖区直接服务人口建立
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四、进度安排
到2011年底完成社区居民80%建档率。
五、工作实施督导
(一)督导方式。在卫生局的领导下,社区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健康档案的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每年不少于2次。
(二)督导主要内容。工作实施、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4、健康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
5、健康档案管理情况。
察镇社区服务中心
关键词 健康档案 信息化 现状与展望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入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而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社会活动的阶段产物,也必然随着社会活动进步方式的变化,在采集、保存、加工和使用等本体运动轨迹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管理信息化趋势已成为档案发展的必然方向[1]。在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系统不仅是记述卫生服务和管理数据库,也是分析和二次利用相关数据,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和信息化[2]。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卫生服务档案主要涵盖了电子病历与电子化健康档案领域。其中的电子健康档案的计划、完善与实际应用是当前卫生服务体系亟须完善的重要任务之一。
健康档案信息化的含义
居民健康档案(Healthcare Records)作为一个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文档,它是一个全面化的、系统化的个人健康状况数据的载体,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整理、记述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方法,是能够进行身体健康管理的重要前提[3]。健康档案为社区医生提供了整套的、系统的居民健康状况数据分析,是社区医生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进行社区诊断的主要凭据,也是进行社区卫生管理的前提条件[4]。健康档案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诊疗记录(病历),个人生话方式描述(如吸烟、饮酒、睡眠等)、营养状况(例如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等)、身体活动状况(例如有无规律性的运动、运动形式、时间、强度、家务劳动情况等)、工作状态(例如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姿势、工作时间等)、心理状态(例如精神压力、紧张程度等)等[5]。
电子健康档案,即健康档案信息化,是对与居民健康相关活动的电子化表述,不但囊括了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信息记录,而且还包括免疫接种、接受保健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等方面。美国医学档案研究院P Waegemann对此曾经作出这样的描述[6],电子档案信息化是将存储于计算机中的、附加有个人标志的、对个人相關卫生信息的一个集成表达。”美国卫生组织卫生标准7(Health Level Seven,简称HL-7)[7],对其归纳如下“电子档案信息化是一份提供给每个个体的、具有安全保密性质的、记录其在卫生服务中的有关健康历史与服务的终身档案”。
截止到目前,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理解:第1种是电子病历的高阶形式[8],第2种是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载体[9]。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重要性
健康档案信息化是档案提供利用的必然趋势,是健康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在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微机化管理,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循证医学要求[10]。其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全科医生整体了解居民健康水平的基本方法:全科医生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了解和掌握社区内人口的健康情况,主动的发掘个人及家庭的健康隐患,准确的掌控并解答居民或病人所提出的问题,就一定要充分并深入的了解居民本人和整个家庭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高质量的、切实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②医患关系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医患关系的连续性是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得以实现的基础[11]。相互信任关系是稳定的医患关系得以实现的方式之一,家庭医生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固定服务对象,必须拥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而完善、有效的健康档案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医疗计划以满足个体诊疗需求,从而获取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和信任感[12]。③社会卫生规划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完整的健康档案,记录了居民健康状况以及与其有关的健康信息,从而提供了社区诊断、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和综合研究健康档案的疾病,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群体性发病特点和影响起眉头健康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针对性服务,促使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从单纯治病逐渐过度到社区家庭的预防保健,以达到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的总体目标[13]。④全科医疗教学中的重要参考对象:围绕着问题为中心,健康档案是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记录,不仅反映了生物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具有了连续性和逻辑性,并可运用于医疗教学当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4]。⑤科学研究居民健康情况与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精确、全面、规范和可持续性的居民健康信息记录,为可预见性研究居民健康实际情况,探讨潜在危险元素,提供了理想的第一手资料,促使全科医生的工作前移,更加注重对患者及其潜在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利于实现常见慢性病的有效干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根据2005年“全国城市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资料”的报道[15],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80%已经建立健康档案,65%己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并且在健康档案标准的电子化研究领域,已经达成了“由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的健康档案标准的发展目标。自从上世纪末中央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决策以来,社区卫生服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难得机遇,许多省份和地区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开展社区卫生基层服务的重要标志,积极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但在正确建立和充分利用健康档案中存在着许多问题[16]。
建档率低在建档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社区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其次社区全科医生对建档工作不积极或建档技术低下,致使建档不完善,或仅以某一特定人群为对象,不能覆盖社区全人群[17]。2003年,李强等人在上海嘉定城区进行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随机访问1000份[18],调查显示其中成功建立档案的比例仅47.01%。在杭州市西湖区,李莉等对已经建立的13个中心和32个站[19],共计15万人份的居民健康档案(包括老年保健卡、糖尿病患者保健卡和高血压病患者保健卡等)调研数据显示,成功建立档案的比例36%。
利用率低:部分社区医生不了解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坚持以疾病为中心记录病史,无法从历史性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导致健康档案在日常工作中未发挥应有作用,“活档”变成“死档”,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刘小平等对北京市大兴区调查显示[20],1年内家庭健康档案利用率55.48%,祛除周期性健康检查因素后利用率23.10%;个人健康档案的利用率34.12%,祛除周期性健康检查工作因素后利用率9.05%。
共享率低:当前发展阶段,我国尚未发展完成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模式,形式标准多数为各地方自行订制,健康档案的建档目标、分类内容和侧重点等项目的差异性突出[21]。根据当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阶段,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地区内,尽全力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为全科医疗工作奠定基础[22]。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己有多年,其管理软件也层出不穷,也已建立了动态的数据库系统,但仍然是一套相对封闭的数据交换机制[23],仅着眼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管理,不能与lnternet融为一体[24],从而导致档案资料共享受限。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展望
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过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要做到能够充分合理地使用健康档案,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加大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真正体现政府行为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和有效途径这一政策内涵。同时医院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加强社区医生的专业培训,完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主动服务的思想,并且要走出院门,进入家庭中,从根本上摒弃“坐等患者”的陈旧思维模式,转变角色,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为居民健康的管理者、咨询者、好朋友,积极为地方居民提供全面周到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瑛冰.信息时代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6:166-167.
2 吕孟涛,李道萍,吴静,等.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6,7(19):60-62.
3 陈超群.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若干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6(17):37.
4 卞鹰.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服务系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1):46-48.
5 陈晓贇.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7,4(7):156.
6 H.U.Prokosch.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steps Towards an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J].World Congress of Hinh-Tech Medicine,2000,12.
7 Gary Dickinson.Linda Fischetti.Sam Heard.HL7 EHR System Functional Model Draft Standard for Trial Use[J].Heahh Level Seven,July,2004.
8 賈增川,邹鲁民,万志红,等.试论电子病历与社区医疗的关系[J].当代医学,2003,10:15-17.
9 陈春涛,程茂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健康档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69-370.
10 黄东生,王靖会.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农业与技术,2008,3(28):130-132.
11 赵峰,梁栋,姜秀贤.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档案应微机化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6:84-85.
12 苏琬霞.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华夏医学,2008,21(1):193-194.
13 陈爱钦.社区医疗健康档案在居民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3):73-74.
14 解军.以建立健康档案为基础,强化全科医学实践教学[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45-1047.
15 陈敏,李道苹.如何构建以区域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J].中国医院院长,2008,11:50-53.
16 刘小平,潘继兵.加强社区医生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医院管理论坛,2007,6:3-4.
17 吴凡.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5):240-242.
18 李强,曹黎生,朱金林,等.马陆镇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7):44-46.
19 李莉,徐哲峰.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1):43-45.
20 刘小平,刘华,秦天刚,等.北京市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23(8):1993-1994.
21 李芳健,周红伟,王家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与技巧[J].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52-153.
22 陈健.全科医疗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6):51-52.
23 王勤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5):2.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社区各个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化, 还有影响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接受医疗保健等服务的过程进行的系统化全面记录的文件或电脑存档, 其包括个人病患的记录、各个时期的健康检查记录、居民各个年龄阶段的保健记录及其个人和家庭情况记录等。居民档案管理是社区医疗机构掌握居民的身体情况的基本方式, 也是进行系统性的、协调的和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前提。
居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成三部分: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及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居民医疗中的应用十分频繁, 使用价值也是最高的。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立和使用。社区健康档案主要是由社区的基本资料、社区服务资源,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料和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四部分组成的。一、社区基本的资料包括社区地理位置及环境状况、社区教育的状况和经济条件的情况等。二、社区卫生资源包括社区的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状况等。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料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门诊、转诊和住院机构的数量、种类、位置等内容。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相关的内容。
二、目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当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社区档案管理不十分完善, 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完善体制, 这个现状是仍然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完善体制, 改进方法, 以求实现社区居民档案管理的健康有效的发展。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的以下问题网络设备的普及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网络应用比较少, 而且社区居民档案也并没有完全存入电脑中, 至于要实现网络共享就更加不要说了, 并且也没有能够实现社区居民医疗和家庭联网, 不能随时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医疗需求, 对社区的医疗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也致使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情况。
个人隐私的保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之中是有很多关于自己个人隐私的问题, 很多居民担心信息的泄露对其本身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影响, 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负面的作用。
居民认同度有差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对个人健康起监控和保护的作用, 而且能更好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对居民病情的治疗起很大的作用, 但现在很多居民不能理解建立社区居民建档的意义, 对服务感受不深, 持怀疑态度;所以出现拒绝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情况。
人才资源的缺乏;社区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并不是很高, 工作繁琐, 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目前现有的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人员的专业知识、电脑操作水平还不是很高, 工作人员也不足, 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产生制约。
居民健康档案本身存在的问题;现在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有着填写不准确、内容不齐全以及不利于查阅等问题。填写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有的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写上, 有的档案填写又是过于简单;内容不齐全主要表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并没有良好的沟通, 使档案在内容上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不利于查阅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档案内容, 但是想查阅相关资料却非常繁琐, 没有形成良好的查询系统。
三、解决方法
针对网络设备不够完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政府部门可以在每个地区建立个自己的医疗系统, 这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可以共享, 并且这个系统也可以共享。这样就会对社区居民健康的档案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
对于个人隐私问题;首先就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要和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居民内心的忧虑, 其次还要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 加大对隐私泄露的惩罚力度, 建立良好的个人隐私保护制度, 保证不让居民隐私有半点泄露。
对于居民认同度有差异:开展健康教育的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技术指导等服务, 使居民信赖社区卫生服务医生, 愿意将他们的健康档案交给社区管理。
对于人才缺乏问题;可以提高工资待遇水平, 对于工作优秀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使其增加工作积极性,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引进优秀的人才。促进居民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健康的发展。
对于档案本身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档案的设计方面解决, 各个省市相关的部门统一规定健康档案的形式, 这样可以解决了档案填写的不合理, 而且解决了有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不完全或太繁琐的问题。其次要求社区居民档案管理机构不但要规范档案室的文件, 还要整理、编号、分类以便于日后的查阅, 这些档案也还要进行电子备存。这样就解决了医生想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情况时, 查阅繁琐的问题。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与一些发达国家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需要我们政府部门出台与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化, 规范化。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 使相关政策认真切实的执行下去。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需要很长时间的慢慢积累, 也需要我们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心。
摘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的工作, 是更加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方法之一, 是获取社区卫生科研的工作资料的重要途径。但是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还需要完善, 本文就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方案展开论述。
关键词:健康档案,目前现状,信息管理,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文育锋, 张有刚, 姚应水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填写】推荐阅读: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12-17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07-21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12-07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12-28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14
居民健康卡01-20
居民健康教育调查问卷06-27
居民健康知识调查问卷09-22
社区居民健康体检实施方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