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通用8篇)
来源:孝感日报 作者: 时间:2010-12-22 点击:
中共孝感市委关于制定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
过)
“十二五”时期是孝感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孝感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提出符合孝感市情和发展态势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总体部署,形成提振全市人民信心、凝聚全市人民力量、加快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
一、正确分析形势,牢牢把握孝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1)“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孝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宏伟目标,提出并实施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总量进入百亿级加速扩张阶段,主要经济指标跃居武汉城市圈前列,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汉孝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谐孝感建设有序推进。“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标志着孝感已经站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起点,正处在机遇叠加、整体提速的新阶段。
(2)“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展望“十二五”,孝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为我市充分挖掘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实现内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为我市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持久活力。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形成的联发效应,为孝感承接武汉辐射,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为我市争取更多国家、省里政策支持和谋划发展项目,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门槛,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投资效应持续释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上下精神振奋、信心坚定,思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氛围浓厚,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
面向未来,也要清醒地看到,孝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周边地区特别是武汉城市圈内城市抢前争先、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强劲,我市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实际,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凸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但总体上动力大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前争先,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主题主线,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十二五”时期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外向度,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大的发展效益、更强的发展后劲。——坚持协调发展。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在扩张总量中促进经济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抓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增强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建设创新型孝感。——坚持和谐发展。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多渠道开发就业创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按照把孝感加快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持续走在武汉城市圈城市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使“十二五”成为跨越式发展时期。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成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比重和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市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中级阶段,使“十二五”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时期。
——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人口得到有效转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使“十二五”成为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拓展,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使“十二五”成为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时期。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十二五”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多时期。
三、围绕总体目标,全面实施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 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深化市情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孝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十二五”时期,要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十年基本建成”的建设进程,力争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5)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总量大、结构优、效益好。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6)加快城市建设,努力达到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拉开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到2015年,孝感中心城市建成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65万,形成大城市规模。孝感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承载力,建立健全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体现孝文化特色的城市人文内涵。
(7)促进生态优化,努力做到绿色、低碳、宜居。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营造优良的宜居休闲环境。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强植树造林,提高绿化率,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碳汇,构建绿化屏障,保持空气质量。加强主要污染源治理,倡导循环生产,保障生产生活环境安全清洁。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低碳产业,逐步形成生态经济体系。(8)增强区域影响力,努力实现覆盖全市域、影响鄂东北。提升中心城市的要素聚散、科技创新、交通通达、信息交流等综合配套功能,强化在全市经济、文化上的龙头地位,增强对全市域发展的带动能力。打造融入武汉的基础设施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平台,加快汉孝经济一体化、空间同城化进程。完善中心城市的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把孝感建设成为连接大武汉、影响鄂东北的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坚持需求协调拉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9)保持投资增长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信贷支持,确保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农业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谋划一批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优化投融资结构,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激活社会自主性投资动力。(10)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引导农民合理扩大住房消费为重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社区(村)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便利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市场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1)加快推进出口增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育壮大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五、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坚持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协作配套,加快推进汉孝经济一体化、空间同城化进程;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孝感在武汉城市圈中率先崛起。
(12)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融入工作机制,加强汉孝两地高层互访、定期会商、对口交流,推动部门专题合作、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同行对接。进一步拓展融入工作的领域空间,加快建设“六大基地”,全面深化“十项合作”,推进与武汉市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入对接。全面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无缝、快捷、通畅、同城”的对接平台。着力构建以临空经济区为先导,以“两型”社会 建设示范区为重点,联结全市域的孝感融入带,形成更加广阔、更加紧密的对接空间。
(13)扎实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完善孝感“两型”社会示范区功能片区详规,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两型”特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孝汉大道“两型”产业带和汉孝城际铁路“两型”城镇带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两型”产业的聚集区、环境友好的先导区、城乡一体的先行区和民生幸福的样板区,基本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
(1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建立完善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共同支撑的循环发展体系。推进云应地区盐化工、汉川新型火力发电、黄麦岭磷化工三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倡导低碳环保生产消费方式,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15)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土地、水体、矿产、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做到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强化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资源区域的联合管护,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和保护工程。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矿权市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荒山造林工程和“万树村”建设,保护原生态森林资源,积极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增强处置气象灾害能力。
六、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力,着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16)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金属制品、纸制品、汽车机械、塑料制品等重点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促进集群发展。提升盐磷深加工产品、精细化工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开发功能性纺织产品,扩大品牌服装生产规模。引导和改造地方传统食品和特色食品产业上档升级。延伸金属制品产业链条,提高集中度。加速品牌纸制品企业聚集,做大做强纸包装产业,努力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全国特种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强与东风、神龙等知名品牌配套能力。推进机械行业装备成套化、自主化,扩大数控机床、粮油机械、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市场占有率。壮大塑料制品产业规模,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新型包装材料生产基地。依托优势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小进规”工程和回归创业工程,大力培育市场主体。(17)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各类特色工业园和产业基地,加快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储备产业,建设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新型火电机组。开发系列生物生化制药及制品,积极发展现代中成药及保健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开发及产品应用,开发资源循环利用和低排放、可降解、生态化产品。
(18)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原则,重点建设八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产业聚集度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
(1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接武汉现代物流圈,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鄂东北现代物流枢纽。大力发展专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来孝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城乡生活性服务网络,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培育服务业新热点。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抓好十大景区开发升级和综合经营能力建设,深度开发孝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城镇建设,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努力创建一批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
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粮油、畜禽、蔬菜、水产、林果等优势产业,把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做大做强。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行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培植和壮大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农业、品牌农业水平。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粮食主产县标准化基本农田工程。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2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大悟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乡(镇)、整村试点,深化试点内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收能力。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农业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性收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股份合作,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23)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八、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原则,促进中心城市、县市城区、镇级小城市、重点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24)加快孝感中心城市发展。坚持东扩为主、适度南进、西联云梦,加快孝感主城区、东部新城区、孝南新城区、云梦城区四大组团发展,努力建设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主城区功能向东拓展,加快市行政中心周边综合性核心功能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教体育等功能。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临空高端产业特色基地,形成东部新城主体框架的支撑。支持孝南新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南部新城区。推进与云梦对接,加快同城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实施,引进和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经济,增强市区龙头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25)协调推进市域城镇发展。加快县市城区建设发展。沿汉江城镇经济发展轴,汉川市建设湖北经济十强县市,建成中等城市。沿汉宜公路城镇经济发展轴,应城市建设湖北经济二十强县市,建成中等城市。沿汉十高速及汉渝铁路复合发展轴,安陆市建成中等城市。沿京珠高速及107国道复合发展轴,大悟县建成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孝昌县建成全省中等发达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型、加工型、旅游型、商贸型、交通枢纽型、资源开发型小城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联结纽带。以市级以上重点镇为主体,把一批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选择人口比较密集、产业基础较好的部分经济强镇,开展镇级市建设试点,将其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小城市。(26)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城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统筹推进城镇交通、通信、供电、环保、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城郊和邻近乡村延伸。加强城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乡村和社区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中心城市人口管理,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强化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27)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公路、铁路、空运、水运“四位一体”的要求,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建设相互匹配、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公路主通道建设,完成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等级公路为干线,主干相联、内外畅通、全域覆盖的市域快速通道,打造孝感中心城市至武汉、孝感市域内“半小时通勤圈”。支持服务国家高速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重点建设孝感东城客运换乘枢纽和孝感北站。加强汉江、汉北河、大富水等主干流航道整治,提升与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加快与天河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对接,提高客货联运水平。
(28)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排涝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保障体系,建设“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组织实施汉江、府澴河、汉北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防洪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大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水源管理和保护,建设城区应急水源保护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湖泊建设和管理,保护水面和湿地,提高调蓄能力和水平。加强以“三河连通”和“三湖治理”为重点的水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城乡水环境。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29)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孝感”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三网融合”,逐步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农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综合信息等数据库,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域、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信息网络。
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支撑。(30)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服务经济、促进就业的能力。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加快建设孝感职教园和县(市)区职教中心,创建全国职业教育品牌。支持孝感学院发展,努力建设综合性大学。
(31)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五大专项行动计划”。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产业和行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以产业链为主线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军民科研互动协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性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32)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实施“121”、“151”、“636”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开发高技能人才、现代城市治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完善人才评价、使用、分配和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管人才责任制,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
十一、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33)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落实国家和省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注重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社会公平,通过税收、财政预算改革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面统筹。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经办服务城乡一体化。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高龄补贴、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注重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强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老城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36)加快医疗卫生等事业改革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快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孝感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37)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维护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综合调控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主动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平安孝感”、“和谐孝感”创建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3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诚信教育。重视做好未成年人和大中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坚持开展“十大孝子”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3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巩固公共文化阵地,加强市、县(市)区以“一院三馆”为重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艺、电影、图书、戏曲等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市文化中心和中华敬老园、孝文化生态体验园,提升孝文化节活动水平,促进孝文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事业活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重视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4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建设体现孝文化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群。加快新闻、出版、广电、演艺、娱乐、体育、健身、休闲等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十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41)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围绕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彻底打破制约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坚持思想更加超前、步伐更加领先,在开拓创新中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坚持理念更加鲜明、思维更加开放,在合作共赢中开辟空间、形成优势;坚持视野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在学习借鉴中发展提高、实现跨越;坚持使命更加强烈、责任更加明确,在把握大局中坚定方向、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宽广道路。
(42)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放宽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着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对社会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进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专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加大社会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和完善企业直接融资的扶持服务工作。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保障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43)坚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由规模扩张主导型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型转变。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新格局。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人才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武汉市及沿江、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友好城市和经济往来密切地区的政府间合作,促进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十四、凝聚全市人民力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44)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深化“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创建活动,增强整体功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交流轮岗和实践锻炼力度,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成长。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推行分层分类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选人用人导向。
区域规划一般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对象编制的具有空间性和约束力的规划, 是国家总体规划或省级总体规划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 是区域调控的重要依据。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对发展什么产业很少干预, 但对区域发展则干预较多。因此,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
目前, 区域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越来越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从“十一五”开始, 我国已重点突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 并逐步明确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十一五”期间, 也着重对一些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重点开发地区等进行了规划。2009年,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同年, 出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全新的宏观战略考虑, 区域振兴规划频繁出台, 先后出台了12个国家级区域规划, 其数量超过了之前4年的总和。由此可见, 区域协调发展已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 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也表明, 中国的经济区域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的坚冰, 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新格局迈进。至此, 我国已经进入区划协调发展的大转换期。
二、区域规划实施反思
目前, 区域规划仍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总结反思“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 可以发现如下几点问题:
(一) 形式大于内容, 理论多于实践
2009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十余个区域规划, 其中, 东部地区6个,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两个, 完全打破了先前国家级区域战略规划的稀缺性和珍贵性的传统。因此, 众多国家级区域规划的集中出台能否起到预期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有人认为“如果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话, 就等于没有规划”,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区域规划很多已经变味了……拿到区域规划的好比从中央拿到一面旗, 剩下的就是自己去摇晃, 好凭借这杆旗去招商引资, 去吸引银行的资金支持, 发展能够提升当地GDP的产业”。不仅如此, 从规划内容本身看, 这些规划也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 正如路透社指出的, “多数规划都停留在文字的定位上, 而能明确获得金融、财税等实质性配套政策支持的屈指可数。加之在中国现行体制框架下, 中央政府给地方下放更多自主政策权限的范围可能会相当有限。”并且, 当前的区域规划不是硬性规划, 而是指导性规划, 没有具体的指标要求, 因此, 更给人一种理论多于实践之感, 缺乏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 区域个性不突出, 产业定位存在同构
或许由于我国原有的行政区划经济自身原本就存在一些弊病, 以致目前出台的区域规划往往没有站在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全局战略高度出发, 而是一味的强调区域自身的局部优势, 这在沿海地区的区域规划中表现较为突出。一些沿海区域在规划中往往过于强调自身而忽视其他地区的港口资源优势, 这也直接导致了临港地区产业发展普遍同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和辽宁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定位就基本都以物流业和临港的现代制造业为产业发展重点, 同构现象较严重。可以说, 当前区域规划在产业定位中个性不突出, 存在高水平的同构。不仅区域之间, 区域内部各行政区之间虽然在规划形式上有各自的发展重点, 但在具体产业发展中, 往往因为项目的诱惑而忽视自身的特色优势, 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项目都会被“海纳”进来, 直接导致形成了城市之间形成以邻为壑、甚至恶性竞争的态势。以北部湾地区为例, 防城港、北海、钦州三港曾被誉为“铁三角”, 但近年来陷于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内部竞争, 优势也逐渐被埋没。
(三) 法律保障欠缺, 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往往都是政府的行政命令, 它基本没有法律依据作为保障, 随意性比较大, 因此执行效果往往也是不太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区域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 出现执行不力, 甚至不去执行的尴尬局面, 最终使规划沦为“纸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摆设品;另一方面, 没有法律保障的区域规划也常常会随着领导者的更替或者领导者意志的转移而发生变化, 这些规划有时甚至要不断重新修编, 造
●●表1广西北部湾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对比
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规划
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 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 行政壁垒坚不可破
制定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统一规划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分工合作, 避免各自为政, 重复建设。但是现实情形是, 由于“政绩考核”等因素的存在, 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 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利用规划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开始谋划各自的发展, 在利益分配上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各主体之间经常为争取外部投资者落户不惜竞相让利攀比。虽然当前各行政区已建立了区域性合作组织 (如省市长联席会) , 在协调区域行动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组织是一种松散的联盟, 对于涉及区域发展重大利益问题也难协调。因此, 当前亟需一种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彻底打破行政壁垒的铜墙铁壁, 使区域规划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概括而言, 当前我国尚缺乏客观的、真正整体和宏观意义上的区域规划, 缺乏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的专门协调、监督和管理部门, 缺乏必要的立法保障手段。
三、“十二五”时期区域规划政策建议
(一) 加强规划审批, 重点有序推进实施
在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2009年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十几个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如果区域规划继续如此频繁出台、遍地开花, 就会丧失规划的初衷, 也就等于没有规划。因此, “十二五”时期要加强区域规划的审批制度, 慎重出台规划, 不能使区域规划演变成地方竞争的结果, 也不能成为中央与地方博弈的筹码。对于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也要进行分类有序推进, 不能齐头并进。从目前我国区域格局来看, 东中西部区域差距仍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 所以中西部地区的区域规划更应在政策上倾斜, 这也是落实我国缩小区域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对东部地区的区域规划可以仅仅做成方向性的指导规划, 不规定具
发展重点及产业定位
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在沿海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体系, 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产业重点发展石油
化工、冶金、造纸、轻工食品、高技术、海洋。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
划
把沿海经济带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国内一流的临港产业集聚带,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首选区、和
谐宜居的新城区, 形成沿海与腹地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体指标。
(二) 完善协调机制, 促进规划有效落实
借鉴美国大都市区区域协调的主要执行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组织 (MPO) 的经验, 我国也应该成立“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 这一机构可以不是职能机构, 但应赋予一定的资源掌控权, 如运作“区域发展基金”, 其主要任务应是制定国家级区域规划, 出台区域发展政策, 以及协调跨省区利益关系。唯有由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协调性机构, 才能根本上改变先前城市本位利益与区域利益冲突时区域经济往往会服从地方经济的尴尬局面。
(三) 制定《区域规划法》, 增强规划执行力
欧盟经验告诉我们, 为了对区域规划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需要国家制定出专门的区域规划法, 并颁布一系列的配套法律, 形成完整的区域规划法律体系。例如, 德国颁布了《联邦区域规划法》, 法国颁布了《地区协作法》等。欧盟还在超国家层面上通过多个条约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这对于欧盟解决内部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十二五”时期, 我国也应加强区域规划立法工作的力度。具体看来, 《区域规划法》的制定应与《城乡规划法》相对应, 只不过它在整个区域范围内都具有法律效力, 对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各个省份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四) 加强区域监测, 指导规划科学运行
为能促进规划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定期监测和判断各地规划的运行情况, 并准确判断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以协助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准确和客观地判断各地发展状况。一是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方面的数据共享平台。规划区内各个行政区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统计信息, 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动态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上级反馈。二是建设一个具有“温度计”和“风向标”作用的区域发展监测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由于地理信息技术 (GIS) 具有强大的地图展示功能, 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直观便捷的决策信息, 因此区域发展监测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应建立在GIS技术上实现。三是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形成区域规划监测报告, 定期向主管机构汇报。
(五) 转变规划实施理念, 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社会公平往往比经济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在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尽力避开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平的旧有发展思路。国家颁布的“战略区域”往往都是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对于本地区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引领、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 因此, 加强这些区域的全面发展更能凸显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陈耀.国家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3) .
[2]方创琳.国外区域发展规划的全新审视及对中国的借鉴[J].地理研究, 1999 (3) .
[3]肖金成.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3) .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为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繁荣健康发展,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以及党和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提出此建议。
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企业改革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经营管理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精神追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注重文化内涵、时代特色、国际视野的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促进中国企业科学发展和职工全面发展。
基本要求。
引领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战略高度匹配、一体化运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服务发展出发,着眼于解决影响制约企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科学设计。
价值主导。企业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构建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和整合作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全体职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遵循规律。企业文化培育、建设和应用,对中国企业来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一定要不断学习探索文化应用于实践的内在规律。对文化内涵不能望文生意,对实践的过程和方法不能盲目,而应当加深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对文化在现代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独特方式不断总结。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企业文化形成发展的规律及文化育人的规律。科学把握企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企业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以人为本。职工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动力源泉。要保障和实现企业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以科学的文化理论武装职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以优秀的文化产品鼓舞职工,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突出特色。企业文化要体现行业特点、企业特色,使职工感到企业文化既是本行业经营所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又是本组织所具有的独特表述,从而起到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的作用。
继承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尊重历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创新,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企业的文化资源和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借鉴和利用。
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统筹兼顾,要与企业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主管部门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文化建设责任要统筹兼顾,体系内各方面工作也要统筹兼顾。
务求实效。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和文本化过程,要在注重系统、完整的同时,力求简明、实用、可操作。力求文化的表达、活动的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被职工广泛认同,能够系统传播推广、全面转化、切实“落地”。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与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企业文化设施更加完备,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氛围更加浓厚,职工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企业文化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企业文化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文化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职工全面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建设重点
加强集团文化建设。集团文化是建立在企业集团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具有战略性、主导性、整合性、包容性,为各成员单位文化建设提供指导、规范和发展的空间。集团文化建设体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水平。加强集团文化建设是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管理、调整重组、提高管控能力、国际化经营中跨文化管理的需要、是有效防范风险和大企业病的需要。要着眼战略,对集团文化体系进行系统规划;要把握本质,精心构建集团价值理念体系;要遵循规律,着力推动集团价值理念的转化;要彰显个性,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集团文化品牌;要以人为本,不断追求集团文化建设的高境界。要正确处理集团文化与所属企业文化的关系,实现集团文化本质的统一和所属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加强集团文化建设,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供文化支撑。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行业文化是以本行业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解决行业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建立在所属企业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要通过行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增强行业公信力、凝聚力、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社会团体在抓行业管理过程中,要把行业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行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挑战,更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动力源泉。要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创新文化建设,以创新文化引领中国创造,深入实施科技强企和人才强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步伐。
加强责任文化建设。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构建的基点,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路,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要以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内容为重点,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全员培训,提高企业和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融合是把所属成员单位由于传统、地位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各具差异性的个性文化,通过充分沟通、交流、吸收、借鉴、融合、创新,逐步建设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企业集团文化体系的过程。新形势下,要切实加强调整重组后各企业的文化融合。通过文化融合,解决调整重组企业之间因文化传统、文化思维、文化实践等不同而引发的文化碰撞与冲突,实现文化的创新与提升。在调整重组中,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在制订企业调整重组的资金解决方案、工资解决方案、职工安置分流解决方案时,要认真研究、稳步推进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坚韧的精神文化纽带,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控制力、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引领和保证调整重组后的企业集团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要加强国际化经营跨文化管理中的企业文化融合,将中国企业文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识别文化差异,进行文化交流,发展文化认同,进行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形成一种既坚持本国企业核心价值观,又体现与各种异质文化融合的灵活性、有效性,适应资源国的“本土文化”。开放自己,包容别人,为我所用,共享共赢。
nlc202309022211
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发展环境的同时,要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快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创造优质企业文化产品。企业文化产品是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演艺、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更好地传播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文化引导、教育、凝聚及推动发展的功能。有条件的企业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强化企业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探索开发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企业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典型遗址、公共休憩空间、文化创意园等工业文化旅游产品。文化生产企业要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持“文化创意”的生产,促进“文科融合”的生产,创造、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打造既有较高文化境界,又有较深文化意味和较浓文化情趣的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和企业职工基本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调研与诊断
提升企业文化调研与诊断的水平
企业文化调研与诊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的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业务之一。近年来,很多企业已经理解了企业文化调研诊断之于企业文化培育建设的重要性,但还存在方法比较原始、评价科学性不够等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创新阶段一定要对企业的历史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清理文化资产,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基因,通过筛选梳理,对企业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升华,以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要通过调研诊断,了解企业文化的状况,对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行准确判断,分析出企业的优势与长处、阻力与障碍、环境与影响力等,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恰当时机,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
认真做好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与企业整体规划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个分战略,要有自身的战略定位、战略思考和战略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实施过程应有系统的规划、详细的计划、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责任、任务和清晰的进度安排、时间节点。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
构建理念体系,形成并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包括明确使命、规划愿景、提炼企业精神、确立核心价值观和提出与企业管理职能相匹配的相关经营管理理念等。企业理念体系的构建要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企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为依据。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政治认同和思想共识,增强对中国企业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的认同。要组织职工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增强职工完成新任务、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信心和力量。要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和清除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消除封建落后文化的影响。
在理念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所属单位之间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充分的文化沟通,理性地面对文化差异,整合各种优秀文化资源,找到新的文化共识,形成企业科学发展的文化基因。要动员所有职工参与提炼企业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制定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使职工能够在个人动机与企业动机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并对照自身的问题进行绩效改善。理念体系的构建过程应成为企业全体成员揭示问题、研讨问题、达成共识、提升理念、寻求解决问题方案、改进行为的过程,成为企业所属单位和所有职工文化融合、文化创新的过程。
推进核心价值观转化,实施有效的文化管理。要把企业理念体系构建和文本化的完成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起点,扎实推进企业价值观的全面转化,有效地实施文化管理。要通过宣传推广、全员培训和对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专项文化创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转化。要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再造企业的管理流程、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考核企业业绩。
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企业上下对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实现价值观内化于心;要将价值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中去,转化为职工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实现价值观固化于制;要把价值理念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提供等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在职工日常行为和企业对外形象上,使价值观外化于行、显化于形。
探索职能文化建设规律和方法,提高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企业各业务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要提出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文化理念,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每一个职能管理和业务部门都要自觉承担与自身业务和职能管理相匹配的相关文化(如质量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客户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等)建设的任务。通过职能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中国企业专业化管理水平。
初步形成班组文化建设模式,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企业文化源于基层,源于生产实践,先进企业文化是加强基层建设的根基和保障。要开展各具特色、群众喜爱、扎实有效的主题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基层班组的文化氛围,强化企业基层创新力,提高基层文化执行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职工的业余生活。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激发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鼓励支持职工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创新活动。加大力度改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职工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职工心理疏导长效机制,塑造职工健康人格。
促进形象识别系统标准化,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在的各种文化信息所形成的凝聚力、创造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企业形象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过程。企业要适时导入和优化形象识别系统,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地创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要遵循战略性、民族性、整体性、个性化原则。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 注重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充分体现企业活力与合力。着眼点要放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文明程度上。
建立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调研、诊断、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一个阶段的建设过程结束后,需要对成绩和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下阶段的文化创新、文化管理循环提供依据,打好基础,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要探索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坚持导向性,体现科学性,具有操作性。
保障措施
理论研究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中国化是一项极具探索性、挑战性的长期任务,要切实发挥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理论研究工作中,要密切跟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实践和新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回答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不断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企业领导、有关社团要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制定研究计划,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作为提高工作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主动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社会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力量的支持,加强协作与配合,推动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nlc202309022211
组织领导保障。企业领导班子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任务来抓。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评价权属企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负责人业绩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企业党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要团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各级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宏观指导,企业党组织、决策层、经理层、监事会自觉推进,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学术、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提供理论支撑,社团、中介机构进行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营造全社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制度机制保障。要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从调研诊断、规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到考核评价,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标准。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培训、激励、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注重过程管理,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稳步推进。
载体支撑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创新丰富活动载体。
以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为载体。要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为重要内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先进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标准和制度,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优化产品和服务,努力打造中国企业品牌。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寓于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通过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教育广大职工遵纪守法,敬业奉献,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
以企业文化资源阵地为载体。要准确记载企业历史,编写好厂史、厂志、大事记。抓好厂史教育,使新职工了解企业历史、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搞好厂史纪念活动,深化厂史事件、人物的研究,加强厂史遗址保护,搞好纪念场馆建设,作为教育基地。厂史遗址及有关文物资料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精心抢救、保护,把遗址保护利用与发展工业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规范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建设,使中国企业的文化资产代代相传、保值增值。
以品牌为载体。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品牌形影相随,企业文化至高的境界是品牌,品牌至高的境界是文化。企业未来的竞争既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标志,其内涵包括了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要通过产品、品牌将企业文化传播到消费者和全社会,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努力将企业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
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体活动为载体。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科技知识普及、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利用各种活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要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模范事迹,激励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要充分利用文化体育场所等各种企业文化设施,发挥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业余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情操,提高职工文化素养。
以平面媒体和网络为载体。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宽企业文化建设的渠道,加强企业文化阵地的建设,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扩大企业文化的有效覆盖面,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人才队伍保障。加强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自身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任务。要按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企业文化职业标准,加强培训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工作者职业化进程。企业领导班子要帮助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和企业经管管理骨干学习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工作水平。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和广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丰富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善于从生动的实践中吸取营养,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尽快形成一支理论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具有求真务实作风并对企业职工充满激情的专兼职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队伍,为更好地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必要物质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战略投资和未来投资,长远回报,有形投资,无形产出。要健全投资保障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纳入企业经常性预算,加大企业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加强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执笔李世华)(责任编辑:罗志荣)
据新华社电新华社27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建议》共分12个部分56点: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2)改造提升制造业。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4)加快发展服务业。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7)发展海洋经济。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9)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21)加强城镇化管理。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2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6)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7)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8)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9)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30)建设人才强国。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7)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38)推进文化创新。
(3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4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42)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4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44)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45)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6)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47)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48)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9)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50)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1)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2)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5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54)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55)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
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山西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繁重任务,全省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 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圆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全部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对能源、材料和装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省和生态省试点特别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为我省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我省进入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软硬发展环境,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省上下创先争优、奋力赶超,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浓 厚氛围。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发展环境欠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少数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判断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加快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从我省实际出发,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 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5)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良性互动。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地区,要优化开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不再布局煤炭、焦炭、冶金、化工、水 泥等项目,对现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项目要逐步关停淘汰或搬迁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集聚度较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重点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煤、水和土地资源富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鼓励发展以林果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林业。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按照国家生产力布局要求,建设晋北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晋东无烟煤基地及相应的电力基地,推动能源资源集中开发、集约生产和生态环境集中治理修复。加快建立完善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利益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编制规划、布局项目、谋划发展。
(6)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在此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确保在建续建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的基础上,统筹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开发投资,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投资规模;统 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向革命老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统筹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育更多最终需求。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继续加大铁路、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机场布局,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所属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加大出省通道和出海通道建设力度,构建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欧亚大陆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构筑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促进发展的大水网,加强河流治理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际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推进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三、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七条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亿吨级和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鼓励煤炭企业多元发展,着力提高非煤产业比重,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坚持总量控制、产能臵换、上大关小、扶优汰劣的原则,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促进煤焦、煤电等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深加工和制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山西特色的自主品牌。
(9)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将其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大力发展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制造业;现代煤化工要围绕“气、醇、烯、苯、油”五条主线,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精细 化工等;新型材料工业要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精尖新材料,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加工制品转变;特色食品工业要做大做强酒、醋、乳品等优势产品,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加工、干鲜果蔬等特色产品。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落实对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企业同价政策,加大金融、税收和用地支持,引导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为目标,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煤炭、焦炭、钢铁、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涵盖保税、仓储、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支持大型物流企业整合重组存量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臵能力,鼓励发展专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构建旅游服务体系,打造精品线路,建设一流景点景区,培育旅游龙头企业,积极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会展、科技咨询、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贸、餐饮、养老、家政等其他服务业。
(1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循环型社会,使循环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延长煤焦化、煤电材、煤电铝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矿井水、中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循环经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加快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开发和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加强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循环经济标准规范和政策体系,增强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政策激励和法律保障。
(12)着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集中建设一批 “双千亿”、“双百亿”的产业转型重大项目。发挥大企业支撑作用,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及军地融合的大企业。发挥大园区承载作用,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各类园区。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提高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
(13)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培育发展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政务平台、网络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重点推进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和智能化水平。高度重视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14)加大“三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加大财政资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农业农村的份额,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以工补农特别是以煤补农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制定实施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
(15)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加快五大盆地灌区建设,实施西山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推进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改造,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菜、发展加工”的思路,推进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13”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市场信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装备水平。
(16)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坚持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和异地输出并举,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提高农民土地补偿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7)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继续搞好重点推进村建设,启动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完善提升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以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和普及自来水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供排水条件,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落实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以街巷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全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普及文化、科技和法制知识,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扶贫五大扶贫工程,以片区扶贫开发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帮扶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18)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规划引导,坚持民营主导、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以县级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服务业。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建立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
(19)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扩大村镇银行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促进“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紧扣提速、提质主题,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布局,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20)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协调,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实现产业同构、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 游同线。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阳泉、忻定原、离柳中等城镇组群为支撑的太原都市圈,形成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21)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把除省会太原外的10个地级市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强、综合承载能力高、辐射带动力大的区域中心城市。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构筑跨市域的城镇群,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2)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把县城和重点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其集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覆盖,发挥县城和重点镇承接大中城市、带动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县级市和县城,培育县域经济集聚中心。选择一大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予以扶持,进一步带动小城镇发展。整合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促进人口、产业集中集聚。
(23)加强城镇化管理。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 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六、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24)建设“绿化山西”。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为重点,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并行,继续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全面实施十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五大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和六大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晋北晋西北防风固沙、太行山土石山区水源涵养、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平川盆地防护经济林等四大生态屏障建设,巩固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增加林木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
(25)建设“气化山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臵原则,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合资合作、共赢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多元主体投资与建设的积极性,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形成稳定气源。结合城镇化总体布局,加快“三纵十一横”骨干输气管网及支线管线建设,提高管网覆盖率。按照优先生活、兼顾生产的原则,优化用气布局和结构,逐步实现市、县、重点镇居民用气、工业园区、重点工业用户和重要旅游景区全覆盖。继续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26)建设“净化山西”。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两高一资”产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型产业。积极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程、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大力推进以汾河为龙头的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以及烟尘、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地方立法力度,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水电差别价格和排污权交易等制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对排污企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监管,加强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节能减排、全社会推进节能减排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强化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立完善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完善节约土地标准;健全水资源配臵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会。
(27)建设“健康山西”。以解决饮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处臵能力建设,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保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善出生人口素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人民体质。
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8)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健全促进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加强择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协调机制,规范和改善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强化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9)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持续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取缔各种非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0)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省级统筹。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大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31)持续扩大消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 民消费预期。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营店、便利店等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32)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人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全科医生等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33)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参与,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全面完成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和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实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全覆盖,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3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信息平台、物资储备、救援队伍等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
(35)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在山西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煤炭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所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现场管理,强化工作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八、大力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为推动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我省实施的重大政策试点。这是我省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强化措施,确保试验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36)全面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资源型经济转型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同时,要统筹推动区域良性互动,特别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强发展的均衡性;统筹城乡发展,拓宽资源型产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途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
(37)强化政策支撑。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继续实施和完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进一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煤炭企业改革和转型转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搭建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征环境保护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其他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挂钩 的浮动费率机制。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发整合废弃工矿土地,集中用于转产转型项目建设,保障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搬迁改造项目用地。创新扩大开放体制机制,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国际合作,增强对外开放能力。
九、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发展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38)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9)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百县强基工程”和“万村千乡公益文化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影响力大、群众喜闻 乐见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40)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推进优质文化产品创新,加快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培育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重组,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网络文化、数字娱乐产品等新兴业务,拓宽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和领域,增强文化产品服务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其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4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我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宝贵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贯彻国家和我省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42)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实施科技创新跨越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共性、核心技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减排、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创业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和经济双向融合、跨越发展。
(43)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全覆盖和免费进程;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完成高校教育园区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合理配臵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加教育投入,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4)加强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新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和紧缺人才等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臵、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一、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5)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46)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 造,引进战略合作者,鼓励省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依法加大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加快主辅业分离、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使用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7)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民营企业转产转型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48)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加一般性转 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国家税收制度改革政策措施,逐步健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地方税收体系。
(49)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积极创造与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格局。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协调和服务金融业的能力。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的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进一步理顺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关系,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积极支持省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来晋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健全中小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培育后备上市资源,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上市,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开辟融资新途径。积极推进煤焦期货交易平台建设。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严厉打击逃废金融机构债务、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50)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煤炭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煤、电、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健全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51)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需求。
十二、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5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鼓励以企招企、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晋投资,设立研发基地,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支撑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引进先进技术为山
西建设服务。
(53)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提高传统优势商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食品、文化创意产品等高附加值、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服务外包市场;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内陆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扶持发展具有仓储、报关、检验检疫、配送、加工贸易等复合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
(54)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京津冀的协作发展,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中部六省的合作交流,落实好省际等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各层次的经常性沟通和磋商。积极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55)优化发展软环境。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优化软环境。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推进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核心、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
信用环境;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搭建手续全程代理等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服务环境;破除封闭保守的狭隘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全新理念,加强舆论宣传,提升对外形象,形成包容开放、海纳百川、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人文环境。
十三、加强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为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奋斗
(56)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素质和本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使之成为坚强有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战斗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以实绩实效用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建设一支干事创业、勇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建立科学完善、奖优罚劣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
(57)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4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普法教育,维护法制权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格局,走具有山西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58)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和要求,带头落实转型跨越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规划的建议(审议稿)》的说明
(初 稿)
同志们:
《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陈书记和我专门列了重点课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听取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对一些重大问题作了认真研究。陈书记主持的市委常委会,对《建议》稿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决策。《建议》充分汲取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发展的重点课题及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了各市县、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市三届党代会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的过程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也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市政府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市?届人大?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建议》说明。主要讲四点。
一、关于市委《建议》起草的总原则
《建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谋划台州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起草过程中,市委始终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与立足自身实际相结合原则。《建议》注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及历次全会精神,把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到《建议》中。同时,《建议》紧紧围绕台州实际,牢牢把握台州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色优势,十分重视与长三角发展规划的对接,非常注重市内各部门各地区规划之间的衔接,使《建议》描绘的宏伟蓝图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又体现台州的特色;既拥有充分的科学性,又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2、坚持保持政策连续性与力求创新相结合原则。“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实施“三张名片”和建设“三个台州”的基础上,作出了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的部署。实践已经证明,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全面落实和深入推进。《建议》对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作了重申和强调,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又根据“十二五”发展所处的新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力求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3、坚持谋划长远与着力当前相结合原则。“十二五”是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不仅是沿海开发的加速期,台州发展将全面迈向滨海新时代;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加速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增长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得慢了就要落后;更是全面小康的实现期,要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议》着眼长远来谋划“十二五”发展,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同时又立足当前,提出了具体措施,力求做到可望又可及。
4、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建议》涵盖面十分广,它要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这需要我们把台州的发展放到国内外大背景中思考,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谋划,努力做到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全覆盖,为《纲要》指明方向,提供了编制依据。同时,《建议》按照“主攻沿海,创新转型”的总要求,针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和举措,努力做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的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建议》指出,“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总战略,全力打造“三张名片”,扎实推进“三个台州”建设,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和其它不利因素的挑战,积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这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在深入实施“三张名片”和“三个台州”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以及台州发展的新情况,作出了“四大战略”和“三区建设”等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具有台州特色的重大决策部署。
这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这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效地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这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不断拓宽适合台州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许多宝 贵经验,值得继续总结、坚持和发扬。概括地讲,这些经验主要有三条:
第一,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转型、转型中发展。从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社会”、“三张名片”,到“三个台州”战略,再到“四大战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努力以更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谋求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还立足台州实际,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以发展推转型、以转型促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以民生改善促进更大发展。在过去五年里,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统计局作了一些统计,我们在民生中的支出相当可观。此外,我们还通过两年活动和“双服务”活动等载体,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相促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第三,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深化改革、以改革驱动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着力建立更加完善、更富效率、更为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创业活力更足、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的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战略谋局的五年,是应对各种考验、克难奋进的五年,是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理念、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五年。这五年的奋斗和探索,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极其珍贵,这些都为台州“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围绕“主攻沿海,创新转型”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着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和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争取在空间布局、产业升级、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台州“十二五”发展的总要求是“主攻沿海、创新转型”;抓手是实施“四大战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和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这既是台州市委市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落实“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台州实现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此基础上,《建议》还特别强调了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要求,即:坚持以主攻沿海为首要着力点,坚持以转型升级为核心环节,坚持以统筹城乡为主攻方向,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重要任务。这个六基本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统一整体,充分体现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要求,突出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我们“十二五”指明了努力方向,有利于我们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台州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是: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结构优化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再创新优势,文化软实力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些目标是基于我市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提出来的。既是省委对台州的要求,也是台州人民的迫切愿望。既贯彻了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特别是实现了与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试点省建设规划的对接,也切合台州实际,突出了台州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既强调了经济发展,也强调了 社会建设和发展质量提升,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主要任务的把握 《建议》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八大任务。在这里,我作进一步的说明:
1、主攻沿海,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台州海洋资源丰富,实施主攻沿海战略不仅是优化我市发展布局、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国家和浙江省完善沿海发展布局的战略要求。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已经全面实施,浙江已经被批准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份,省委对我们也提出了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年打基础,六年上台阶,十年展新貌”的要求,加快沿海开发,深入推进海陆联动和区域统筹,形成功能明确、开发有序、优势互补、高效集约的发展新格局。《建议》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着力构建沿海发展平台。要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核心,联动发展三门湾、乐清湾,争取成为国家沿海开发布局中的重要战略节点。二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进深化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建设海洋产业基地等途径,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升我市海洋经济竞争力。三是统筹沿江发展轴。要抓好沿江沿溪开发和保护,整合提升沿江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努 力建成台州新的经济增长带。
2、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升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已成为台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建议》明确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在这里,有三点我想着重说明一下:一是提升发展现代工业,主要是要做好 “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台州产业新优势。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关键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核心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加快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3、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台州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而新 型城市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在这里,《建议》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大力推进城市群构建。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共建共享,推进空间布局层级化、产业分工合理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建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副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为依托,中心镇为支点,结构完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台州城市群。二是大力发展中心城市。要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强化对产业的服务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康居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加大投资力度,创新投资机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千亿工程”,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4、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深化生态市建设为抓手,是为台州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民心工程。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会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建议》从四个方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要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二是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加强重点区域和行业整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积极开展和推进水环境和土壤修复,创建“森林台州”。三是切实加强节能减排。要大力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努力打造节约型社会;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污染,确保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四是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加大生态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在这里,我还要再加一句,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建议》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5、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创新型城市则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教强市,健全和完善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建议》在这方面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是转型升 级的核心环节。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品牌建设;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激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二是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上水平上等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三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6、加强文化大市建设,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 对人我们台州而言,与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相比,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必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台州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这方面,《建议》提出的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台州精神激励干部、鼓舞群众,进一步增强全 市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深化“三个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不仅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导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挖掘和开发台州优秀文化资源,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优势文化产业,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7、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环节,也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全面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和创新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建议》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促就业,二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是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呼声强烈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是民生之基。要进一步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四是全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人口工作水平。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进一步提高人口工作水平。五是突出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推动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互动。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应急救援机制和恢复重建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要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和流动人口服务。
8、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是台州发展的活力源泉。台州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创 造良好的转型升级环境。《建议》明确提出了六方面任务。即:着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区域交流与合作。在这里,我想着重说明三点:第一,民营经济是台州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在未来台州经济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一定要深入开展“五放宽”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一批民营企业加快转型为现代企业。第二,民间资本丰裕,是台州的一大特有色和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台州市委市政府必须给以高度关注的课题。今后,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争创全国小法人金融机构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城市。要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发展,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第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打造“阳光政府”。
《建议》最后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在江西省渔业局日前完成的“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中,将“压缩捕捞,发展养殖,主攻加工,搞活流通”作为渔业发展方针,渔业发展的思路为: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渔(农)民增收这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主攻加工战略和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两个重点;确保3大安全,即确保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抓好4条鱼,即根据市场需求,重点抓好大众鱼(常规鱼)、小康鱼(特色鱼)、创汇鱼和休闲鱼这4条鱼;培植“一大十特”特色产业,“一大”即以“七大家鱼”为重点的大宗淡水鱼,“十特”即重点培植鳗鱼、虾蟹、鱼、鳜鱼、黄鳝、珍珠、黄颡鱼(乌鱼)、龟鳖、棘胸蛙(娃娃鱼)及丘陵山区小型鱼类等十大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渔业的外向度,打造现代特色渔业产业链, 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全省开发水面200万亩,使养殖面积达到7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0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 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养捕业)产值400亿元、第二产业(渔业加工和建筑业)产值300亿元、第三产业(流通与服务等)产值300亿元;水产品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 755元。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是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渔业建设;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渔业;全面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构建平安渔业,提高渔业安全保障水平等6个方面。并结合农业部“七大体系”建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提出了渔业10项重点建设工程,即: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水产原良种繁育工程、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工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水产品质量监控工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渔港工程、渔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渔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程。同时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十二五”规划提振行业信心
《规划》指出,未来5年,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产量和质量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以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为主的视听产业销售产值比2010年翻番,达到2万亿元,出口额达到1000亿美元,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5%。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平板电视(LCD)占彩电产量的比重达到95%以上。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这一比重为79%。
对此,西南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李辉认为,《规划》从政策上明确了黑电子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能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从而提振毛利率。
或许是受到《规划》出台的刺激,2月27日,金融行业A股市场黑电板块整体爆发,除TCL集团停牌之外,交易中的四川长虹、海信电器、深圳康佳纷纷上涨,其中,四川长虹和海信电器双双涨停,在港交所上市的彩电企业创维数码收盘时也上涨3.9%。此外,拥有LED业务的小家电生产企业德豪润达也以涨停收盘。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提到,在规划期内,要推动建成5~10个应用特色鲜明、持续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培育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领军企业,为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那么这2~3个年收入突破千亿的领军企业会是谁呢?
彩电企业任重道远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发布的调查,三星电子2010年电视机的销售额高达259亿6900万美元(约合30万亿韩元),居世界首位。排名第二的是LG电子,销售额为166亿1300万美元。目前虽然海尔、海信、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仍存在较大差距。
某视听产业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视听产业中,彩电行业较有希望产生年销收入突破千亿元并实现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过要成为其中之一,国产彩电企业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企业需要有全球化战略。国内彩电企业要从原来的产品出口完成向品牌出口的过渡。在国内企业中,像联想、华为等都是国际化探索较为成功的,他们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彩电企业学习借鉴。另外,最近一些日系企业逐步淡出彩电制造业,也给国内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市场空间。
其次,要掌握核心显示技术及面板资源。液晶模组占了平板电视制造成本的60%到70%,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往往会导致彩电行业的洗牌。因此,彩电企业要做成世界级规模,离不开稳定的面板供应,更离不开显示技术保持全球领先的优势。
再次,要掌握智能电视技术标准。随着电视机产品逐步IT化和智能化,企業已经进入以专利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时代。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同时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才能把自身的技术转变为行业标准,才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以支撑生态系统的运转。目前,国内彩电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企业间形成合作,联手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视标准,更符合长远发展利益。
【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推荐阅读:
市委书记在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9-25
贵州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07-12
十二五教育规划05-26
张家村“十二五”规划06-28
十二五规划有关内容10-03
十二五规划经验总结10-30
河北十二五物流规划05-26
对十二五规划的看法06-04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07-18
城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