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2025-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共11篇)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篇1

2、他把蛋白打得黏稠。

3、在且仅在这些基因被激活的情况下,细菌才会制造相应的蛋白,并将其点亮。

4、我推荐乳清或者大豆蛋白奶昔。

5、大豆食品像豆腐、豆豉和强化豆奶在这方面有双重功能,因为它们可同时提供钙和蛋白。

6、这些药品可也阻碍生成淀粉样蛋白的异常细胞的生长。

7、我相信我需要动物蛋白。

8、他说,下一步是制造一个不在荧光蛋白基因位置断裂而是对疟原虫传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

9、科学家同意这是一种H1N1病毒——这是根据它的血凝素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的类型命名的。

10、最丰富的铁质来源与动物蛋白,如肝脏(孕妇不宜多吃),肉类,鸡肉。你也可以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铁质。

11、也许我们会半夜惊醒,想到或许应该让孩子不要接触家里的宠物猫;抑或是在母乳喂养中,母亲曾吃过花生,而后花生蛋白进入了母乳;

12、他将血袋带回家,把血和骨灰或者蛋白奶西混合起来。

13、假如黑猩猩和人类的`编码蛋白的基因一样,那么在开关区间有什么有趣的不同之处呢?

14、为什么是这种食物蛋白成为过敏原而非别的种类?目前,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还很不全面。

15、一杯扁豆能提供大约人体每天所需蛋白质量的40%,和大约人体每天所需纤维素的65%。

16、结果产下六只活生物,但科学家们发现,只有一只同时拥有绵羊和山羊的血蛋白。

17、不管我们喝的牛奶是传统的还是转基因的,我们胃里的“化学物质汤”都是近乎相同的:糖,脂肪,蛋白和各色基因片段的混合物。

18、他补充道:“科学家以前就发现了这种蛋白,它与鸡蛋的形成有关,但在仔细研究后,我们终于了解到它是如何控制鸡蛋形成的。”

19、这些蛋白高度多态。例如,它们在不同的人中显示差异。

20、细胞器的成形、运动和定位都依赖于高分子细胞骨架蛋白的动力。

21、什么是动物蛋白呢?

22、科学家们在蚊子肾部的导管中发现了一种关键的蛋白,它能帮助蚊子进行必要的排泄。

23、但我的问题是,如果这是一个奶酪替代,是什么牛奶蛋白做的产品?

24、但是现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蛋白的确是有不为人知的功能,它是大脑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入侵系统的一部分。

25、他们和其他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类型的RNA将证明自己是重要的蛋白编码基因在细胞的功能。

26、在这里,水解作用把大豆蛋白大分子碎解为几种基本的氨基酸,比如谷氨酸。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篇2

关键词:七号电路,故障,ISUP电路,中继电路

维护华为交换机几年了, 在日常的通信网络维护中, 经常会遇到七号中继电路状态异常的问题。下面是我对七号中继电路状态的理解并总结了几种常见中继状态异常的处理思路。

一、七号中继电路状态解释

通过命令DSP N7TC或通过业务维护系统中的“维护/维护工具导航/七号信令/七号电路查询”可以检查主机中七号中继电路的状态, 通常查得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空闲、忙、闭塞、未知、故障、维护状态、半永久连接忙和未安装, 其中闭塞又分为可用闭塞 (闭塞对端和对端闭塞本端) 和不可用闭塞 (闭塞本端) , 下面以双向中继为例对各中继状态作一具体解释: (一) 空闲:表明电路可以接收或发起呼叫, 也可以进行维护闭塞、删除。 (二) 忙:表明电路正在使用。电路不能再接收或发起呼叫, 可以进行维护闭塞, 不能删除。 (三) 可用闭塞:表明已经闭塞对端电路, 此时对端电路状态为不可用闭塞。此状态下仍可以发起出局呼叫, 但此电路不会接收到入局呼叫。 (四) 不可用闭塞:表明已经闭塞本端电路 (对端闭塞或本端闭塞) , 若为本端发起闭塞, 此时对端电路状态为空闲。此状态下不可以发起出局呼叫, 但仍可以接收入局呼叫。 (五) 导检:表明电路处于导通检验状态。 (六) 未知:这种状态表示不知对端电路的状态, 在对这条电路或者这条电路所在的端口发起电路复原或者群复原消息后, 电路进入此状态。如果未收到对端回复消息, 将保持这种状态, 直到接收到相应的响应消息, 电路状态才变为空闲。处于此状态的电路不能进行接收或发起呼叫, 可以进行维护闭塞、删除。 (七) 故障:这种状态表示电路有故障、不可用, 可能的原因有链路处于断开状态、对端目的信令点不可达、传输中断、硬件故障。处于此状态的电路不能进行接收或发起呼叫, 可以进行维护闭塞、删除。 (八) 半永久连接忙:表明此电路被配置为半永久连接。处于此状态的电路也可以进行维护闭塞、删除。 (九) 未安装:这种状态表示不存在该电路, 可能对应的电路未安装或单板未激活、该电路没有配置、该电路被用做信令通道。

二、ISUP电路状态异常的处理

维护中出现中继状态异常, 或者中继状态显示正常但是无法正常接通时, 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基本步骤进行分析:步骤1、检查七号链路状态是否正常, 链路传输误码或瞬断, 造成链路不定期的断开, 或者是信令链路故障造成断链, 都会造成中继电路状态不正常。 (可使用命令DSP N7LNK, 或通过业务维护系统中的“维护/维护工具导航/七号信令/按目的信令点查询链路”查询) 。步骤2、检查单板状态是否正常上报。 (可通过业务维护系统中的“维护/维护工具导航/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查询) 。步骤3、查询中继电路状态, 中继状态可能是未知、闭塞、故障或未安装等, 应针对不同的状态做相应处理。 (可使用命令DSP N7C、DSP TKC或通过业务维护系统中的“维护/维护工具导航/七号信令/七号电路查询”) 。步骤4、检查本端数据配置, 尤其注意两端CIC配置是否一致。 (可使用命令LST TKC和LST CIC配合查询) 。步骤5、检查对端数据配置。步骤6、检查中继传输。在上面步骤3的处理过程中提到的中继电路异常一般是指电路状态变为未知、闭塞、故障或未安装态。下面, 分别对这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一) 电路状态未知的处理。

原因分析:电路状态为“未知”的原因是本端发出消息后一直没有收到对端的响应。例如, 对这条电路或者这条电路所在的端口发起群复原消息GRS或者电路复原RSC后, 如果没有收到对端的响应消息GRA或RLC (TUP中为RLG) 电路就会进入此状态;或者发出REL释放消息后没有收到对端的证实消息RLC电路状态也会变成未知。处理方法:首先, 可以通过七号信令跟踪或是其他外挂测试仪器来观察本局是否在发群复原消息GRS。如果不发, 需要手动对系统进行群复位操作, 并观察七号链路信令收发情况, 正常情况下本端应该发送群复原消息GRS, 对端应该回响应消息GRA。其次, 如果群复位不起作用, 或者对端交换机不能识别GRS消息, 可以用MOD N7TG修改中继群属性, 将“群消息超时转单条”设成“是”后, 本端发RSC消息后, 对端回RLC (TUP中为RLG) 消息, 之后电路会变成空闲, 如果交互过程不对, 请检查两端数据配置及消息格式。最后, 在排除硬件故障情况下, 如果对端不回响应消息GRA, 中继状态肯定会显示“未知”, 这时需要双方检查数据配置, 尤其注意两端中继电路CIC的一致性。如果对端局发了正确的GRA消息, 但是中继状态仍然“未知”, 请用LST CIC检查CIC模块表是否有错, 是否包括正确的CIC范围值、网标识NI值、DPC值, CIC模块表中每个模块的CIC范围一定要准确, 与实际相符;检查中继电路表是否有错, 是否有去往同一局向但重复的CIC编码;如果没有错, 查询主机里的相应表是否有错, 如果有错, 联机设定该表, 一般均能解决。根据08机的保护机制, 一般情况下电路状态变为未知后, 可以对电路进行的维护操作只有停止复位SRS N7C, 其他的操作都会由于主机不断的发送RSC导致执行失败。

(二) 电路状态闭塞的处理。

原因分析:通过命令BLK N7C可以使电路状态变为闭塞, 另外当MPU过载时, 主机会根据过载级别闭塞一部分中继电路, MPU占用率下降后, 再相应的进行解闭塞的操作 (UBL N7C) 。国标上规定的闭塞在08机中对应的是闭塞对端, 闭塞本端的操作是08机自己的特性, 其作用是在限制在此电路上的出局呼叫。执行闭塞本端的操作后, 不会发出消息去通知对端, 对于对端来说, 此电路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仍然可以占用并发起呼叫。同样, 执行解闭塞本端的操作也不会发出消息去通知对端。如果对电路进行闭塞对端的操作而没有收到闭塞证实BLA, 根据国标, 在10~15秒后, 重发信号, 在发出第一次闭塞/解闭塞信号一分钟后, 仍收不到证实, 会产生告警, 重发闭塞信号仍以每分钟的间隔进行。对解闭塞操作也是类似。处理方法:闭塞是由于对设备的维护需要而进行的操作, 对闭塞的处理方法是由闭塞发起方解除闭塞。

(三) 电路状态故障的处理。

原因分析:中继状态为故障时, 可能原因有单板配置、数据配置、电路中断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故障。这时, 根据查询电路状态返回的不同原因值做相应的处理, 可以通过命令DSP N7SYS来查询系统状态, 或者在“维护台/七号信令/按局向查询系统和电路状态”查询, 也可以通过“维护台/七号信令/七号电路查询”, 选择“查询系统”来查询。返回值为正常, 表示目的信令点可达, 其他的返回值还有目的信令点不可达、断线、帧失步、对端帧失步、对端硬件闭塞、硬件闭塞、话路故障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检查相应的数据和硬件情况。处理方法:首先, 如果原因是由于目的信令点不可达, 此时一般需要检查相关的链路数据, 可通过维护台七号信令下的“按目的信令点查询链路状态”来确认链路是否正常。其次, 在链路数据确认正确的情况下, 需确认传输是否正常, 即配置链路的接口框中相应的E1或STU的传输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 可通过分段自环来确认是本端中继板——本端DDF架——对端DDF架——对端中继板哪一段传输线路出了问题, 并且查看有无相关的告警。如果是传输线路的问题, 此时一般查询返回的原因中还会包括断线、帧失步、对端帧失步中的一个或几个。最后, 话路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单板故障或是PCM系统故障引起, 此时原因还应该包括对端硬件闭塞或硬件闭塞,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对端交换机检测到本端硬件故障, 一个是本端交换机检测到硬件故障。HW配置错误、NOD配置错误等也会导致话路故障。措施是检查相应的数据配置和传输。

参考文献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篇3

摘要:经典的激励理论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文章从行为激励理论出发,考虑行为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力图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并指出行为激励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激励理论;行为激励;公平偏好;互惠动机

近年来,人们发现经典的激励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现实,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面临许多不解之谜。例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要让员工更努力,必须要通过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不过有证据表明,不恰当地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反而会打击人们努力的积极性;再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委托人采用的契约应该是完全的,也就是说委托人要搜集代理人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信息要能被第三方机构比如法庭所证实,委托人要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不过实验却表明现实中的委托人有时更偏好不完全契约,并没有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而是对代理人进行一定的信任,而且信任带来的激励效率更高一些;又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团队生产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然而现实中人们有效合作又是普遍事实。近年来兴起的行为激励理论打破经典激励理论纯粹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在自利假设的基础上,引入了互惠公平等各种社会性偏好和心理动机,从而能解释许多经典激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一、 礼物交换博弈

在礼物交换博弈里,实验者被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進行一次性博弈。委托人给代理人发工资,代理人收到工资后,他可以选择为委托人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根据经典的博弈论可知,代理人的最优选择一定是偷懒,而委托人的最优选择的是发最低工资。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根据博弈论求解的逆向推理法,工资到手的代理人没有必要选择努力工作,因为一次性博弈中,不论他如何努力,都不会增加他的工资收入;相反,偷懒并不会降低他的工资收入,反而因为偷懒付出的成本较低,会为代理人带来更高的净收益。但委托人同样是理性的,他会正确地预见到代理人不会努力工作,因此最优选择就是发最低工资。所以委托人发最低工资,代理人不努力构成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可是,实验结果却是老板发的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员工也非常努力地工作,而且存在这样一个正比关系:老板发的工资越高,员工越努力。

这个博弈实验之所以叫礼物交换博弈,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好像存在这样一种礼物交换关系:委托人用高工资当做礼物送给代理人,而代理人把努力工作当做礼物回馈给委托人。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类似礼物交换的行为是基于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公平互惠偏好。公平互惠偏好首先由Rabin Matthew在他1993年的一篇著名的论文里提出。他指出人们并非一味的利己,也并非一味的利他。一个在某些场合对别人友善的人在另外一些场合也会出现不善的行为。其中的缘由是人们往往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去判断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采取相应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善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善意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恶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恶意的行为,即使采取这样“争锋相对”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成本也在所不惜。所以简单的说,公平互惠偏好就是“以善对善,以恶对恶”。其中“以恶对恶”被称为消极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y),“以善对善”被称为积极互惠(Positive Reciprocity)。在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中,老板在正常情形下本来只需支付最低工资,但却支付更高的工资给员工,这被员工理解为“善”;员工有“以善对善”的积极互惠动机,因此愿意以努力工作来回馈老板对自己的“善”。老板虽然支付了高工资,但却因为员工努力工作反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另外一个礼物交换博弈是在真实情形下发生的。20世纪初的美国汽车产业里,工人消极怠工现象非常严重,即便开除这些工人,工人也可以马上在另外一家工厂获得同样的工资。福特决定把工人的工资从2.34美元的市场工资提高到5美元,虽然工资增幅超过100%,却因为工人的积极工作,效率大增,利润也增加了。

二、 不完全契约

公平互惠偏好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Fehr、Klein和Schmidt在一个实验里,把实验对象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由委托人选择契约,由代理人选择努力程度。契约包括较为完全的“激励性契约”和较不完全的“信任性契约”。“激励性契约”下代理人的努力可以观察,并且可以被第三方机构如法庭等证实。一旦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没有令委托人满意,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进行惩罚。不过惩罚是有上限的,并没有达到完全契约所要求的最佳惩罚值,因此“激励性契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激励性,比较完全,但并非是一个完全契约。“信任契约”则是由委托人首先向代理人宣布,如果代理人足够努力,委托人会向代理人支付一笔奖金。但该契约存在双重道德风险。一是代理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但事后委托人不兑现承诺,不向代理人支付奖金,这是委托方的道德风险;二是代理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但宣称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要委托方向自己支付奖金。之所以代理人会这样做,是因为代理人的努力虽然可以被双方所观察,但并不能为法庭所证实。这是代理方的道德风险。因此“信任契约”要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双方的相互信任。所以“信任性契约”与“激励性契约”相比,是较为不完全的。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委托人往往会选择不完全程度较高的“信任性契约”,而不是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而且“信任性契约”的最终效率往往高于“激励性契约”。这是经典激励契约理论无法解释的。因为根据经典激励契约理论,人是纯粹自利的,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才能防范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各种道德风险。而根据行为激励理论,委托人之所以选择不完全性程度较高的“信任契约”,是因为委托人相信代理人存在公平互惠偏好,通过选择“信任性契约”表示出对代理人的信任,而代理人也通过努力工作表达出委托人的信任,然后委托人通过支付高水平的奖金来回报代理人的信任。这样双方的信任关系不断被强化。如果委托人一开始就选择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这会被具有公平互惠偏好的代理人理解为委托人对自己的不信任。由于不会担心受到完全的惩罚,因此代理人并不会付出高水平的努力水平,导致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的最终效率不如完全性程度较低的“信任性契约”。

三、 超完全契约

行为激励不仅能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而且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超完全性。由于外在风险的存在,企业的收入并不由代理人的努力单独决定。宏观经济进入上升通道,市场繁荣,那么即便代理人努力程度不变,企业的收入也会增加。经典契约理论认为,企业的收入增加仅仅是因为宏观经济繁荣,而员工并没有更加努力,那么委托人不必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薪酬,因为这并不具有激励作用,委托人只应该对代理人的努力进行激励。而现实是,代理人会获得“运气支付”,也就是说既会因为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报酬,也会因为外部的好运气而获得报酬,激励契约表现出一定的“超完全性”。(Bertand & Mullainathan,2000)。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当外在好运气带来企业收入增长时,如果代理人的报酬不变,那么委托人的报酬必然增加。而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会比较委托人与自己的收入差距而感受到不公平,为了避免代理人因为不公平感带来的负效用,委托人有必要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报酬。当然,如果外在坏运气带来的企业收入减少甚至亏损时,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比纯粹自利偏好的代理人更能接受更低的工资报酬,甚至可以低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报酬。所以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欠佳的环境下,经常有新闻报道某公司高管愿意接受降薪甚至接受年薪1元的的工资报酬。

四、 货币激励困境

经典的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货币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然而现实中货币有时会出现激励困境。在一次著名的智商测试实验中,实验者把实验对象分成四组:免费、答对1题奖1角钱、1元钱或3元钱。根据经典激励理论的预言,成绩从高到低的小组顺序应该是奖励3元、1元、1角、免费。实验结果出乎预料,表现最差的并不是免费的小组,而是答对一题奖1角钱的那个组。在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让孩子去筹集慈善捐款,然后分别按照慈善捐款的10%、1%和0%进行奖励。实验结果是,没奖励的小组和获得10%奖励的小组筹集到的捐款多于按照1%进行奖励的小组。

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以下两种因素之一驱动的,一种是货币因素,这往往发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另一种是伦理规范因素,这往往发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两类因素是相互冲突的。在上述实验中,当行为是免费的时候,人们就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行事,比如义务参与智商测验,是基于为科学奉献的精神;而义务参与慈善捐款,是基于救助他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操。当人们的行为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根据收入成本分析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才会出现“小奖不如不奖”的结果。

五、 团队生产

经典的激励契约认为,团队生产中由于个人的努力不可相互观察(或不可验证),从而大家都会偷懒,相互搭便车,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最优。(Alchian & Demsetz,1972;Holmstrom,1982)。行为激励理论表明,基于公平互惠的偏好,团队生产中的人们会相互合作。下面用一个简单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甲乙两人进行团队生产,两人可以选择努力,也可以选择偷懒。下面是两人进行团队生产的收益矩阵。

我们首先看个人理性选择下甲的决策。给定乙努力,甲偷懒的收益为3,努力的收益为2,因此偷懒比努力好;给定乙偷懒,甲偷懒的收益为1,努力的收益为0,因此偷懒比努力好。也就是说,不论乙如何选择,甲的最佳选择是偷懒,偷懒构成甲的占优战略;同样,偷懒也是乙的占优战略。因此(偷懒,偷懒)构成上述博弈的占优战略均衡,两人的收益分别为1。但是从集体理性的角度,两个人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各获得2的收益,这样才符合Pareto效率最优。

现在,如果两人都具有公平互惠偏好,并且假定公平系数为?滋。引入Rabin(1993)对公平偏好函数的定义,那么把融入了互惠公平偏好的效用函数写入新的收益矩阵里。

我们发现,当公平系数u>2时,上述博弈变成协调博弈,(努力,努力)和(偷懒,偷懒)构成协调博弈的两个解。其中(努力,努力)是原有博弈不存在而新出现的公平均衡。引入互惠公平偏好,从而走出了原有的囚徒困境,实现了团队的有效合作。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团队成员具有互惠公平偏好,那么可以通过激发大家的互惠公平偏好实现团队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六、 工资刚性

一个普遍的宏观经济现象就是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工资刚性的成因很多,行为激励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假设一个企业里存在互惠型和纯粹自利型两类员工。员工知道自己的类型,但企业不知道。也就是说员工的类型是其私人信息。根据Siemens(2005)的理论,当企业同时雇佣这两类员工时,企业并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来分离这两类员工。由于报酬契约无法分离,因此报酬契约在外在宏观经济繁荣时弹性大,而在外部宏观经济萧条时弹性小。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繁荣时,企业收入增加,纯粹自利型的员工的最优报酬契约是不变的(如果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增加),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约具有超完全性,也就是说互惠型员工的报酬会随着企业的收入增加而增加(即使员工的努力水平并没有变化),否则互惠型员工会感觉到不公平。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所有的员工工资都将因为经济繁荣而上升。

当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如果纯粹自利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企业对员工支付的报酬也应该保持不变。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約具有超完全性,他们的工资可以随着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接受低于保留工资的薪酬契约(因为互惠型员工获得了物质效用外的公平效用)。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因此所有的员工工资在经济萧条时保持不变,从而表现出向下的刚性。

七、 结语

通过对以上著名实验和现实中的相关现象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经典激励理论应用中的不足,在引入行为激励中关于人的的公平互惠偏好后就能够很好的得以解释,同时也对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Fehr指出的,我们可以把公平互惠本身当做一种新的激励要素对员工进行激励。因为公平互惠会大大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和谐的组织氛围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增强组织认同感,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J Laffont, D Martimort,著.陈志俊,等译.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Fehr, E., Kirchsteiger, G., Riedl, A.Does Fairness Prevent Market Clearing? An Ex- 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437-460.

3.Bowles, Samuel.Microeconomics: Behavior, Institutions and Evolu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Bertand, M ., Mullainathan, S.Do CEOs Set Their Own Pay? The Ones without Principals Do.N BER Working Papers 7604,2000.

5.Gneezy, Rustichini, Pay Enough or Don't 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2000,(115):791-810.

6.Alchian, A.A., 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3):777-795.

7.Holmstrom, B.Moral Hazard in Teanm.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324-340.

8.Fehr, E., Gacher, R.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s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980-994.

9.Hamilton, B.H., Nickerson, J.A., Owan, H.Team Incentives and Work Heterogene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ms on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3):465-497.

10.肖文.企業激励链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

11.廖小菲.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7.

12.朱平辉.企业家行为的博弈分析.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3.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4.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号:08AJY026);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项目号:2012-GX-049;2014-GX-006);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XWQ08;11XWB038)。

作者简介:孟卫东(1964-),男,汉族,重庆市人,重庆大学副校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制设计理论、战略管理;汪翔(1977-),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吴国东(1973-),男,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宣纸的解释及造句 篇4

宣纸解释

【意思】:安徽宣城、泾县出产的一种高级纸张,用于写毛笔字和画国画。质地绵软坚韧,不容易破裂和被虫蛀,吸墨均匀,适于长期存放。

宣纸造句:

1、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墨水和颜料在宣纸上才能画出中国画。

2、我先轻轻地在宣纸上画下了一颗宝石的形状,再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得剪了起来。

3、随后,温总理走到书桌旁,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汉字:“中印友好”。

4、它是一层具有与宣纸相似特性的白色半透明薄膜。

5、这里使用的宣纸百分之六十是南方制造的。

6、还能在古籍宣纸上影印出彩色人物山水画。

7、妈妈告诉我做风筝必须用宣纸,我心想为什么必须用宣纸呢?

8、我来到爷爷的房间,找爷爷要一张宣纸。

9、本文分析了霉菌在宣纸表面的吸附特性,并选择采用激光干式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试验。

10、黄纸(包括深黄)与白纸均提供了较高的远视力,而深绿、中绿纸张以及宣纸均明显降低了远视力。

11、中国画主要的作画工具是毛笔、墨和宣纸,当然随着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材料。

12、好的书法艺术是书写人的文化艺术修养,高超的书法技巧和宣纸、毛笔、中国墨的完美结合。

13、色彩在画布上如在中国生宣纸上一样“融化”,然后在干湿的把握中,渲染,勾勒,滴溅。

14、它的质地变得如宣纸一般,宜于在上面泼墨作画,勾描,渲染。

15、宣纸建模和水墨运移机理建模是水墨画仿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6、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干燥方法对宣纸形变影响的研究,对纸张变形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17、并提出了宣纸稻草制浆的技术,进一步改进传统工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宣纸以及高、中等饱和度绿纸的舒适度低。

19、证书由绫和宣纸做成,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印刷的完整结合。

20、并且还能控制致密度、吸水性以及纸纹理以模拟各式各样的宣纸。

21、宣纸是我国独特的纸制品。

22、茶成为绘画的材料,它慢慢地渗透进宣纸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印迹。

23、或许,结局早已注定,偌大的宣纸早已铺就,只待上天的如椽大笔轻轻一挥,所有的一切就可以结束。

24、针对水墨在宣纸上扩散后会出现较明显的具有自相似特性的轮廓线这一特点,提出一种仿真中国水墨画扩散边界的实现方法。

25、常用的设计材料如宣纸、大理石、木竹藤、纺织物等的巧妙结合、搭配,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兴趣。

26、宣纸,中国墨水,玩具火车,钢铁支架,无线传输系统。

27、此画使用丙烯树脂、水粉、服饰涂料等多种颜料画在宣纸上。

28、材料是宣纸,渲染中国画所用的矿物颜料。

29、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

海狸的解释及造句 篇5

海狸解释

【意思】:河狸的旧称。

海狸造句:

1、印第安人愿用海狸毛皮交换武器。

2、这次采访中也提到,哺乳动物(麋鹿和海狸)的种群范围正在减小,同样某些鸟类的种群(如松鸡)的数量也在减少。

3、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野孩子,或是一只在水里滑行的海狸。

4、哦,也许有人会说那些海狸会被监控起来,而且也会促进旅游业,但在就在霸王龙吃了他的孩子之前谈论起侏罗纪公园时,迪吉-阿腾伯勒也说过这些话。

5、因此,既然明白了这个水坝跟我还有这些海狸都有关,这个水坝工程现在就可以有更多的强制措施来制止。

6、早餐后,我和一些人去划船,划到小河上游的海狸坝;大汉们则留在营地附近钓鱼。

7、所以观众需要等待更多的时间才能不受其他信息干扰地观看《海狸》。

8、依鄙人之见,是要天还是蓝的,草地还是绿的,水还是往下流的,那些住在春池的海狸就有权利去建造这些未经你们许可的水坝。

9、地震来袭时,饲养员正在喂海狸和镜冠秋沙鸭(一种鸭子)。

10、“新型海狸栖息地?”他问。

11、忘了那些昂贵的而且基本看不到的和岩石啊苹果啊比起来又可爱又聪明的海狸吧。

12、同样地海狸建造堤坝,赤点石斑鱼挖掘和维护明显的坑洞,这些坑洞的石质表面成为珊瑚虫,海绵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聚集的地点。

13、最终,影片的基调变得悲哀,我们看到沃尔特重复着15分钟节目里的古怪名声,放弃更多的自我,屈服于海狸。

14、一些矮灌木丛,像红桤木很快又长起来了,蚂蚁青蛙草地鸬海狸还有其他一些物种也都迁进来了。

15、在自由提问时,有人说,既然基地就快要关闭了,为什么还要花大钱去建什么海狸栖息地呢?

16、他希望与当地人进行简单的贸易,用他的斧头换海狸皮,然后再转卖给欧洲贵族。

17、这个国家公园里栖息着包括海狸、麋鹿、加拿大盘羊以及各种鸟类等动物。

18、一只岩兔,一种像海狸那样大小的动物在大门口附近的山岩上跑过,奇怪的是它竟然是大象的近亲。

19、发表演说的讲台与松鼠、老鼠、海狸之间存在着语源上的联系。

20、用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国际关系专家芬?汉普森的话说:“加拿大海狸肋生双翼。”

21、一些中等的哺乳动物,比如海狸以及北美野兔也是它们重要的第二食物来源。

22、鸭嘴兽优雅地在水下游动捕食。它靠前面有蹼的脚划水,用后脚和海狸那样的尾巴掌握方向。

23、不到一小时,一部分海狸回到岸上继续进食。

24、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有很多看点包括布拉德.皮特夫妇同走红地毯,由梅尔.吉布森饰演的会说话的海狸木偶以及一部关于流氓星球们妄图消灭地球的电影。

25、曼哈顿拥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其生态系统包括超过85种鱼类,多种海狸和黑熊。

26、关于你的要求,我并不认为这些海狸知道在开始这种建坝活动之前,他们必须填表来获得允许。

恒定的解释及造句 篇6

恒定造句:

1、还有,它以一个恒定的速度移动。

2、因为化学中我们所做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的。

3、如果你知道状态方程,知道在体积恒定的时压强如何随着温度变化。

4、但是,在这些条件下,这些物理量,如果我们考察自由能的变化,例如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我们仍然可以计算。

5、这篇报告描述了某一个人为假定的自然界的基本物理常数,似乎并不是一直保持恒定不变。

6、好,现在系统有恒定的温度,因为它是绝热的。

7、如果暗物质能量是宇宙固有的一部分,那么他的质量应该是恒定的。

8、所有时钟都必须有一个均匀、恒定或重复的划分时间等量增加的过程或动作。

9、恒定应力不能强健肌肉,它会杀死你。

10、阻碍生产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恒定的连通性。

11、只要负荷大体上是恒定的,应用程序通常会很快达到一个稳定的内存使用水平。

12、发起人、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能够持续维持一个恒定的步调。

13、这个开销是恒定的,并不取决于事务所做的工作。

14、我确实还得收集更多的数据,看看点击后的速度是不是恒定的,但让我先看看点击之前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吧。

15、这就是我们在,恒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平衡条件。

16、但是,大多数人进入一个恒定应力状态。

17、当我保持压强恒定。

18、这种感觉像是焦虑,像一种恒定的做错了什么的不安感。

19、奥兰察和孤松镇附近的城镇是用绿色的植被标示的,同时也表明一个更恒定的水源存在的可能性。

20、虽然我没有写出来,但是这些都是在恒定温度下的,对吗?

21、它允许应用程序在后台对表执行恒定数据加载操作,同时可以执行交互式读取和写入操作。

22、尽管在儿童时代神经元持续增大,大脑联系也得以建立和修正,神经元的数目却自出生开始便始终维持恒定。

23、在探讨的过程中,书中揭示了我们认为所有人的大脑是恒定的部分显然是高度变化的。

24、他对赛跑的危险的恒定的忧虑导致了很严厉的胃溃疡他必须停止赛跑十个月。

25、一些科学项目需要速率恒定的精密、稳定、低压脉冲。

薄储层测井解释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篇7

1 薄储层解释精度影响因素

由于储层的厚度不同, 所以其对常规的自然电位以及电导率的相应程度也是不同的, 常规的探测仪器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当初层的厚度在一米以下时, 其受围岩的影响相对较大, 测井获取的相应值相对较低, 并容易出现偏差。

1.1 常规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通过交变电磁场来对岩层导电性进行研究的常规方法, 但由于岩层的结构相对较为固定, 所以为了对深度进行探测, 就会忽视了纵向的探测, 这也就导致纵向探测率的数值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精准度。通过视电导率曲线与储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储层的厚度越大, 视电导率曲线对称并接近地层的准确数值;反之, 储层的厚度越小时, 视电导率曲线受到围岩电导率的影响就越大, 与储层是电导率数值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

1.2 常规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层水与钻井液的矿化度不相同, 离子的扩散与岩石吸附离子而产生的扩散吸附电位。对于沙泥类的岩地层, 如果钻井的液化度比地层水的矿化度小的时候, 并且离子的扩散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时, 砂岩层段的测井井眼与储层之间就会形成负扩散的电动势;而在泥岩层, 测井的井眼与泥岩层之间就会形成正扩散吸附电动势, 如果底层的厚度比井眼的直径大时, 砂岩层段的测井井眼与储层之间所形成负扩散的电动势就与测井的井眼与泥岩层之间所形成正扩散, 吸附电动势的和就是静自然电位。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因素有很多, 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层的厚度。

2 薄储层解释精度提高措施

通过对薄储层准确解释评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通过高分辨率测井技术对薄储层特征进行直接反应的对策, 以此, 来加强薄储层解释精度。

2.1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

(1) 高分辨率的阵列感应测井仪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 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补偿线圈各一个, 由三个线圈测量子阵列, 最终形成七个这样的阵列。将七个子阵列同时进行包含八种频率测量信号的接收, 对其进行分解, 分解成实部与虚部, 最终将会得到112个信号。对所获得的信号进行视电导率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矫正, 在对其进行分辨率的匹配处理, 最终将获得三种不同的纵向分辨率以及六种不同的探测深度, 统计18种电阻率的曲线。

(2) 由于高分辨率阵列感应仪器的测量的精确度相对比较高, 所以其所获得的地层信息相对较为详细并相对较为真实, 可以对薄储层进行准确的划分, 对原状地层的真电阻率进行有效的计算, 同时, 也可以对流体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 为薄储层测井解释提供依据, 提高薄储层解释的精确度。

2.2 高分辨率经自然点位测井

根据静自然电位的形成, 高分辨率静自然电位分别在测量电机的两端进行监督电极与调整电极的设置, 当自然电流在境内进行流动的时候, 可依据监督电机之间的电位差, 对调整电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电位差, 以达到监督电极间的电位差平衡, 也就是说监督电极间不会再有电流流过, 这也就使电极间钻井液的电阻相当于无穷大。通过对其进行精确的设计, 使静自然电位受到地层厚度与井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这也就可以明确的现实出薄储层的特征。

3 高分辨率测井应用的效果

高分辨率测井与常规的测井相比较, 在薄储层的分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薄层解释率以及含油性的判断。

3.1 准确的划分薄储层

以高分辨率测井的寂寥为基础, 在对储层进行解释的时候相对较为精确, 并可以进行分层解释。对区域地质的具体资料以及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 储层的厚度逐渐的减小, 物性就会变差, 静自然电位也显示0.5 m以下的储层渗透性相对较差。陈列的感应电阻率曲线在泥岩段的重合相对较好, 在水层有明显的增阻侵入, 有层段会表现出重合或者是低阻侵入的现象。这也就说明了, 高分辨率测井的储层划分相对较细致, 薄储层的特征较为明显;而常规测井则不然, 其划分相对较为粗, 而且薄储层的特征也不是特别明显。

3.2 细分厚层水淹层

高分辨率静自然电位的曲线可以较清楚的将薄储层的渗透性体现出来, 阵列感应应增阻侵入水淹的特征相对较为明显。例如连接的两层砂体, 高分辨率对储层下部的层体渗透性较好, 而常规的测井则不然, 其侵入特征并不明显, 阵列感应所显示的电阻率值也相对较低, 这也就说明下部的层体水淹较为严重。

3.3 细分非均质厚储层

对非均质厚储层进行细化分类, 所得到的解释结论相对更为准确合理。如果只有常规的电阻率测井资料, 在进行测井解释的时候就会对储层的含水量进行充分的考虑。相对常规测井解释而言, 高分辨率的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对非均质厚储层的解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薄储层的测井解释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纵向分辨率以及围岩等等这也就造成测井对地质实际情况的响应出现偏差, 导致测井解释不准确。二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曲线则可以对测井中的数据进行良好的体现, 并有效地提高了薄储层或非均质薄互层的解释准确度与精度。

参考文献

[1]丁次乾.矿场地球物理[J].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 (04)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篇8

1.机械啮合理论: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时,由于接触面间并不完全光滑,形成“犬牙交错”的部分,如图1所示,于是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相互接触的部分就会断裂、磨损从而形成一种阻碍,这种阻碍就是摩擦力.

2.黏着理论: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时,由于实际接触面积比表观面积小得多,故接触面材料的分子间压强很大,使接触材料发生非弹性形变,从而接触的分子间会形成化学键,产生黏着力,此黏着力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宏观上就表现为摩擦力.

3.分子作用理论:19世纪30年代末分子作用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知道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会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当分子间距离r等于平衡距离ro时,分子力即分子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合力等于零,当r>ro时分子力表现为吸引力,当r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理论是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先后提出来的,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不断深化过程,它们从不同侧面解释了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它们三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我们用以上理论解释常见的疑问.

疑问1.为什么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无关?

答:由于材料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表观接触面积,研究表明实际接触面积约为表观接触面积的万分之一,当正压力增大时,材料间的实际接触面积会大大增加,会有更多的“犬牙交错”部分、会形成更多的化学键、产生相互作用力的分子会更多,故摩擦力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从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看摩擦力的大小与实际接触面积有关,与表观面积无关,而我们常说的“接触面积”是指表观面积.

疑问2.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会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答:此问题我们从“机械啮合理论”和“黏着理论”来解释.

(1)“机械啮合理论”的解释——把接触的表面想象成有很多“犬牙交错”部分,两面间的“犬牙交错”部分是摩擦力来源之一.当两者相对静止时,相互咬合很紧密,此时静摩擦力就较大;当两者相对滑动时,“犬牙交错”部分会被磨平,咬合部分会变浅,此时滑动摩擦力会变小,所以滑动摩擦力会比静摩擦力大.

(2)“黏着理论”——相对静止的接触面间的分子有较长的时间相互靠近,因此相互间有较强分子力的分子数目也会较多,所以静摩擦力也会较大.而相对运动的分子间由于分子接触的时间较短,所以有较强分子力的分子数目会少一点,所以静摩擦力会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疑问3.为什么表面很光滑的材料之间的摩擦力不会减小反而增大

答:根据“黏着理论”当两个表面的分子互相进入彼此的分子力作用范围时,就会形成化学键,分子之间就会有较强的电磁相互作用,宏观上就显示为摩擦力.而超精加T的物体表面接触时就会比常规表面接触时有更多的分子进入彼此的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就会形成更多的化学键,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宏观上表现的摩擦力也就更大了.

疑问4.摩擦力为什么总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答:根据“机械啮合理论”当两物体表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犬牙交错”的部分会产生作用力,此作用力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就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我们也可以根据“分子作用理论”来解释,分子之间会有个平衡位置,当分子之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就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之间再靠近分子力就会阻碍它们靠近.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平衡的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吸引力,此时分子之间再远离吸引力就会阻碍它们远离,所以在宏观上就变现为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疑问5.静摩擦力为什么不会产生内能,而滑动摩擦力会有内能产生?

答:根据分子动理论,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加.“黏合理论”告诉我们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之间,接触材料表面的分子会形成化学键,分子由于被化学键牢牢地束缚着,所以分子热运动不会加剧,内能也就不会增加.而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之间,接触面材料的分子之间的化学键会断裂,化学键断裂以后的分子就会产生剧烈振动,导致分子热运动加剧,因此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加,宏观上就表现为摩擦生热.

专线的解释及造句 篇9

专线解释

【意思】:(1)较大的厂矿铺设的自用铁路线。(2)电话局为重要机关或首长设置的专用电话线。

专线造句:

1、他们还将修筑一些新的道路和一条铁路专线。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下令在白宫和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以及哈里斯堡州政府办公室之间搭设起电话专线。

3、地堡有自己独立的供暖和排水设施,而且和莫斯科设有通信专线。地堡的顶部可以抵挡核弹攻击。

4、尽管存在这种特殊的私人专线,朝鲜主要的铁路运行却是非常普通的。

5、城市交通部门为此安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前往各个场馆,有的线路甚至24小时服务。

6、这项研究的对象都是参加过品斯基“爱情专线”广播节目的名人,研究发现电视真人秀中的明星们是名人中最为自恋的一群人。

7、那是1979年,当时没有移动电话,卡特总统不得不安排一条专线电缆,拖在丹顿的指挥车后面,这样丹顿能给总统提供每天的最新进展。

8、随着5号线于今年内通车,奥运专线和机场线即将完工,一个庞大的地下交通网已初具规模。

9、也有些领事处为商务旅行者提供了专线服务。

10、一部连着白宫交换机,另一部是总统专线。

11、首席接待员艾克·胡佛(IkeHoover)接听了专线电话。

12、很少有记者受过刑事司法训练,但是警务专线的资深记者建议,记者至少应选修一门这方面的课程。

13、政府事务大多是开会,所以,报道政府专线的记者势必报道大量的会议新闻。

14、专线记者得以熟悉一个领域或一个地区以及有关人物,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必须了解消息来源使用的专业术语或行话。

15、一般来说,政府一切都要靠档,因此,政府专线记者必须能够得到档并理解之。

16、专线记者不能仅依靠电话,他们必须到实际中去,与人见面,与人交谈。

17、专线记者的基本责任是掌握所负责的专门领域的新闻动向。

18、智能网上,明确地指定了服务用于语音,所有其他数据类型需要专线接入,或者烦人的调制解调器。

19、此外,好的专线记者不但报道领域中能够左右风云的人物,而且探讨他们的行动对社会的影响。

20、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小灵通和其他移动设备正被用来阅读新闻,新闻专线也把触角伸向了那里。

21、他的报道揭露了有关军方和警方的高官从中国买进二手巴士并且为黑市交易者建立了运输专线的事情。

22、你问对方想坐磁悬浮列车还是专线大巴去机场?

23、一开始,我们仅仅满足于将想象用在激情中的妄语上以及当我出差时打给他的“激情专线”。

信实的解释及造句 篇10

信实解释

【意思】:有信用;诚实:为人~。

信实造句:

1、我已陈明你的信实,和你的救恩。

2、我未曾把你的公义藏在心里。我已陈明你的信实,和你的救恩。

3、只是我的信实,和我的慈爱,要与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举。

4、就像耶稣信实的见证那样,即使我们无法看见,我们也必须坚信自己的生命也将结出硕果。

5、但神要我们鼓起勇气,满了乐观与希望,即使在最患难的时候,也要因他的仁慈和信实而欢欣。

6、主阿,你从前凭你的信实向大卫立誓,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呢?

7、那些洗劫信实在西孟加拉邦、北方邦和其他各邦的商店的暴徒被归咎于在小贩和小店主当中获得支持的党。

8、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10、根据2005年两兄弟的协议,信实自然资源有限公司对未来的勘探拥有40%多的首次否决权,这为之后的争执埋下了隐患。

11、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12、耶和华阿,你的慈爱,上及诸天。你的信实,达到穹苍。

13、当我们在遵行他话语的过程中经历到他在应许中所显露的作为,我们就能慢慢知晓上帝的信实。

14、所以不必太过费心劳力:“圣灵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5:22-23)。

15、安巴尼目前经营印度第二大公司——信实工业。

16、耶和华阿,诸天要称赞你的奇事。在圣者的会中,要称赞你的信实。

蛋白的解释及造句 篇11

摘 要 《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商誉摊销等国际准则通行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对企业合并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合并,规定了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此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进一步对其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问题进行了规范。

关键词 企业合并 账务处理 纳税调整 准则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确认被兼并净资产,要将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而且还应摊消商誉的处理方式,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法反映;而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以购买法反映。2010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以下简称“解释4号”),对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问题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二、不同企业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此类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应当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采用权益结合法处理。例如,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甲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公司发行20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乙公司合并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甲公司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0万元。则该投资的初始成本为2000×60%=1200万元。其中,差额800万元应首先调减资本公积180万元,盈余公积100万元,未分配利润520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2 000 000

资本公积1 800 000

盈余公积1 000 000

未分配利润5 200 000

贷:股本20 000 000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此类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应当采用购买法处理。例如,甲、乙两家公司属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甲公司以固定资产对乙企业投资,取得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6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1300万元。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则该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300万元。该成本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150万元(16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的差额150万元,应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其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3 000 000

累计折旧4 000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 000

贷:固定资产16 000 000

营业外收入1 500 000

三、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账务处理

根据《解释4号》,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递延所得税属于资产类账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根据会计要素确认的谨慎性和确定性原则,企业合并中取得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但是,如果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商誉”,如果商誉不够冲减,则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合并对计税基础的确认,应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规定,正确区分免税重组和一般重组,这是正确计算递延所得税的前提条件。

四、新准则及《解释4号》对企业合并双方的影响

新准则及《解释4号》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净资产、经营成果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一)对企业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

首先,权益法中对长期股权投资不再设置就准则中所规定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实施新准则时,原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全部结转,对以前年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公司净资产相应变动。其次,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原有资产的增值得以体现,产生当期损益,往往会引起公司利润的增加和净资产的增加。再次,由于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和调整,对被投资单位来讲,投资收益会大大减少,影响母公司的净利润。

(二)对企业利润分配和会计报表的影响

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利润结构、利润的分配以及会计报表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对于利润结构,新准则下企业原以投资收益体现的利润将以当期资产处置的损益和企业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予以体现,使企业的利润结构和利润体现的时点发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对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产生影响。如子公司实现利润未进行分配,那么子公司的业绩难于在母公司的会计报表上反映,这将会减少母公司的可供分配的利润数。即使子公司对实现的利润进行了分配,但由于股利支付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对母公司的可供利润分配数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121二次根式学案1下一篇:感恩节感恩之心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