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通用8篇)

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1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药品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 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化学、生物学及相关的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制剂、药物鉴定、药物分析及各项常规药学实验等方面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三)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四)教学计划中所列选修课程供地方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 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六)有实验、实习和平时作业的统设课程,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学生未完成实验、实习,或实验、实习不及格,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平时作业的 成绩在总成绩中应占一定的比例,但不能超过20%。

(七)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提供的教学大纲(或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13周,毕业作业5周。试点单位可结合当地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将所 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14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 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医学科药学类

药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无机化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20学时,实验9学时,开设一学期。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 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配位 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试验。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2.有机化学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本反应、简单的结构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 础。课程的主要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及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类脂和萜类、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重要代表物在医药中的应用等,以及立体化学 基础、红外光谱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用分析化学等。

3.人体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一般生理活动规律,建立起人体是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体的观念,从而为学习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主要生理活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 温、泌尿、神经、感官、内分泌、生殖)。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理学等。

4.医学生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糖类,脂类,核酸,酶,维生素,新陈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生化药物的制备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微生物与免疫、药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等。

5.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8学时,实验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学科药学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免疫学,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 专业术语;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的知识。为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 必要的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临床预防、分析、诊断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

医学免疫学主要教学内容: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的概念、补体系统及变态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繁殖与代谢、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消毒灭菌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察原则,特异防治及药物防治原则等 基础知识;病源性与条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致病性与免疫型,防治原则;病毒 的基本性状、分类,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实验室检测原则、防治原则,临床常见病毒的致病 性与免疫性,检查及防治原则;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治病性 与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基础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理学、临床各学科课程。

6.病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模块化设计,开设一学期。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药类各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 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 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学课程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课程的主要内容: 疾病学概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 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 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诊断学及临床各学科课程。

7.药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药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神经失常药;抗震颤麻痹药;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拟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 上腺素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物和钙拮抗剂;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组胺与抗组胺药;肾 上腺皮质激素药;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抗生素;磺胺类及其他人工合成抗菌 素;抗结核药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类各学科专业课程。

8.药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掌握化学结构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和特殊个性,为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 物准备必要理论基础;理解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结构形成和制备原理,为质量控制和检验准 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药发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结构命名查找资料的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化学药物的分类结构类型和命名,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主要结构类型的药物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及典型药的特殊个性,如 何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物;典型药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基本化学药物的典 型反应和鉴别方法;主要类型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以及典型药物的创制经验。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

9.药用分析化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同时使学 生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和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

课程的主要内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色谱法;药物中的杂质及纯度,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规定杂质限度的科学根据,药物中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操作要点及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中国药典 中收载的典型药物的基本结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鉴别、法定含量测定方 法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制剂的分析特点和拟定分析方法的思路,常用剂型中干扰物质的种类 及排除方法,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分析特点和方法,医院药房快速检验方法;体内药物分析 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现行的各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原则和内容。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生药学等。

10.药事管理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方面的有关专业法律法规,熟悉和了解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初步 具备运用药事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特殊药品管理办法,药事管理体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新药研制、审批管理;药品广告管理;药品专利产权保护等。

11.药剂学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54学时,开设二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与制剂、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与正确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剂型的制备与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方便的药品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和进展;主要剂型设计、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常用制剂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及安全;剂型制备中主要 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新剂型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制剂配伍变化的原理 及一般处理原则;药物体内过程及药物动力学。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等。

12.生药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培养基本技能;掌握生药的来源、生产及加工,化学成分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药效药理与临床用途。掌握天然药产物中主 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 从事天然产物开发利用,药物制剂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总论:生药学的定义,生药分类方法与生药拉丁名的命名原则,生药鉴定的任务与常用方法,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各论:植物的形态解剖、基本类群、各类生药的形状与显微识别特点、重点生药的来源、加 工;药理作用与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和分离提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天然药用化学、药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

13.英语Ⅰ(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2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中医药类专科专业一、二、三年级及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无记名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医药类专科毕业一年、两年的毕业生代表进行访谈。共发放问卷1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23份, 回收率93%。

2.研究方法。问卷主要由背景资料、就业心理、就业指导几部分组成。“就业心理”充分结合平时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拟定问题。问题形式为封闭式单项选择。走访在问卷的基础上关注“就业过程中对专业的认识、对就业能力与技巧的认识、对目前工作岗位的认识与满意度, 如果再来一次专业学习与就业你会更注意哪些问题?”等内容。问卷结果用SPSS11.5软件包等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研究结果分析

1. 各种就业心理分析

根据调查走访分析发现, 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具有多元化倾向。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 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严峻。83.3%的受调查者认为就业压力大或压力巨大。在就业择业心理倾向上, 部分人是从自身的偏好出发,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充足的考虑;也有很多人注意结合自身及社会情况来择业。

多数学生认为专科学历在医药行业显得较低, 社会对高职专科学历缺少认同, 应早做就业准备, 或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调查中, 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或继续提升学历者占到73.6%。能否迅速实现就业同收入期望有较大关系, 超过70%的学生认同1000~2500元的月薪, 选择1000~1500元的占到了43.6%。多数中医类学生已将乡镇、村级医疗机构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中药类学生从以前较为单一的进医院药剂科, 转向大量选择进入企业, 特别是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感加强。提示在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下, 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已在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来矫正自己的求职愿望。

中医药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 很多学生认同“学以致用”, 强调选择专业时的人生追求。要求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比例占到53.7%, 要求专业对口的有33.8%, 对工作要与专业相关的要求高于工科高职类院校实际68.6%的比例[1]。只有12.5%的人能够认同以后的工作可以跟专业关系不大。

在就业途径选择上, 中医药类专科学生首选参加招聘会 (占了34.6%) , 其次选择社会关系介绍 (占到28.7%) 。提示招聘会求职形式已为广大学生接受;家庭社会关系仍较受学生青睐。各级教育机关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2. 就业心理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就业心理倾向形成的多因性, 我们采用定类变量相关分析的基本方法[2], 将代表性心理倾向指标如就业态度、单位选择、专业对口要求、月薪要求、求职途径选择等与性别、家庭、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比较, 发现各个指标基本都存在多个因素上的分布。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受专业能力影响较大, 而与性别关系相关性较弱, 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认可能够增强就业自信心。从性别倾向来看, 受社会男性主导地位影响, 男生比女生更加关注就业收入的高低。家庭情况与就业态度、求职途径及薪水要求有较大相关性, 农村生源学生在就业上更积极, 薪水要求低于城镇学生。专业的不同与对单位的选择及专业对口要求有较强的相关性, 骨伤专业对专业对口不作要求的比例最低, 中药专业则最高, 符合专业口径特点。

思考与对策

1.加强中医药专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人才产品是一种具有主体性、差异性、多变性的特殊产品。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产品的生产者, 在关注产品市场的同时, 更需要关注人才产品本身。可以考虑:

在中医药专科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把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将就业指导贯穿高职教育的始终, 通过座谈讨论、橱窗板报、模拟洽谈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政策、求职知识, 介绍行业情况。帮助学生在校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 让学生把就业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 去应对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定位意识。让学生根据个人专业、特点, 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 形成正确、健康的就业心态, 确定恰当的就业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展现自我, 树立竞争意识和自荐意识。进一步形成阶段性就业观念。让更多学生明了: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应该是毕业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升华时的能力定位, 先就业再择业是向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积蓄能量的阶段。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自信地实现就业。

2. 积极推进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和一些贫困地区, 医药人才缺口较大, 中医药文化积淀深厚, 是中医药类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大市场。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明确为基层和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增强专业适应性。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强化专业能力培养, 使毕业生适应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

3. 加强对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的动态分析

学生就业心理倾向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素推动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而不断跟踪了解掌握学生就业心理动态是我们了解学生就业需要, 实施就业教育和指导的切入点。我们只有认真对待, 并不断深入细致分析, 才可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引导, 促进中医药类专科学生的就业工作, 最终促进中医药教育及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摘要:中医药类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及其自身的特殊性。文章从研究学生个人就业心理入手, 探讨当前中医药类专科学生对就业择业的一些倾向, 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认识到该类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上对就业的认识比较现实和理性。在促进其就业方面, 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提高专业能力, 加强就业心理的动态研究。

关键词:就业,心理倾向,中医学与中药学,高职高专

参考文献

[1]谢彩英, 朱雪梅.高职院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6) :60~61.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析 篇3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 高职药学 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50-01

1 高职药学专业就业特点

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高职毕业生。因高校扩招,人才市场饱和及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就业形式也随之改变。供需双方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使企业更青睐于高校人才,高职毕业生则处于相对的弱势。尽管高职毕业生的技术运用广泛,动手能力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并且更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的精神。但高职在校生知识面相对本科专业较窄,而且科研、动手能力也不太强,无法满足当今人才市场的全面需求。

而对于专业性很强的药学,更加需要对专业知识的全方位渗透,因而如今的医疗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式,毕业生也变改了相应的就业倾向,从哥姐辈崇尚的铁饭碗到转变为人事聘用制度的择业形式。当然,也有很多高职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走上了专升本道路,以此来提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未来竞争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2 高职药学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就业形势在不断的变化,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还是会存在一些认识、观念和客观方面的问题,导致直接影响了就业质量和结果。

2.1 认识方面

一方面,药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就业形式改革欣然接受,还是很看重工作的稳定性。首选工作仍偏向于牢固的事业单位,如去医院,医疗事业单位或国有大型企业等。对较苦的长期外出的工作或销售性质的工作,仍然不能乐观接受,并认为这样的工作福利待遇差,没发展前途。

另一方面,药学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形式没有全面认识,也没有清晰的择业定位。在实习生活结束时,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依旧在考虑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 专升本。选择前者怕自己的学历不高,学识不深,竞争力不强,没有机会进入好单位;选择后者,虽然对于学历和学识会有所提高,但专升本的压力太大,考上好学校的几率不高,即使考上了,两年后的就业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到时的自己是否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还茫然不知。

2.2 观念方面

一是受地域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会偏向选择去医疗卫生强的省份。如江苏省的常州市,但近几年来随着药学高才生不断的涌入,三甲等大的医疗单位基本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其余的学生由于父母或其他原由,基本上都选择回生源地发展。而对于那些乡村小镇或药店药厂基本无人问津。

二是受心理影响。一部分学生存在很大的反差心理。与本科高等院校的对比,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大学有区别,使之对高职高专院校有所偏见。认为自己和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心里便有不满、抱怨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最终使原有的才智和创造力不能正常发挥,与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差距就更加拉大,就业机会也就相应的缩小了。

2.3 客观原因方面

(1)因国家政策的改革,药学专业人才规模逐渐扩大,生源不断增加,使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2)就业单位招聘条件苛刻,门槛不断提高。不少单位招聘人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学历,有些用人单位招聘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导致一些女毕业生就业遇到壁垒。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课后学生实践条件艰苦,校企合作还是初级阶段,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的拓展和提高。

3 提升高职药学专业就业率的对策措施

面对就业形式的变化,该如何来加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创新工作形式和内容,成了如今我们思政人员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点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培养。

3.1 从学生的自身素质着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加牢固,并在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达到理论联系于实践的密切结合。

(2)继续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素质和道德的基础上,继续对他们的诚信、职业操守、艰苦奋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等加以指导,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3)帮助学生调整择业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摆正心理,认清就业形式,结合自身特点准确来定位。

3.2 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加强学生对就业知识的了解

(1)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性质,将授课、讲座、咨询、联系、调研和走访结合起来。如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所学专业今后的就业去向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邀请一些相关企业负责人、优秀校友前来讲座,介绍用人单位招聘标准或者自身求职经历,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讲解求职面试的技巧。教导学生正确获取、筛选、处理就业信息的方法,训练学生谈吐、表达和行为语言,并举例讲解面试过程可能的突发事件。

(3)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树立多参加社会锻炼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勤工俭学、社会调研等工作实践活动中去。使之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3.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指导建设、完善就业援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1)构建校级就业指导中心,随时在线指导学生就业。

(2)设置配套的就业指导体系,认真对药学就业市场作需求分析,长期与相关用人单位保持联系,输送实习学生,开辟新的就业信息渠道以及做好毕业生推荐和选送工作。

(3)大力拓展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机制建设。制订特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工作方案,开展女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

3.4 定位药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1)在课程设置及技能培养方面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人文方面的修改,使学生能随机应变的应付职场变化。

(2)以实用型药学人才标准培养学生。明确药学专业的科学创新的设置,并定位药学专业培养标准。

(3)专家预测药学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药学专业授课和模拟实践。进一步提高和扩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药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鹿艳存.医药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52-153.

[2] 吴娴娴.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23):107.

药学专业就业前景女生 篇4

女生找工作不仅要看专业,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应该考虑到女生自身的`能力、特长和性格特点,热门未必适合。不要因为药品研发行业待遇高就以此为就业对象,衡量一下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再对这个职业所具体从事的工作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看看自己的性格是否合适药学专业应聘职位。

就业方向:

如果专业是药学或者临床药学,可以选择去医院药学部就业。在医院药学部可以在药房,也可以在药库,还可以在PIVAS,或者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指导。

如果专业是制药工程或者化学与制药的,制药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加入到制药公司从事技术员、QA、QC等工作。

如果是药学相关专业,学历比较低,可以去药店工作。如果考取了执业药师,工资也会有一个大的涨幅。

学历比较高的相关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去高校作专业课老师。或者去科研所从事研究工作。

专科助产专业就业前景 篇5

助产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学和现代助产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助产工作中的问题,能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助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后可报考双证(护理资格证和助产士资格证),就业前景良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在基层从事计生专干工作,必须持有助产士资格证方可上岗。

而且现在二胎开放,生孩子的不在少数,对于助产护士一定是需求比较大的,选择这个专业在找工作方面肯定是不用担心的。

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6

一、药学生就业现状

1) 性别对就业的影响。性别因素已经成为求职中的历史因素。即使大部分女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高于男生, 但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应聘男生, 大部分在校女生选择提升自身学历, 部分女生将求职锁定在离家近的事业单位, 二男生选择范围则要广的多。

2) 学历和工作经验对就业的影响。用人单位在选择求职者时, 更倾向于选择学历相同但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医院等事业单位则优先考虑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而营销企业等则更倾向于应聘专科学生。专科生一般对薪金要求低于本科生, 本科生存在一定的眼高手低的现象。

3)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有些学生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 遇事喜欢退缩, 不能够沉着冷静的处理工作上遇到的难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本科求职者不能够准确的评估自身能力, 不能够准确定位, 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处消极被动的情绪, 过多计较个人得失不愿吃苦耐劳。

二、社会因素对药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药学生在校教育影响

当今药学生就业难, 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 对于教育教学以及方式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对于当今的药学生教育来说, 学校过多的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播, 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造成了学生“将书本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这种教育方式却或多或少的造成了文化与知识的分离, 造成了教师以及学生更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蕴含所有知识的文化, 久而久之, 则进一步造成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脱离了相应文化的知识, 进而学生不能够从全方位获得充分的教育与培养。药学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有较高要求的专业, 药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科研创新能力更要有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 就业单位人才需要的影响

面对医药发展的新形势, 大型医院每年招聘名额有限, 且对专业要求严格, 大部分医院则将学历水平直接定级为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 这就意味着每年仅有很少一部分药学本科生进入大中型医院。药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从事着CIA、医药代表、医药销售、医药保险等报酬相对较低且社会地位也不高的工作, 这就从根源上导致学生不愿从事上述职位。对于高等院校以及医药研究部门等事业单位, 招聘门槛则比医院定级还要高, 研究生, 博士、博士后是这些单位的首选, 即使这些单位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但能够顺利就职的学生则少之又少。加之公务员招聘制度以及竞争的激烈导致药学毕业应届生很难考入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

三、如何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水平

(一) 培养并提高药学专业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及技能。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 因此, 在校期间, 药学生应扎实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其次, 每位药学生要锻炼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学生的特长、专长、社会适应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 在校学生除了要勤奋努力学习, 还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活动、科研创新、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 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再次, 药学毕业生要提升自身的应聘能力, 高校应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 开设就业相关讲座, 强化学生在应聘过程中的应聘技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变通能力。

(二) 高校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1) 高校应该主动建立一个能够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再拥有了就业指导中心机构之外, 还应该在学生入学开始就系统的开设相关课程。其次, 在活动方面, 高校应不定期邀请在医药行业的成功人士到校演讲, 使学生清醒认识就业竞争的意识。2) 多方位的搭建药学专业学生实习锻炼机会, 在学生理论学习同时穿插实习实践元素进去, 尽可能拉长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

(三) 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 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

1) 切实做好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的工作。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 明确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权利与责任。学校积极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 为学生争取最大利益, 包括企业需要为写生提供相关培训以及报酬补助等, 并对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伤亡事故如何处理等。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统一考核、评价。

2) 做到实习分配与学生性格相结合。实习分配过程中, 学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分配。如:市场营销等工作推荐性格外向并有一定交际能力与口才的学生。专业技能过硬并且英语笔试口试能力优异的学生分配到外企实习工作。准备考研, 对科研创新感兴趣的同学则分配到高校实验室。

3) 做好实习单位与个人意愿的结合。将学校联系到的实习单位以及名额公开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且学校要允许学生个人能够有权利联系实习单位。

4) 做好实习与就业的结合。在实习前, 有部分学生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或者有去这个单位就业的学生, 可以安排学生去就业单位进行实习, 尽量安排学生在实习中就能够与意向单位进行磨合, 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模式的多元性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并且在原有经费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并减轻学生家庭负担, 更有利于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学生自身的管理。

摘要:随着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 医药行业逐渐出现饱和现象, 药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日益严峻, 药学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 本文分析药学生就业现状, 对药学生进行实习、就业指导、提升药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药学生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等医药学院,实习,毕业生,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龙亮.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J].华夏医学, 2007.

[2]李庆利, 王凤杰.药学大学生近期就业态势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3]王玉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学分析, 徐特立研究, 2009.

[4]孟建伟.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改变[J]教育研究, 2007.

[5]徐芳, 胡丽云.论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 2011.

[6]李本俊等.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药学高职多元化实习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专科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7

[关键词]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 就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5-03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设置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目前,关于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有的研究对新的社会形势下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体分析[1] [2] [3],有的研究谈到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而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地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5] [6] [7] [8] [9]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人们对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

但是,地理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更应该考虑到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展开了研究。有些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10] [11],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12] [13]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本科层次,对于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的研究很少。

地理教育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小学、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但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招收人才时,往往要求毕业生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一些小学虽然招收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但多数情况下,小学并不设置地理课程。因此,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地方院校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反思其培养模式,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建议,为其毕业生就业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研究选取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其了解毕业以来的就业轨迹以及在工作中的体会,尤其是工作中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调查于2014年3月进行,除1名毕业生失去联系,1名毕业生前4年信息可知、最后1年失去联系外,其他毕业生笔者都通过本人或其同学获得了其就业信息。

(一)基本信息

该班为三年制专科班,共有39名学生,于2009年毕业,截止调查时,该班学生已经毕业近5年。全班学生中女性31名,男性8名,女性占绝对优势,这与女性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当前该班年龄最大的毕业生31岁,最小的26岁,多数在27、28岁。另外,该班全部为河南省内生源。

(二)职业构成分析

通过对调查信息的统计,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当前的职业构成见表1。

表1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职业构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班目前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小学、中学教师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包括专升本或研究生在读等)、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自由职业(如办教育培训机构、做小生意、当家庭主妇、待业)等。其中,教师和公司职员是主要就业方向。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师共计16人,占总人数的41.03%,公司职员为10人,占25.64%。其他就业方向则比较分散,目前仍在进修的占12.82%,自由职业占10.26%,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占5.13%,2人目前失去联系,无法得知其就业情况。

2009年5月毕业前夕的就业期望调查显示,该班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有30人。将该班当前就业情况与2009年的就业期望调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根据调查得知,尽管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学历、专业、地域(多数招教考试仅限本地户口)等原因的限制,很多难以如愿。

另外,对职业构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截至调查结束,虽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但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6人,多数毕业生以非地理的教学工作为主,而在小学教学的毕业生则全部没有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为主。进修的5人中,学习地理相关专业的为4人。从事其他几类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没有人所做的工作和地理相关。可以看出,当前从事和地理相关的工作的毕业生共计10人,仅占该班总人数的25.64%。

(三)就业地点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就业地点和籍贯间的关联性发现,除了2人不知去向,5人正在进修尚无法确定工作地点外,其余32人中,就业地点和籍贯一致的有22人,达到了68.75%。通过调查发现,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学历、能力等方面有较多的不自信,再加上人脉关系多在本地等原因,所以多数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而当前16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有14个人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具有一致性,中学、小学教师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则达到了100%的一致,这可能和多数招教考试要求报考人员为本地生源有关。

就业地点和籍贯不一致的10人中,除1人外,其他都选择了省会城市或一线城市。经调查了解到,就业地点的选择和其亲友关系网络有着很大联系,多数毕业生因为外地有亲友或者婚嫁等原因选择到他乡工作。

(四)就业轨迹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笔者对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五年来的就业轨迹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毕业五年来的就业轨迹

通过对表2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各项职业的从业人数虽然在五年间有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稳定。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为例,首次就业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8人,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5人,加上进修的6人(6人进修专业全部和地理相关),毕业第一年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共计11人。而如上面分析可知,当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共计10人。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总人数,还是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在五年间的变动都不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班的就业情况,笔者对个体就业轨迹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从事各项职业的人数总体并没有大的变化,但其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化。

39人中,有13人的就业轨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本从事教师职业、后来从事其他职业的为4人,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在于其原来从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为非在编性质,在稳定性、薪酬等方面都有较多不满意的地方。这4人中,有2人选择了更稳定或薪酬更高的职业,有2人则因为婚育原因,放弃教师职业成为家庭主妇。同时,也有一些人员从非在编人员或私营教育机构教师转变为公立学校在编教师,或者在进修结束后进入教育系统工作。13个就业轨迹发生变化的毕业生当中,有7人从事过3个或3个以上职业。全班39人中,有过创业经历的共5人,除1人继续经营外,其余4人均以失败告终,改为从事其他职业。经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虽然在毕业前有就业目标(以从事教师职业为主),但并非经过详细思考,而是出于专业学习的本能或盲目跟从其他学生的想法,对于目标是否现实,又该怎么实现,并无确切规划,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就业方向、定位上的盲目性。

39人中,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一直未发生改变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64.10%,其构成见表3。这种较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次就业方向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之大。在这25人中,在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人员共计13人,在职业始终未曾改变的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这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及其对于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吸引力。

表3   毕业近五年来未曾改变职业的人数

二、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小结

(一)就业方向以教师和公司职员为主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职业仍然是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首选。但由于专业、学历层次、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如愿。以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为例,最终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为16人,不到全班总人数的1 / 2。除了教师外,旅游、保险、出版等相关行业的职员在职业构成中占了较大比例。此外,当前所做工作和大学期间所学的地理专业相关的仅为10人。

(二)就业地点受人际关系网络影响,多数和籍贯高度一致

由于受到自信心、人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家乡就业,表现出就业地点和籍贯的一致性。尤其是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其就业地点和籍贯更是高度一致。

而无论是留在家乡还是到外地工作,人际关系网络都起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人在选择就业地点时,倾向于选择亲友、熟人或婚嫁对象所在地。

(三)职业发展受首次就业方向高度影响

多数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缺乏周密的考虑和规划,首次就业选择表现出随意性,而首次就业方向对于其职业发展轨迹的影响是很大的,上述分析中64.10%的毕业生五年来职业始终未曾发生改变可以反映这一点。

三、基于就业状况分析的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如果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首先要调整就业心态,不能以地理教师作为唯一的就业选择;其次要增强就业信心和能力,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不同就业方向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不同,这要求高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便适应这种广泛的就业岗位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看,专科层次的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以从事地理教育工作作为主要就业方向,但也应增强其在其他就业领域的适应性。要将其培养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又具备广域适应性的人才。

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熟练的教学技巧、广博的知识,而做公司职员或自主创业,则对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继续注重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可能从事的地理教育工作或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进修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强当前已有的外语、大学语文、高数、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之上,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和水平。就业指导课程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可能的就业方向、薪酬、职业生涯发展等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又要让其了解各类就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特性,在大学期间预先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就业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方法上,要重视教学实践课程、野外实习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实习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结互助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使其具有更强的心理适应力和就业灵活性,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 注 释 ]

[1]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

[2] 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 张晶.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德州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

[4] 王爱辉,宋勇,龙海丽.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

[5] 王晓玲,王俊友,朱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地理教育,2013.

[6] 焦士兴,李静,张艳玲.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7] 张宏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特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 胡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  赵宏利,陈修文,张洁.广东省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

[11]  黎树式,温享燕.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

[12]  黄京鸿,孙婷,胡淑飞.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3]  孙中伟,尤丽敏,贺军亮.高校地理类专业就业需求、学生期望与课程设置的错位差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19

药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解读 篇8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就业岗位

医药代表、医药销售代表、销售代表、医院代表、招商经理、产品经理、地区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学术专员、销售经理、地区经理、省区经理等。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xx年12月24日,35857位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108 元,其中工资3082元,0-2年工资4090元,3-5年工资4293元,8-工资6000元。

招聘要求

针对药学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9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34%;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47%。

城市就业指数

药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860个]、广州[2525个]、上海[2385个]、武汉[1355个]、杭州[1246个]、成都[1164个]、南京[1077个]、重庆[886个]、深圳[788个]、西安[72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6999元]、宁波[5249元]、重庆[4499元]、上海[4043元]、南昌[3999元]、乌鲁木齐[3749元]、郑州[3333元]、北京[3194元]、广州[3099元]、杭州[3000元]、百色[299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药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药学类,其中药学类共10个专业,药学专业在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位。

在药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应用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海洋药学,蒙药学等。

上一篇:六年级的我作文下一篇:医学考研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