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财政部经建司司长 李敬辉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受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委托,前来参加这次论坛并进行讲话。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行业,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部历来重视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有八项政策措施:
一是设立了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两个专项资金,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通过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产业研发资金等科技专项资金,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各个领域关键、共性、基础性科研活动进行支持,促进科技进步。
三是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在北京、深圳等7省市开展中央财政参股地方创投基金试点工作,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和产业实施适当的惩罚性税收政策,抑制“两高一低”产业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设备投资、产品销售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
五是出台了政府采购政策,已经建立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制度,制定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对节能空调、高效照明产品和节水器具等实行强制性采购。
六是推进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开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运营成本,稳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建立跨流域、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
七是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新设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新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与现有专项资金进行衔接和配合,重点用于对现行政策没有覆盖以及支持力度较弱的领域;同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及发展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贴息、创业风险投资、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发展。
八是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包括加强与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以上介绍了财政从八个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年十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将“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财政部将继续从资金和政策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政策的创新力度,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之尽快成为未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新医改方案对政府公共投入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努力调整支出结构, 切实加大医疗卫生投入, 积极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支持。2008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62427亿元的4.53%, 比2003年增加1.16个百分点。2003-2008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27.7%, 增长速度前所未有。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416亿元, 比2008年预算数增长36.68%。为了实现新医改方案所确定的目标, 今后3年内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支持5项重点改革。各级财政部门将采取五项措施, 确保这笔投入足额到位:一是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二是改革投入机制。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五是以信息化有效提升管理手段。
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 转变机制, 加强监管, 提高效益, 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 加大投入, 及时安排拨付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 同时要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其次, 转变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要着力在改革投入机制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要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二要积极探索实行购买服务等多种有效形式。三要密切跟踪新情况, 稳妥解决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不断总结和推广机制改革的经验, 加强绩效考评。
最后, 强化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到位。要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多措并举, 强化监管, 采取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管, 努力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加强政府卫生投入资金分配和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活动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管理监督中的作用,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确保资金投入到位、监管到位、使用到位。
《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现阶段,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如何?
沈志强:在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成绩获得了全世界的称赞。但是,农业发展还是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十五”期间,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为80亿元,仅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0.093%,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7%,低于全国其他行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全国财政支出水平10倍以上。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仅为世界倒数30个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这与我国的农业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地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条件的建设一直没有列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按照目前的财政体制,国家和省整体上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投入几乎微乎其微。以2005、2006年为例,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农业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8%和0.7%,增长速度为负数。
《经济》:地市农业科技机构经费不足给这些机构的发展带来哪些困难?对整个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沈志强:地市农科院所从事的是应用开发,公益性关键技术、服务性事业,并且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技术上基本是开放的,难以获得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社会公益类性质比较明显,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当前,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在地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基础平台条件方面没有年度预算,投入严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地市科技基础平台设施条件极其薄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严重受阻。科技创新的落后导致了农业科技的落后;农业科技的落后导致了农业增产困难和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如此一来,各地市对所属的农业科研单位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长期下去,将形成恶性循环,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经济》:针对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地市农业科技机构投入存在真空的问题,您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应对办法?
安全费用使用制度
实施单位:安源煤矿
主要内容:为确保安全费用真正发挥出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财务管理和核算中,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安全专户管理和工程立项、审批制度。
实施过程:一是筹措安全资金:按有关规定每生产壹吨原煤计提12元安全费用,按1.5元/吨上交集团公司,剩余10.5元/吨为煤矿安全生产工程资金;二是坚持资金管理制度:建立银行专户管理安全资金,每月以上交集团公司后的余额从生产资金账中划拨到安全资金专户,发生工程支出时,再从安全专户中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以制度的形式保证了月末安全费用余额与安全资金专户保持一致。三是准确使用资金:年初由生产技术部门制定安全技措、一通三防等安全费用项目,上报集团公司生产处,全年使用时严格按生产处批复的工程项目及预计资金使用额度为依据,工程结束时组织生产、计划、安全、工资、财务等职能科室参加验收工作,出具验收单,计划科根据验收单确定的工作量编制工程结算书,交由矿领导组织的结算审核会讨论,工程结算书经讨论通过,分管领导签字后,财务部门列支安全费用工程成本。每月根据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发生领用材料或设备时,材料科或设备科提供该材料采购发票、80
五、必要的安全投入
入库单、出厂验收单、开箱单、该材料或设备的煤安标志及出库单复印件交计划科统一保管,财务部门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资料以材料出库单或设备交接凭证作为依据列支安全费用。
展
切实加大信贷投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切实加大信贷投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们桃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宗旨,努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切实加大信贷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贷款47829万元,同比多投放17568万元,是历年来贷款投放量最大的一年,各项贷款余额达45229万元,较年初净增4509万元,增长%。
一、积极组织信贷营销
农村信用社要在县域经济中有地位,必须在支持农村经济中有所作为。我们联社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把信贷支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教育广大员工增强支农服务意识,转变“等贷”、“惧贷”、“惜贷”观念,心往农民想,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大规模的信贷营销活动。3月在桃江县举行了第二届银信信贷营销会,全县24个农村信用社主动与县内108个企业进行洽谈,与金洲钢厂等企业现场签订贷款协议8份,金额440万元,与马迹塘资江胶板厂等企业签订贷款意向协议85份,金额2035万元。信贷营销会后,我们立即落实贷款协议,将贷款送到了企业。
二、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我们按照上级银信部门的要求,扎实开展了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工作。县联社工作人员和信用社员工、代办员一道深入村组,进行走访调查,共走访农户10641户,对40个信
用村6056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进行了资信等级评定,评定面达57%,授信额度总计2353万元。在投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以往“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作法,实行“常放常收”的管理模式,并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3561万元,支持近10万农户发展生产。其中发放种植业贷款5800万元,支持4万户农户种植优质稻40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0万亩;发放养殖业贷款3600万元,支持1万户农户发展牲猪、土鸡等家庭养殖业;发放经济作物贷款3800万元,支持1万农户开展大棚蔬菜、水果、花卉种植。
三、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投入
资金不足是制约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联社党组织对此反复研究,把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列入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民营企业贷款亿元,共支持民营企业145家。
一是支持竹木制品加工业。我社投放贷款4000万元,重点支持了乍埠、武潭、罗家坪、鸬鹚渡、花果山、石牛江等乡镇竹制品加工小区建设。乍埠农村信用社投放贷款260万元,支持竹木胶板加工企业18家,带动了乍埠回族乡胶板加工产业化经营。目前,该乡的胶板厂及相关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一个新型的工业小区初步形成。二是支持建材生产企业。全县农村信用社投放贷款3200万元,支持建材企业15家。去年8月,联社与湖南省民营企业重点工程益阳市东方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贷款投放协议书。计划投放贷款3000万元,支持该企业兴建年产90万吨熟料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目前已投放贷款1000万元,该企业建成后,年产值超过1亿元,利税达万元左右。三是择优支持锑冶加工业。随着锑品需求市场出现转机,农村信用社适时投放贷款1400万元,择优支持了虎山锑锌制品厂、鸬鹚渡锑品冶炼厂等38家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的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提高全市教育的整体水平, 多年来, 西安市始终围绕实现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认真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教育均衡持续发展。但是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主要做法与成效
1.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1)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努力确保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一些财政困难区县,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每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 首先保证教育经费, 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十五”期间, 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19.70亿元, 年均递增14.58%, 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一半以上。2007年市本级专项用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资金1.42亿元, 占市本级教育投入总额的85.2%。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中, 西安市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学校中具有农村户籍的学生, 2006年和2007年, 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新机制资金约3.36亿元。
(2) 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中, 坚持以流入地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 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相关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城市学校) 就读与当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及时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3) 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4—2006年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 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危改清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改造、远程教育等, 此外, 还将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5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
(4) 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为了切实管好、用好教育经费, 西安市相继制定了中小学预算、财务管理办法等10余个配套文件, 严格规范资金管理, 并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 西安市本级和区县财政都开设了教育专户, 实现了教育资金拨付的“直通车”。
2.集中财力办大事, 促进均衡发展
西安市是一个教育大市, 又是一个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 他们按照布局调整方案, 统筹安排财力, 统一规划, 集中建设, 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 以规划定项目, 以项目定投入, 资金随着项目走, 项目随着规划边走, 改变了过去校舍建设盲目无序, 多点投入, 使用效率低的弊端。
(1) 实施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6年以山区为突破口, 启动了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6—2008年市级财政共投入7000余万元。建设6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实行一次投资全部到位, 除校舍建设外, 还包括校园整体改造, 并配备生活及教学仪器设备等。
(2) 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十五”期间, 西安市用于危改工程的总投资达7亿多元, 改造项目共1954个, 改造面积188万多平方米。2006—2007年各级财政安排1.08亿元危改专款, 改造137所中小学危房, 市财政安排9000万元偿还2001年—2002年危改欠账。
(3) 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2001年开始, 西安市每年安排500万元专款, 用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引导支持西安市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2005年投资5053万元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为全市10个县区1784所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2007年又投入1573万元在9个区县的405所学校进行了远程教育工程建校。目前西安市“农远工程”已覆盖到了所有农村中小学。
(4) 实施薄弱学校治理工程。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西安市实行倾斜政策,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 按照分步实施, 逐校一次投入到位的办法对薄弱学校实施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十一五”期间, 全市计划重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80所 (其中农村学校56所) , 近两年来, 西安市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21所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任务。
(5) 启动区域内基础教育设施整体建设工程。为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西安市从2008年开始, 采取以区县财政投入为主, 市级财政补贴的方式, 集中进行区域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和建设。2008年市、区财政一期投资1.4亿元进行了未央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整体规划、集中建设试点, 并以此来带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6) 加强职教中心建设。近两年, 西安市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以建设区县职教中心为着力点, 全市共投资4800多万元, 用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陈旧的状况, 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 扩大了办学规模。
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当前义务教育投入经费总量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新机制全面实施后, 西安市学校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的“一费制”水平全面提升, 经费保障机制运行良好, 缩小了城乡差别, 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总体水平的提升, 新保障机制公用经费基本能维持学校运转,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区级财政无力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助提高;二是学校寄宿学生逐年增加, 应补助对象有增无减, 但县级财政财力有限, 造成部分贫困学生无法享受到政策实惠。
(2) 农村县镇中小学经费收入减少, 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实施新机制后, 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的“一费制”水平全面提升, 每生每学期平均上升25元;县镇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相对2006年前收费水平下降, 每生每学期平均下降75元。城镇中小学收入的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学校的运转水平, 县级财政每学期不得不从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维持县镇学校的正常运转。
(3) “危改”资金严重不足。而县级维修资金严重不足, 乡镇以下学校大规模修缮和校舍建设资金无法保障, 需进一步建立经常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4) 县域教育事业发展受限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物价指数等预测, 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需求总量增长;完成新一轮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需新增校舍投入资金;全面消除危漏校舍、充实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和生活设施、完成远程教育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全面促进西安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的经费投入标准明显满足不了县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寄宿制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据报道, 蓝田县某学校现在共有学生330人, 在编教师16人。如今农村的班额越来越小, 开设科目却不断在增加, 如信息技术、健康、远程教育等, 于是出现了一名老师跨年级教学的状况, 而多头备课、上课造成工作量大增, 有时很难用上课节数来计算。为了调剂师资配备, 学校所在的街办中心校规定, 对辖区内的所有学校的教师进行量化积分, 鼓励自愿支教行为。到目前为止, 学校每年都要聘任两位代课教师, 而薪资则由学校自己解决。
(5) 公办学校不太愿为农民工提供“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
公办学校承担了接收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 是出于对维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益的考虑, 更由于公办学校办学规范、教育质量有保障, 中央政府进行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力主”的制度设计。然而, 客观地来说, 处于“教育市场”中的公办学校, 为了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公办学校往往都不太愿意招收农民工子女。因而, 不少公办学校会拒收或少收农民工子女。有的公办学校则采取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分校”、“分班”、“划块”的办法。此外。由于城乡地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城市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的广泛认同。因此, 公办学校还未从被动接收农民工子女到主动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态度转变。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1. 切实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尽快实施“全面免费”的农村义务教育。
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办法, 对县以下、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所有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 即既免学杂费, 又免教科书费和寄宿生活费。
为此, 需要构建以财政为主、以政策性金融和教育彩票为辅的多元投资模式。各级政府都必须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使财政投资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促进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采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来进行教育融资, 扩大教育资金的来源;发行教育彩票, 通过彩票来吸纳社会资金, 使其成为增加教育投入的新渠道;利用产业优惠、税收减免鼓励民间捐款、赠与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 还可以由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教育经费。
2. 改革教育经费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应通过因素法测算义务教育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 并确立各级政府的经费负担责任, 同时要对转移支付资金加强监督管理, 防止义务教育经费被挪作它用。各级政府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积极筹措资金, 增加转移支付资金规模, 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为了确保新保障机制教育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从管理体制和资金运行上来看, 教育资金专户应设在教育主管部门, 建立“校财局管”或“教育系统分级预算”体制, 同时建立财政、审计监管制度, 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资金, 严格实行专户管理, 各级经费保障资金全部纳入“基础教育资金专户”, 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新机制改革各项资金通过专户直接拨付各中小学, 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3.制定适应新机制的学校人事编制制度及政策。
新的人事编制标准不符合山区教育的实际,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很难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
建议按照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按班额标准和师生比综合标准重新制定教师编制, 同时给农村中小学有寄宿制的学校落实炊事人员的编制。建议全省出台规范统一的“校长岗位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实施细则, 改变目前校长“有职无权”、“教师无竞争意识、无危机意识”的现状。
4. 建立完善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后, 义务教育教师p队]伍的�待遇与非义务教育的教职工相差很大。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考虑, 除了从事业留住人才外, 从待遇留人做起也很重要, 国0家_应建�立一个统一的义务教育教职工的激励机制, 使其更好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稳定义务教育的教职工队伍, 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
据此, 建议增加以下津贴标准: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由县财政按各校教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把教师各种病事假及进修培训等发生的费用及其绩效劳务费等项目, 纳入财政预算;根据教师工作情况利用学校收入发放教育教学质量奖、课时津贴、代课费等, 以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5. 改革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
(1) 市政府应该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不再以户籍人口的适龄儿童少年为基数来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而应以实际在校学生数为基数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2) 如果条件许可, 可以按照农民工子女户口所在地进行登记统计, 按照其一定比例, 将农民工子女户口所在地的部分教育资金回收中央, 由中央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输入地政府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3) 可以逐步引入“教育券”制度, 作为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补充。输入地政府把对输入儿童每学期的投入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 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可以凭“教育券”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取资金, 解决因为学生的频繁流动而无法准确分配农民工子女教育投入的问题。
转变观念,确立目标。农发行白山市分行承担着白山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由于区内山多地少,粮食产量低,属于粮食销区,该行的业务一直是仅限于粮食收购贷款,而且始终是处于业务低水平徘徊。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该行党委以支农为已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谋划发展,拓展业务,瞄准地处长白山山脉的资源优势,结合白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三城两地”建设,即白山国际矿泉城、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优秀旅游城、中国北药生产基地、吉林乃至东北能源基地做文章,确立了以巩固和稳步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住一批优、特的项目,实现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该行的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客户结构和贷款质量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支农功能进一步提升。
积极营销,扩大经营。为了实现业务经营的不断拓展,该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抓项目、营销客户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业务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向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国家的信贷政策,农发行的职能、业务经营范围和办贷程序,特别是业务拓展后适合当地的贷款项目,以及多年来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极大提升了社会各界对农发行的认知度。二是举办业务对接会。该行加强与市政府金融办和市重点项目办沟通协调工作,利用政府的信用平台,使政府有关部门优先向该行推荐优质项目,并在他们的组织和协调下,针对农发行业务范围先后举办了三次业务对接会。通过对接会,已经确立协议项目24个,涉及金额3.6亿元,已实施贷款项目18个,发放贷款1.5亿元。三是走出去主动营销客户。该行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由市行党委书记、行长李秀伟同志带队,多次组织客户部门和县支行深入企业实地考察、调研。在营销过程中,坚持主动营销的策略,使得一批优质客户逐步落户(新的客户23个)该行。
加大投入,成效显著。该行以服务为宗旨,坚持统一思想,统一人力,统一标准,不断提高办贷效率,全力做好各项贷款业务。全年累计批复贷款额31090万元,累计发放商业性贷款25590万元。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包括农村路网建设贷款、农村环保项目(垃圾处理厂)贷款、农村能源项目(集中供热)贷款、产业园区项目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包括木材加工项目贷款、畜牧业养殖项目贷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的五味子种植研发贷款;支持农业小企业贷款。这些贷款投放的领域主要是林产品加工、路网、水网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其中农业小企业贷款覆盖到木材加工、五味子种植、蓝莓收购、农畜产品养殖、人参产品粗加工、松籽收购、朝鲜风味酱加工等行业。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支农效果已逐步显现。2008年新建农村道路309公里,带动种植基地7700亩,带动农户1900多户,平均每户增收4000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700多个,有效缓解了政府对农业农村融资不足的矛盾,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保证了农民增收,为促进白山市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积极作用。
国中小学需配专职保安
教育部20天内三度就校园安全表态,要求各地加大财政投入
为防止校园恶性案件再次发生,教育部在5月3日再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协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为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并协调公安部门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岗亭。教育部已成立由部长袁贵仁任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维护校园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教育部在这份紧急通知中表示,要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这已是教育部在不到20天里连续三次对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表态,并在4天内连续下发两个紧急通知。
校长(园长)被认定为校(园)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加强人防,坚决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制造事端。健全学校保卫组织,充实校园保卫力量,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加强校门保卫、校内巡逻和安全检查,尤其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夜间值班和巡逻。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和保卫。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和学校,重点对治安状况复杂地区、工作条件薄弱学校进行督察指导。对安全隐患多、治安秩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学校要挂牌督办,限期解决。教育部称,国家教育督导团近期将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导。
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警务室
教育部还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协调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协调公安部门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岗亭。
北京警方情况
公安局长查校园安防
傅政华要求落实安保措施,保证141万在校未成年人安全
本报讯(记者甘浩 实习生刘珍妮)昨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带队,对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交通及内部安防工作进行了检查。傅政华表示,要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保证全市141万在校未成年人的安全。此外,按照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交管部门在校园、幼儿园周边实施实名制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继前日到通州检查校园安防情况后,昨日上午7时,傅政华带队先后到北京小学、槐柏树幼儿园及北京八中,查看安保人员携带的防护设备,并实地检查了学校、幼儿园周边的交
通秩序维护工作。
北京八中值班校长、现场执勤民警及治安民警分别向傅政华汇报了当日上午的安防情况。傅政华表示,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保证全市141万在校未成年人的安全。
此外,按照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交管部门在校园、幼儿园周边实施实名制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车辆超速、鸣笛、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加强校门出入口的交通秩序维护,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间,增派民警和协管员加强巡逻疏导,防止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全市各交通支、大队将对辖区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交通流量及交通安全设施情况进行排查,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标志。
学校
学校找保安谈心谈生活
一些学校下发通知,希望家长理解入校新规
本报讯(记者王佳琳)五一长假后北京中小学校园安保普遍升级。外来访客进入学校时,除被要求出示证件、有校内教师下楼接待外,一些携带大包进入学校的校外人士,还会被要求进行开包查验。
昨日,东直门中学接到了从区里配发来的新式安保装备———防割手套、警用钢叉、辣椒喷雾剂等,而学校当日召开的家长会也明确要求家长必须持学校下发的通知进入学校,如通知遗失,需由班主任老师到楼下确认家长身份后,方能进入。
东直门中学党办主任何国章说,目前学校对于校内人员也提出一系列要求。学校的工友不得在校内会客,不许在校内自己起火做饭,外出后也不能太晚归校。另外,学校还对所有保安员逐个谈心,了解保安员家中的情况,个人生活上有无困难,对学校目前的待遇是否满意等。
何国章说,他们特别要求保安员在工作严格的同时,要注意对来访人员的礼貌,防止因为严格检查制度,而引发一些新的矛盾。
由于新的制度要求教师必须亲自接送来访客人,因此不少教师以及家长对于新制度也尚在适应当中,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不便。
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2008年安排相关精神文明方面专项共53万元,2008年在文化事业建设费安排“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阅报栏建设、“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经费34万元,合计共87万元,比2007年增加19%。
二是在文化方面。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文化事业费1,718.5万元、街道文化站经费90万元、文化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510万元、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30万元,合计共2,348.5万元,占2008年本级财政总支出125,390万元的1.87%,达到有关政策要求。
2006-2008年我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2004年安排九个街道文化站达标专项经费220万元,区财政从2005年起每年按每个省特级文化站12万元,每个一级文化站10万元,每个二级文化站8万元的标准安排文化站活动经费。
近几年,区财政每年安排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团体社区文化活动专项共30万元;电影放映费10万元;安排节日活动专项经费150万元;安排文化艺术协会活动经费4万元,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羊城之夏”、“都市热浪、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还对辖内的居民和外来人员全面推行“三项免费”文化服务,即免费看电影、免费看演出、免费借阅图书。
此外,为传承传统历史文化,波罗诞庙会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安排波罗诞庙会经费98万元,2007年安排波罗诞庙会经费169万元,2008年安排波罗诞庙会经费240万元。
7、2006年南海神庙整治投入4878万元。
同时,我区加大区大型文化场馆建设,逐年安排资金建设文化馆和图书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2006年-2008年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用于区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文化中心、广州海事博物馆建设资金分别为1179万元、906万元和490万元。
广东的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但我觉得全省对民生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我认真研读了省财政2014年的预算案,专门看了民生这一项,我想说说广东省养老服务事业的现状。广东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00多万,占户籍人口的12.8%,这是我到民政厅调研后得到的数据。目前全省城市养老机构364家,其中民办230家。公办的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则缓解了养老机构床位不足和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这里有一个数字是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的,可能大家都想不到:2010年,广东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对养老情况进行调研,当年的省本级财政对养老事業的财政投入是5000万;不久前我们再度到省民政厅了解情况,到2013年为止,省本级财政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仍然是5000万,也就是说三年来一分钱都没增加。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有14个省份的省本级财政对养老的投入达到1个亿以上,还有五六个省对这一块的投入非常大,比如山东是11亿元,安徽6.7亿元,天津6.3亿元,湖北6亿元,四川5.3亿元,连甘肃省也有2.1个亿。再举一个例子,养老院的床位补贴要靠省本级财政支出,北京对民办养老院的床位补贴,2010年每个是1.5万,但回头看广东,2012年出台的养老事业意见,才说珠三角民办养老院每个新增床位补贴不低于5000元,其他地区不低于3000元。我省本级财政用于养老方面的投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如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数人均投入计算,我们是倒数第三。广东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这一块如果现在还不重视,若干年后势必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所以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
一、医疗保险的扩面
(一) 医疗保险覆盖面快速扩展
“十一五”规划要求的“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任务已经完成。
新农合在“十五”扩面的基础上, “十一五”实现了全覆盖。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扩面。2007年7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要求“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 2008年扩大试点, 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这个任务已经完成。
把大学生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项工作虽然遇到来自部分高校的阻力, 但是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
关于这三项工作进展之迅速, 王东进会长的总结甚为精当:“参保人数连续几年以千万以上的规模剧增, 原定三年的任务不到两年就基本完成, 保障水平比初始时几乎翻了一番, 基金滚存达数千亿元之巨。”
(二) 扩面方法及比较
1. 财政投入与行政命令
这种结果令人亦喜亦忧, 喜的是毕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忧的是取得成就的方法以及这种成就是否可以持续。冷静地讲, “十一五”期间的扩面, 主要是靠增加财政投入以及行政命令实现的。可以说, 扩面的方法仍然是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增加财政投入就有一个可持续问题, 行政命令就有一个“人亡政息”问题, 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
甚至有些地区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 不顾实际, 不顾未来, 在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保障水平, 这其实是在向未来转嫁负担。
2. 另一种方法:连带家属
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展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国际上, 针对医疗保险中因逆向选择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集体参保。也就是说, 参保人不是个人参加医疗保险, 而是以企业为单位集体参保。集体参保不仅克服了逆向选择, 而且具有团购功能, 这就有效地降低了保险价格, 当然也降低了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成本。中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实就是以企业为单位集体参保的。这也可以解释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何首先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开始, 然后才是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都与企业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企业是医疗保险制度的载体。问题是, 医疗保险制度如何覆盖企业以外的人群。换句话说, 医疗保险如何从企业职工向其他群体扩面。常用的做法就是企业职工集体参保, 连带家属。这样做不仅强化了集体参保克服逆向选择的功能, 而且使更多的人利用企业这一载体低成本地参加医疗保险。另外, 医疗消费本来就是家庭消费而非个人消费, 因病返贫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只有连带家属才能消除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的财务风险。顺便说, 个人所得税也应该以家庭为单位。
连带家属也简化了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因为, 连带家属自然解决了计划经济年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中“一人参保全家吃药”的现象。同时, 连带家属也避免了“一家两制”, 弱化了家庭内部的社会等级差异。
更重要的是, 连带家属的思路提醒我们, 在医疗保险扩面以及其他方面, 应该充分依托现有制度和机构, 避免凭空硬生生地建立一种新制度和新机构。这有助于避免机构膨胀, 控制管理成本。
如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能够连带家属,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
(三) 新农合的亮点与不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保的, 这是新农合的一大亮点,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中健康成员不参保的逆向选择问题。然而, 新农合的扩面, 也是以增加财政投入和依靠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而推进的。因此, 不宜单纯将新农合的参合率作为新农合建设的考评指标。甚至, 倒应该从反向来理解新农合的参保率。从理论上讲, 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 作为新农合的实际经办机构的乡镇卫生院, 为了套取更多的财政补贴, 有可能虚报参保人数, 这类似于“吃空饷”。事实上, 一些地区新农合参保率大于100%, 这就是“吃空饷”的有力证据。
如何防止“吃空饷”比如何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更重要。可惜的是, 有关专家学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后者。其实, “吃空饷”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它反映出新农合体制性的漏洞。新农合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一手托两家”, 买卖不分, 管办不分。新农合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 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模式, 买卖分开, 管办分开。
二、机制建设和政策法律建设
(一) 机制建设
“十一五”期间, 一些地区大胆探索, 在谈判机制、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湛江模式”尤为突出, 该模式大胆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医疗保险, 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供方的谈判功能和监督功能, 同时利用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保证签约商业保险机构的工作动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符合“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 从总体上讲, “十一五”期间, 机制创新是局部的、零星的, 缺乏系统性的机制创新;在医疗保险事业中, 重投入, 轻机制;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是外延式发展, 而非内涵式发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来, 增加财政投入易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机制创新和机制建设则难度很大, 短期内难以见效。这是与地方政府任期制有关的一种短期行为。
能用钱摆平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难题, 增加财政投入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难题。“十一五”期间, 各级财政虽然投入很大, 但是,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等“三医联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十一五”的最后一年, 中央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指导方针, 为“十二五”医疗保险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 要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样, 转变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方式:从依靠增加财政投入转变到依靠机制创新;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从注重发展规模到注重发展质量。
“十二五”期间, 应该进行系统性机制创新和机制建设, 以期“三医联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 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领域的定价机制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知道, 医疗领域的政府定价制度与谈判机制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 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定价制度, 医疗保险机构才能充分发挥谈判功能,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二) 政策法律建设
“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政策法律建设, 集中体现在2010年末出台的两个文件, 一个是《社会保险法》, 一个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这两个文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对于指导“十二五”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社会保险法》要求“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该方针与中央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相呼应, 成为“十二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由此可见, 保基本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而不是权宜之计, “十二五”期间一定要头脑冷静, 力戒“泛福利主义”的冲动;建立机制和创新机制是“十二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保基本和建机制又是医疗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酒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锐意进取的酒店经营者为了增强竞争优势,都会对酒店的设施不断做出投入,定价、预测和优化方案和服务供应商IDeaS公司指出,酒店增大投入提高本身实力要把资源放在刀刃上,例如为运营配置合适的技术方案,同时确保员工的有关培训做得到位十分重要,往往因此取得立竿见影的提高盈利效果。
IDeaS公司赵海峰表示,所谓配合运营的技术方案,这是指方案能支持业务操作流程及决策程序顺畅无碍,管理要旨是处理特殊个案而不是为日常杂务而营役。中国的酒店管理人员需要知道,旧技术和过时的战略思维往往是无法适应新的行业形势的,例如,随着可供选择的酒店分销渠道增加,酒店期望预订部经理或收入管理经理手动处理多个外部联网管理渠道销售,确保收入管理和定价策略恰到好处并不现实。
当管理层考虑是否要为酒店投资新技术时,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是技术会不断变化和改进的,现今技术的替换更新周期日短,有远见的国际酒店都明白今天决定购置的技术方案顶多只能使用3至5年,他们往往会把眼光超前到下一代的技术更新,而技术厂商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简单地说,在2010年还期望技术“经得住时间考验”已经不合时宜。
中国的酒店管理层应该多花些时间与员工分析定价决策个案,从而令他们了解招揽业务的不同途径,同时为何销售和运营人员需紧密合作才能达成业务目标。通过向酒店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支持,这能提高员工的士气,并使他们更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当家作主人。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增进员工间的沟通对企业取得成功至为关键。这种沟通需要不断的进行,令酒店的有关人员对运营的各个方面深入理解,其中自然包括收入管理部。
康奈尔南洋酒店管理研究所(CNI)的LewisLim博士曾进行一项研究比较酒店的不同收入管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基于数据的IT工具,同时在定价决策方面坚持人为判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康奈尔南洋酒店管理研究所临时院长RussellArthurSmith博士表示:“虽然将先进技术应用到价格制定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酒店不应忽视人的判断和洞察力的价值。”
Lim博士阐述道:“如果将技术和人力投入行有效地结合使用,那么酒店便能够制定更好的定价决策。除了接受技术革新,酒店需要在定价方面更加灵活及勇于探索各种可能性,并学会处理定价决策方面的非量化因素的考量。”
赵海峰指出,那些没有意识到科技更新速度,也没想到其对业务带来什么影响的酒店集团,在市场竞争加剧时便会觉得措手不及。尽管“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落后于形势会导致消耗巨大的机会成本。如果酒店希望有效地运营并确保收益最大化,则需要部署适用的技术方案。在正确的时间投资正确的技术,精明的酒店将确保其设施在现在和未来都能有效地实现收益最大化。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推荐阅读:
创新机制设计10-15
夯实基础创新机制06-26
全面推进机制创新11-05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10-12
创新机制体制 提高引导能力07-25
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09-11
创新运行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09-26
机关党建要创新机制09-30
关于创新党内帮扶机制的思考10-05
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探索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