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精选7篇)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篇1

一、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的意义

(一)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是行政强制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领导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就是完善行政强制决策的制度。首先,对行政强制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总结,不仅可以获取设定类似行政强制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为决策的制定奠定科学的基础;其次,将行政机关的权力与义务或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使不符合行政强制目标的行政机关或行政相对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可以使行政强制决策得到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而最终优化行政强制决策。

(二)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能够促使行政强制实施机关充分有效的利用财政行政强制评价制度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以财政为视角来衡量行政强制行为的取舍。对于行政强制实施机关而言,支持行政强制运营的有限的财政和可以实施行政强制的领域、范围差距太大,总会觉得钱不够花。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对行政强制行为所涉及到的目标、投资、收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缩减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支出回报的最大化。科学合理的行政强制评价其实从设定开始就离不开决策,通过投入与回报的分析对行政强制活动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经济评价,使财政的有限资金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用。

(三)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有利于行政问责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民主政治理论是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石,行政评价实施制度的设计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了行政过程中来,实际上就促进了民主政治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如果能够真正实施好这一制度,将极有利地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填补我国在行政问责适度这一块的空白,那么对于建立责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行政强制评价的种类《行政强制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反馈。”以此为依据,我们可将行政强制评价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行政机关评价;第二类,行政相对人评价。而行政机关评价又可进一步分为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评价和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评价,前者实施行政强制评价的时间要求是“定期评价”,后者实施行政强制评价的时间要求是“适时评价”。

三、目前我国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2011年3月10日《行政强制法》被颁行以来,《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被称为行政法典的“三部曲”。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虽已意识到行政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和时代要求性,当然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但目前对于行政强制评价制度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评价主体和评价途径的缺失根据出台的《行政强制法》规定,目前我国行政强制评价主要是在行政机构内部进行,且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部门的评价和监督,缺乏专门的行政强制评价机构和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虽然也有行政相对人评价的相关规定,却没有给出相对人如何评价的合理途径,缺乏具体可操作性,使相对人的这项权利形同虚设,无法施展。

(二)评价制度本身具有时效怠懈的特点。《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应当“适时”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但是“适时”是一个柔性的规定,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段界定。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来看,其主观上并不希望过多地对行政强制实施情况进行公正评价,而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多为利益的既得者,因此在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启动时效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期待行政强制实施机关能够主动地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要求“适时”地对行政强制实施情况,尤其是对行政强制存在的必要性作出评价,简直就是天荒夜谭了。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行政强制评价,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强制评价制度启动时效规定,这是行政强制实施机关评价制度良性运行的前提,只有通过刚性的时效规定才有可能有效防止行政强制实施机关评价不作为的情况出现。通过明确的时效规定,促使行政强制实施机关对行政强制及时、适当地作出评价,为行政强制设定机关进行行政强制的定期评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行政强制评价行为的被动性和评价过程的封闭性。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评价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目前我国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实施评价制度是把它作为解决行政强制问题的手段和措施,即当某一行政强制问题引起社会民众强烈反响或不满时,才开始启动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采取诸如社会承诺制度、社会公示和公民听证制度、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进,因而总处于被动,从而造成行政强制评价的短期行为,无法真正实现行政强制行为的持续改进。同时行政强制评价过程也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神秘性,结果很少向社会公开和对民众公布,故社会公众很难真正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

四、完善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的关键在于强化行政问责意识完善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与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的完善可以为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行政问责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评价主体的评价话语权,有强烈的问责意识,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保障评价主体或者有直接的动力让评价主体主动去行使这项权利,让评价主体敢于说话,敢于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才是关键。因此,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的完善根本在于我们行政问责意识的强弱。那么要强化我们的问责意识,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这是影响问责意识的重大障碍,因此培养行政问责文化,强化问责意识,扫除观念上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权与法的关系,消除权大于法的障碍。在中国究竟是“权大”还是“法大”?这一问题似乎不言自明却又长期令很多人迷惑不解。无论从理论上如何解释法在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中的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当“法”与“权”遇到冲突时,法律常常会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少数官员不仅在观念上更崇尚权利,而且在实践中也不知不觉地以权压法、以权代法。从这一侧面让我们深思:在法的权威不能树立而权利可以践踏法律尊严的情况下,从严治政还有依据和标准吗?可见,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回归法律应有的尊严,坚持以法制权,而不是相反。其次,要重新审视权与民的关系,消除权利只对上级负责的障碍。如何真正把中央提出的“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到实处,摆正权与民的关系,严厉查处滥用权力、危害群众权益的违法行政问题,就成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立行政问责制的基础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我们如何从官员的选拔制度安排上,扩大民众的选举权,把被模糊了的权与民的关系恢复过来。其三,重新审视权与责的关系,消除热衷于权力而漠视责任的障碍。人们在想到权力的时候总会想起责任,就好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样,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是有权利的地方就应该有责任。可见,要从严治政,建立行政问责制就必须重新规范权与责的关系,从体制上建立起严格的行政人员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有可能使我国的政务活动真正不如一个从严治政的轨道。

五、完善现行的制度设计是有效实施评价制度必不可少的步骤针对现行的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从而优化制度设计,更加有效的实现立法目的:

(一)、建立和健全完全独立的专家咨询和公民评议制度我国许多行政强制决策的失误和行政强制行为的失当,表面上是领导的独断专权造成的,但实质上是制度的不完善,不严密,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和实施评价制度,使人有机可趁;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论证”,其实就是领导说出“真理”,然后由专家去论证领导“真理”的正确性,为这种“真理”去寻找合理的证据和数据,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所以建立完全独立的专家咨询制度,超脱政府的控制范围,为公民评议提供一个有理有利的信息渠道是非常必要的;再加上政府自身行政决策的封闭性,从而使民众处于“无知之幕”,造成公民评议政府是“形式”多于“内容”,无法对政府行为产生真正有效的约束力。所以要实现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行为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第三方独立的专家咨询和有效的公民评议制度,使相对人的评价权利不虚置,有充分有效的程序制度做保证。

(二)建立专门的专业行政强制评价机构—————官方行政强制评价机构与民间行政强制评价机构相结合从行政许可实施评价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要让行政强制实施评价制度不流于形式,其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建立专门的专业评价机构。目前我国有关的行政许可实施评价之所以流于形式,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行政许可评价机构,许多评价组织、评价主体大部分时间都是临时组合的,行政许可评价一结束,就自动解散,这样既无法保证其专业性,也不能产生强有力的持续性,从而出现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行贿、受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许可实施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科学性。要使行政强制评价具有持续性、科学性、合理性、专业性,就必须要吸取行政许可实施评价的教训,建立专门的专业行政强制评价机构。笔者认为,评价机构人员应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即行政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第一部分:行政专业人士主要是指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实务的专业人员;而专家学者提出的具有专业性的意见或建议能够弥补行政强制过程中出现的缺失规范的行为的缺陷;第三部分人员———社会公众的参与能够够充分有效的激起评价制度作用的发挥,是评价机构人员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篇2

小水电的并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电网电力不足的局面, 但是这些并网的小水电机组发出的基本全是有功功率, 发电机运行在“欠励磁”状态。发电机从电网中吸取感性无功功率以维持机组运行, 使并网线路功率因数降低, 加大了电网的有功损耗。因而造成发电上网的不合理性, 线路一直运行在较低的功率因数下, 加大了并网线路的电力损失。

2 并网小水电无功出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小水电站的实地考察, 分析了造成小水电机组欠发无功和线路损耗加大在设备和管理两方面的原因。

2.1 设备因素

2.1.1线路参数不合适, 致使发电机发出无功减少。由于小水电大多处于偏远地区, 通过10kV配电线路或分支线入网, 存在线路较长、电压等级不高、导线截面偏小等问题。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电动势可简化表示为:

E0=UN+I·ZN

式中, E0为发电机的空载电势 (V或kV) , I为发电机输出电流 (A) ;UN为电网额定电压 (V或kV) ;ZN为输电线路额定阻抗 (Ω) 。

电网电压可以认为是恒定的, 而发电机的空载电势也可以说是一定的, 从式中可以看出:如果输电线路越长导线截面越小, 亦即阻抗越大, 则发电机输出电流就越小;如果发电机的原动力不变, 电流中的有功分量IP也基本不变, 减小的主要是无功电流分量IQ, 所以发电机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小。

2.1.2升压变压器选用不当。小水电在配置主变压器时, 由于种种原因, 购不到合适的升压变压器, 而采用降压变压器;又由于输电线路比较长且降压比较大, 而大电网为了确保10kV供电区的各条线路末端电压合格, 其10kV线路以10.5kV电压运行;因此当小水电站以降压变压器作升压变压器使用时, 升压变压器端电压既要与大电网潮流电压平衡, 又必须克服线路阻抗产生的压降, 因而并网小水电的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端电压常要高于运行电压10.5kV水平, 这时有可能使发电机的机端电压要升高约1.1~1.15倍左右的额定电压才能并网发电。发电机机端电压升高, 甚至超过额定电压运行的极限状态, 导致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值也随之升高, 功率因数上升, 从而也就限制了无功的输出。

2.1.3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容量不足。运行中, 随着并网机组所带负荷的增加, 机端电压相应升高, 当机端电压达到1.05Ue时, 定子铁芯已经相当饱和, 在电枢反应去磁作用下, 所需励磁电流较大, 继续增加励磁电流虽然无功出力和机端电压稍有增加, 但发热严重, 限制了励磁调节, 也就限制了无功输出。

2.2 管理因素

2.2.1根据政策, 目前收购的上网电, 在计量计费点, 按功率因数等于0.8计算, 即1kW·h有功配7.5kvar·h无功收购, 并按欠3kvar·h扣除1kW·h有功。对于径流式小水电站来说, 在丰水期, 为了尽量减少弃水, 抢发有功, 减发无功, 宁可扣除部分电费, 造成发无功不足的现象。

2.2.2大部分的小水电发电机只有手动励磁系统, 有些虽然有比较先进的自动励磁装置, 但值班人员有意关掉该系统, 而启用手动励磁装置。只有手动调节甚至是不调节励磁电流, 单靠起始时建立的很小的空载电压的电流, 使发电机的空载电压、频率和大电网的参数一致时合闸并网。由于大电网相当于小水电来说是一个无限大的电网, 发电机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于是并网后加大水轮机导水叶的开启角度, 使其满载输出有功功率, 并没有根据有功输出的大小相应调节无功输出的比例, 即没有按功率因数保持在0.8左右并网运行。

2.2.3值班人员错误地认为向电网发无功, 必然影响有功的输出, 有意将励磁调至最小, 使发电机在“欠励磁”状态下运行, 加重电网中的无功负担, 造成不应有的有功损耗。但实际上, 无功电量的输出只是一种能量交换的模式, 它并不消耗水轮机的输入功率, 所以原则上说增加励磁电流不会影响发电机的有功输出, 有功输出能力只与输入功率大小有关, 即与水轮机的导水叶开启角度大小有关, 所以应及时调节励磁电流, 使其有功无功比例在合理范围内并网运行。

3 改善并网小水电所发无功不足的措施

3.1做好调度配合管理工作小水电上网发电必须服从电网的统一调度管理, 遵守调度规程, 执行调度命令, 做好运行记录。对于有库容的电站, 要充分利用和调节水库库容利用水库水源的调节能力, 调节水轮发电机组发电能量, 控制有功出力, 多发无功。在枯水季节, 自然来水量小, 利用库容调节发电能力, 在不溢洪弃水的前提下, 保持一定的发电能力, 降低有功出力, 使发电机转子保持在额定励磁电流下运行。这样, 发电机可以带满无功负荷运行, 为电网多送无功能量。

3.2整改输电线路或在较近处并网改造陈旧、导线截面较小的输电线路, 更换较大截面的导线。在较近处并网可以减少并网线路的阻抗, 降低线路压降, 以降低发电机的运行电压, 保持发电机应有的出力。

3.3调换或改造现行的升压变压器为解决小水电无功欠发的问题, 首先对现行小水电站已使用普通降压变压器作为升压变压器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考虑调换1台符合要求的升压变压器。必要时可与厂家商量, 采用非标生产加工, 使这台变压器运行时能降低低压侧电压。其次是对现行的变压器进行改造, 在铁芯空间允许的情况下, 可采用增加变压器绕组匝数, 以原绕组的10%为限, 匝数增加后, 将三档的抽头按原要求进行改接。

3.4改善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增加无功功率要使发电机在额定有功出力下能发出额定的无功功率, 就必须提高发电机的励磁电流。要调节和改善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就应增加励磁系统的容量或者配备自动励磁装置, 使之在允许的前提下, 使发电机获得足够的励磁电流。并网发电机在有功功率一定的情况下, 由于电网电压不变, 通过增加励磁电流后, 磁通增加。但由于发电机端电压受电网电压限制不能升高, 即发电机磁通增加后, 电枢绕组就出现一个滞后于电势的电流, 并产生去磁的电枢反应, 以抵消主磁通的增加, 此时发电机即发出感性无功, 从而多发无功功率。

3.5安装并联电容器, 进行无功补偿小水电大多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组, 可以采用整套的低压电容器补偿屏, 在小水电站的低压母线上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容量按功率因数不大于0185为标准。这样就保证小水电送出总的有功功率只是在较高功率因数下的损耗, 既体现节能又满足小水电站的功率因数符合标准。

3.6安排适当的调相机组对靠近负荷中心和处在电网末端的农村小水电站, 可考虑设置容量为50%左右的专用调相机组, 以便就近向电力用户供应无功, 这对电网的节能降损、提高电网末端电压和改善供电质量是极为有利的。对径流式电站, 因电站无调节能力, 电站要多发有功以减少弃水, 为了使电站在非枯水期也能向电网输送足够的无功, 以弥补电网的无功不足, 也须根据电站及电网的实际情况, 相应设置一定容量的备用调相机组。

3.7为小水电安装带无功补偿控制箱的计量箱安装此计量箱可保证各小水电在其上网期间功率因数不大于0.85时, 正确计量上网的电量;当功率因数大于0.85时, 该计量箱能中止计量上网电量, 即自动中止发电机上网发电。因此, 要求小水电站在上网时必须随时输出一定的无功电能, 保证小水电顺利上网发电。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电力负荷不断增加, 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建起了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 往往通过10kV配电线路或分支线接入电网内的35kV终端变电所。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小水电机组欠发无功和线路损耗加大在设备和管理两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并网小水电所发无功不足的措施。

关键词:无功电量,不足分析,措施

参考文献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篇3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则越来越快,而外来思想的不断侵入,导致许多医务人员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开始出现偏差的情况,导致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院的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1]。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医务人员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医务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片面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医院组织管理机构的工作。与此同时,医院许多管理者也存在忽视政治思想工作实际效用的情况,存在过于偏重追求医院经济与业务的情况。此外,对“政企分开”的理解错误,导致医院内部存在“党政分开”的错误理念,部分医院甚至存在日常医疗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的情况。

(二)政治思想工作方法过于陈旧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部分管理者已经习惯了浓郁的特权理念与命令思想,政治思想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开会批评、学文件以及读报纸等模式,管理者在针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行为管理为主,忽略了用情管理与说服教育,导致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

(三)医院政工人员缺乏激情

随着医疗行业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与责任也就越来越重大,相应的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因为医院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政工人员却存在工作缺乏激情,积极性不足的情况,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情况。

二、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化方法

(一)提升医务人员重视程度

要想提升医务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就必须要加大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医务人员是为广大患者进行服务的主体,其不仅是新医改任务与政策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医改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围绕新医改各项方针政策来进行,使得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新医改的文件精神与政策内容。医院进行的宣传工作主要包含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两个方面:对内宣传应当注重医院文化内涵建设,积极培养并传播医院的特色文化,以此来提升医护人员的凝聚力,使得医院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对外宣传应当注重彰显医院的医疗特色,积极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通过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充分结合,促进医务人员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以及大局意识的共同提升。

(二)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医院发展的相关需求,这就需要各个医院积极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的工作机制,采用以党支部为核心、依靠工会组织、以及各个科室骨干和宣传组织人员作为主线的方式,将各级责任体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2]。在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同时,应当充分参考各个医院的实际状况,积极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强交流沟通,掌握医务人员的思想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断优化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比如:针对业务骨干工作者,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重点应当注重学术工作方面、搭建研究平台等;针对青年职工群体,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重点应当注重经济福利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优化考核体系调动政工人员积极性

政治思想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提升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将其纳入到年度考核工作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各个医院进一步明确各个科室的对应职能,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使得相应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针对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分析,同时遵循奖罚体系,给予对应的奖惩。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不断健全考核制度与指标,保障政治思想工作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准确反映出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情况,以便于政治思想工作能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3]。

医院应当为政工队伍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工资福利体系,充分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使得政工人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切实提升政工队伍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通过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与积极引入人才来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夯实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在当前新医改步伐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也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这就需要各个医院正视当前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机制,促进医疗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军.新形势下提高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效率的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04:25-26.

[2]魏先革.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3,10:175-176.

工作中不足及改进措施 篇4

2、改变工作观念。是不是工作观念上有问题,是不是有混的意思。找出这方面的原因,下定决心改掉。我们每天既然已经工作了,为什么不好好的干呢?反正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这一天有所收获呢和有意义呢?自己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要干就干好,要干就干出个样来,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工作,有这个信念,一定会干出成绩来,不管这个成绩是大还是小,大的成绩也是由小的成绩积累的。工作干好了,能为领导分忧,领导也会对你刮目相看的,得到重视的。

3、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心理素质,一个是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要靠自己调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抵抗不良影响,使自己能够承受住失败的挫折,坚决做到越挫越勇。能力素质提高,首先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尽量少出毛病或不出毛病,让自己的工作不说是总比别人好,也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4、能抵制不良影响。工作环境肯定有好有坏,但不能因为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良好工作态度。一定要向工作好的同志学习,不受工作不良同志的影响。以积极工作的同志为榜样,并向他看齐,而且在心里说我也一定能做到,让大家看看,我也一定能做出个样,让别人以我为榜样。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而且也不比别人差。

5、多一些业余爱好。业余时间不要只顾玩,要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学习一点专业之外的其它知识,来补充自己知识的不全面。有一些其它爱好,来调整自己的性情和情趣。使自己尽量能达到知识全面些,多掌握一些技能,能适应各方面的变化,这样在任何时候,自己都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和影响性。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来补己之短处,这应该是自己最应该有的爱好。这个爱好可能是自己做人的优点。

6、要和谐共处、团结友爱。在工作上,要热心地帮助别人,不管自己是否能做好,主要是要有友爱的精神,少与同事拌嘴,多让一些忍让,多与人或是同事沟通感情。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争一时之利,更不要图一时之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篇5

—不足及改善建议

内容提要:

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中资源配置、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完善等的重要工具。但我们应认识到,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尚不充分,证券监管体制还不完善。如何完善证券监管体制,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在有关方面的调查,对中国证券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 监管体制

证券监管体制是指从法律上明确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的机构及运作机制。证券监管的职责与权力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是国家历史和国情的产物。证券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是决定证券市场有序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历史较短,尚未发展成熟,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漏洞。本文将探讨中国证券监管体制中的主要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一、中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证券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证券法制建设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且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证监会自成立以来,大力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进程,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强化市场管、规范市场运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与市场的发展速度相比,己出台的法规因不能及时修正而丧失部分效力,法规之间缺乏配套与衔接,法规内容上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程度偏低,许多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够,难免出现靠临时出台的政策来调整而导致较大的负面效应,造成监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过高。以《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为例,近年来股民资金被盗取、股票被盗卖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如华安证券员工非法盗卖客户股票400多万元,给股民造成巨大损失,可是由于《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自2007年初起草后迟迟未出台,没有相应确切的法律依据,法院不得不判定华安证券不需要为其员工盗卖客户股票担责。这在股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恐慌,严重危害了股市的稳定。立法是基础,执法更是关键。仅以对违法短线交易的处罚来看,《证券法》

第47条规定,与上市公司有关联的“内部人”,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证券法》第195条规定,违法短线交易规定的内部人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很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竟然还能逍遥法外。可见严格执法是一件迫切的任务。

(二)信息披露不真实及内幕信息泄露现象严重

信息披露不真实与内幕信息泄露已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招股、上市、配股和年报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股票发行上市的目的,高估资产,虚报盈利,虚假包装;不少上市公司严重违背投资者意愿,随意改变募集资金投向,间接造成信息不真实;更有甚者,有意不披露真实的信息。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受大股东严密控制,使之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原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2006年将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的内幕信息透露给其弟弟董德伟、其好友赵书亚,后二人利用该内幕信息大量买卖延边公路股票,分别获利5000多万元和101.73万元。可以看出,信息披露不实、内幕信息泄露己到了为所欲为的境地,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监管主体形式上集中但实际上多级化

形式上的集中与实际上存在的多极监管主体,难以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对证券市场监管的主体除中国证监会外,还有人民银行、财政部(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家计委等,这些部委在“经济人”动机的驱逐下,决定了其总是以自身利益的大小和方向来做出监管决策。证监会虽是证券市场上最直接、最权威的管理者,但它并非完全超脱于证券市场之上,它对证券市场实施的各项政策既体现了政府的调控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他利益集团的意愿。特别是证券市场快速创造巨额利润的机会的存在,引起相当部分权力阶层的介入。在利益制衡的过程中,会干扰监管政策,损害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目标的实现。

二、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监督法律体系

证券监管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证券市场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为证券市场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据。除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等应随着市场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完善之外,在总体法律规范下,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其他具体的监管法规和法则,对市场主体和各类参与者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按照规范程序实施,以杜绝监管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监管真空现象,保证监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当前金融危机之下,对于各类易引起金融**的证券衍生品、对冲基金等,应加快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必严,对高风险的证券市场尤为重要,目前监管机构执法手段还不够。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扭转违规现象普遍存在的状况,逐步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加强执法与司法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严惩害群之马,打击做庄、证券欺诈、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二)充分发挥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督功能

证券中介机构实际上是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道屏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守夜人”,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法加强对从事证券业务的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其履行勤勉诚信的职责,明确规定其虚假陈述给他人造成损失时

所适用的严格的举证规则与应承担的责任,即是促使其发挥对证券市场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

强化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核心是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着不能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会计信息的问题,也存在着披露虚假信息问题,还存在着随意透露内幕信息等问题。在允许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二级市场投资的政策出台之后,更是出现了上市公司与券商或机构投资者联手,里外配合,利用利润操纵和信息操纵手法,操纵市场价格。这种公开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给机构投资者的暴富提供了巨大的价格空间和时间空间,使中小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严重地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上市公司的治理,增强市场微观主体的约束机制

1.要制定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准则,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的运作,引导、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其内控制度。尤其是要优化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的质量,通过国有股减持、合理分散股权等手段改变其目前的股权结构。

2.严格信息披露制度。新《证券法》第63条将信息披露的范围由原来第59条规定的“公司公告的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上市文件”,扩大为“依法披露的信息”。第66条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所应披露的内容中增加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项。这些规定都有助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发行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缓解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强其透明度。

3.规定保荐人制度。新《证券法》第11条、第49条分别规定了发行人采取承销方式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者法定的其他证券以及申请其上市交易时,都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保荐人出具的上市保荐书,并同时规定了保荐人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职责。该制度旨在加强对公开发行证券及证券上市交易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众投资者利益。

4.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由证监会通过考核、接受社会反馈信息等方式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统一予以认定。再由各上市公司根据自身需要,从具有任职资格的独立董事侯选人中进行初步挑选并召开股东大会投票最终选定任职者。此过程旨在以一个公平、有效、开放的机制来最大限度地确保独立董事身份的独立性。其次,要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以督促其尽职勤勉,新《证券法》就已明确规定了独立董事对于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同样负有连带赔偿责任,且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五)扩大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在证券市场开放,高科技被广泛运用的今天,跨国证券犯罪也呈现出了数量剧增、复杂性、隐蔽性加强等特点,这无疑增加了监管机构对此类犯罪调查和惩处的难度。因此,联合打击国际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也将是今后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我国应适时拓宽证券监管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途径和内容,逐步建立起此项机制,以促使证券市场法制化、规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

总之,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也与每一个投资主体密切相关。证券监管体制的改善需要集思广益的智慧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樊婷,《浅谈如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2]彭龙,《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3]沈联涛,《监管:谁来保护我投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4]肖冬华,《浅析当前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问题与对策》,《北方经济》2009年第3期

工作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篇6

【关键词】计量检定;困难;措施

计量检定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很多生产活动都需要计量检定来提供数据,以科学的检定结果来指导生产。要做好计量检定工作,除了对检定技术有较高要求外,还要保证检定器具的精密可靠。当前的计量检定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1.计量与检定的概念及计量检定的意义

计量是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统一性的科学,主要的研究方面是测量方法、测量器具、测量原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手段等等。检定则是对进行测量的器具进行是否合格的检查与确认,这项工作是由计量检测机构来完成的。

计量检定工作是质量技术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计量检测机构的工作中,若是由于计量检定过程中工作未做到位,将会造成部分强检计量器具漏检、超期未能检定以及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将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进一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财产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改善促进计量检定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计量机构在检定工作存在的困难

2.1计量设施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

计量检测机构的计量检定工作的条件虽在不断提升,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难以与新的经济条件和计量检定的发展态势相适应。许多计量检定的器具和设施不够先进,有些过时的工具也因为没有更新换代的资金而一再延长使用时间,用落后的计量工具开展工作必然会大大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器具的存放应该是分门别类、布局合理的,但由于存放室条件有限,使分项存放难以实现,很多器具都被放置在一起,不利于管理也会造成损坏,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

2.2计量检测机构执法检定工作开展困难

计量检定在现阶段的社会认同度并不高,对计检人员的工作开展造成比较大的阻碍。在很多情况下,计量工作的开展会因不被理解而遭到群众的拒绝,从而引发矛盾。对同一地区的检定工作一旦出现一例拒检,就会带来破窗效应,周围商户都会加入拒检行列,给计量执法工作带来麻烦。这些困难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担负着计量检测任务的工作人员的执法信心,导致工作人员的执法检定工作开展困难。

2.3计量队伍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计量队伍的素质高低与该项工作的成效有直接性的关系,但现在很多计量检定人员的水准并不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对计量检定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到位,缺乏先进的操作技能。其次是对《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领悟及运用存在不足。计量检定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作为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不断的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以应对计量检定工作的新要求。

3.完善计量检定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对计检器具的维护保养及资金募集

要保证计检器具的准确度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在存放时为器具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平时加强对器具的维修和保养。在用计检工具进行测量工作时,应该对所处环境进行监控,发现影响准确度的因素就要及时排除。开展计检的工作室必须无尘、无污染、无噪声,如果条件不满足,就会直接影响器具检测的有效性。只有对计检器具的存放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控制,才能使器具一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从而更好地为计量检定工作服务。此外计量检测机构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为器具的更新筹措资金:一方面是获取政府的支持,启用专项财政拨款来保证检定设备常新;另一方面是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使他们认可计量检定工作,从社会团体或是个人处筹得资金,用于检定工具的更新。

3.2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开展工作

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必要的规程予以规范,在进行计量检定时规程会对涉及的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项目等等给出科学规定,属于一种技术范畴的规范。同时还会对计量器具的性能及合格率进行评判。出具规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测量方法归于统一,使得出的测量值真实可信,保证所有的测量都是在相同的计量基准下进行。计量检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要依旧正规的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测量。计量检定规程也非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计量检定技术的不断推进来对规程调整,在修订过程中要以实际的发展状态为依据,使规程始终能够指导计量检定工作,从而保证检定结果的真实、完整、可靠。

3.3注重计量检定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

计量检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计量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准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度。在进行计量检定时,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测量结果。因而为了提升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提升计量检定队伍的人员素质,使他们具备过硬的检定技术,从人员方面将测量结果的错误率降至最低。作为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将提升检测能力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性地开展培训,督促检定人员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对最先进的计量器具能够熟练操作。还要不定期地对计量检定人员进行考核,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以体系变化为依据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促进计量检定工作的发展进步。

3.4完善计量检定监督机制

计量检定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产、文化教育、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等都需要运用到计量检定,因而必须要用较高的标准来成就计量检定的高质量。开展计量监督是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促使所有的检定工作都能够在法规要求的范围内开展。我国当前针对计量检定工作出具的主要法律是《计量法》,这是该项工作的法律依据。但与之相匹配的监督机制在目前并不完善,仍需依靠法律来予以规范和管理。

3.5营造良好的社会计量氛围

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计量检定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对合法开展计量检定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进行计量检定的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都加入到宣传、维护计量工作的队伍当中,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为计量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计量检定人员要以正确的工作理念为指导,将工作落到实处,使人们切实感受到计量检定工作的效用所在,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计量检定的良好风气。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当前的计量检定工作存在部分问题,但并非不可调和,相关部门应予以正视,从技术、监督、舆论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地解决,使计量检定工作克服困难,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发挥计量检定工作的效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性寅,张廉.计量检定机构综合考评的意义[J].质量天地,2010(S1).

[2]黄涛,李宏伟,孙立华,张夕.省级计量检定机构业务管理网络软件的设计与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0(03).

会计档案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篇7

关键词:缺陷与不足 应对措施 会计档案 规范化管理

会计档案是各单位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总结和归宿。可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导致会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易被弱化,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一、会计档案管理中

普遍存在不足与缺陷

1.对会计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会计档案管理与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出现严重偏离现象。档案工作主管领导以为只要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档案工作自然就做好了,最多用上合乎要求的会计装具,一切便迎刃而解。这种只重视会计前期业务的行为,必然导致放松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仅仅当成会计业务的一种简单延续。思想决定行動,有这种观念的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往往会缺乏会计档案的管理意识,也缺乏会计档案基本理论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档案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造成对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信息理解不清,最后只能是会计档案的保管员而不是管理员。

2.会计业务档案材料和文书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很多单位对会计业务工作材料会注意留存,而对上级机关及单位收发文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上级文件及单位形成的文书文件遗漏或者不全,导致归档会计文件材料与会计业务档案材料相脱离,影响会计档案的收集率及归档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单位整体的档案规范化管理。

3.导向错误。会计工作重业务轻档案管理的现象,必将导致会计人员档案管理能力弱化。长期以来,一些单位会计档案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对档案工作失去兴趣,业务上不求上进,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对待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内心层面就出现了松懈现象:对于不符合会计档案规定,不合要求的会计档案材料任其合法化地归档而不清除。这不仅会造成会计档案工作的不规范,而且直接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对单位、对国家造成严重的后果。

4。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低。由于对会计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连基本的档案管理机构也没有,更谈不上规范化管理。有的单位虽然有会计档案岗位,但软、硬件设备不足,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有的单位虽然有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但领导经常会临时指定某会计人员兼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档案无法规范化整理,更谈不上会计档案的鉴定及过期会计档案的销毁工作,这无疑为后续的档案整理带来极大困难,直接导致会计档案开发利用的效率低,甚至无法开展利用工作。

5.电算化会计技术的使用,电子档案的形成增加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难度。如果不能及时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和保存,同样会导致单位会计信息档案管理的松懈,容易造成会计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缺乏对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取的研究,或拖延的时间过长,则会使会计档案信息因为软件的更新换代影响导致无法读取,直接影响会计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6.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不少单位的会计档案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始,信息化只停留在概念范围内,并没有付诸实施。外部环境不成熟,内部准备不充足是影响会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规范会计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近几年来,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各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年度检查,极大地促进了单位领导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视。各单位普遍增加了对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档案管理的软硬件都得到比较大的提高。从这个方面说,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加大检查力度,能有效地促进单位领导重视会计档案工作,并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单位会计档案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材料收集制度。会计档案的基础是会计工作材料完整的收集过程,各单位应根据相关档案法规和办法,结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细则,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组织力量夯实档案规范化工作基础,对会计档案形成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和检查,以保证会计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实现会计档案走上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3.要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和会计日常工作同等重要地位。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基础工作的生命延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必须把整个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按照同样重要的原则安排好工作。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会计档案规范化要求,不折不扣地做好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单位要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开绿灯,加大培训的力度,彻底改革会计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让每一个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掌握会计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4、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常抓不懈。为了保证单位会计档案一如既往地做到常规化、科学化、规范化,制订并出台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落实的关键。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各负其责。如《单位会计档案人员岗位职责》、《单位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与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强,会计档案管理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确保会计电算化生成的大量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稳定、可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档案具有载体多样化,更新常态化,保管要求特殊化的特点。应购置专门的存贮设备,并注意备份保存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对外一律不开放。应确保归档的会计电子档案能直接导入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软件,同时设置立卷部门才能调阅的会计档案查阅授权,防止会计档案数据泄密。归档的会计电子档案材料可开展适当的编研工作,如基础数据汇编和财会法规方面的文件汇编等,便于工作查询,为领导决策提供便利。

6.努力实现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是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档案信息也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优化。会计信息化程度是在不断更新中深化的,一定要注意会计档案信息材料的正常延续和过渡。如果不能恢复原来的管理系统,那么原存会计档案形同虚设,因此在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贮存时,必须留存相应的开启利用系统。所以,在进行管理系统升级时,需要同步升级旧的会计档案载体。电子文件档案的有效、安全管理必须有相应的保管条件,如购置防磁柜等专门贮存电子档案的设备。在实际操作时必须做到磁性储存介质应该放置在远离磁场的地方,并严格按照防高温、防霉、防尘等“八防”措施进行保护。因此,必须固化会计档案信息安全措施,严防发生泄密事件,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华国.如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张媛.浅析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21).

[3]常霞,张亮.试论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1(26).

[4]赵巍.试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2(10).

[5]鲁洁新.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作,2011(20).

上一篇:模具委托加工协议书下一篇:虚拟信号发生器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