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t的词语辨析

2025-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admit的词语辨析(精选11篇)

admit的词语辨析 篇1

admit,admit of

一般说来,admit表示许入、进入(allow somebody or something to enter)或承认(acknowledge)的意义;admit of则表示容许(allow of)或容有(leave room for)之意。例如:

This ticket admits one person only.

此券只准一人入场。

I admitted him to the lecture.

我准许他入内听讲。

He has admitted the fact.

他已承认此事。

This matter admits of no delay.

此事刻不容缓。

This word admits of several interpretations.

这个词可作几种解释。

Admit的主语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而admit of 的主语只可以是没有生命的事物。例如,我们不能说: I cant admit of your doing it,而只能说:I cant allow you to do it.又如,不可以说:He can admit of no question,而应该说:His veracity admits of no question(他的.诚信是勿容置疑的)。

几组易混词语的辨析 篇2

一、“品位”和“品味”

“品味”是动词,含有品尝玩味的意思,可用于对食物滋味的品尝,也可以用于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观看文艺演出、聆听长辈教诲后的思考、体会、品评等。同时,它还可以用作名词,多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只是名词,专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后引申为文学艺术作品等精神产品所达到的水平。

例如: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文章的。

2.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抒情散文,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品味其深刻的内蕴。

3.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品位很高,大家看了以后赞不绝口。

4.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橘子品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流传”和“留传”

两者都有一方交给另一方或两者之间的传授、传播的意思,但是使用的对象不同:“流传”多用于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它侧重于传播性。

例如:

5.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相信還会流传更永远。

6.邓练贤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在人们的心中流传着,赞颂着。

而“留传”则主要表示上一辈或老一辈把自己遗留下来的东西传给后代,它侧重于继承l生。

例如:

7.这种技术是他祖父留传给他的,迄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8.经过世世代代的筛选,留传到今天的谷肉果菜还是比较好的。

三、“沟通”和“勾通”

两个词都表示事物之间的通连,在语法功能上都属于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两个词的色彩不同:“沟通”指的是使双方相通,属于中性词,而“勾通”指的是暗中串通和勾结,它属于贬义词。

例如:

9.南京长江大桥对于沟通江南江北之间的联系,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0.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应该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常沟通情况,以便寻求更多的共同发展的途径。

11.他背叛自己的祖国,暗中与日寇勾通,变成了人民的敌人。

四、“学力”和“学历”

“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学问上达到的程度或水平。

“学历”,指的是求学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是指他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学历分为小学、初中、中专/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例如:

12.凡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男性青年均可以报名应聘。

13.学历认证报告指的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根据用户学历认证需求,经审核后出具的学历证明,并对报告进行电子注册,提供网上查询。

14.为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好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四、“临近”和“邻近”

这两个词都可以作动词,表示“靠近”的意思,但用法不同。“临近”与后面的表示季节或节日等词语相结合,一般只能构成动宾结构,多表示时间的靠近。例如:临近暑假、临近元旦、临近春节等,同时它还可以和表示地点的词语连用,表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这时“临近”所连接的两个词语具有主从关系。

例如:

15.今年夏天,他准备到临近太湖的桃源山庄避暑。

“邻近”也可以和后面的名词相结合,既可以表示动宾结构,也可以表示偏正结构,而且它只表示空间位置上的接近,这时,“邻近”连接的词语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例如:

16.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同时也邻近日本。

17.农村学生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送到邻近学校读书非常合算,也最为安全。

此外,“邻近”还可以作名词,表示“附近的”,而“临近”则不可以。

例如:

18.我们学校邻近有一家化工厂,对学校影响很大,至今还没有妥善解决。

五、“爆发”与“暴发”

“爆发”和“暴发”都是动词,都表示事情发生的突如其来,让人难以预料而不可抗拒的意思,但是两者使用的对象不同。“爆发”侧重于事情发生的爆炸性,它一般适用于三个方面: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出地壳,向四外进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的质变;③力量或情绪等忽然发作。

例如:

19.1914年7月28日爆发的震惊全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1.由于他的爆发力特别强,加上技术全面,这次运动会上的跳远冠军非他莫属。

而“暴发”侧重于事情发生的突然性,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①疾病或洪水的突然发生;②人的突然发财或得势。

例如:

22.2016年,我国许多地区都暴发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3.2003年春天,在我国许多省市暴发了前所未有的非典型性肺炎,给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4.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让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

六、“考察”和“考查”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可以作谓语。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考察”是实地观察、检查。“考查”是使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某种新行为或活动。“考察”侧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考查”侧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

例如:

25.为寻求置信丽都花园e区2#地块建筑工程的最佳总包施工单位,对各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企业性质、资金实力、企业信誉、公司理念等情况进行考察。

26.考查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周边重要手段。

七、“源于”和“缘于”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表示事物产生、存在、发展的趋向,都含有来自的意思,但意义和用法有一定的差别:“源于”表示“来源于、源自于、源出于”等意思,引申为事物的来源、根源和出发点,在实际运用中多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基础。

例如:

27.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28.不管什么时候,文学创作必须源于社会生活。

“缘于”表示“起因于、鉴于、原因在于”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

29.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李勤朴只身到西藏工作,缘于其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当然,在主宾之间如果既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又可以理解为宾语是主语的基础或条件关系时,二者也可通用。

例如:

语文的易混淆词语辨析 篇3

1、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

2、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的利益。

3、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4、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5、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6、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8、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9、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10、一锤子买卖:一次性的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11、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12、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13、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14、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15、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1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15、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

11、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12、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20、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21、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22、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23、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24、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25、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26、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27、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28、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29、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新 词语辨析 篇4

这组近义词中,“爱戴”是敬爱并且拥护的意思,词的适用对象是下级对上级;“爱护”是爱惜并且保护的意思,适用于上级对下级。在使用时,注意弄清对象,正确运用。【安静·宁静】

“安静”和“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可是仔细推敲,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例如:

1、请大家安静一下!

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例如: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例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如,“病人需要安静”一般不说“病人需要宁静”;而“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却可以说“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安静”,两句话意思上差异不大。【安详·安祥】

有些词如想当然或作似是而非的理解,往往出了错还不知道。“安详”一词有人错作“安详”即为一例。有人以为“安祥”即“安安祥祥”之意也。结果理解错了。

某读书报有这样两句话:“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像,神采奕奕,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安祥,有的诙谐,有的潇洒。”这就把“安详”错成了“安祥”。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多指语言举止。如“面容安详”“举止安详”“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里”。又如《长生殿·舞舟》:“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此处的“安详”即从容自如的意思。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近因小女出阁,预置媵婢月香。见其颜色端丽,举止安详,心窃异之。”此处的“安详”即稳重大方的意思。

“安”迄今未见与“祥”构成词的。古时作善、吉祥解时,详通祥。现代汉语已把“详”“祥”分了工。用“安详”的“详”并非吉祥之意,是不可通用的,如写了“安祥”就成了别字了。B 部 【毕竟·究竟】

这是一组虚词。“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这是一组虚词。两种格式都表示意思的递进,但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C 部

【嘲笑·讥笑】

“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沉重·沉着】

“沉重”指分量大或程度深。“沉着”指遇事冷静、不慌不忙。“沉重”是中性词,可用来形容人的心情,但不可以形容人的表情。“沉着”多用来形容人的神情,有时也可以形容人的表情。

【晨光熹微·暮色降临】

这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前者是指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头来时微弱的光,而后者则是指傍晚时分,太阳要落山而未落山时的昏暗的光。这二者是相对的,在这儿表示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

D 部 【大抵·大概】

这是一组虚词。“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单薄·结实】

“单薄”一词指身子骨瘦弱,身体很不好,与之相对的词可以是:“结实”,在这里指身体健壮的意思。这是一对语意相反的词。【订金·定金】

“订金”与“定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一般说来是等同的,即二者为等义关系。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解释“订金”时说“定钱。也作定金。”解释“定金”时说“同„订金‟。”而所谓“定钱”,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购买或租赁时预先付给的,作为成交的保证”。这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凡是预先付给的,作为成交保证的钱既可以说“订金”也可以说“定金”。

其实从现行法律上说“订金”与“定金”的性质并不相同。“订金”属于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的性质,而“定金”则具备担保的性质,并且有严格的设立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由于二者法律性质有别,因而在不履行约定时法律处理上差异较大:对“定金”而言,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然而对于“订金”而言,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换言之,“定金”具备法律效力,而“订金”则不具备法律效力。

我们已经走进商品经济时代,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既然“订金”与“定金”的法律性质有异,那么在我们的经济交往中就不能随意使用这两个词,否则就有可能引发经济纠纷。

由此我们想到“订金”和“定金”与“演讲”和“讲演”、“衣服”和“衣裳”、“维他命”和“维生素”之类的等义词不同:“演讲”和“讲演”之类的等义词可以随意替换而不会产生法律纠纷,但“订金”与“定金”则因法律性质不同,随意替换就有可能产生法律纠纷。换句话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订金”与“定金”的含义己由过去的等义关系发展为现在的近义关系了。因此,语文词典的释义应该跟上词义的发展变化。

E 部

【而后·尔后】

这是一组虚词。“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从此以后。

F 部

【沸腾·热闹】

沸腾与热闹是近义词。沸腾是比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热闹则是指(景象)繁盛活跃。

G 部

【格外·分外】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有“更加”“特别”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上述“分外”均应换为“格外”。H 部

【还是·或者】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选择,但是“或者”只能用在陈述句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还是”则相反,即使用在陈述句中,也仍含有疑问语句,如“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还是先去的上海。【何况·况且】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但“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J 部

【鉴于·由于】

这是一组虚词。“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

【径直·径自·竟自】

这是一组虚词。“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L 部

【琅琅上口·朗朗上口】

这两个词都有“诵读诗文声音响亮、顺口”的含义。它们的区别主要有:⑴ “琅琅上口”有“诵读熟练、顺口”“文辞通俗,便于口诵”之意。⑵ “朗朗上口”只能用来形容诵读得语流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而“琅琅上口”除此义之外还可以用于诵读的十分熟练,但不一定声音响亮。⑶ “朗朗上口”必须用于有诵读的动作时,形容诵读的状态,而“琅琅上口”还可用于虽没有诵读的动作,但一经诵读便非常顺口。

O 部

【偶尔·偶然】

这两个词都可表示“不经常”、“碰巧”的意思。主要区别是:“偶尔”指某一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少,或某种状况、现象是少见的,着重在动作、现象产生的次数少,不经常。“偶然”指从事理上讲,不一定会发生的行为发生了,或指这种行为虽有可能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则不确定,着重在行为的产生不是必然的。“偶然”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偶然”可以构成“偶然性”,“偶尔”不能。

P 部 【平坦·崎岖】

这一组词都是形容地势的,是一组反义词。“平坦”是指地势没有凹凸不平,“崎岖”则多用来形容山路不平。【漂亮·俊俏】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漂亮”着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体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轻人)时不限男女。“俊俏”只指人的相貌好看,多用于女子。此外,“漂亮”可重叠成“漂漂亮亮”,“俊俏”则不能。Q 部 【缺乏·缺少】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缺乏”语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缺少”语义较轻,多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有时也指没有。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信心、经验、文化”等,这时的“缺少”可与“缺乏”通用。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是具体名词,如“人、钱、图书、机器”等;不常见的是抽象名词、行为动词和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见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R 部 【容易·轻易】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不费力,简单的意思。主要区别是:“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另外,“容易”不能重叠,“轻易”可以重叠。“容易”可构成习惯性口语“好容易”“好不容易”“谈何容易”,表示不容易,“轻易”可构成“轻而易举”。S 部 【色彩·光彩】

这两个词都含有“颜色”的意思,都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主要区别是:“色彩”指“颜色或颜料”(如文中“色彩鲜艳”指颜色),还可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如“感情色彩”等)。“光彩”指“颜色和光泽”,常与“照人、夺目、耀眼”等搭配;还可表示“光荣”的意思(如“不光彩的事”)。T 部 【拖·拉】

拖与拉是近义词。拖是拉着物体使之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一般被“拖”的物品很庞大较重。拉是用力使物体朝着或跟着自己移动,一般被“拉”的物品较轻。W 部 【未免·不免】

这是一组虚词。“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X 部 【陷进·掉进】

陷进与掉进是近义词,它们都是动词。陷进表示人或物体掉进沼泽等土质松软的地方,“陷”进的物体通常较重。掉进表示人或物体向下落进某个地方,“掉”进的物体通常较轻。【消失·消逝·消释】

“消失”和“消逝”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它们的相同点都为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但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要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别,首先是必须搞清楚“失”与“逝”这个语素的区别。“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由此可知,“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与这两个词相近的还有“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歇息·休息】

这是一组近义词,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例如:走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Y 部 【严重·严峻】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厉害”的意思,主要区别是:“严重”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情况紧急,使用范围较广。“严峻”着重表示“严肃、严厉”,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表情。【因为·因而】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原因。但“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与“因而”,“因此”搭配,否则,造成语义重复;“由于”可以。“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幽静·寂静】

这是一组近义词,两个词语都表示环境非常静,没有吵闹的声音,但是两个词又有不同的含义。“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而“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致的感觉。【约略·大约】

这是一组虚词。“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Z 部 【颤动·振动】

颤动与振动是近义词。颤动是指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而振则是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摆的运动就是振动。【制定·制订】

“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是近义词,但决不是同义词。尽管它们读音一样,但含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 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见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② “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见2001年3月15日《中国市场经济报》2版)

英语词语辨析 篇5

big/ large/ great/ huge

Ⅰ. big 和large 所修饰的一般是具体的事物。

big 侧重于表示一个物体的块头、重量,含有庞大、笨重的意思,其反义词是little;

large 侧重表示一个物体的宽度和数量,有广阔和众多的含义,其反义词是small。 在现代口语中两者常可互换,big 较口语化,large比较正式。如:

① This is a big / large room. 这是一个大房间。

② This coat is too big for her. 这上衣对她来说太大了。

③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Ⅱ. big 还可作长大了的`解,而large没有这个意思。如:

① She is big enough to ride a bike.

她长大了,足可以骑自行车了。

Ⅲ. great 常表示伟大的,可修饰抽象名词,也可修饰具体的人或物,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有时可能表达说话人的喜悦、赞扬等感情。如:

①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Peoples Great Hall. 我们打算去参观人民大会堂。

② Einstein was a great scientist. 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

③ --How do you like my coat? --Great!

易混词语辨析 篇6

1. injure, wound, hurt和harm

injure多指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也可指对名誉,地位的损害。

wound指人在战斗攻击中受伤,多指刀伤、枪伤、刺伤等。

hurt多指精神上受到伤害,也可指身体上的疼痛。

harm指身体或精神上的损害或对周围事物的危害。常用短语do harm to ... 对……有害。

He injured his left hand in a fire. 他在一场火灾中伤了左手。

Two soldiers died and three others were wounded in the attack. 在这次袭击中,有两名士兵牺牲,三名受伤。

The experience left me with a feeling of deep hurt. 这段经历在我心灵上留下了严重的创伤。

If we interfere, it may do more harm than good. 倘若我们进行干预,那可能弊多利少。

2. reward和award

reward指因对方的工作、服务、帮助而给予的报酬,常用搭配reward sb for sth(因为某事回报某人)或者reward sb with sth(用……回报某人)。

award指因为做出杰出贡献而给的奖品、奖励。动词表示“颁发,授予”,常用搭配award sb sth=award sth to sb。

She was awarded the best actress of 2013 for her perfect performance in the film. 她因在这部电影中的完美表演而被授予2013年度最佳女演员。

The woman got out and offered to reward him with some money. 女子下了车,想要拿钱给他以示酬谢。

3. treat, cure和heal

treat为及物动词。强调治疗过程,指通过药物、食物或运动治疗病人,不强调结果。

cure为及物动词。主要强调治疗结果,有治愈的意思。

heal可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主要指醫疗外伤,也可比喻感情创伤愈合。

Which doctor is going to treat him for his illness? 哪位医生将对他进行治疗?

This new medicine soon cured my cold. 这种新药很快治好了我的感冒。

A year later,she had healed to the point of being able to consider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with another man. 一年后,她的感情创伤已慢慢愈合,能考虑和另一个男性开始恋爱关系了。

4. stick to和insist on

stick to表示坚持真理、原则、计划、决定和诺言等不动摇,它后面只接名词。

insist on表示坚决主张, 坚持要求。它后面可以接动名词。

stick to the Party’s line. 坚持党的路线。

He insisted on going with me. 他坚持要和我一起去。

5. pour和squeeze

pour指人/物大量涌入或涌出,蜂拥。同义词有flood和crowd。

squeeze指把单个的人/物挤过,挤进、塞进。

At six p.m, large groups poured from numerous offices. 下午6点钟,大批的人从无数办公楼里蜂拥而出。

Many breakins are carried out by youngsters who can squeeze through tiny windows. 很多入室盗窃案都是年轻人干的,他们可以从狭小的窗口挤进去。

6. pressure和burden

pressure指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很多工作或者别人对我们的期望过高而产生的压力。

burden强调负担,重负,肩负重任。

The pressure of modern life is great. 现代生活压力很大。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ear the burden of an enormous external debt. 许多发展中国家背负着巨额的外债。

7. variety和diversity

diversity指事物的多样性,多元化。

variety指事物的种类、品种。常用短语a variety of =varieties of各种各样的。

The bowl contained a variety of fruit. 这个碗里盛着各种各样的水果。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British society 英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8. in aid of (帮助)

高中階段常见的in加名词再加of的短语还有:in charge of(负责,掌管),in honour/memory of(为了纪念), in favor of (支持,赞成), in place of(代替),in view of (考虑到,鉴于),in terms of(从...方面/角度),in search of(搜寻),in possession of (拥有), in spite of (虽然,尽管)。

1. China has a huge number of working adults now, but will bear a heavy of retired people after 2050.

A. pressure B. burden

C. disaster D. damage

2. One of the players his knees and had to be carried off.

A. wounded B. harmed

C. injured D. hurt

3. Tom’s father made a promise that he would give him a(n) if he passed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reward. B. result

C. award D. prize

4. It’s reported that a new of roses has been discovered by scientists in the deep forest.

A. collection B. diversity

C. section D. variety

5. Suspecting there was something very unusual about the murder,the policeman returned to the scene more clues.

A. in search of B. in honor of

C. in place of D. in charge of

6. One reason why the housing prices in big cities are going up all the time is that people are into over-crowded cities in great numbers.

A. breaking B. pouring

C. filling D. squeezing

7. Although the car is far from large, we managed to six people into the car.

A. pour B. pack

C. squeeze D. accommodate

8. Some college students offered to act as volunteers to collect money the earthquake sufferers.

A. in favor of B. in charge of

C. in aid of D. in view of

9. It was a long time before the Americans completely from the shadow of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 launched by the terrorists.

A. healed B. improved

C. cured D. treated

10. China understands the situation and needs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and urges developed countries to support them technology and finance.

A. in need of B. in place of

C. in possession of D. in terms of

“化装”与“化妆”(词语辨析) 篇7

化装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作假扮讲,如:十月革命前,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隐蔽在拉兹里夫湖畔。另一个意思是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对化妆的含义,《辞海》是这样阐述的: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造型手段之一。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等,利用化妆材料塑造角色的外部(主要是面部)形象。在这里,化妆是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它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如,在歌咏比赛前,音乐教师为我们精心()这一句话里,化装与化妆都适用。

admit的词语辨析 篇8

【关键词】经常;常常;一贯性;否定形式;语体选择

词语辨析是教学中的难点,想要准确辨析,就要对辨析词语全面分析。下面以“经常”、“常常”为例,探讨该类词的辨析方法。“经常”、“常常”两个词都是频度副词,都有某种动作行为或事件多次发生之义,能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句中有时可以互换,但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比较,发现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互换。本文试从语义特征、句法分布、语用选择三个方面来考察“经常”与“常常”的异同。

一、语义特征

(一)不确定性

“经常”、“常常”这两个词都是频度副词,所谓“频度副词”,顾名思义,就是指事情、行为、动作出现或发生的频率。但是某一事情、行为、动作发生次数的多少、“频度有明确和模糊之分,而时间频度副词只能表示模糊频度”。例如:

1、①他在加拿大留学,一年回国两次。

②他是个生活极其有规律的人,每周看两次电影,去三次公园。

2、①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②社会办体育,不要国家一分钱,除负担一支专业队培训经费外,还经常外出义务表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③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满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

④他文思敏捷,写文章一篇接一篇,挥洒自如,文风从容态肆,偶尔写些诗,诗风明净或锋利。

例句1中出现的频率是确切的,但表示频率的却不是副词,而从例句2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频度副词所表示的频率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虽然我们很清楚“常常”表示的频率肯定比“偶然”要高,但是我们却根本说不清楚“常常”代表多长时间一次,同样也说不清楚“偶尔”表示多长时间一次。我们无法为每个频度副词所表示的频度划定明确的范围标准,所以它们所表示的频率只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现代汉语中模糊频度副词从意义上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小类:

高频副词:一向历来从来通常往往总总是向来

中频副词:常常经常时常时时不时

低频副词:偶尔

(二)频率高低

“常常”“经常”都可以这都可以指动作、行为、事件发生的次数多、频率高,即表示大量,在许多场合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不变。例:

3、周恩来是十分重感情的人经常/常常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庇护老同志。

在例3中“经常”可以换成“常常”,并且基本意思不变。但是“经常”表示的频率比“常常”要更高一些。例:

4、①你说的是小王啊,他经常缺课,谁说他也没有用,真没办法。

②他最近身体不好,常常缺课,他很着急。

(三)时态

“常常”“经常”两者在时态使用上没什么限制,可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也可用于将来时。通常情况下两者是可以互换的,例如:

5、①记得那时候他们经常没饭吃。

②现在的人做事不认真,经常吃大亏。

③以后,你们要经常来看看奶奶。

④在那个时代我们常常说外语是政治、外交的晴雨表,两国关系好,这门语言就好。

⑤如今,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更是盛况空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客常常超过慕尼黑市民的总数。

⑥过几天,等一切安排妥当了,我会常常光顾这里的。

二、句法分布

(一)充当状语

“常常”和“经常”都可以放在谓词前充当状语。但是“常常”作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状语;“经常”既可作副词,也可作作形容词,表示平常或属于平时的事。“经常”除了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

例如:

6、①作为一名运动员,受伤是经常的事。

②孩子正在学走路,摔跤太经常不过了。

上述句子中的“经常”不能用“常常”代替。另外,“经常”还可以加上“性”,组成“经常性”一词,或组成词组“经常不断”,而“常常”不可以。

(二)与“的”、“地”等助词

“经常”后面可以加“的”、“地”助词,也可以不加。“常常”后面一般不加“的”、“地”助词。例如:

7、①因为这样做,我们可以经常地发现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我们的认识。

②我们要与媒介、记者、编辑保持经常的接触,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③我也常常的到城隍庙,可是我却另有一种不同于他们的目的。

④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她引发我无限的遐想,使我常常地回忆起在那赤道岛国新加坡的阳光。

③④中分别在“常常”后面的“的”和“地”字省略后句子会显得更加通顺。

(三)否定形式

“常常”的否定式多用“不常”,少用“不常常”,表示某种动作不经常发生。例如:

三、结语

“年青”与“年轻”(词语辨析) 篇9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如:①年青一代。②你正年青,应专心学习。它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它一般不用于比喻。

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如:①年轻人。②年轻力壮。但它所指的年龄不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如《周总理的睡衣》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周总理的睡衣&&《渡船》中年轻的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它可以用于比喻,如:年轻的风儿吹拂着春天的原野,四处都飘洒着醉人的芳香。

相似词语辨析:laugh 篇10

这两个词都表示笑的意思,但涵义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它们的区别如下:

(一)laugh可以用作动词和名词;laughter只能用作名词。

(二)用作名词时,laugh是可数名词,可以用a修饰,也可以有复数形式;laughter是不可数名词,不能用a修饰,也没有复数形式。

(三)laugh是通过转词法(conversion)由动词to laugh转变而来;laughter是通过词缀法(affixation)由动词to laugh派生而来。

(四)laugh的`词义比较具体,指某一次或某一个具体的行动;laughter的词义比较一般,通常只表达抽象的概念。

下面先看两个laugh的例句:

He laughed a loud laugh.

他大笑一声。

We laughed at the enemies for their timidity and incapacity.

我们嘲笑敌人的胆怯和无能。

They have had a good many laughs over his foolishness.

他们曾多次嘲笑他愚蠢。

下面是 laughter的例句:

His jokes sent everybody roaring with laughter.

他的笑话使每个人捧腹大笑。

Units 8-10词语辨析 篇11

1.两者用作名词时,均为“帮助”之意。在一般情况下可互换。例如:

I can’t study English well without your aid(help).

没有你的帮助,我就不可能把英语学好。

其区别在于:aid是正式用词,口语中不常用,主要表示在危险或困难情况下需要的救助(援)。例如:

Doctors should give first aid to people who are hurt.

医生应当对受伤的人给予急救。

The stricken ship sent an SOS for immediate aid.

受灾船只发出了失事信号,请求立即救援。

而help为常用词,主要用于口语,着重表示为达到某一目的所需要的帮助。例如:

He wants his parents’ help. 他需要他父母的帮助。

但first aid(急救), state aid(国家援助), foreign aid(外援)等短语为固定搭配,切不可用help去替换。

2.两者用作动词时,aid之后作宾补的不定式必须带to,也可跟in doing sth.结构;而help之后作宾补的不定式符号to可有可无。试比较:

They will aid me to finish(in finishing) the task.

他们将帮助我完成这一任务。

They will help me (to) finish the task.(译文同上)

二、be on fire/catch fire/make a fire/light a fire

1.be on fire和catch fire均为“着火”之意,但二者概念有别:前者为“在燃烧(=be burning)”之意,表状态。例如:

When the shop was on fire, we rushed there to help put it out.

商店着火时,我们迅速去帮助灭火。

而后者则为“开始燃烧(=begin to burn)”之意。例如:

Take care!Dry grass easily catches fire. 小心!干草容易着火。

2.make a fire和light a fire的区别是:

前者作“生火(即生一堆火)”解。例如:

The old man collected some firewood and made a fire to keep himself warm. 那个接老人拾了些柴火,生了一堆火来取暖。

而后者为“点火(即把火点燃)”之意。例如:

The wind has blew the fire out. Please light the fire.

风把火吹灭了,请把火点燃。

三、turn off/close

两者均作“关上”解,但用法有别:turn off主要用于“关上煤气(水龙头、电灯、电视机、收音机等)”之意。例如:

She turned off the gas and went out. 她把煤气关上就出去了。

Turn off the water; don’t waste it. 把水龙头关上,别浪费水。

Why have you turned off the radio(TV set)?

你干嘛把收音机(电视机)关了?

而close则是表示把开着的门、窗、书等之类的东西“关(合)上”之意,是较正式用词,且有较礼貌、客气的意味。例如:

Please close the door and all the windows.

请把门和所有的窗户关上。

Close your books, please. 请把你们的书合上。

四、calm/still/silent/quiet

本组词语均含有“静”的意思,但“静”法各异:

1.calm的用法有二:一是用于表示人的心情的“平静”或态度的“镇静”。例如:

We should keep calm in danger of time.

在危急时刻我们应保持镇静。

二是用于表示自然界无风无浪的“(平)静”。例如:

The Mingjiang River is calm now. 现在岷江风平浪静。

另外,calm作动词用时有“平静”或“镇静”之意。例如:

Calm yourself!镇静些吧!

They were very excited, and it was long before they calmed down.

他们很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still为“不动的”或“寂静的”之意,侧重于完全不动、完全无声状态下的“静”。例如:

The man stood quite still. 那个人纹丝不动地站着。

3.silent有“沉默的”、“无声的”、“寂静的”之意,重在强调不发出声的“静”。例如:

They were silent about it at the meeting. 会上,他们对此事默不作声。

4.quiet为“安静的”、“宁静的”之意,着重强调既无声又无动的“静”。例如:

He said, “We like to live a quiet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他说:“我们喜欢过乡村安静的生活。”

五、be on the way/be in the way

be on the way和be in the way的区别是:前者作“在路上(途中)”或“即将来临”解。例如:

Children are on the way (to school). 孩子们正在(去学校的)路上。

A storm is on the way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根据天气预报,暴风雨即将来临。

而后者为“碍事”或“挡住去路”之意。例如:

Am I in the way here? 我在这儿碍事吗?

Tell the boy not to be in the way. 叫那男孩别挡住去路。

六、prepare for sth./prepare sb. for sth./be prepared for sth.

1.prepare for表示“为(将来)做某事做准备”之意,表动作。例如:

We are preparing for the sports meet tomorrow.

我们正在为明天的运动会做准备。

2.prepare sb. for sth.作“叫某人为某事做准备”解,表动作。例如:

Mr. Wang prepared the students for the examination.

王老师叫学生做好考试准备。

3.be prepared for为系表结构,表状态,作“(已经)为某事物做好了准备”解。例如:

Our soldiers are always prepared for anything to happen.

我们的战士为对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七、hold/take place

两者均为“举行”之意,其区别在于:hold为及物动词,既可用于主动也可用于被动。例如:

They are holding a class meeting. 他们正在开班会。

The Chinese Export Commodities Fair is held in Guangzhou twice a year.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在广州举行两次。

而take palce为不及物动词短语,只能用于主动。例如:

When will the examination take place?(=When will the examination be held?) 何时进行考试?

八、alone/lonely

两个形容词的含义和用法各不相同:

1.alone的用法有二:

一是用作表语,作“独自一人”或“独一无二”解。例如:

My son is alone in Shanghai.我儿子独自一人在上海。

Mr. Li is almost alone in this opinion.

有这一看法的,几乎就是李先生一人。

二是用作副词,放在名词或代词之后,作“仅仅”或“只有(only)”解。例如:

This month alone, we have already made fifty tractors.

仅仅这个月我们就已经制造了五十台拖拉机。

You alone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只有你才能帮助我学英语。

2.lonely也有两种用法:

一是作“孤独的”解,着重表示情感上的“孤独”或“寂寞”,有较浓的感情色彩。例如:

She feels more lonely without her son. 没有儿子,她感到更加孤独。

二是作“偏僻的”或“荒凉的”解。例如:

Some students live in lonely villages. 有些学生住在偏僻的村庄。

That is a lonely island. 那是一个荒凉的岛屿。

九、be to do sth./be about to do sth.

1.be to do sth.作“打算(或安排)将要做某事”(用现在时)或“曾经计划要做某事”(用过去时)解,属于将来时的一种表达形式。例如:

I am to go to Beijing tomorrow. 我将于明天去北京。

She was to join us in the travel, but she didn’t come because of her illness. 她原打算同我们一道去旅游,但因病没有来。

另外,be to do sth.还可表示“命令”或“必(一)定”之意。例如:

Tell him he is not to be late for class again.

叫他上课不要再迟到了。

Einstein’s parents were sure that he was to be a famous scientist.

爱因斯坦的父母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

2. be about to do sth.作“马上就要做某事”或“正要做某事”解,人或物均可作其句子主语。其后常接when引导的从句。例如:

New term is about to start.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I was about to go to school when it began to rain.

我正要去上学,天就开始下起雨来。

另外,要特别注意:be about to do sth.是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 是指现在的事情,故切不可再加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

十、attend/attend to

1.attend 用法有二:一是作“出席”或“参加”解。例如:

He’ll attend a wedding tomorrow. 他明日天要参加一个婚礼。

二是作“护理”或“照顾”解。例如:

The old man is attended by his son. 这位老人由他儿子照顾。

2.attend to作“专心”或“注意”解,其中to为介词。例如:

If you don’t attend to your experiment, you won’t succeed.

如果你不专心实验,你就不会成功。

We should attend to the teacher in class.

我们在课堂上应当注意听老师讲课。

十一、advise/suggest

1.两个动词有同有异:二者均可作“建议”解,其后均可接动名词(但切忌接不定式)和由that引导的虚拟从句。例如:

He advised(suggested)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for the spring outing.

他建议去长城春游。

I advised(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have a class meeting tomorrow.

我建议明天开个班会。

2.两者的区别在于:advise还作“劝告”解,常用于advise sb. to do sth.(“劝某人做某事”)和advised sb. against doing sth.(=advise sb. not to do sth.)两结构。例如:

I advis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 我劝他戒烟。

We advised her against going to America.(=We advised her not to go to America.) 我们劝她不要去美国。

而suggest作“暗示”、“证明”等解时,就不用虚拟语气,即谓语该用什么时态就用什么时态。例如:

His yawns suggested that he would like to go to bed.

他打哈欠暗示他想睡觉。

All the proofs suggested that he was not the murderer who had killed the driver. 所有证据证明,他不是杀害司机的凶犯。

十二、scare sb. to death/scare sb. away(off)/scare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以scare为首构成的这三个动词短语的含义和用法是:

1.scare sb. to death作“把某人吓得要命(死)”解。例如:

The snake scared the little girl to death.(=The little girl was scared to death by the snake.) 那条蛇把这个小姑娘吓得要死。

2.scare sb. away (off)为“把某人吓跑”之意。例如:

You shouldn’t scare the children away (off). 你不应把这些孩子吓跑。

They scared away (off) the sparrows on the tree.

他们把树上的麻雀吓飞了。

3.scare sb. into(out of) doing sth.作“吓得某人(不敢)做某事”解。例如:

They scared the thief into handing over all the things he stole.

他们吓得小偷把偷的所有东西都交了出来。

The student was scared out of going home.

那位学生被吓得不敢回家。

十三、except/besides/but/except for/except that/apart from

本组介词(短语)均含有“除……以外”之意,但各自的确切含义和用法是:

1.except为排除介词,指从整体中将其后的宾语排除在外,属否定性质。例如:

No one knows Mr. Wang’s address except his son.

除了王先生的儿子外,没有人知道他的地址。

2.besides表示“除了(有)……之外(还有……)”之意,属肯定性质。例如:

Over twenty students went there besides their teacher.

除了他们的老师外,还有二十多位学生也去了那儿。

3.but为排除介词(与except同义),常用在all, no, nobody, nothing等词之后。例如:

All but one man were wounded. 除一人之外所有人都受伤了。

4.except for和except that均表示否定(或排除)部分,从而对整体加以肯定。所不同的是except that之后要接从句,有时二者也可转换。例如:

Your composition is well written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Your composition is well written except that there are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除了少数拼写错误外,你的作文写得很好。

5.apart from作“除(去)……之外”解(与except for同义)。书写时,习惯上其引导的短语要用逗号分开。例如:

Xiao Wang has done good work, apart from a few slight faults.

小王工作干得很好,只是略有小缺点。

但在现代英语中,apart from也可用来表示同类的排除(这时与except同义)。例如:

Apart from Xiao Wu, everyone is very happy.

除小吴外,大家都很快乐。

十四、draw one’s attention to/pay attention to

两者概念不相同:draw one’s attention to为“把某人的注意力引向到……(方面来)”之意,其中to为介词;而pay attention to作“注意……”解,其中to为介词。例如:

Mr. Bush drew people’s attention to this unjust war in Iraq.

布什先生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到伊拉克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上来。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你应注意你的语音和语调。

十五、onto/on to

两者均可作“到……上面”解,有时二者可互换。onto为美国英语,而on to则为英国英语。例如:

The lost boy followed the passengers onto(on to) the train.

那走失的孩子跟着乘客们上了火车。

但下面两种情况,切不可用合写的onto,而要用分开写的on to:

1.凡on在句中用作副词,表“继续”之意,而to单独用作介词时。例如:

After having lunch in Hangzhou they drove on to Shanghai.

他们在杭州吃了午饭后又继续驾车去上海。

We went on to the next village. 我们又继续去下一个村庄。

2.凡on在句中用作副词,表“继续”之意,而to用作不定式符号时。例如:

She went on to tell us her stories in America.

她又继续向我们讲述她在美国的遭遇。

十六、on board/on the board/on the boards

三个介词短语含义和用法各异:

1.on board既可作“在车/船/飞机上”解,也有“到车/船/飞机上”的含义。其后还可接车、船、飞机等的名词。例如:

The ship would have sunk with all on board but for the captain.

要不是因为船长的努力,我们就会连船带人沉没了。

He left Shanghai Airport and went on board a CAAC plane for Beijing. 他离开上海机场,登上了一架去北京的中国民航飞机。

2.on the board有两层含义:

一是作“在木板上”解,还可在board之前加修饰词,作供某一用途的木板。例如:

Gao Min was standing on the diving board at that time.

当时高敏正站在跳水板上。

二是作“将在会上讨论”解。例如:

This plan will be laid on the board of the next class meeting.

这一计划将在下次班会上讨论。

3.on the boards 为“当演员”之意,且常同动词be或go搭配使用。例如:

She and her mother are on the boards. 她和母亲都是演员。

Xiao Mei goes on the boards at this theatre. 小梅在这家戏院当演员。

十七、pick up/pick out

1.pick up有“拾起”、“(用车)中途搭人”、“学会”等含义。例如:

The boy picked up a watch in the street and handed it over to the police. 那男孩在街上捡了一块手表,把它交给了警察。

The driver stopped the car to pick up an old man.

司机停下车来让一位老人上了车。

He picked up some Japanese there. 他在那儿学了一点日语。

2.pick out有“挑选”、“辨认出”、“领会”等含义。例如:

We picked out the best players for the sports meet.

我们挑选出最好的运动员参加运动会。

At once she picked out her elder brother in the crowd.

她立刻在人群中认出了她的哥哥。

Can you pick out th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上一篇:幼师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下一篇:青春路上初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