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优良传统(精选9篇)
拾金不昧先进事迹报道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高尚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9月24日下午4点,我院检验科科长卢海根在检查工作时,在过道拾到现金若干,就在门口等候失主,40分钟过去了,钱的主人并未出现,卢科长立即将钱送到行政部门,行政部门主任马上派人贴通知到医院前后门,希望尽快找到失主。卢海根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我院员工的道德情操和风貌,他们拾金不昧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感动是瞬间的,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永恒的。
三十多年来, 甘肃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甘肃教育》也伴随着甘肃教育事业的风帆, 借力前行, 得到了长足发展, 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刊之路, 形成了自己质朴、稳健的办刊风格, 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各级领导部门的肯定。
自创刊以来, 《甘肃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 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政策, 加强舆论引导, 弘扬主旋律, 引领教育科研。以立体化的视角展示教育前沿信息, 关注教育热点, 聚焦教研难点, 传播课改实践经验, 融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 打造专业化的理论交流平台;以专业化的媒体理念, 成为全省教育领域中具有专业性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期刊, 在全省三十多万教师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推动全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是期刊发展的核心, 《甘肃教育》注重思想性、指导性, 同时追求可读性和实用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教师、服务教学, 《甘肃教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不断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杂志编辑质量, 打造自身品牌, 提升服务全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能力。从创刊的那天起, 《甘肃教育》就广泛关注全省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及时报道了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甘肃教育》不断进行改版增容, 从月刊到半月刊, 页码从48页到64页、再到96页, 从内容优化、版面优化入手, 力求使杂志栏目内容更为丰富, 使杂志更加美观大方, 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从甘肃省首届社科类优秀期刊到省社科一级期刊, 从编校质量达标期刊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这些荣誉的获得, 既是对《甘肃教育》发展的肯定, 更是对《甘肃教育》人的鞭策和鼓励。
我们深知, 这些成绩的取得, 凝结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 凝结着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凝结着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他们所提供的“养分”, 同时, 也凝结着编辑们的心血和努力。正是在大家多年的关心和呵护下, 《甘肃教育》不断壮大, 犹如一株稚嫩幼苗, 发展到如今枝繁叶茂的大树。
扎根陇原, 面向全国, 这是我们不变的信念;植根于甘肃教育的沃土, 植根于教师的心中, 是《甘肃教育》成长与发展的基础。500期, 是一个新的起点, 《甘肃教育》将以此为契机, 继续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搭建教育科研交流平台, 指导、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潮流, 力争成为全省教学研究、科研交流的主阵地;成为教书育人的向导、教育教学的指南;成为教育科研的园地、传播信息的窗口。
这幅漫画是1957年1月为庆祝杂志创刊5周年由丁聪、丰子恺等漫画家所特别绘制的编辑部生活大观。漫画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编辑部的真实生活。
那时,杂志社在北京东黄城根官房胡同40号,一座传统的四合院里,高台阶、红漆大门,四面是瓦房,中间有一个小庭院。
《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创刊时参与人员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杂志社编委会主任是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宗教界著名人士吴耀宗,著名法学教授钱端升,教育界吴贻芳女士,画中坐在汽车上手执一面红十字旗的是冯玉祥将军夫人、卫生部长李德全女士。当年,每当召开编委会,这些各界权威人士便会介绍自己熟悉的国内外情况,提出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老员工在回忆时常常感慨于当年杂志社自由而平等的工作氛围,大家不称呼官衔,只根据年龄大小称为老王、小李。唯独例外的是当年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陈翰笙(画中放鞭炮的那位老先生),大家尊称其为“翰老”。这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最讲究珍惜时间,强调效率,他对己对人要求都十分严格。曾有一次,他约的人去谈工作,那位先生晚去了15分钟,只见门口贴着字条:“时间宝贵,恕不久候”。翰老早已人去房空,此事传开,从此谁也不敢失约迟到。
认真是杂志社的传统,漫画中坐在工厂高炉上专心打字的是本刊名誉总编揖爱泼斯坦,当年他是刊物的执行编辑,看稿、通版样总要精益求精,改了又改。大家交稿从不敢草率。为了保证文章适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爱泼斯坦会审阅杂志的每篇文章。当时,杂志印刷在上海,爱泼斯坦夫妇会每期亲自携带稿件赴上海监督印务。爱泼斯坦从
在迎来《今日中国》创刊60年之际,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和副主任王仲伟视察了今日中国杂志社,参观了社史图片展览,对我社继承光荣传统,不断创新,积极推进外宣期刊本土化,实现外宣“三贴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王晨即兴为今日中国杂志创刊60周年题写贺词:“六十华诞,再创辉煌”。
最近,今日中国杂志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玻利维亚总统胡安·埃沃·莫拉莱斯·艾马不久前来华访问,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并高度赞扬《今日中国》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本刊中外记者还先后采访厄瓜多尔、西班牙、土耳其、秘鲁、阿根廷等国家驻华大使,加深了双边交流和友好往来,为国家公共外交不断做出新的贡献。1951年起参加筹办创刊至2005年90岁逝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办刊事业,成为中国外宣领域的一面旗帜。
画中那位手持橄榄枝、坐在和平鸽造型的飞机上为世界和平奔忙的,就是杂志创办人宋庆龄女士。
在《宋庆龄书信集》中,有一封致金仲华的信,从杂志应以照片取胜、应更加生动、文章宜短不宜长等4个方面点评了《中国建设》的创刊号,其中甚至细致谈到封面中除了标注印明期数外,还应加注出版日期。
几年前,爱泼斯坦曾在采访中回忆宋庆龄对刊物工作的关怀。“她为刊物写了30多篇重要文章,对出版的每期杂志都仔细阅读,提出意见,并就编辑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她还积极地帮助杂志推广发行,把杂志装在信封里寄给她国外的许多新朋老友,用她那优美的很有特色的手写体写上地址。她通过杂志介绍中国,通过自己宣传杂志。
画中,三间北房是编辑部。一位文艺记者正从鸟语花香中汲取灵感;农业记者的打字机上长出麦穗;工业记者的打字机上升起经济指标:隔壁房间的一位小姑娘正在打电话核对事实,一位戴眼镜的编辑正在冥思苦想。前排房里的摄影记者在拍木偶戏,美术编辑正执笔作画,图片编辑手持大剪刀剪裁图片。
在编辑部之外,画中还描绘了各路记者奔波于城乡之间,乘飞机、骑骆驼、坐驴车、登高山、下厂矿,走边疆,为报道沸腾的中国现实生活所忙碌。而刊物也经由邮政发行和市场销售两条渠道得到推广,图中还特别绘有两名女同事专门整理回复鸽子衔来的众多的读者来信。当时,杂志社非常重视编读往来,陈翰笙曾一度处理读者来信。每年,杂志社还会精心为读者准备中国剪纸、纪念邮票等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广受读者好评。
王晨在观看漫画时,特别肯定了《今日中国》秉承“用事实说话”的办刊方针。《今日中国》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到了与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坐在农家的驴车上,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世界带来中国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
党的三大优良传统
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了二十四年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的理论,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就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党的三大优良传统。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因为提出的时间早,并且对现在及以后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又称党的三大优良传统。
里庄小学 祖晓莹
生在沂蒙山,长在沂蒙山,从小,沂蒙精神便在父辈们的叙述中萦绕我的耳畔,让我铭记于心。沂蒙的精神在我的内心占据着极大的位置,激励着我开拓创新、奋勇直前。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上,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如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同样,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沂蒙精神。
一、沂蒙精神之涵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当时伟大的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沂蒙精神可谓感天动地。面对这片红色故土,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一)、爱党爱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于向恶劣的自
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二)、开拓奋进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
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四)、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坚守道义,耿直忠贞,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
改革开放年代,王廷江放着“百万富翁”不当,甘愿将自己600多万的合法收入无偿献给集体……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二、沂蒙精神之践
(一)、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限无忠诚。蒙山沂水孕育了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这里还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这里还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抗日英雄张灵甫、张自忠、刘震东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体,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在沂蒙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无比动容!
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在党的培养下,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这一时期,沂蒙精神内化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情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建起了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通电话,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奇迹,开创了沂蒙老区崭新的发展局面,充分体现了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毫无疑问,沂蒙精
神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又不仅仅属于临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沂蒙精神也是山东的、中国的、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沂蒙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这种为人民所选择的信念,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诉求,引导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它是引领人民前进的火炬,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从对比中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得解放,这种信念引领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形成璀璨的沂蒙精神之花,形成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人民信念如一,认准了只有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党的方向成为人民的方向,党的道路成为人民选择的道路,党的事业成为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山东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山东发展一举跨入全国前列。回顾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事业发展的凝聚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沂蒙精神的重大时代价值,在于昭示我们,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信念坚定,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是沂蒙精神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
(二)、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
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作为沂蒙儿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该要学习前辈们的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破除唯书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惯性,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灵活运用政策,为我所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做好一切工作。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一沂蒙精神。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来弘扬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精髓。沂蒙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弘扬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将沂蒙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继地发展沂蒙精神,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同志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孟良崮战役,沂蒙儿女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沂蒙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永远牢记在心,结合工作实际,永远发扬下去。
《管子》中曾有过“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作为地地道道的沂蒙人,生长在沂蒙这片热土上,我深深的感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奋发学习,健康成长,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为重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承长征精神,加强抗日精神教育,反对侵略和反分裂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拼搏精神和革命传统,加深学生促进和平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继承优良传统,弘杨长征精神
三、活动时间:
2006年9月1日——9月30日
四、活动保障:
成立主题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深刻了解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组长:沈学章
副组长:李卫星姚建峰
组员:朱国昌邱敏陈毅
五、活动准备:
A、发动宣传阶段。
1、“统一行动日”活动。
学校把9月1日作为此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统一行动日”。在当天的开学典礼上,学校校长作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和布置。由少先队大队部发起倡议,倡议:继承优良传统,弘杨长征精神。全校学生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们会铭记先烈的遗志,我们将传承民族精神。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由此拉开了学校主题月活动的序幕。
B、美化环境,集中宣传。
开学第一个星期,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布置教室、走廊、宣传窗,个个参与到美化环境的过程中来。在布置的过程中,同学们收集有红军长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动手描绘悲壮的抗日情景,让侵略者的罪行和爱国人士的抗战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富有浓浓的民族精神的校园也使全体学生感受和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六、活动过程:
第一乐章:了解长征。
开展“长征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利用一周时间让队员搜集有关长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红军长征时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通过学习和宣传,让孩子们体会长征的苦难经历和伟大成就,感受敌人的残酷无情,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为知识竞赛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乐章:感受长征。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为了抗战的胜利而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取得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我校借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以多种形式歌颂长征精神,将这种伟大的精神继承和发扬。
A、全体师生学习献给红军长征70周年的纪念诗歌《地球上的红飘带》。
B、全体师生观看放映长征的影片,并知道中高年级的学生撰写观后感。
C、“长征歌曲我们唱、长征诗歌我们吟”活动。
第三乐章:我的“长征”。
长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体现。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我校各中队通过开展“长征,我迈出了第一步”的主题班队会,引导队员们学习、体验长征精神,以次激励和鞭策队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憧憬:理想在长征的那头。帮助队员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勾画出自己的奋斗蓝图,激发队员门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坚定实现理想的决心,队员可以畅所欲言,说理想、唱理想、演理想。
(2)起步:我在长征的这头。要使队员们做好起步阶段的思想准备,明确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努力学习长征事迹、长征精神,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看作一次长征,从中懂得自己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经历艰苦的磨练。
(3)进行:走到长征的那头,需要长征的精神和力量。引导队员们把自己在学习或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设想为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比如:抢渡大渡河、金沙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鼓励队员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争取人生“长征”的胜利。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具有阶段性,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永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一定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将这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七、活动要求:
1、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活动。
2、积极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3、加强活动的总结,典型事例参与活动人数,作好统计工作。
学校将结合活动的组织及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邱敏
保定二师, 百年辉煌, 铸就了百年名校品牌, 沉淀了无比丰赡、宝贵的师范教育办学经验, 造就了师范教育关荣的校本传统, 并且极具时代价值。研究保定二师优良的校本传统文化, 汲取其师范教育之精华, 能够为当代师范教育未来的科学发展、自主发展找到富润的智慧的源泉和文化营养, 藉以滋润当代师范院校师生的精神境界,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范生的生命成长。本文站在师范教育的角度, 审视保定二师的优良校本传统, 挖掘其对于当代师范教育的价值, 以期使保定二师师范教育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并绵延开来, 形成师范院校的文化自信力、凝聚力及向心力, 最终促进当代师范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秉承治学严谨的校本传统, 建设当代师范教育院校严谨、求实的良好教风、学风
“师范”乃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之所, 因此, 百余年来, 保定二师一向以底蕴醇厚, 治学严谨著称。一方面, 早年, 曾邀请李苦禅等著名学者、作家来校任教, 可谓名师济济, 以大师的大气感染者二师的莘莘学子, 并且, 学校教师大多是京津两地名牌大学毕业生, 教学水平很高;另一方面, 保定二师一向重视对学生的日常教学常规管理, 对学生的出勤、听课状况、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 逐项检查计分, 使学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 保定二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着装、发型、宿舍内务、教室卫生都有着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无形的精神见于品质, 有形的影响见于行为。于是, 在二师青瓦灰转、绿檐红柱的校园里, 学子们激扬文字, 朗朗读书, 走出校门的二师学生, 凭借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在保定周边乃至河北省基础教育战线上建功立业, 形成了亮丽的风景。教育的兴衰已经关乎国家的强弱, 而基础教育的水平堪为万丈高楼之地基, 尚在校园中求学的师范生是未来基础教育行业中的生力军, 他们的学识水平、教育素养水平, 已经关乎一个民族的命运。因此, 秉承二师传统, 建设当代师范教育院校严谨、求实的良好教风、学风至关重要。具体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雄厚的师资力量, 形成良好教风。
一个学校, 有了大师才有大气, 有了大气, 才会有良好的教风、学风。因此, 建设一支学识高、能力强、高素质的优秀教师群体, 是师范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两个程序来建设, 即“聘用名师”和“打造名师”。 “聘用名师”是走出学校, 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邀请各学科名师来定期为学生讲学, 让学生聆听大师的声音, 感受大师的修养与学识, 体验知识的浩瀚。“打造名师”是采用一系列措施在校内培养名师, 譬如在中老年教师中通过教学评比、示范研讨课、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 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进一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外出参加培训学习, 促使他们的专业成长, 成为校内真正的名师。同时, 重用名师, 鼓励他们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实现对青年教师作风上、业务上、的积极影响。使优良的教风传统得以传承、发扬, 也使打造名师成为持续性的工程。
(二) 加强学生日常教学常规管理, 强化过程, 建设严谨、求实的学风。
实施“三抓”, 即一抓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常规管理,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及作业情况进行常规检查记录, 并把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二抓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学生的请假、销假制度, 并严格实施把请假、销假情况与任课教师对接制度;三抓学习委员的教学常规管理, 要求学习委员如实向任课教师汇报出勤情况, 并在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三抓, 强化师范生的学习过程, 建设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内强素质是指加强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功包括“三字”, 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一画”, 即简笔画, “一话”, 即普通话;基本技能指:组织班队活动技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和学习辅导技能、设计黑板报和手抄报技能、管理班集体技能、组织课堂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技能等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要坚持长期化, 日日练, 周周练, 月月练, 并且通过组织日常各项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比如建立大量校外教育教学见习、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 让学生走进小学, 亲临现场, 锤炼技能, 为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与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外塑形象是指:开展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要求师范生着装、发型、言谈举止能够符合对小学教师外在形象的要求。并且要有检查监督机制, 一日一检查, 一日一公布, 一周一小结, 一月一评比, 定期通报, 奖优罚劣。
二、弘扬德育为先的校本传统, 建构当代师范院校崇高的道德风尚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百余年来, 保定二师一向坚持德育为先的培养目标, 把培育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践行在一切教育教学形式之中, 因此, 二师的学生爱国、爱党、勇于奉献, 把报效祖国,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终级人生目标。在国难当头之时, 二师的学生挺身而出, 以一介书生的薄弱之躯, 唤醒国民的沉默, 启迪民智, 践行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担当, 在祖国建设之日, 二师培育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敬岗爱业, 成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正是二师德育为先的校本传统塑造了学生内心拥有报效祖国、衷于共产党、服务社会的崇高信念, 才能在不同时刻演绎出对祖国、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美国教育家鲁道夫.奥伊肯曾这样说:倘若没有对某种崇高理想的信念为我们的一些活动注入热情与欢乐, 我们便不可能获得生活的巨大动力, 就只能在一片混乱与忙碌之中仍觉得精神无法安顿。因此, 弘扬二师校本传统, 建构当代师范生崇高的道德风尚极具时代价值。具体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理想教育建构师范生爱国奉献、报效祖国的道德信念。
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因此, 加强师范生的理想教育, 能为师范生的生命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以及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对于师范生爱国奉献、报效祖国信念的构建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保定二师校本传统精华所在。师范生理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政治理想教育和事业理想教育。政治理想教育是对师范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最基本内容, 是指坚定师范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而不懈努力, 在新的时期, 还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 从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树立起一个政治上的标准和目标, 有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事业理想教育是指坚定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信念的教育, 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在求学期间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进而树立起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形成任劳任怨、肯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职业信念, 并且以此激发师范生热爱所学专业、勤学苦练的强大动力。一个师范生, 如果没有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必定不能安于师范院校繁重的课程学习以及未来教师清贫、忙碌的工作岗位, 也不可能做出成绩与贡献。
(二) 加强品德教育, 打造师范生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范。
古人云:“行可以为仪表者, 人之师也。”师范院校造就的应该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 要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因此, 每一个师范生, 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堪为人师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 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 才会怀着深挚的情感严谨治学, 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 忘我奋斗, 鞠躬尽瘁。师范生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 要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并依法指教。其二,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严于律己。其三, 关心、热爱、理解、尊重学生, 并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合理的期待, 努力提高教师职业威信。其四, 与同事团结协作,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董金义, 阎增年, 王福亮.保定七六护校革命斗争记略[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战锁, 杨治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洒在校园的圣洁血花——记保定师范“七.六”烈士纪念园[N].中华魂, 1997
[3].门岿, 张燕谨主编.中华国粹大辞典[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4].方立克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5].王鹿鸣.保定二师, 无上光荣[N].保定日报, 2012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师,有个说法是,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本身疏于学习。而现在的学生,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而且速度相当惊人。此消彼长,可以想象,“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里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因此,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人格的感染而形成良好人格。
二、利用作品丰富的内涵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以《论语》、《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作者及作品简介,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思想核心及成因,介绍他们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心生敬意,再带着敬意学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有关于学习方法、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其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养成诚信的美德。《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则显示中华民族对“舍生取义”的崇尚。而这些传统美德,对于生活在21世纪这个经济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三、加强诵读教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中学课本中的课文,尤其是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便在无形中得以传承。
四、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我会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自制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五、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让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课外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名著,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引导学生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就此获得文化的熏陶。比如开展课前3分钟故事会,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经典著作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时代和职业都赋予了教师以使命:培养出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健全的人。而语文教师更应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利用好语文课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实践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一生自觉地经受考验.应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各项活动中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加强党性的锻炼和修养,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深刻认识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忠诚实践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解决好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多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牢固树立实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武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性修养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是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是党员的本质改造,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层性最高和最会合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层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规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治理能力修养等等。
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按照党性要求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在目前我们开展的第三批深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深刻理解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坚强的党性和良好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作保证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和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科学发展就难以深入推进。当前,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要不断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培养优良作风的要求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妥善解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靠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明确整改落实时限、目标、责任和要求,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要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党性不强、作风不正、执纪不严问题,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要从科学发展的丰富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加强党性修养、养成良好作风的好做法、好经验,广泛宣传、大力推广。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和能力。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把加强党性修养扎实体现在观念上、品行上、事业上、作风上去贯彻落实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一个人的观念包括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等方面。党性强,则观念强。一个讲党性的领导干部,必定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奉献,绝对不会阳奉阴违,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私欲膨胀。在当前,尤其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按照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多干对发展有利的事情,多干对群众有益的事情,多干起长效作用的事情。在品行上,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决定品行,品行体现党性。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德高之人,品行高洁,追求的是高尚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无德之人,品行低劣,常被一己私利障眼,不择手段,投机钻营。我们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党性坚强、品德高尚的人,但也有一些人品道德差的人。政治上不坚定,用人上不公道,作风上不民主,处事上不正派,组织上不守纪,工作上不务实,这既是人品官德差的反映,也是不讲党性的表现。只有重视小节,留意小处,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牢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古训,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事业上,一个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挂在心上、不抓在手上的人还谈什么党性?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面前,能否经受住考验,开动脑筋,迎难而上,变挑战为机遇,闯出一片新天地,这是对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最实际的检验。一个党性强的干部,必定会有紧迫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共克时限。一个讲党性的领导干部,必定求真务实,扑下身子实干;雷厉风行,高效率快干;争创一流,高标准大干;开动脑筋,用心思巧干;知难而进,破难题苦干,绝不会干徒有虚名的事情、没有实效的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才能踏实做事、低调做人,勤勉敬业、实心干事。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以优良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是最大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目的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作为提高领导干部履职能力的一个着力点。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刻认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切决策、确定的一切目标、制定的一切措施,都要符合客观规律,决不能脱离实际。要把树立正确政绩观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增强党性、转变作风、推进落实,使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把 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着力提升素质能力。干事业仅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本领。如果脑袋空空、能力平平,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面对新的局面,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坚持在学习中提高,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自觉地学,刻苦地学,持之以恒地学,努力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一切必备的新知识,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在实践中磨练,把科学理念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经受磨练、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完善工作推进制度。弘扬优良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健全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每项工作都要分解细化,做到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标准、定责任,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盯紧咬死,掌握实际情况,搞好具体指导,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确保问题解决,确保任务落实。当前,尤其要坚决刹住在有些干部中存在的“躁气”、“惰气”、“俗气”三种不良习气,促使党员同志把精力和功夫集中到抓落实上,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集中精力干事业、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求实效。
四、加强党性修养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
一是要提高理论素质。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理论建设也是与时俱进,这些理论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先进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理论,应大战旗鼓的加以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着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规范言行。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能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切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个人思想的实际,学会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要学习科学管理。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促使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和领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我认为,学习科学管理,就是要学习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用人机制,有效地激励被管理者和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科学管理,就是要变管理为领导,用共同的愿景来培养大家的归属感,强调服务和贡献的理念,同时为被管理者作出良好的示范;科学管理,就是要为被管理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合理分配资金和资源,放手让被管理者施展拳脚,给与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是要多方涉猎各种知识。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党员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学习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要学习法制知识,强化民主法制观念,成为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的党员干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学习专业知识,不仅应该研究把握新时期我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而且应该了解当代党员的思想特点、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坚持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创新实干,努力塑造党员的良好形象;要学习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扩大党性修养的内涵,主动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成长为一个有较高素养、较高水平的领导者。
(二)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一个人有了理想,还一定要有情操,缺少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共产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能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而一个人的人品,往往是衡量一个人的首要方面。要将个人的价值追求和集体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始终以集体利益为重,以集体利益的实现为首要目标。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始终葆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忱之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指导实践。
二是要与人为善、和谐共处。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始终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要始终怀有对人民群众敬畏之情和感恩之心,按照党政所想、青年所需、共青团可为的观念,思考和谋划共青团工作,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怀有一颗善良之心,怀着一种博爱的精神来认识这个世界,始终看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懂得真诚、宽容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要做履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模范。作为共产党员,要模范地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模范地遵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时刻注重品德的修炼,将之作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小心呵护、细心收藏、时时观照、时时鞭策,用人格的魅力赢得大家的尊重与认可。
四是要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党员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加强党性修养,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向党组织讲真心话,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内生活中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共产党员应全面准确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 6 意义,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一是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新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立足于统筹兼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既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又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用而生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将有力地推动实践的发展。
二是要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共产党员加强修养,需要从书本上吸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更需要到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作为党员应在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按照党赋予共青团的历史责任,做好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要按照周恩来提出的“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既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区委、团市委的工作方向和重大决策,又要创新共青团的组织设置方式、团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敢于开拓、勇于负责、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针对当前形势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作风现状,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坚定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问题,更 重要的是党员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现在,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个别党员的腐败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对权力缺乏有力的监督,加上个人法制意识的淡薄,党性的扭曲与缺失,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如何提高党员的拒腐防变的能力,是当前党组织比较重视的问题。
一是要慎独自律。我认为党员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要更加注意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非常小心地按照道德规范去做,而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外界不良信息侵蚀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警醒、告诫自己,不做有损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不说有损党员形象的话,对违反党的原则的思想、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以及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警钟长鸣;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经常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所规定的标准,剖析自己的言行,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就能够不断进步。修养是一个同自己头脑中的消极思想和意识作斗争、不断超越和改造“旧我”的过程,要加强修养的自觉性,主动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断克服自身这样那样的不足,逐步实现更好的修养目标。
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要认真贯彻、正确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集中集体的智慧,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增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使我们的事业顺利前进。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党内民主,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得到正确而充分的行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其次要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了解和参与,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同时,重视听取大家的意见,把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实践的经验集中起来,集思广益,改进工作。
【拾金不昧-优良传统】推荐阅读:
继承优良革命传统06-25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06-11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05-26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11-01
优良家风的作文09-23
学风优良班级计划11-25
优良学风班教师推荐11-11
优良班风学风主题班会11-21
落实“三严三实”弘扬优良作风06-20
优良学风班班级事迹材料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