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通用8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 篇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安排在第七单元。课文通过两条线索表达了对樟树的赞美、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同时引导学生领悟到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将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精髓,并指导学生写作。

根据教材分析,我为本节课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懂得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并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体现了宋庆龄高贵品质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了解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使学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灵的洗礼。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已经比较顺利,但领悟课文精髓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重要词句,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是:领会宋庆龄和樟树的共同点。

依据以上分析,我从下面三个环节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

1、建构樟树形象,体会生长特点。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对樟树的形象感知十分模糊,这对于理解文本是很不利的,因此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了樟树的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樟树长的很茂盛,有的说长得很健康,通过有针对性地观察枝干和树叶这两幅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本中的枝干粗壮、稠密、绿得发亮等描写樟树特点的词语,紧紧抓住这些词语配合完整的樟树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樟树还会在哪些环境中依然蓬蓬勃勃。因为有了前面的直观感受,学生的想象有理有据,很好地达成了说话训练的目标。

2、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樟树可贵。

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要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必须回到文本中来,抓好语言文字的学习。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只是用多媒体简单地出示了学生找到的重点句,意在照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上课堂节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生对樟树香气永保的可贵品质有了深刻的认知。

但本文的精髓是对宋庆龄同志高贵品质的认知体会,因此教学进行到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依然是浅层次的,而文本资源对于学生领悟文本精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第三环节要拓展资源,揣摩写法,延伸树香。

在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地址,一个是上海宋庆龄故居博物馆的网页,一个是教师自己的博客,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网页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引入了关于宋庆龄简介的视频资料,学生们观看后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热烈的课堂交流:我心中的宋庆龄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从现场还是从结果来看,学生的交流都是认真有效的。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而深刻地领悟到宋庆龄奶奶的高贵品质与樟树的可贵之处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

再次面对樟树,学生们说:我不仅看到了樟树,还看到了宋庆龄奶奶,我适时引导学生写话:你想对宋奶奶说些什么?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孩子都进行现场交流,所以我再次提供了教师的博客,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立足语文学科的根本,紧扣文本展开教学:

1、让电影、画面走进课堂,调动起学生各种感观协作分析,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情感。

2、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深入了解宋庆龄,领会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共同点,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难点。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综合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和作者常常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间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上面所述的三个教学目标,并采用“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四大块。

第一环:揭题导入,复习上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学生已经了解到宋庆龄是很喜欢这两棵樟树的,那就可以很顺当地引导他们去看一看这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为何会得到宋庆龄的青睐。于是我马上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这个词,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指导的时候,特别要学生读好“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第三环: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了。默读,作为中年段阅读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需要经常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的。默读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一些时间,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就说说樟树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那第二步我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学生对樟树精神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读完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只是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我就继续引导,让他们回顾第一课时所了解到的宋庆龄生平事迹,且边回忆边想:宋庆龄和樟树和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有的可能说:樟树长得蓬蓬勃勃,而宋家三姐妹的外表也是非常出众的,因此从外形看,宋庆龄和樟树一样长得挺拔秀丽。有的可能说:樟树四季长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宋庆龄曾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孙中山去世后,她仍然积极参加抗战,说明她是樟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的可能说:樟树的香气,令虫子害怕,而宋庆龄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精神让敌人望而生畏。有的可能说:樟树身上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就像宋庆龄一样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还有的可能说:宋庆龄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虽然去逝了,但一看到樟树就会想到宋庆龄,她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最后点明,这就是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樟树是普通的.樟树,但与众不同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是因为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

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我举例让学生回顾以前接触的一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并课外拓展篇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芭蕉》,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用芭蕉来比喻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领会樟树体现的可贵品质及象征意义。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宋庆龄本人及其所在的年代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久远,要学生单纯从课文樟树的描写去体会宋庆龄身上的樟树精神着实有点困难。为了让他们真正读懂课文,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其人其事,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拓展说话等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理解。

同时,我也将引导学生有机地融合课内课外知识,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注重人文性。

下面,我要主要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插图及网络图片,让学生与**宋庆龄跨越时空见面,重点介绍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美满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为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可介绍宋庆龄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

板书课题,重点理解“故居”的含义、为“龄”字正字音、明字形。

通过指名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正音。

接下来,我将从两大方面展开教学:

1、伟大不弃平凡——引起好奇

出示第1-3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默读并质疑,为什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游客在瞻仰宋庆龄故居时又总爱与樟树合影,借机随文识生词,领会“瞻仰”与“崇敬的心情”的关系。作者制造“对立”,即平凡的樟树和伟大的**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呢?无疑,这样的写法能激发读者往下读、深入读的兴趣。

这是作者茹志娟在行文时的巧妙之处,可以此文为例,建议学生在日后叙事类文章的写作中也借鉴这种写法,制造“对立”“矛盾”,引起读者好奇心,引发阅读兴趣。

2、“爱”她何必明说——借物喻人

(1)树的宝贵

①出示第四自然段,体会“蓬蓬勃勃”的外形美,应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抓住关键词语,从“枝干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稠密”(随文识字)、“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个自然段。

二是拓展说话,在领悟关联词“无论……总是”的基础上,结合樟树“四季常青”的特点,想象:无论是在……的春天,是在……的夏天,还是在……的秋天,或者是在……的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②出示第五自然段,体会“香气拒虫”的内在美:

我将引导学生在对比樟树和别的树木之间的差别中进行阅读。从“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怕”等词语领会别的树木对虫类的侵蚀没有抵抗力,只能任由虫类腐蚀全身直至死亡而手足无措;而无论什么情况却没有任何虫类敢靠近樟树一步。原因就在于樟树有“永久保持”、始终“不变”的香气,抓住关联词“即使……只要……就……”,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好第五自然段,应该包含对别的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语气,对樟树却是无比崇敬庄重的语气。

(2)人的品格

介绍宋庆龄的小故事,出示资料: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敌人因她英勇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她。引导学生体会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关系。其实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宋庆龄。赞美樟树,就是赞美宋庆龄。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以此文为范例,可以培养学生另一种能力,那就是领悟“物”与“人”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要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精神,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感受“借物喻人”所体现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并逐步受其熏陶。

我的板书设计将根据文章的脉络分为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宋庆龄不愿搬家,结尾总结——游客合影留恋,中间部分分述外形美和内在美。并突出“蓬蓬勃勃”和“可贵”这两个关键词。

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拓性:继续搜集宋庆龄的资料,然后以“我崇敬的宋奶奶”为主题举行一次故事会。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颗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生字字音。

2、抓住重点段落,直插重点,深入体会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为下次课突破文章难点,即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课内引向课外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一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更能养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文章的难点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樟树和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会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准备把它用于两个环节的教学。其一,开课时简介宋庆龄,让学生对宋庆龄有大致的了解。而大量的材料却要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才能体悟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悟到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当我把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的可贵之处讲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樟树的印象时,一个学生说:“看见樟树,我仿佛看见了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虽然学生讲的“高贵人格”并不具体,但已触及到文章的中心,难点不攻自破,不讲自明,可见收集资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非常清楚,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忌讳繁琐地分析课文,肢解文本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直奔重点的方法。并且,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精炼课文内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气跳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初读感知,精读体味,品读升华层层落实。个人读,男女生读,齐读,教师引读,形式多样。轻声读,默读,有感情朗读,背诵,步步深入。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品读玩味,使学生与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和谐共振。

三、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界一直以来热烈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力求体现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中体现“二性”的统一的自然融合。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如:教学“蓬蓬勃勃”时,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找到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都体现出了樟树顽强的精神,这样,让学生在字词句的训练中体会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感情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当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后,设问:这一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前边又要写其他的树呢?让学生体会出对比写法的好处,再组织男女生对比朗读,再次升华了对樟树的崇敬之情。至此,“言”与“意”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语言实践中,追求“二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在言语实践上。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在学生已对樟树的形象、品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在学生说了之后再让他们写下来。在十分钟左右的讨论、练笔中,学生的语言充满了智慧的灵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过程中落实了“言”的训练,进而达到“言”“意”和谐统一的目的。

当这堂课教学下来,静思默想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程过快,有点一闪而过的感觉。预设中我也考虑过在自由读后指名读,进行正音的环节,但教学时我觉察到该班学生基础较好,语音标准,预习充分,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其实现在细想,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状况,这样做是否照顾到了差生,他们是否也能跟上教学节奏呢?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学生似乎还是入不了“境”,没有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现在细想,主要还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巧妙。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当学生朗读樟树的“蓬蓬勃勃”气势不够时,教师可进行范读,读后再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然后再让学生练读,相信效果会更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可贵之处,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樟树的可贵品质。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尝试写一写想对宋庆龄(或樟树)说的话。

三、学习方法

1、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较好理解,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学习过程

围绕上面所述的三个教学目标,并采用“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五大块。

第一环:听写上课时的生字词,揭题导入新内容。旨在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没有进行生字认读,是因为后面要对子互读,会有所检测,节约时间又高效。没有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内容简单。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出示( )的樟树。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有能力完成这样的题目,于是我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但时间有点长。

第三环:交流( )的樟树。

(一)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很可惜,在这里我没有让学生展开说话训练,想象樟树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而只是简简单单地进行了造句。因为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应该深挖洞,但学生说话练习的效果不好。

很意外的,吴张雨同学说:“第四段应该饱含赞美之情来读,同学们再一试,比前几次朗读效果好很多。”这让我更坚信:选择适当放手,选择相信他们,他们会带给你惊喜与成长。

(二)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了。学生的发现很多:

1、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

2、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

学完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我让学生再次赞美樟树,并引出于谦的《石灰吟》,既是相同主题的古诗积累,也为后面的“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及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庆龄的精神作铺垫。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对于课后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学生回答有难度,于是我换了个问题,课文仅仅是在写樟树嘛?我将学生课前收集的宋庆龄的资料进行选择,让学生边读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让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我用“与其说……不如说……”的句式,对文章的重点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结合课前诵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种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第五环:写一写。

旨在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激发他们对宋奶奶的崇敬之情。也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但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我布置了一个必选题和尝试题。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 篇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樟树的可贵之处,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教学重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借物喻人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举办宋庆龄故事会, 初步感受人物高尚品格。2.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奶奶万般舍不得呢?

出示填空练习:这是两棵 () 的樟树。指名答。

2.师:看来, 这两棵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永存 (相机板书) 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什么是蓬蓬勃勃呢?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 瞧, “蓬”的上面是草字头, “勃”的右边是力字旁。所以“蓬勃”就是指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那么蓬蓬勃勃呢?说明樟树的生命力很顽强、特别旺盛。

二、品悟文本

1.师:浏览课文, 想想从哪几个自然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永存? (指名答)

2.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4~5自然段, 想想哪些语句、词语最能体现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永存?画出来多读几遍。

3.交流同学们的批注。预设一:樟树不高……

(1)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蓬蓬勃勃? (枝干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

(2)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樟树的蓬蓬勃勃表现出来吗?学生读一读。

(3) 教师引读:啊, 原来蓬蓬勃勃就是……

预设二: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1) 从“稠密”看出樟树的树叶很多, 很茂密, 感受树叶枝繁叶茂。

师:的确, 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樟树。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呢?

(2) 师:从一个“亮”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片树叶———? (指名答)

师:是呀, 说得多好呀, 你能来读一读吗?指名读。

(3) 师:啊, 原来蓬蓬勃勃就是“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齐读) 。就是每一片叶子都闪耀着生命的光泽。 (图片、文字) 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到了哪些词?指名答。 (青翠欲滴, 生机勃勃、蓬蓬勃勃等) 孩子们, 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预设三: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夏天还是……

(1) “四季常青”你怎么理解? (樟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师:你抓住了一个词语来理解句子, 不错。有时关联词语在表情达意上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找一找这里用了哪一组关联词语?你可以用“无论……总是……”的句式来说句话吗?

生: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烈日炎炎, 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2) 创设情境, 想象说话:

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骄阳似火的夏天, 别的树木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这时樟树仍然——— (生答)

滴水成冰的冬天, 别的树木的叶子都落光了, 樟树仍然是——— (生答)

师: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环境, 都不能改变樟树的蓬蓬勃勃。

(3) 指导背诵:

生自由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指名配乐背, 齐诵。

师过渡:樟树还有一个可贵之处是什么呢? (生答)

预设四: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 虫类就怕它一天。

(1) 师:樟树在什么情况下香气永久保持? (生答)

师:樟树枝枯叶落意味着什么?可香气依然保存?制成家具了, 不是棵树了, 可香气依然留存。

(2) 师:即使变成什么?香气依然保存?生答 (变成樟脑丸、木渣子雕刻作品等) 风霜雨雪、认为加工只能改变的是樟树的外形, 但谁也改变不了的是它的香气。这是一份可贵的坚持, 可贵的品质。

(3) 师:读这句, 读出香气的永久保持, 可贵之处。

(4) 师:虫类为什么害怕。把这一段的文字再读一读。“樟树身上的香气让虫类害怕, 而且这香气可以永久保持。”

三、诵读《香樟之恋》 (配乐)

四、由树及人, 感受品质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这两棵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永存。 (总结板书) 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宋庆龄奶奶万般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了吧!

1.写一写:我眼中的宋庆龄奶奶。

师:让我们再走进故居, 去了解一下这故居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讨论, 写一写。

2.交流, 写一写。

师:是呀, 宋庆龄奶奶无论是面对金钱的诱惑, 还是死亡的威胁, 她总是那么立场坚定、顽强不屈, 就像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香气永存。

出示:

这是两棵蓬蓬勃勃, 香气永存的樟树。

宋庆龄奶奶是一个 () 的人。

3.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 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答)

师: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18个春夏秋冬, 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樟树俨然成了宋庆龄的化身, 作者写樟树, 其实就是在写——— (宋庆龄) ;作者赞美樟树, 其实就是为了赞美——— (宋庆龄)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 (板书)

4.师:难怪, 很多参观过宋庆龄故居的人都说这样一句话:人如其树, 树如其人。 (引读第六自然段)

“瞻仰”是什么意思?他们瞻仰什么? (故居) 其实他们崇敬的是谁? (宋庆龄)

让我们也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话。 (有感情地齐读第六自然段)

5.思考:为什么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五、总结全文

1.师:这篇课文, 让我们看到了———两棵蓬蓬勃勃、香气永存的樟树, 缅怀了顽强不屈、一身正气的宋庆龄奶奶。她将永远地被我们记在心中!

出示罗曼罗兰的赞美宋庆龄的话。

出示对联, 齐读。

2.自由背诵。

师:让我们把这课文、樟树、宋庆龄奶奶都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配乐)

生自由练习背诵。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着作者“借物喻人”的手法, 写生活中你熟悉的一个人。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磨课心得 篇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以树喻人,借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和永葆拒虫香气的特点来表达对宋庆龄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几次听到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收获启迪,于是便有了自己尝试的念头。

深知丰厚的底蕴是上好课的基础。便买来《宋庆龄传》,细细品读;搜寻别人评鉴宋庆龄的各种文字,细细咀嚼;观看纪录片《宋庆龄》,细细品味。通过这种“骆驼式”的接纳后,再转眼看课文,呵,还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宋庆龄的影子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有关描写和评述她的文字在我眼前精灵般地摇曳,一波一波地激荡起我的设计灵感。经过几个夜晚的奋斗,第一稿新鲜出炉:

一、 导入课题。

1. (出示宋庆龄照片以及外国友人评价宋庆龄的两段话)

① 她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士。

② 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罗曼•罗兰

2. 引出人物宋庆龄并简单介绍。

3. 揭示课题。

二、 走近樟树。

1. 樟树是宋庆龄生前最喜欢的树木。作者笔下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呢?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想一想:这是两棵的樟树。(用课文里的词语概括)

2. 正音

3. 交流问题:这是两棵的樟树呢?(蓬蓬勃勃,永葆拒虫香气)

4. 探究樟树的外形、特点。

▲ 樟树的蓬蓬勃勃

(1) 着眼文本,细读体会:哪些语句让你感到樟树的蓬蓬勃勃呢?(抓住“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及“无论……总是……”这样的句式体会。)

(2) 想象说话,提升感悟:烈日炎炎,樟树______

暴雨袭来,樟树______

北风卷地,樟树______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3) 引导背诵,强化体验。

▲ 樟树的永葆香气(拒虫)

(1) 抓关键词句,体会樟树可贵之处: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樟树又有什么可贵之处?

(2) 句式训练,拓展深化

即使______,______,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它总是永葆香气。

只要______,虫类就______。

(3) 感受写法,对比鲜明:课文还写到了其他的树,为什么要写别的树?

三、 感受宋庆龄。

1. 拓展资料:宋庆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与她所喜爱的樟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通之处?默读三则资料

★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她一生追随孙中山,为革命工作70多年。始终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宋庆龄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继续担当重任,并显示出罕见的坚定和勇气。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屠杀工农群众和共产党人。为了拉拢她,蒋介石竭力动用一切力量(弟弟子文、妹妹宋美龄、甚至是年迈的母亲)进行劝说,甚至用金钱诱惑,希望她改变立场。但她坚定地维护孙中山的遗教,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并联署通电全国,尖锐谴责蒋介石。

★ 宋庆龄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装着两颗子弹的信,信里写着:警告你,子弹是不认人的!宋庆龄看完了,坚定地说:“我是不怕他们的!”即使是面对戴季陶的以死相挟,她仍大义凛然地说:“要想让我不说话,只能是砍掉我的头。”

……

2. 深化理解:读着这些故事,你又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句子?(随机出示,再

次品读文中有关句子。)

3. 揭示写法:课文落笔于樟树,用意却在写人。樟树的蓬勃生机、高贵品质,

无一不是宋庆龄伟大人格的体现,这就是借物喻人。

4. 小结引读:在人们心中,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

在樟树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5. 激情升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与美德香溢四海,许多人高度地评价她,由衷地赞美她(课件展示文森特的专访片段以及纪录片《宋庆龄》片尾以何香凝的诗为歌词而创作的歌曲)

6. 延伸写话:当你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前,你又会想到些什

么?请写下来。

四、 作业:推荐阅读《宋庆龄传》

背诵课文。

看着教案,颇为得意。可试上下来,问题就凸显出来。整一堂课,几乎是教

师的表演课,滴水不漏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刻意雕琢的美丽语言,层层递进;精心制作的课件,动人心魄;课外拓展的资料充斥着课堂……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哪里去了?文本哪里去了呢?经过深刻的反思和“痛苦的抉择”后,决定回归,回归到教学的原点,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需,站在“学”的基点上,再一次细读文本,几番修缮调整,定稿如下:

一、 分层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树。板书:樟树。见过樟树吗?看到樟树,你会想起哪些词语?交流

2. 还要一起来认识一个人。板书:宋庆龄。“龄”是个生字,和老师一起写这

个字。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牙齿的“齿”,表意;右边是个命令的“令”,表音。写的时候,注意笔画的穿插,结构紧凑。注意后鼻音,一起读一读。

说说你所知道的宋庆龄,她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完成课题、齐读

课题)

4. 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什么是“故居”?——随及解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宋庆龄与樟树有着怎样的关系?——置后解决)

二、 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正音释义: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者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梳理脉络: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樟树?还写到了什么?

三、 感悟樟树(略,教法基本同前)

四、 品读人物

1. 读课文,找出表现宋庆龄和樟树之间关系的句子。

2. 交流,品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1) 这两棵树指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作者在第1~2自然段中并没写出,到第3自然段着重指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摄像镜头,带着我们由远及近,由模糊而清晰、由疑惑到恍然大悟,一步一步地走近樟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对于这两棵樟树,宋庆龄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舍不得”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庆龄的无限深情,你觉得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喜爱、敬仰、眷恋、鞭策等)

(3)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拒绝了——

因为“舍不得”,宋庆龄以樟树自勉,自励——(根据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说说宋庆龄坚持革命、品质高洁的小故事)

3. 听着听着,你联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呢?感情朗读。

4. 树如人,人如树,樟树便是宋庆龄的化身。因此——(引读第6自然段)

五、 小结写法

1. 揭示写法:借物喻人

2. 拓展深化:吟诵何香凝赞美宋庆龄的诗《唯菊与石》以及《青松》《红梅》《秋菊》《竹石》《石灰吟》《卜算子•咏梅》等诗感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特点和作用。

3. 作业延伸

(1) 造句:无论……总是……;只要……就……

(2) 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

实际显现的教学效果是可嘉的。反观之,这一次的教学设计因学设教、化教为学。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材,装着“语文”。从导入开始,樟树和宋庆龄这个人就像一条线索,从分到合,从暗到明,贯穿始终。设计符合了教材的特点,贴近了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文为本,以生为本,教学中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或许没有了美丽如画的课件,没有了教师才情的挥洒,朴实、淡定了些,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既得意又得言,这何尝不是一条语文教学走向“返璞归真”的路呢?

张庆先生曾言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让我们谨记在心。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之二 篇4

佚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枝干粗壮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拒虫香气 崇敬怀念

永久保持 高贵之处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生字词三遍2组词;3造句;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描红

课外读课文

背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断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四)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石丽) 篇5

款庄马街小学 石 丽 课文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精美散文。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时空,在第一课时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文字,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笔下的两棵樟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拒虫和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第4、5自然段)精读品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坚持“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体会句子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对宋庆龄女士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3、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知“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宋庆龄女士的品格。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齐读课题2遍,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2、导入:你了解宋庆龄吗?(简介宋庆龄)。你见过樟树吗?(简介樟树)那么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品悟重点,体会樟树特点

1、过渡谈话: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写樟树的?

2、品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外形美。

①指名朗读。思考:共几句话?分别写了樟树的什么特点?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②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③全班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

A: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写出了樟树的什么特点?你能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B.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写出樟树的什么特点?“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

(抓住“无论„„总是„„”进行填空练习:无论是 还是,总是。一是体会樟树一直生机勃勃的特点,二是引导学生练习造句。)④齐读第四自然段。

⑤小结:读了这一段你还能想起那些词语呢?(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树成荫青翠欲滴根深叶茂高大挺直)3.品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内在美。

①过渡:同学们用这么多的词语来形容樟树的外在美,真了不起呀!那么樟树的内质是不是也和它的外在一样美呢?请阅读第五自然段。②默读思考:这一段写出了樟树的什么特点?那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特点? ③出示: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抓住关键词体会:“本身”说明什么?“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文中那几句话具体写出“永久保持”,找出来读一读。)

④“而”和“而且”意思一样吗?为什用上“而”这个表示转折的词语呢?

(因为前面写了石榴树)

石榴树与樟树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写石榴树有什么作用呢? ⑤朗读这一段并小结。

4.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升华情感,激发崇敬之情

1、过渡:同学们,宋庆龄女士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但是她房前的两棵樟树依旧生机勃勃。人们来瞻仰宋庆龄故居时,都要在这两颗樟树前留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思考: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①小组内交流讨论。

②指名说说交流后的理解和感受。

(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③课件出示宋庆龄的资料,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④教师总结:宋庆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她生前亲手在自己的房前种下的两棵樟树,就是自己的一生的写照。樟树粗壮、富有生机,樟树自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不也是这样吗?她不仅端庄秀丽,更重要的是她具有一颗勇敢顽强、坚定不拔的革命意志!作者写樟树就是在赞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游人瞻仰樟树就是在怀念宋庆龄呀!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樟树,你是不是也会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呢?让我们一起怀着对宋庆龄女士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再次朗读第四、五自然段吧!

四、拓展延伸,感受写作方法

1、谈话讲解:课文表面写樟树,其实是在写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即借樟树赞扬宋庆龄。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陈毅的诗《青松》,又如陶渊明笔下的菊花,于谦写的《石灰吟》„„

2、自主选择,完成课堂练习

学了这篇课文后,安排两项作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选择。(1)、搜集关于宋庆龄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以“我崇敬的宋奶奶”或“我心中的宋奶奶”为主题举办一次故事会。(2)、小练笔:写一篇关于“借物喻人”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外形美 枝粗叶茂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借物 樟树{

内在美

永保香气

拒绝虫子

喻人)宋庆龄

高贵品质

一身正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篇6

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文章表面上来看是写樟树,可其实是借物喻人。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所以我让学生通读课文后,再分别让学生读,边读边和学生边简单分析,避开了传统的先以生字词教学为主的模式。文章的四五两段是本文重点,第四段充分让学生朗读,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第五段让学生领会通过对比写出樟树的“树品”,为下一课时由“树品”引导到“人品”打下基础。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整堂课的结构感觉自己把握的也不错,也经历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没能了解卫岗小学上课开始情况,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不强。当时铃声响起,?夜兰平崾就开始上课,中间铃声停顿,我误以为结束,所以提前一两分钟上课,导致最后多出一点时间,只能临时应变,显得有点慌乱,当时我带着手表,如果能在学生其他互动方面深入,就能弥补这个不足了。其次,对学生估计过高。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读读简单说说,觉得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应该会积极响应。谁知连最基本的读课文举手的人也不多,整节课积极发言的就那几个。如果按部就班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出示生字词读,再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可能学生的反应会积极一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 篇7

一、抓住一条主线, 设定教学目标

俗话说:“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这里所说的“领”, 就是文章的思路, 是作者思考的线索、思维的轨迹, 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中遵循思路, 抓住主线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想, 这两篇文章都是状物类的, 状物类文章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因此,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也是循着以下的规律进行的。

《石榴》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通过生动的语言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 (3) 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写一种水果。 (4) 通过作者喜爱石榴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课文。 (2) 体会樟树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生而有香、永远拒虫的特点。 (3) 感悟作者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4) 由树及人, 感受宋庆龄的高贵品质。可见, 两篇课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都紧扣住“按照顺序, 抓住事物特点”这一主线。《石榴》一课中要求让学生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让学生体会作者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写作顺序, 从而品味樟树的特点。

当然, 不同年段的状物类文章还是存在差异性的。《石榴》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处于低年段到中年段的过渡, 因此在目标中设定“品味生动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句子的生动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处于中年段到高年段的过渡, 因此在目标中设定“感悟作者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从段落到全文去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这样, 在共性中体现文章的个性, 让学生在掌握状物类文章特点的前提下, 逐步提升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二、关注两个方面, 确定教学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表达形式”这两方面的统一, 带领学生经历“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 在“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中理解课文内容, 习得语言表达。

《石榴》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品读生动的语言, 体会石榴枝、叶、花、果的特点, 感受文章有详有略。”既关注了作者详写的内容———石榴的果实, 又关注了作者表达形式的特点———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两者和谐统一。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读懂了“笑得咧开了嘴”“甚至笑破了肚皮”“扒开”“张望”“报告”等词的内在含义, 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到了拟人手法的妙处。又如, 教师利用“玛瑙”和“石榴子儿”的图片对比, 让学生找到两者的共同之处, 进而直观感受比喻手法的贴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则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樟树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生而有香、永远拒虫的特点, 体会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也是将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相统一。教学中, 教师抓住了“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中的“而且”一词, 逐步理解了樟树枝繁叶茂的特点;抓住“无论……总是……”, 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深刻领会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抓住一个“而”和一个“却”字, 巧妙引导学生朗读, 与石榴树进行对比, 感受樟树生而有香的特点;抓住“即时……仍然……”, 通过去掉关联词对比朗读的方式, 让学生读中感悟了樟树香气永远拒虫的特点。可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将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 很好地落实了教学重点。

三、根据年段特点, 巧破教学难点

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中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中则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对于状物类的文章, 语句优美、条理清晰, 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石榴》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分别置于低年段到中年段、中年段到高年段的分水岭, 因此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就可立足于文体特征, 根据年段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

《石榴》一课中, 教师将教学难点确定为:“会按照顺序, 用生动的语言写一种水果。”教师在教学石榴子儿这部分内容时, 让学生看一看, 尝一尝, 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 入情入境, 积累了文中的词语, 如“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 理清了描写的顺序:颜色———形状———味道。让学生在仿写时有序可依, 有话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写作顺序, 感悟借物喻人的写作特色。”在学习完课文三、四自然段后, 教师进行小结:“如果说第四自然段侧重写的是樟树的外形 (板书:外) , 那么这份香气更多地来自于它的内在 (板书:内)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 不仅写樟树的外形, 还写出了它们的内在精神品质。在这里, 它们已不仅仅是两棵树了, 它们还有着非常鲜明的精神内涵。”如此一来, 学生的思维立马清晰起来。再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 谈谈对宋庆龄奶奶的评价, 让学生看看树, 想想人, 说说树和人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树过渡到了人, 深化了课文的内涵。

四、回味文本语言, 感悟言外之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 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 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状物类的文章写的是事物, 蕴含的却是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紧扣文本语言,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感悟言外之意, 触摸作者的内在情感。

《石榴》一课的结尾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作者将家乡枣庄的石榴写得这么清楚, 这么生动, 仅仅是因为他喜欢石榴吗?”让学生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 学生就能在品读文章的语言后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这就是小作者透过石榴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 在经历了“从外到内、从树到人”的阅读体验后, 学生更能够体会作者明为写树、实为写人的用心, 此刻再告诉学生“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这是我们写状物类文章的另一大特点”, 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 篇8

[关键词]自学铺垫 质疑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8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内涵丰富,蕴含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但是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体会樟树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学生与那个年代存在距离,对宋庆龄的了解有限。而如果回避时代背景不谈,教学就有可能给人浮在表面,泛泛而谈的印象。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也是首次出现。如何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了解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进而体会人物与樟树特殊的相容关系?

一、以自学铺垫,以一篇带多篇

师:课前预习时,老师请同学们查阅了发生在宋庆龄奶奶身上的故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宋奶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

生2:在长达7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宋奶奶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她特别关心少年儿童,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

生3:我有一篇关于宋奶奶的文章《威胁与恐吓》,说的是宋奶奶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决斗争的事迹。

(教师将《威胁与恐吓》《大义凛然》投影在大屏幕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篇文章,谈谈你们的感想。

生4:宋奶奶在危难时刻,大义凛然,不向反动势力妥协,她真勇敢。

生5:宋奶奶面对敌人的恐吓能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

生6:反动派想尽了办法也威胁不了宋奶奶,他们的计谋又失败了。

师:是啊,这两个小故事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宋奶奶,也了解了当时她所处的环境,课后请大家再阅读一些有关宋奶奶的故事,相信这对我们学习课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师: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故居的樟树前留影?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

生7:人们看到樟树就想到宋庆龄,她像樟树一样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像樟树一样拒腐蚀,正气凛然。

生8:樟树为人们带来永久的香气,这不就像宋奶奶吗?她对人和蔼可亲,充满朝气。看到樟树仿佛就看到了宋奶奶。

生9:樟树和宋奶奶融为了一体,樟树就是宋奶奶的化身。人们在樟树前留影表达对宋奶奶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师: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人们的感情?

生10:“瞻仰”。

【评析】教师要跳出“教”的圈子,重视学生课前的自学。而自学中,应以大量的阅读为主。在教好课本内容的前提下,教师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使阅读教学增量、增效。教师可以在阅读内容和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片断一的环节给学生学课文、突破难点做了铺垫,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质疑入手,以一问带全文

师:初读课文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两分钟时间考虑一下。

生1:文中开头就说因为舍不得樟树,宋庆龄奶奶不愿搬家,她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樟树对她难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3:人们瞻仰宋庆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

师: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相信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评析】教学中,教师根据预设,结合学生的质疑,梳理出能体现教学重难点,能落实语文训练点,能带动整个教学过程,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读书、思考、交流,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读写结合,以一段见整体

师:同学们,课文描写了樟树的可贵之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也有它们的可贵之处。(课件出示图片)翠竹宁折不屈,腊梅耐雪经冬,青松迎霜斗雪,荷花高洁不染。让我们也来写两三句话,通过描写写出一种植物的品质,寄托对植物的喜爱。请仿照第五自然段,用“ 的可贵之处是 ” “这就是 的可贵之处”作为开头或结尾。

【评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揣摩,更要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借物抒情是这篇课文中的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今后学生习作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学即用,既能加深学生对表达方法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从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推荐阅读:

上一篇: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下一篇:主题教育学习感悟交流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