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1

一、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2

1 资源优势成为纪录片生产的文化资本

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造就了四川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这成为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优厚素材。可以发现,四川纪录片在选题上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上注重多元:或揭示社会矛盾,或传达诗意和社会情绪,或表现生活状态。近年来,四川纪录片在制作理念、叙述手法等多维度进行不断尝试和突破,除了继承原有历史感,同时关注当代人的生活,包括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等,而且更注重挖掘细节问题以及镜头本身的思考力度。另外,四川有着独特的西部文化优势:尤其是体现在民族风情、异族习俗等方面,这些都值得挖掘,如《婚事》、《藏北人家》、《深山船家》、《飞跃四川》、《成都记忆五十年》等大型电视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人类学价值。就大的环境而言,我国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培育了相当一批成熟的、有一定影视欣赏眼光的观众;尤其是基于某些历史剧和娱乐剧有夸大及远离现实的倾向,使真实反映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等内涵的纪录片,更能满足人们偏重知识性、趣味性并重的审美情趣。

2 国际交流平台拓展纪录片市场和影响力

这主要体现在四川电视节及其纪录片评选的常态化平台。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创办于1991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品牌价值、享誉中外的国际影视活动。为了推动中国纪录片媒体跨界合作及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搭建一个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前瞻性的平台,根据中外纪录片同行需求并与国际影视节展惯例接轨,“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从四川电视节主体活动中延伸为每年举办一届的“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这既符合国际影视节展及评奖活动的惯例,又有利于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提升了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大力开拓国际海外市场,可以为纪录片提供巨大的生存空间。四川纪录片通过走国际市场化道路,形成了一套良性的市场运作方式。这样的生存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规范通畅的国际节目交易渠道,也加快了纪录片个性化到类型化的转变,逐步完善与国际的接轨,搭建纪录片交流的国际平台和实行“产销一条龙”的运作机制。

借助四川电视节这一平台,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定期举办“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其中就包括对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的扶持,为本土纪录片创作搭建专业平台,鼓励本土纪录片制作人的茁壮成长。20多年以来,四川纪录片积极参与国际上一系列规模大、影响广的电视节目交易会,如法国嘎纳每年举办的MIP,美国的NDP,以及香港、新加坡举办的“MIP——ASIA”节目交易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多次亮相,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纪录片的需求有明确了解,并逐渐形成正规的操作模式、买卖关系及供片渠道。四川纪录片成为外销出口“抢手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独具特色的西部文化。尤其是把纪录片的节目形态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把握“节目题材选择是前提,表现手法是关键,技术要求是基础”的系统环节,树立“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为主流题材的创作理念,有效地将纪录片制作人的个性化表达转变为市场上所需的类型片,实现了其品牌效应。

3 影视拳头产品的品牌构建

美国探索频道打造之后,改变了原有的纪录片碎片化生产及传播状态。严格意义上,从制片人到商业,需要形成系列环节,在此基础上纪录片就可以围绕播出平台、按照一定制片管理方式和流程进行批量化生产,尤其是形成标志性产品。2013年策划并创作的系列纪录片工程(《纪录四川100双手》,就是典型作品。其传播意义在于通过四川纪录片人自己的双手,生动地记录下100个当代普通四川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留下一段不可复制,不可再现的影像档案。这项工程的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支持,被定为2014年度“中国梦重点纪录片”扶持项目。纪录片播出后,又被广电总局评为“2014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向全国推荐。在四川省广电局举办的“2013—2014年度四川广播电视节目奖”评奖中,该系列片获得优秀纪录片奖。总导演王海兵把这部大型电视系列片的创作比喻为四川省电视界的一项“文化工程”。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纪录片联制联播形式,在四川尚属首次,堪称四川电视史上规模体量最大、合作范围最广,参与创作人员最多,制作周期最长的电视行动。该系列片于2014年底推出第一季30集,在四川卫视及其地面频道、四川网络电视台以及全省各参与市、州(县)电视台播出后,收视反响热烈,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该纪录片第二季的创作,共有25个市、州(县)台参与,涉及的市、州有17个,这种整合全省力量联制联播的电视创作行动在全国也属先例。

4 纪录片生产的困境及创新思维

选题层面,纪录片能真实反映人类生活,所以,人类学是一个重要视角和选材范畴,四川纪录片整体上人类学的知识含量不高、涉及的人类学领域也不宽泛,在内容上比较粗糙;市场层面,对于独立制片者而言,有些作品因为没有对市场信息的直接了解,其创作的片子往往在内容题材、作品容量上遭遇系列瓶颈。如果没有畅通渠道,就难以批量销售。同时,纪录片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并不很大,而在国外却受到好评,这就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传播效果层面,纪录片能满足观众猎奇心理,因此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四川纪录片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容易在满足猎奇心理方面取胜。但与西方某些纪录片相比,四川自然类的纪录片承载的人文框架太多,作品希冀表达一些形而上的元素,但主题过大,或介入主题太多,这样的纪录片尽管有着较为深入的人生思考,但缺乏轻松的态度。如何实现四川纪录片的转型升级和品牌构建的持续性,需要培育受众市场。纪录片不是以情节取胜的,而是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因而受众多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由于受众的文化、社会层次的差异,其需求也具有差异性,纪录片可以多元化路径发展,从而让受众从多角度结合自身的情况去接受。中国纪录片要很好接轨国际市场,需要强化大众化,培养不同类型的观众群。同时,创作思维上可以兼容对社会及人生感悟的风格,不仅是让观众“见所未见”,还应向受众展示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意义。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3

纪录片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安阳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上主要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宏观上,纪录片在题材上要能反映时代主题,能够将安阳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时代脉搏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心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要丰富多样,积极借鉴其他创作流派的有益经验,切忌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想通过纪录片提升安阳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实现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这些价值的实现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市场和观众,因此要加强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纪录片创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与其它省份和国家的纪录片交流,建立专门的纪录片栏目和频道,我们要不断地创作纪录片精品,同时还要努力拓宽纪录片制播渠道,扩大安阳纪录片影响力,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并且认可关于安阳文化的纪录片,进而能够认可安阳文化和安阳形象。

一、 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创新

首先要求我们要坚守真实这一基本原则,纪录片一词在西方本身就是“文献”“档案”的意思,这就要求在制作纪录片时坚持真实底线,以公正、平实的视角记录安阳的历史和当今社会,既不刻意记录一些“高大全”的人物和事件,也不着力渲染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要坚持记录社会主流,倾听普通大众的呼声。同时,纵观历史上那些流芳百世的纪录片精品,无一不是在真实与艺术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其次,我们在不违背真实原则的前提下,有必要采取一切艺术手段,创作出视听俱佳的作品,满足收视群体的艺术审美需求。美国学者林达.威廉姆斯指出:“纪录片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和策略以达到真实。”[1]

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模式的发展轨迹,启示我们在创作有关安阳文化的纪录片时,应该主动吸纳西方的先进创作模式,同时又要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走出安阳纪录片发展特色的本土化道路。安阳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题材宝库。在对安阳传统文化进行记录时,要注意将历史传统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传统能够符合现代民众的心理需求,能够为安阳崛起提供精神动力。

二、 大力拓宽制播渠道,提升安阳纪录片影响力

在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的今天,纪录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摆在理论界和创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力拓展安阳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渠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纪录片创作、传播策略。

在纪录片制作方面我们要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体制内制作。安阳电视台是安阳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最大载体,是传播、宣传安阳文化的主流电视媒体。这就要求安阳电视台要在体制内大胆创新,拿出专项资金做出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节目和栏目,甚至可以在纪录片创作和市场预期良好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纪录片频道,进一步强化安阳文化传媒的专业性和影响力。“频道化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的大趋势,是由电视的‘节目—栏目—频道’三段式发展规律决定的。由栏目化走向频道化不仅是电视发展的必然,也是电视纪录片播映的发展方向。”[2]

(二)体制外制作。制作关于安阳文化的纪录片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请进来”的节目制作策略,促进体制内外的合作,这种合作应该是互利、平等和长久的。首先可以邀请有实力的纪录片制作频道和公司来安阳采风、考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前期思路和题材。安阳市文化部门可以效仿美国的探索频道成立专门的纪录片创作基金项目,只要有好的题材和创意便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其次,还要充分发掘民间普通纪录片爱好者的记录热情,鼓励独立制作纪录片,并为优秀的独立制作纪录片提供广阔的播出平台,提供丰厚的劳动报酬,促进民间影像与主流记录的合流。

(三)拓宽制作资金来源。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我国纪录片之所以出现精品缺乏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金匮乏,纪录片创作者的热情不高引起的。纪录片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投资收益周期长的产业,因此仅仅依靠某个人或者某个电视台的资金很难维持纪录片良性发展,这就要求纪录片要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影片的制作方面。我国纪录片行业应该采取有效的资本运作模式,打破原来单一依靠行政单位的融资方式,吸纳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到纪录片产业当中。比如,贾樟柯在拍摄《海上传奇》时,资金是非常充足的,就是由于该片吸收了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为赞助商,这样就为制作出精良的纪录片提供了保障。为了吸引市场资本进入纪录片领域,就要在不违反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提供诸如加大对赞助企业的宣传,出让广告时间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在纪录片播出方面,要注意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努力拓宽播出渠道。在打造安阳电视台这一播出基地的情况下,还要努力争取中央电视台、其他省级卫视和海外媒体播出关于安阳的纪录片,进一步扩大收视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整套的纪录片制作、发行体制,与其他主要媒体建立良好的影片交换机制。同时,关于安阳文化的记录精品还要坚持“走出去”的传播策略,积极参加国内以及海外举办的纪录片赛事,通过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传播安阳文化。比如,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已经先后获得了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第十三届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等国际大奖,引起海内外媒体和播出机构的极大兴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机遇。安阳电视台可以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纪录片库,可以有效地延长影片的价值。还可以将纪录片储存在网上,方便纪录片爱好者通过网络观看。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库,就可以看到关于河南的影片《中国十大王朝》《清明上河图》等十几部,既可以将纪录片很好的保存,还提高了了影片价值。

(二)利用媒体造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安阳文化的宣传力度,有利于扩大纪录片影响力,提升安阳文化传播效果。以纪录片《河之南》为例,笔者在2015年5月11日通过百度搜索“河之南”获得的相关结果达到629万个,其中关注的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人民日报》《大河报》等多家纸质媒体以及新浪、搜狐等多家网络媒体。网络、报纸、电视等多家媒体对影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析,既增强了影片的知名度,同时也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观影期待。

[1]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5.

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论文 篇4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用纪实手法解释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一些电视学家认为,在电视进入到每个家庭的今天,由于纪录片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出深刻的内容,因而得以用“画面思维”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字思维”方式。

本文仅就国外纪录片发展进程中几中创新形式及主流趋向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

特别纪录片

特别纪录片(TheSpecialDocumenta-ry)是对特别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纪录。它同以往存在并仍在发挥作用的特别报道(TheSpecialReport)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

二者的共同点是:题材类似,对事件的再现都比较完整,有始有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别报道讲求新闻价值,注重时效,注意选择报道角度并有一定的新闻由头。一般来说,特别报道主要是指对重大事件组织的重头报道,大多采取同步报道和连续报道的方式。特别报道不讲求客观准则,开始报道时并不知道事件的结果,报道只能与事件的发展同步流动,故此亦被称为正在进行式的报道。特别纪录片讲求认识价值,有些文娱活动的纪录片还讲求欣赏价值。它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事件的意义,同时要求对现代事件、大型活动、时代潮流、社会风尚、风云人物进行完整的纪录。在时效上它较之特别报道慢一拍,一般在事件结束后再搬上屏幕。特别纪录片在制作、播出时间上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可以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围绕特别事件穿插历史背景,运用特写、音乐、对话、同期声等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并灵活地安排结构顺序。这样,特别纪录片较之特别报道,更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特别纪录片在国际电视界格外引人注目,像有关奥运会、奥斯卡发奖仪式、重大国际事件、战争冲突等活动的纪录片,大有令人百看不厌的趋势。美国波士顿爱默森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认为,特别纪录片的兴起弥补了特别报道的不足。特别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它稍纵即逝,有“易碎品”之称。特别纪录片虽然在时效上不占优势,但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调查性纪录片

调查性纪录片(TheInvestigativeDocumentary)是对已经发生但内情尚未详尽披露的重大事件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纪录。它同调查性报道(TheInvestigativeReport)亦有所区别。ザ者的相同点是:调查对象都是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调查的目的都是披露事件内幕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采访环节上都要求深入挖掘,认真研究。从社会效果看,二种方式都能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调查性纪录片讲求情节结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调查性报道则要求节奏紧凑,细节部分虽然给予展示,但只是片断,没有情节。调查性纪录片往往选取一个典型事件作为调查的对象,并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详尽披露来触及重大社会问题。调查性报道则围绕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集合众多的事件来说明问题的要害所在。调查性纪录片在播出安排上可以做多次性处理,不断在屏幕上推出各种典型事件的纪录,时刻提醒人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以求促进问题的解决。调查性报道一般采取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报道一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以求引起“轰动效应”。就此看来,调查性纪录片则具有“警钟长鸣”的社会作用。

调查性纪录片的样板当首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该节目自1968年创办以来,经过数年摸索,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性纪录片的风格与样式。由于启用了这种新的形式,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节目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得以展现;而观众则如同目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令他们触目惊心,而且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60分钟》之所以被社会学家们称为“是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原因恐怕主要在于调查性纪录片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原态。自80年代以来,《60分钟》节目中的调查性纪录片模式开始为一些西方国家的电视机构效仿,出现在英、法、德、日等国家的电视屏幕上,颇受观众的青睐。

微型纪录片

微型纪录片(TheMiniDocumentary)是在杂志型节目(TheMagazineShow)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之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一个30分钟的节目中至少需要有3个微型纪录片,创作人员往往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创作出一个成品。因此,事实的准确无误是微型纪录片创作的`难点。为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创作人员极为慎重。在选材上,微型纪录片主要截取大型纪录片的某一个焦点或报纸消息中已经报道过的内容,但对这些选题赋予不同的外表、包装,以求给收视者带来新鲜感。

微型纪录片的出现,使特写(Features)同纪录片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按传统的看法,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长度、结构、播出形式等方面。过去,特写的长度比纪录片短,且结构简单,通常夹在一个栏目中播出。纪录片的长度要比特写长得多,结构讲求戏剧性效果,而且独立成为一次节目。现在,微型纪录片在这三个方面同特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微型片结构虽然也着意体现情节结构,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多少戏剧性效果。除此以外,它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都与传统纪录片相同,由此看来,二者之间似乎已没有区别可言。事实并非如此,今天区别二者的界线主要看主题和结尾。纪录片一般涉及较为严肃的问题、事件,特写侧重人们感兴趣的题目。这仅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因为电视屏幕上有时也能看到比较轻松的纪录片或较为严肃的特写。在片子的结尾处理上,纪录片通常以总结或结论收尾,观点十分鲜明,主题突出,因而或多或少具有讨论性质。而特写并不以结论收尾,结尾也许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没有结局;因为题材大都轻松明快,观众满足于大概的了解,不求弄个水落石出。至于纪录片,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提出了一个颇值得重视的观点:纪录片之所以成为纪录片,是因为它提出某种观点,做出某种结论。

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现实走向看,微型纪录片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大,一般电视机构都有能力长期不断地连续制作,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一些电视研究人员认为,微型片篇幅虽短,但灵活多样,易把握,能集中反映某一个具体问题,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展示事物的一个侧面或揭示某种问题。可以预测,微型纪录片以“轻武器”形态连续播出,天长日久,也会造成一定声势,收到特殊的传播效果。

大型电视纪录片

大型电视纪录片(TheFull-lengthTelevisionDocumentary)以宏伟的篇幅,深刻的内容剖析着现实社会,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的大型纪录片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模仿新闻电影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直到通讯卫星技术和ENG问世以后,纪录片才得以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采制,并经过不断的求索,形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独特风格和语言。

今天,大型纪录片在题材上的重大突破是面向整个世界,面向人类、宇宙、科学天地等巨大题材。70年代中期,大型纪录片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CBS著名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的《宇宙》、《20世纪》、《21世纪》、《历史的见证》等片都是大型纪录片的杰作。这些片子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选择、组合后,将它汇集到片子中。进入80年代,大型纪录片不但展现宇宙世界、科学天地,而且放眼预测未来趋势。在表现手法上,大型片采取纪实手法,用长镜头在现场跟踪拍摄,往往耗时三年五载。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发现者号”的纪录片,创作人员从开始准备到“发现者号”上天,跟拍三年之久。

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反映一个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水准--人力、物力、财力。因为要推出大型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重大题材,高手云集的创作班子和雄厚的资金。但由于大型纪录片的制作是周期长,耗资巨大,难以驾驭,电视机构大都对题材的选择持极为慎重的态度,未经充分的科学论证绝不开机。传统纪录片的三种模式(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对大众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普通人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生活)目前已不在大型纪录片的“射程”之内。这些题材已经由调查性纪录片、微型纪录片所涉猎。电视大型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标准是:重大、奇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又是其它传播方式无法胜任的。正因此,大型纪录片不仅能在电视屏幕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不朽的保存价值。オ

通过对上述四种电视纪录片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总体的把握。可以说,这四种纪录片形式是电视传播的重要手段,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动,形成电视纪录片创作多种样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5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江南北的故事,从原料挖掘到制作过程到商品流通,讲得很透彻,而且善于通过煽情的话语引起乡人的回味和眷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家乡的味道”、“家庭的真实故事”,把天南地北的全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思考,妙不可言的同时也隐藏着编剧的智慧。

具有典型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题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选择饮食作为纪录片的选题,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在选题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介绍的都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料,比如岐山的躁子面、陕北的黄摸摸、嘉兴的粽子、西安肉夹摸、镇江锅盖面、诺邓火腿、石屏的豆腐等等,他们大都是我们老百姓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每一种食物都是以一个家庭、一个故事展开,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浓重的当地口音,一听就亲切,一听就地道,这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做的美食也一样地道.二、解说词的特点与画面、声音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解说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解说词多以短句为主,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短句的好处在于,单位句子里的信息量很少,容易让听众吸收和消化。而且文字简练,第一段短短几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讲道:“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字里行问蕴含着对祖国自然景物的崇敬和热爱。

解说词不能单独存在于画面或者声音之外,解说词与画面、声音是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使纪录片达到整体的和谐与优质。当解说词不能很好地传达画面信息时,就需要声音的帮助;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三、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是以基层家庭故事为单位的微观空间结构。花色多样的食物,无一不出自一个个由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及他们的邻里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分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大到城市楼宇,小到乡村田野:从云南香格里拉采拾松茸的单珍卓玛及其父母,到湖北嘉鱼挖藕的圣武、茂氏兄弟;从陕北小城制作贩卖黄摸摸的老黄夫妻,到宁波和祖母一起做年糕的宁宁,再到黑龙江绥化呼兰河边腌制泡菜的金顺姬母女,在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但绝非高名大姓,与诸多纪录片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不同,他们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主要构成者。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6

——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评析

纪录片源自现实生活,对于很多人重复选择过的题材再去拍摄就更需要将其加以提炼,挖掘出更深层次或者与众不同的东西。《西藏的诱惑》之所以能再众多记录和描绘西藏题材的专题片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创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深入开掘,他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西藏的自然美貌之美和民风民俗的独特,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视点,在展现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表现化并将其深化,挖掘出了蕴含在西藏生活中的三个层次,即宗教信仰的朝圣精神、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芸芸众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思辨意识,深刻表达了创作者对西藏的深刻情感,同时揭示出了具有人类某种本质意义的朝圣精神,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情理交融。在片子开头与结尾处,几位藏民背负行囊,跋涉千里,一步一磕头,一直磕向他们心中的圣地,这画面中注有创作者浓厚的情感,同时也留给我们无限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由题材提炼而来,因此,它也应作为一条线索将题材内容组合在一起,《西藏的诱惑》一片创作者在开头便直抒胸臆的将其揭示的哲理展现在歌曲《朝圣的路》中,即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之后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纪录了三代僧侣的朝圣之路和四位去西藏寻求艺术感悟的艺术家,但却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线索将它们串在一起,即他们都是心怀真神,一心一意追求艺术与人生境界的人。由此也将“西藏是一种境界”加以深化,这样也使该片达到了内容与结构的统一。

主题的确定为作品的拍摄奠定了基础,但其表现却还需要创作者进行艺术的再加工,该片就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和造型手段。就色彩来说,在介绍龚巧明的时候,是一幅黑白色的照片,显得肃穆而凝重,但当说道她为西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时候,还是那幅照片,却被创作者染成了红色,表现了对她崇敬和歌颂的情感。还是这一段落,从影调语言来讲同样可圈可点,在讲述她的事迹的时候,画面展现的是青山绿水红花以及五彩的巾幡,均取亮色,在她逝世以后,画面却又变成了暗草乌云暮色黄昏,均为暗色,这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而且用画面语言就完成了对龚巧明功绩的赞扬和对她牺牲的惋惜之情。在表现西藏少女沐浴的那个段落中,创作者运用了一种象征性的造型语言,他并不是简单的将少女沐浴在现在屏幕上,而是做了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河水荡漾着涟漪,不断的变化着颜色,时而红,时而蓝,时而黄;在一篇蒙蒙雾气的笼罩下,叠化身披轻纱的少女,宛如翩翩起舞一般,其实这也是对龚巧明一种凤凰式的升华。此外,创作者还运用了象征性的造型语言,少女沐浴时,歌声中唱到:忏悔是心灵的洗浴,河水河水泛起了黄色,当歌声唱为:省悟是血肉的再生时,河水又泛起了蓝色,这样,黄色成为忏悔的象征,蓝色成为省悟的象征。纪录片都追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西藏的诱惑》具有丰盈的内容,同时,它的形式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即解说词的语言特色。该作品的解说词和歌词均为导演刘郎所做,刘郎在拍纪录片之前,曾从事文学创作十几年之久,举凡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均有所研涉,而且他兴趣广泛,绘画、摄影、书法、音乐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都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基础。就《西藏的诱惑》来讲,文辞奔放、意境深远,文学性很强,而且整部作品的连接均由解说词来完成,而非蒙太奇,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该片能够获得最佳撰稿奖是无可后非得。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篇7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中国传统游戏种类繁多, 《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将传统游戏分为棋戏、雅戏、童戏、球戏、角抵、斗戏和博戏七种。这些游戏承载着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 它们有的业已成为记忆, 有的游戏形制和方法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但是仍在继续流传, 在现代社会以新的姿态存在着。《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以“游戏对于游戏参与者的意义”为核心话题, 在介绍游戏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讲述了传统游戏对于古代中国人的意义, 还说明了传统游戏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所在。在纪录片第3集“童戏”中, 七巧板这一传统游戏就成了今天幼儿启蒙教育的工具, 教师利用七巧板, 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 以及对数学几何图形的认知和观察的能力。片中, 类似七巧板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 如益智图, 这种游戏将拼板游戏和诗句、故事相结合, 利用它把历史、诗歌、神话和道德楷模等故事教给孩子。这有效的证明, 传统游戏在今天仍然可以是对幼儿启蒙教化的有效工具。

除此之外, 《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还介绍了传统游戏的其它价值。第2集雅戏中, 一种叫做“推箱子”的电脑游戏呈现在观众眼前, 它与华容道有很多相似之处, 牵涉到大量的空间逻辑推理, 也是一种考验人统筹能力的游戏。据称, 它是从传统游戏华容道中演化而来, 在电脑和手机上, 都拥有众多的玩家。在网上流行的游戏不仅有变化之后的华容道, 还有的直接转化成为网络游戏, 如电脑围棋程序等。在纪录片第4集则介绍了我国古代第一大球类游戏——蹴鞠, 同时也是足球的前身, 片中讲述到, 国际足球协会在2004年初公开确认足球最早的形式出现于中国。现在, 古老的蹴鞠游戏再次焕发生机, 蹴鞠起源地临淄的多所中学体育课都开展了蹴鞠训练项目, 蹴鞠成为了一种锻炼青少年体魄的方式。另外, 还有摔跤、斗鸡等游戏在今天仍然有其身影, 颇受人们欢迎。论其根本, 这些游戏不论是用于幼儿启蒙, 还是强身健体, 亦或是单纯的休闲娱乐, 它们正是适应了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保存至今, 具有昌盛不衰的生命力。

二、传统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中, 创作者并没有割舍了文化谈游戏, 而是将传统游戏和传统文化作为第二重叙事策略——游戏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正如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所指出的:“文明在游戏中诞生, 并且以游戏的面目出现”, [1]而游戏则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决非偶然的成分”。[1]

首先, 片中的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例如, 益智图、围棋等。在第2集中, 清末文人童叶庚所作《益智图》一书中, 能用15块拼板拼出的图形则直接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成为启蒙工具。棋戏一集, 棋局的高深玄妙和无穷变化全在黑白二色、十九路纵横之中展开。圆形的棋子、方形的棋盘, 契合了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的黑白两色契合了昼夜阴阳的变化;棋盘上纵横的棋道所成的361个交叉点, 除去中天元以外, 正是阴历一年的天数。通过围棋的这种形式, 古代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正如片中所说, 棋类游戏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娱乐功能, 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 怀有智力培养的目标, 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其次, 游戏的生命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是传统游戏的土壤。游戏是盛行还是衰败与当时的社会形势、道德文化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 具有原始狩猎文化和农耕遗风的斗禽类活动盛行, 片中认为那个时候处于“礼崩乐坏”的时期, 游戏盛行同当时的人们追求享乐密切相关。在斗鸡的规则中, 比赛开始之前, 需用清水清洗斗鸡翅膀和鸡爪, 是受春秋时代鲁国季氏、郈氏两家斗鸡比赛的影响。这样由古代延续至今的传统比比皆是。

另外, 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也是《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关注的一个重点。宋代出现了全国性的蹴鞠行业组织, 是蹴鞠游戏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 然而这个盛世却在元朝不可遏制的衰落了——习惯于马上项目的蒙古统治者对汉民族的蹴鞠实施了打压政策。然而与此同时, 马球, 也就是骑在马上击球入门的一种游戏形式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与统治者对游戏的偏好不无关系。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更喜欢骑射, 这是蹴鞠衰落、马球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遇到类似状况的游戏还有中国式摔跤、斗鸡等游戏。如北宋理学兴盛, 士大夫阶层认为女子相扑有辱风俗, 英语禁止。斗鸡则受唐玄宗的影响, 不论贫富都喜欢在清明节斗鸡, 以至斗鸡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时令性风俗活动, 一直流传到宋元时期。

三、中国视角与国际视角相结合

《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在叙事过程中, 还将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相结合, 充实关于游戏的故事。一是注重我国传统游戏在国外的传播情况。第1集中介绍了围棋在南北朝时期的兴盛, 同时也是在这个时候围棋开始向外传播, 先后传入了朝鲜和日本, 得到了海外棋手的喜爱。第4集讲述了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的最早活动状况。第7集则指出纸质马吊牌整合为今天的麻将, 麻将风靡英美。二是用借与国外有关的故事讲述历史。例如, 在第2集就是以来自美国的古代智力研究者张卫夫妇探访巧环制作者的故事为线索展开叙事。第3集是用1901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艾克萨·泰勒·黑德兰的书《中国的男孩与女孩》讲述中国儿童的童年。第7集则有一段日本人麻将收藏爱好者野口恭一郎来宁波寻找麻将起源的故事。

“游戏, 随人类而造。在人类社会中, 游戏不仅仅保留着动物本能活动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 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 并非为娱乐而生, 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 怀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正如该片在剧情简介中所讲述的那样, 《两千年来的游戏》就是以这样的叙事策略, 将游戏的起源发展、功能意义娓娓道来, 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深奥玄妙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些游戏忠实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的逸闻趣事和世态风情, 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 这些游戏, 已成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明证。

摘要:“游戏, 随人类而造。在人类社会中, 游戏不仅仅保留着动物本能活动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 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 并非为娱乐而生, 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 怀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现如今, 一提游戏人们就想到网游、网瘾, 而央视播出的七集电视纪录片《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 作为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游戏的科教片, 将游戏视作中国人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历数娱乐方式千年更迭, 具有为“游戏”正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娱乐游戏,传统文化,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论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层面和现实层 篇8

一、历史层面

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层面指的是能够完整地表达以往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内容单元。在电视纪录片中,一般来讲,它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

(一)历史层面的选择

在不同的纪录片中,所截取的历史层面是千差万别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从哪一点截取能切中主题,编导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把握,因为他对纪录片的展开将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比如,浙江电视台拍摄的《嫁给中国》和哈尔滨电视台拍摄的《奥莉娅的故事》分别是表现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其截取历史层面时间差约50多年。《嫁给中国》拍的是18岁的奥地利姑娘瓦格纳同中国公派留学生杜承荣相爱的故事,编导以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历史层面为截取点。而《奥莉娅的故事》拍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奥莉娅和中国小伙子李广生相爱的故事。25岁的奥莉娅是一位俄罗斯妇女,她生活在中国的哈尔滨,1997年2月19日,她在哈尔滨市《新晚报》上发表了《救救我的中国丈夫》的文章,奥莉娅的丈夫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晚期,生命垂危,为挽救丈夫的生命,在记者的帮助下,她向社会发出了呼吁。编导以奥莉娅为救患病的中国丈夫李广生四处奔波为截取点,目的是让观众对奥莉娅这个俄罗斯姑娘的呼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纪录片中,历史层面的截取与选择,完全是为最大限度地表现主题的。

(二)多个历史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在电视纪录片中表现的历史内容,往往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动,使纪录片的力度不断加深。

在纪录片创造过程中,编导在第一个历史层面即说明制约层面确定之后围绕着主题,在说明制约层面结束之后,还要做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如果要表现的历史层面内容多而复杂,那可以多层面加以阐述。要层面清楚,层面与层面之间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层层深入。还以《嫁给中国》为例,瓦格纳同杜承荣结婚后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六十一年,瓦格纳生儿育女,为丈夫养老送终。编导选取了这六十一年为第二个历史层面,进一步来表现瓦格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如果片子做到这就结束了,那就成为一般的爱情故事了。而《嫁给中国》的编导又从地域差别、生活差异、观念差异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方面深化了两种文明的深刻中突、碰撞。瓦格纳成了东西方文化及于一身的代表,他的人格力量得到了升华。这就形成了第三个层层递进的历史层面纪录片的历史层面中,有时会出现一个有数个更小的各自独立的侧面组成的层面。它使一些繁杂琐碎的历史内吴英泉容更加条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层面,可以加深整体阐述的力度。

二、现实层面

纪录片的现实层面指的是现在发生的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人物、事件的内容单元。一般来说,现实层面在纪录片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事物近期发展的过程。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每一个现实层面几乎都脱离不了这样的表现形式:(1)以现在时为标准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单元,(2)以现在时为标准采访的人物,人物所表述的是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内容单元。现实层面的这两种表现形式,有時可同时地出现在一个现实层面中,比如电视系列片《庐山》中的第一集,采用了对庐山风光拍摄的同时,主持人又进行了一番现场的评说和介绍,使本应是风光片的纪录片,又增加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放大了纪录片的内涵表现。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决定,编导早构思的时候应给予充分地思考。

(一)现实层面的选择

一般来讲,电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选择的切入点对全部故事的发展起着统领作用。比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讲的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传人,他不满意现有的定居生活,喜欢山林里的狩猎生活,虔诚地崇拜山神。而他的儿子对山神满不在乎,与他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反差,山神的脸谱就成了反映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的晴雨表。选择山神为切入点,对下面故事的发展起到了统领的作用。同时也使纪录片自然流畅。

(二)多个现实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电视纪录片是由多个现实层面构成的。他们之间在逻辑上、内容上以及生活本身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层面关系,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层面关系。摄制不同的纪录片,现实层面的选择是不同的,有的纪录片,为了更完善说明一些问题,在某个现实层面上,出现了主线和副线,或几条线相互关联或交叉,加深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力度。比如纪录片《龙脊》,以九岁的潘能高为主线,且潘能高又是纪录片的切入点,编导为了说明小寨村孩子上学的情况,分别加入了四条副线。一是潘能高的好朋友在班里考第一的潘军权的情况:二是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又重新上学的失学孩子石梅珍的情况:三是失学儿童潘井妹的情况;四是五年级学生潘继思为了筹集学费,利用假期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淘金,以解决学费问题的情况。主线与副线交织在一起,编导通过一个主线和四个副线,把每个现实层面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加深了表达的力度,更为说明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中,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相互补充,相互交叉,选择的好,就会使纪录片起伏跌宕,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给观众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于电视纪录片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讨有助于对整部纪录片的把握,使所拍摄的纪录片更加完善,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为提高纪录片的整体水平大有益处。

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篇9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上一篇:编辑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挂职书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