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的措施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善民生的措施(精选8篇)

改善民生的措施 篇1

区安监局 傅恒晖

今年年初的一场大雪,我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大灾面前,党心民心万众一心;抗灾路上,同心同德并肩同行。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的责任,让我们理解了“民生”这两个字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下面,结合自身学习的实际,就民生话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向大家学习、和大家交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什么是民生;第二、从三个方面认识当前的民生问题;第三、如何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话的大意是: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孙中山作了定义性的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辞海》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二、如何认识民生问题

(一)从历史进程来看,民生问题是发展的问题。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是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面对中外记者吐露的饱含深情的话语。党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聆听百姓的心声,关注百姓的疾苦。从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民生始终是一脉相承的红线,贯穿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始终,它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善。

(二)从本质来看,民生问题是民主、法治问题。

“民生正当头,岂容趋避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作为今年两会的重中之重,这种民生关切,无处不在。

在今天,民生问题远远不只是经济落后和贫穷造成的问题,而是首先要维护老百姓基本权利的问题。民生背后的最大问题就是民众的权利问题,它直接反映政府的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和服务能力,体现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从国情实际来看,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首先是人口众多,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大难题。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言:“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其次是底子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基础薄弱。这样的历史包袱使我们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候,不得不向城市倾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注不够,投入不够,造成“三农”问题和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三、如何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七大再度吹响了改善民生的号角,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景。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政策;从实现城市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到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清晰地记录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

而在宁波江东这片热土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政府各项工作的主旋律。从构建“爱心超市”救助新平台,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从低保消费品价格上涨补贴,到外来务工人员“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从旧村旧城的改造,到背街小巷的改善工程,解难创优的系列行动,服务民生的实事工程,桩桩件件,点点滴滴,无不从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服务需求出发,无不彰显出江东区党和政府对“民生”的极大关注和投入。这正是:科学发展旗高扬,民生工程放心上。江东大地喜事多,建设正酣战未央。为民多把难事解,水载巨舟誓远航。今日江东已正帆,劈波斩浪奔小康。

改善民生的措施 篇2

对我区而言, 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同样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 内蒙古积极顺应党和国家新形势新政策, 在自治区连续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就注重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方面提出两条探索之路:一是增收, 增收是民生之源;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保是民生之盾。

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如何, 最终要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而就业、增收、社保、义务教育、医保、交通、物价调控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等民生诸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都是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总之, 内蒙古要走富民与强区并重之路, 就势必解决好民生问题。本文结合当下内蒙古在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及其尝试, 谋共同寻求与探索保障与改善民生之路。

一、我区存在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 我区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 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全转变, 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思想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人民群众自然有了新的诉求。就全社会看, 在就业、增收、社保、义务教育、医保、交通、物价调控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等民生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缺欠与问题, 但最为突出的看病贵、买房贵、上学贵成为近年内蒙古“新的民生三大难”。这些问题引起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同时也正是自治区领导及有关部门予以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 关于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

由于城乡发展差异大, 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比较突出, 占全区人口总数绝大部分农牧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看不上病”、“吃不起药”的问题一度相当突出。许多农牧民因为疾病和损伤导致贫困, 每年都有农村牧区人口因病致贫或者因贫致病。农村贫困地区家庭靠借钱或欠债支付医疗费用, 一些家庭为了看病而变卖家产。“奔小康, 要健康”。自治区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 没有农牧民的健康就不可能实现农牧民的小康;没有农牧民的小康, 全社会的小康目标也就不会实现。

(二) 关于城乡低收入家庭买房难、买房贵

虽然部分家庭通过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部分解决了住房困难。但全区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所占比重仍不少。自治区建设厅的数据显示, 2009年全区累计用于廉租房建设的下达资金仅为4.8亿元, 而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所投入的资金也仅为3.4亿元, 缺口还比较大。

(三) 关于经济困难家庭孩子上学难、上学贵

近些年来, 由于我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城乡教育资源配比失调等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 教育存在比较普遍的不公平现象, 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乱收费、落后地区和困难家庭孩子上不起学、上不好学等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上述存在的三大民生难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 对于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3年《报告》中对养老金、医保补贴等方面标准提高都提出了明确目标, 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保证可持续性。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 将再次提高农牧民看病的报销水平, 更有力地减轻农牧民看病的负担。

其次, 关于买房贵问题。《报告》继续强调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提出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 新开工630万套。截至2012年年末,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12.5%。今年在建项目将超过1700万套, 为历年之最。与往年不同, 《报告》中把“建成470万套”写在“新开工630万套”之前, 说明政府对确保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供应的重视, 更加务实, 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重要的正效应。在城镇化“引擎”中, 保障房同样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民进城、居住条件改善等, 这个过程不仅对保障房, 也对相关的配套设施有大量需求, 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据自治区建设厅消息, 为保证内蒙古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 自治区本级加大了资金投入和筹集力度。2011年自治区本级共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资金26.41亿元, 比上年增长80.3%。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 同时, 为解决好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缺口, 可采取租售并举的方式, 积极探索产权方式的多样化,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住房需求, 将极大减缓房价太贵问题。

再次, 关于上学难和上学贵问题。国家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 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深得民心的“两免一补”政策, 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始8年来一直坚定执行, 当年首先在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实施, 2006年在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实施, 2007年春季开学时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 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 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 初中生家庭减负180元。2007年又提出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即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 受助学生约2000万。这是一个完整的资助体系, 这是继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之后又一个保证教育公平的重大的举措。

二、对我区保障与改善民生工程的建议与举措

(一) 发展内蒙古经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

民生连着国计, 连着发展。关注民生必须在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过程中实现。只有将“蛋糕”不断的做大, 我区才能不断加大对解决民生问题投入的力度, 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 让内蒙古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民生问题具有“公共性”, 是涉及千家万户能否共享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是国家的根本要求, 是推进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强大动力。我区已经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改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 不仅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机遇, 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谐的因素。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 是关注民生的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内蒙古民生问题涉及人的衣食住行, 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逐步缩小分配的差距,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民生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四) 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和解决城乡就业问题作为各级政府重点考核指标

通过考核“倒逼”机制, 强化各地对于改善民生的责任感。

(五) 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头号目标

通过对社区服务业实行补贴等方式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通过税费优惠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从源头上增加就业岗位。

(六) 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养老标准、社会救助标准作为改善民生的先行之策

逐步降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 提高政府补贴力度;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 扩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受益面。另外要把普惠原则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方针。既要抓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也要高度关注平均数掩盖下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问题, 充分利用差别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的利益调节。

改善民生的措施 篇3

生活满意度只是一个主观指标

《创新时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显示,经济压力和生活安全感不足,仍是城市居民痛苦的重要因素。而农村居民中有47.2%的家庭存在“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的现象,32.2%的农村家庭认为“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请问最近几年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宋迎昌:“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出台了许多改善民生的法律与政策,比如2005年起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等。二是财政向民生领域支出的比重稳步攀升,比如1999—2008年间,全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已由26%提高到30%。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广大城乡居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特别是最近两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为40—50岁就业困难群体开辟公益岗位;农村免除农业税等。

《创新时代》:据了解,2010年社会满意度呈下行趋势,但从调查来看,2011年社会满意度总体上已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请问生活满意度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满意度提升是否意味着“城镇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获益情况评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宋迎昌: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主观判断指标,不仅与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善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整体发展状况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完全关联。生活满意度提升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居住条件、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婚姻状况、邻里关系、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环境状况、交通状况等。满意度提升更多体现的是个人感受,所以生活满意度提升,并不意味着“城镇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获益情况评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创新时代》:据了解,你曾于2007至2009年受派赴西北的兰州市安宁区挂职(担任副区长),作为理论工作者和政府官员,你认为中国城市下一步的民生改善,需要首先解决哪些问题?

宋迎昌:中国城市下一步的民生改善,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民生导向的社会制度,具体体现在:第一,建立民生导向的财政制度,即政府不与民争利,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第二,建立民生导向的发展制度,即在民生改善的基础上求得发展,不唯GDP和财政收入是从;第三,建立民生导向的社会治理参与机制,即重大决策要倾听百姓的意见,要让百姓有话说,让百姓说话算数;第四,建立民生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即各级官员的升迁要倾听民意,民意不过关,要实行“一票否决”制。我认为,只有建立起民生导向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有、民权、民享、民治的理想社会目标。

改革是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

《创新时代》: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继2010年之后,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请问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偶然现象,你怎样看待此种趋势?

宋迎昌:我认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纯属偶然现象,这与最近两年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最终造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乏力,而农村居民因为国家多项惠农政策支持及农产品涨价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民纯收入普遍增长较快。但随着我国对经济活力的日益重视以及转型升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现象将会很快消失。

《创新时代》:业内人士指出,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从成都、重庆的城乡统筹试点引起全国关注的现象看,城市化的继续推进将广泛涉及到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体制全面改革。你认为随着近年来快速交通的迅猛发展,是否可形成一个新型的城乡关系?今后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宋迎昌:随着近年来快速交通的迅猛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但能否形成一个新型的城乡关系,我认为还取决于全方位的制度变革。交通瓶颈只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相反,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才是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阻力。

由此我认为,今后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依然是改革,只有下定决心破除陈旧、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实现发展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权利,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市民一律平等的愿景。只有这样,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远大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创新时代》:蓝皮书指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中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依然存在一定的社会排斥心理。请问造成这种排斥心理的根源是什么?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迎昌: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现象,并不是一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为它必然要经历就业非农化、居住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三个相互关联的发展阶段。农民工进城,首先完成的是就业非农化,但若要完成居住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难度将会很大。由此,这种异质特征最终决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将很难完全融入城市社会中,这也是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排斥心理的最大根源。

城市居民排斥外来务工人员的具体表现,是城市居民担心农民工进城会挤占他们的发展资源,如争夺就业机会、争夺交通资源、争夺社会福利等。

“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到来

《创新时代》:2012蓝皮书中提出了“社会各阶层上网‘喊话’,‘大众麦克风时代’到来”等新鲜名词,何为“大众麦克风’时代?针对在2011年“7·23”动车事故中,一些演艺明星等中产阶级表现得日常活跃,甚至整体超过传统的学者、作家群的现象,你是否赞同这属于中产阶层对公权的质疑和离心倾向?

宋迎昌:“大众麦克风”指的是人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和渠道。我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不能让城乡居民当“哑巴”,要鼓励广开言论,了解民意,如此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

众所周知,中产阶层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低收入阶层相比,他们更关注国家大事,更渴望参与社会治理。传统的学者、作家群,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中产阶层的一分子,因为他们还要为自身的生计而奋斗,所以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程度远远低于演艺界明星。可以认为,演艺明星等中产阶级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现象并不能等同于是对公权的质疑,更不属于离心倾向。恰恰相反,此类中产阶层正是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力量之一。

《创新时代》: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经常变成倾泻“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的“垃圾箱”。你对网络中常常出现“一人爆料维权,众人‘围观’”现象如何看待?此种现象是否代表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及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的失灵?

宋迎昌:我赞同“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这也说明了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及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的失灵”的说法。要消除这种现象,我认为国家有必要为弱势群体搭建一个利益诉求的平台。因为从长远来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依法治国,才是体制内解决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最好渠道。

《创新时代》:据悉,2011年互联网上诸如房地产商人、投资家等高收入阶层,其微博“粉丝”都在百万人以上。他们虽不像“公共知识分子”那样具有完整的政治诉求,但却是很多公共议题的热心参与者,他们以成功人士的身份诠释和强化现代价值观、情感,对广大青年网民有很强的人格感染力。你如何看待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现象?

宋迎昌: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对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仍需注意的是,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也容易影响国家政策,从而带来资本追逐权力等一系列不良社会影响。为了消除此种影响,我建议国家应保障让社会各阶层都有利益诉求的渠道,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此才会形成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改善民生的对策有哪些 篇4

研究与关注民生问题,在于更好地解决和改善民生。因此,对策问题就成了研究民生问题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所在。民生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思考。

刘国军提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制度保障。一是强化“民生为本”的思想共识;二是健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财政体制;三是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四是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五是把民生问题纳入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六是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陈颐提出,应当遵循积极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建立由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计划生育家庭福利和住房福利组成的社会福利体系。赵东波等人则进一步提出,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提高民生福利要量力而行,不能走“福利主义”路线,要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黄宗良提出,民生的改善必须以扩大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保证,扩大人民民主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建设。曹文宏提出,要把民生问题提到政治高度,构建一种民生政治模式。用民众生活质量指数和满意指数来取代简单的经济增长指数,把民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

黎映桃提出,从政府管理学角度来思考,一要转变政府发展观念,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二要革新政府具体制度,即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绩效制度;三要构建主动应对民生危机的机制,即民生调研机制、民生预测机制、民生预警机制。

(五)民生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几个问题

1.关于民生概念的阐释与内涵的界定。民生概念的不同释义在于研究者的视

角不同,有的着眼点是民生的内涵,有的注重民生的状态,有的着眼于民生的本质,从方法论角度讲有的注重理论演绎,有的是突出实践考察,都有其可取之处。从可以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民生概念的权益说与根本利益说更多地被接受和引用,原因在于:一是指明了民生问题的根本。民生并不仅仅局限于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的满足,更包含了民众社会地位的落实以及未来发展的实现。二是囊括了民生丰富的内涵。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民众生存、生活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对民生的关注也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三是指明了民生的主体。民生的主体是广大民众,并不是特殊层次的群体。关于内涵界定和组成方式问题,多层递进说较多地被认同。首先,它更加注重民生问题的实践性。民生内涵是具有递进性的,这为民生建设中如何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提供了学理依据。其次,民生问题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需要我们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新特点去把握、驾驭和推进。

笔者认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民生应该包含三个基本层面的含义:其一,民生是一个涉及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问题,因此,民生的内容应包含民生供给的产出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两个层面,应强调社会制度建设,尤其是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其二,民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民生的内涵和改善民生的方式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其三,当前我们强调的民生是立足于总体小康基础之上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对应的更高水平的民生,其内涵的丰富性、立足点的高起点性、着眼点的前瞻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民生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上升为以物质层面为基础、以精神层面为支撑、以制度层面为保障的系统工程。立足于这一认识,对民生的概念解释与内涵界定就会更趋合理和恰当。

2.关于民生问题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一直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民生问题给予

了莫大的关注,也投入极大热情和精力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笔者所言的研究视野局限性问题,主要是指当前的研究仍然更多地表现为眼睛“朝内”和“朝上”。

“朝内”,是指当前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对中国社会的一些面上问题、具体问题、细节问题,如衣食住行、入学就业、就医社保等的描述和推论上,而且纸上谈兵的学院式研究仍占主流,成果的转化问题没有落实,或者原本就缺乏可操作性的从深层次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果。同时,当前的研究缺乏世界眼光,对国外民生问题研究的现状,如国外当前民生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关注不足,对国外在各个发展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把握。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出现低水平劳动和重复性劳动的问题。

改善民生的措施 篇5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久治安。而近阶段,国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热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就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展面临着如同公平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的困境。可是,教育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教育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在教育初步普及后,要注重对教育品质的追求。

对于教育不公平现象--------从宏观上看,一是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巨大。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巨大。三是师资队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差距巨大。从微观上看,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三是重点学校之间和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四是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

当前我国学校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各地各校的办学条件差异甚大,办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不尽一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这都迫切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促进教育公平。

所以,国家必须:(1)推动公共教育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2)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3)规范管理,从严治教。(4)建设和谐校园。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1)大学生就业

近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大学生就业当前存在三种矛盾即:一般性就业矛盾----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选择性就业矛盾----扩招前已存在的选择性就业矛盾,扩招后随毕业生的数量增加;结构性就业矛盾----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此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采用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高校也要强化内部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的调整

专业设置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2)农民工就业

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①户籍方面的原因。②经济方面的原因。③文化方面的原因。

所以国家必须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制度,深化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法律,依法保护农民工就业权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在 “十二五”期间,在农民工进城落户定居上取得突破。

(三)就业腐败

近阶段在就业问题上经常出现就业腐败现象。所以要消除所谓的“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增加机会公平;消除“党组成员一致通过”的旧规,严格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以立法方式确认“财政供养人员”的编制员额;加强制度建设,细化管理规章;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改善民生 篇6

现象:

(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截至2007年9月末,长春市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人均8平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被拆迁的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已全部解决。“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民生问题,我们一定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诺言。”新闻发言人、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毅夫说。

“着眼群众生存需要解决民生问题、着眼群众安全需要解决民生问题、着眼群众发展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是长春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与坚持的。”十七大代表、长春市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聆听报告后深有感触地说,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评价作为第一标准。为此,我们召开了全市民生大会,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民生工作的意见》和《长春市2007年民生工作行动计划》,着眼于百姓的生存、安全和发展需要,确定了10大类94项具体工作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民生工作的开展。

分析:

(一)原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导致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矛盾。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目前我国还有两千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仍处在温饱线下,城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了当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二)对策: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论说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

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希望。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到2006年,年平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000万人。到今年底,全国80%以上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问题将得到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有望突破1200万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完善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学方式。

医疗是民生之需。党和政府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城镇全面推开。这项制度将使城镇非就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看病就医问题得到改善,惠及两亿多城镇居民。

加强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下大力气狠抓煤矿、交通、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整治和管理,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多发领域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强减灾防灾救灾能力建设。积极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减税改善民生分析 篇7

一、我国财政税收与民生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 我国的财政收入突飞猛进。近十年财政收入变化如下表1:

根据数据可知, 我国财政收入年增长幅度约20%, 高于GDP约10%的增速, 更是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011年7月15日, 财政部公布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 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至5.69万亿, 增速超过生产总值和家庭收入增幅。

改革国富民穷局面的呼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政府开支巨大;另一方面, 中低收入者手头拮据。与收入不相称的高物价、高房价等衣食住行的开销, 使低收入人群生活捉襟见肘。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约百分之三十多, 与大部分国家的2/3比例有天壤之别, 低收入者则民生堪忧。

二、减税改善民生的可行性

我国个人所缴纳的高税赋有一定的隐秘性, 只是缴税于无形而已。消费者的每一笔开支, 都不可避免为国家财税作了贡献。我国企业交纳的各种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0%, 个人直接交纳的各种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我国的税制是以企业间接税为主, 90%的税都加到商品的价格上, 因此消费就要纳税。在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累计税收占商品价格的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减税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注:数据资料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报整理。

(一) 减税的争议问题

关于是否应降低税赋的问题, 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我国整体税赋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高额财政收入总数, 相对于十三亿多人口而言, 人均税赋偏低。另一种持减税观点的认为:我国的狭义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约20%, 但是大口径宏观税负计算政府的全部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 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金、社会保障金收入等。考虑广义的财政收入,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指出, 2007年至2009年,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31.5%、30.9%和32.2%, 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税赋水平。由上可知, 降低税赋关系到国计民生, 势在必行。

(二) 减税的作用

1. 减税可使经济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据国际经验表明: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消费, 约占2/3, 其它两项合计约占1/3。对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而言,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 而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而畸高的投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增长最终主要靠消费拉动。消费增长是由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共同决定, 中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意愿而与消费能力不相称。对于高收入者而言, 有消费能力而缺乏消费亮点。针对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者, 如果增长其消费能力, 对于拉动内需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税赋降低——购买能力增强——消费增长——经济增长——税收增加, 税赋的降低能够使经济产生良性循环。

2. 减税可能使财政收入增加。

对于财政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 (Arthur B Laffer) 以其“拉弗曲线”作了精辟的阐述。如下图所示:

“拉弗曲线”表明税率为零时, 财政税收也相应为零。伴随税率上升, 财政税收水涨船高。但并非税率越高财政税收就一定增长, 当税率高于临界点X′时, 财政税收与税率是负相关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最优税率的问题X′。当税率过高时, 对生产和消费领域都有不良影响:生产降低, 消费减少;经济水平也会随之退潮, 财政税收不可避免下降。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商品价格中所含税率偏高, 国内消费严重不景气, 反常的是国民出国后消费意愿强烈, 实际是宁愿交低税率给外国政府, 也要抵制高税率;高税率也导致企业不堪重负, 减少生产, 或是把生产基地转移别的国家。从上述分析可知:高税率使财政税收入不升反降,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 降低税率, 让利于民, 或许会使财政收入上升。

3. 减税可实质改善民生。

在我国没有把财政收入大部分投入国民福利开支之前, 减税对改善民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隐性还是显性的高税收, 对民生是一种极大的创伤。如果民众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 再配合物价稳中有降, 则购买能力大增, 生活水平可以稳步提高, 民生大为改善。

4. 减税可防治贪腐。

大幅降低税率, 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藏富于民。在短期内, 国家财政收入可能会降低, 经济蛋糕分割时, 民众得到更大的份额, 相应政府少拿一点。对于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 税收总额大, 在高额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免不得有人见钱起心。例如在约二万亿高铁建设中就有包括铁道部长刘志军在内的多人落马, 让人唏嘘不已。如果降低税收, 政府开支缩减, 贪腐会相应下降, 至少弊案金额会大幅减少。

5. 减税可加速实现经济市场化。

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十多年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不尽人意。客观分析而言, 笔者认为有些市场的变化, 可以无为而治, 大可不必事事躬亲。如果能在税收减免方面多考虑, 用市场更好的代替干预或许更行之有效。

三、减税改善民生的策略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税收, 并非都是一减了之。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 税收双轨制

我国当前的流转税率并不低, 特别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 可以考虑税制改革。对于购买时的记名商品, 例如房子和车子等, 可以改用税收双轨制, 不同消费主体适用不同的税率。首次购买小排量普通家庭乘用车, 可以适用减免部分税收;而对于购买大排量高档轿车, 可以把车辆购置税适度提高;如果家庭购买第二辆 (应以车管部门档案, 实际拥有量为准) 或以上数量小汽车时, 购置税税率可上调, 新增加税收可以专用于公交系统建设, 让普通居民享受廉价而优质的出行服务。近期, 为平抑房价, 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保障房, 结果很多地方政府叫苦差钱, 商品房限购令也由国内一线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有很多不妥之处, 首先限购令大可不必, 国内有部分先富起来的人, 购买能力强, 偏好于房产购买;如果限购房产, 有些人迷失方向, 不知所措, 更盲目地消费国外奢侈品等。可以建设更多高档豪宅, 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税率要根据容积率、套房面积以及家庭商品房数量等相应提高。富人多购买房产有利于经济增长, 同时多征收的税可以用于普通商品房或保障房建设;对于购买第一套普通商品房家庭, 可以大幅减税税收, 鼓励中低收入者购买, 实质是缓解了保障房建设压力。上述的对乘用车和商品房的税收双轨制, 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高收入者补贴低收入者的方式。

(二) 税收累进制

对于便于计量家庭消费数量的水、电和管道液化气等, 可以实行累进制税率。制定一个按家庭人口的基本消费量, 采取免税措施;而对于超出标准的消费量可以分层累加收税, 耗费的社会资源越多, 税赋越高。消费者可以给宠物一天洗三次澡、后花园浇水二遍或私家游泳池灌满, 都没有问题, 但你必须为此付出昂贵代价。累进制税收更有利于资源配置, 减少浪费。对于从高税率中得到的收入, 甚至可以用于补贴低收入者, 使其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三) 普通商品分类减免

对于各种商品的减免税, 不能概而论之, 应当区别对待。例如生活必须品, 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就可以减免税收。2011年召开两会期间, 有政协代表就提出了“馒头税”的问题。最基本的生存食品, 税率达到17%以上, 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也加深了民众对税收的认识。《福布斯》2009年底公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 中国内地位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法国。包括各种隐蔽的间接税在内, 税收占商品价格的比例在全球名列前三甲, 大量的税收含在商品价格当中会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生活必需的消费品, 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都需要消费, 那么按照所纳税款和收入比例来看, 低收入者的比例比高收入者高得多;二是可能推高商品售价, 较高的含税价格不利于扩大消费。高收入者消费鲍鱼等山珍海味多一些, 而低收入者消费更多的大米馒头来补充能量, 所以对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减免税收则民生更易。

两千多年前, 孔子表达了“富民利民、轻徭薄赋”的观点, 并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主张, 以施惠于民;其实也就是减轻税赋, 富人兼济穷人以达到改善民生的观点。今天的中国, 减税改善民生, 正当其时。

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财政收入与民生现状入手, 指出减税改善民生的可行性, 分析了减税改善民生的多重经济效果;从税收双轨制、累进制等方面对减税的策略也作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减税,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顾列铭.占比大, 种类多:中国民众亟待减税〔J〕.蓝盾, 2011 (08) .

[2]吴彦龙.税制改革背景下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06) .

改善民生的措施 篇8

“噪声地图”是指利用声学仿真模拟软件绘制、并通过噪声实际测量数据检验校正,最终生成的地理平面和建筑立面上的噪声值分布图,一般以不同颜色的噪声等高线、网格和色带来表示。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和铁路交通资料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绘制噪音地图无疑是一种创新之举。它的意义就在于,将噪音的危害以及危害程度,以噪音地图的方式固定下来,使无形的噪音被所有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所知所感,并广为传播。

WHO报告总结噪音新危害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音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这是近年来对噪音污染研究最为全面的一份报告。尽管其对象是欧洲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但它却是第一次指出噪音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音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

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可看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之后威胁公民健康的隐患,这比此前想象的情形更为严重。报告提出,成年欧洲公民因为暴露在声音污染中而每年损失了160万个健康生命年。如果去除重复计算,哪怕是保守数字那也是100万个健康生命年。相比之下,人所皆知的环境污染因素空气污染在欧洲造成的寿命损失年为450万年,声音污染仅次其后。

这里所说的“健康生命年”(Healthy Life Years,HLY)是欧洲地区用以计算人群健康程度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将死亡率与发病率结合一起,计算一个人剩余的健康无疾病的年份数量。它可以作为计算特定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指标。

噪音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用一个金字塔三角形来表示,金字塔最底层,受到影响人数最多的噪音影响是产生“不舒服感”,比如导致扰民的情况。再往上一层是导致“压力”。再往上就出现了“风险因素”,引起包括如血压、胆固醇、葡萄糖等身体因素的疾病风险,再上一层就是“疾病”,比如能引起睡眠失调、心血管疾病等,而金字塔的最顶层就是可怕的“死亡”。

欧盟国家已经给夜间噪音设立了最高40分贝的限制。这相当于在图书馆里听到的声音。对于刚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其夜间噪音限制目前为55分贝。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家们还在收集更多的数据,希望能够令欧盟可以立法对一天24小时的噪音污染进行限制。

随着城市规划的失衡很多城市噪音污染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但相信在科技力量帮助之下已经有诸多国家开始对之进行控制,可让噪音的危害降到最低。噪声地图的出笼,让普通市民生出几分期待:买房前能不能先看看噪声地图,选个相对安静的区域?确实,噪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噪声地图无疑可以指导普通市民的生活。同时,噪声地图展示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情况,给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与规划、噪声污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研究噪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供基础。

全球应对噪音污染策略

二战后,欧洲经济进入高度发展期,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长期被噪音折磨的欧洲人开始反抗了,一些噪音大的工厂、机场成了抗议目标。上世纪7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陆续通过噪音地图来反映噪音的影响。2002年,欧盟公布“环境噪音指引”,内容包括制作噪音地图、向公众公布噪音状况以及执行消减噪音的行动计划。

英国伯明翰市是最早制作全城范围噪声地图的城市,在英国政府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已于2000年完成。2004年又启动了一个地图更新的项目,2005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声地图——《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在噪声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声压级。同时人们只要登录噪声地图网站并输入邮编,就可以知道相关街道上噪声的大小。像德国法兰克福的噪音地图,机场地区颜色最深。由于噪音分贝太高,影响民众晚上休息,还遭到长期抗议。最后,机场妥协,保证至少让周边民众“睡足6小时”。

这些噪声地图都由所在国专业研究机构按照欧盟标准绘制。首先,专家要收集原始数据,包括噪音源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基地状况、噪音屏障及公路铁路交通资料等。其次,整理、分类数据并判定数据的可靠性,例如当住宅小区相邻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要道时,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噪音源的影响。最后,建立数据库,选定计算方法,绘制噪音地图,判断噪音影响。由于噪音地图的复杂性,目前还不能实时更新,但相关研究机构会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很多城市将噪音地图放在城市官网上,民众只需在搜索栏中输入当地的邮政编码,即可得知“噪音污染”程度。

欧盟层面也制订了欧盟范围的噪声地图。地图显示,有20%的欧盟居民生活在专家认定可能带来健康威胁的噪音环境中。噪音能马上使人的血压升高,长期处于噪音状况下,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噪音还有可能对儿童的听力及记忆力构成损伤。

对于目前如何降低噪音污染,国外专家表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交通工具更安静;其次是在繁忙道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隔音带,或者使用低噪音的轮胎或半柔性的路面材料;在世界许多城市,都通过以立体交叉路道代替十字路,采用智能信号管理来减少车辆的频繁起步,禁止大吨位车进入城区,停车十秒以上必须熄火等措施规避了。

当然,推出“噪声地图”只是欧洲各城市的“第一步”,之后各城市还将推出更完善的地图以及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政策。各城市将噪音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根据噪声地图进行新建居民区的选址,尽量远离机场、工厂等噪音区;用消音墙“封锁”噪音严重的高速公路,机场周边则开辟森林区;对于噪音超标的单位进行处罚和改进。居民区也有噪音管理规定,像德国严禁居民晚上10点后发出较大声响。很多民众也熟悉噪音地图,常常根据地图来购买新房、找工作等,给政府提出减噪建议,并在生活中尽量不制造噪音。

nlc202309011125

城市环境改善的巨大动力

“噪声地图”的面世为城市的房屋购买者带来福音,人们还可以登录噪声地图网站查询,只凭邮编就可以查到他们所要居住地区的噪声情况。噪声地图是政府控制噪声计划的一部分,在未来一年中,有关部门还计划在噪声地图相关的网站上标记出城市境内所有街道上的噪声分贝级。他们还将以这些资料为依据,制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方案。

“噪声地图”的公布与运用有着多重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噪声地图”可以为治理噪音污染、保护生态,还人们一份宁静安详的环境提供数值依据。“噪声地图”经过严格的数据收集、对比分析等而绘制,它不仅可以现实而客观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噪声情况,也为治理噪音污染工作,提供了参照。作为一个地区的管理者,不仅要在噪声地图上看出来这个地区吵不吵,更要反思为什么吵,思考如果才能让它不再那么吵。如果再加上完善的考核与评比机制,相信其于降低噪声污染,增强人们生活与生存的舒适度,保护好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居住舒适度和建筑良好环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环境噪声防治、室内气候环境控制等依然是尚待开发的金矿,潜藏着无数商机。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设计行业来说,“噪声地图”可以让他们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了解开发项目的环境噪声分布情况,从而提供针对性的降噪措施,这种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与战略大大改变了事先不作研究,项目建成后遇到问题时再被动地采取“治理措施”的传统做法。

“噪声地图”不同于地区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它既是对现实噪声情况的一种展示和反映,同时也可是一个衡量与控制的标准图,其重点在发布或者说印发之后的管理与控制工作,重在参照性和为治理提供依据。因此,“噪声地图”是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值得一些还没有纳入研究与制作的城市和地区借鉴。

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商业噪音,形形色色的噪音无处不在,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决定了降低乃至消除噪音终将是一场覆盖整个城市、贯穿生命始终的持久之战。在新建改建道路中推广使用低噪路面材料,在高架桥、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道路两侧,建设声屏障,种植绿化带,采取禁鸣限行限速等措施减轻噪声污染都是相应的措施。由此,一张测量精准的噪音地图或将成为城市绿色发展和改善民生环境的方向和坐标。没有哪个小区愿意成为噪音最高的小区,也没有那条道路愿意成为噪音最多的道路,更没有哪个城区愿意成为噪音最烈之地。在噪音地图上,噪音最小的小区自然将成人们心之所往,而噪音最大的地方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这本身就是监督和督促。噪音最高的标识便是政府整顿和改革的方向,也是推动环境改善的动力。

“噪声地图”让城市在人性化规划和管理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一篇:品茶作文550字下一篇:继续教育公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