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发展安全更相依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要发展安全更相依(精选3篇)

经济要发展安全更相依 篇1

经济要发展安全更相依

近年来,在甘肃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安全生产基础脆弱、技术和管理落后等问题.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企业安全状况,实现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作 者:齐永刚 作者单位: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刊 名:发展英文刊名:DEVELOPING年,卷(期):“”(10)分类号:F1关键词:

经济要发展安全更相依 篇2

毫无疑问,新能源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事业发展的一颗新星。但笔者认为,中国需警惕在新能源发展上的群体不理性,避免一窝蜂式发展,要注重质量,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避免重复建设、重走低端制造的老路。

能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都是新能源

与传统能源相比,笔者认为,如果能使目前主力化石能源的效率有大幅度提高,能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即实现传统能源的更新换代和高效利用,都可以算作新能源。照此标准,煤制天然气,煤的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利用都可以纳入到新能源的范畴。

能源产业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资源、转化、储运和终端利用4个环节。不仅要看能源资源来自何处,还需注重在转化、储运和终端利用等环节的改进。新的能源种类需要发展,但更加有效的是在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做文章,而且传统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很大。以水泥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利用水泥余热每年就能生产250亿千瓦时电,相当于目前风力发电量的一半。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合理地配置好我国资源,实现高效益,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新能源的发展有层次分别,我们在规划时应根据国情梯次对待。也许二三十年后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会比较大,但目前而言,发展潜力最大、也是最需要重点对待的,还是对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合理利用。如果忽视了这点,盲目发展上述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会造成时间上的错位,舍近求远。

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我们也采取了积极的办法。例如,能源合同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EMC)就是个不错的机制。所谓EMC,就是由专业公司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对耗能厂家专门进行节能减排,节能产生的利润由公司和厂家按一定比例分享。譬如钢铁、水泥等耗能厂家不需要承担运营风险,只需要提供余热、余压等。国家对于这种机制应大力支持。

笔者认为还可以考虑将GDP增速和能耗指标挂钩。例如“十二五”规划确定GDP增速为7%,单位GDP能耗下降16%。如果将这两个指标挂钩,可以允许地方GDP增速超过7%,但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也要相应地高于16%,二者具体的比例关系可以进一步研究。

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应权衡整个产业链

2009年新兴产业风能和多晶硅行业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目前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也不错,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关键技术没掌握,产品质量不过关,许多风电机组不能并网,几乎有1/3的发电设施没有发挥作用。

据统计,中国目前风电装机容量约达42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但发电量只有约450亿千瓦时,平均每千瓦装机的发电量约1000千瓦时。这就是说,大量的资产设备利用率低。所以总的来说目前最好稳一稳,好好总结经验,不要一味地闷头往前赶装机指标。

新能源建设过热的说法是相对的,政府的作用关键在于调控。目前风电已改为标杆上网电价,这表明政府试图理顺风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保证风电开发项目能够实现合理的盈利水平,避免一些企业为了清洁能源政绩,甚至是为了跑马圈地而低价竞标、挤垮竞争对手的不公平现象。但要真正理顺风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还需电网公司的配合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据报道,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组件产能约为1500万千瓦,95%以上的光伏产品用于出口,主要销往欧美市场。但随着2010年许多欧洲国家大幅度缩减补助,取消税收优惠,欧洲光伏消费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确受到打击。其实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对中国来说的确不划算。太阳能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还会产生环境污染,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污染物,而使用过程确实是清洁无污染的,这就造成了把污染留给自己、清洁送给他人的后果。我们需要继续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同时更需要逐渐扶持和培育自己的光伏发电消费市场,首先要开发有自主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要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目前被业内广泛追捧。但不是原料可再生就是真正的再生能源,必须从可再生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的效率、环境、经济及全产业链,全利益链进行认真分析,这样才能确定未来该重点发展哪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大规模发展,必须要作利益相关者的分析。一个产业,从上游来说,有哪些人受益,下游又有哪些人受益,要认真分析。只有真正让人们得到了益处,才可能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让人们真正接受它。可再生性要讲“绿度”。所谓“绿度”,即是净可再生能源系数,即加工后得到的能量有多少比例是真正可再生的,此系数越低表示可再生度越小。考虑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绿度”有多高,必须要看生产原料、加工原料所耗费的能量,还要考虑土地紧张和粮食安全与生态的评估。

以生物质能源的原料玉米为例,就必须考虑购买该原料、占用土地、肥料、耗水、收割、运输的成本等。对发展生物液体可再生能源而言,除了要考虑该原料的全生命周期能量转换系数外,还要考虑土地利用系数和水耗系数。在土地利用系数方面,个别生物质原料单位面积的产量较少,农民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玉米用来做液体燃料,值不值得;在水耗方面,生产1吨干玉米需耗水350吨,也是很大的。

大规模发展秸秆发电,也是很不划算的。中国农民人均耕地1亩左右,也就是1吨秸秆,把农民仅有的秸秆收起来发电,一个2.5万千瓦的电站维持正常运转需要的秸秆在20万吨之上,而在农村秸秆的运输半径是100千米,要大量汽车、拖拉机把秸秆拉到电厂去,燃烧发电,最后发出有限的电。你要这么点电干什么?同时你把农民秸秆收走了,农民烧什么?烧煤?本来农民可以直接拿秸秆来做燃料,反而拿过来做低效发电,这是很不划算的。

对于各大能源企业竞相追捧的海上风电,目前不宜大规模推广,因为成本相对太高了,国家不得不给大量的补贴,不合算。

国家的钱要用得恰到好处,要算经济账

现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大部分参与者的收益靠国家补贴来提供,实际上随着它的份额越来越大,以后国家是补贴不起的。因此,相关决策者和参与者要有新的思路和看问题的角度,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可再生能源规划、相关企业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能更加理性、慎重。

此外,政府的决策体系也应科学、透明,不能以个别领导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应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契机,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重复高端产业低端做,重复低附加值代工的老路。

即将出炉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对于这笔钱的花向,一句话,投资这笔钱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强能源安全还是减少污染?要达到这些目标要花多少钱,用什么样的办法最经济?有哪几种可能的路径?任何能源的利用必须在经济性上统一考虑。现在一搞可再生能源好像就不太讲经济性而改讲业绩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初期是不盈利的,因此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但国家的钱要用得恰到好处,还是要算经济账。在新技术发展路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不宜采取集全国之力大发展的模式,而应集中精力,支持研发,抓好试点工程,切实总结经验教训,不可盲目推广。

过去几年新能源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先抢市场,然后才开始关注技术。按过去的发展模式去发展,惯性很大,各个地方都以GDP为标准,实际上GDP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高耗能工业。现在如果马上搞新的技术,一些领域连知识产权都没有,最后还是得走老路,新能源领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新能源的发展有些大跃进,我们是风电制造大国,不是设计、研发大国。多晶硅也是一样,全国到处都在搞多晶硅,设备基本上靠进口,最后钱还是让外国人赚走了。在这种背景下,只靠进口国外技术,价格是下不来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向国家要补贴的老路上。现在应该争的是关键技术、设备的自主创新,而不是在数量上和别人较量。

那么5万亿元新兴能源投资能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 5%的目标呢?至今,还没有这个关键数据,那就是202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总量的基数是多少?是40亿吨还是50亿吨标准煤?如果在40亿吨以下,可能还能达到既定目标。以40亿吨的能源消耗总量计算,15%是6亿吨,这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如果变成50亿吨,15%的目标难以达到。这就意味着,如果只盯着可再生能源,忽略传统能源变革,并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中职教育发展要自律更要自主 篇3

道理明摆着, 以一个初中毕业就“辍学”, 自己进企业打工的学生, 与一个上了职校然后由学校“安排”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相比, “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加班时间, 以及和工厂所签的用工合同, 没有任何区别”, 惟一的区别只在于, 自找工作者可以领到全额工资, 而实习生们则需要从自己的工资中, 拿出 (实为“被拿出”) 或多或少的一笔“实习管理费”给学校。如此现实, 让人不得不对中职教育心存芥蒂。

平心而论, 每年花掉几千块钱上学, 到头来却只能换取一张看似“有用”, 但却一文不值的毕业证书, 学生入读中职学校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学校是否值得去读、有无存在必要也就不言自明。

对此,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 普通老百姓的表达最为直接, 他们喜欢用“投票权”和选择权说话。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全国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发展迅猛, “出口”通畅, “进口”火爆, 家长热捧, 用人单位欢迎;如今, 中职教育即使拆了“门槛”, 免了学费, 甚至送教上门, 仍然没有吸引力, 很多职校门可罗雀, 甚至有不少县城以下的中职学校纷纷关门大吉。

于是, 有许多专家、学者在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校企合作必要性的同时, 不惜将中职发展不畅的责任不分青红皂白地推向职业学校, 指责学校搞“生源大战”坏了职教“门风”, 指责职校教学质量低劣影响了就业, 指责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了职教声誉和招生“进口”。

众所周知, 上述这些都是事实。媒体每年也都要欣喜若狂地公布政府部门“统计”的中职就业率, 连续N年都达95%以上, 大败专科, 稳超本科, 然而却始终无法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前不久, 笔者因课题调研曾与一所中职学校的校长攀谈, 提及眼下老百姓对中职学校招生简章的真实性普遍缺乏信任。这位校长坦言, 学校“美化”招生简章, 无疑是为了增强吸引力, 但一份完美的招生简章的编制, 往往蕴含着校领导的办学智慧, 体现着学校管理者的育人思路, 凝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很想按照招生简章的设想办学, 但很多无法避免的难题与障碍却常常使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

在这位校长列举的种种难题中, 学校缺乏自主生存空间是最根本的原因。“在很多地方, 在很大程度上, 中职学校已然成为政府发展政绩经济的重要抓手。”去年9月, 河南省教育厅下文, 要求省内职业学校动员、组织二三年级的学生到富士康进行顶岗实习, 以“保证富士康集团正式落户河南、年内批量投产后有充足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从行文中的“务必完成”和“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不难看出, 学校已经完全被行政压力绑架。同样的事情在山西省教育厅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如出一辙地上演。综合2009年重庆市119家职业学校与富士康集团共同签订实习员工管理协议的情况看, 中职学校在实习问题上缺乏自主空间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据报道, 一位从事中职教育多年的教学副校长, 曾试图以“打乱了教学计划”为由, 抵制“整建制”派送学生在学期中途突然停课去市教育局指定的企业实习, 结果却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文件面前哑口无言, 甚至差点儿被教育局扣上“不熟悉政策”、“不懂教育规律”的帽子。事实表明, 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学校, 中职学校上什么课、怎么上、何时上、要不要上, 到哪里“实习”、“实习”多长时间、专业要不要对口, 已经全然由不得学校“自作主张”。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规程下一篇:十破十立大讨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