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墙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墙(精选8篇)

生态墙 篇1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作 者:段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2009 “”(15) 分类号:X21 关键词:城市   生态墙  

生态墙 篇2

1—连接柱;2—生态复合墙板;3-边框柱(中高层)或连接柱(多层);4—暗梁;5—楼板

课题组前期主要是围绕着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7,8]。然而,就其技术经济分析、综合评价仍处于空白状态。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涉及因素多,且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难以量化其相互关系。本文结合该结构建造特点及试点工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实际工程进行综合评价,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1 综合评价模型的相关概念

层次分析法[5,6]:简称AHP,它是由美国运筹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AHP法的主要思路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总目标,把问题按层次进行分析,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然后按照问题的结构层次从上而下,逐层确定同层次上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数。

模糊综合评判法[4]: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的重要论文,第一次成功地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了模糊概念,在经典数学与充满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宣告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综合评判,即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模糊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涉及因素较多,很多因素难以直接进行量化,并且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可以选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复合墙综合评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思想,给出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示意图如图2所示。

2 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模型

2.1 建立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体系评价包括定量的评价方法、定性的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只侧重于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判别,而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事物做全面、可靠、准确地评价。为了对生态复合墙结构的综合效益进行科学、有效、客观的评价,本文结合试点工程及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的特点,提出了该结构体系综合评价的四大主要评价指标: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指标,通过对该四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各子指标层的因素指标,建立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9,10,11,12],如图3所示。其中,U11={u111,u112,u113,u114}={结构抗震性能,结构自重比,结构的防火性,结构的耐久性};U12={u121,u122,u123,u124}={工业化水平,施工工期比,施工工艺创新性,施工难易度};U13={u131,u132,u133}={隔音性能,保温、隔热性能,防水性能}。

2.2 确定因素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等,由于AHP法具有简洁性、实用性、系统性等特点,故本文采用AHP法确定生态复合墙结构的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AHP法采用因素两两比较给出判断矩阵,采用比较标度aii来表示因素i与因素j的相对重要性。aij一般取正整数1~9(称为标度)或其倒数。

2)计算权重向量

该步骤是解决影响因素A1,A2,…,An排序权重的计算问题。对于A1,A2,…,An通过两两比较得到判别矩阵A=(aij),那么元素的权重计算问题可转化为解A的特征向量问题:Aw=λmaxw

近似求解方法可用平均求和法,本文介绍用matlab软件可实现的一种简便方法。①根据特征向量求最大特征值及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②对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到的向量即为所求的权重向量。

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由于人的判断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构造的矩阵不一定具有一致性,因此需要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当一致性比率不符合要求时,需要重新进行判断矩阵的构造,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相关文献已作阐述。

2.3 建立生态复合墙结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1)基本思路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对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划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建立相应的影响因素集及其对应的权重集。本文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其相应的因素集为U={u1,u2,…,un}、Ui={ui1,ui2,…,uin}、Uij={uij1,uij2,…,uijp},对应的权重集分别为A={a1,a2,…,an}、Ai={ai1,ai2,…,ain}、Aij={aij1,aij2,…,aijn}。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建立评判集V={v1,v2,…,vn},该评判集为项目拟采取的各方案。在确定影响因素和评判集的基础上,构造多因素评判模糊矩阵R=(rij)m×n,其中rij表示因素i在相应的评价集j中对应方案的隶属程度。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运算,进而对模糊综合评判集B进行分析,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评判结果进行描述,判断项目应采用哪种方案。

2)模糊矩阵的确定

在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影响因素集中,即有定量因素(如结构自重比、结构耐火性和耐久性、单位土建工程成本等),又有定性因素(如工业化水平、施工工艺创新性、施工难易度等),不同类型的变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对于定量因素,采用隶属函数法描述,结合本文定量因素特点,采用偏小型和偏大型半梯形模糊分布,此隶属函数计算简便,实用性强,同时可以较好的满足了评价对象的模糊性。对于定性因素,采用10位专家投票的方法进行模糊评判,根据评票数再由下列公式进行确定隶属度。

其中:Cij是评价第i项因素ui为第j种评判集中项目方案的票数。

根据因素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R。假设对第i类因素中第j个指标uij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对象隶属于评价集中第k个元素的隶属度ri(i=1,2,…,n;j=1,2,…,m;k=1,2,…,p),则单因素评价矩阵:

矩阵的第j行表示按第i类中的第j个因素i评价的结果。第i类中因素的个数决定了Ri矩阵的行数,而评价集内的元素个数决定了Ri矩阵的列数。

3)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结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

其中:·为评价模型I:M(∧,∨)的合成算子;×为评价模型Ⅱ:M(·,+)为模糊合成算子。

3 评价实例

3.1 工程概况

中州御府住宅小区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县城南部,迎宾大道与中州路交叉口西南角。该项目为多层住宅小区,总投资12 000万元。该工程能够属于在建工程,采用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于2011年7月开始,计划2013年7月完工。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6 667 m2,规划建筑面积12.70万m2,其中住宅面积11.00万m2,商业及配套设施面积1.696 3万m2,容积率2.08,绿地率36.55,节能达到国家设计标准65%。该项目的单位工程土建造价为850元/m2,同期砖混结构单位工程土建造价为800元/m2,框架结构为1 000元/m2。

3.2 综合评价

1)计算指标权重

建立各因素的比较判别矩阵,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其计算结果如下:A=(0.38,0.38,0.09,0.14);A1=(0.63,0.24,0.14);A2=(0.57,0.21,0.11,0.11);A3=(0.65,0.12,0.23);A4=(0.46,0.46,0.09);A11=(0.56,0.10,0.10,0.25);A12=(0.26,0.57,0.12,0.06);A13=(0.20,0.60,0.200),且经过计算,指标权重值通过一致性检验。

2)计算隶属度,确定模糊矩阵

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采用10位专家投票评判法对定性因素进行评价,用公式(1)确定其隶属度;对定量因素采用偏大、偏小半梯形模糊分布确定其隶属度(其中抗震性能根据实验得知:砖混较差,框架一般,密肋较好,采用百分比给其赋值),进而确定模糊评判矩阵R。其各定性、定量因素评判结果及隶属度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U11={u111,u112,u113,u114}因素的判断矩阵。

同理,根据图3可以得出其它因素的判断矩阵。

3)三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

第一级、二级采用模糊评价模型I:M(∧,∨)计算:

B11=A11·R11=(0.56,0.10,0.10,0.25)。同理,可以得出B11、B12、B13,进而得到B1、B2、B3,由B1、B2、B3组合得到最终的判断矩阵R,

第三级采用评价模型Ⅱ:M(·,+)计算:

其计算结果如下:B=(0.44,0.41,0.5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因为B(v3)=0.55max{0.44,0.41,0.55},可知,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指标最高,砖混次之,框架最少。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故该项目采取生态复合墙结构为最佳选择。

4 结论

本文结合该结构建造特点及试点工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实际工程进行综合评价,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其主要结论如下:

1)将AHP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能够对生态复合墙结构综合效益进行较为科学和全面地评价。通过对中州御府住宅小区项目综合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和最初项目决策的方案一致,也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这种方法的应用能为生态复合墙结构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2)根据评价结果,在多层住宅建筑中,采取生态复合墙结构建筑为最佳决策方案,由于框架结构的成本高,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差等原因,框架结构及砖混结构并不是决策者的理想方案。这也表明,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张荫,姚谦峰,李慧民.密肋壁板结构体系产业化前景分析[J].施工技术,2006,35(11):90-91

[2]张程华,黄炜,赵冬,等.基于复合材料力学模型的生态复合墙体研究[J].工程力学,2012,29(8):249-254

[3]姚谦峰,周铁钢,黄炜,等.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节能住宅小区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2,31(8):16-18

[4]Chan.A,Chan.D,Yeung.J.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Fuzzy Techniques"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search.J.Constr.Eng.Manage.2009.135(11):1 241-1 252

[5]Dyer,JamesS..Remarks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Management Science.1990.36(3):249-258

[6]Lawrence Bosin,S.L.SaulL.Gass.On teach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2003,30(10);1487-1497

[7]孟宏睿,姚谦峰,张荫.密肋复合墙体结构轻质填充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J].混凝土,2007(9):80-82

[8]黄炜,姚谦峰,章宇明,等.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005,31(1):29-32

[9]Ling,T.Research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lectric Enegy Purchasing Scheme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Beijing.2005.29(7):23-27

[10]Yunqing Wu,Dong-guo Shao,Yi Xiao.A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for the Xiangjiang River basin rehabilitation project[J].1AHS Publication-Series of Proceedings and Reports.2008.319;289-295

[11]张荫,王波,张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土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3):330-334

赣州古城墙:我国最完整的宋城墙 篇3

早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郡县制分江西为18县,赣州城便正式建制,到了西晋,江上漂浮一只大鼓又改变了这座城市改变命运。那是西晋太康末年(288年前后),赣州洪水瀑涨,此时宽阔的江面上忽然悠悠荡荡地漂来一只大鼓。这只大鼓顺着水流,悠晃着飘进一座废弃多年的名为葛姥的土城内就再也不动了。城里居民发现了这“不速之客”,一下子涌来了许多人对它又拖又拉,可这只神秘的大鼓始终纹丝不动。由此,人们以为这是神的昭示,赣州城只有搬到这只大鼓停留处才能五业兴旺,于是一城百姓毫不犹豫地将县城迁到了这座汉代末年葛姥人抛弃的旧城,也就是现在的赣州城址。

赣州城墙的建造乃至赣州城的形成和发展,说来还得益于四位杰出人物:一位是东晋南康郡(今赣州)太守高琰,他以惊人的胆略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夯土筑城;第二位是五代的卢光稠,五代时群雄纷争割据,使得偏安虔州(今赣州)的百姓军防御使卢光稠萌发了称王的念头,他将城区扩大了约二倍的面积,形成王城的规模,不料背疾忽发英年早逝。不过他人虽走了,赣州城的规模却被他扩大了;第三位人物是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他担任赣州知州。为了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他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用砖石全面改砌城墙,逐渐把土城墙改砌成砖石城墙,因而他成了赣州宋代砖城墙的创始人。风流倜傥的孔宗翰还特意在三水交汇处的城墙上砌建了一座石楼,营造起一处可以让官宦大吏、文人雅士们观景品茗的地方。这位风流才子的远见卓识,引出了后来苏东坡数访虔州,为八境台赋诗作序的历史佳话;第四位是北宋虔州知州刘彝。这位著名的城建水利专家一心为民谋福,完成了卢光稠未竟事业,他修建城内福沟、寿沟,整理疏通虔州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临江水道口又修筑了12座水窗,从而解决了年年江水倒灌的困境。

如今,人口不知翻了多少倍的赣州城,排污水系仍然依靠900年前先人留下的杰作,它成了今天全国仅存的宋代府城完整而又珍贵的地下排水系统。

900年来历代州民们对赣州城墙不断修葺,垒高加固,增修马面、警铺等军事设施,特别是清代咸丰年间,因防太平军兵锋,赣城清军又在城门上增建了五座炮城。清代顺治间(1655年),荷兰派遣公使约翰·牛霍夫朝见顺治皇帝。牛霍夫漂洋过海,沿赣粤边界的梅关古驿道北上进京路过赣州,对赣州城墙留下深刻印象,他在《荷使朝华录》中写道:“该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城区四方傍赣江而建。该城有四个大门,依东、南、西、北方向命名,式样古朴。城墙高大坚固,用砖头砌成,所有的炮眼都有盖子,盖子上画着凶恶的兽头,绕墙走约需要两个小时。站在城墙上向北望去,可以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坚固的赣州宋代古城墙不仅抵御了近千年来洪水的冲击,还目睹了一次又一次攻城之战。最残酷的一次莫过于1932年2月,当时的中央苏区在“夺取中心城市”错误路线的狂热下,数万红军连续3次大规模地攻打赣州城,虽然动用了挖地道、棺材炮等种种办法攻城,最终还是以3000战士的生命代价而失利,从而使横刀立马、英勇善战的彭德怀将军,惨痛地留下了他一生中少有的败笔,故而人们又称赣州为“铁赣州”。

今天,这座3660米的宋代城墙,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悠悠历史的无限记忆,在它的伟岸躯体还留下了北宋以来的“熙宁二年”、“嘉熙戊戍年”、“至正壬辰年”等数以千计的历代年号和窑户、督造官的珍贵砖铭画押,它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见证,成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现在,古城墙已维修一新,并全部贯通,它犹如一条巨形的纽带,将赣州的众多名胜古迹连结在一起。游人登上古城墙,可以一路游览西津门、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古浮桥等名胜。海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饱眼福,赞叹不已。海外客家人更是倾心向往,为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朽壮举而感动与自豪。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Ganzhou

By Zhang Sijie

Ganzhou in East China’s Jiangxi Province combines the wonders of man and nature. What nature gives the city is its gorgeous scenery. Man’s wisdom and endeavor can be best seen in its 3,660-meter-long city wall completed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Take a stroll on the city wall that undulates with the terrain and you will be awed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beauty of the ancient man-made structure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longest brick wall of the Song period in China today, the city government allotted 80 million yuan in 2004 to refurbish the architectural wonder. The project also involved the removal of indifferent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Today, the wall looks more beautiful than ever before.

Administratively, Ganzhou came into being in 201 B.C. when the Jiangxi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18 counties in the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The fate of the city changed forever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265-316 A.D.) simply because of a huge-sized drum that flowed down on the river. Legend has it that around 288 A.D. the residents of Ganzhou were amazed to see a large-size drum flow down the wide river in a flood. The drum got stuck in a deserted earthen city on the river. The residents rushed out to push and pull the drum, but despite all the efforts, the drum refused to budge an inch. The residents then believed it was an oracle from the heaven that they should move to the deserted city for prosperity in the future. Without hesitation, they moved to the site which had been desolate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 This is how Ganzhou stands where it is today.

The birth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ity wall of Ganzhou are attributed to four outstanding persons in history.

The man who initiated the city wall was Gao Yan, procurator of Nankang prefecture (today’s Ganzhou)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317-420). He organized people to build an earthen wall around the city in 349. The second contributor was Lu Guangchou, a general who guarded the c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907-960). It was a time of wars and chaos when ambitious generals had chances to become a king. The ambitious Lu wanted to become a king. So he started to expand the city, planning to build it into a capital for his future dynasty. However, He died of a sudden disease before he had a chance to realize his ambition, but the city did expand out as much as twice its previous size. The third m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city wall was Kong Zonghan, the 46th-generation great grandson of Confucius. Kong came to govern the city during the Jiayou years (1056-1063)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In order to free the city forever from floods that would inundate the city every year, Kong first ordered to have the ston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wall consolidated with melted iron and then to have the wall covered with bricks. Kong also had a stone pavilion built on the wall where three rivers converge. The pavilion was built for view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Su Dongpo, presumably the greatest scholar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attracted to Ganzhou several times and wrote poems for the pavilion. The fourth m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wall was Liu Yi, the successor of Kong Zonghan. An expert of water control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Liu had the underground draining system of the city dredged and a network of additional ditches built to drain rain water from streets. And he also had twelve “water windows” built around the city to help divert flood water from one side of the city to the other side. The measures rid the city of annual flood disasters forever.

The draining system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is still in use today in Ganzhou even though the city population has multiplied. It is China’s only existing complete urban underground wastewater system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nin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Song period, the city wall was reinforced and heightened on various occasions. Military facilities were also added to the city wall. In the Qing Dynasty (1944-1911) when troop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1851-1864) threatened to attack the city, five emplacements were built on the city wall.

For nearly 1,000 years, the city wall has not only survived numerous floods, but also withstood attacking troops. The fiercest battles the city witnessed in history took place in February, 1932 when the Communist Red Army tried to seize Ganzhou. Three full-blown campaigns were launched and tens of thousands of Red Army soldiers threw themselves at the city. To bypass the city wall from underground, they dug tunnels. To blast the city wall open, they used explosives nicknamed “Coffin Guns”. But all these tactics failed. The Red Army finally withdrew after a heavy casualty of 3,000. Though Marshal Peng Dehuai is remembered for his military genius and brilliant military career, the combats he fought to seize Ganzhou were a total failure. The city wall was said to be one key barrier and a contributory cause of the defeat.

生态墙 篇4

PVC板的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PVC),其特点是表面平整美观、重量轻、不易燃烧、防潮、隔音、隔热、防腐蚀、易裁切、耐候性好、耐酸碱、水浸泡并方便清洗等。

PVC板能钉、钻、刨、铆、粘等,易于加工制作,被广泛运用于店面、电梯、墙壁、天花板、柜台等处装璜和家具、广告雕刻、展示橱窗等。

PVC板主要颜色有黑、白两种颜色。

PVC板的规格:1.22×2.44 m厚度:1~20 mm

形象墙底板材料二(玻璃)

一般形象墙用的玻璃是普通钢化玻璃,可以经过烤漆着色和喷砂做出磨砂效果。

一、关于形象墙logo墙用玻璃的厚度:制作公司形象墙(logo墙)一般采用8mm或10mm钢化玻璃。

二、关于钢化玻璃的分类

1、钢化玻璃。它是普通平板玻璃经过再加工处理而成一种预应力玻璃。钢化玻璃相对于普通平板玻璃来说,具有两大特征:a,前者强度是后者的数倍,抗拉度是后者3倍以上,抗冲击5倍以上;b,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

2、磨砂玻璃。它也是在普通平板玻璃上面再磨砂加工而成。一般厚度多在9厘以下,以5、6厘厚度具多。

3、喷砂玻璃。性能上基本上与磨砂玻璃相似,不同的改磨砂为喷砂。由于两者视觉上类同,很多业主,甚至装修专业人员都把它们混为一谈。

4、热弯玻璃。由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经退火制成的曲面玻璃。形象墙底板材料三(大芯板)

大芯板又称细木工板。它是一种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中间是以天然木条粘合而成的芯,两面粘上很薄的木皮。其竖向(以芯材走向区分)抗弯压强度差,但横向抗弯压强度较高。

质量差的大芯板。不是缝隙大,就是使用了不合格的木料。所以最好选择质量好的大芯板。一般常用大芯板的厚度为16.50.5毫米.另外,大芯板不能当面板使用,要在外面再贴一层三合板当做面板,否则会出现油漆起泡等问题。形象墙底板材料四(防火板)

防火板的学名叫耐火板,又称高压装饰板,再专业一点儿的称谓就是高压三聚氰胺树脂层压板。

“防火”二字只道出了它的单方面性能,而高压装饰板则更全面地概括了它的制作工艺及用途,并且更易于被人接受。它是将牛皮纸含浸在树脂中,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生产成的室内装饰表面材料。具有耐磨、耐热、耐撞击、耐酸碱、耐烟灼、防火、防菌、防霉及抗静电的特性。一切可能在居室中发生的毁坏性行为,防火板都具备较强的耐受能力。一般防火板可以用在台面、桌面、墙面、橱柜、办公家具、吊柜等地方。

防火板的规格一般为2135mm×915mm、2440mm×915mm、2440mm×1220mm,厚度为0.6-1.2mm。仿木纹、仿石材,还有新近出现的金属饰面,防火板可谓“百变高手”,似乎还没有它不能模仿的效果。在环保意识高涨的今天,木材及石材被列为慎用的范围,而防火板对二者的善意模仿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它多变机理又迎合了人们追新追奇的心理,所以,它在建材城中频繁亮相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属效果的防火板为设计师的创意提供了尝试的可能。背景墙、整面柜子的局部等等,跳跃任意造型的金属防火板,可为室内增色。如果选用真正的金属板(铝板、不锈钢板等),一是施工复杂、二是价格偏高,而防火板是讨巧的替品。

无论作何种变化,防火板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对于劣质防火板,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特征:色泽不均匀、易碎裂爆口、花色简单,另外,它的耐热、耐酸碱度、耐磨程度也相应较差。防火板种类:

1、平面彩色雅面和光面系列:该系列朴素大方,光洁无瑕,易于清洗,耐污耐磨。

2、木板木纹颜色雅面和光面系列:该系列华贵大方,经久耐用,适用于高级写字楼、客房、卧室内的各式家具、家电饰面及活动式装配吊顶。

3、皮革颜色雅面和光面系列:该系列易于清洗,又不会受虫鼠损坏,适用于装饰厨具、壁板、栏杆扶手等。

4、石材颜色雅面和光面系列:该系列不易磨损,适用于室内墙面、活动地板、厅堂的柜台、墙裙等。

形象墙底板材料五(铝塑板)

铝塑板又叫铝塑复合板,上世纪60年代由德国研制成功,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铝塑板行业短短10年时间在大陆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短短几年光景,我国一蹴成为全球使用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年产量约计为5亿多平方米,产值近400亿元人民币。

铝塑板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室内外装饰,由于其价廉、色彩多样、施工便捷、加工性能优良、防火性能绝佳及品质高贵、运输便捷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干挂石、玻璃幕墙、瓷砖、水泥的替代材料,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幕墙装修、大楼包柱、旧墙翻新、店面装修、广告招牌、吊顶隔间等。

铝塑复合板是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上下层为高纯度铝合金板,中间为无毒低密度聚乙烯(PE)芯板,其正面还粘贴一层保护膜。对于室外,铝塑板正面涂覆氟碳树脂(PVDF)涂层,对于室内,其正面可采用非氟碳树脂涂层。

1999年实施的《铝塑复合板》国家标准规定:铝塑板分内挂和外墙两种,内挂由两层0.21毫米的铝板和PVC组成,外墙的铝塑复合板厚度应该达到4毫米,由两层0.5毫米的铝板和3毫米的PVC材料组成,漆面要用能抗老化20年的氟碳油漆,粘合材料要选用每吨约3万元的高分子材料。

铝塑板的特点:铝塑板是易于加工、成型的好材料。它弯曲性强、平整度好、质量稳定、抗挠力大、高隔音防火、轻盈亮丽、耐高温、耐候变、耐衰化、耐磨擦、不易沾污。铝塑板可以切割、裁切、开槽、带锯、钻孔、加工埋头,也可以冷弯、冷折、冷轧、铆接、螺丝连接或胶合粘接等。

铝塑板板厚可分为三种规格:1mm、3mm和4mm。现在室外装饰如做建筑幕墙、广告牌等多选用规格在4mm的铝塑板,而室内装饰,做厨房、卫生间的吊顶或用做客厅主题墙的装饰,选3mm厚的即可。

对铝塑板作初步鉴别的简单方法:

首先看其外观,铝塑板尺寸应规范整齐,厚薄均匀,表面平整,板型挺直。抬起板的一头,掂量一下,感觉不应太软。撕掉产品表面的保护膜观察,漆面应整洁,无色差、伤痕、光泽不均匀、油漆漏涂等表面缺陷。

其次闻味道,将铝板剥开,应无刺鼻的有机溶剂气味。

最后观察是否脆性断裂,裁下一小条铝塑板用力折弯,铝塑板不应发生明显的脆性断裂。优质的铝塑板中间塑料层材质不但细密坚实,且有韧性,同时采用的优质铝板,其厚度至少在0.12mm以上,这种铝塑板可以对折数次而不断裂,劣质的铝塑板则是一折就断,劣质铝塑板使用年限仅在5-7年,而优质铝塑板则可长时间使用。

形象墙底板材料六:(实木插接板)

实木插接板是采用实木为,原料经过施工师傅的拼接对于大面积的可以做到非专业人士看不出来拼接缝。然后再经过两层油漆的刷涂。可以吧表面处理的更亮和光滑。另外所有的形象墙材料也可以搭配使用比如:

1.石膏板隔断型形象墙、logo墙;2.大芯板+铝塑板或防火板(壁纸、烤漆玻璃等)型形象墙、logo墙;3.玻璃隔断型形象墙(logo墙);等

另外关于对形象墙、logo墙的理解:

生态墙 篇5

一、毕业墙项目介绍:

一面4.2米的高墙,没有任何求生工具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逃生的任务,在绝境面前你会如何抉择。此项目包含团队工作中所代表的诸多意义,有聆听,组织,领导,配合,沟通等,学员通过完成此项目,充分感受一个团队在完成某项大型工作时所表现的团队精神与力量。

二、毕业墙项目目的:

每个公司在进行每个大型项目时,必须是公司总动员,全员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有最佳的成绩。

三、“毕业墙”心得体会:

在广州笑翻天乐园拓展训练《精英团队训练营》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翻越毕业墙了,4米高的墙,所有队友不借助任何外力,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翻越通过,想想这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然而我们做到了。14分钟完成,17名队友全部通过,无一受伤。

试想,如果没有即使被人把肩膀踩的血痕累累也心甘情愿的人梯,这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试想,如果没有全队人一双双高高举起保护的双手,也将没有这么令人惊叹的结果。可行的方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久违的感动模糊了我的双眼。

队员们在这些训练过程中不断体验、不断思考,深刻地感悟着项目中所蕴含的意义,创造性地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翻越毕业墙,在如大山般困难面前,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依靠团队力量徒手翻越了4.2米的高墙。这期间他们挥洒过青春汗水、流淌过感动泪水,作为一个永不服输的团体,他们突破了极限、超越了自我。

通过这次笑翻天乐园拓展培训,通过一次次的分享,使我充分领略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激发了个人的许多潜在的特长和能力,进一步培养了自己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树立创新精神的思路,促进了同事间的友好、互助、彼此信任、相互关爱的和谐感情,加深了讲究方法、时间的统筹和管理,能较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学无止境,忠言逆耳,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用“心”去完成每一件工作。

这次训练就像一次照镜子一样,重新认识了一下自己,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真心感谢公司给我这么好的学习及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这次培训对我的工作迈进了一个大台阶,让我懂得了站在外面看问题,意识到自己一直没有发现的缺点,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重新的规划。在工作中多听大家的意见,说话之前多考虑,办事时要稳重,只要计划安排好方案策略,实施过程中就要果断。用心把从培训中学到的启发一点点运用到工作中来,慢慢去吸收去懂得„„

“人心齐,泰山移”,从古至今,团队融合与凝聚都在企业的成长壮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团队士气、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内积累、传播、充实、整合,不仅加强了团队建设,提升企业形象,也可以更好的完善企业的性格,激活企业的生命力,可以说是企业动力的源泉,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员工们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了员工的沟通和交流,更增强了大家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会把训练中的所学所体会到的应用到日常工作实践中去。

变电站上墙制度 篇6

一、操作票是运行人员从事操作的书面命令和依据,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严禁约时停、送电,严禁无票操作。

二、倒闸操作必须严肃认真,切实把好填写、审核、模拟、监护、唱票、检查“六关”。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携带操作票,做到监护人不开口,操作人不动手。杜绝发生误操作事故。

三、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和运行班长的口头或电话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操作票由操作人(值班员)填写,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四、倒闸操作票填写后,正式操作前必须接到调度发布的操作命令后方能进行。

五、值班员在交班前十五分钟内不得进行操作,若交接班时间正在倒闸操作或事故处理时,交接班应暂不进行。

六、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必须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楚在进行操作。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运行维护制度

一、值班人员除正常工作外,应结合本地情况,制定站内定期维护项目周期表,如控制保护盘的清扫,交直流熔丝的定期检查,设备标志的更新,修改,保安用具的整修,电缆沟洞 是否堵塞等等。

二、除按定期维护项目外,各站应综合本地气象、环境设备情况,运行规律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维护计划或全年按月份编排的维护周期表。

三、变电站应根据有关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消耗材料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四、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站内应备足各种合格的安全用具、仪表、防护用具等,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五、站内应按规定设置各种油必要的消防器具,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全站人员必须掌握使用方法,经常保持完好。

六、经常检查漏水、取暖系统,厂房及消防设施,并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一、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设备特性,负荷变化,运行方式和气候变化等情况,定时和不定时地对设备进行认真的巡视检查。

二、巡视检查按下述规定进行:

1、交接班时,由交接班人员共同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当班人员每两小时对设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每周定期在夜间重负荷时,由当班值班人员对室内外设备进行一次熄灯检查;

4、站长和技安员(或值班长)每月至少组织全班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过负荷和异常情况,高温、严寒、大雾、冰雹、大风、暴雨、雷电等特殊天气和事故跳闸后,恢复送电的设备,新投设备应加强监督检查。

三、巡回检查时,应注意研究设备结构性和掌握检查设备的方法,坚持做到正常运行按时查,天气巨变及时查,薄弱环节重点查,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巡视设备,应按照运行规程要求。结合本站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固定的巡查路线,以防漏巡设备。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运行分析制度

一、运行分析工作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运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事故防止事故措施。

二、运行分析活动采用岗位分析与专业分析,日常分析加综合分析,定期分析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变电站以定期分析、岗位分析为主,采取分析一月一次,运行分析必须填入“运行分析记录”本内。

三、岗位分析是运行分析的基础。为了做好运行分析的工作,运行人员在值班中,根据仪表指示的变化,设备巡查,化验分析等情况,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岗位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摸出规律,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安全经济运行。

四、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

(1)(2)(3)(4)(5)设备运行参数与上次记录对照是否有变化,变化是否正常、变化的原因(如电流、电压、周波、负荷等);

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发生异常的原因(如声音、气味、油位、温度、泄露等); 岗位仪表指示(记录)是否正常合理,保护装置投入是否正常和正确; 运行操作和运行方式是否安全、经济、合理; 针对运行分析的情况,提出解决的措施。

五、运行值班员在交班前应对本班的重大操作,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小结,并详细记录在运行工作本上。

六、运行分析结果应及时报厂(公司)分管电力的科(处)室。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设备专责制度

一、全站设备被单元划分到个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分管设备的构造、性能、用途及存在的缺陷。

二、分管人员应经常搞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发现设备缺陷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详细做好有关记录,并要求及时进行检修或处理。

三、分管人员应经常打扫设备卫生,做好“三无”,即无蜘蛛网、无灰尘、无油污。

四、对自己所分管设备的检修要亲自参与,监督检修质量,以变了解检修处理后的情况。

五、对自己所分管的设备(包括附属设备)应定期进行除锈刷漆,保证设备无锈斑。

六、对自己分管的设备修、校、试候要把住验收质量关,若达不到质量标准应提出重新修、校、试的要求,直到验收合格。

七、全站设备由班长、技安员、站长以及检修人员按月、季、半年组织有关人员检查评比,根据评定级别跟换设备及别牌。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技安员职责

一、技安员为全站运行管理负责人,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站的技术管理工作,协助站长做好安全经济运行,站长外出时,应履行站长职责。

二、负责编修本站现场运行规程及各项制度,组织全站人员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每月统计,审查两票合格率,并按时填表上报。

三、负责分析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按时完成设备评级工作,并根据规定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

四、负责全站技术管理基础工作,督促审查各种记录的正确填写,绘制并随时修正符合现场实际的一、二次接线图,积累整理原始资料等。

五、凡遇站内重大或复杂操作,应到现场做第二监护人,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到现场协助值班人员正确处理事故。

六、负责编制“两措”计划,及设备维护计划,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技术讲课和反事故演习;定期组织运行人员现场考问和技术问答。

七、对本站扩建及改建工程,应积极提出合理意见,从技术上把关负责,并参加设备交接及设备修、校、试后的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一、站长和技安员(运行班长)应负责本站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二、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认真组织处理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设备缺陷是指运行和备用的设备,与系统存在着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它分为以下两类:

1.重大缺陷:威胁安全,降低设备出力,严重降低经济性能的缺陷;

2.一般缺陷:对安全、经济运行有一定影响的缺陷。

四、值班人员在其当班时间内按设备巡回检查的规定,认真进行定期检查设备,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设备缺陷时,除认真填写“设备缺陷记录”外,还应做到:

1.凡能自己动手消除的应及时消除;

2.凡应运行人员在当班时间内无力消除和不能消除的缺陷,应报告站长或技安员;

3.对于重大设备缺陷,本站无力消除的,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人员及供电局主管生产的部门或领导,组织人员消除,对于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应申请值班调度停电抢修;

五、设备缺陷消除前,运行人员应加强监视,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六,设备缺陷消除后,应在“检修测验记录本和设备缺陷记录“内填写,并且办好交接手续。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值班员职责

一、值班员当班时,为本站安全经济运行的负责人,运行操作受当班调度员指挥,负责搞好当班时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二、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两票三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行为有权制止。

三、当班时认真监视设备运行,严肃监盘,按时巡视,准确抄表,在班长的指导下,正确迅速处理事故,详细填写有关记录,搞好当班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

四、认真执行上级指示和调度命令,正确执行倒闸操作,并对其操作项目的正确性负责。

五、当班时应熟悉运行方式、设备缺陷、符合和潮流分布、设备运行、备用及停电检修情况。

六、负责当班中的设备检修,试验后的验收和新投设备的交接工作。

七、积极参加站内组织的技术讲座和技术问答、技术考问、反事故演习等,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交接班制度

一、交班人员应于交班前做好交班准备工作,接班人远应于正点交班前十五分钟到达控制室,坚持设备后办理交班手续,未办理交接手续前,别的擅离职守。

二、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别的进行交接班,交接时发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应协助交班人员工作。

三、交接班必须严肃认真,按站内排列顺序的值班名单值班,未经领导批准别的任意代班、换班。凡饮酒者、精神不振或重疾病者不得接班。

四、交接班内容:

1.运行方式及设备运行情况。2.模拟图版和实际设备是否相符。3.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及变更情况。4.设备异常、事故处理、缺陷处理情况 5.倒闸操作几未完的操作指令。

6.设备检修,实验情况,安全措施的布置,地线组数,编号及位置和使用中的工作票情况。

7.各种工具、仪表、消防设施、钥匙、记录、资料等。

五、交接时应做到全面交接,对口检查,交接完毕后,双方在允许记录薄上签字。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清洁卫生制度

一、搞好设备和站内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是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管理完好率,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二、控制室内应随时保持整洁,做到窗明桌净,各种记录,仪器,工具等存放井井有条,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纸屑等杂物,不准在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烧饭。

三、每班应对室内工作场所清扫一次,每天白班应对保护盘及继电器外壳清扫一次,清扫时应谨慎使用软布和鸡毛掸,严防误碰,每周组织一次全面大扫除。

四、控制室盘后端子排二次线,每周六白班应清扫吹灰一次,由机安员或值班长负责进行。

五、利用停电机会,组织人员清扫高压设备上的灰尘,高压设备的清扫工作必须遵守 工作票手续和遵守监护制。

六、高压设施下不得种植任何作物,生产区不准种植任何农作物。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站长职责

一、站长系全站行政、生产负责人,负责全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并安排好全站职工生活,搞好文明生产,做好安全经济供电。

二、领导全站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精神,督促全站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三、站长必须掌握生产情况和动态,熟悉设备结构性能,熟悉人员思想技术水平,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每天应到值班室检查指导生产工作,审阅值班记录并签署意见。

四、负责组织指定站内,季度,月度各项计划,定期向上级汇报本站情况。、五、对站内发生的事故,故障,异常情况,应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真确措施,一消除故障或防止事故扩大,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止事故的对策。

六、凡遇计划性的重大操作时,站长应亲临现场指导并督促值班人员进行倒闸操作。

七、组织好新建,扩建设备投入准备,参加设备检修实验后的检查,验收工作按时组织对全站设备的评级工作。

八、站长应带头学习电力技术和有关法规,抓好职工培训工作,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全站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摘自《湖北省工矿企业变电站管理标准》

工作票制度

一、工作票制度是电业安全工作的规程和核心,是工作人员在电器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之一,又是联系其他制度和执行技术措施的中心环节,因此,任何人不得无票和搭票工作。

二、工作票是允许在电器上工作的上面命令,也是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和恢复送电并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等的书面依据,因此,在电器设备上工作4,应严格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认真执行。

三、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必须有其供电企业明确指定,并书面公布,任何人不得代行替换。

四、在运行设备上工作,应根据工作性质,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填写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工作票应由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审查和公布好安全措施,履行开工手续,签字后方可开始工作。

五、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的检查,待全体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在向值班员讲清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实验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结束时间,经双方签字后,工作票方可终结。

六、输、配电线路上的工作,由外线人员填写第一种或第二种线路工作票,用户线路请求停电检修,经用户书面申请并指定申请人(工作负责人)填写第一种线路工作票,履行签发许可手续。

七、填用第一种线路工作票的在工作结束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由值班员拆除站内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拦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并得到当班调度许可后,方可合闸送电。严禁约时送电或趁停电机会不办理工作票手续,就擅自进行检修工作。

八、紧急事故抢修,可不填工作票,但应由专人监护,并按规程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办理工作许可手续方可工作。工作许可人应将上述个点详细记录,工作结束时仍要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九、执行中的工作票应按班移交,并在运行工作记录本上做好记录,由当班值班员履行工作终结手续。

十、工作票执行完毕注销后,应按编号顺序保存备查,保存期为一年。

生态墙 篇7

关键词:徽派建筑,马头墙,景观墙,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达到分隔与美化空间、展示文化内容等美学目的所修建的装饰性墙体, 是园林中常见的小品, 其形式不拘一格, 功能因需而设, 材料丰富多样。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中作障景、漏景以及背景的景墙外, 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 而“文化墙”这一概念就是把文化运用在景墙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做了概念性总结, 如影壁墙、浮雕墙、标志墙等。

传统马头墙在风格上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 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 轮廓作阶梯状, 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 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 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 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 通常三、四阶更常见, 较大的民居, 因有前后厅, 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 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构造上, 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 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 墙顶挑三线排檐砖, 上覆以小青瓦, 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 (金花板) , 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 (“马头”) , 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 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2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 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 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徽派民居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 显得静止呆板, 因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 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马头墙除有实用功能外, 还有美学功能, 显现很强的装饰功能, 比较美观和威严, 使建筑物具有沉稳感。

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艺术历史悠久, 技术精湛和各地区乡土建筑异彩纷呈。正由于这些民居得以完整的保留, 使得我国的地域文化依稀可辨。在徽派屋顶建筑形式中马头墙以连续、起伏、渐变、交错, 各有韵律美的形式, 从而形成了徽洲民居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在现代如安徽“枫林丽景”楼盘, “马头墙”已是徽派建筑中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今传统的中国风潮流已被相当多的国人所接受和喜欢, 相比现代欧式建筑屋顶设计形式, “马头墙”显的更能体现中国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也符合了现代人的需求。可以在一些比较有徽派历史的文化地区去结合现代手法去运用, 使传统得以保留而又不与现代脱节。

1“马头墙”元素在现代景观墙中的设计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段提高。现代景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一个高度, 对于现代景墙的形式设计, 它需要承担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遮蔽、挡隔的基本作用, 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传承的一个最好的载体, 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景墙的结合运用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纯正的中国文化氛围的必要途径。而“马头墙”元素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是可以被重新运用的。

“马头墙”元素的继承和发扬, 并不是传统装饰元素的沿用, 是将“马头墙”这种传统的装饰元素用现代设计的表现方法将其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这种创造过程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包括适形、适度、合情原则。

2“马头墙”元素在现代景观墙中的设计

景墙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 但其影响之深, 作用之大, 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它景物。对于园林独立式景墙就要精心设计、构思才能标新立异, 在整个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马头墙造型和色彩元素运用到独立式景墙设计中, 没有简单的复古和照搬, 而是扬弃式继承, 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很好地嫁接和结合, 即可营造出中式传统文化景观墙, 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我国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墙多是白粉墙多数是连续式景墙。白粉墙面, 不仅能与灰黑色瓦顶、栗褐色门窗有着鲜明的色彩对比, 而且能衬托出山石、竹丛和花木藤萝的多姿多彩。在阳光照射下, 墙面上水光树影变幻莫测, 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墙上又常设漏窗、空窗和洞门, 形成虚实、明暗对比, 使墙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 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 意境尤佳, 而且造型丰富多彩, 《园冶》中说:“宜石宜砖、宜漏宜磨、各有所制”。

徽派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黄山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和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中国风潮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能得到普罗大众的喜欢与追捧, 在这潮流下传统“马头墙”元素作为中国南方徽派建筑风格被人们所熟知, 加之现代技术上的支持和新材料的使用, 传统的“马头墙”与现代景观墙形式的结合, 是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能为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注入新的血液。

那面“商界墙” 篇8

从大学开始,我就在创业。因为读高中时候,我就看到《商界》刊登过史玉柱在大学开始做生意的文章。

“要利用自己擅长的去赚钱”是我在《商界》上看到的一句创富名言。于是我理了理自己的优势:第一,我是一个不错的吉他手,当时已经练了5年;第二,我在学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第三,我在本市有一帮非常要好的乐队朋友群。那时候正好中秋节快到了,我以协会的名义,向学校申请搞一场高校乐队演唱会。史玉柱“宣传为王”的思维对我影响非常大,于是我找到了我们的学生会,告诉他们我们演出需要大量的宣传,包括海报、黑板报、传单,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作为回报我们会把演出的门票收入交给他们做学生会经费。结果他们非常配合,没过几天全校都流传着这次演出会的消息。甚至周边的高校都有我们这次的演出信息。因为宣传得非常广,演出那天整个演出礼堂都挤满了人。在演出高潮我们宣布协会要开设吉他培训和吉他音乐会展销的消息。结果短短一天竟然销售出200多把琴,这成为我在大学生时代非常可观的第一笔收入。

而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不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我巨大的信心。我相信《商界》上刊登的商界明星们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

不过,大学毕业后,想在外贸行业里有所成就的我几乎千金散尽。幸好,苦恼的时候、无助的时候,还有《商界》,还有我的“商界墙”。

《商界》刊登的这个小故事甚至影响我的一生:

两个沙漠探险者,探险途中当他们口渴难耐的时候,打开了他们随身携带的水袋,发现水袋的水已经漏得剩下一半。探险者A看到这情景,感觉到非常沮丧,因为这个漏水事故很可能让他难以走出沙漠。于是他神情紧张,悔恨懊恼,就像他自己所认为的,最后没走出沙漠……而探险者B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却感觉到一丝幸运:虽然这是场事故,但是水袋里毕竟还剩半袋水。于是他严格科学安排自己的用水计划,最后顺利走出了沙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选择,特别是商业之路。我告诉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永远应该选择积极的一面。经历过几次外贸挫折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我接触到电子商务,应该说我抓住了一个机会。当时真正通过网络发展业务的人其实是不多的,因为网络上商业信息资源是不对称的。在我不断的努力下我终于取得了一个成功。通过网络我认识了一个印度人,我凭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打动了这个印度客人,他下给我人生第一笔大的外贸定单,10万美金。同时因为合作融洽,真诚沟通,通过他的关系我在我的及时通讯软件上积累了初步的客商资源。

上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内容下一篇:一句话经典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