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精选9篇)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1

又是一年“五一”到,这一天是全国劳动者的节日,这一天总会提醒大家劳动是光荣的,要关爱劳动者,要珍惜劳动果实。27日上午,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全体人民要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如果没有劳动,或许我们还停留在猿人四肢行走的时代。大家可以看看身边哪一样东西不是劳动所得的,大如房屋、车辆、电器,小如衣裳、食物、书本,我们的“衣、食、住、行、用”件件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血汗,样样都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热爱劳动、勤奋劳动”要求我们不要懒惰,不要懈怠,无论你从事着哪样工作,那都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民族的兴盛发达、对国家的稳步前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创造过程就像是机器中一个细小旋转的齿轮,哪个齿轮停止旋转了,机器也就不再运作了。所以我们不仅要热爱劳动,更是要勤奋劳动,因为这也是对

新时期劳动者的要求。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要求我们不要歧视某些劳动,只要是劳动那都是光荣的,都需要我们保护。或许大家看着煤矿里的挖煤工人全身黑黑的,完全不想靠近;看着工地里的农民工们灰头土脸的蹲在墙角狼吞虎咽着盒饭,觉得有些嗤之以鼻,甚至有些瞧不起,可是朋友,你都知道干那些事情不容易,自己都不愿接近,难道不应该佩服、尊重、赞赏那些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吗?如果人人都不愿去做脏、苦、累的工作,那我们的高楼大厦、万家灯火、窗明几净又从何而来呢?所以请尊重、保护、赞赏在各个岗位上劳动的人吧!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2

1 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电工基础》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 在职业技术学校电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没有吃透教材, 同时, 也没有充分把握教学知识的重点, 不清楚教学的基本框架,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 (2)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 导致教学目标不科学。尤其是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胡子眉毛一起抓, 缺乏针对性,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过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而忽视了对学生“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并没有将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4)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仅依靠教学课本, 不知道怎样安排教学内容, 照本宣科, 无创新性,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向学生讲解如何掌握电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等, 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应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订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基础性、实用性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 教学内容的反思

任何一门学科, 教材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 适时反思教学教材是教师提高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 教师总是会按照教材内容编排授课内容, 并按部就班地讲解, 未对其做任何安排和思考。因此, 在上《电工基础》课之前,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 思考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照新课标和考纲, 适当处理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然后应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检验其处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 应注重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让他们在初期形成较完整的基础知识网络。

将暂时不就业与将要就业的学生进行区分。对于暂时不就业的学生, 可以制订一个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 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逐一排查所有的知识点, 对每一个电工概念、电工规律都要知其所以然, 弄清来龙去脉, 注重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完全吃透教材, 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对将要就业的学生来说, 其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 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和可操作性, 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将书本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3 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从当前《电工基础》教学现状来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仍以“教师讲授为重心”, 很少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的需求, 任由学生自由学习, 没有掌握好教学的度, 导致学生自制力越来越差。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订可行、灵活的教学方案, 不能死搬教材, 既讲共性, 也要讲个性, 实现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结合。在课堂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因为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能够将电工图和其他内容放映在大屏幕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 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 力争使学习成绩优秀者更优, 学习成绩差者不断进步, 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

4 教学评价的反思

组织好每一次考试,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当前情况来看, 考试似乎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考试可清楚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做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整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中, 学生应做好基础技能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尽量做到思路顺、步骤全、计算准, 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不仅要将考试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 还可结合课堂评价、实验过程评价等,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工基础》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反思《电工基础》教学理念, 适时反思教学内容, 认真反思教学目标, 并对教学策略进行详细探讨。同时,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 要不断拓宽个人知识结构、重视教学实践, 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然后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将反思结果适时运用到下一次教学实践中, 在反思后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3

初中英语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并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这种有意识的反省和思考行为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情景重新进行感知,对自身内部认知过程进行再认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呢?

一、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中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进行的是观念的改革。教师应突破框架,抛弃落后的、违背规律的传统理念,尽快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精神的现代教育观。现在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 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精心设计教学,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中学阶段形成英语概念,一种是在大量英语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来的,即实验型概念;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即推理型概念。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英语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趣味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的结合起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注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堂上,加强学生复习巩固反思意识的培养

注意在课堂上经常复现旧知识,让学生反复操练,由易而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用以前学过的词语操练新句型或已学过的句式学习新单词。国际音标是初中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感到拼读困难,针对这一个问题,可将英语的音标知识动画片每一堂课前都放上几分钟,既有趣又反复的复习了音标,效果很好。教学中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加强记忆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单词、句型的记忆量较大,而遗忘是英语学习最大的敌人。帮助学生克服遗忘规律,可以教学生一些基本而有效的方法:如拼读记、归类记、组词造句记等都能较有效地记忆单词。利用自习或课堂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定量完成一定的记忆任务。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如:口读、心想、手写、听同桌读等。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背诵任务:读一遍、背一遍。并能认读重点词句。尤其对学困生,多给予耐心的辅导与帮助。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日常训练的口语练习、歌谣等语言材料,反复地朗读对话,直至脱口而出的境地。对说法较固定的语言材料大量、反复、有节奏地诵读练习,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

总之,反思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 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格 ,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者型、专业型、研究型的教育者。实践证明,教学行为与反思行为有效结合,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体验事业的成功,获得劳动的快乐,能促使教师专业化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英语教学新概念》 刘学蕙主编 南京出版社

[2] 《浅谈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湖北长阳大堰中心学校 李玉琼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4

新时期我国集体劳动争议特点及应对

随着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争议出现了新特点,即劳动争议的性质由以权利争议为主发展到利益争议凸显。这标志着劳动者已不满足于劳动基准权利,而要求超越劳动基准权利的更好待遇。这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劳动关系的若干主体都提出了挑战。

一、基于劳动法理论劳动争议的分类

按照一般劳动法理论,劳动争议又可以分为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是因劳动契约关系所生之各个雇用人与受雇人间之争议及关于权利发生效力及消灭之问题。”1也就是说,这是发生在劳动者个人和雇主间的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属于权利争议。而集体劳动争议,又称团体劳动争议,“团体劳动争议,与个别争议不同,非为劳动契约上权利之争,乃为团体的利益之争。”2集体争议是集体劳动关系的产物,通常是在集体合同的谈判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的主体,一方是工会或劳动者集体,另一方是雇主或雇主组织。集体争议属于利益争议。

但在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还比较薄弱,集体性争议较少,尤其是因集体合同谈判发生的利益争议更少,所以在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实质上指权利性质的争议。按照《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5条规定,集体劳动争议指“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3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这个界定从立法本意来看,是指职工一方人数在3人以上但有共同理由的权利性质的争议。不过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利益性质的集体争议也开始出现,对这个表达的使用也就开始有点混乱,有的仅指职权利性质的集体性争议,有的则指包括了权利性质和利益性质的集体性争议。3另外,在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基本上是指那些进入了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争议,如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各种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而对于那些没有进入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而直接采取停工、上访、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等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劳动争议一般称之为群体性劳动争议。群体性劳动争议一般是因为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致,实质上是一种权利性质的集体争议。

为概念清晰起见,顾及使用惯例,笔者用“集体劳动争议”一词指代职工主体在3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权利性质的争议;用“团体劳动争议”指代工会或劳动者集体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之问因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利益性质的争议,也即一般劳动法理论中所指的集体劳动争议。而用“群体劳动争议”指代那些没有进入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而直接采取停工、上访、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等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劳动争议。

二、近期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点

总体来说,上述我国劳动争议的基本特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尽管随着劳动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有些特点可能不再那么突出。但随着经济社会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1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中国台北:正大印数馆,1978年重印.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中国台北:正大印数馆,1978年重印.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近期我国劳动争议又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关注。

(一)争议性质由权利争议到利益争议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5至8月,全国各地发生20余起停工性质的劳动争议。这些劳动争议有一个共性,就是几乎所有的争议都不是因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规定侵犯劳动者权益而引起的,事实上这些企业多是知名外资企业,效益良好,劳动法执行情况都比较好。争议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工资虽然高于当地最低工资,但是总体水平太低,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

这些争议若单一地发生,可能意义还不明显。但是,20余起同样性质的争议集中在短时间内发生,就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它说明劳动者已经不满足于劳动法规赋予的基准权利,他们要求比法定基准权利更高的待遇;问题已经不再是违反劳动法的问题了,而是超越于劳动法基准权利之上的利益之争。

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是财富和收入的分配问题,其中包括劳动和资本的报酬分配问题。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开始,22年间已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同期资本的报酬占GDP的比重则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4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想见,劳动者不会再满足于劳动法规赋予的基准权利,他们要求更好的工作待遇和条件。因此,今后将有更多的利益性质的劳动争议。

(二)争议类型由群体性劳动争议凸显向团体性劳动争议凸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群体性劳动争议持续增加,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人员众多,影响巨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过,近年来群体性劳动争议增长的势头已得到基本遏制。但是,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以利益分配为内容的团体性争议将不断出现,劳动争议中愈益凸显。

三、处理集体劳动争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解决集体劳动争议问题,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其一,企业自主预防调解争议的能力不强,内部调解和集体协商机制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不能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做好合同签订和劳动关系规范工作,企业自身预防解决争议的能力较差。多数企业出于精简组织结构、降低管理成本的考虑,并没有设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即使设立但发挥作用不足,在集体劳动争议早期不能够及时化解矛盾。企业层次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机制的建设和实施,存在劳资双方协商地位不平等、工资协商程序不规范、协商层次较低、合同签订走形式轻履行、部分工会严重依附于企业等问题。企业内部劳资集体协商机制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缺乏制度化的沟通平台,劳动者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长期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以体制外的形式爆发出来。4 李静睿.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N].新京报,2010-05-12.其二,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多方参与应对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根据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规则,劳动者集体申诉的劳动权利被损害的纠纷以及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在实践中是按照个别劳动争议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处理,而对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则原则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代表、企业代表以及其他方面的代表共同进行协调。但政府相关部门、工会、企业在应对集体劳动争议时的具体协同配合规则,则没有具体技术性规定,欠缺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规则,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局面。而对于没有纳人制度化协商轨道就出现的劳资群体性事件则没有制度化的解决渠道。只有当这些冲突矛盾产生了足够大的社会影响,才冠之以“群体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名义进行处理。

其三,调解仲裁机构的争议处理效果有待提高。调解仲裁内部的调解能力非常有限,仲裁机构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案件量维持在高位运行,仲裁员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基础工作、办案经费不足等问题也很显著。从这个角度来讲,争议处理也有待加强。

四、新时期我国集体劳动争议的应对

(一)工会努力提高集体谈判能力,积极维护劳动者利益

工会要摆正劳动者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位置。尽管《劳动法》和《工会法》都明确规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但在实践中,一些工会习惯于视自己为劳动关系之外的协调者而不是参与者,有些时候甚至站到工人的对立面。工会必须摆正劳动者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位置,这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工会真正的定位。

工会应努力提高集体谈判能力。在权利争议中,工会代表劳动者主张权利往往有法可依,维权就相对容易。但是,在利益争议中,没有违反劳动法规的问题,而是劳资双方利益的分配问题,工会又缺乏有效的制衡手段,所以利益争议的解决会十分困难。因此,工会迫切需要培养懂专业知识、有谈判能力而且敢于说话、善于办事的专家型工会工作人员,摸索出更多有效的谈判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在集体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近年来,许多地方工会摸索出不少方法,如聘请劳动法规专家、派遣工资协商指导员、向用人单位发法律函等。拟议中的《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69条规定:县级以上总工会有权要求企业纠正民主管理中不当行为,逾期不纠正的,予以通报或公开谴责。5按照该规定,工会可以借助新闻发布会、媒体等方式给用人单位施加压力。若能成为立法,将有力地增进工会的集体谈判能力。

(二)提高企业自主预防解决争议的能力

不同企业面对的争议原因不同、争议诉求不同、争议的激烈程度也有差异,解决争议的具体方式也各有不同。最关键的是企业要建立制度化的沟通协商机制。比如,对需要通过大规模精简组织机构而改善组织运营、运行状况的企业,制度化的沟通协商机制有助于信息收集渠道和对话渠道的畅通,可以保证劳资双方更快的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和解,或者进入下一程序进行处理。在争议进入调解仲裁阶段,收集的信息也会使问题得到公平合法的解决。这5 廖靖文、姚文军.工会可公开谴责不作为企业[N].广州日报,2010-08-05.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调整成本,也可以减少劳动者进行集体抗争的机会成本。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沟通机制,重视和及时答复员工的诉求,既是企业自身有效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诉求能够正常表达的需要。比如在本田停工事件中,工人大多都是中专毕业后由学校直接分配到工厂,实际能够选择企业的自主权比较小。如果离开原企业,想要进入类似其他企业工作也很难,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选择这样的招工方式,公开招聘规模较小。由于工人职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其正常诉求得不到回应.或遭遇解雇、经济性裁员的时候,更倾向于采取激烈的行为争取利益。

参考文献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5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取的是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机房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时分配基本上是1:1。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刀切, 按年级、分院系、大堂上课, 统一考试。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现在各个中学基本上都已经开展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笔者曾精心设计过关于中学计算机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多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一节课上对所带班级学生做过调查并归纳整理。调查结果显示出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 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

上大课的教学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操作太快接受不了, 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主体教学内容重复。

中学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一般主体内容也都是学习Windows和Office的基本操作。而学生上了大学, 意外地发现与中学学习的计算机内容差不多。这种情况不仅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且学生被迫重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没有太大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 现行的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堂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 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由于上课与上机的安排是分开进行的, 上完课的学生往往都不能及时地上机巩固, 甚至于这周学习的内容要等到下周才能上机学习。不少学生反映, 课堂上看着老师做各种操作觉得都不难, 可过了好几天再去上机时, 很多内容都记不起来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所以,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究竟选取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到底如何组织开展教学、如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 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二、教学实践探索

笔者从事多年《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工作, 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 下文将给出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 供大家探讨。

(一) 课堂教学采取“案例驱动”的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笔者的做法是通过“案例驱动”, 寻求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形式是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演示该软件有些什么功能, 这个菜单命令怎么使用, 而是根据拟讲解的章节内容和重点难点综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应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案例, 并引导他们积极尝试如何完成案例, 充分挖掘和丰富案例的更多知识点。最后老师对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示操作。学生在案例中愉快地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和解决方法。例如, 讲解PowerPoint章节内容时, 并不是直接按部就班地讲解如何建立演示文稿又如何编辑和美化等内容, 而是提前精心准备好一个内容学生熟悉、画面非常优美的演示文稿, 充分结合各种元素 (文本, 图形图像, 声音, 视频) , 并设置合适的动画及切换效果。上课时, 首先放映这样一个很成功的演示文稿, 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然后教师再引导并带领大家来共同完成这个案例。再例如, Word章节中的综合排版内容与Excel章节中的公式与函数部分, 也可以设计很好的应用案例来辅助教学。教学实践表明, 适当地应用“案例驱动”教学法能够达到师生互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 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效果良好。

(二) 教学内容及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以致用。

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重在会用。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补充或者删减什么样的内容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 常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来考虑, 另外常常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未来的职业角色对他们有什么需求?他们在大学的后继学习中又有什么样的需求?这门课程中能为他们将来做些什么准备?下面以笔者曾带过的数学专业师范生举例说明。对于师范生, 他们将来的职业是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上, 笔者的一些做法是这样的:在学习Word章节内容时, 考虑学生将来作为中学教师有给学生家长发放成绩通知单的需求, 所以补充教学内容——Word的高级功能“邮件合并”;考虑将来学生做毕业论文排版的特殊需求, 在Word章节补充“引用”的教学内容。在学习Excel章节内容时, 常提醒他们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考虑如何处理学生的多门功课的成绩, 例如每个人和每门课的平均分, 班级的成绩排名, 成绩的汇总情况等。再例如把不及格的分数用红颜色标注出来等。学完PowerPoint章节, 举办一次班级内部的讲课比赛活动。要求学生自选教学内容, 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 站到讲台上来讲课。笔者曾多次举办这样的活动, 学生参与积极, 制作的课件五花八门。结果表明, 这样的活动调节了一贯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 既让学生在新鲜感中很好地巩固了所学内容, 又锻炼了学生师范生的讲课技能, 为他们将来的角色奠定一定基础。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效果良好。

(三) 注重上机实践, 强化学生操作技能。

上机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计算机课程中占很大比重, 特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上机环节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所以要保证开好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课, 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上机课前, 教师要精心设计上机题目, 掌握好题目的难度与深度。上机课中, 不能局限于积极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还要积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引导他们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机课后, 对上机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做归纳总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巩固上机的效果。

三、教学反思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 笔者以上进行的教学实践探索还远远不够, 下文将给出笔者的若干教学改革思路, 以供商榷。

(一) 实行分层组班教学, 因材施教——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都是按专业自然班级来组班的, 那是把所有刚入学的学生都当成一个水平起点, 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是整齐划一的。然而一个自然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表现出的“吃不饱”和接受不了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曾做过的问卷调查显示, 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大致可分为3个等级:一是中学正规学过计算机, 对所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已基本掌握, 且操作较熟练;二是中学开过计算机课程, 但并没有系统学习,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会操作, 但不熟练;三是中学课表上有计算机课程, 但形同虚设, 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 统一分班、同堂上课, 使得老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上难以把握, 很难提高教学效率。基础好的学生再次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 基础差的学生则感到教学内容太多, 负担过重。老师在组织教学上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此, 实行分层组班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测试, 按照成绩划分不同的层次, 根据相同层次进行组班教学, 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本门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 分别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分层组班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符合教育规律, 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进度和组织教学内容, 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二) 调整或编制合适的教材——关于教学内容的思考。

目前, 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科学出版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二是Windows和Office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内容与学生在中学学习的计算机内容差不多, 学生被迫重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没有太大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也存在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所以, 教学内容的调整非常必要。具体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呢?按照现状与中学内容重复肯定是不可行的。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部分同学对计算机接触甚少, 所以完全抛弃现有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也是不可行的。所以,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权衡, 选择或者编制适合我校学生的可行的计算机教材。

(三) 利用网络机房授课, 提高教学效率——关于教学方式的思考。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的初级阶段, 大多数时候, 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听和看。另外, 上课是在教室进行, 上机则是在机房进行, 学与练不同步, 教学效率较低。如果在计算机机房配备投影仪、视频展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可以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安排在计算机房进行。这样, 教师利用投影仪边讲边演示操作,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 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一方面可以使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合理调整授课重点、难度, 更加灵活地掌握课程进度, 另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看似很简单, 但是要真正把它讲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这门课程开设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唯有与时俱进, 不断积极地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这门基础课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对于学生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整体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给出了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几项积极探索, 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案例驱动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上)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何聚厚, 田娅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整合;均衡;多元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待转数量巨大,培训任务重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第一大省,2013年年末总人口为10601万人,比2012年增加58万人,常住人口9413万人,比2012年增加7万人。2013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4123万人,比2012年增加132万人,增长3.31%;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8%,比2012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平原、山地和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6%、26%、18%,人均耕地1.21亩。人均耕地面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少,形成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将处在战略性结构大调整过程中,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但是依据河南现有的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下降、经济环境转型、农民文件技术素质不高和等基本情况,在新时期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保障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多种形式、覆盖面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而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农民受到更好的教育为年轻农民寻找非农业工作创造了条件,因为他们大概能靠新获得的能力到农业部门以外去赚更多的钱。因此,通过培训可以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遇到限制因素之一是来自于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不高的难题,只有对其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和社会融入等方面培训,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2] (如表1),更好的适应“三化”和产业升级进程中的客观要求。近些年来,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和劳动力资源的大省,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见表2),出台相关文件,制定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当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足、培训资源分散

通过对中牟县5乡10村1000名农民工随机访谈发现,95.4%的受访农民工认为急需技能培训,有了技能,才能挣更多的钱,但 25.2%的受访人根本不知道政府主导的相关培训,即便知道,也有23.5%的受访者不清楚具体的申请程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人力資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这一方面说明培训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培训市场的管理混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行补贴政策缺乏法律保障。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部门成立了各级各类农民转移培训机构。更有甚者,一些机构在根本不具备基本培训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套取培训资金,在不能保证培训内容、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情况下夸大宣传吸引生源,导致农民参加转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10%的受访者不看好转移培训的原因之一。

2.培训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职业培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省内大中城市,而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城镇,多数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培训所需设施、设备,培训教师来源单一,缺乏实践锻炼。

以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项目为例,农村人口绝对数和相对数在全省都比较大的开封和南阳却都只有1个。况且开封经济发展条件有限,财力不足,市、县级财政要积极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很困难。

3.转移培训需求多元化

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促使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指80后、90后出生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据河南省共青团统计,新一代农民工具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占到了70%左右,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对职业培训有着更高的要求。老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外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求生存,因此针对他们的培训层次较低。因此,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应该是动态的、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也要重视其在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基本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在产业升级,沿海产业不断向中部转移新形势下,返乡创业蓬勃兴起。一些在进城务工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在政策的扶持下,凭借多年的就业积累和对家乡的了解,选择回乡创业。因此,我省在劳动力培训过程中也要积极培养学员的创业意识。

劳动力本地转移比重增加。随着国家由东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还有农民工拖家带口,“离土不能离乡”的顾虑,农村劳动力选择本地就业者比重逐步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培训课程的开设要与转移就业区域流向和就业岗位等因素密切联系,促使河南省各地区劳动力在培训课程的设置、师资培训等环节做出相应的改进。

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提高意识

农民工对转移培训的意义、作用、国家政策等认识程度,取决于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从农民工自身来看,培训成本不仅包括培训学费、食宿费、交通费、中介费等直接支出,还包括培训中和后续所产生的机会和间接成本,如误工费、迁移费用、职业变更费用等。巨大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城市融入问题,降低了农民接受转移培训的意愿。因此,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使全社会和转移农民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培训舆论环境。从国家层面看,相比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立法。发达国际往往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作为基本国策,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地位、内容和保障条件,规范政府有关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根据我省的情况,现阶段,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大力宣传转移培训的重要性,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

2.整合资源,规范办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多,涉及范围广,负责部门多且缺乏统一管理及统筹规划,培训效能低,培训效果难以保证,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体系。因此,必须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推进,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统一管理、优势互补的局面,从而达到农民、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三方满意。这也就需要整合管理资源、补贴资源和培训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整合管理资源指的是建立统一的培训管理或培训协调机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多头管理的问题。其次,整合补贴资源是指统一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补贴,简化补贴程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最后,整合培训资源是指由政府出面整合和规范各类培训机构,包括政府部门直接建或合法建立的各种培训机构,也包括不同层次的成人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地方经济,根据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基本技能培训、高级技能培训和特色技能培训等培训体系,制定规范实用的培训目标、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规范办学,提高受训农民专业过程中的就业竞争力。

3.倾斜到位,振兴全省

河南省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农村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市、农业大县的发展快慢直接影响河南全省的振兴速度。因此,对这些地方要进行倾斜,并且到位。一是市、县级财政积极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并建立预算支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长效机制下,省级财政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增加“雨露计划”名额。围绕增强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实施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工程、贫困家庭劳动力扶贫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组织社会力量实施企业就近就地培训就业工程。三是增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名额。根据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对后备技能人才的需求,发挥技工院校培育后备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作用,对这些地方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士兵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四是鼓励、扶持“培训一转移”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公司,增加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数量。

4.落实政策,扶持创业

充分发挥带动就业的创业作用。一是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根据创业不同阶段需求和创业项目特点,开展“创业意识+创办企业+创业实训”系列创业培训。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手续,积极向他们提供信贷支持,尽量扩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贷款、抵押担保财产的范围。三是落实优惠政策。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登记注册以后,政府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扶持期,实行税费减免。四是加强宣传表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返乡创业人员,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設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第2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基金来源:本文系王蕾主持的“河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就业问题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393)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小学美术的审美教育的反思 篇7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教育 问题反思

一、审美教育缺乏系统性。

因为审美教育是近年来才刚刚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没有系统的教学案例可以参考,所以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因为审美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大多数的学校也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也正是这种不重视,导致审美教育进步比较慢,这样反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里面,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二、审美教育缺少课程说明。

审美教育方面很少有相关的书籍,即使有,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准确的课程模板。导致很多老师都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导致审美教育的失敗。严重打击了老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增加信心,那么审美教育形成规模也是指日可待的。这需要教育家、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加大对审美教育的投资,让它成为我们小学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个数学、英语“当道”的时代,审美教育想要从其中“分一杯羹”,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

三、审美教育文化的不适应性。

因为审美教育是从国外引进的,是我们像西方学习的一个典范。所以在此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参考国外的一些文献、一些国外的案例。但是在多数人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体系的不同。这样就造成了教育方法不适应,甚至出现排斥的现象。就像是我们移植器官一样,一旦不适应,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同学们对审美教育不理解。

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审美教育,所以对其作用和功能并不理解,这样重视程度就不够。甚至把审美教育当成了一个可以玩耍的科目,这样就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

审美到底是什么,只是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只是东西好坏的判断吗?并不是这样,审美教育也包括价值观的教育。现代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拜金主义”、“外貌主义”等等。而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要从小学开始,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避免追求外貌的美而丢失了自己。

五、审美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没有真正进入同学们的生活。

审美教育现在还只是理论,所以大多数学生接触它只能是在课堂上。但是审美是一种生活经历和生活能力,如果不加以使用的话,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永远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要将审美教育生活化突出其生活的作用。

六、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心台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好让学生准备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的一些复习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使学生完成有创意的飞行棋,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美术作业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飞行棋愉快的游戏,既巩固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美永远没有固定的表达。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分辨绘画技巧上的好坏,画面的美丑。他们绘画寻求的是与其他人的与众不同,用孩子的话说:“我有……你没有……”。同样一个事物他们可以画成不同的形态,甚至添加自己想象的不同东西。这正是发散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采取举一反三的练习法。形成竞赛,比比看同一个课题谁画出的图案较多和别致。如:人美版二年级第四册《拓印树叶真有趣》④这课,我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相关视频等素材,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讲解。先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多种多样不同的美丽树叶,在分析它们的形状、色彩、叶脉的天然美。它像什么小动物呢?在这树叶上添加,画些什么它能变成什么呢?学生思考结合这些树叶的不同形状,再用不同的线条、色彩进行添加再创新画作。我又给编了儿歌:“枫树的叶子像鸭子的脚丫,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老鼠刺树的叶子像蝙蝠,椭圆形的叶子像小兔子的身子,有的树叶像小鹿的犄角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可用树叶的形状添加绘画作画,也可以用不同树叶的形状拼画。兴趣盎然的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思路开阔,在统一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创意,都想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小点子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好、中、差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互补,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表述能力,在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潜能。达到素质教育整体提高的目的。

总结:审美教育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扫清亲近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发挥其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滢.激发美术兴趣,培养审美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2)

新时期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篇8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对其他国家来说, 我国农村人口较多,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及其不平衡以及很多历史因素造成的客观条件, 导致了当前我国存在着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的局面。除此之外, 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提高, 逐渐向现代化生产转变, 和传统相比, 需要的劳动力就会更少, 因此也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如果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开发和利用,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这一点来说, 充分妥善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为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其它意义。

1.1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国的农村土地面积庞大, 农村人口较多的现状决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会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矛盾。就目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来说, 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差, 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 农村的发展较为落后”。产生“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冗余, 冗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导致了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 加上技术和精力不能成规模投入, 导致农业存在着小规模经营, 从而使农村生产率下降, 使农村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但是,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条件、有步骤的转移, 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会大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手段, 从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几年来,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增多, 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客观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求, 而且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对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1.2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农村的小康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应当地要解决好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但是, 就目前来说, 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生产力不高, 农民的收入有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满足小康社会条件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 就要切实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大规模转移, 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加强城乡之间的连接, 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农村经济发展得又快又好。

1.3 有利于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 对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各部门间的合理流动以及向二三线产业的合理转移, 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优化二三线产业结构, 比如牧、渔、林等, 同时还可以壮大农村的服务产业。除此之外,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 使农村劳动力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之后, 可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进而促进城镇化建设, 使农村和城镇的发展得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城镇做为农村服务业和工业的载体, 对科教文卫事业以及娱乐产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为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 加速金融、通信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建设, 使农村紧跟现代化的脚步, 促成现代化农业的建成。

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组织不够全面

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 但是分布较广, 流动性较强, 再加上宣传不到位,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不过细致。导致难以集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除此之外, 由于很多劳动力意识落后, 没有充分地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实力进行了解, 不愿意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从而使各个培训机构很难组织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参加培训, 培训覆盖面积不广。

2.2 培训者和受训者都存在着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偏差

一方面, 培训机构只是出于培训任务, 对培训的目的和理念没有深刻认识。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 目的是为了增强剩余劳动的素质和知识技能, 让剩余劳动力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 进而推进先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需要劳动力的地方转移, 实现二次就业, 从而实现城乡地区的统筹发展。但是由于培训者的认识不到位, 只是机械地完成培训任务, 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导致在培训过程中方法不到位, 对政策的解读不够全面, 不能很好地向农村剩余劳动力说明相关情巧一知半解, 造成了对培训最初目的的偏差。另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培训的认识不正确。大多数都是村干部组织报名和是指派, 还有的纯粹是从众心理, 看到别人去培训, 自己也跟着去, 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提升自己的机会, 仅仅把这次机会当做一次享受的福利, 进而浪费了培训机会。

2.3 培训与转移就业、职业技能考核衔接不够

很多地方为了完成培训任务, 随心所欲地开展培训工作, 缺乏前期的调研, 没有对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 没有针对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开展相应对口的专业, 从而导致培训没有凸显出具体实效。对于培训机构而言, 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对于培训的场地和师资配备没有进行整改和优化, 培训时间较短, 缺乏相应的实践评价, 从而让劳动力转移培训趋于形式, 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

2.4 政府推动型培训机制存在问题

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政府动用自身的职能进行行政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培训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很多地方政府采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介入模式过于泛化和指标化。通常都是以下任务、做指标的方式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 直接导致了政府大包大揽, 存在越位和错位的现象, 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没有达到具体要求。存在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指标而培训的现象, 很多培训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而没有根据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有效地培训。同时, 这种培训模式会导致受训者的依赖性加强, 客观上增加了政府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严重的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包括农办、水利、林业以及科技等领域都有严格的培训任务和培训模式。导致了投入的资金分散, 管理分化, 部门的利益倾向严重, 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 使培训更加混乱。从而客观上导致了培训客体的运行成本, 体制流失, 财政困难, 受训者也没有得到切实有用的技术信息。

3 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思考

3.1 加强培训宣传, 引起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注意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项惠民工程, 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 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首先, 政府和培训部门要加强培训的而宣传和引导, 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视, 强调劳动力培训转移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剩余劳动力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端正心态, 把握培训机会, 提高自身的二次就业能力, 加强舆论引导, 进而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

3.2 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跟踪调查, 实时监督

在培训的过程中, 建立培训前、培训中、以及培训后的跟踪调查及反馈, 及时了解培训动态。在培训前, 对地区的进行摸底调查, 清楚了解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 包括文化水平和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情况等。在培训中要建立考核和淘汰机制, 让受训的劳动力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对培训中考核不过关的要予以淘汰,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促使学员端正心态, 从而深入学习。在培训完毕之后, 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要及时认真地组织验收, 组织社会实践, 强化技能, 引导劳动力的择业就业, 使培训的效果得以显现。

3.3 对受训群体进行分类, 加强分类培训

同一个地方的剩余劳动力呈现出水平、素质多元化的状况, 因此, 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不可能在同一水平上。所以, 在培训中, 要对受训人群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的群体, 坚持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使培训的内容符合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在新时期,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加强剩余劳动力的专业和农内就业有很大的意义。所以, 对于向外转移的人群和农内就业的人群, 所培训的时间、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分类培训更具针对性, 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受到的培训更加符合当前市场和人才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

3.4 建立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培训机制, 持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因此, 在培训上也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后续培训机制, 才能使农村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 从而从事农村的后备劳动力。整体上来说, 要充分结合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职业机构整合等渠道, 集中、系统地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的培训。

在农村的教育体系中, 要适量增加职业中学的数量, 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的投入, 提升教学质量, 使学校成为培养农村高技能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 增强对职业学校以及农广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 使培训技术长期可持续存在。除此之外, 在城市中的一些附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投入, 包括试验性学习和技术教学设备的建设, 开设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 使培训多样化, 满足不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从而全面提高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时效。

结束语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 也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因此,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是当前就业形势的客观需求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在新时期, 要满足经济转型和农业转型的条件,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促进我国“三农”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 使得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 为加强农业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 缓解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劳动力转移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知识技能, 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工作的需要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 要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时效。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的实效进行相关研究,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效

参考文献

[1]董李.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本化及其转移中的教育培训作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5) :100~106.

[2]张竺鹏.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现状与实施对策[J].职教论坛, 2005 (28) :29~33.

[3]曾丽.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01) :67~69.

[4]黄华英, 刘纯阳.湘西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88~91.

[5]龚敏健, 黄晨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45~52+58.

[6]王万山.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1) :32~37.

[7]孙秋, 崔嵬, 周丕东, 张佩.毕节试验区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D].贵州农业科学, 2011 (12) :262~267.

新时期师德价值体系的哲学反思 篇9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关于教育的思想》一书中说过:“教师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引航者, 必须具备高尚的德行和品格。但在漫长的教育史发展历程中, 每一个时期对教师的社会职业道德诉求却存在一定的异同, 因而千百年来, 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和社会学者探讨的常新话题。

笔者从哲学的视角出发, 剖析了传统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和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新时期的变化, 从角色转变、人格示范的建构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诉求, 以期望借此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从哲学的视角来反思问题, 注重从问题的前提性来审视问题, 黑格尔说过:“反思你的预设。”哲学的审视问题就是反思问题是什么, 怎么样以及如何解决和实现问题;我们从哲学的视野来思考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发展的漫长历史中,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是什么的问题, 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众多回答, 它们从不同的维度诠释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1.1 道德权威说。

中国古代荀子认为教师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主张为师必须“尊严而惮”[1], 既要有尊严, 又要有威信, 如此才可以“化性为伪”, 通过教育使人性由恶转化为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 人的道德发展的本质就是学会运用意志力量服从外在权威的过程, 而教师就是社会权威的代表者。教师的职业道德从人的道德塑成角度来说体现在对学生的道德权威塑造方面, 教师既要“通其业”, 又要“成其道”, 韩愈认为,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通其业, 成就其道德者也”, 合格的教师应该能承担学生通其业和成其道的双重职责。

1.2 讲经中立说。

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存在以讲经和育人为己任的两种老师, 通俗的讲就是“为生存而教育”和“为教育而生存”的两种老师;讲经式的老师只管教书而忽视学生有意识影响个性的教书匠, 在中国教育经书中虽含有经邦济世、为人修身的法则和道理, 但经师不践行其道, 他的职能只限于教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教师只重视教书, 而忽视道德的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一个中立的空间。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价值观, 毋须尊重任何权威。他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自律能力, 但在这种讲经中立的模式下, 教师自我的道德水准也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提升, 同时, 这种讲经中立说, 容易导致价值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 不能够达到教育的真正价值标的。

在教育史的漫长发展历程中,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功能可以说众说纷纭, 除以上两种外, 还有结构促动说等, 从中可以看到在传统教育发展中教师职业道德所体现出来的共性内涵。

2 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教育规模逐渐扩大, 体制日趋复杂化, 在“为生存而教育”和“为教育而生存”的不同职业道德诉求中, 现代的教师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矛盾。

价值观的困境——科技发展、经济的搞活, 新思想和新观念层出不穷。各种形式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着学校教育。教育在一个国家中是备受关注的, 教师从这种崇高的期望中得到了精神满足, 但职业的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该职业所带给当事人的精神价值, 还取决于其物质价值, 但在现实生活中, 教师职业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却是分离的, 这就大大降低了职业的自尊感和优越感, 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自我定向能力较差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 个人价值观也在动摇, 面对复杂冲突的价值取向困惑不解, 陷入了困境。

角色的困境———作为教育者面对不同期望的规范取向和自我取向而产生相互矛盾和困惑, 同时教师作为自我的角色认知也会产生希望看到的自己角色扮演成果与现实中呈现的因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教育者本身也会面临在不同对象面前如学生和同事之间角色的差异, 教师角色行为由此表现出一定的冲突, 甚至会产生双重人格, 当然这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认知教师角色的困境, 在新形势下, 在多种价值观的充斥下, 教师面对多种对象产生的困惑和迷茫的挑战也更严重, 作为教育者, 这种不同的双重人格冲突变得越来越明显。

3 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时期的变化和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所处于的困境, 笔者从哲学的视角出发, 从角色转变、人格示范等方面思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建构的问题。

3.1 人格示范———教师是创造美的人, 拥有美的人格, 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灾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危难时刻舍生忘死, 坚守岗位, 展现出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而与之相对的“范跑跑”弃学生而跑的极端个人自由主义, 遭受到全国人民对其失德行为的唾弃, 不仅是对他丧失教师基本道德的谴责。因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应重视教师正确人格的培养, 率先垂范, 教育并不意味着教人们知道他们所不知的东西;教育意味着当人们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 教他们怎样做。在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怎样待人接物, 学习到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和品行优良的人接触, 可以促进我们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从教师的品格和行为中学到的东西, 比教师所教的东西更多。”[2]“人格”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构建核心。

3.2 角色转变———我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会期望的结构、内容和性质对教育者角色行为表现起客观导向作用, 期望发生质的变化, 行为方式也相应发生质的变化。因此, 教师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要求, 及时更新角色形象, 主动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要与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 新的教育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发展意识相适应, 要从保守型、封闭性和绝对权威型角色等为特征的教师角色转变为创造型、多元型和平等型的角色形象。

3.3 构建新时期师德体系的价值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重要的

转型时期, 信息化、全球化的凸现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使中国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能否受益于这些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育大发展程度, 而教育的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支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队伍。从根本意义上说,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也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完善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专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相信在新形势下, 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学者对师德的关注和重视下, 行程于几千年漫长教育发展征途中师德价值体系会越来越健全。

摘要: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师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而人的本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使师德成为恒古而常新的话题。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 剖析了传统师德体系及其面临的困境, 从人格示范、角色转变等方面建构了新时期师德价值体系。

关键词:师德,哲学,师德建构

参考文献

[1]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上一篇:生活给我的启示的作文下一篇:代价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