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共7篇)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它既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建设、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也是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石,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工程。根据《吉首大学科学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和修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生态学科创建于1992年,1995年获得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进入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经过10余年的建设,在学科方向、队伍、平台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未来发展和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

通过最近几年的调整,目前生态学科主要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设和发展:

1、植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立足武陵山地区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在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调查、评价与种质采集整理;重要濒危植物的保育生态学研究以及特色资源植物产业化应用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植物生态学相关理论,为该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已在濒危苔藓植物保护生态学、武陵山区种质资源和区系以及资源植物的发育与应用生态学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动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食物营养组成、动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特征等相关领域,重点开展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以及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工作,为进一步验证、充实和完善动物营养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为武陵山地区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东方田鼠、家禽营养生态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3、微生物生态学方向

本学科方向以环境微生物、污染微生物以及畜禽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适应机制、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揭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污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以及畜禽病源生态学研究,已在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区系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以及病源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开始形成特色。

(二)学科条件进一步改善

通过争取各方支援、资源整合等方式,目前本学科拥有“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湖南老爹农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南省产学研基合作示范基地、与湖南湘西群博公司合作共建“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中科院会同国家生态试验站建有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生物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另有合作企业4家、野外研究基地3个。队伍方面,已汇集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人员2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有博士学位者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青年骨干教师6人。

(三)已取得一批有影响成果 学科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生态学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鉴定成果9项,并有4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植物光合作用、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等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主要不足和差距

面对新世纪对地方高校的新要求,本学科较之省内一流水平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层次尚低,学科资源整合力不够,优势发挥不显著;争取研究经费渠道不广,研究经费相对不足,高级别项目难以有较大突破;学科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尤其是高级别研究成果,研究奖项、论文等数量明显不足等,尚有待今后加以改善。

二、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吉首大学关于学科建设的规划定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立足区域、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升水平”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与培养人才并举、基础与应用并重的方针,通过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吉首大学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将我校生态学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将我校生态学科建设成以解决区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学问题为主要目标,省内一流,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三)具体任务

1、学科方向:本学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水平深入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巩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污染生态学、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方向适当扩展,同时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研究队伍:学科队伍稳定在30人左右,其中教授和博士超过50%,省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0-25人。达到我省高水平研究团队的总体势力。

3、研究条件: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50台(件)。新建学科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3-5处、与企业共建技术工程中心2-3个。新增图书资料2000-3000册。增订外文期刊5-10种。

4、学科平台:本生态学科由现在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学科平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获得“优秀”的基础上,获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植物学”、“动物学”获得硕士点;试办《生态科学论丛》交流期刊。

5、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研究经费500-800万元;鉴定成果6-8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发明专利10-15项;出版著作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6、人才培养:培养硕士50名,联合培养博士3-5名,支持本校有关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和科研技能训练。

7、学术交流: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3-4次,每年有一定数量人员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有一定量专家来校讲学。建立与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有关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机制。

8、管理服务:优化资源结构配制,建立健全学科管理规章体系,建立生态学重点学科网页。

(四)发展思路

未来四年内,生态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省重点学科评估验收指标为指南,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为目标,以硕士生教育为依托,以(博士点以及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申报为契机,瞄准生态学发展前沿趋势和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建设内容

1、学科团队建设

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因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尽管本学科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和办学条件交好的重点学科之一,但由于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不够,加之高级别研究成果、成果奖项、论文等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本学科未来四年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生态学为我校正式遴选博士点计划学科,对学科带头人将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带头人李菁教授是国际苔藓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121”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已连续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接承担植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并与动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李俊年教授、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带头人恩特马克教授共同组成了本学科带头人团队。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学科带头人的访问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使充分发挥其带头人的作用。

(2)学科队伍的组建与优化:虽然生态学科现有人员共24人,但具有生态学背景以及直接从事生态学研究者大约只占1/2,这种情况对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为不利。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开放思想,通过学科政策支持、方向引领、专家评估、考核等手段,使更多基础扎实、水平较高而有志于从事生态学事业的学者能够加入本学科团队,实现学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切实发挥其在生态学科中的作用。

(3)学科团队的培植与提升: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将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培训(重点是参加与中科院以及国内外重点大学学科交流性的业务培训)、教学(重点是承担精品课程任务,指导研究生等)、科研(重点是组织全学科协同的纵向项目和服务地方的横向项目),来训练和提升学科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达到省级学科团队的总体水平。为进一步支持本学科建设,将聘请3-5名国内外生态学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以指导、参与本学科工作。

2、学科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科目标的重要保证。未来几年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1)按照省重点(建设)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内涵,逐一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期满评估“优秀”,顺利进入重点学科行业;(2)按照学校博士点计划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力争在2012年获得博士点;(3)支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按期建成、运转,并获得优秀的验收评估结论,顺利进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行业;(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在2009年申报和新增为新的硕士点;(5)支持“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开发方面的功能。

3、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在建设规划期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人才培养问题。

(1)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生源(特别是发挥导师的作用),改进招生方式(放开考生提前跟读、实行按导师招生)和提高研究生待遇(加大研究生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等,吸引更多更优秀学生报考我院,达到年招收20人左右的目标。

(2)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完善有关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从制度上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灵活研究生选课和英语过级规定、开辟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研究生科技竞赛、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论文答辩条件等。

(3)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指导整体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不能偏离生态学培养方向,二是要有充足的培养条件(课题、经费等)。在指导方式方面,将根据实际情况,改“合作带”的指导模式为“合作带和隔年招生”相结合的指导模式。根据需要,探讨与其他高校导师合作指导的新模式。

4、科学研究

(1)科研立项:四年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课题10-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7项;省级课题15-20项,其中省自科基金7-9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12项;地厅级项目20项;学科自立项目12-15项;横向合作项目10-15项。

(2)研究经费:四年期间,争取经费500-800万元,其中国家级自科基金项目经费100-150万元、国家部委项目80-150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30-50万元;地厅级项目100-130万元;配套及其他横向经费150-200万元。

(3)成果、专利:获得省级鉴定成果6-8项(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省级科技进步奖4-6项(其中二等奖1-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励4-6项;申请发明专利10-15项(获得授权10项)。

(4)著作论文:出版科研著作6-8部、教材8-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300篇,其中三大索引20-30篇,国内核心期刊100-150篇。

5、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检验科学成果的舞台,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最佳场所。通过举办与参与学术交流会,发表论文和热情讨论,目的在于得到同行专家的评价和认可。在科研成果进入科学交流体系的过程中,能提高学者的名望,其科研成果亦容易在刊物上发表,并迅速引起同行的注意。另外,举办单位通过介绍其研究成果、科研条件、科研队伍和日前承担的科研项目,能极大地提升其知名度,为未来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学术交流有关机制。

(1)学科成员学术报告制度:各学科方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每年均应积极参与或举办相关专业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交流会,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学术报告;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或在职研究生导师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最新研究工作及其进展。

(2)著名专家讲学制度:每年邀请3-5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报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指导本学科建设,促进本学科水平的提升。

(3)学术会议举(承)办制度:每年举办一次省级以上国家级或国际性学术交流会,通过承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扩大影响和寻求合作与支持。

(4)由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各学科方向组与该研究方向研究生每2周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主要由研究生介绍其工作进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生态学科依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及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科依托的实验室主要有(省部共建)生物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以及(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上述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实验室正处于建设实施阶段,因此在规划期内,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立省级重点课程1-2门,校级重点课程3-4门;建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课程,逐步开展网上教学;出版教材和教学辅导用书6部;实现学科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双语教学;尽快落实和完成(部省共建)生物专业实验室、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

(2)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加快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使尽快建设到位和发挥作用,同时新建立3-5个教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也须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资源重组、优化,探讨集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所有实验室均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放,为科研创新和快出成果搭建平台。

7、对省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1)对省内同类学科的带动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生物学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死亡。人类居住环境的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枯竭以及加速的城市化和资源开发模式的不断增长,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近几十年来,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和解决,现代生态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研究层次正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日新月异,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而决定了它是一门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

就省内来看,尽管已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5个,但生态学只有我校一个。建设好我校生态学科,无疑是抢占先机,不仅对我校服务地域产生巨大影响,对我省同类学科建设产生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省在全国生态学科领域学术地位作用重大。同时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扩充、提升、发展,最终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新增列为博士点学科,提高我省生态学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2)对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在生命科学与环境专业和学科群中,生态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林等专业的直接支撑学科,决定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好生态学科无疑对我校上述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作用。生态学又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交*学科,是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生态人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新的生长点,建设好生态学,对环境科学、民族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都将直接应用到农、林、牧、渔、环保、旅游等诸多领域,建设和发展生态学对提升我校服务地方能力至关重要。

(二)安排 1、2008年12月~2009年11月

(1)修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聘请学科指导顾问和客座教授3-5人;(2)组建生态学创新团队,选送学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3)“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到位,并顺利运行;(4)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申报硕士点,创办《生态科学论丛》学术交流期刊;(5)协助共建单位制订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配合基地开展有关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20-15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1-2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3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2-3部、教材2-3部;(9)承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3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1-2人次。2、2009年12月~2010年11月

(1)申报生态学省级创新团队,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验收,创办《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期刊,新增合作研究基地1个;(3)协助制订植物学、动物学建设与发展规划及硕士生培养方案;(4)与共建单位密切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5)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2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40-180万元;(6)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省级奖励1-2项;(8)发表学术论文50-8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40篇,国外5-8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3-4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3、2010年12月-2011年11月

(1)制订创新团队建设方案,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2)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本学科的评估验收,确保达到“优秀”水平,正式进入省重点学科行业;(3)以“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式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平台的提升;(4)启动“生态学”博士点申报工作,支持植物学、动物学硕士点招生,落实硕士生培养方案;(5)协助共建单位做好“南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迎接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工作;(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60-20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5项、获授权2-3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60-9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5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3-4部、教材3-5部;(9)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4、2011年12月-2012年11月

(1)迎接创新团队建设中期评估,选送方向带头人或骨干1-2人到国外或重点大学访问交流,引进或晋升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人;(2)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工作班子,正式申报“生态学”博士点;(3)制订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落实有关建设任务;(4)支持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申报新的硕士点;(5)协助共建单位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关工作,对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进行评估、验收;(6)申报获得国家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2-3项),省级、地厅级及横向项目若干,总经费180-220万元;(7)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8项、获授权3-5项,申报地厅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获得省级奖励2-3项;(8)发表学术论文80-100篇,其中国内重要期刊60篇,国外8-10篇(SCI收录),出版著作4-5部、教材5-6部;(9)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或者重要工作会议1次,参加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4-5人次,或国际学术会议2-3人次;(10)迎接学校对本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更新观念

通过学科依托单位组织管理,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明确学科建设的特色意识(领先意识)和全局意识,认真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合力。

2、进一步强化学科工作的组织管理

(1)建立学科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责、权、利,使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系和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和实施作用。同时还将建立学科咨询专家顾问机构,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逐步转变为行政领导、专家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建立学科工作考核制度:通过修订学科建设与科研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科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以定性和定量为依据的学科和科研考核办法,启动调节杠杆。对于特别优秀的方向将予以上浮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下浮、停止支持直至调整带头人和重组队伍。

(3)加强对学科的指导和监督:按给学科各方向下达相应的建设指标(培养计划、科研等),相应地也要下达经费使用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年底考核并实行一定程度地滚动,使学科建设经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对科研的组织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尤其是高级别纵向课题和大经费横向课题,使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大对在研课题的支持力度,根据立项课题份量在资产配置、人员配备、指标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课题结题的关注和监督,特别是要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申报、专利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两条腿都能站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5)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术交流的机制,促使“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导师”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形成。争取承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要使学术交流成为全校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寻求国内外合作,特别是要用好中山大学对我们的对口支持,搞好与我们有良好基础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的合作关系,努力开拓合作领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在省内的竞争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通过稳定(关键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共享(社会人才)等方式,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学科队伍,发挥人才应有作用,其中特别注重将带头人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着力培养“有匠心无匠气”的名师,极力营造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4、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大学灵魂,学科建设更应强调学风建设。要改变少数将重科研轻教学与重教学轻科研的极端状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个人轻团队、重利益轻道义、重名誉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公关轻工作等不良风气。加强学风建设,必须(1)靠正面宣传、教育,强化意识;(2)靠开展活动,比如学术报告活动、科技节活动、学科优秀成果评选等,营造氛围。(3)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改进方法;(4)倡导学科成员发扬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优良传统,树立榜样。

四、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

(一)本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与依据 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由省教育厅拨款的学科建设项目费用(每年10万元);二是学校按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每年10万元);三是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四是学校博士点建设专项。

(二)基金使用意向安排

1、各项资金均按立项单位经费使用有关规定,实行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人委托学院负责人)责任制。

2、省拨学科经费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执行。学校配套经费及其他途径筹集经费中,科研费用(实验材料费、分析测试费等)占总经费的40%;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及出版等费占总经费的20%;学科管理、图书资料、文印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差旅等费占总经费的20%;举办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专家教学等费用占总经费的20%。各项经费主要用于:(1)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图书资料、计算机软件、仪器设备购置;(2)(学科正式立项的)课题科研测试、实验材料消耗等;

(3)实验室和研究场所改造、装修、添置办公用品及学科基地建设等;(4)与学科建设有关的申报、评审咨询、材料打印、网站维护等费用;(5)举办生态学专业学术会议,参加生态学学术交流活动及短期培训等;

(6)专利申请、成果鉴定与发表出版费用,重点资助著作(需纳入计划)以及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Oikos》、《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的出版费;

(7)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其它开支。

五 预期建设成效分析

经过四年的建设,我校生态学科研究方向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平台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科队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达到省一流学科的总体水平。

1、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科学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经过四年建设,学科的科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每年将获得3-5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80-120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出版学术著作3-5部。在开展科研的同时,技术研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预计每年可将鉴定成果3-5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5-8项,并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切实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人才培养功能

经过四年的建设,学科人才培养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科所依托的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办最早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学科和科研平台较高。由生态学直接支撑的本科专业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旅游管理等,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学科特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旅游专业的行业特色也十分明显。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无疑可为上述本科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及硕士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除了培养本学科梯队人员提升水平以外,预计每年还可为200多名学生提供研究技能训练,培养“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5名左右,接受一定数量非学历培训,并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

3、社会服务功能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2

党的十七大提出,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这是全国人民一项非常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和责任。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 这是党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如何在现代林业中搞好生态建设, 显得越来越重要。

2 现代林业的生态建设分析

2.1 加快城乡绿化和提高城乡森林的生态功能

园林绿化 (城市森林建设) 是城市 (城镇) 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四旁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造林绿化对改善城乡生存环境, 增进人们身心健康,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1月8日,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 对城乡绿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加速推进造林绿化, 努力改善生态状况, 着力推行身边增绿。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 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生态建设, 不能光让林上山, 还要让林进城、上路、入村、进校园。把城市森林建设延伸到乡镇、村庄和校园, 努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 确保生态永续、确保发展永续、确保宜居永续、确保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生物生境的分割与破坏等, 都严重损害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件。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肺”, 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吸收城市污染物、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大气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建森林城市既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升生态优势、打造低碳城市、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发展森林城市, 正是让森林担当起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重塑生态文明的重任。

2.2 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全面加快生态林业建设, 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与发展, 生态、生产与生活的和谐统一。根据生态建设需要, 优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布局, 扎实开展生态公益林扩面工作, 逐步把重要江河上游、重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是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 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纳入生态公益林范围。同步抓好补偿资金的发放和管理, 加强公益林建设和管护, 通过实施对针叶林的阔叶化、彩色化、多样化改造, 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充分发挥公益林在应对气候变暖、缓解温室效应、发挥固碳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巨大作用。

2.3 发展碳汇林业 打造低碳环境

建设低碳环境的核心是生态建设。所谓生态建设, 是指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 以此增加碳汇, 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 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是应对气候变化、引领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选择。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每公顷森林每天吸收CO21t, 释放O20.73t。因此, 植树造林被称为“碳汇银行”、“碳汇林业”、“碳汇经济”, 是“碳吸收”最有效的手段。

(1) 着力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措施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加快大径材、珍贵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以松、杉等针叶林为重点的中幼林抚育改造和林相改造步伐, 加快森林阔叶化进程, 提高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比重, 优化林分结构, 提高森林质量。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碳汇功能、建设低碳城市中重大而特殊的作用, 我们应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 提高森林质量。

(2) 全面加强碳汇林业宣传和培训。

结合举办形式多样的碳汇林业主题活动, 全面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的科普知识宣传和专题培训。通过舆论的宣传和引导, 提高公众关注气候变化和碳汇林业的责任意识, 让更多的人了解碳汇基金和支持碳汇林业建设, 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热爱生态事业的有识人士加入到碳汇林业建设中来。

2.4 实施兴林富民工程, 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切实将兴林富民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落脚点, 将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统筹同步推进, 大力实施兴林富民工程, 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促进传统林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林农转产转业。提升原生态理念, 着力发展林区替代产业。以原生态为核心理念, 以兴林富民示范工程为总抓手, 大力推进林区替代产业体系建设, 引导培育和加快油茶、竹、茶、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特色高效林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油茶等高效经营技术, 全面实施油茶等高产示范园区项目建设。

3 结语

广东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着力加快林业发展, 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林业产业持续发展, 城乡绿化面貌明显改观, 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省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 针对优化生态、气候等发展环境的需要, 进一步培育发展林业资源, 增强固碳和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实现“兴林富民”, 进一步美化城乡面貌, 优化人居环境, 推进现代城市和新农村建设, 对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科学推动“5个林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指出了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内涵, 就如何在现代林业中进行生态建设, 以达到进一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推动“5个林业”发展的目的从生态功能、公益林建设、低碳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魏殿生.坚持用科学观指导当前的营造林工作[J].中国林业, 2005 (7) :43~44.

[2]周生贤.论议生态建设的林业发展战略[J].中国林业, 2004 (6) :13~14.

浅谈桉树发展与生态建设 篇3

关键词:林区资源;桉树;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65-2

1 桉树速丰林发展现状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植物,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性能好、用途广泛等特点;其木材工业特性好,广泛应用于工矿、建筑、造纸、造船、家具等,不仅可以培育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油料林、薪炭林,而且是四旁绿化和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桉树之所以在当下成为许多林场、林农造林的首选,就在于它相较其他树种有着极广阔的市场前景,见效快,用途广,它不但可用于建材中的门板、办公用的桌椅等,它还是造纸的最好材料。现在旋板加工行业的兴旺繁荣就是得益于桉树的发展。桉材销路稳定。假如是种植果木的话,不仅产量高低没有严格的保障,而且市场销量情况也是每年不尽相同,对于普通林农来说,收入是无法保障的。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桉树的种植大受欢迎,加之桉树生命力强,萌芽力强,只要前两年能及时除草施肥,就能生长得很好,桉树的种植面积就逐年扩大。

桉树会造成林地在短期内肥力下降,甚至衰退的现象。桉树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显而易见是以短期消耗大量土壤肥力为代价的,林农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长期种植桉树,而不实行轮种,也会使林地的地力下降。桉树的经营周期从4年到6年不等,这从林地经营规划周期来说是非常短的,林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桉树的种植面积,最好实行轮种,以便长期保持林地土壤的肥力。

桉树还有一个生长特点就是消耗水量巨大,在其生长过程中,必须及时补充大量水分,代谢速度快,水分蒸发也就加快,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林地局部干旱现象的发生,这对保持林地的地下水的正常含量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有说法认为桉树的代谢会使水质受到污染,但还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是桉树生长周期内,林农喷洒农药超标所致,而不是桉树的本身代谢引起的。

凡是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必将砍除经营地内的其他树种,如果桉树面积过大其他树种就会偏少,对一个地区来说都是单一的纯林一旦发生大的生物性危害将是灾难性的。现在广西桉树发展飞快,作为林业发展龙头的国有林场到目前在经营地上种植的树种90%以上已是桉树。间接上就破坏了林地的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

2 桉树种植规模剧增的人为因素

林地的规模较大,但是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统一规划的整体格局。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林地的经营形成了一种不应有的现象:归属权过分混乱。这直接导致了在林地的流转和规划中,容易发生利益纠纷,管理难度巨大。当地林业部门应当尽快把各林地的归属和种植情况做一詳细记录,开展统一规划,严格控制桉树的种植比例和面积,形成各树种协调部署,和谐发展的局面。

林农由于缺乏引资经验,只能选择种植像桉树这一类低投入、高产出的树种,否则经营就没有基本保障可言,再者林业经营风险系数较高,单靠林农筹资搞规模化合理经营有着相当大的困难,政府即使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没有传媒的大力宣传,还是很难将投资吸引进来,造成了“有林没钱经营”的尴尬局面。

以往的林地经营主要种植一些中小径材树种,桉树的径材较大,必须借助旋切技术才能较好地加以利用,旋切技术有了改进后,桉树也摆脱了以前单纯提供造纸原料的命运,主要用于板材的加工制造,市场前景大大改善,利润也有较大的提升,林农鉴于桉树的巨大经济优势,也顾不得林地的生态效益了,短期利益的驱使使现代林地的经营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地种植结构过于单一,林地利用率相对降低。由于桉树生长速度比其他树种快,生长量大,木材销路好、价格高,混交林的种植成本相对高昂,技术难度和养护难度都较单一树种林地高很多。因此,业主不愿意营造混交林。目前,各地营造的桉树几乎都是纯林,甚至是单一无性系的纯林,没有适地适树,再加上经营措施没有到位,速丰林也变成了“普通林”,给桉树产业的持续发展埋下不可避免的隐患。

树种选择单一,以生长量为主,抗性考虑较少。强风和低温是桉树种植的最大影响因素,而且沿海和内陆一些自然条件不具备的林地也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桉树,追求短期利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桉树减产比例高达30%,给当地林农的收入带来巨大损失。

3 调整桉树和乡土树种的种植比例,合理保护生态平衡

合理发展林地的资源优势,创造自然生态效益和林农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现有的条件下,其首要措施就是改变林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关注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投资林业的深远意义,林农对林地有着深厚的了解,但是苦于没有投资来源,如果能够把优势资源引入进来,不论对投资者还是林农都是不错的选择,优化林业结构是使林业健康发展的根本环节,改变独木支撑林业产业格局的模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人们长期的摸索和总结,人们对森林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比以前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忽略了其生态效应,导致近些年由于人们经营管理森林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直接导致了森林的生态结构合理性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出现了某些树种严重压制了其他树种的健康生长,长期下去,森林结构必将变得单一而缺乏多样性,所以现在人们汲取深刻的教训,更加重视森林的健康经营和管理。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这几年已开始认识到只经营单一林种存在的风险性以及对地区生态潜在危险性,出于既发展经济又尽社会责任的态度,从“十一五”末开始就确定了林场内桉树种植面积不能超过总有林面积的80%。目前除了保留原有的乡土树种松、杉、米老排、八角外,还逐年发展一些非桉速生树种,如火力楠、西楠桦、相思树等。

森林的健康效应通俗地来讲是保持一种树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平衡,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于森林的资源索取,实现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古人所讲“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情况,这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是完全有能力达到的,森林自身健康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双赢,是我们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

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不同,森林相应地可以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新型林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对森林使用价值的一次重新认识,是对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位置的重新界定,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没有具体价值度量和交易手段的情况下,采取政府补助性投入,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最有效的措施。具体是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重点保护,禁止所有天然林、人工林的采伐。对一般生态公益林可进行适当抚育经营。商品林本着“选择优等地块,集中连片,便于管理、运输,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原则,实行集约经营。

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无数事实证明,穷山有恶水,山青才能水秀,治水必须治山,治山必须兴林。对于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固然有地形和气候等客观原因,但与森林稀少有密切的关系。治理和减轻灾害程度,从长远来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本”就是大力植树种草。可以说:中国的自然环境要进一步改善,需要植树造林;中国的耕地宝贵,需要森林庇护;中国的自然环境要进一步改善,就更需要植树造林。

4 结语

参考以上的分析,发展桉树速丰林应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规模化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经济主体的投资能力;创新造林育林技术,在集约经营方面重点突破。桉树速丰林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等各方面确实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发展桉树林应有规划地推进,推行得太急更容易出现问题。对于已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相信桉树林会给未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前提是必须优化现有的林场种植结构,人工规划混交林的树种比例,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生态环境效益,不能只顾一时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特殊和独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建和.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海峡科学,2008(5).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4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作 者:郭焕成 宋金平GUO Huan-cheng SONG Jin-ping 作者单位:郭焕成,GUO Huan-cheng(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宋金平,SONG Jin-ping(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5)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5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

发展”。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

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篇6

关键词:经济特区,生态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人居环境

0 引言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 深圳的成长“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一个边陲小镇, 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大城市, 其高速轨迹,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与之并肩。在过去的30年里,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的深圳无论在体制机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发展、城市建设、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历巨大发展的同时, “速度深圳”模式也使深圳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压力:在产业经济的强劲驱动下, 深圳城市人口持续高速增长, 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 住房、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需求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呈持续高增长态势, 耕地锐减、湿地缩减, 越来越多的自然河道变为人工河道, 土地后备资源匮乏, 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 并已开始构成深圳未来发展的制约。

可喜的是, 尽管面对极大的环境压力, 深圳的主要环境监测指标、环境质量整体水平还能维持较好的水平, 近年的生态安全状况也逐年趋好, 并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奖”“全球环境500佳”等称号。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逐年趋好,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正向较安全变化方向过渡, 预计到2022年前后深圳将基本达到生态理想安全水平[1]。

1 深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亲近自然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城市化程度越高, 人越怀念自然。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下一轮国际竞争将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之一, 深圳未来仍将继续担当我国新一轮发展改革的先锋角色。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深圳“一区四市”的新定位, 深圳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制度先进、生态文明的示范性城市。2009年, 深圳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更坚定了深圳未来发展的信心。而要实现未来发展新的飞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 就必须利用深圳自身依山傍海的天然优势和优良的自然秉赋, 创造富有特质、个性鲜明的高品质城市环境。

1.1 早期的生态规划探索

在深圳建市的早期, 曾在生态规划方面进行过为数不多、但却有影响力的探索。尤其表现在1986年版总规的编制和1989年版《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89版保护区规划”) 的编制。

86版总规对深圳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深圳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该规划未系统地阐述生态规划的设计思想, 但其结合深圳的自然地理条件、顺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 建立了带状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布局, 在其技术方法上闪耀着人地和谐的思想光辉。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本身就是生态规划的精髓, 也是86版总规成功的关键之一。

89版保护区规划是深圳最早开展的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 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规划剖析了保护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深入调查了保护区内的猕猴种群、红树林、鸟类、昆虫等动植物资源, 从物种传承和生境保护的角度去认识保护区的价值。2009年, 当纷争多年的内伶仃岛管理权尘埃落定后, 深圳市曾探讨过是否要对该岛进行开发建设。最终, 正是上述保护区规划等对内伶仃岛的生物地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力诠释, 让决策层再一次放弃了开发的念头, 坚定了保护的信心, 从而使内伶仃岛这颗珠江口最为夺目的生态明珠免遭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

1.2 生态规划体系的形成

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颁布以来, 深圳的生态规划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逐步形成了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核心, 以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蓝线规划和绿线规划为纲领, 依靠法定图则和城市设计落实生态理念的生态规划体系。

2001年2月, 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加强城市绿化工作, 要求将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中剥离出来, 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强制性内容。会议还将深圳、天津列为全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试点城市。按照中央的精神, 深圳于2001年4月组织编制《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将过去局限在城市内部的园林绿地系统拓展到区域生态系统, 高度重视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 将林地、园地、水域等土地类型作为生态改善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从全市的整体利益出发, 对绿色开敞空间进行统一规划。《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探索, 为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颁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 为加强生态保护, 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深圳于2004年开始研究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并于2005年颁布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 将一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逾978 km2的用地纳入保护控制范围, 为深圳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

2006年实施的《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深圳发展史上首个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对今后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提供生态方面的指导与依据。规划提出深圳要以建立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心, 以保护自然生态体系为基础, 以发展生态经济体系为驱动, 全面提高深圳市城市综合竞争力, 将深圳建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生态城市的典范。

《深圳市蓝线规划》的实施对于加强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保护与管理, 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 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以下简称“09版总规”) 在宏观层面上对全市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的生态专题研究借助了RS与GIS技术和最新的建模分析方法, 开展了精确的生态环境容量计算和生态适宜性评价, 并基于此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和城市建设强度分区。同时, 09版总规还开展了跨部门的专题研究合作, 如与市气象局合作研究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 为从区域尺度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创造宜人的气候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新理念的探索与生态规划规范的建设

近年来, 深圳市以新理论、新方法为指导, 努力在实践中探索与应用生态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 在低冲击开发模式、绿色城市、低碳经济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并在2009年年底与国家住建部签署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 并将光明新区、新大—龙岐湾地区等确定为“绿色城市示范区”试点, 探索绿色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

2010年推出的《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实现“保护城市整体结构、促进生态修复、倡导紧凑开发、缔造宜居社区、营造舒适环境、整合交通系统、改善市政能源体系”等绿色理念的指导意见, 从实现层面将绿色城市的建设目标分解。这是深圳市响应“部市共建”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 也是丰富、完善、提升《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重要基础工作。

另外, 新近出台的《深圳市绿色住区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也从实施层面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深圳绿色城市建设的具体规范。

2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2.1 生态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建设适宜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 是由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五大系统组成的整体[2]。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古老的理想, 也是当今城市规划的任务。但长期以来, 从人居环境建设的角度而言, 城市规划的关注点过度集中在人类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 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关注甚少, 因而不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3]。而自然系统是一切人居环境的基础, 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生态规划的出现, 有助于使城市规划的关注点进一步扩大到自然系统, 统筹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不同时间周期和不同地理尺度的影响。作为一门面向应用的科学, 生态规划应该融入城市规划并与建筑设计、地景设计一起, 围绕建设适宜的人居环境的目标, 从整体上解决人居环境问题。

2.2 推动生态规划的关键是提升规划师的基本素质

尽管生态知识在规划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但生态规划作为一门相对明晰的规划理论出现不过40年~50年的历史[4]。生态规划对于我国规划师的挑战在于, 一方面规划师要面对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另一方面, 规划师还不得不学习生态规划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然而, 人类与环境、城市与乡村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 生态规划终究无法与城市规划划清边界。麦克哈格所从事的规划工作, 无论是项目选址, 还是流域规划, 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自身丰富的生态学、地质学、气候学和社会学知识, 谁又能说这些不应该是规划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2.3 生态规划的落脚点在于与既有管理体制的融合

生态规划要落到实处, 就必须与现行的管理体制相结合, 包括与规划管理体制的融合, 与建筑、工程的结合, 以及为了满足生态规划的需要对现行的制度环境和管理程序进行调整。按照我国现行的规划管理体系, 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因此, 以专项规划形式存在的生态规划, 为了较好地实现规划意图, 要么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发布, 如《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要么将其规划控制要求进一步转化到法定规划, 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以在法定图则中落实生态规划为例, 需要衔接之处既包括标准、规范, 如《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深圳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修订, 以便明确法定图则的文本、图表以及技术分析如何表达生态规划的内容;也包括建立鼓励规划编制创新、提高规划质量的机制。

3 结语

深圳30年来的生态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历程, 既是其在强大的现实压力下对传统发展模式负面作用的理性补救, 也为我国未来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佩武.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 2009, 18 (2) :245-25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肖笃宁.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张泉.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城市规划, 2009 (7) :51-5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道 篇7

我认为,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一,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其中,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中的“五位”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

与绿色发展之道

这几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所发展。以北京为例,它在申办奥运会时就在全球率先提出了“绿色奥运”,并明确提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这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并且及时发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北京把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来构建世界级绿色现代化的大都市,定位清晰。

当前北京已经完成了从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能耗大幅下降,在节能减排方面全国领先。

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之路。中央是绿色发展的决策者和规划者,地方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企业是绿色发展的主体和创新者,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总而言之,中国十几亿人民是绿色发展历史的真正动力。

绿色发展之道源于绿色发展之路,并引领绿色发展之路。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代表着最高智慧和最高准则,如陆九渊所说:“道者,天下万世之公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同时,道又是具体的,道又是可变的。绿色发展是辩证发展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系辞上》) 绿色发展是阴阳对立平衡,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之道。

所谓中国绿色发展之道,就是中国的治理之道,既包括治理的基本原则,也包括治理的具体方式。我将其概括为“一个大脑”、“两只手”、“两个积极性”、“双重优势”、“两类成本”、 “三大系统”、“五个结合”。

“一个大脑”

和“两只手”

中国这一东方巨人,拥有极其睿智的“大脑”。具有学习功能、记忆功能、反应功能、沟通功能、思维功能、决策功能和指挥协调功能。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集体领导制,集体调研、集体学习、集体决策,无论从分享决策信息的角度,还是从集中政治智慧的角度,以及凝聚政治共识的角度,都具备优越性。它还是世界上极其特殊材料构成的“大脑”,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文明、文化及民族智慧的精华,拥有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与执政经验教训的历史财富,集中了十几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既是试验大课堂,也是实践大课堂。一旦试验比较成功的话,就会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随着决策机制不断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这一“大脑”也更加健全、更加理性、更加睿智,主观更加符合客观,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政策更加符合民意,使得及时调整纠正小的失误、避免大的失误成为可能,也成为现实。

绿色发展由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既要依靠“看不见”的市场之手自发调节,同样也要依靠“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主动调节,两只手共同并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同时利用两大优势,发挥两个作用。市场经济点石成金的激励功能,推动了大规模的绿色投资、高速度的绿色创新、繁荣的绿色经济。政府之手的有力干预,加速了黑色经济的退出与淘汰,约束了过度消费、黑色消费,提高了绿色创新、绿色经济的边际效益。

“两个积极性”和

“双重优势”、 “两类成本”

绿色发展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绿色创新激励相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分工。全党服从中央,地方服从中央;同时中央要相信地方,依靠地方办事,支持地方创新。中央是绿色发展的规划者,规划是中国绿色发展的蓝图,是政府履行绿色监管职能的依据,是企业和公众实践绿色发展的依据。地方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绿色发展“从地方中来”、“再到地方中去”,绿色创新来源于地方,推广到全国,绿色奇迹由地方创造,为全国各地所学习、借鉴、再创新。

绿色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优势。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发国家,能够更加跨越式地走到技术、制度的前沿。在人类技术与制度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西方世界已经先于中国支付了数量巨大的沉没成本(可见或不可见的),这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后发优势,使得中国所选择的绿色发展能够受益于后发地位所带来的蛙跳效应。此外,到目前为止,西方世界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路径依赖并锁定,极难改革和改变。以美国为例,如果要从当前高消费、高排放的黑色发展模式切换到绿色发展模式,势必会造成民众生活水平的刚性下降;而中国由于现有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从传统的黑色发展之路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主要是生产模式方面而不是消费模式方面的选择性跃迁,这一跃迁带给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变化非但不是下降,反而是质量和内涵上的提升。

上一篇: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工程造价实习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