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1

文化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关注和重视。建设新时期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交通文化,必须研究和把握好交通文化的特征及功能、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不断加快交通文化建设的步伐。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交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新时期交通文化,在铸造交通的“精”、“气”、“神”上有新的作为,对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交通文化基本特征及功能

交通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交通建设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交通行业内部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思想、共同信念、价值观念、行业准则、行业形象、精神风貌、工作目标等,它体现了交通行业自身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时代精神以及奋斗目标,集中反映了交通行业的基本性质、政治倾向、心理状态、精神风貌和进步水平。交通文化除具有客观性、观念性、独立性、动态性、继承性等企业文化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以下4个基本的特征:

1.内容的广泛性。人类文化中的精神观念,从思想、政治、宗教、历史、科学到文学艺术等,无不是人类知识的具体体现,而这些知识的获得与交通密切相关,交通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 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交通作为服务行业,货运、客运,陆运、水运,无不与各行各业、区域内外息息相关。

2.表现的直观性。交通能直观地体现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状况,特别是作为交通重要要素的公路、水路交通,更能反映出该城市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交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标志。比如,通过公路交通为社会提供的公路产品、公路线型、公路绿化、公路标识、公路建筑物、公路服务所展示出来的公路形象,直接体现了交通文化的外在性。

3.传播的社会性。交通文化的传播具有明显社会化的特点,即交通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功利性、强制性的特点,它是通过提供交通产品和交通服务而被社会确认和传播的,并随着社会对交通产品和交通服务需要的不断变化,促进交通文化不断扬弃和完善,从而使交通文化在设计、传输、强化等各个方面更具社会性和时代特色。

4.影响的持久性。交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交通文化随交通的建设而孕育产生,又在交通的不断发展中延伸和拓展,无疑对社会文化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同时交通文化的形成,又不断强化员工的价值观念,通过吐陈纳新、兼收并蓄,在交通行业内部较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群体文化、传统和习惯,对交通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交通文化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交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交通文化对交通整体和交通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和围绕交通所确定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交通成员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把每个职工的思想引导到交通所确定的文化态势和交通发展目标上来。二是对交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交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

2.激励功能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1](严昭柱.文化的力量[J].求是,2004,(2).第9页)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交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交通文化通过精神刺激使交通职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发奋进取的效应。它是内部激励,不是外部激励;它是软激励,不是强制性激励;它是精神激励,不是物质激励;它是持久激励,不是短期激励。

3.约束功能

交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交通文化对交通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自觉的、无意识的约束作用,使其符合交通的既定价值观念,实现交通发展的目标。如果交通职工的思想、行为与交通目标、交通价值观念不一致,就会受到群体的无形压力,就会感到孤独、恐惧,就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

4.凝聚功能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路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新华文摘,2005,(4).第150页)交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交通文化被交通人共同认同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先进的行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底蕴,是一根无形的纽带,正如一个民族不可隔断,是有赖于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等因素一样,交通文化作为全体交通人普通接受的价值观,同样也是凝聚交通职工的力量。

二、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交通文化由于植根于交通行业的土壤,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文化,应以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行业特点的先进文化为目标,用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思维和方法,把交通工作的实践上升到文化,使交通文化不断积淀、传承和发扬。

1.责任文化

建设责任文化,是交通行业对全社会的郑重承诺。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交通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行业形象,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2.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作为交通行业,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交 通,不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以人为本的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确立,应彻底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对立、被动紧张的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从而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和谐文化的层面形成共识,达成高度一致,全体员工能够以全新的思维、创造性的状态快乐学习、聪明工作、和谐奋进。

3.惠民文化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沟通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发展诸多影响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交叉千行、通连万家的大产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龙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四化”互动的纽带,也是沟通城乡、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枢纽。要用大交通带动大流通,用大流通启动大市场,用大市场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把交通发展为了人民、交通发展依靠人民、交通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交通人的工作成果,取得他们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

4.学习文化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资讯量大、瞬息万变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高水平的文化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交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交通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创建学习型行业、学习型机关等活动,使员工真正明白“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及“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逐步改变自私狭隘、封闭僵化、懒散落后等陋习,构筑全员学习的平台,激发员工学习热情,使学习成为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生的内在需要。

5.品牌文化

“品牌既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文化。”品牌是企业的“名片”,是一个企业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特殊标志,而支持这一标志的背后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行为和一种价值观。品牌不仅是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个良好的品牌更是员工的追求,员工因为自己的品牌而产生的自豪与骄傲,是交通创新、进步的动力。品牌文化是交通企业和产品质量的承诺,因为品牌是对其所有产品性能、质量、服务、企业信誉和追求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和综合发映。交通行业应培育一批交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品牌,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6.安全文化

安全问题已成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在行业层面已成为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事关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形象。安全文化是塑造行业良好安全形象,实现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动力。借助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稳定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交通内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交通和谐发展的战略需要。

7.廉政文化

以文论廉、以物载廉、以艺颂廉、以媒传廉、以史赞廉,使廉政交通由虚变实、无形变有形。在报刊和网站开辟廉政交通专栏;在工地、站所、服务窗口竖立廉政交通公益广告牌,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通过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和廉政书画、摄影展览,组织廉政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印制廉政文化台历,利用门户网站开展短信提醒,培育一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把廉政文化建设推向深入,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努力营造“不愿贪、不能贪、不敢贪”的工作氛围。

8.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交通发展的巨大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交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推进创新,建设创新文化,以创新促发展。和江苏人的表征一样,在交通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着“胆子较小、怕犯错误、冒险精神不足”,“不大乐于走四方、闯天下、守土恋家,外出创业精神不足”等表征,这实质上反映出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冲突。”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应当从‘经济人’的角度去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参与方;另一方面,要注重人的精神需要和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掘人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的实现。” [3](王庆云.中国交通发展问题研究:交通发展观[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349页)应对交通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再造,在创新上下功夫,营造创新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加快交通文化建设的步伐

交通文化是交通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交通人应具有的行业规范和思想境界。交通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加快交通文化建设的步伐。

树立新的交通文化发展观。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交通发展的要求,树立“文化就是财富、文化就是动力”新的交通文化发展观,彻底转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交通发展割裂开来的落后观念。深化对交通文化地位和作用、交通文化发展方向和动力、交通文化发展思路和格局的认识,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交通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交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交通文化建设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用交通文化推动行业的发展。交通文化建设决不是围绕交通行业管理“打边鼓”、“做陪衬”,从实质上讲,它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是更高意义上的管理,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管理和管理文化。应积极借鉴国内外行业发展经验,深入推进交通文化建设,凭借文化力,增强发展力,提升竞争力,促进交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交通文化建设要坚持不懈。交通文化的作用机制在于熏陶、沁润,交通文化建设之道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期望靠一阵子的轰轰烈烈去创造永久的辉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交通行业点多、线长、面广,单位类型复杂、从业人员众多,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中西部的特点、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因地制宜开展交通文化建设。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2

财务工作的两大任务或者智能就是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 在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以及监督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对项目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以提高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同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稳定而持续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譬如交通基本项目建设,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其有了相当可观的建设成就,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基本建设项目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第一,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监督不到位、不严格, 管理不规范, 监督不系统, 出现了不少挪用、挤占公款以及违反财政纪律的现象;第二,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不到位, 没用贯彻落实到实际存操作中来, 同时建设资金的缺口也比较大;第三,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一定的保证, “豆腐渣”工程现象比较严重,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第四,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经营效益有待提升, 甚至出现了企业破产的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没有切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事, 项目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 同时财政管理以及监督在交通基本建设项目中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 该怎样充分发挥财政管理以及监督在交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力求建设项目资金得到最有效、最合理、最安全的使用。

二、关于在交通基本项目建设中发挥财务管理监督作用的建议

(一) 在交通建设项目前期, 加大财务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交通基本项目建设前期的工作主要是指由建设项目规划到决定开始建设这段时间内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涉及到建设项目规划书的提出、可行性市场调研报告、前期初步的设计以及依据相关管理限制而向审判部门提出要求等等方面。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 前期工作这一环节显得相当重要。由于倡议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的工作一般是交由某些设计部门予以实施, 根本就没有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及其管理作用, 从而致使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财政监督与管理职能丧失, 资金预算超出了概算, 尤其是在项目建设后期运营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经济效益无法满足, 乃至破产。同时“钓鱼”项目工程较多。在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前期, 加大财务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主要围绕一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筹措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借入资金和项目资本金这两部分。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一定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办事, 力求资金的筹集可能性与可信度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力求资本能够满足计划的最低限度以及以上, 从而确保项目在完成建设后能够正常的投入到以后的运营之中。财务部门对于借入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需要拟定相关的项目准备, 然后借助于国际金融组织或者是外国银行组织经过批准后的贷款, 还有银行的贷款承诺书等等。这样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建设项目在进入实施阶段后可以按照之前的规划、进度正常进行。第二, 构建完整的分析体系, 对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财务效益分析和测评。在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主要是站在经济、技术两个角度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坚持被需要、有可能、能可行以及最后的最佳步骤予以科学性、合理性决断。所以在研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阶段要根据国家的价格体系、现行财税政策以及核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等方面来入手。同时, 结合国民经济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核算, 从而得出关于投资的决策方案。对于不一样的筹资途径, 要予以合理而具有策略性的组合。据了解, 现行财务测算分析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借款偿还期、财务内部收益率等等。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阻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出现, 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 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 加大财务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首先, 加大对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交通基本建设项目投标财务管理及其监督一般是以参与到竞标中企业的财务情况予以评价和分析, 将注重点放在企业的流动资金、偿还债款能力以及企业流动现金比例等等指标体系, 从而保证竞标企业在交通基本建设项目中能够按照合同履行约定, 确保建设项目工期的同时也提高了投资效应。同时也可以建立和健全财政内部的控制体制。确保财政收支符合法律规定以及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力求保证此次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内部逐渐形成一种内部自我检查、自我协调以及自我制约的控制体制。明确财政控制体制内部各个员工指职责对于完善财政内部检查和监督体制也是很有必要的。其次, 强化交通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通过交通建设项目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提升交通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质量。将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内部会计基础工作纳入一定的规范化体系, 促进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监督作用的提高。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符合财部相关规范会计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完善会计的基本工作, 确保建设项目资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力求财政会计核算工作优质进行。第二, 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针对上文已经提及到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一点要说明的是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某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保证资金的完好无缺、财政状况的合法以及符合国家相关经济法规和决策。对现行的内控制度予以评价、逐渐完善财政内部控制体制有利于对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项目整体质量以及项目进度进行不定时、不定期的检查, 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三, 加大力度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资金管理和监管。交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质量直接决定着资金的合理、安全以及有效, 这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据现行法律规定, 项目建设的单位应该确保资金的合理化和安全化, 建立健全有效的资金运营体制, 强化对自己的制约力度。一般的方法有建立建设项目的专款自己体制;贯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责任人;确保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有章可循, 最好依据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 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为了解决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促进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大大提高, 确保其和国家相关的财政改革相适应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需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智能。这样才能对交通基本建设项目实现规范化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从而确保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睿烝.浅析如何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财务管理[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06, (9) .

[2]刑小丽.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8, (3) .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3

关键字: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低碳;问题;对策

一、发展城市低碳交通的必要性

低碳交通起源于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为基本特征,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增强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会议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一承诺也使得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必然。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随着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全球变暖日趋加剧,并引起发了一系列的气候灾害。两极冰川迅速消融,在过去的50年内北极冰层变薄了40%,世界各地极高山冰冠急剧缩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物种面临灭绝;同时,冰川的消融,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一些岛屿国家面临被淹没的风险,我国部分临海省份海平面平均上升了9cm,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内陆国家也面临被淹没的风险;气候的变化导致近年来,各国极端气候、自然灾害频发,2009年,埃塞俄比亚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气候难民”,全球变暖不容忽视,加紧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碳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之举。

(二)应对能源安全的需要

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不丰富,人均化石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2011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耗量高达34.8亿吨,早已突破“能源安全警戒线”,我国已由原来的能源出口大国变为能源进口大国,尤其石油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存度,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势在必行。

(三)应对城镇化和机动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机动车再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也给交通系统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仍以汽油、柴油等为主要燃料,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一些人口数量庞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有进一步恶化之势,所以,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认识到构建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但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下:

(一)人口增长与交通供给之间不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大量外来人口拥到大城市务工,导致对于公共交通设施的需求量增加,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大量的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投入使用,而与之相匹配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从投资、施工到投入使用需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甚至出现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人口增长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公共交通投入不足,私家车出行比例大

目前,我国的公共交通以公交车为主,地铁仅在少数大城市使用,尚未普及。从数量上看,公交车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在一些人流量较多的大型城市,公交车经常人满为患,超载行驶,不仅影响出行效率,而且影响出行安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选择购买私家车,以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提高出行效率。据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公交分担率为15%~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公交出行分担率60%的水平,而从碳排放量上来看,私家车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出租车、摩托车和公交车等,所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是降低碳排放量,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当务之急。

(三)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较差,加之缺少智能交通系统的监管,在城市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商贩在人行道随意摆地摊,影响正常出行;一些行人在机动车道行驶,甚至在非人行道横穿马路;还有车辆逆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每年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百万起,给人们的正常交通出行也带来了不便。另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尚未使用现代化调度和通讯设备,上下班高峰交通拥堵依然需要人工疏通,工作效率低下,且不能及时防范或疏通其他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此外,交通安全设施有待完善。

三、完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如下:

(一)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做好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城市低碳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各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有关条例进一步建立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落实交通节能减排责任制,积极引导公众适应低碳交通的生活方式;其次,加强土地资源局、城市规划局、交通规划局之间的协调力度,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事前结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做好交通规划,在道路设计上,可采用多中心空间结构、立交桥等方式减少交通流量,均衡交通分布,在公共设施方面,做好交通枢纽、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与小区的配套建设;最后,借鉴法国、美国等国家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创新交通管理方式,如巴黎通过开辟骨干公交线路,提升公交运行速度;美國实行差别化停车策略,以减少中心区域的小汽车数量。

nlc202309021557

(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此,现阶段首先需要提高公民节能环保的意识,使其认识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主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其次,政府要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改善公交车站状况,增加公交车数量,采用公交补贴等方式降低公交票价,通过增强公交运营能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等方式,改变公交拥挤现状,吸引公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再次,兴建自行车车道,鼓励公民近距离采用自行车出行,同时在各大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改善自行车行驶环境,增强其趣闻性,引导公民实现低碳环保出行;最后;通过与各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低碳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加快高能耗、地环保老旧车辆的淘汰,同时采用新技术提高车辆速度以及燃油效率。

(三)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实施现代化的交通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为解决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能源和环境问题,研发的新一代低碳交通运输系统。我国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职能交通系统,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降低车辆等待时间,降低碳排放。同时,实现现代化的交通管理,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指挥中心,在市区中心区、交通资源紧张区域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安装检测车速、流量数据的道路监测传感器,在市区重点区域及路口设置电子信息提示牌,为出行者提供路径选择、换乘、前方道路实时路况等出行信息,提高交通服务的效率,降低车辆延误和无效碳排放。

总之,我国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低碳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投入、现代交通智能系统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助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公众的力量,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交通节能减排要求,又兼顾能源技术革新和产业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建设和完善我国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系统,在实现我国在哥本哈会议减排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齐文,宋庆亮,李琳娜.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4

[2]赵宗建.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13

[3]杨晓燕.天津市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2

作者简介:王莉杰(1962-),女,汉族,山东省蓬莱人,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交通运输管理所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4

 分页下载分章下载在线阅读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如阅读文献显示异常,请下载并安装新版CAJ阅读器。【作者】 韩小兵;

【导师】 李鸣;

【作者基本信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2010,博士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日渐高涨。2003年10月17日190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0月20日148个国家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第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第二、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标志着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与落实;第三、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四、强调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前国际上对土著文化保护的突出性和保护的特殊性趋势相衔接。在我国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更是意义深刻:第一、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根本法的原则要求;第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刚性的法律保护;第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法律制度建设是履行相关国际法义务的必要途径。因此,切实加强对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运用民族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方法、社会学研究中第二手分析方法、法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和比较法律的方法等展开研究。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分别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法律解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权利性质及其内容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救济机制研究。就整体结构框架而言,本论文首次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解析出发,就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权利性质及其内容、救济机制等基本法律问题较全面地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属填补国内该类研究空白的探索之作。就微观局部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尝试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是指被中国各少数民族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是借助物质载体所表现的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益。

2、以“本源客体”与“次生客体”两种划分解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关系客体中的非物质类与物质类客体的关系。

3、明确主张少数民族群体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所有人,反对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传承人替代少数民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保护的观点;主张并论证将“共管会”或最小级别的民族自治行政机构(民族乡、自治县)作为可供选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所有人的代表人模式之合理性。

4、论证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是一项新型权利,既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也没有在权利名称上与知识产权捆绑,称其为“新型知识产权”的必要;主张对这一新型权利单独立法,而不必改造现行的知识产权法框架。尝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内容进行全面界定和阐释。

5、提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建立一个专门的全球性救济机制的设想。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edia Arts

 分页下载整本下载在线阅读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如阅读文献显示异常,请下载并安装新版CAJ阅读器。【作者】 朱润;

【导师】 陈清;

【作者基本信息】 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009,硕士

【摘要】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0“和“1”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代码,人类迈进了一个“非物质的比特社会”。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媒体平台的艺术形式愈发丰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媒体艺术是个年轻、多元而又高速发展着的艺术领域,它不单指某一传统艺术种类,而是指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上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广泛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艺术领域。数字媒体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与其技术特性和艺术表现特性关系密切。本论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出发,总结概括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独特的表现特性,并就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体系做出系统的分析。在论述过程中,将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案例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分析论证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研究本部分从语言数字化、表现多样化、制作高效化、艺术大众化四个方面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传统的艺术生产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所代替。数字技术将艺术语言数字化,这也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对任何内容都可以进行反复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众化成为现实。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是探讨其艺术表现特性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一部分主要从数字动感、数字音效、数字特技、数字肌理和数字色彩五个方面论述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数字动感使得画面调度更加自由;数字音效带来高效的音响处理、真实的声音设计和多样的音乐创作;数字特技丰富了画面处理、造像和合成效果;数字肌理既能够真实模拟自然肌理,也会有计算机自身的独特创意;色彩的数字化使得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调整和再创造。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5

——转变工作作风 加大执法力度 开创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2007年12月3日)同志们:

这次全国交通系统质监站站长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交通部的部署,回顾了一年来交通质监工作历程,交流了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就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大家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还安排了专家进行业务讲座。总的来说,这次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对形成共识,团结一心做好质监工作,谋求质监工作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会议讨论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显著,监督作用不断提高。

今年,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各地抓住交通发展机遇期,继续加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力度,建成了一大批质量优良的工程,新开工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也顺利进行。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质监机构的艰苦努力,展示了质监工作者为确保工程质量“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按照去年座谈会上确定的工作思路,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很好地发挥了政府监督作用。冯正霖副部长日前也对质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质监工作抓的紧,抓的实,很有成效。总结今年的监督工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质量督查范围更广,重点更突出,对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较大作用。今年的监督抽查工作,涵盖了更广的项目类型和更细的工程部位。从部的层面上,公路工程方面先后组成了10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区28个在建项目2580公里高速公路、特大桥梁隧道工程及13个项目220多公里农村公路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水运工程方面针对重点工程督查了23个项目。各省市区也将质量督查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在配合部进行监督抽查的同时,在省内开展了更广、更细致的检查活动。今年,总站为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修订了《公路工程质量督查办法》、制定了《水运工程质量督查办法》,着重加强质量法规的贯彻执行,重点检查参建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工程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一方面重视发掘质量管理的好做法,另一方面重视发现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并跟踪处理情况。今年的质量安全专项督查工作,得到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质监机构和有关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对照督查发现的问题和督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落实,及时进行整改。总体看,督查工作促进了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推动了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和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各省级、市级质监机构根据本地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质量督查计划,严格落实监督责任,高频率深入工程一线,坚持严格依法监督,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在交通建设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了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

二是质量监督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监督模式不断创新,监督工作走上依法监督、有效监督的良性发展轨道。各地相继发布了适合本省的质量监督办法,制定了《监督责任人制度》、《监督问题报告制度》和《监督档案管理规定》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了监督人员的行为准则,并注重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配套执行。形成了上下衔接、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体系,保证了质量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在监督方式上,采用设立高速公路现场监督办公室、驻场监督、分开监督、召开监督工作会、一票否决制、现场驻点抽查,以及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复查等新办法、新措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督促从业各方全面履行质量职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监督工作绩效。

三是重点工程质量稳中有升,质量通病得到进一步治理。2004年至2007年(上半年)质量统计分析表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三年来,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抽检合格率到99.2%,提高了9.2个百分点;路面工程抽检合格率也达到99.2%,提高了5.2个百分点;桥梁工程抽检合格率达到96.5%,提高了4.5个百分点。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各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努力创新管理模式,在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制订施工操作指南、编制通俗易懂的质量文化手册等,提高一线人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执行能力;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重点部位足尺试件制、专家咨询制,加强对关键、重点和难点工程的质量控制,推进项目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保障了工程实体质量。一些大型重点项目参建各方从思想到行动都对质量高度重视,在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严格施工方案审查和工序验收,结合工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创新了施工工艺,解决了技术难题,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对上海长江隧桥工程、舟山连岛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京津二通道等项目督查情况看,总体质量控制较好,特别是项目管理精细化、质量控制信息化、施工设备大型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和构件预制工厂化等方面成效突出,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今年继续在全国推广了营口港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示范项目经验。各地积极加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出台了专项治理方案,树立典型示范工程引路,明确质量控制重点,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推动内河工程项目与沿海港口项目逐步缩小质量差距。

(二)监理和检测市场的培育和监管走上规范化轨道。

今年以来,总站按照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严格资质审查,全年共完成74家公路监理企业资质评审,有效缓解了监理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对监理取费标准进行了测算,促成了监理取费标准的合理调整。同时还结合项目质量督查,对监理履约情况进行抽查。开展了监理信用信息收录工作,逐步完善监理信用体系平台,初步构建了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框架。为贯彻公路建设新理念,组织修订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发布了《关于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监理中增加施工安全监理和施工环保监理内容的通知》,把环保、安全监理纳入工作范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规范宣贯并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培训。今年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已顺利完成考试、阅卷、成绩汇总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李部长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严禁试验数据造假”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下发了以保证检测数据真实性为重点的为期三年的专项治理方案。按照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行业督查与企业自查、专项治理与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引导与查处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交通质监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对部分公路水运工程在建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和从事试验检测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抽查,对发现的数据

及报告造假、人员无证上岗、试验检测机构管理不规范及实际能力与资质要求不相符等情况进行了查处,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使行业对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有效遏制试验检测数据造假行为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全年共完成4次约6万人的检测人员考试,为提高试验检测行业管理水平和检测人员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以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主线,夯实安全监管基础。年初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1号部长令),并在全国范围内及时组织宣贯。同时,积极参与《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努力推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修订工作。去年开展了《公路水运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今年又争取了《安全生产的评价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等四个课题的立项,加速推动建设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

二是以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为重点,安全督查工作贯穿全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建设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年初出台了《2007年深化交通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两项达标”、“四项严禁”及“五项制度”,量化整治工作考核目标;各地认真落实交通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截至9月底,全国在建桥隧项目中有1626座桥梁和392座隧道纳入专项整治范畴。据初步统计,各地发出了2246个文件或信息进行动员布置,对2669个在建公路工程中的10547座桥梁、810座隧道进行了隐患专项督查,查找出6703个安全隐患,下发了1616条整改通知书,处罚236个项目,现已整改5332个隐患,整改率达79.5%,不能立即整改的项目也已制定了整改计划,落实了责任和时限。

三是推动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集中解决了不少突出问题,但对“反复性隐患”和“习惯性违章”等管理顽疾,以及对依法落实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等,还需通过建立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来解决。为此,今年对在建工程项目提出了五项制度建设,即工程安全监理制度、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对省交通主管部门则通过安全督查、法规宣贯等方式,积极推动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积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目前已有30个省市区明确了现场安全监督机构,其中18个地区落实了专职管理人员。

(四)行业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局良好。

伴随着质量监督工作20年来的发展,积淀了广大质监工作者们多年来所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甘甜,逐步形成了我们质监行业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严格监督、质量至上的工作作风,质监文化的凝聚和提炼也已成为做好今后工作的客观要求。一个行业有了优良的作风和浓郁的文化,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为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广泛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推进质监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今年6月制定印发了《交通质监系统“学树创”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要求。目前,已有吉林、山东、福建、湖北、江苏等省级质监机构积极部署了本省的“学树创”活动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在今年举办的质监人员培训班上,开展了征集质监文化文字表述作品活动,得到学员们的积极支持,征集到文字作品近80条。这次会上,我们遴选了部分作品征求各位代表的意见,大家在认真评议的同时,又创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新作品,充分反映了质监工作的实际,也反映了质监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根据“方案”,目前开展了质监系统优秀质监站和质量监督工作者模范典型的选树工作。争取在质监系统内,推出一批先进的典型模范,带动质监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监督工作面临新的形势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服务”对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给予了新强调。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逐步实现发展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三个服务”正是部党组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交通发展规律和趋势,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交通为什么而发展和向着什么目标发展的新理念,是透过现象把握交通发展的本质属性,前瞻性地把握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体现了交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目的。

“三个服务”凸显交通行业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将成为新时期交通人的价值观和战略使命。为此,在监督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个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交通发展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保持质量效益和规模速度相协调的需求,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将是我们长期的工作重心,抓好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是做好“三个服务”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也是落实“三个服务”的最好体现。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实现“三个服务”做好基础工作。

新形势新要求,给监督工作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仍有差距。

v通过近年来的监督工作实践和质量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稳中有升,路面路基、桥梁工程和水运项目抽检指标的总体合格率逐年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而新时期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路水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出现了新的不适应,纷纷加宽改造或另辟通道;中西部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增加,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对交通提出了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等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工程建设中,自觉贯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工程缺乏合理工期,一些地区搞“政绩工程”,违反科学规律,盲目要求提前完工的现象依然存在;管理水平落后与发展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施工质量意识和法律责任仍须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设市场主体合同意识淡漠,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工程由于中标价格过低,施工单位通过弱化必要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施工设备数量和性能、以农民工代替熟练工人等办法降低成本;个别工程施工工艺水平和实体质量控制仍须加强;规范监理市场任重道远。在各省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下,总站刚刚完成了今年下半年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抽检数据的汇总工作,初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公路总体质量不够稳定,路基工程、主要原材料抽检合格率比上半年分别下降了1.2和2.6个百分点。

(二)安全管理得到全面重视,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按照宜昌会议确定的“管建设管安全”的指导思想,今年交通建设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各级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收效明显,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安全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受“8•13”凤凰堤溪沱江大桥事故影响,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今年前10个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上升2%和76.7%,建设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造成今年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除凤凰堤溪沱江大桥事故(一次死亡64人,占死亡总数的1/3以上)外,还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务院《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今年颁布施行,明确了瞒报、迟报、漏报的法律责任,我部也建立了事故快报系统,落实了各省交通主管部门责任人,事故报告工作不断规范。二是山区项目持续增加,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工程安全风险越来越高。三是持续近十年的大规模、高强度公路建设积聚了一些影响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堤溪沱江大桥垮塌事故可以说是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和解决了不少事故隐患,但缺乏长效机制,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还远远没有得到落实。

当前,山区、远海工程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展开,地方道路安全投入水平低,施工机具少,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差。今年的事故统计显示,贵州、甘肃等地农

村公路建设已经出现3人以上事故多发的情况。

(三)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但检测市场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的重要基础,对保证工程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作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队伍不断壮大,监管不断加强,为提高公路水运工程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当前试验检测市场现状与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调查表明,一些从业单位及管理部门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试验检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监理平行试验得不到保障。工程一线检测人员素质较低且人员变更频繁,检测操作规范性差、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标准规范的某些要求难以落实,检测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普遍不足,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提高,假

数据、假报告现象客观存在。个别从业单位受自身利益和追求优质工程的驱动,要求改、补试验检测报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个别机构和人员职业道德差、诚信缺失。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进入检测市场缺乏有效约束,一些质量低劣的仪器设备充斥着检测市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试验检测健康发展,影响了公路水运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四)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加大,但面临艰巨任务和巨大压力。

近年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逐步健全,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监督人员面对责任重大的繁重任务,超负荷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路水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工程质量被赋予了新内涵,监督工作面临新挑战。目前,全国部、省、市三级监督机构专职监督人员只有4000多人,却要面对每年八千多亿元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每人每年在工地的时间超过半年,很多人从未休过节假日。近3年,先后有2位省站一把手因忙于工作、劳累过度倒在了监督岗位上,有2位省站领导在岗位上突发心脏病。面对监督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深感做好监督工作责任重、困难多,人员不足,手段缺乏,压力巨大。

三、2008年的重点工作

同志们,在日前部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会议上,冯正霖副部长提出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并分析指出,到2020年,公路网里程在现有基础上,至少还需增加百万公里以上。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提升高质量的有效供给能力,才能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目前,公路建设已进入高成本,高投入时期,土地、资源和资金问题已逐步显现并将日益突出,只有抓紧建设,加快建设,才能发挥交通基础设施以较低成本的代价,服务社会发展全局的保障作用。在加快发展这一大背景下,必须注重发展质量,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品质,对此,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识。为此,质监系统明年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执法作用。

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监管是政府行为,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监督观念,探索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须坚持依法监督,解决目前面临的权责不一致的主要矛盾。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和监督模式,以项目法人为主要对象,以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为主要内容,努力实现监督重点由工程实体向项目管理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行为的转变。明年起,总站质量督查主要是检查各省在质量管理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并通过个别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来反映省内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各省监督站(局)则应对各地市的质量管理情况加强督查,对省直管项目要以项目法人为对象加强质量监督。各省一方面要加强建设项目督查,深入工程一线,针对不同建设阶段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督,重点做好技术风险高、质量安全隐患大的桥隧工程、水下工程的监督,加强对工程关键部位和环节的质量抽查。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行为、从业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按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总要求,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是行使政府监督职能的行政执法行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践交通“三个服务”的根本保障之一,是政府执政能力与负责任形象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坚持依法监督、严格执法,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肃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和权威性,具体体现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向党和国家负责,向全行业和人民生命财产负责。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工程质量,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重拳出击,果断出手,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明真相,严肃追究,索赔损失,让始作俑者真正受到触动,付出昂贵代价。甚至借助司法程序,让直接责任人受到法律的惩处,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基本的质量意识。

(二)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总结经验,完善方案,重点做好桥梁、隧道、高边坡和码头等结构物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落实重大风险源辨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等安全措施,逐步把隐患排查和治理纳入施工过程管理,形成监管规定和督查标准。

二是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形成制度标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法制化。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制度,配套相关督查办法,推动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建设,开展施工现场和驻地安全防护标准化试点。

规范事故报告和统计工作,完善安全应急制度。

(三)加强检测市场整顿,提高检测数据真实

性、准确性。

一是继续深化试验检测专项整治活动。在第一阶段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在检测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方面,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制定信用评价办法,对试验检测市场和从业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监控。

二是继续加强试验检测机构评审和人员考试工作。培育检测市场体系,不断提升检测机构管理水平,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

三是研究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用表格和管理软件,用技术手段规范检测行为。

(四)推进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健全诚信体系。

建立诚信体系,引导从业者自觉遵章守法,是我们强化监督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部批准立项的“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届时将与各省建立的信息平台互为依托,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创建监理、试验检测、安全生产和建设项目管理平台,促进信用体系建设。为此,首先要落实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互通信息,上下联动,把诚信管理工作推向深入,使渠道更加通畅,信息更加及时,充分发挥全国质监体系一盘棋的作用。其次要探索诚信体系与奖惩挂钩的有效机制,把诚信体系建设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准入、招投标工作中充分发挥信用平台的作用。三是要与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市场退出机制结合起来,用企业自身的市场信用表现决定其出路和效益,使好的从业单位尝到甜头、真正获益,使不规范的企业吃到苦头、付出代价。

(五)全面细化和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质监机构承担着政府监督职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各地必须按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从岗位职责入手,明确监督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监督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内容,积极主动地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或实施办法,如监督问责制、监督评议考核制度等,有条件的可以尝试制定地方的监督工作岗位规范,依靠制度建设,来细化落实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细化监督责任,是落实监督责任的前提,是全面提升监督工作者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的动力。落实监督责任,不仅是规范行为,做好质监工作的需要,更是界定参建各方责权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于一些质量安全事故,如果之前有明确的责任制、签定了责任书,就会划清责任,免受累及。当然,这里讲的划清责任绝不是责任的逃避。有些省站在这方面已经做过尝试并取得一定经验。希望大家互相交流,也可以就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

(六)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在交通向服务型行业转变的过程中,作为交通建设质量监督和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的专职机构,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依法监督来规范参建各方行为,提高工程质量,防范安全事故,促进交通建设科学地发展。这是监督机构的神圣使命,是践行“三个服务”的立足点。而监督工作又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以及自然环境艰苦等困难。要完成好我们的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质监队伍的作风建设,全面提高人员素质,进而提高实践“三个服务”的能力。

1.坚持求真务实,严格履行职责。求真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就是要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地干实事、求实效。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以促进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严格履行监督职责,把好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两个关口。我们每一位监督工作者,一定要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切实履行好肩负的使命,充分发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监督,扎实工作。要深入工程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敢于直言,不留情面,宁当恶人,不当罪人。要在全行业提倡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履行好我们所肩负的神圣职责。

2.坚持作风民主,讲究工作方法。从目前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各地也不尽平衡。一些省区的工作作风转变及时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适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工作作风和方法的转变,是以理念创新为基础的。以新的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带动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作风民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聚广大监督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加上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处于有利地位。各省的交流材料已在会上印发,请大家认真研究参考。各省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相互取长补短,相信会有所收获。

3.坚持反腐倡廉,牢固树立监督队伍良好形象。各级监督机构必须始终坚持反腐倡廉,自觉加强廉政建设。一是要通过召开有关廉政会议,传达反腐倡廉精神,加强对质监人员的廉政教育,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二是要建立监督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质监人员公正执法,严格履行职责。三是通过政务公开,建立透明完善的工作程序,消除腐败隐患。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督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做到廉洁、奉公、守法,坚持扎扎实实地工作,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秉公办事,严格监督,牢固树立监督队伍的良好形象。

4.搞好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监督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监督队伍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做好我们本职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好职能任务的内在要求。要把提高素质同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同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切实搞好干部培训。不仅要学理论、学法律、学管理、学技术,还要开展讨论、剖析案例、总结经验、查找差距。通过培训和工作实践,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更要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监督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品德好、有能力、会干事的高素质监督队伍。

(七)关于机构问题。

监督机构的定位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这是关乎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以前我们注重提倡“有为才有位”,经过十几年的质量监督工作实践证明,质量监督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管理机制。现在,面临新的形势,我们普遍认识到,有位才更能有为,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服务”。各省在机构定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部分省站纳入或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继浙江、湖北、辽宁更名为局之后,河北省水运站也于今年11月16日正式挂牌改局。这些成功典范说明,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和其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得到有关各方的充分认可,监督机构已从成长期步入发展期,面临着给予责权相符的合理定位的有利时机。总站在机构定位方面,也一直在做着不懈的探索和推动工作。当然,其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经过努力,在今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中,部同意将总站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并已上报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相信通过总站和省站、局的互相支持,齐心协力,上下联动,监督机构定位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监督执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光明!

同志们,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我们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切实做好监督工作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在工作中,要注重加强两个能力建设:一是实践“三个服务”的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自我保护能力,要以清正廉洁保护好人身自由,以工作业绩保护好生存空间,以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来实现劳逸结合,呵护好个人健康。

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只要我们胸怀发展的紧迫感、时代的使命感、历史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途径,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调动和发挥全行业的力量,人尽其责,努力拚搏,就能够不断开创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6

(2008年11月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历时两天,在与会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部议程,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继2004年沈阳会议和2005年宜昌会议后,部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主题,总结了过去,谋划了未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会议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可以说,这既是一次抓好质量安全的工作会,也是新一轮交通大发展、大建设形势下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次动员会。

各级领导对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十分关心。今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交通运输部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要把交通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这次会议是部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冯正霖副部长受部党组委托,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部里两位总工程师出席并主持会议。冯副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开展质量安全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强化了动力,使大家精神振奋。河南、江苏、广东、福建、四川、上海、辽宁、浙江等8个省市和中交集团介绍了各自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会议还印发了其他省市和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单位的经验,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代表们围绕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和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冯副部长的讲话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入透彻,列举工程实例典型鲜明,提出目标要求明确具体,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还就做好当前的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这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规格高。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冯副部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南省政府张大卫副省长亲临会议并致辞。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港口管理局、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的主管厅(局)领导和建设处长、质监站(局)长到会,部机关有关司局和交通行业协会的领导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二是创新多。会议贯彻了“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新理念,围绕“三个必须,三个始终”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三是收获大。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交流了经验,理清了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措施;通过经验交流、座谈讨论,更加坚定了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效果好。这次会议组织周密,内容丰富,时间安排紧凑,各位代表集中精力开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贯彻会议精神,重在结合实际,重在讲求实效,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将会议精神和要求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按照冯副部长报告中提出的“七条主线”、“十项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制定出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把会议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统一思想认识上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上来。如果思想不统一,认识不深化,行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各地要强化抓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四个意识。一是增强全局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势,正确判断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定位和方向。要把抓好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深层次问题。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宗旨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质量安全工作人命关天。对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本地实际,归根结底都是宗旨意识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因此每一个质量安全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不断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为民做官还是为己做官的问题,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事事以万无一失为目标,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质量安全工作者必须发扬不屈不挠、连续作战的精神,力争把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就会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面子工程。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同时要督促企业负起责任,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岗一日,尽责一天。

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转变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上

冯副部长的报告,提出了今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我们必须抓好两个重点。

首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健全协作机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才能真正发挥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我们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协作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各方协作、整体推进的质量安全工作格局。

实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是要突出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不是要代替和弱化有关层面和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这一点必须明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设计审批、招投标监管、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作用,整合监管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

其次,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切实转变监督观念,探索创新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即将进入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一是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从业单位的每一个层面,监管对象要由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向包括项目法人在内的各从业单位并重的方向转变。二是监管工作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重点由工程实体,向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部位转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上下工序无缝衔接。对不符合施工质量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更不能碍于情面或赶工期就为不合格的工程开绿灯。三是要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落实一个“严”字,抓好一个“实”字。这就是要求我们对质量安全工作管理要严、要求要高。对质量安全检查要严格,后处理要严历。切实把质量安全法规制度和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把过程控制和提高一线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落到实处。

其三,推广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会上,部分省市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如河南省交通厅加强资格预审和招投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安全源头关;江苏省交通厅开展“两创三比”活动,即以质量创新、进一步推动质量创优,比精细、比环保、比节约,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福建省交通厅推行“首件分析制度”,对每个分项工程的首个实体构件进行详细分析、会诊,以完善施工工艺,克服质量缺陷;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区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淘汰机制,为规范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四川省开展监督体系构架研究与实践,抓好安全专项经费落实,借助网络技术适时监督与远程监控等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效果。这些都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单位应该注意总结和学习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工作。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加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上

当前,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手少,任务重,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突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通过能力的提升来缓解监督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是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关心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要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定位出发,从质量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整体谋划,整体推进。首先,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敢于奉献,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制定培养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不断丰富培养内涵,提高培养质量。对成绩突出的,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要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吸纳优秀的、热爱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富有牺牲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中来,从而建立一支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值得信赖的监管队伍。

二是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扎扎实实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忠诚卫士。我们从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进一步提升交通建设质量安全水平,为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是要积极鼓励监督创新。要在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监督模式、监督方法、监督效果的研究,鼓励监督人员结合工作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江苏省总结的工程质量公式:“一个优质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督+科技创新”,为我们开展监督管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促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

质量安全工作的主线已经明确,措施也很具体。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解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

随着在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项目监管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持续加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要研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听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掌握新情况,摸清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对质量监督的定位问题加以重视,这关系到监督事业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全局的问题,各地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机遇,强化职能,稳定队伍,切实把有关问题解决好。同时,要研究影响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和工作环境的问题,强化责任,规范行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狠抓落实,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为有位。

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落实冯副部长讲话精神,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做好从业单位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按照部《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各省进一步提高对诚信体系建设的认识,紧紧抓住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这条主线,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这是规范建设市场的一个很有效、很实用的手段。已经建立信用体系的省份,要积极推荐好的方法;起步晚的省份,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跟进,使全国真正实现“一盘棋”。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从业单位信用评定成果与建设市场动态监管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建设单位要规范管理,严格合同履约,创造公平、诚信的履约环境,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勘察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深度,严格设计交底,进一步完善设计代表派驻制度,确保设计服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切实解决勘察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从文明工地建设抓起,从原材料质量源头抓起,从强化施工工艺控制抓起,从一线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抓起。通过狠抓细节管理,提升工程品质,杜绝安全事故。监理单位要在部开展的“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活动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约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上的重要作用;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施工监理收费,其费率不得低于指导价的80%。试验检测单位要切实按照会议提出的“不出假数据”的底线要求,积极配合部开展的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三,牢牢把握“五个监督”,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紧紧围绕冯副部长提出的“增强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要求,扎实开展“五个监督”:一是“理性监督”。要清醒认识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和监督业务学习,重视理论武装,注重知识更新,不断提升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铁面监督”。质监机构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必须敢于碰硬,敢于说真话,敢于得罪人;必须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公正执法,铁面无私。三是“规范监督”。质量安全监督必须依法依规。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要不折不扣执行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必严。四是“阳光监督”。要公开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做到执法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五是“廉洁监督”。“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必须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业务上内行精通、作风上严谨清廉;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牢固树立监督行业清正廉洁的形象。

在抓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上,我们花费了不少力气,由于市场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政府监管手段有限,安全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认真反思。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强施工安全监管不是缺制度,而是缺让制度活起来的机制;不是缺要求,而是缺让要求具有约束力的办法;不是缺文件精神,而是缺让文件精神生根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抓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关于建立交通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交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篇7

一、国有资本投资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会计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2014 年3 月1 日起施行) 明确了某些项目单位可以按要求实行代理建设制度 (“代建制”) , 对于较大型的国有资本建设项目, 国家发改委仍然要求由国有控股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无论是“代建制”、国有控股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的形式, 还是工程指挥部作为项目业主的形式, 都面临着建设过程中单一建设项目会计报表与项目单位总会计报表的衔接问题, 但这在现行会计制度中却没有明确。目前, 各项目单位处理的方法, 企业一般是合并在“在建工程”和“专项应付款”中, 行政事业单位则根本不予合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来说, 基本建设与日常管理属于相同会计主体, 单一建设项目的会计报表应作为项目业主单位会计报表的子报表, 应合并在单位总报表中。

(二) 会计核算部门工作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 一些国有资本投资基建项目会计核算部门只是简单以记账、报账为主要工作, 不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 使会计核算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会计人员不参与项目前期相关工作, 对基本建设项目程序不熟悉, 对工程概算掌握不够具体, 日常会计核算凭经验处理, 导致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分类与工程概算的项目分类不相符、待摊费用分摊不合理, 致使不能合理归集工程项目成本, 竣工财务决算的精准程度受到很大的影响, 导致会计工作不能有效发挥其财务检查和会计监督的作用。

(三) 会计核算分类不够明晰

现行会计制度把“在建工程”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四个内容。一些建设单位把本应记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的工程进度款, 只凭收据记入“预付工程款”, 可能造成重复付款的情况, 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的同时, 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钻空子的机会;待摊投资分摊形式相对复杂, 一些建设单位对“待摊投资”科目中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核算不够明细, 与工程概算明细项目之间无法联系, 使财务决算时分摊“建设单位管理费”到各明细项目时不够准确, 甚至一些建设单位有挤占、挪用基建费用的情况,

(四) 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由于国有资本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大多是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的重点, 项目建设单位在思想上依赖国家审计, 对基本建设的内部审计并不重视, 有些还把内部审计部门并入会计核算部门, 造成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缺乏, 不利于项目建设管理。因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要求不同, 等到国家审计部门审计出问题时, 有时已经造成严重后果, 使内部审计没有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 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在地方配套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 项目单位无法进行竣工财务决算, 使得有些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很久后, 也没用做资产交付手续。现行内部控制规范要求, 建设项目已实际投入使用但超时限未办理竣工决算的, 单位应当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暂估入账, 转作相关资产管理。对这类资产就没有入账, 或者作价不合理, 通过折旧金额的调整来调节单位各年度的盈利水平, 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

二、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 完善现行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体系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发展, 我们应在现行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 国家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行业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补充规定。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财政部、各部 (委) 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制度、办法的同时,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订本单位会计核算实施细则。

(二) 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学习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进行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 有利于有效的解决会计核算中涉及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会计核算人员还应加强与项目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参与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招投标工作、合同签订工作等工作中去, 要保证与内部各部门沟通协调一致, 使会计核算能够准确的反映工程进展, 使会计核算在工程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建设项目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对每个会计从业人员从进入这支队伍开始, 就进行会计业务和基建业务的培训, 并与会计继续教育有机的结合, 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打造一支规范的、高层次的基建会计人员专业队伍。

(三) 会计核算要与项目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规范会计核算, 首先要求建设单位会计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和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的实际情况, 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科目。然后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 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会计人员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立项、规划、设计、报建、施工等程序要全面了解, 尤其要熟悉工程概算, 将批准的基建投资计划和工程概算作为资金使用、明细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的依据。

工程项目较多的国有资本投资建设项目单位, 应当按照工程项目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在建工程”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科目按工程项目设置三级科目, 按照会计制度要求的“明细科目”设置四级科目, 再根据类别设置五级科目。通过增加按工程项目设置的三级科目分别核算, 不仅有利于准确核算项目的投资和进行“待摊投资”的分摊, 而且有利于准确进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四) 完善项目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项目单位重视国家审计功效的同时, 也要注重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会计核算部门担负着基本建设项目核算及管理的大量工作, 对内部审计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国有资本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要参与基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参与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过程中以及工程结算时的全程审计, 加强招投标、合同审核、资金拨付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从源头上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控制。

(五) 积极探讨地方配套资金账务处理办法

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项目完工后真实反映其价值的最终财务报告, 是办理交付使用手续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设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应尽快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 应在单项工程竣工并具备交付使用时分别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为保证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顺利完成, 让形成的固定资产能够及时交付经营管理部门, 及时提取折旧, 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价值, 国有资本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单位在地方配套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情况下, 可以将这部分资金作为负债进行账务处理, 待资金到位后再进行相应的会计账务核算。

参考文献

[1]王艳云.关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财经纵横, 2011, (3) .

[2]查一兵.浅谈国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J].中国经贸, 2014, (7) .

工业文化几个基本问题的辨析 篇8

工业文化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文化与工业文化

西方学术界对“文化”这一概念的产生与进一步研究开始于18世纪,19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作为分析性概念用于人类学研究。1952年,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6种定义作了评析,并给予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由明确的或含蓄的行为模式和有关行为的模式构成。它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它涵盖该人群独特的成就,包括其在器物上的体现。文化的核心由传统(即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所附的价值观构成。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步行动的制约条件。”“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括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尽管我国学界已有张心昊、余祖光、赵学通、王新哲等学者提出了关于工业文化的定义且各有所长,参考克罗伯等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还是希望给出一个关于工业文化的定义:工业文化是人类在工业社会进程中,通过工业化生产与消费过程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工业文明特色的群体行为方式,以及这些信念和准则在物质上的表现。沿着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工业文化的基本特性作如下界定:第一,工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由工业社会的基本特性决定的;第二,工业文化通过人类的学习而来,是个人适应工业生产及消费这个整体社会环境的工具;第三,工业文化具有较丰富的结构性,可以不同方法划分为多个方面和层次;第四,工业文化是动态的和发展变化的,其运动和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工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般来说,谈到文化的构成总脱离不开物质、行为与制度、精神三个方面。但是,如果仅宽泛地把工业文化定义为物质、行为与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又无法给出一个有关工业文化的清晰框架,使得工业文化在具体的实践中缺乏抓手,不利于工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克罗伯等给出的文化定义中进一步解析出诸如“行为模式”“符号”“人群独特的成就”“器物”“传统”“价值观”“行为的产物”“制约条件”“生存式样的系统”及“群体共享”等词汇。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可以将工业文化的基本要素细分为:传统、人及人群、组织与制度、行为、思想精神与信仰、物质器物等六个层面。需要強调的是,不是说这些要素就是“工业文化”,也不是在它们之后加上一个“文化”的后缀就可以表达工业文化;而是说,工业文化的研究,可以从这些层面或维度开始。

传统。传统就是克罗伯等所说“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和行为,是所有文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而工业文化的传统,就是要研究人类开始工业化进程后产生的制度与组织、理念与精神、人物、事件、物质与器物、工业文化与社会互动等。

人及人群。从人和人群视角研究工业文化有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人”,这些需要研究的“人”,自然是与工业制造、流通、使用工业产品等各过程发生联系的所有的人,包括工业品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等;但是,工业文化关注的不是这些“所有人”的“所有事”,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研究人的什么”。自然,从工业文化角度来说,它所关注的是这些人及人群在参与工业品制造、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工作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而不是他们的全部社会活动。

组织与制度。在工业社会,所有的工业组织及相关制度(包括社会层面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所形成的“生存式样的系统”,都对工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塑型与导向作用,比如:组织层面的结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制度层面的关于企业组成的制度(股权结构)以及关于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制度等。

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是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更多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是什么东西调节着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比如:如何合理制定和避免利益冲突、如何让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范、如何让人们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等等。毋庸置疑,上述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的研究,是工业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思想、精神与信仰。思想、精神乃至信仰和价值观等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从工业文化方面来看,这些研究既可以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如:一个民族、区域或时代的工业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一个微观的范畴,如:一个组织、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人(企业家或工业企业领袖)的思想或精神。

物质、器物与形象。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谈到物质文化时认为:“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琢磨的一方面。”在工业文化研究方面,作为商业活动最终产出物的商品无疑是一个重要领域。但从“物质”层面看,商业活动所包含的“物质”不限于商品,其他的如技术、设备、物料,以及商品生产与流通场所的设施与形象、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器物(尤其是传统遗存)、商业组织的形象与品牌展示物等,都是商业物质文化研究的范畴。

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每一种文化或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取向。从工业文化来说,从广义层面看,其核心价值观与之前的农业社会和之后的服务社会、信息和知识型社会有什么不同?从狭义层面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与服务文化又有怎样的区别?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定义的“24字理念”一样,在工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厘清与工业文化紧密相关的核心价值要素,既是工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工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所必须界定的基本问题。

nlc202309022341

通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区分及对人类工业发展历史过程的观察,我们可以将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抽象为以下六个方面。

创新文化

人类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嬗变,就是一个持续创新的结果。熊彼特对创新理论、克利斯·弗里曼对工业创新理论的研究,就是工业文明经济创新的集中表现。从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看,技术创新与制度(管理)创新是驱动工业化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驱动力。人类通过学习和研究持续加深了对自然界的了解,使得技术进步越来越呈加速度态势;而人类对自身的持续深入了解,也使得与工业组织相关的制度设计尤其是管理创新不断进步。正如丹尼尔·雷恩在《管理思想史》中所说:“(一代代的企业家)他们竭力应对管理大规模人力与物力资源组合所产生的多种难题,他们努力发展关于人类行为的哲学和理论,他们是变革的发动者。”时至今日,创新和创新文化已经成为所有企业持续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

效率文化

工业文明的一个基本价值追求就是财富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市场与消费者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压力,迫使企业将追求效率作为管理与经营的核心导向。从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开始,工业企业通过技术的、管理的、工艺的和人际的等各种方法,研究如何持续提高生产与运营的效率,以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及增加财富积累的速度。因此,效率文化是工业社会显著区别于农业社会的根本性文化价值。

质量文化与精益文化

质量是工业制成品的核心,也是工业企业管理的底线。在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为社会提供了既有物质上的用处,又融入了文化情感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并逐步形成了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因此,质量文化是工业文化的基础理念和核心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质量文化也逐渐向更系统、更具创新性的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发展,成为时代的文化主基调。

合作文化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在逐渐摆脱熟人社会后,和有共同利益的陌生人合作,并产生了企业这样管理逐步规范的群体化组织。所以,工业文化中的合作文化,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是组织内外部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内部需求是分工与效率,而其外部需求就是消费者和竞争者的驱动。所以,合作文化是工业文化的又一个十分显见的价值取向。

专业文化与职业文化

工业社会中,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讲求效率、质量与合作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基于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每一个人职业成长的基本路径,是按照专业方向发展的;与之相关,工业企业内部的管理也逐渐实现了专业化。所以,无论从组织还是从组织中的个体看,专业化是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沿着专业化的路径,或者要实现个体的专业化发展,培育良好的職业文化又是其中的关键。所谓职业文化,就是遵守契约与职责,立足岗位尽心工作,并通过持续学习取得个人职业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进步。

人本文化

从后工业化和后现代思维看,人本文化似乎并不是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而且一些理论甚至认为工业文明与人本关爱水火不相容。综观管理理论我们会发现,管理中的人本文化有一个从萌芽到持续演进的过程。比如:泰勒在其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中开宗明义提到,某些只想以极低的工资,换来工人们竭尽所能的生产,雇主将会发现,雇员们更慷慨的策略对自己反而是有利的。而梅奥主导的“霍桑实验”则更将对企业人的关注纳入管理的基本范畴。之后持续成长的管理人性化理论脉络,可以从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史》中清晰可见。因此,尽管人本文化一开始并不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文化特征,甚至还因为劳资关系问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社会变迁,但人本关爱这一基本假设,却随着社会进步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工业文化的主流价值。

以上我们从六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工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当然,限于学识,我们不可能就这一命题规划出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且我们界定的上述六种文化价值,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上也有很多可以探讨的方面。比如:在谈到“效率”和“质量”时,“科学”的理念其实是可以融入其中的。那么,如何区分这三者甚至更多理念之间的关系?哪个理念是纲领性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还有一个更需要持续讨论的问题,就是除了“人本文化”之外,“绿色文化”算不算工业文化的一个核心命题?其实与人本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绿色文化”必定成为新工业文化的“底线式”追求。

对工业文化建设中几个基本关系的认识

对工业文化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为了给工业文化建设实践提供基本方向。而一提到“文化建设”这个词汇,从现实观察看,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更广范围的工业文化都是如此。因此,为促进工业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我们还需要结合“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再延伸讨论。

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批判和重新审视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理论勃兴,而互联网的快速切入,更促使人们从另一个视角认识工业社会。诚然,工业社会带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过度强求效率而压制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过度的组织化与合作挤压了个体的权利空间等。但在工业文化建设时思考这一问题我们须明确两个基本前提:第一,网络技术的兴起不意味着工业文明已经过时,因为作为“工具”的网络,无法替代工业的“生产”职能;第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还有诸多不充分、不完备和不协调之处,我国社会对与工业社会相生相伴的制度、思想等,还有大量的学习空间。因此,在洞悉后工业社会基本理念及避免工业社会弱点基础上,通过工业文化建设弘扬其正确的理念和做法,还是我们必须做的基本功。

工业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关系

nlc202309022341

从范围上看:工业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农业文化、服务业文化的产业文化,是基于工业这个独特的“产业”及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研究的;行业文化则主要基于某一个行业进行研究,探讨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文化模式;而企业文化则比较单纯,就是基于某一家企业自身的文化进行研究。

从参照系看:基于工业社会的工业文化研究,其参照系是农业社会、服务社会或信息(知识)社会;行业文化研究的参照系是其他的行业;企业文化研究的参照系是其他的企业。

从研究重点看:工业文化具有时代的、社会整体的等基本特征,研究重点是工业社会及其文化对社会整体(当然包括工业企业从业者)的影响;行业文化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独特的行业背景出发,研究某一行业的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及其对从业者的影响;企业文化相对简单,以企业组织为研究重点,从属于组织文化研究范畴。

从文化建设主体看:狭义工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工业企业从业者,而广义的工业文化研究主体则是全社会的人,即工业社会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行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本行业的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人。

工业文化现实与工业文化遗存的关系

在工業文化建设中,鉴于工业文化遗存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意城市建设的重要价值,有论者将其摆到了较为突出的位置,甚至作为工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自然,工业文化遗存属于工业文化,但这部分内容似乎只属于工业文化要素中的“物质层面”,而且还是“既往”的而非现实的物质层面。在新时代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时期倡导工业文化的建设,其重点方向应该是蓬勃发展的工业企业的现实,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理念和管理思想。

工业文化建设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我们将工业文化要素归纳为传统、人及人群、组织与制度、行为、思想精神与信仰、物质器物等六个层面,这六个方面又可以归纳为精神、行为与制度及物质三个层面。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业文化三个基本层面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工业文化所必须考虑的。第一,工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核心和灵魂,反映了工业文化的属性,支配着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工业文化。因此,对工业文化精神层次的发掘是研究工业文化的核心任务(如第二部分);第二,制度与行为文化是工业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工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比如:某一管理的规范或者建立会影响从业者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工业精神文化的基础;第三,工业文化不仅仅是“工业人”的文化,由于产品的广泛使用,整个社会层面都围绕这些“使用”而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特质、社会群体、价值观念乃至信仰实践。因为这些由工业品而产生的文化事项,都依赖于“物”的功用而且必须与其发生联系,这些功能或作用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种工业文化的“物质层综合体”。

工业文化建设各主体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同,工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整体的“社会性”工程,涉及政府、行业、企业、个人等多主体。这其中,各个主体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工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从整体来看,政府及相关公共管理机构在工业文化中发挥领导作用,应从整体布局、倡导与宣传、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制定角度发挥作用;工业领域的各个行业应发挥平台作用,应在政府倡导和部署下,结合本行业特点,联合本行业企业承上启下地开展相关文化建设活动;工业领域的企业是工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工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应结合本企业实际,从健全工业文化要素及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角度,积极而持续地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是工业文化的主力军,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践行工业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以自身工作行为和职业成长过程践行工业文化。

(责任编辑:陈海峰)

上一篇:江苏省语文高考模拟卷下一篇:个人工作简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