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共8篇)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契合了三大规律,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因革演变。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凌空蹈虚上。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企业简单模仿、与创新趋势渐行渐远,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大型企业孤芳自赏、无视国际趋势,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放眼今日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树立了正确发展理念,高度尊重知识、人才、创新,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后面了,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美国的1/7、欧盟的1/5,排在全球第80位左右,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序,我们在第91位。从综合发展水平看,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重点,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亚投行的金融新范式诠释了世界新金融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用合作共赢模式谱写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鸿篇巨制。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人不能违背规律、改造规律,但人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与规律为伍的变革必然是深刻的变革,也是伟大的变革,更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变革。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
在人本管理中做到“三分管理,七分真情”、“用心管理,重在心通”的管理理念。领导重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到领导是同舟共济的一员。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发挥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凝聚人心,实施合作管理。在校内外创造一种民主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做到校务、财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真诚地信任每位教师。关怀、体贴、理解、宽容教师是每位学校领导必须做到的,设身处地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使教师敢说真话,主人翁意识强,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
在学校人本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教育要靠广大的一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也是一所学校生命力的所在。为使广大教师做到率先垂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塑造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学校要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另外,通过师德培训,举办师德讲座,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写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意识,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以德管理,以德修己。
二、坚持开拓创新,立足学校发展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立足于学校的新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强调教育创新,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机制创新上优人一等,在制度创新上高人一筹,在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拍。
首先,要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校长必须要不断地改革学校内部机制,激活学校内部活动,着眼于学校自身的特点,努力为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拓展更大的空间。
其次,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学校领导要深入到教师、学生、家长中间去,了解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再次,实践“开放式办学模式”。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内部的质量监控机制,还需要健全外部的监控机制。比如,在学校管理上实现开放,可邀请社区领导、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最后,加强量化管理,激活激励机制。学校采用较为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师业绩和学生的成绩。学校把量化管理制度与年终德、能、勤、绩考核相结合,学期结束后,全面统计,严格考核,教师按绩效、职责、素质几方面进行衡量,突出评价教师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功效。
三、坚持“人文关怀”,立足学生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管理时更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了真正体现学校的一切管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学校要大力倡导爱的教育,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把关爱留给每一个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让每位教师从转变自己的角色做起,做善于倾听、乐于沟通、敢于互动的“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究,敢于质疑。与此同时,还可开展多种途径的活动,把新课程理念、课堂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和社会,为学校的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
记者:五大发展理念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李伟: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响应人民期盼,具有鲜明的思想品格、问题导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第一,注重理论创新的思想品格。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其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尤为严峻和复杂,积累的经验和探索的发展方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开拓发展新境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第二,鲜明的问题导向。创新发展针对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针对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针对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与国内经济发展新需求变化,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针对发展成果社会分配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第三,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新发展理念的灵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参与感、满足感、幸福感,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
第四,全面系统的方法论。新发展理念强调全面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统筹兼顾的工作方式,注重由过多追求经济增长的单目标方式向“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式转变。
在继承和发展中引领发展新实践
记者:新发展理念是如何演进的?
李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推动了发展实践的突破。
新发展理念与党的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结合发展阶段新特征和发展时代新特点,实现了发展理论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记者:新理念“新”在哪?对指导实践有何重要意义?
李伟:第一,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新发展理念首次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动力转换的新认识。与此同时,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维创新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第二,提出协调发展新布局。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切实把补齐短板、调整比例、优化结构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开辟了协调发展新途径。
第三,突出绿色发展新方式。新发展理念把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第四,拓展国内外联动新路径。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提出了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了国内外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确立发展目标新高度。新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新发展理念对于全球经济有何意义?
李伟:当前,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困境”。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宽松货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难以从根本上摆脱经济低迷状态。新兴经济体内部分化明显,特别是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脆弱性增加。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走出危机阴霾,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各国都在反思和评估危机以来的政策,呼吁全球共同行动,探寻和培育发展新动力。新发展理念紧扣中国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国际发展背景,可以说是促进全球经济早日摆脱低迷状态的治本之策。
创新发展是推动全球增长的根本动力。长期经济增长根本上要依靠创新的突破。世界经济复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创新发展也是世界经济摆脱低增长困境的根本途径。
协调发展是世界经济包容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提升全球整体发展水平,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促进全球经济转向平衡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绿色发展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都需要采取有力行动,切实转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
开放发展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应坚持开放发展,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加强合作中形成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推动共享发展,有利于让更多的人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为更多的人创造有尊严的生活,提高全人类的社会福祉。
新发展理念既为我国引领新常态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经济摆脱“低增长困境”提供了借鉴。中国不仅要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增长动力,还要将自身的发展经验和理念,与世界各国交流分享,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月14日,河一小“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全体教师专题会,为新学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老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要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育质量。抓住了质量这一主题,就抓住了新理念的要义和精髓。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强调的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生活新目标下的质量,是全球教育竞争新态势下的质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要求的质量。现在我们要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们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袁贵仁部长语)
新年度,我校将以“双线思维”驱动各项工作,即:教育质量是生命线,要牢固不破;规范办学行为和安全管理为高压线,要时刻以高压态势予以警戒。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渗透核心素养,基于课标,落实教学;基于评价,改进教学。我们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模式细化为主题,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系统地进行高效课堂建设,让“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成为每一名教师的追求,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常态,向40分钟要质量,向“主动教育”要效益。
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念。创新发展理念运用时代语言,生动、客观、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事物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中,其基本方向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创新发展遵循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突变,又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新的渐进到新的突变,以至无穷。这种创新发展、辩证否定,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肯定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创新发展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行动,不会得到应有的、合乎规律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对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自然界的发展有自然规律,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发展有经济规律,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适应自然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破除不符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客观规律。
创新发展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保障。创新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但它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不管是认识规律还是正确运用规律,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目的是为了适应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更好地改造世界。也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强调人的认识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人的这种特有的能动的因素和能力,起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凸显了人的认识和实践对推动事物发展、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把方向校准、把标尺立好、把基础打牢。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实干”不能“硬干”。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决定着一个领导干部的选择和作为。从当前来看,大多数领导干部能正确对待功绩,而少数干部贪一时之功、逞一时之能,不问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装点门面”硬干蛮干,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要用领导干部“实干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不做花架子,倾力下功夫,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得起群众口碑。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远视”不能“近视”。风物长宜放眼量,还需在开阔视野、久久为功上聚焦用力。在谋划推动区域发展中,要站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去观照和定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格局放大一些,把眼光放远一些。坚决防止只顾当前短期效益、片刻利益,而制约了持续发展、长远发展,到头来得不偿失。要学习三代塞罕坝人“用 55 年的艰苦努力,实现荒原变林海”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代接着一代干,干出美丽人生、干出非凡成就。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全面”不能“片面”。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就会“畸形”“蹩脚”。要解决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统筹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既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又把绿水青山“留下来”。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惠民利民的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实现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
我国自2002年逐渐建立起了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建立对粮食生产者和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万宝瑞,2004;朱泽,2004),这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王雅鹏,2005)。一些学者从补偿目标、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补偿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设计(杜辉,2010;夏玉莲,2011)。庄荣盛(2013)通过我国城镇化过程汇总多方面的利益格局失衡分析,指出要维护农民利益,应当建立农民、企业与政府利益平衡机制。侯立军通过对制约主产区建设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要建立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搞好粮食主产区建设。龙方、卜蓓等(2012)对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潘刚、李琪(2012)认为,解决粮食主产区经济普遍落后、农民受益偏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陈明星(2012)研究了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认为应当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整利益补偿行为。杨建利、靳文学(2012)通过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情况透视,指出了合理的确定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额度。王有国(2013)从构建粮食安全保障基金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提出了建议。薄爱敬(2010)对我国的粮食补贴制度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各项政策积极作用和负向作用。田建民(2010)指出,我们必须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视角构建我国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上述成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研究粮食生产补偿的意义、原因上,更多的成果则围绕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来展开,对于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功能、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等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缺少深入的实证和定量研究,对补偿政策的运作模式和实现途径的研究不够深入。如何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一、、当当前前粮粮食食补补贴贴政政策策存存在在的的主主要要问问题题
(一)现有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水平总体上偏低
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仍然较大。就“黄箱政策”来说,我国目前的财政农业补贴总量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同时,由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不一样,以及核定包干基数的因素与应补贴的粮食种植面积的差异,在不同省份间的补贴标准差距过大。与此同时,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补贴标准的增长幅度。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农资综合补贴的效果。在粮食收购价格不能大幅度提高和农业补贴标准相对较低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种粮农民通过获得农业补贴所得到的收益十分有限。
(二)农业补贴结构不尽合理
第一,临时性补贴多于经常性补贴。许多应对农产品短缺而推出的财政农业补贴是临时性的,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第二,补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作用有限。在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情补贴“现象。第三,农机补贴的对象分散,但效率不高。因为农机补贴对种植规模没有要求,只要购买的农业机械在补贴范围以内就可以得到补贴,基本上形成了“家家得补贴,户户有农机“的情况。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利于农业合作组织的工作。第四,对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没有明确的地区与人群的区别。第五,对于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偏低,直接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源匮乏,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三)农业补贴管理和监督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农业补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实施农业补贴的权力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分散,农业资金的支出来源过多,出现了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农业补贴制度多以部门规章制度形式出现,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了财政农业补贴的效率。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普遍存在着监管不严的情况。一些地方出现了谎报、虚报面积,甚至许多已经租赁、征用、非法转手的非农用地也在堂而皇之地领取直补资金,形成资金流失和腐败。
(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获得的补贴不平等
虽然中央政府的补贴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但粮食主产区基本上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能力有限,中央财政与省财政的补贴加在一起,粮食主产区农民得到的补贴远低于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没有以牺牲粮食和耕地为代价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却面临“产粮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在支持力度、补贴结构、支持方式、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十几年以来两次补贴政策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进行优化。
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的目标定位
我们认为,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是一个比粮食生产补贴更为宽泛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粮食生产者由于生产粮食而放弃其他效益更高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其二,对于粮食生产者由于粮价下降所导致的销售粮食收入不能弥补成本所造成亏损的补偿;其三,为了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所需要增加的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其四,为改善粮食生产者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所需要增加的公共产品投入。简言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是指,为了激励粮食生产者及其所在地区的粮食生产积极性,通过调整中央政府、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种粮农民、粮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者由于粮食生产活动、粮食流通活动和粮食消费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补偿粮食生产活动产生的超过其经济利益的机会成本,并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福利水平的具有激励特征的制度。
(一)形成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机制
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必须破解的首要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我国粮食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又有一些争论。有人主张去库存就是减少国内粮食产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了连年增长,但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牢固。农业去库存可以允许粮食产量在不同年份略有波动,但不能滑坡。必须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重大措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形成种粮农民增收的长效推进机制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确保农民的持续增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种粮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粮食主产区粮农的收益不高,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种粮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既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也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把增进粮食主产区农民福祉作为构建粮食生产支持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走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使得广大粮农在为粮食安全做贡献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形成产粮大省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的增进机制
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应当摆脱单纯的“粮食增产”目标,按照“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把增进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的社会福利、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建立粮食生产支持机制的抓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支持手段,加快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使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倾斜,积极推进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繁荣,让广大种粮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探索出一条粮食主产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发展道路。
三、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
我们认为,粮食生产利益机制的构建应从以往的以补贴为主,转向投入支持、市场调控、风险规避与补贴并重,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支持体系。一个完善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由四个方面构成,即粮食生产投入支持机制、粮食生产补贴支持机制、粮食市场调控支持机制、粮食生产风险支持机制。
(一)粮食生产投入支持项目
粮食生产投入支持项目包括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粮食生产科技投入、粮食产业化支持投入等3个方面。
1. 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应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粮食生产投入支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农业重点开发工程,增加一批粮食高产、高效改造工程项目。根据农业部2006年测算,如果1/3的中低产田(约4亿亩)耕地的基础能力能提高一个等级,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00亿斤左右。首先,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式,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引导和公办民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在对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推进工作。其次,建设项目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重大的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等。还应重视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加大粮食绿色增产项目的攻关力度。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关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等应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同的政策。
2. 粮食生产科技投入。
农业科技投入属于“绿箱”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积极解决省级和市县级粮食生产科研经费不足问题。其次,加强粮食良种繁育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重点支持粮食品种资源、转基因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再次,将新型农业科技与农业推广补贴结合起来,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效果好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推广和应用,放活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形成绿色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网络。最后,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通过整合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长期支持农业科技攻关,建立统一协调、开放共享的农业实验场站系统。
3. 粮食产业化支持投入。
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粮食品种种植带;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粮食产业化。财政部发布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将集中支持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该项政策主要有三种扶持方式。其一,优先给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以贴息贷款;其二,优先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以财政补助;其三,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采取财政股权投资基金、贷款项目担保基金、贷款项目担保基金等方式。
(二)粮食流通支持项目
1. 粮食仓储设施投入项目。
完善县(市)级仓储、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项目,优化重要节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提高储备粮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智慧粮库建设。鉴于粮食主产区财力比较薄弱,加强对地方储备的支持,中央财政可对地方储备给与一定的补贴。
2. 粮食加工支持项目。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培育一批粮食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其一,支持商业银行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资本金投资或投资补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主食工业化生产。其二,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应参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于适当支持。应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3. 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提升项目。
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仓储、物流、市场等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在整合现有的粮食仓储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新建或扩建大型现代化粮食流通和仓储设施。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健全跨区域的粮食应急保障和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打造覆盖省、市、县的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系统。
(三)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项目
1. 以农民作为受益对象的补贴。
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必须锁定补贴对象,强化以农民为受益对象的农业补贴力度,使粮食直补资金主要通过粮食种植面积直接落实到农民手中。
2. 以企业为受益对象的补贴。
一是对粮食加工企业的补贴。粮食加工系微利经营,在价格干预时发生的原粮采购价高于成品粮折原粮后的销售价的价差,政府应适当给与补贴。二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补贴。在农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时,为了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保持稳定,政府在必要时可采取临时的农资直补政策,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或奖励。
3. 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福利为受益对象的补贴。
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发展粮食主产区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使粮食主产区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区域条件不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农村,可通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建设完善一批基础公共设施,如乡间道路硬化、稳定供水供电、修建文化广场、植树造林绿化等,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创收途径,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粮食市场和金融支持项目
1. 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控政策。
在当前条件下,应对三大品种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制度或临时收储制度所具有的“价格调控”和“托底购销”功能及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是目标价格制度不具备的,如何处理好最低收购价合理定价问题和收购后农产品销售问题是关键。今后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其一,改变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不降只升的价格确定方式;其二,鉴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大的实际,可采取分区确定价格的办法;其三,对于有些品种,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用目标价格制度取代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以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
2. 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
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采用多样化的贷款方式,构建高效的办贷机制。一是创新粮食规模经营信贷产品。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粮大县生态环境建设等为导向,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二是创新城镇化信贷产品。以推进产粮大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导向,支持产粮大县水利、公路、电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信贷产品。针对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开发全产业链融资产品,提升粮食产业链附加值。五是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粮食主产区规范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四是创新改善民生信贷产品,支持产粮大县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支持金融企业探索“互联网”模式,在农村开展电商服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服务等,通过互联网全方位整合村镇银行、自助银行、社区银行的功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的金融、电商、物流、教育、医疗、社保等热点需求。五是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实施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合作模式。
(五)粮食风险规避机制
1. 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中央应增加粮食主产省的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加快取消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配套,更好地帮助粮食主产区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2. 种粮环节的风险支持。
推动农业保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协助农户形成稳定的偿还能力,增强种粮农民对意外风险的抵抗能力。一是完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保险制度,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中央财政将于2016年进一步提高对产粮大县稻谷、小麦、玉米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在政策出台前,省级财政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已高于25%(现行补贴比例)的部分,中央财政承担高出部分的50%。如果省级财政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并相应降低产粮大县县级财政保费负担,中央财政还将承担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降低部分的50%。上述政策实施之后,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比例,将由目前的中西部40%、东部35%,逐步提高到中西部47.5%、东部42.5%。二是加强农村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灾害性天气、地质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农林有害生物重大动物疫病、环境污染等防灾应急预警体系。
3. 储存环节的风险支持。
一、从人才服务业基本定位说起
人才服务业应该是个大概念。它不仅仅指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该包括各级各类人才工作专门机构,涵盖所有为人才发展提供服务的组织、行业或产业链。人才服务业是干什么的?怎么定位?笔者认为人才服务业的根本任务是“三个服务”:微观上讲要为各类人才成长发展、就业创业服务,中观上讲要为各类组织选人用人服务,宏观上讲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服务业的根本目的是“两促进、一引领”:促进人才个体和群体全面发展,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人才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对五中全会精神精髓和主线的理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根据新时期新任务新发展新要求整体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重要的发展理念,这是五中全会精神的精髓和主线。《规划建议》共八个部分,总文字量2.2万字。其中三、四、五、六、七,五个部分分别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运作进行了科学阐释和总体部署。从结构上看,发展理念部分占5/8。从文字上看,发展理念部分1.5万字,占整个《规划建议》总文字量的68.1%。由此可见,中央把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五个发展理念各自的权重比例是:创新发展理念部分4700个字,占31.3%;协调发展理念部分2300个字,占%10.4;绿色发展理念部分2280个字,占%10.3;开放发展理念部分2300个字,占10.4%;共享发展理念部分3420个字,占22.8%。在五个发展理念中,用于创新发展的篇幅最大,其次是共享发展。由此可见,发展靠什么?发展为了谁?已成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大战略命题。发展靠创新,发展为人民。
五大发展理念整体价值和综合意义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既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又着眼“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利器和行动指南。第二,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完整思考、统一贯彻、全面落实。创新是发展的基点,协调是发展的节奏,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格局,共享是发展的目标。第三,五大发展理念,是《规划建议》的精髓和主线,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第四,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第五,五大发展理念,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创中国式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六,五大发展理念,解决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三是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究竟为了谁?
五大发展理念各自的内涵和侧重点是: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重点要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一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二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要促进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协同推进“五位一体”发展布局,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努力实现民富国强家园美。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要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三、以新理念引领人才服务业新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切换问题。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把它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如果说传统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就是要做乘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和资本驱动,其驱动力的强度在逐渐减弱,已经到了非切换不可的时候了,那就是要切换到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世界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先生曾经指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源驱动阶段,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内的时候;第二个阶段是资本驱动阶段,即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期间;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即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中国2014年人均GDP7575美元,2015年预计超过8000美元,正处在资本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里,坚持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并重,逐步过渡到以创新驱动为主,是正确的明智的科学的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到:所谓创新驱动,其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就是要通过创新型的人才来驱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国的创新型人才总体是匮乏的,远远不能适应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10-2020年十年间人才发展三大核心任务: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二是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是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对人才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意义是: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就、引进配置、使用激励等作为重中之重,必须下大力气扩大增量、激活存量、释放能量。让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创新型人才的聪明才智尽情施展。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人才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着力点。
nlc202309040914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的平衡性问题。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13亿多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五中全会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努力形成平衡的经济社会结构。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顽症,突出表现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经济和社会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平衡等多个方面的不平衡。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了人才资源宏观布局、配置结构的不平衡性。笔者曾经撰文指出,我国的人才资源结构存在着“九多九少”现象:一是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二是计划经济人才多,市场经济人才少;三是继承型的人才多,创新型的人才少;四是低学历的人才多,高学历的人才少;五是中初级的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六是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单位人才少;七是东部地区人才多,西部地区人才少;八是单功能的人才多,复合型的人才少;九是内向型的人才多,外向型的人才少。协调发展理念对人才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意义是:经济社会结构影响着人才资源结构,人才资源结构也能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结构,可以促进、推动甚至引领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结构性调整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必须把人才资源结构调整放在优先的位置。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人才服务业发展的第二个着力点。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民富国强家园美!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讲的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是一种客观规律。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环境代价,空气、土壤、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到了无法容忍、不能继续的地步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人才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意义在于:加紧培养和造就环保人才,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十七类专门人才”,其中第九类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人才服务业发展的第三个着力点。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的必然选择。五中全会要求,“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发展理念对人才服务事业的引领意义是:必须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尽快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能适应国际化战略和开放型经济要求的外向型人才,必须加快对接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国际国内两类人才资源的作用。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人才服务业发展的第四个着力点。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五中全会还从八个方面对与老百姓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21件事情作出了精心的部署。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实现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对人才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意义是:一是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天下人才天下用,让各类人才在夺取全面小康决胜阶段大显身手,共享共用。二是要加快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为各类机构选人用人,为各类人才就业创业,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与人才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各类英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障。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人才服务业发展的第五个着力点。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11-22
五大发展理念之创新06-19
五大发展理念研究报告06-05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浅谈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11-28
五大理念学习心得06-12
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11-12
教学理念学习心得体会11-28
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心得05-24
新课程理念学习心得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