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篇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李佼姣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我反复琢磨,总结出几条小经验: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这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的在第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第四,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篇2

回味品德与社会这一教材, 无处不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内容而言, 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孩子息息相关,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从孩子熟悉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选取孩子所关心的问题。教科书新颖的编排方式以及大量真实感很强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插图, 并且选用了西部闻名的人文景观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图片在某些方面而言虽然比文字形象和生动, 却不及文字来得明确, 在传情达意上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而图文形影相随使得教科书变得绘声绘色。同时具有可观赏性和可读性, 让学生愿意学习,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收获良多。显而易见, 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比传统的说教更加具有教育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并且全新的教科书打破常规逻辑编写, 遵照内在逻辑为孩子生活逻辑, 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带有社会生活的问题, 正确且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质健康形成。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始终有着一条主线是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子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正比例增加的, 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上升为祖国和世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正好选择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不经意间建立起个体与自我、社会和自然方面的价值观念, 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良好品德及其社会发展。引导孩子向生活进行了全方面学习, 获得对于世界的一个全新认识以及完整的理解, 以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书本上, 许多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开放式的, 不局限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也不追求孩子们一个统一的结论。为孩子留有选择、创新以及开拓的余地。编写教科书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编写和设计。而是按照孩子的认知逻辑来编写教科书。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重点选择与孩子生活关系密不可分、愿意学习的内容, 体现教科书的发展性和现实性。

二、活用新教材

教师应该不断地了解和钻研教材, 应该从教材出发, 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愿望。倘若只是单一的教学生节俭, 则也只是在说教和空谈, 这样的话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如, 节俭这一话题, 若只是不断地灌输如何节俭, 不断地说教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不如把节俭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相结合, 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应该如何节俭。而教师这个时候便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让孩子们自己感悟浪费和节俭的差别以及正确的观念,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行管管家, 管理一个星期或者几天的生活费, 了解自己的家庭收支, 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精打细算的好习惯。新教科书更改了过去绝对的编写理念, 当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以及道德、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这一单一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对于周遭的一切用眼睛去看、去感悟, 把孩子们培养成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包含了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乐于接受。

而研究性学习即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 选择部分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题, 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如, 《做地球卫士》一课,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首先让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独立地思考、讨论制定自己的方案, 再把这些方案统一和整理, 进入实施的阶段。各小组的成员们把那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小组的成员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 如文章、图表等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教师来不断地引导他们找出方案的不足之处, 总结、归纳, 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案, 往往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 思考在教学中那一系列问题, 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局限于古板的课堂教学, 应该尽量采取多一点教学方式让教学多样化, 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东西, 自主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在孩子现在生活的河流里, 引入他们未来将生活的水流, 要把我们在遥远地方藏匿的教育的种子逐渐一致到他们那生机勃勃儿童的生活的心田”。

总之,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灌输小学生正确道德荣辱观的主要渠道, 对于引导孩子从小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起奠基的作用。作为教师, 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于孩子身心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普及, 这一课程在初级教育过程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极大限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师生关系 平等鲜活 贴近生活 多样灵活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4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前5分钟展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要求,设计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主题自定,建议展示主题化、系列化,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1)、拓展作业

(2)现场情景测试

Ⅰ《品德与生活》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课程实施方式。为此,结合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活动感悟—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变式研究,探索了活动化教学范式,使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思路

活动化教学范式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交流互助、合作共振的基础上,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促进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新课的学习选准切入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唤醒生活,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游戏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走入学习;还可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视频等,调动学生走进情境,参与学习,等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教学一年级《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时,教师播放雪花飘舞中小鹿斑比在森林中孤独徘徊的身影,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斑比的朋友哪里去了?从而引发学生想要寻找冬天的动物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模拟表演、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完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建构目标,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教师设臵了寻找斑比朋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冬天动物的过冬方式。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事物的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并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互补和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上述找朋友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发现并纠正不科学的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并适时渗透保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的。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等,可以有效促进学习内容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接轨,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转化实际行为。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了解了冬天里动物的行踪之后,教师设计了我为小动物盖房子的实践操作活动,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为其画上美丽的洞穴,再为洞穴制作合适的洞盖。在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既巩固了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渗透了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这是教学效果的延展阶段,通过设计拓展活动,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回归生活,激励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自然体现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拓展延伸可以联合学校、班级、教师、家长、社区形成合力,可根据课程内容延长评价时间和扩展评价内容,以评价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时性。如:一年级《今天我值日》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拓展作业,开展“弯弯腰爱班级”活动,期末将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评选班级之星,从而使学生爱护班级环境这一德育行动一直贯穿下去。

以上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进行了诠释。在品德课程活动建构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活动建构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环节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地把外来的新概念和新观点与原有的进行比较,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概念和新观点的含义,彻底改变原有的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观点,把新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宰者,不能全盘包揽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第二,要正确处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帮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学生情感的升华,但若是流于形式,则会造成课堂上一片混乱,无法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第三,认清活动的内涵和本质。活动的真正内涵应是思维在动、情感在动,学生只有思维调动起来,和其他人的思想发生碰撞,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自身的创造性品质得以张扬;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在活动中受到震撼,逐渐升华,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Ⅱ《品德与社会》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三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结合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我们探索研究了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是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链接生活

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臵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出示购物清单(海尔电冰箱、蔬菜、米面、运动鞋、书籍等),请同学们帮忙建议去哪里买上述物品?上述生活问题的设臵,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体验生活

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

结合上述情境的展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和认知,在此环节中,学生积极展示和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对已知知识和技能、已有情感和态度进行验证和质疑,从而更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提出建议,并在初步交流中认知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种类,教师板书列出学生提议的各类购物场所,帮助学生丰富生活认知。

(三)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通过多维互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交流中虽有所拓展,但也只是丰富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深入认知仍很肤浅,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一知半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伴随着新的疑惑、新的问题的产生,以及想要验证自己、他人、教师、教材的理论和观点的更迫切的心理需求,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凭借组员们搜集的相关信息自主进行小范围的合作探究(如:前后左右及同位),人人说问题,谈看法,达成组内基本共识,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与其他各组进行交流和争辩,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它学习媒介间的多维交流,达成对问题的深入认知。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针对板书中呈现的某类商品可供选择的多个购物场所,提出问题:究竟去哪一个购物场所购买?不同的购物场所之间有何区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并在交流中感悟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感悟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促进。

(四)践行生活,实现发展

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为促成学生发展目标的深入和达成,由教师或学生再创富有实践性的新情境和新要求,以检验学生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践行生活,进一步深化、扩展、修正和完善认识,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可布臵如下生活体验任务:帮妈妈做一次家庭购买,并将购买的物品、购物场所、购买心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以上简要介绍了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在这种教学范式中,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合作交流中更进一步深入生活、审视生活、反思生活、践行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性发展。

Ⅲ《品德与社会》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五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历史、走进祖国的壮丽山河,学生的研究视野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更要成为一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面对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建立联系发展的思想及观点、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思维及认识能力以及全球化的研究视野。为了适应课标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我们探索研究了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旨在从繁杂开放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了解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轨迹,更能够对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能够透过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典型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跳出教材、跳出地域,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相关或相近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拓展研究,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拓展研究方向,进一步生成探究问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主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呈现图片、设臵问题等等,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研究兴趣,围绕主题生成不同侧面的研究专题。品社五年级下册《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师出示黄河流域风光图片,图片呈现的内容较全面,涉及到农业、水利、风光等多个视角,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基础上,初步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感受黄河的气势蓬勃,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发学生研究黄河的兴趣,生成研究专题:黄河的发源地、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黄河沿岸的风貌及特产、黄河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等。

(二)选择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

在生成研究专题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根据选择的专题组建专题研究小组,组内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弥补计划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制定较为规范的研究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专题、研究时间、研究成员、研究分工、研究方法及途径、研究结论/报告。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专题,组建不同的专题研究小组,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研究、黄河流域的水力资源研究等等。注:如若教学中设计了这一环节,那么本课将分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完善计划,为课下研究做好准备。

(三)分工合作,专题研究

学生在组建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利用课下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学生利用网络、书籍、调查、访问等方法围绕研究专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这一环节最好能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实施,并尽量保证学生的研究时间。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长达两个星期的研究时间。课下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观看相关纪录片等,课上各研究小组则进行资料的汇总及整理,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增进感情,共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一环节也可以在选取典型研究专题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实施,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相关资料,课上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专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及分析,实现专题的组内资源共享。

(四)汇报交流,升华认识

学生在分组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基本的认识,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班进行专题研究交流及展示,对相关研究专题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在交流中教师适时发挥辅助作用,抓住学生交流中的契机通过设臵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资料,更深入的研究、思考资料,从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交流中实现知识和认识的拓展仅是一个方面,研究和交流中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引导学生挖掘感悟资料中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小组,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重点交流展示了半坡文化、彩陶文化、著名的民间艺术、秦始皇兵马俑等研究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也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在学生交流黄河流域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认知,拓展研究

分专题研究仅仅使部分学生对某一个研究专题拥有了较为权威的发言权,系统说来还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是停留在对研究主题的一个侧面的认识上,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因此,在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主题进行整体认知及梳理,将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研究事物的系统全面的认知。

典型研究仅仅是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上,而要运用建构起来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研究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三、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小专题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不应只体现在课上小组交流的十几分钟内,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研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研究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研究中动手、动脑,体会研究带来的快乐。

2、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要丰富多彩。大多数课上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只限于学生的口头交流,这种展示形式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在口头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将研究内容分专题制作成剪报、手抄报、幻灯片、电子网页、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的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3、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在学生分小组、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撰写了研究报告,制作并展示了专题研究剪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专题研究成果,但这种研究及其成果仅是专题性的,还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整体的认知。教师在肯定学生专题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打破原有小组的划分,让不同专题小组的成员再组合,并合作完成关于研究主题的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简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使学生在重新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建构对研究主题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学生分组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合,举行以《滔滔黄河》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展,学生们将来自不同研究主题的精华集结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思考、诠释“母亲河”,从而获得了对“母亲河”的整体认知。

4、实现研究专题目标的不断深化。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目标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提升,教师应在教学典型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如在《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中,学生在研究黄河流域对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不仅搜集了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呼吁所有的学生行动起来,宣传保护母亲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目标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品德与社会教学故事 篇5

共和中心学校王翠英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但在讨论课上,有的教师“干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出现冷场的情况。其实能否展开讨论与课堂设问有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问要精心设计。最好能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拿贴近他们的事例让学生分析并展开讨论。

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最大诱惑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网络等的痴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成熟”、“吸烟”和“发展”三个词语,然后问“这三者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请你们畅所欲言。大家会讨论起来,有人会说:“吸烟代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会被别人所认可”。有人会说:“一些名人、作家都是一边吸烟一边工作,只有吸烟他们才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吸烟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有人会说:“别人都抽烟,自己不抽烟,不成熟”有人会说:“吸烟是一种享受,能提精神„„”

听到大家的看法不一,可以出示一个调查表让学生进行深思:

一份流行病调查表明,如果不对中国吸烟人口进行控制,5000万儿童将死于因吸烟导致的各种疾病,这个数字是加拿大人口的2倍,瑞典人口的6倍!而近日进行的“全球青少年与烟草调查”中,中国问卷项目组结果显示,24%的中学生已尝试过第一口烟,其中6%的学生吸烟经历始于7岁。

看完这个调查表后,你是否还认为吸烟是成熟的标志?吸烟是否是良好的文明形象?你认为塑造良好文明形象应怎样做?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进行总结:“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长远大计。塑造文明形象,拒绝第一支烟!”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6

综合课程具有三方面的教育价值取向:

1、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杜威认为,“儿童世界是一个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他还提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科学把他们的世界加以分割和肢解。”儿童的认知与兴趣直接相关,综合课程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方面比分科课程更有利。

2、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

分科课程往往专注于一定领域知识的掌握,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成了“书呆子”,断绝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使课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知知识从哪里来,更不知用到哪里去,而综合课程强调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向真实生活,真正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靠单科知识很难解决,综合课程发挥多视角、多学科优势,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3、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分科设置课程,必须按照学科体系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从学生需要出发设置综合课程,就会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机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性、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绝不是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学习内容的线性构建方式,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新思路,《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

(2)主题学习的综合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有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作为三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3)课程目标的综合性。

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 篇7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1.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所以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深入发掘,学会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教师应专注于教材的研究,全面理解教材以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再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例如,在新人教版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以及诚信的意义;2对于自己或他人不诚信的态度、感受;3要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引入“诚信”这一话题时, 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我信得过的人”, 然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几张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有关诚信与不诚信的图片。之后进行下一环节,让学生回忆平时交往的对象,并问学生有什么想和他们说的或者想和自己说的。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切身感受到真诚待人、待物的重要性, 从而解决了第二个难点。然后通过案例教学,再让学生体会诚信的含义与意义,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一概念具象化,使教学不再空洞。

2.把握课程目标,建立评价体系

教师只要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确定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课程目标, 让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教学理念得到彻底改观。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彻底摆脱旧教材的“虚、空、假”特点,有层次地将教学活动贯彻始终。结束课程的学习后,要对教师进行“评教”、对学生进行“评学”活动,故此,科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得以建立。

例如,在新人教版三年级下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爱在阳光下》 教学中,课程教学目标是贯穿于课前、 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学。教师在把握课程目标时,要注意从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前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得比较容易, 先让学生将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作为观察记录,再让学生将自己成长的照片展示给班上其他学生,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体会家人养育自己的艰辛。接着,升华课程目标, 让学生通过“母亲不给自己买新单车, 父亲不给自己系鞋带,奶奶让自己做手工,爷爷让自己给爸爸认错……”生活点滴中明白慈爱是一种爱,严厉同样也是爱。最后,课程目标上升到最难, 让学生现场展现家人们表现爱的形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深入人心。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评教人员可根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道理深刻, 方法多样……”标准进行评价。评学人员可依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判,主要有“优秀、良好、中等、差”几个等级。

3.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指出: 教师是否合理有效地营造教学情境是课程教学成败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照本宣科、脱离情境的教学方式,应将教具应用到课堂上来, 这样在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教学情境的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中,需要学生感受老师对于自己的爱。这时,教师可以拿出录音机, 播放一段老师的内心独白,这样极具创意的教学方式可以令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由衷地感恩老师。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外教学

1.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各种活动

教师除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教学之外,对于学生的课外教学也要着重把握,毕竟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脱离了现实社会,它就只是一堆理论而已。因此,需要将家庭、社会、课堂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将学校的知识拓展到家庭和生活中去,还要对其进行总结、归纳、深化和整合,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效果。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摆脱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之外的地方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益于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全面发展。

例如,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第二单元第四课时需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举行学生班干部的民主选举之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和各国民主制度,了解后再将其进行对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农村、居委会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民主选举情况,对民众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民众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先设计一张满意度调查表,表中的信息应该包括:1调查主题;2导语部分;3表格主体部分; 4结语部分。调查表由教师设计,学生统一穿校服外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可以给相关部门写建议信,如 “我给县长提建议”等,建议书内容一定要完整,语句要通顺,可以先交由教师审阅之后,再到邮局投递。

2.拓宽活动渠道,优化社会实践

课外活动渠道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展开活动,也可以在一些特定节日和社会活动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目前可采取集中引导和个别发展来开展活动。

集中引导,顾名思义是在组织多数学生参加的情况下采取的方式,它的特点带有一种普及性质。例如,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同参加植树节的相关活动,开展一些诸如“种上一棵树,保护一个地球”等活动,学生可以在集体种植小树苗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奠定学生“保护地球,爱护植物”的思想基础。

个别发展,这种活动模式针对单独的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例如,开展一些课外的主持活动、艺术表演等相关的游戏活动,让那些喜欢这类表演的学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这些深刻的教育方式让思想道德教育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小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准备;兴趣;设计;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一言堂”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辅助作用的位置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上设计,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能让教学枯燥乏味,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味的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师者的人格魅力来辅助教学。教师的修养、性格、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师从心里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学生、事情的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学生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爱上这门课程,对教师敬爱督促他们加倍努力。应用“爱屋及乌”的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三、课后加餐,巩固提高

以学为用,课后的生活实践,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机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必须要课前精心准备,让每一堂课都精彩充实;课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起来;課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上一篇:巡线主管工作总结下一篇:四年级思维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