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通用8篇)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单纯,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1)造成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2)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

(3)以学生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4)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体验。

3、师生互动性不强

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5、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针对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我提出了“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课题的界定

1、有效教学的内涵

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包括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投入

教学效率=有效的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2、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有效教学方式的理解

(1)有效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2)有效教学方式要关注教学利益。

(3)有效教学方式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4)有效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5)有效教学方式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着重从我的教学班级实际出发探讨有效教学问题;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从转变教师行为方面提出“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并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

实践意义: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真正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理论意义:为深化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资借鉴的经验,能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理论。

四、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的学说;赞克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2.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进行了研究,赫斯特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黛安.蒙哥马利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出了CBG原则、PCI原则和3MS课堂教学三原则。

3.约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我国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也提炼出一些有效教学的新的标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鲍里奇博士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新技巧》、《课堂信度评估》;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育课程中心陈旭远教授的《新课程与有效性学习的思考》等等。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实践、观察、分析、总结,探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有效的课堂管理实施办法,构建苏教版小学语文各年段识字、阅读、习作的有效教学模式。

2、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从而全面提高实验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3、通过有效教学的探究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并根据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促进实验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六、课题研究方法、研究计划

1、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文献法: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症结所在,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检测法:通过前期检测,了解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通过实验取得的优势,从而扩大实验的力度。

(4)实验法:通过实验,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5)个案研究:对实验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实验效果。(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2、研究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组织启动)2009.3—2009.4

①搞好课题开题会,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与行动计划。②对班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③通过理论学习及现状的分析,明白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2)实验阶段(实验研究)2009.5—2009.12 ①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实践课研讨活动,分专题进行研究,搜集和整理事实材料。

②对要达到的目标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③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做好经验成果交流展示。(3)结题验收阶段(总结结题)2010.3

①总结教师有效的教学方式研究的成果。②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发布者:雷石娇发布日期:2010-11-12 14:52:28.0

过去的教育注重教师是一切教育行为的主体,是知识的权威,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灌输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完全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的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使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逐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然而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在这40分钟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1、教师要精心备课,明确教学思路

充分备课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细心研读教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对重点、难点部分、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和作者的思路都必须一清二楚,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若教师课前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诱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发学生产生思考,所以教学思路不应该只存在于教师的脑海里,而应该是全体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性,有效性的教授学生知识,2、重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如同指路标,指引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这样教师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很快融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类型,设计不同的导入,如故事导入、小品导入、诗歌导入、谜语导入、漫画导入、音乐导入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一些科普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然后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并且相互交流成果,从而营造出一种生活化、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3、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路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适当的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对某些学生在个别问题上遇到的困难也要进行个别的解决,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进度。有关调查表明,在教师教授一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主动参与性越高,学生对课文接受的能力也就越快,那么这堂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多启发,不要包办代替,避免出现自问自答的情况。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学多问,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出现懒惰的现象,不但手懒,脑子也懒,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懒得去思考,总是依赖于别的学生,一看到题目较难的问题,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所以这时教师不能一味的只告诉学生答案,而应鼓励学生仔细思考分析,给学生指明思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做到多学、多思、多问,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效。一堂成功的课,不是教师教的多好,而是从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渴望把他们的感悟表达出来,如果教师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那么课堂也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局面,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传授和灌输知识给学生,造成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 营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不应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传达知识,而应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来教授,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戒备心,让他们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根本上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见识较广,小学课本本身就没有多少值得深究的作品,有些小学生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跟着老师、跟着家长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提不起兴趣,教师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采取布置大量的预习作业,让学生疲于学习,那么这堂课,学生就没有什么可学、可问的了。

2、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和谐的课堂,需要教师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教育中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除了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的他们的学习情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处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时,思维会更加清晰,想象力也会更加丰富”。所以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展现出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尤其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教师应当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给他们多加的爱护,不歧视、不嫌弃,在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提问他们的时候不能急躁,要以鼓励的方式让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勇于回答问题,教师才能够从中发现缺陷,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营造出师生间平等相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够真正形成一种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快乐中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

3、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想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教师通过教材与学生进行对话,在你学生对话交流的时候要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给学生之间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对照他们的问题,寻求答案,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再次探究的兴趣,寻找出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篇2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邢台市第二十六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技术和设备也相对落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占主要地位,这显然达不到新的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课,课堂管理失控,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迫在眉睫。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是面对面地交流,非常和谐的状态。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的因素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不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教学活 动中,教师垄断 了大部分 的课堂时 间,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任务是被动接受知识、储存知识;教师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教师完全依靠教材, 学生对书本知识绝对遵从。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二)教师教学能力和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因素

教师的个人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因素。教师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的缺乏以及自身修养的不足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有些教师缺乏钻研精神,备课不认真,课前准备不足;有些教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 ,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些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三)高中生心理特征的因素

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优生由于 前面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然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惧怕等心理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 向。中等水平 的学生学 习目的模 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教师要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而获得知识。 为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在课堂教 学中应做 到以下几 点。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展现自我,从而保证学习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创新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分成 不同的板块,提出不同要求供学生分组探究,要求每组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共同归纳出 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信任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给学生多一分理解和尊重,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 课堂教学 中来,这样才会 使学生建 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校运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步骤:落实先学,循序渐进;自我质疑,知识拓展;课堂后教,查漏补缺;当堂训练,检测能力。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注意: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行为;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积极引导; 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一)教学目标有效性评价

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使教学活动真正处 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于学生“最近发展 区”的活动是最具挑战性、激励性和探究价值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认知水平。

(二)学习过程有效性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又要评价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时间应不少于整节课的2/3,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应不低于85%。

2.学生的思维度

对学生思维度的评价要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 题是否积极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广度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发表不同见解;要看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如何以及探究问题的独特性如何;要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条理性如何。总之,要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培养以及明显提高。

(1)生生、师生的交往度

评价交往度,一是看师生之间能否 平等对话 沟通; 二是看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是否解决了问题或产生了新的认识;三是看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融合以及成果的共享情况。

(2)师生的愉悦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需要知识的获得,又需要真挚情感和探索体验。对愉悦度的评价除了看学生是否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还要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和思考,另外还要对愉悦度的保持时间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有效性评价

有效的教学一定使学生有所收获。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首先就面而言是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中包括了对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看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算不上一堂好课。

四、课堂有效性研究成效

(一)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两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课堂状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注重民主和谐氛围的营造,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角,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及质疑学习,他们在课堂上得到了最大化的展示和发挥,张扬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托课题研究 推动有效教学 篇3

健全组织,管理到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领导组织机构,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阶段目标的确定及组织落实工作;成立了以科研骨干为重点的研究组织,选拔了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组长,负责制定阶段性实验计划,指导并带领本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期末进行专题汇报。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我校对科研课题的组织申报、实施、检查、结题、经费补贴和具体的管理都规范有序,形成以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论证、成果鉴定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课题过程管理。为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还出台了《密云六小关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校规范科研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从制度上确保了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取得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自评、互评、组长评、领导评多种方式,制定了课堂教学的评价细则,从评价内容、方式等几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为教师研究提供导向。

强化常规落实,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我校加强各科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功在课前,常态质量是第一生命力”的思想,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关注每一节常态课的教学,严把每一节课的目标关,讲透每节课的知识点,关注每堂课的课堂效益。学校领导还随机听课,检查教案。

学校狠抓教师常态课管理,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十项”要求,继续强化“双20”,力求精讲多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课外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强教师的课后反思意识,构建有效课堂,力争常态课的有效课堂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我校还发挥电子备课优势,改变电子备课造成不备课的弊端,努力提高备课质量。改变电子备课格式,一部分采用原有教案,一部分采取集体备课,一部分采用个性化内容。在进行个性化修改时,重点找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参与点,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备课活动,提前布置研讨内容,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加大管理和检查的力度,随机听课同时检查教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要求课堂上学生思维、动口、动笔、动手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将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实效性作为课堂评价重要指标,追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课堂教学,形成课堂教学扎实、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习惯逐渐形成、学习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

开展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为了扎实进行课题研究,确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找出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子课题,我们在2012年1月对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做出了问卷分析。

我们召开了子课题组长会议,会上首先带领组长学习了开题报告,明确了课题中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带领本组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为了能让全体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课题研究,我们为全校教师做了相关讲座,为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我校还分别请了朱懋勋、蔡歆、孙建龙等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2011年11月我校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北京市科研先进单位;10名骨干教师参加录像课评比,其中7节获得一等奖、1节获二等奖、2节获三等奖;15篇论文获得市级奖励,在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2012年我校3个学科的5名骨干教师承担了北京BDS的录课任务。

“引导学生深入参与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我们将围绕课题研究方案,继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篇4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赵丽宏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无效,教师们讲课很卖力,很辛苦,但同学们大都表现困倦,听不懂或根本就不想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一,这样的学生我们怎么教?生源基础差是客观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少一些抱怨,从教学的角度多想一些办法,我们不能使学生适合我们一以贯之的依照教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学生听不懂教材上罗列的那些内容,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让学生变听不懂、不想学、不会学为能听懂、想学、会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遵循“三适”原则,落实“三维”目标,是一则对症处方。

一、关于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同意北师大李兴洲教授的观点,有效教学追求“三效”,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有效教学要有效果

一门课程有课程标准,一节课有教学目标,如果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一门课或一节课的结果是预期的,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实现了,这门课或这节课就是有效果的;如果预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教学活动没有结果,我们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没有掌握,那么教学活动就是无效果的。

2.有效教学要有效益

教学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益,效果是一个中性词,效果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于职业学校,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定位准确,内容选择适合学生需求和企业岗位需求,方法设计符 1

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有用的,是好的,那么这门课或这节课才是有效益的;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内容选择与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无关,与企业岗位要求无关,或者知识和技能是落后过时的,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即使有效果,但却没效益,这样的教学是做了无用功,教学是无效的。

3.有效教学要有效率

教学效率要考量两项指标,一是单位时间里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比率,二是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容量,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适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且在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足够多,我们就可以说教学效率是高的。反之,如果课程内容设定和方法的实施只适合少数学生,或者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量很少,即使有效果也有效益,但效率很低,这样的教学也是低效的。

有效果、有效益、高效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三效”,实现有效教学。

二、关于“三适”原则

台湾著名学者何福田先生近作——《三适连环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要适性、适量、适时“三适连环”原则,何先生的“三适连环教育”意在解决“学习无效”这一病根,他认为“学习无效”这么个不起眼的“根”已经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先发后至、令人浩叹!要摆脱“学习无效”的虚耗,我们家里原本就有很好的处方,只要煎煮合宜,学习立刻就能有效。所谓“很好的处方”就是我们的教育鼻祖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曾教导我们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要达成这一理想,其实践方式就必须是“因材施教”。何先生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衍生为教育要适性、适量、适时三适连环,具体解决我们职 2

业学校存在是教学无效问题,是一记很好的中药。笔者对何先生的《三适连环教育》有如下理解

1.教学“适性”丢不得

“适性”,就是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位学生不必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只要教育适应了学生的性向,人人皆可能有大或小的成就,教师对任何学生都不能弃而不教,正所谓教学“适性”丢不得。

学生选择了到我们职业学校来学习,没有去普通高中,说明学生有其特有的思想和个性,也许他们没有很好的数理逻辑智能,却可能有很好的视觉空间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他们是有思想、有个性、有选择性的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在选择职业学校的同时也选择了所要学习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岗位,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职业性”,同时,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性”。我们不要因为学生的基础差就放弃,也不要因为学生的纪律差就抛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学生职业性与差异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让学生爱学、学会、学好的目标,力求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智力有所发展、人格有所完善、就业能力有所提高。如果教学不适性,教师即使再努力,也会徒劳无功,好比有病吃药,如果不对症下药,不仅浪费了药,还可能产生副作用。教学“适性”是教学有效的前提。

2.教学“适量”比不得

适量,就是要界定不同学生合适的学习量。由于学生的性向不同,存在个性差异,学习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量少,学生吃不饱,是低效;量多,学生消化不良,会厌学,更无效。我们的教学往往对学生学习的量整齐划 3

一,不考虑学生的性向差异,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我们确用统一的尺度去考核他们,结果是教学无效,很多同学不能及格是必然。教学“适量”比不得,我们要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量和考量标准,跳一跳吃到桃子是教育的合理境界,使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这种境界,去体验进步、提高、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3.教学“适时”急不得

适时,是指教育要切合时机,循序渐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成熟度和学习预备度,切合时机的实施教育教学。不论是认知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学习,只要各种成熟度(如抽象思考能力、肌肉发达能力、骨骼成熟程度等等)不足,学习就不会有效。学生学习成熟度达到标准,学习材料的安排也要有先后次序,循序渐进才能一路学好。近些年,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预备度普遍不足,面对现状,我们要牢记教学“适时”急不得,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预备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适性、适时、适量三适连环,环环相扣,教学必然有效,三者不能连环兼顾,只要疏漏一环,便不能保证教学有效。

三、关于“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载体,回答的是“课”的目标,教什么,学什么,即内容的安排与要求,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学习而展开,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目标指向的知识与技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操作系统,回答的是“程”的目标,怎么教,怎么学,即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按目标的指向顺利实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动力系统,为什么教,为什么学,调动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组织,学生知道了教师为什么教,4

自己为什么学,并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到学习当中,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师生在课程教学中要把握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要通过过程与方法习得与掌握,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为动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信任、友善,同时受到鞭策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标。

四、遵循“三适”原则,落实“三维”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试想,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未来职业不契合或过难、过浅——不适性;容量过多或过少——不适量;一堂课开始,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只在课后小结时教师指出本节要点一、二、三等,或许有个别同学略有领悟,多数同学不知所然。教学过程的实施一言堂或无章法,不能循序渐进——不适时。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有效呢,学生学无所得,教师付出的辛苦岂不白费了吗?

对于职业学校,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殊的专业性,我们的学生学习预备度不足,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走出校门就即将走上职业岗位,成为一名职业人。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就业导向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遵循“三适”原则,合理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既适性又适量,我们要追问让学生“学什么”,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知识与技能套餐,让他们既能“学得会”又能“用得上”;过程与方法要既适性又适时,我们更要追问要学生“怎样学 ”,要循序渐进,掌握教育的时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要既适性又适时,我们要追问学生“为什么要 5

学”,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机制学生不会主动去学,有了目标,产生动力,加上策略,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合理呈现“三维”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运用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小组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适当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职业素养,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有效教学研究”培训总结 篇5

本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约40个课题,内容涵盖广,专家讲座精辟,对新形势下教师进一步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师德师风要求,更新工作理念,以及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都是一次很好的辅导活动,收效是积极的良好的。

本人作为一名将近退休的教师,积极认真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在聆听专家讲座后,及时反省工作过程,及时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思索“失”的原因何在,深感专家的讲座有启发性、针对性,引领性。现简略小结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工作方向。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为先,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对此本人重视加强对学生学生进行六爱教育,即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学校、爱身边的人,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把养成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熏陶,以提升日常行为的正能量。

二、以严谨的师德师分投入工作,“育人先育己”,这是本人始终坚持的一条标准,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才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说服力,本人一向牢记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没有学生哪有我这个老师,老师是学生行为的引路人学习生的辅导者,生活中的伙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是职责所在,由于本人身体力行,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三、文化得学习关注三个层次的学生。对优等生鼓励他继续努力,防止因骄傲情绪导致成绩下滑,对中等生帮助他找出差距,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断给他大气、加油,鞭策努力前行,力争向优靠拢,后进生必有原因,帮他找出原因,并与家长沟通,拉起家校帮扶网,同时,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其客服困难的信心,促使他们改变自己。

有效教学课题中期运行报告 篇6

中期运行报告

(一)课题运行中理论学习工作与思考

在课题运行阶段,我主要通过过去积累的书籍、北华大学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馆藏书籍、网页版PDF文档、以及可以下载的电子书阅读了一定的与课题《思想品德学科导课艺术研究》有关的教育学、学法、教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与文章。

这些书籍与文章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作者余晓游、《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一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兴松著、《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欧阳超著、《中学教学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晓霞、李建鲁、穆尔等著,还有林崇德先生的《中学生心理学》、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以 及华东师大出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书籍。

通过学习与阅读相关书籍,我初步了解了理论界对于课程导入的基本认识与观点。目前课程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环节缺乏专门的著述,关于教学导入的功能以及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也缺乏准确的界定。但是,有过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来讲,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都是重要的。而课堂教学最终是服务于学生这个课堂主体的,而教学导入对于拉近师生距离、明确教与学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试图通过自己以及同事的实践来探寻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与成功规律。

(二)课题运行中所做的一些努力

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与教师培训活动中运行子课题——《思想品德学科导课艺术研究》所做的一些工作。

(1)公开课中课堂导入实例的积累与整理

我所在的吉林市第七中学在2013年5月开展了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竞赛。在确定此次活动的内容与评价标准的研讨当中,我向评委委员会提出将课堂导入作为比赛的一个单独单元,并且增加课堂导入在整个评价标准的分数比例。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认可。我在比赛中收集了11名教师的课堂导入实例。内容涵盖了人教版7、8、9年级的课程。并且记录了课堂导入效果与最终课程整体得分的情况。留作日后分析课程导入与课堂教学关系的重要参考样本。

2012年8月,吉林市船营区举行了推广导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启动仪式。我所在的吉林市第七中学在新入学的七年级以及八年级全面推广了导学案式教学,我作为学科代

表到吉林市第一高级中学学习导学案教学经验,并且走进吉林一中思想品德课堂连续听了3堂导学案教学课。2013年10月我校开展了导学案教学观摩课活动,我作为初三备课组长以及总校教研组长参与听评课与活动总结工作。再次积累了10节课的导学案式课程导入的第一手素材。

2013年我参与了吉林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以及吉林地区民族政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赴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参与校园开放日活动。在不断的学习中于听课过程中也积累一定的课堂导入实例。

2013年吉林省中考复习研讨活动、2013年船营区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2014年船营区全天候教师评选活动中作为参与者与授课者再次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导入的实例。而且收集到了大绥河、收登站等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导入实例。

在各次教学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实例是我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性的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整理我按照课型、所在年级的不同以及城乡学生群体的不同进行了分类。

以上课例与精彩导入拟在区进修学校支持下整理成《课程导入精彩案例集》

(2)参与并记录导入技能竞赛、初步总结有效课堂导入方法分类: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2013年教学基本功大赛在以往板书、课件制作的基础上加入了课堂导入的环节,被定名为“教学三技”大赛。这成为了我校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的关于课堂导入的专题竞赛。也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与环境并初步总结导入方法分类

1、创设教学情景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2、歌曲、游戏(表演)导入:这种方法,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3、利用社会热点、时政导入 学科的核心特质,与时俱进。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多媒体时代应学会选取信息,触发学生的兴趣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形成健康的世界观

4、温故知,导入新课也称复习导入法,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承上启下,使学生对课程前后顺序与体系更明了,从而

5、利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寓言故事导入 七年级下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采用互动方式,尝试过这样导入:首先让学生讲“晏子使楚”的故事导入。

6、用现乡土化生活的熟悉情景导入:讲授八年级下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中。例如本市著名商家或团购网站上的消费陷井等。

7、利用链接视频导入:例如公益广告、感动中国、消费者权益晚会、有关文化的纪录片、法制节目、道德观察等。多媒体时代视频资源极为丰富,教师要做好视频的选取、切割等技术处理。这种手段突破了听觉的垄断地位,时尚生动。

8、名言警句导入:有于语文学科交叉的特点 名人名言具有知识性和合理性,能给人以教育

与启迪

9、引用案例导入: 适用于法制教育,案例选取方向应健康。

10、图画、漫画导入:信息量巨大针贬时弊。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想能力。?我们该怎样对待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由此导入课题“难报三春晖

11、利用课前调查导入:设计一些调查访问,让学生亲身感受实实在在的环境、人和事。实地考察必须做到有针对性,选择性,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果。如教学加强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调查了解学校附近的河流,森林,植被和环境污染问题,用他们所见事例导入新课的教学活动。

(3)根据积累的教学实例撰写相关文章、论文。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驾驭课堂导入

吉林市第七中学 李博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个兼具德育功能的学科,知识体系复杂。课程分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个部分。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北师大附中郝淑霞老师曾指出,要做好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就要做一个“杂家”,兼容并包、博学广闻。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包括教学导入在内的课堂环节,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国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内容比例很高,仅在九年级教材相关链接、课前导读当中关于国学、党史的内容就有20多段。而学科时政性强的特点,又要求教师不断突破课程旧有材料,更新教学理念„„

(三)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思考与感受

通过近两年的子课题运行,我深深的感到了教学科研的艰辛,深刻认识到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对教师预设的情景与学生的课堂反应差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郝淑霞老师所说,做课题研究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不断的总结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带给我更多思考的是课题运行中的种种困惑。由于自身理论水平、认知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难免出现视野的局限和总结上的一些偏差。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的旧观念的冲突也是我在研究教学导入规律中不能回避的话题。例如由于考试压力巨大,大多数初三复习课中导入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方面的价值开始下降,但是优秀教师例如付军老师在2013年吉林省中考研讨中所展示的利用课程标准界定复习方向的课程依然在课程导入上精彩而又自然。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课程导入能力的这种巨大反差也是我未来要探寻的方向。

有效的语文课题教学策略 篇7

一、质疑课题, 深入探究

案例: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 谁来读读第一首古诗的课题?

生:游园不值。

师:谁游园不值呢?

生:作者,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

师:“不值”是表示不值得的意思吗?

(生狐疑)

师:读读这首古诗想一想, 也可以查阅资料来帮助理解。

(生读书并查阅资料)

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不值”是没遇到园子主人的意思。

师:通过查阅课外资料理解课题, 这叫会学习。

生:课文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作者非常爱惜景物, 生怕木鞋踩坏了主人的苔藓, 轻轻地敲着柴门, 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 所以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

师:很好, 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课题。

生:我们以前学过唐朝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士也没有遇到, 真是扫兴啊!

师:能够联系学过的古诗理解课题, 并且体会了当时作者的心情, 你真了不起!

……

评析:“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抛出一个让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不值是不值得的意思吗”,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接着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诠释着自己的理解。查阅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联系学过的古诗等多元的方式和策略, 有效地理解了课题, 达到了融会贯通。老子曾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语文的教学之道, 语文课题的教学之道均在于激起学生的心理涟漪, 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激发其大脑中的“相似块”从而获得相似的语文体验。

二、回顾内容, 关注细节

2011年9月17日, 在徐州市三中礼堂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李秀英的一节语文课《将相和》。上课伊始, 教师用风趣的太原方言与普通话对比这种新鲜的方式送给学生一份特殊的“礼物”——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去“想想”, 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接着李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方言也是一种文化, 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祖国浩如烟海的文化。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将相和》, 了解并欣赏这一古代文化。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生 (踊跃) :讲了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师板书廉颇并在“颇”字上注拼音, 教学生读。

师:蔺相如的“蔺”是怎样写的?

生:上面是个草字头, 下面是个门, 门里面是困难的“难”去掉“又”。

师:说得不错, 里面是一个什么字?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沉默)

师:是“zhuī”, 它是指一种短尾巴的鸟。

师: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生: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

评析:教师围绕《将相和》这一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对主要人物廉颇和蔺相如中“颇”的读音及“蔺”的写法进行了强调, 教学关注细节, 让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学生的心中生根。我认为, 这就是给学生打下学习语文的深厚根基, 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宽厚生长点, 这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课题教学就要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把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注细节, 成就学生语文学习的美好未来。

三、紧扣课题, 理清脉络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有关课题的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

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我悄悄地问一句: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

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

师:那没写事吗?

生:写了, 但那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师: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事来写人的。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生:第一件是“笑谈水浒”。

师:评一评这个好汉的性格, 又评一评那个好汉的特点, 我们叫它“评论水浒”好不好? (板书:评论水浒)

师:第二件事是什么事?我们也像他一样, 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生:谈论碰壁。

生:第三件事是“救助车夫”。

生:第四件事是“关心女佣”。

……

有效体育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633.96

前 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屆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中央重大文件里显现,值得我们高兴,同时对我们又是一个鞭策,说明体育课还很弱,有待加强,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是指导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最高要求,为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依据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是一门学科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必须明白课程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现在的体育课堂形式出现了“放羊式教学”现象,教学内容也出现了“脏东西”(内容不该教的教了),教学观念出现了“淡化运动技术学习”的错误认识,严重偏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缺乏课程化、有效性。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讲究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国家未来合格人才。

1研究目的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良性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做得好不好,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经验总结法。

3加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3.1正确处理好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处理好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问题。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是不矛盾的。

从目标上讲,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主业,如果教不好、教不会,教不乐,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因此,运动技能不但要教,还要教好、教会、教乐。让学生体验到运动乐趣是体育课程教学所要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所在,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和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在目标层面上不仅是一致的,而且也是相辅相成的。

从内容上讲,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不统一的。因为,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确有趣味性很强(准确地说是学生容易体验其乐趣)的内容,也有一些趣味性不强(准确地说是学生不太容易体验其乐趣)的内容。在运动技能方面,有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些技能性不强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效果上讲,“教得好”和“玩得好”有时是同一回事,这是教学艺术的境界,但只是“玩得好”而“教不好”的课,不能叫体育课,光是“教得好”的课也难免有点遗憾。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课上得既生动又富有实效,才能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如果我们有了上述对不同教材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层面上,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较好的结合起来.

3.2确定体育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性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1)重难点的确定来源于教材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首先来源于教材。所以在确定重难点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知识的联系性和发展性中挖掘出教学的重难点,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教材,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2)重难点的确定来源于学生的学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重难点的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学情,如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学生的原知识水平和技能。从学生的原知识基础和技能去确定重难点,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预见性地分析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3)重难点的确定来源于运动技术结构

体育运动项目有着固有的技术结构,教师在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时,应该认真分析技术动作结构,寻找技术中的主要动作和寻找学生相对较难掌握的动作。随着学生的掌握情况,在不同的课次中有所不同,重难点应该随着技术的综合运用发展而变化。

3.3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有效”是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的设计应该呈现出前一练习总是后一练习教学基础,后一练习又在前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为了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予以优化组合、综合运用。

3.4运动负荷要合理有度

“有度”是指评价和衡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来把握。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相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3.5场地器材的设置与利用要合理有效

场地器材的设置与利用是否合理有效是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保障。从设置和利用场地器材的视角,探讨哪些问题值得观察、分析、研究。如:教师设置的场地器材如何有效利用?场地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考虑了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安全性?等等。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强化运动技术教学,把握体育学科的本质,认真研究学理,钻研教法,探究高效课堂,把体育课上成对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有用的,学得懂,学得会,学得乐,为学生所喜爱的课程,做一名学生永远留恋的优秀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赵鸿;论“有效的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6期;

上一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测试题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爱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