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什么相同特点(精选10篇)
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2、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教学准备 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4、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鸷击狼噬:谓凶狠地残害人。
4、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5、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鱼跃鸢飞:指万物各得其所。
7、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8、招蜂引蝶: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9、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10、朱颜鹤发: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11、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12、甑尘釜鱼: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13、蚁穴溃堤: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14、蚁封穴雨: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15、鱼馁肉败: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
在小雪节气时,东亚地带的环流会比较稳定,在西柏利亚地带会有低压或者是低槽,东移的时候有冷空气南下,我国的东部就会有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较高的节气,如果有强冷空气的话,还会有入冬的第一次降雪。
华北开始降小雪,南方即将进入冬季
小雪节气时比入冬时的`气温要低,在华北地带会有降雪出现,冷空气使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慢慢下降到零度以下,不过虽然有下雪,但是雪量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并且是夜冻昼化式的,如果暖湿气流较活跃,而冷空气较强,也是有可能会有大雪的。
小雪有利于农事活动进展
我们都知道有句俗话是,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意思是说小雪降临,明年的雨水就会比较均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大旱涝的,还有就是下雪还会杀死病菌和害虫,降低了人们的患病机率以及明年的病虫害有所减少,除此之外,还有保暖的作用,对于土壤也有着机物分解并且增强了土壤肥力的作用。
小雪三候是什么意思
小雪三候:第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这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古时也有著名诗句写出了这种节气特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暴雨天气
但其实,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4、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这天虽然日照时间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夏至是夏天到了还是结束了
夏至不是夏天开始的意思,也不代表夏天的结束。“夏”代表夏天的意思,但是“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是极、极致的意思,所以夏至代表着盛夏的到来。夏至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在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我们进入三伏天,这段时间将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代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适逢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27’),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长。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这一天,太阳光将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都设有“窥阳孔”,届时人们可以前往验证夏至正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并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分别可以再汕头、从化、封开、桂平、墨江观赏。
夏至的由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家庭富不富,先看宅院树。
种田勤倒茬,草虫都难发。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太阳倒看,下一尿罐。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四月栽秧,稻谷满仓。
麦子不离八月土,豌豆跟着寒露走。
日食三粒枣,一生不易老。
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下雨如过冬。
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纱。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2
1、立春天气晴,来年好收成。
2、金山屋里山,焦山山里屋。
3、金乡邻,银亲眷。
4、西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5、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7、早上雾一雾,晌午晒死兔。
8、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9、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10、家有千斤丝,邻居一杆秤。
11、雨打暮头田,必定是丰年。
12、桃饱杏伤人,梅李树下抬死人。
13、冬上金,腊上银,正月上粪净哄人。
14、豌豆地里混小麦,当收五十收一百。
15、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16、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17、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3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生定的性,钉定的秤。
西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六月六,狗洗澡。
牲口要好,夜草要饱。
冬走十里不黑,夏走十里不明。
麦种不选,产量对半。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侬向他讨,他还向侬找。
芝麻瓜,怕重茬。
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4
七月犁地不带耱,不如在家坐。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看马不带料,惹得众人笑。
烟扑地,有潮气。
夏季少除一窝草,秋季半天锄不了。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师开药方。
冬上金,腊上银,正月上粪净哄人。
老实不吃亏,调皮没便宜。
蚂蚁垒窝,大雨滂沱。
麦上囤,谷入仓,豌豆掮在肩膀上。
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呼雷大白雨。
表达上有特点的谚语5
随收随犁有三好,肥田灭虫又除草。
一张床不眠两样人。
老云接日,必有大雨。
宁伸扶人手,不张陷人口。
读书不知意,等于啃树皮。
土是根,肥是劲,水是命,种是本。
麦子不怕草,草怕土块咬。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吃么流,做么侯。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媳妇好与瞎,一半看娘家。
日出胭脂红,不雨便生风。
节约好比针挑土,浪费如同水推沙。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气温毕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
大范围的浮尘天气,昏黄的天空,落下的黄尘,让诗人所描绘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黯然失色。
春旱
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意思是说,在这两个节气期间,雨水紧缺。谷雨期间,海南岛、川西、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多风沙、空气干,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越冬作物冬小麦、油菜等进入成熟期需要雨水,春天播下的谷子、玉米、高粱、棉花、蔬菜等,也要有雨水才能根深苗壮,茁壮成长,此时下场透雨,就相当于是在下粮食啊!
强对流天气
一般来说,4~8月是一年中强对流天气的高峰期。进入5月,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风、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会明显增多。防雷、防雹、防风提上日程。
大暴雨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云雨中夹裹着的强对流天气,不仅会带来冰雹、雷暴等灾害性,有的还会伴随着短时间的、局地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4小时的雨量可达300或400毫米以上,造成江河横溢和严重内涝,而时间较长的暴雨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节气中谷雨的3层含义
谷雨节气含义一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
谷雨节气的含义二
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首先得提关于谷雨和仓颉的关系,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
谷雨节气的含义三
谷雨,顾名思义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因为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前后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各大习俗美好寓意
祭海: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
摘谷雨茶: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
谷雨
祭祀文祖仓颉:据说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谷雨的风俗
祭仓颉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喝谷雨茶
福建的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贴
谷雨贴,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赏花
1.加工灵活、通用性强
数控铁床的最大特点是高柔性,即灵活、通用、万能,可以加工不同形状的工件。在数控铣床上能完成钻孔、镗孔、校孔、铣平面、铣斜面、铣槽、铣曲面(凸轮)、攻螺纹等加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一次装夹就完成所需要的加工工序。
2.加工精度离
现在,数控装置的脉冲当量通常是0.001 mm,高精度的数控系统能达到0.1μm,通常情况下都能保证工件精度。另外,数控加工还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同一批加工零件的尺寸同一性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质量。因为数控铣床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加工很多普通机床难以加工或很本不能加工的复杂型面,所以在加工各种复杂模具时更显出其优越性。
3.生产效率高
数控铣床上通常是不使用专用夹具等专用工艺软备。在更换工件时,只需调用储存于数控装置中的加工程序、装夹工件和调整刀具数据即可,因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其次,数控铣床具有铣床、铣床和铣床的功能,使工序高度集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工件装夹误差。另外,数控铣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都是无级变速的,因此有利于选择最佳切削用量。数控铣床具有快进、快退、快速定位功能,可大大减少机动时间。据统计,数控铣床加工比普通铣床加工生产效率可提高3~5倍,对于复杂的成形面加工,生产效率可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此外,采用数控铣床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是决定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加工中心是高效、高精度数控机床,工件在一次装夹中便可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同时还备有刀具库,并且有自动换刀功能。加工中心所具有的这些丰富的功能,决定了加工中心程序编制的复杂性。
多工序集中加工的形式扩展到了其他类型数控机床,例如车削中心,它是在数控车床上配置多个自动换刀装置,能控制三个以上的坐标,除车削外,主轴可以停转或分度,而由刀具旋转进行铣削、钻削、铰孔和攻丝等工序,适于加工复杂的旋转体零件。
加工中心能实现三轴或三轴以上的联动控制,以保证刀具进行复杂表面的加工。加工中心除具有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外,还具有各种加工固定循环、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刀具长度自动补偿、加工过程图形显示、人机对话、故障自动诊断、离线编程等功能。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上述奇偶函数乘法规律可总结为:同偶异奇。
奇函数的`特点
1、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0,0)对称。
2、奇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0,0)对称,否则不能成为奇函数。
3、若f(x)为奇函数,且在x=0处有意义,则f(0)=0。
2020年大雪节气的气候有何特点
1、雪量增加
大雪节气就是预示着天气寒冷,降雪的可能性变更大,雪量增加。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2、降温明显
大雪节气是每年的12月6或7或8日,天气寒冷,气温将显著下降。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寒冷对体弱者和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
3、大雾弥漫
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4、流凌灾害
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经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如果强冷空气来的晚,12月就容易引发流凌灾害,值得关注。
大雪之后下一个节气是啥: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交节。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关于大雪的诗句古诗
《大雪》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幼儿思维的可逆性
3-6岁的幼儿认知具有以下特征: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尚未具有传递性、尚未具有守恒性。可逆性是指改变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幼儿不具有这种可逆性,所以对关系的理解往往是单向的。
2.幼儿思维的传递性
3-6岁的幼儿认知具有以下特征: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尚未具有传递性、尚未具有守恒性。传递性是指事物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果关系往往要通过中介物传递。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幼儿还认识不到这种传递性。例如,给不到6岁的幼儿看三个不同形状的玻璃杯a、b、c。在a中装有红色液体,c中装有蓝色液体,b中是空的;然后在一块幕布的遮掩下,把a中的液体倒入b,c中液体倒入a,b中液体倒入c(使得a与c中的液体交换)。等幕布拉开,幼儿看到结果后会说,a是直接倒入c,c也是直接倒入a,并没有借助b。
3.幼儿思维的守恒性
3-6岁的幼儿思维尚未具有守恒性。守恒性是指认知主体能认识到:客体的外部形态虽有变化,其原有的某种属性(如长度、面积、容量、重量等等)仍将保持不变。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幼儿不具有这种守恒性,所以对容量的理解往往是单维的。
例如,给4岁或5岁的幼儿两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杯子a和a’,由幼儿用两手分别向两个杯子放入同等数量的木珠,幼儿知道此刻两个杯子中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a’中的珠子倒入另一个高而窄的杯子b,问幼儿a、b两个杯子中的木珠是不是一样多?这时候,部分幼儿说,b中的珠子比a中多;另一部分幼儿则说,a中的珠子比b中多。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答案呢?皮亚杰认为,这是由于处在前运演阶段的幼儿思维还未具有守恒性,考虑高度时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时,又忽略了高度。心理界有时也把这种现象称作思维的“单维性”。
3岁-6、7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1)身体发育方面,幼儿身高、体重、营养、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Eg:身高一般每年增长约5厘米左右,体重约增加2公斤左右。
脑的发育较快,3岁时脑重已是出生时的3倍,约为1000克,至6岁时脑重约为1250克(成人脑重约为1400克)。幼儿脑的功能也不断趋向成熟,大脑皮层的分层、细胞的风化、神经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以及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调节都日趋完善,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睡眠时间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但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抑制机能还比较差。单调的或过多过久的活动容易引起疲劳。
骨骼的骨化过程较强,特点是水分多而固体物质和无机盐成分较少,富于弹性,可塑性大,受压易弯曲变形或骨折。 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的臼窝较浅,悬吊牵拉引起脱臼或损伤。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还未发育完善。
肌肉较柔软,力量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
皮肤较娇嫩,表皮层薄,控制感染力较差。
心脏发育迅速,5岁时心脏的重量比新生儿心脏重4倍。心脏肌肉层的厚度较成人为薄,心脏的容量也较小,每次排血量较少,心中的负荷力较差,所以不能进行长时间或激烈的活动。
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因此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要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接种和做好日常卫生、消毒等工作。
呼吸道较成人窄小,发炎时粘膜容易出现肿胀;肺泡的发育程度较差,因此呼吸道感染后较易出现呼吸困难,适宜的户外活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对外界的适应性。
乳牙钙化程度较低,组织结构脆弱,易受损伤。如牙齿排列不齐,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足,常易发生龋齿,要注意营养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消化能力比较弱,消化道的功能不稳定,适应性差,食物过量或受冷受热或情绪不安定或有其他疾病都易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尿的浓缩功能较差,膀胱较小,排尿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小便频繁,要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
动作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eg: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2)语言发展方面,3-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全部基本词音,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词汇量迅速增长,3岁:800~1000个;4岁:1600~20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已经能掌握各类词,词汇中实词多(其中以名词、动词最多),虚词少。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语句以简单为主,复合为少。在正确教育下,随着句子的形式和语法结构的掌握,并可自由地与他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5-6岁幼儿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认识水平有限,掌握的词汇量不够多,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准确,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语中往往出现不少言语失常现象。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3)在思维发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觉行动思维,并初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时期各种心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和不随意的特点,抽象的和随意的思维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3岁左右幼儿的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后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并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因此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6岁左右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他们能运用词和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综合,形成对外界事物比较抽象的概念。
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对较复杂的空间、时间认识较差。他们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
幼儿注意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
幼儿记忆带有很大不随意的和直观形象的特点。随着语言的发展,幼儿随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除了机械识记之外,他们已有意义识记的能力,他们对理解的材料要比不理解的材料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所以认字不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
4~5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
幼儿想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3岁幼儿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常常带有夸大性。经过教育,到5、6岁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已经能在用词描绘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在游戏和绘画中反映出来。
幼儿辨别力可以(1)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2)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3)能说明什么是白天,
什么是晚上。不仅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4)初步学习看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5)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6)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系。(7)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4)社会交往方面,社会技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玩伴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3-6岁幼儿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知识经验缺乏,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的活动,这是3-6岁幼儿园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而游戏就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它是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四种儿童游戏(以智力发展水平分)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游戏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玩伴不稳定,经常在变化。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子服从自己。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5)情绪和情感。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和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幼儿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开始形成。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理智感产生,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们的注意。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幼儿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和自制力考试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仍不够稳定。
(6)个性发展方面,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3-6岁幼儿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的因素不同,在幼儿身心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别,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幼儿开始形成自己最初的个性倾向并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等等。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迎。
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只能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儿童的亲身经历一次次出现极严重的转折,否则是很难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要特别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 幼儿性别3岁儿童已知道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会不会变化还不太清楚。6岁儿童已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为服饰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教育的影响,已意识到不同性别行为上的差异。4岁前,与同性或异性玩伴都玩得十分融洽;4岁后,男孩女孩的游戏内容开始分化,5岁后更加明显。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
这句民谚非常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是我国人民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迄今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产生最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 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2) 肛门期,2-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3) 性器期, 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4) 潜伏期, 7-11岁,内部驱力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5) 生殖期, 12岁以后, 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
为什么在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相当好,他们的语言已经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开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远的路。所有这些发展都使得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独立地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断了。例如,他们知道,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时候,只要一拉开关,灯就能亮,他们如果渴了,能够自己到冰箱里寻找喝的东西,饿了,会从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爱吃的东西充饥;晚上躺在床上,他们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
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们想要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妈妈不答应买,他们就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不顾妈妈丢面子。
3岁小孩也比过去更可爱,因为他们总是说出一些令大人喷饭的话,干出一些让大人惊奇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谁也没教她,她会自己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化妆台前,往嘴上涂口红;一个小男孩,会拿起爸爸的电动剔须刀,在脸上乱比划。当看见妈妈为什么事情伤心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抱住妈妈,想安慰她。
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您会发现,他们身上又接连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不听话,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大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但是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则不那么愿意做;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仍然会动辄大哭大闹;他们与小伙伴的关系也还很不稳定,等等。
【动物有什么相同特点】推荐阅读:
动物的童话都有什么03-18
议案有什么特点06-04
对联有什么特点06-08
我是什么动物作文09-30
对联的特点有什么02-27
战略管理有什么特点06-15
描写动物像什么的比喻句11-13
什么动物最容易摔倒脑筋急转弯03-04
怎么写动物特点的作文11-06
冬天的特点是什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