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推荐8篇)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篇1

三个倡导共24个字。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 1

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

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价值观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实际上,民主、自由和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面对价值观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守好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的客观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篇2

在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以学习教育发动、宣传典型带动、实践示范促动,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思想上凝聚了共识、在报道上贴近了群众、在行动上养成了自觉, 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示范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做学习者——思想上凝聚共识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 知是前提,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按照“三个倡导”价值准则, 围绕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组织全体员工, 就如何扎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学习交流, 凝聚思想, 统一认识, 形成合力。

2014 年8 月30 日中国记协座谈会发出 《新闻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后, 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倡议,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主题宣讲、加强理论阐释, 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学习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记协座谈会精神和倡议书。

通过学习提高, 领导干部和全体记者一致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新闻工作者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示范者, 要时刻不忘新闻“三贴近”, 努力践行好“走转改”,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新闻职业操守水平,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传播、践行贯穿到新闻工作的全过程, 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二、做传播者——报道上贴近群众

在宣传报道上, 从做“热”新闻宣传、做“广”社会宣传两个方面入手, 在形式上实现多样化, 在报道上贴近群众。

做“热”新闻宣传。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工作, 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明确把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作为全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 拿出重要时段开设相关专栏。同时加强言论引导, 就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进行专题研究, 结合全区具体情况, 不同时期策划不同主题, 分阶段有步骤地做好做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

共开设“中国梦·身边事”、“小人物·大风采”、“志愿者在行动”和“寻找身边最美的人”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专栏近10 多个, 图文并茂报道了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部门和个人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生动实践, 近百个选题报道, 展现了社会各界和居民百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经验。

通过开展记者走基层等活动, 在寻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故事, 寻访报道各社区、乡镇、厂矿、学校等各类基层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经验,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弘扬传承和自觉实践点赞。

凡人善举, 小善大爱。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借鉴。

做“广”社会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融入日常报道中, 通过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 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和切入点。各部室发挥自身优势, 发掘身边典型, 塑造了一个个可亲可学的平民典型。年初以来, 已推出了十几个典型人物的报道, 凝聚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能量。同时, 策划了一系列微活动、公益活动等, 抓拍志愿者服务, 记录感动瞬间,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 引导舆论导向,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力量。

发挥媒体特点, 扩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一年来我们转发主题公益广告近50 余个。铺天盖地的公益报道, 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做示范者——行动上养成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 伟力也藏之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 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我们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终端的传播推送, 而且还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抽象概念具化到典型, 把道德规范固化到事迹, 用典型人物的鲜活形象、感人事迹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其真实、直观、生动、易懂, 教育大家意识到, 身边典型事例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营造人人尊敬典型、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培树道德典型取得成果的基础上, 以点带面, 推而广之, 广泛开展各类典型培树工程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报社所有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融入到青少年的血液中, 用事迹感动青少年, 用榜样打动青少年, 引导青少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社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所帮扶的贫困孩子, 大多都是孤儿、单亲、或父母离异、病残、父母外出务工等困难家庭, 由于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他们更容易造成性格缺陷与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帮扶, 应该从思想引导、心理辅导、精神鼓励等多方面同时用心、用情、用爱, 为其创造健康成长平台。在帮助他们度过经济难关的同时, 更加注重帮“心“!着力在“培养孩子一种精神, 教给孩子一份自信, 给予孩子一份力量”上下功夫, 帮助贫困生前进的步伐更坚定、更阳光、更洒脱!

在致力于环保、帮扶、助学等众多公益慈善活动的同时, 还面向全社会宣传和推广公益活动, 社会各界对公益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断得到提高, 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中来。

继续不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 并在全社会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确保主流价值观、正能量的有效传播和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同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贯穿到日常宣传、工作及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 尤其要与“中国梦”主题宣传和其他宣传相结合,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宣传舆论阵地。

摘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 并在全社会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确保主流价值观、正能量的有效传播和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是新闻媒体当下的职责。文章针对此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探讨研究, 旨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示范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13年3月18日

[2]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30日

[3]韩震;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视野;2013年01期

[4]李义丰;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思考[J];传承;2010年33期

[5]余永清;价值共识与价值认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体系?这要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项内容看似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四项内容中处于灵魂地位,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价值观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从价值观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从价值观层面来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从价值观层面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为国家层面确立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为社会确立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为民族确立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为个体确立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四者分而解决不同的问题,合而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系”内涵。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篇4

“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

当下,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侧重点:一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研究怎样以更为简短精练的文字表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精神。笔者认为,这两个侧重点恰好体现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很值得尝试的两个向度:一个是“由简到繁”,另一个是“由繁到简”。

所谓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谓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成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目的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从逻辑上讲,由简到繁的过程主要是运用从理论抽象到理论具体的方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涵义出发,依照价值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抽象,达到理性的具体,即形成概念清晰、观点正确、逻辑严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系统。由繁到简的过程主要是运用从理论具体到理论抽象的方法,通过理论的抽象和提炼,从复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系统中提取出核心和精华的东西。这两个思维向度,从形式上看是方向相反的两个过程,从内容上看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依赖又互相补充;其共同的基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通过由简到繁的过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思想方法上,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坚持倡导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允许探讨和超越,鼓励理论创新。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展开并作具体的学理分析和界定,重点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它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价值观“源点”,由这四个“点”放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观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再通过研究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体结构,甚至有可能创立“社 1 会主义核心价值学”。第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学界正在日益关注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诸如政治文化、政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大学文化等亚文化的论题。结合社会亚文化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更接近实际,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由繁到简的研究工作,有一个如何确定逻辑思路的问题:不能直接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语言形式“压缩”为更“简单”的语言形式,或者试图从中找出所谓最重要的方面,因为那只会使“量”减少而不会使“质”提升;也不能从这四个方面向外平行延伸的概念中去寻找比这四个方面更重要的概念,因为那可能导致对现有四个方面的核心意义的否定;更不能从现有四个方面所包含的下位概念中去寻找,因为从概念的属种关系看,“种”概念总是不如“属”概念更深刻、更揭示本质,下位概念只能比上位概念更零散。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由繁到简研究的正确思路应当是“向上”走,即在完整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抽象进一步找到其更高层次的精神实质。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所对应的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观理论与方法,其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高精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高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结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实事求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视角,蕴含了“人是价值主体”的以人为本理念,直接具有价值观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核心可以归结为“和谐富强”: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又是一个包涵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因此,和谐同民主、自由、法制、公平、正义等概念不是并列关系,其内涵更丰富,更具有概括性;富强即经济富裕和力量强大,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蕴含的概念;和谐与富强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又互相包含、互相渗透,和谐是富强中的和谐,富强是和谐中的富强;和谐富强的概念也蕴含了“和谐富裕”的意思,因此又与“共同富裕”的理念相联系,而且从思维逻辑看,和谐富裕比共同富裕的提法更具辩证理性;同时,“和谐富强”作为中国人民的社会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还具有向全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宣示的意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最高精神应当是“崇尚真理”:社会文化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中真是善与美的基础,真是文化之根本,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判定一切文化先进与否的基本标准;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爱国主义,它彰显着社会前进发展的规律性,2 凝聚着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对人的社会本质的真理性感悟,因此其精神实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创新精神的客观依据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的特殊规律,其依据的根本思想方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其文化实质也在于崇尚真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对应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仅“八荣八耻”就涉及到祖国观、人民观、科学观、劳动观、利义观、法纪观等多个方面。上述观念的共性就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对其成员的价值追求、个人品德的本质要求,可以归结为“品德高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强、崇尚真理、品德高尚”这十六个字。这是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精神本质的最高抽象。一方面,它同所有的思维抽象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本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而且为不同社会行业、不同部门提炼低一层次并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价值观用语,如“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学核心价值观”等,提供原则、留有余地。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篇5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探究与合作”。[2](4)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人们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这一问题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人们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变课堂桌椅的“秧田式”排列为“圆桌会议式”摆放„„教师们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内容,如合作学习小组人数的多寡、分组有哪些原则、班级人数较多怎么办等。其实,在承认合作学习的实施必须得到相应的教学技术支持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都应该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熟悉,而不是功利主义地予以理解和应用。

一、合作不只是教学方式,合作还是一种生活态度

什么是合作学习?其本质又是什么?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3](ix)杰克布斯等人则认为,“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协同努力的原理和方法。”[3](ix)很显然,杰克布斯等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合作的功能并不仅只限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远在小组之上。对此,约翰逊等人表示赞同。

确实,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成果之一的合作学习,其意义绝不只在于教学方式上的标新立异。从人类教育的实践史看,教学的组织形式已经走过了从个别教学到班组教学再到班级教学的漫长发展道路,其后又有对班级教学的诸多革新和改造。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集体(全班)教学加小组讨论,更不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加学生代表发言。在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中,蕴涵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态度。如同杰克布斯等人所说的那样:“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换句话说,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3](3-4)事实也确实如此。仅仅把合作学习看作为教学方式的教师,与视合作学习为人生态度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在前者的课堂中,合作小组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合作的态度和氛围并没有形成,课堂中仍然布满着竞争,布满着对别人成就的嫉妒和对同伴学业失败的幸灾乐祸。而在后者的课堂中,讨论、交流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一种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教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笔者在一所小学听课时就曾见过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在面向全班集体讲解之后,教师公布给学生七八分钟时间开展合作学习。顿时,课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谁都不甘示弱。随后进行小组汇报。当一个小女孩汇报发言时,一个小男生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他挺着胸、昂着头,大声而又理直气壮地说:“她讲的东西刚才是我说,不是她的。”然后自得洋洋地坐了下去,而小姑娘则尴尬地羞红了脸。对此,教师未予任何指点与评价。这是合作吗?合作的精髓又在哪里?事实证实,学生围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并不意味着他们随之就会有出色的合作,如上所述的毫无意义的合作学习其效果甚至比单干、竞争更差。

说合作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价值观,并不表明在一个班级里、在一所学校中就应该彻底消除竞争、取消单干。社会是由无数个能力参差不齐的独立个体组合而成的,有个体就一定会有单干,有差异就一定会有竞争。但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学校教育追求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时能自然地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过了单枪匹马就可以独闯天下的时代,只有竞争意识而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

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它意味着我们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意味着我们要求学生能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希望学生在面临“合作”或者“单干”的二者择一的情境中能够更多地选择合作。

二、合作不只是学习方法,合作还是一种学习内容

视合作为生活态度,就必定视合作为一种学习内容(what,学什么),而不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学习方法(how,如何学习)。

每一个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而且也应该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真正地合作意味着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这是合作的本质,同时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首先,通过异质学习团体中的合作学习,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接纳别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不同的人一起相处、相互交流。今天是学习伙伴,明天则可能是朋友同事。但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等生不屑于和“差生”为伍,他们认为,不停地接受学业低下的同伴的讨教,使自己失去了迎接挑战或加深扩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差生”也耻于(或羞于)向优等生寻求帮助,他们觉得,和学业成绩突出的同伴在一起没有舒适感,他们甚至担心这会使自己丧失尊严。但是在合作学习机制下的小组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相互交流。他们会惊异地发现,尽管每个人的才智有高下、爱好有差异,但聪明人有糊涂的地方,才智欠缺的人也有过人之处。学生会从实践中体会到,接纳别人也是在“推销”自己。

其次,在接纳别人的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悦纳别人、欣赏别人。在一个异质学习团体中,仅有接纳是不够的,相互悦纳、彼此欣赏才是合作成功的基础。今天的中小学生,从他们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就几乎无一例外地生活在一个布满竞争氛围的环境中,他们关注自己的成绩,期盼自己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在学校中更加习惯的是给别人挑刺,而对同伴的优点往往不以为然。有一次,笔者在一所小学听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猫》。这是一篇朗读课文,教师在讲解了小猫的可爱之后,请一个学生和自己进行合作朗读表演。朗读的句子很短,只有一句话:教师:“它什么都怕,总想躲起来”,学生:“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碰到蛇也敢斗一斗”。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同学们竟然给表演的同伴提出了十多条批评意见,有的认为她平舌音和翘舌音没读准,有的认为她没读出小猫的勇猛,还有的则认为,读到“蛇”时她应该顿一顿,发言的孩子中没有一个人对同伴清亮的嗓音和生动的表情予以赞赏。试想一下,以这样的心态走上社会,孩子们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但是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彼此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学生会逐渐地意识到,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仅有接纳是不够的,单纯的接纳是被动的,鲜有感情色彩,它只表明你承认同伴的存在,承认同伴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资格与权利;而悦纳则不同,它意味着欣赏、激励和提携。所以,任何一个采用了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师,都应该教会学生敞开胸襟悦纳同伴,既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第三,通过异质团体中的合作学习,学生还必须学会承担责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小组同伴负责。在单干性的学习中,学生关注的是自己既定的目标是否达成,而同伴的目标实现与己无关。在竞争性学习中,我的失败意味着你的成功,而你的进步就意味着我的受挫,同伴之间是你输我赢的关系。但是,在一个异质学习团体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协同努力,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全力,如同足球比赛一样,全体球员必须协调一致、利益共享。这就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必须勇于负责、善于负责,真正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所以,在一个缺乏合作、弥漫竞争气息的课堂中,同伴的帮助大多不是出于彼此负责,而是出于“觉悟”与施舍,因此每个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打拼出一片天地。但在合作学习中,机制的作用推动着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谁也不能当“南郭先生”。

第四,通过合作学习,教会学生把握合作技能,学会与人沟通。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随时和生活在地球任一区域的人取得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校期间就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交往方式只是师生之间的“继时互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同时互动”。通过教学,学生虽然学到了学科知识,把握了读、写、算的技能,但现代社会极为关注的交际技能却并没有形成,学校教学并不能承担交际、沟通技能的传授之责。合作学习则不是这样,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把交流、沟通技能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必须既把握学科任务(taskwork),又必须学会作为小组的一员协同工作所要求的人际技能和小组技能(teamwork)”。“假如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那么势必会影响把握学科内容,小组成员的交往技能越强,学习的质量和数量就越尽如人意。”[4](30)确实,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中的互助与交流,学生可以学到沟通的技能与本领。例如,在不鼓励合作的课堂中,学生听到的往往是“别人发言时不要讲话”,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记住的是“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教师鼓励学生“注重倾听”“接受别人的见解”,而学生通过实践会慢慢地领悟到,所谓“接受别人的见解”并不是对别人的所有观点照单全收、忽略分歧,而是尊重同伴,承认同伴享有发言的权利、在同伴发表看法时眼睛看着对方并做到不随意插话„„总之,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学生能够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维持、辩护自己的观点,当然也要学会能够善解人意,甚至适当的妥协。不学会这一切,合作小组中不能体现出这一切,真正的合作学习就不存在,合作学习就有名无实。<?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三、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合作还是一种资源共享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教学就是人类合作的一种非凡活动形式。但是,以往人们对教学合作的熟悉仅限于师生合作的层面,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学中的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即使是原苏联阿莫纳什维利等教育革新家发出的合作呐喊也仅限于“师生互相把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肯定和实现‘人的关系’”,“教育的解放是师生双方的解放”。[5]人们普遍认为,教学中的合作只是师生双方的合作。但是,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却将教学中的合作观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认为,那种“把教与学的过程只看成是成人—儿童的双边活动的观点,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6](17)约翰逊兄弟就曾指出:“在学校中,学生之间的最合法的同伴互动被限制为一些课程以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少与课堂上的基本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教学系统所强调的是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课堂独立作业。假如学生试图进行彼此之间的互动,那将会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6](17)合作学习则一改以往这种单一的互动合作观,把合作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多样性的背景中,他们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交往过程,只有通过实际发生或隐含的人际交互才能产生教育影响。”[4](171)从而在倡导异质分组原则的同时,赋予了学校教学中的合作观以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

同伴不是竞争对手,同伴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以往的一些课堂中,教师似乎缺少对学生合作行为的鼓励,而合作学习则竭尽全力鼓励学生把同伴看做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美国的杰克布斯等人就曾对合作的课堂和不鼓励合作的课堂进行过一番研究(见下表),明确地提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观点、向同伴请教问题甚至和同伴共同冒险。

两类课堂若干特征比较 不鼓励合作的课堂 合作的课堂

眼睛看着自己的,不要看别人

看看同伴正在做什么,这样你就可以向他学习,帮助他,并分享他的观点和材料 不要交头接耳

和四周的同学交流一下,相互交换一下意见,看看有什么疑问、说明、建议和问题 每个人干自己的

和别人分享工作,你的收获将远甚于各部分之和 假如需要帮助请向老师提出来

假如你需要帮助,在问老师之前先问问小组同学 每个学生都争着吸引老师的注重 给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言的机会

为了获得外在的激励报偿,如分数、表扬等 既有额外的奖励,也有内部激励 在不鼓励合作的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的、活的资源,借助教师的讲解、提问等教学方式,学生逐步地消化和理解课本中的学习内容,教师是学生和书本(教材)之间的中介。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学得的知识有三部分(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有学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课程授受知识的组成将发生变化,师生互动所产生的知识在学生知识构成中的比重将有所增加,而不是学生的知识构成成分将发生变化,[2](247)但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构成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师生互动的知识以及生生互动的知识四个组成部分。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生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值得一提的还有,合作学习中的同伴学习资源不仅是对学生而言的,对教师来说,也有一个充分利用同伴的学习资源的问题。互助学习、取长补短不是学生才应该学习的,教师也应该向自己的同伴学习,师师合作将会在综合主题教学、加强学科之间联系等方面开创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GerogeMJacobs,MichaelAPower,LohWanLun。TheTeacher’sSourcebookforCooperativeLearning:PracticalTechniques,BasicPrinciples,andFrequentlyAskedQuestions[M]。CorwinPress,2001。

[4]DWJohnson,RTJohnson。LearningTogetherand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IndividualisticLearning(5th,ed)[M]。AllyandBacon,1999。

浅析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篇6

[摘要]时代变化,新的文化思想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而“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正逐渐但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的推出,“家风”又重新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本文讨论“家风”的内涵与“家风”里的中国元素以及当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家风”、内涵、传统元素、现实价值

随着时代的高速革新,新时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不断涌现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思想,“家风”这一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面对现代家庭而言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甲午马年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然而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家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因此现在重提“家风”研究其内涵与当代的现实价值,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把“家风”这个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放在当今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研究其当下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现实价值。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 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存在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不同的内涵。

1、“家风”一个家庭的传统、风气和风范

家庭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归宿,也社会阶层的组织细胞。历史以来,中国人素来重视门第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不论是封建时代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还是当代社会倡导的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都像一根牢固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传承的纽带,紧紧地凝固和塑造着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就如一个身在社会上的个人,在其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一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动作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家庭的影子,而这些影响是在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父母、亲戚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正是这种特意或不经意的传承使得“家风”得以在家庭延续,而不多不说的是这种传承方式是一种存在于普遍家庭的一种传统。

“家风”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存在于中国大众间的一种传统,属于中国特有的风气和风范。而讲到“家风”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思想,中华民族尚“礼”,“礼”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而良好“家风”传承,非通过训诂等口头方式传承,更重要的是长辈的“身体力行”。西汉初年学者韩婴《韩诗外传》中记载有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刘向《列女传》亦有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家教之重要性,还可以马为喻。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若把一匹幼马从小单独饲养,长大之后才让它进入马群,由于它的社会性本能从未被后天诱导过,它就不懂得遵守规则,容易成为“害群之马”。人同样如此,儿童若是从小缺乏道德的启蒙,他的善良本能就无法激发,自私与冷漠的性格便难以抑制。无论是出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人社会化的考虑,“家风”习得已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风范。

2、“家风”是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

从小父母就告诫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什么是坏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无形中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念,这是一种观念的传承,从很久远开始一直传承传到父母,父母传给我们这一代,我们势必也将传给下一代,过程中可能内容会有些许的变动,可能会随时代的特点或删减或增加内容,但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一个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

每个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面对的人和事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同样的一斤米,农民,副食品店主,和酒店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农民面对一斤米可能只会想着是一顿饭的量;而副食品店主会想着用着一斤米来做成不同的小吃;而酒店主则会想着把这一斤米酿成酒。因此,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同的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反映这家风的独立性,而从侧面又反映出了家风对于家族成员来说的共性。

3、“家风”是一种精神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是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习惯标准,还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体现、价值认同和荣誉尊严的具体体现,这些无形中形成的习俗、标准、准则和精神,通过一代一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得到践行和不断的传承。历史人物中的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等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成长与信念坚守,往往与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形成的“家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也被说成是本族的先祖。用先祖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生认同。而对于当代社会一个好的“家风”,不仅有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它既具备注重对人的塑造、明礼仪、孝亲老、忠厚勤俭等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同时,更要注入新时代注重个性、满怀激情和充满创新、讲求民主、平等和谐等新的内容。每个家庭的“家风”所具备的内容和实现的形式,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民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多种思想激烈交汇、生存与理想产生矛盾、人际之间的陌生感逐步加剧等新问题,提倡和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好家风,有可能成为解决人际矛盾的一剂良药。因此“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沉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我的所谈的“家风”,虽在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中有着不同的特性,使得家庭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个体,但抛开其他次重要的主观因素,中国家庭的家风都有这浓重的中国“风味”,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怎样影响“家风”的呢?

二、“家风”的传统元素

“家风”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溯其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礼记·大学》所列“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项是为修身而做的准备,虽人人未必都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但是,在修身、齐家方面,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法律可以让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让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越矩。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礼”与“义”之内涵,诸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千年的传袭与继承中,具体化为“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等铭文。

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俭节约。可见,“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节,千百年来一直占据或影响着“家风”的核心内容。

“家风”传承千载,作为一个家族的精髓,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革新。在当代这个特殊的时代,“家风”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是否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呢?

三、“家风”的现实价值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这就是说,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家庭,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它是影响着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家庭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必然使我们想到“家风”在社会风尚中的价值。

每一个人的成长,起源都在家庭,不管走多远,家庭的影响往往在你身上若隐若现,伴随一生“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塑造一种优秀的、积极向上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需要全面推进的工程。“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提升“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通过“家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结束语

人是社会的成员,更是家庭的成员。一个正常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直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家庭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一个社会的“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而相对于社会环境的管理而言,不论是成员的生命成长、思想的奠定,还是培养的信念,家庭的传统教育和文化的润化作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篇7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认知误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在短时间内, 难以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融入血液、发乎于情和外化于行。这不仅与价值观养成的实践性、长期性、复杂性有关, 还与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敏感性和发展性相联系。关键是打通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图式。

1. 在认识的界域方面, 未能正确认识“普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特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由于没有正确区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范围。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说是普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其次,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理论根据认识不清, 认为是空穴来风。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凝练的理论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源于我们党的十三大和十七大确立的我们的发展目标,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源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始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可见, 今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的24个字都有理论来源与历史根据。而且, 既高屋建瓴, 又通俗易懂。

2. 在认知与现实方面, 未能走出理论性、制度性的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经验性价值观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国家制度在价值层面的科学反映。所以, 在实践中它具有引领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同时, 也反映了我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一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认为完全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事, 是大学生的事。其实, 不同层面有不同的主体来引领。如国家层面价值观的要求, 是国家在国家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理论上面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 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也会用“对我是否有用”来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既关心国家发展大事, 但同时又有理论掌握的不成熟性和局限性。因而, 还不能把理论完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这样就会产生困惑。同时, 新时代的大学生又有鲜明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现实, 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是相异的, 他们“日常生活领域中皆是以经验性的感知为主要认知图式, 以模仿和类比为基本的行为图式, 以既定的和习以为常的规范为行为准绳”。这样看似非常“高大上”的理论, 就会使大学生产生陌生感、距离感。

3. 在认知的主客观方面, 未能厘清客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观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不是胡编乱造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来源于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劳动中。这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它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大学生有时爱追求真理的完美性、绝对性, 而忽视真理的相对性, 不理解为什么有这24个字。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思想理论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为中国发展提供了精神保障。然而, 有时大学生忽视了真理的相对性, 不能看到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就像忽视了人的道德养成的长远性, 认为是一蹴而就的。实践发展是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这需要用发展的、绝对与相对相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是我们现阶段在价值观领域的最大共识。

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大学生的外在要求。要实现其科学有效的内在价值转换。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1. 正确理解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直接根植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性。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价值观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然也居于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它决定着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思想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合理区分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包含作为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理论上, 它包含了党的指导思想、人民的共同理想、道德规范等丰富内容。在实践上, 包含了对国家奋斗目标、社会建设目的、公民道德规范三个层次的要求。同时, 这三个层面不是单向度的, 是三位一体, 有机互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于个性鲜明、独立性强的大学生, 也要明确它不是对于某个层面、某个群体、某个部分的个别要求, 而是对一个公民的全面规范。

3. 准确把握体系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实践的理论体系, 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气魄和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之中, 同样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 理论又为实践提供指导。在这种辩证运动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发展中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它广泛吸收人类精神文明中的优秀成果, 同时,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升华。实际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固步自封的, 僵化的教条。它是开放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开放的视野和胸襟, 直面新的实际,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中解放出来, 从而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行转化”方法上的思考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特点,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需要方法的精细构建。善于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命题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 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实际上,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操作方式上还存在创新不足, 一些地方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要创建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乐园, 它是大学生自我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快车道;也要转变育人方式, 公开教育与隐蔽性教育相结合, 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自我价值观的提高;同时, 更要真正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内化和升华。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时代性反映。大学生在认识的界域、主观与客观、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和前提,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认知误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14 (1) :40

[3]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9)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辨正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97-03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重点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辨正在核心价值体系理解上的偏颇和谬误,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价值系统

《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4个方面的内容既具有各自特有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是根本指导思想,是灵魂,解决的是旗帜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多元性、选择性不断增强。这种开放性、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构成了较大的挑战,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国家认同感、民族归属感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面对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只有更加旗帜鲜明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弘扬主旋律中倡导多样化,在包容多样中凝聚社会共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梦想。这一共同理想把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意愿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应当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进入新时期,我们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支撑,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凝聚中国力量,依靠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

第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通过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方面内容具体化,从而使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遵循的标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只有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形成清正、清廉的社会风气。

上述4个方面的价值内涵,关涉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共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处于辩证体系中的价值系统

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价值系统。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而马克思主义则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科学分析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非主流,才能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又好又快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用实干铸就中国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和灵魂所系。理想是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而且必须大力弘扬。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召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endprint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之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的精髓。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使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是新形势下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标杆,是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系中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发扬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又高度概括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现阶段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全体公民道德选择价值取向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上述4方面内容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结构严整、由理论到实践、由高尚思想到日常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概要与模糊错谬观点辨正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一年多来,学界学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研究之中。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如核心价值体系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实践理念和主要途径,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科学内涵、逻辑基础,怎样以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领宣传思想工作、引领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等等。多视阈、多层面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人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促进和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理论学习和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和模糊认识,甚至明显错谬的观点。我们有必要在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辩证体系的基础上,择其几点进行观点辨正。

(一)民主法治等理念缺失的观点

有观点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核心价值体系中并没有提出民主法治的理念。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和肤浅的。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法治与人的价值体系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价值体系是民主法治的内在生命,民主法治仅是外在表现。卢梭曾指出,“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法律,“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我说的就是风尚、习俗,而尤其是舆论。……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窿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3]卢梭在这里所说的最重要的一种法律、风尚、习俗、舆论等,正是我们所强调的社会价值体系,尤其是那“不可动摇的拱心石”——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法律是对事实的公认”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等论断也说明,统治阶级认定了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便成为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体系,这样一个事实或意志自然要上升为法律。同样,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根据所在。

其次,核心价值体系还应该具有其所属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专有”特性。民主法治理念社会主义需要,资本主义也需要,尽管其实质不同。就像资本主义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一样,社会主义也不会反对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再者,《决定》是党的重要文献,只能从宏观上提出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构架,而且要着眼于“新的实践”,体现出现实针对性,不必要包罗一切。正像列宁所说:“逻辑的范畴是‘外部存在和活动的无数‘局部性的简化。”[4]人们正是通过这种依次进行的“局部性的简化”活动,通过由此而形成的总体思路、基本构架等,来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并没有出现“公有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蕴着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十六大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同理使然。具体概念和理论表现形态的简化无损于理论的博大和光辉。实际上,核心价值体系4方面内容无不内涵着民主法治的理念,也须臾离不开民主法治的理念。其他诸如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理念缺失等错误观点,在此勿需赘辨。当然,这并非是说我们不需要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博大内涵进行研究和探讨。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封闭的和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这就要求做到:(1)深入群众的实践、深入改革开放的前沿,了解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掌握不同阶层和群体的不同价值追求;(2)了解现阶段我国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研究与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

(二)割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关系

多少年来,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上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种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关系的认识。在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两者不可偏废。历史和现实均昭示我们:民族精神离开了时代精神,就难以及时地从实践中吸纳鲜活的力量,就会失去其时代的价值,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就无从谈起;时代精神离开了民族精神,就失去了赖以发挥先锋作用的民族载体,就会失去民族特征,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历史上要么是民族虚无主义者对民族主义(以至对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围剿、扼杀、压抑所导致的国民性的扭曲和缺失,要么是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习性,两者所带给我们民族的无奈,应当牢牢记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之源。endprint

总而言之,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探讨,辨正错误,澄清认识,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和讨论的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和要求,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5]。这“三个适应”和“两个需要”,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处于“现在进行时”,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十七大报告在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6]。十八大报告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也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7]。如果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并注重思维方式的辩证要求,我们就能够在较深刻和较全面的意义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增强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大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并以之构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44.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3.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

〔5〕罗国杰,邢久强.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话[J].前线,2007,(3):24-27.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上一篇:信念的激励人心的名言名句下一篇:招募主持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