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精选10篇)

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 篇1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

一个没有彪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人一定都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在出来时更坚强了。我甚至怀疑,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理,更接近理想了――一个独处的人,是不用和现实做什么妥协的。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记得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mancanbealonewithoutbeinglonely.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合到了一起。有首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

作为一个深度内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大学》、《中庸》中都有“慎独”一说。我当年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有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告诫我,说年轻人要“慎独”,最好不要独处。我近日去查有关资料,发觉他所理解的“慎独”,未必是先贤的本意。

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独处中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就胡作非为。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快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其乐的时候居多。我们家两口子,腐败分子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来”。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

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一次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喧闹的社交场合,交流的质量往往是一木桶原理,交流往往会跌落到最没思想者的水平,因此很多社交聚会才如此愚蠢而无聊。我曾经在《三千臭皮匠》和《**喇嘛和十二怒汉》两篇文章里写过,人处在集体中的时候,未必就会“集思广益”(当然有时候会,这需要一定的会议主持技巧)。一个愚蠢的意见领导者,加上集体的隐形压力,会使得交流质量严重下滑,不大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成果来。

为什么不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叔本华比周国平走得更远,把不能独处的人基本上当成了一种低能,他也否定了把社交作为幸福来源的可能: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是的,一个独处的人是自由的,这是高墙围不住的。这样的精神特质,会让那些迫害者受不了,但有时候也会感化目睹的人。我看过曼德拉的一部影片《自由的颜色》,那影片中的狱卒,就受到了曼德拉的自由精神的影响。

作家刘瑜感慨说曼德拉坐牢将近三十年没挨过打,这是跟曼德拉周围那个狱卒有关的。而这个狱卒,又是被曼德拉不肯屈就的自由精神所感化的。

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于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的平衡,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的是独处的能力。加德纳的多重智能学说里就有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能力这一条。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教育者更重视加德纳所称的社交智能。

当然,我们成人,说内向也好外向也好,只是说说而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儿童则是可塑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

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问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教育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

培养孩子独处能力的重要意义 篇2

其实這是典型的儿童心理孤独恐惧症。

這种恐惧症属于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患者单身独处时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伴有回避行为。患者自己知道這种害怕是不应该、不合理的,但仍不能防止恐懼心理的产生。通常表现为情绪失控,如尖叫或者号啕大哭。幼儿及青少年发病者居多,其中多见于女性。

小敏這种情况属于是由于年幼,心理机制尚不健全,在独处时无法正确、理性地判断周边事物或环境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从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惧感。這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以教育、引导、锻炼,从而逐渐得到改善甚至完全的克服。但是,這得依赖于一种人生必不可少的能力的建立,那就是独处的能力。

专家良方:

人们往往只是把交往看作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甚至从某种角度讲,独处是一种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事实上,独处作为一种人生必备的能力,并非人人生来俱之。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生来就雄心大胆,天不怕地不怕的。绝大部分人的性格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胆怯。這需要靠后天教育、心理疏导、锻炼等方式来逐渐克服。

因此,针对幼儿心理孤独恐惧症,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他们多创造安全独处的机会,多安排他进行一些需要单独完成的活动,例如做作业、写字、画画、演算等,并为他设定任务,要求他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在任务之下,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目标感,這种目标感可有效地集中他的注意力,从而迫使他没有空闲考虑个人处境,由此回避他心理上的孤独感。随着独处体验的逐渐增多,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独处的能力。

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当孩子完成任务后,不管结果优劣,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表扬,并结合一些肢体语言,例如拥抱、亲吻、竖起大拇指等方式对孩子表示热烈的肯定和奖励。這种肯定可有效强化他刚刚完成的孤独体验,同时让他内心产生强烈的成就感。随着成就感的累积,促使他逐渐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要知道,自信心也是颠覆胆怯和恐惧心理的重要法宝。

教给孩子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 篇3

问:我家宝宝自尊心很强,平时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对别的孩子对他的负面评价非常“较真”,例如一个小朋友漫不经心的一句“你画得真难看”,可以让他在很长时间里“耿耿于怀”,不能解脱。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该如何应对?

一个遇到难题的妈妈

答:首先,我们要分清两个不同的概念:“自尊心”和“在意别人评价”。自尊心是一种内在的对自尊需要的体验,由自我尊重的需要和受社会(他人)尊重的需要两部分组成。自我尊重的需要就是要求独立、自由、自信、成就、名誉的意愿。社会尊重需要就是自己的地位、实力、威信被人认可,受人尊敬的意愿。这些需要的满足会使人充满信心,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提升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自尊心是一种我们要努力培养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儿童有较强的自尊心是件应当鼓励的好事,不必过虑。“很在意别人评价”则是一种外显的行为表现,其特征是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是负面的评价敏感性偏高。如果一个人经常有“很在意别人评价”的行为发生,则表明这个人具有敏感性偏高的人格特征。

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人格没有好坏之分,任何类型的人格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敏感性高的人格也是如此,它具有观察细致、敏锐,善于联想,警觉性高等优势心理品质;也常有自信心不足,过分小心,爱猜疑,爱钻牛角尖等不良心理品质。具有敏感性偏高人格的人数量并不少,约占15%~20%。心理工作者认为:敏感性偏高人格也是正常的人格,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矫治。对这类儿童的教养也和其他类别的正常儿童一样,要重视发挥其人格优势品质的作用,避免或减轻其劣势人格品质的影响。

通常自尊心强的儿童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关注在意别人评价的儿童未必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从您反映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不是自尊心太强的问题,而是敏感性偏高人格的行为问题。相反,从他过于在意别人评价意见的现象看,自尊心不是太强而是不足的问题。因此针对您孩子的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教养孩子的建议,供您参考。

其一,要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让他相信,他是一个很正常甚至是很优秀的孩子。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可举一些反映他优秀品质的例子,让他能欣赏和悦纳自己。就连他很在意别人评价的行为表现也可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例如告诉孩子:这说明你能考虑别人的意见和感受,能将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这样做有利于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其二,要教育您的孩子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要他学会分清正确的评价、有偏差的评价和错误的评价。对于别人正确的评价要把它当成宝贝,当成最好的礼物高兴地接受,因为这有利于自己改进和提高。对于部分正确部分错误的有偏差的评价,接受其正确的部分。对于完全错误的评价,也不要一概排斥,要先分析一下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对于那些评价意见是错误的,但出发点是善意的评价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愉快地接纳。对于那些不仅评价意见是不公或错误的,而且出发点也是敌意攻击的评价,则学会一笑置之,不予理睬。不要因此而耿耿于怀,结果搞得自己不高兴,间接地帮助攻击者伤害了自己。

其三,要教育您的孩子理解正确评价的困难性,评价失实的经常性和合理性。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某件发生在家庭中的事件,例如某次家庭郊游承诺的失约,让他对失约者进行评价。然后向他解释失约的各种原因,通过充分讨论,让他发现原先评价的偏差。让他理解,由于受信息渠道限制等客观因素和评价者动机、态度、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要作出一个方向正确的评价很难,作出一个程度准确的评价更难,从而理解并逐渐学会正确对待别人有偏差的评价意见。

教给孩子一些交际技巧 篇4

鹏从小就是个乖巧的孩子,在家里十分懂事,和爸爸妈妈相处融洽,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也说他像个小大人,说话做事一本正经。可是没过多久,妈妈就发现云鹏性格变了,三天两头发脾气,无论和谁说话语气都很“冲”,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在幼儿园里,云鹏和谁打交道都不会长久,常常一开始双方玩得高高兴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风云突变,闹别扭了。无论是和文静、脾气好的女孩子在一起,还是和同样爱吵爱闹的男孩子,最后都是一个不欢而散的结局。慢慢地,其他孩子都不想和他做玩伴了,云鹏被大家孤立起来,没趣地站在一旁发呆。为此,爸爸妈妈和云鹏说过很多次,要他好好和大家和睦相处,云鹏总是满脸委屈:“我没做错什么,可他们老是不和我玩。”

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和同伴们玩耍的过程中,无论哭闹或嬉笑、平和或争吵都挺正常的,其实不然,偶尔一两次无所谓,但长期这样,就说明孩子的交际方式出了问题。

与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一种本能,孩子虽然能与父母或亲人(带有溺爱容让的方式)交流,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在与同龄人玩耍的时候,仅靠那些出自本能的交往方式,就会时常因无法发挥作用而陷入交际障碍的泥潭。比如,孩子在要求父母做什么时,可以拽、拖,但用在伙伴身上,不仅可能得不到迁就的积极回应,反而会因导致对方摔倒、站立不稳而激起对抗情绪,从而引发“战争”。可见,依照家庭模式与外界交流,有时候是行不通的,孩子如果不加强交际锻炼,必然造成交流障碍,最后变得孤独、自卑,富有攻击性。

要想孩子得到伙伴的认可并融入其中,就要教会孩子体察他人的情绪,顾及他人感受。因此,要注意在生活当中培养孩子观察他人表情、语气、语调,从中捕捉对方是高兴还是反感的体验。可以在陪孩子散步、逛街时多观看周围人的举止,让他猜测对方的心态是平和、兴奋、不悦还是伤心,从中获得揣摩他人情绪的信息,运用在交际中,不做有悖他人心意的事,不说雪上加霜的话。

要了解他人情绪,体会对方对自己语言、行为的反应,还可以试着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感受这种方式对别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比如别的小朋友为了玩具把自己推倒摔伤了,你心里会怎样想?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的谅解?你是不是觉得他应该主动扶起自己,说声对不起?这样,当孩子出现这类失误时,就能理解别人的心情,很体贴地做出让别人原谅的`举止来。

教会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也很重要。孩子因为交往经验匮乏,加上喜欢冲动,常以自我为中心,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当孩子发生争执时,首先应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指责对方,要以谦和的态度正视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重新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这才是正确面对矛盾时的交往方式。一味地指责对方,只会将自己推进失去快乐、失去友谊的死胡同,让自己陷入过于自我的孤岛。

多使用礼貌用语,有助于得到别人的谅解。在发生交往**时,无论对方是对是错,你诚恳的道歉都是取得对方原谅、缓和彼此关系最好的“稀释剂”。这种谦虚谨慎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一种宽宏大量的美好品质。

教给孩子9个“守则”防止伤害 篇5

童年时期留下心理阴影,往往会影响一辈子,也可能会给未来埋下炸弹。作为家长,要随时留意观察孩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比如回家比平时晚、晚上做噩梦、不愿和异性接触等,一定要和缓地询问原因,耐心开解。更要教给孩子以下9个“守则”,尽量防止受到伤害:

1.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

2.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

3.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4.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5.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6.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7.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8.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

9.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应果断开灯求救。

法国:孩子从小会“独处” 篇6

埃里克和娜塔莉是一对年轻的法国夫妇。为了教育3岁的儿子,他们特意去参加了家长培训班,并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埃里克说,教育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当你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情时,一定要让孩子清楚他不能做的原因,简单粗暴、不加解释地禁止,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娜塔莉说,夫妻双方观点应尽量一致,如果有分歧,某一方应让步。给孩子立的规矩,父母也必须遵守,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法国家长注意与孩子保持空间上的一定距离。他们为孩子的独立着想,总是刻意训练孩子自己待在房间里自娱自乐的本领。他们不主张陪孩子做游戏,而是让孩子自己找到有意思的所在。例如,法国夫妇很少告诉孩子——“应把大象涂成灰色,该给布娃娃穿淡色衣服”。当一个孩子不太依賴父母的帮助时,他便会对自己树立信心。

娜塔莉曾对4岁的儿子说:“你可以在我身边玩,但这不等于说我要和你一起玩。”然后,她建议儿子把图画本和积木带在身边。“家长在场会使孩子感到安心。”娜塔莉解释说,“其实对孩子来说,家长参与游戏并不比待在他身边更重要。你可以尽管处理自己的事情,只要时不时地看一下他就好。那个时候,他会自豪的向你展示他独立完成的作品。”

法国教育学博士雷诺认为,儿童通过独自玩耍,既克服了对空虚和无人的惧怕,又将孤独转化为丰富而有创造性的经历。“独处能力”将使法国孩子受益终身。

教给青春期孩子怎样控制性冲动 篇7

第一是正确认识。

我们应该明白,性冲动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必须加以控制,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制约。人的性行为也必须要受理性的控制。

第二是树立坚定信念。

用道德修养和顽强意志来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自觉拒绝性诱惑。坚定的信念,不做性冲动的奴隶。

第三是异性交往要正常。

不要过多地进行“一对一”的异性交往,男女同学之间公开的自然的正常交往,可以消除或降低两性之间的神秘感,淡化性冲动。

第四是让课余生活丰富起来。

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这不仅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性情,同时也就减少了性冲动的出现频率和强度。

第五是增强运动。

从生理学上说,运动是减少性冲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可以避免性腺的过度活动,避免血液积于性器官而引起性冲动。

从心理学上说,运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冲淡人的性意念,从而减少性冲动。

第六是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技巧。

比如不要给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遇到容易诱发性冲动的情境及早离开,夏天的着装避免太露太透,等等。

第七是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 篇8

We were sitting in a restaurant, trying to have a conversation, but her children, four-year-old Willow and seven-year-old Luca, would not stop fighting. The arguments—over a fork, or who had more water in a glass—were unrelenting2.

Like a magician quieting a group of children by pulling a rabbit out of a hat, my sister reached into her purse and produced two shiny Apple iPads, handing one to each child. Suddenly, the two were quiet. Eerily3 so. They sat playing games and watching videos, and we continued with our conversation.

After our meal, as we stuffed4 the iPads back into their magic storage bag, my sister felt slightly guilty.

“I don’t want to give them the iPads at the dinner table, but if it keeps them occupied5 for an hour so we can eat in peace, and more importantly not disturb other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I often just hand it over,” she told me. Then she asked: “Do you think it’s bad for them? I do worry that it is setting them up to think it’s OK to use electronics at the dinner table in the future.”

I did not have an answer, and although some people might have opinions, no one has a tru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future might hold for a generation raised on portable screens.6

“We really don’t know the full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these technologies yet,” said Dr. Gary Small, director of the Longevity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nd author of iBrain: Surviving the Technological Alteration of the Modern Mind.7 “Children, like adults, vary quite a lot, and some are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s to an abundance of8 screen time.”

But Dr. Small says we do know that the brain is highly sensitive to stimuli, like iPads and smartphone screens, and if people spend too much time with one technology, and less time interacting with people like parents at the dinner table, that coul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communications skills.9

So will a child who plays with crayons10 at dinner rather than a coloring application on an iPad be a more socialized person?

Ozlem Ayduk,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Cognition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1 Berkeley, said children sitting at the dinner table with a print book or crayons were not as engaged with the people around them, either. “There are value-based lessons for children to talk to the people during a meal,” she said. “It’s not so much about the iPad versus12 nonelectronics.”

nlc202309090649

Parents who have little choice but to hand over their iPad can at least control what a child does on those devices.

A report published last week by the Millennium Cohort Study, a long-term study group in Britain that has been following 19,000 children born in 2000 and 2001, found that those who watched more than three hours of television, videos or DVDs a day had a higher chance of conduct problems, emotional symptoms and relationship problems by the time they were seven than children who did not.13 The study, of a sample of 11,000 children,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played video games—often age-appropriate games—for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f negative behavioral changes by the same age.

Which brings us back to the dinner table with my niece and nephew?14 While they sat happily staring into those shiny screens, they were not engaged in any type of conversation, or staring off into space thinking, as my sister and I did as children when our parents were talking. And that is where the risks are apparent.

“Conversations with each other are the way children learn to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themselves, and learn how to be alone,” said Sherry Turkle, a professo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5, and author of the book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Learning about solitude and being alone is the bedrock of early development, and you don’t want your kids to miss out on that because you’re pacifying them with a device.”16

Ms. Turkle has interviewed parents, teenagers and children about the use of gadgets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and says she fears that children who do not learn real interactions, which often have flaws and imperfections, will come to know a world where perfect, shiny screens give them a false sense of intimacy without risk.17

And they need to be able to think independently of a device. “They need to be able to explore their imagination. To be able to gather themselves and know who they are. So someday they can form a relationship with another person without a panic of being alone,” she said. “If you don’t teach your children to be alone, they’ll only know how to be lonely.”

让孩子们变得安静是如此容易,我的姐姐从她包里拿出两个又小又薄的iPad递给她的两个孩子,就像一个魔术师对着惊讶的小观众从帽子里掏出了小兔子。于是,我的两个吵闹不停的外甥都瞬间安静下来。他们玩起游戏或看起视频,而我们则得以继续聊天。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对吗?

1. tablet: 平板电脑。

2. unrelenting: 持续的,不停歇的。

3. eerily: 可怕地,怪异地。

4. stuff: 把……塞进。

5. occupied: 忙碌的。

6. 我并不知道答案。并且尽管一些人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那些伴着移动设备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未来会如何,没人能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认识。portable: 可移动的,便携式的。

7. neurological: 神经系统的,神经学的;longevity: 长寿;alteration: 改变。

8. an abundance of: 丰富的,大量的。

9. stimuli: 刺激物,促进因素(stimulus的复数形式); hinder: 阻止,妨碍。

10. crayon: 蜡笔。

11.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social cognition: 社会认知。

12. versus: 与……相对。

13. millennium: 千禧年; cohort study: 世代研究,定群研究;conduct: n. 行为,举止;symptom: 病症,症状。

14. niece: 侄女,外甥女; nephew: 侄子,外甥。

1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

16. solitude: 孤独;bedrock: 基础;miss out on: 错失……的机会;pacify: 安抚,使平静。

17. 特尔克女士采访了许多父母、青少年和小孩子,询问他们在早期发展时期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并且说她很担心这些没有学会真正交流的孩子——真正的交流通常是有缺陷和不完美的——他们开始了解到的是一个由完美的、屏幕闪闪发光的电子设备所创造的世界,这让他们产生一种没有任何风险的亲密感假象。gadget: 小玩意儿;flaw: 缺陷;imperfection: 不完美,瑕疵。

数学课堂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篇9

——华罗庚

在全国各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数学在课程改革之前学生学习5本A4大小、厚度为90页左右的教材书,每学期学习3章,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学习12本16开大小、厚度为140左右的书,教材封面改变了以前死板枯燥的样子,首先从形象上就给人一种图形优美的印象。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高中数学应该交给孩子们什么知识?是集合的概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还是函数的知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本人觉得要回归到解决一个问题:数学是什么?

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更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我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本人认为数学课堂作用的对象是人的大脑——学生的思维。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得好:“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式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来看看高中数学的六大数学学科思想:转化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从一般到特殊思想。在这六种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思维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显得比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了。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必须要依附于对教材、对知识点的学习。从对知识的学习转化到學生会做一种题,再到会做一类题,最后迁移到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解决相关的信息迁移题型。这就是“思维的体操”中“体操”的多样性、优美性、创新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类似数学课堂教学也可以“不教而学”,我始终坚持这样的做法:上课时教师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去讲解数学知识,那么要讲的东西就越少,主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学习,让学生深层次地参与,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创造出不同的“思维体操”。

(作者单位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教给孩子独处的能力 篇10

这是我所在的幼儿园亲子聚会活动中一位年妈妈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她非常希望大家能给她一些帮助和建议。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参与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校方事先准备的一些亲子娱乐活动。让我们再次感受讨论的热烈气氛!

一、亲子聚会上的热烈讨论

第一种声音:注重一种文化的教育

茹茹爸(记者,女儿5岁):如果要我选择,我会倾向于让孩子学习西方的文明及现代文化知识。因为它们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重要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孩子必须掌握基本理念及生存的技能,比如我们让孩子学习英语,英语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工具,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而传统文化则不具有这样的功能,它们对孩子的影响是间接、内在的,它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领会,所以,对传统文化,只需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即可。

第二种声音:无须在意孩子接受何种文化

凡凡妈(大学教师,女儿5岁半):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考虑到底应当教孩子何种文化的问题,这两种文化其实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传统文化中有糟粕有精髓,而西方文化及现代文明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通过甄别,教给孩子正确的、他们成长过程所必须的、对其成长有益的文化才是关键。

第三种声音:教孩子文化不能过于功利

子岩爸(电视台编辑,儿子5岁半):我觉得对教孩子文化的问题不能看得过于功利。文化应当是一种底蕴,是一种积累,它不是一种短期投资,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不赞成社会上流行的教孩子读古诗或教孩子学西洋乐器等灌输式的文化教育,它很大程度上会使文化被当作一种快餐进行消费,其收效往往也是微小的。

二、两种文化面对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只接触单一的文化,他们可能会同时接触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当这两种文化同时呈现在我们和孩子面前时,我们应当如何去应对呢?

1.语言:古汉语VS外语

同时接触古汉语和外语,是孩子们经常要面临的情况。许多人都曾存在过这样的疑问:孩子真的有必要去学习这两种语言文化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两者都是孩子拥有完整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古汉语其实就是在学习诸如《三字经》之类的启蒙学及唐诗宋词元曲等一些文学作品,这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较深的内涵。由于韵律上的特点,孩子们诵读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它们的理解上。因此,家长们切不可贪多求快,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应根据孩子的领悟能力及年龄特点教授相应的知识。

大多数家长在对孩子外语语种的选择上是英语,这可能是缘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运用范围广,以及孩子将来入学的考虑。由于我国中小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非常系统的设置,因此,家长们没有必要让孩子过多地学习语法知识,而应侧重于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节日:传统节日VS西方节日

没有什么比节日更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了。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相比,要过许多洋节日,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清明节、重阳节,但他们却喜欢过圣诞节。而当圣诞节、元旦以及春节接踵而来的时候,我们确实应当思考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过这两种不同的节日。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除了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似乎就没有什么传统节日了。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节日使用的是农历,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公历的计年方式,很容易被忽视,而洋节日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联系日渐疏远,而洋节日却日渐受到现在年轻人的喜爱,而且有些洋节日甚至还能替代传统节日,比如圣诞节对元旦、母亲节和父亲节对重阳节的冲击等。

任何节日都会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因此,家长们没有必要担心不同节日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应当防止洋节日对我国相应的传统节日的取而代之。

3.音乐:传统乐器VS西洋乐器

乐器是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最喜欢选择的项目之一。但是,许多家长在面临替孩子选择传统乐器还是西洋乐器的问题时却常常会犯难,他们吃不准哪一类乐器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更为有利。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和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是各有千秋的,它们都是能够弹奏出好听音乐的工具。而事实上,无论学习何种乐器,都是在对孩子们进行音乐兴趣及素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们在进行乐器选择的时候,应当从孩子的兴趣、年龄特点、乐器的难易程度、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师资等因素着眼,综合考虑,而无须过多从传统乐器还是西洋乐器的类别方面去考虑。

但是,在为孩子选择乐器时,到底选择传统乐器还是西洋乐器的问题并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往往会对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及前景产生影响。

4.称谓:对长辈避讳VS直呼其名

对长辈的姓名进行避讳,这是我国传统礼仪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在过去,父亲的名字被其他孩子提及,几乎就是这个孩子的奇耻大辱,非得报过此仇而后快。但是,如今年幼的孩子对此规则发起了挑战,这实在是一种进步,它实质上就是西方文明中平等思想对孩子直接影响的结果,应当受到肯定。杨绛有一部著作叫作《我们仨》,这“仨”是指杨绛、钱钟书及女儿圆圆,这种书名与孩子直呼长辈姓名之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家长们在孩子直呼长辈的姓名时应当注意把握分寸,切不可过于强调孩子的平等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孝顺、尊长及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对孩子文化教育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在孩子中推行成人化教育

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熏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对孩子推行一些与他们的年龄极不一致的文化,比如教一些成人才能领悟的古韵歌赋、让孩子去观看一些连成人都无法理解的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等,就是与孩子的天性相违背的,这不但达不到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孩子对这些文化产生厌恶和畏难情绪,这样只会摧残孩子学习的兴趣,结果会事与愿违。

误区之二:将相互冲突的文化同时传授给孩子

单一的文化往往有其局限性,家长们也大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学贯中西的人。因此,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的时候贪多求全,将东西方文化一古脑儿倒给孩子,其中甚至有一些原本就是对立的观念及文化知识。这些文化本无正确错误之分,可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就很难理解了,于是,一些相互冲突的文化观念在他们的脑子里发生激烈的碰撞,可能会造成他们对世界认识上的混乱。

误区之三:将文化教育演变成单纯的知识灌输

上一篇: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