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桃花源记(精选10篇)
湖南省隆回县雨山镇中学:阳明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专题,所选取的文章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志趣。编者将其编排在这里,就是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而感悟古代文人生活与志趣,培养他们高深的情操,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处于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成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语言材料来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培养。与此同时,他们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活力,但是在阅读中往往缺乏理性,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吃不透、抓不准,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但就是“心中有景道不出”,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处于表面的浅层次和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初中学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的“瓶颈”。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美。
3、情感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课前预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平等交流法。
课时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反馈
晋太元中(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â)(yǎ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二)、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自主探究课文。
3、合作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第一步:读。完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①读准每一个字音;②注意正确断句;③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推选学生代表配乐朗读,其它成员点评。
第二步:品。完成教学目标2。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
(①学生自读,结合导学案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②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则举手问老师或用彩色笔标注预备在全班展示过程中质疑。)
2、全班同学一同展示收获或质疑。教师注意点拨。(学会用这些方式发言:①关于文章我有个疑问„„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③我要分享我认为
写得最美的地方是„„因为这里„„)
第三步:动,互动节目“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结合预习案中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前进行采访提纲设计,再在全班推荐的基础上以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方式全体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第四步:论。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四)小结:让学生自由地对陶渊明的那种生活志趣进行点评。老师调控好课堂节奏就行。
(五)、拓展:
听本土音乐《梦回桃花坪》,说“我心中的桃花源。
(六)、检测。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3、体现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4、体现桃花源人幸福安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的变化
(一)课改前重知识
从收集到的课例中,我们以杨易丹于1983 年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桃花源记〉备课指要》为例,文中点明教学目的如下:
1. 认识本文的思想主旨;2. 了解本文的记叙方法;3. 理解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包括对古今异义词、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词性的变化和词义的变化、“然”作为形容词后缀的作用、“复”“之”的用法以及意动句和省略句等[1]。
由此可见,上述三个教学目的中,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规定最为详细。结合对同期课例的研究,我们同样发现了教学目标注重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八十年代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重视对文言文的翻译,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言字词的掌握以及特殊句式的用法等方面,力求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所有文言用法。对于文中表现的主旨或是作者从文中渗透的理想等问题,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定性,学生只负责了解记忆即可。
(二)课改后重积累
新时期的语文课堂,特别是课改后,语文课程的特点由八十年代的注重工具性,变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把握工具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们通过下面一个表格对比八十年代课例和王松泉老师课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我们比较新课改在教学方向上的变化。
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目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对文言常识的要求有所降低,由一次性的“理解掌握”变为持续性的“积累”;对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也由认识设定好的答案,变为学会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和教师提供资料的帮助下,主动生成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主旨和思想内容的理解。这一转变无疑是让学生由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培养能力,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
此外,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开口读课文,在朗读中增加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变化
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时期,我将其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教授: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逐段讲解,分别点出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翻译—揣摩文章的主旨,并试图理解作者的理想—要求学生背诵—练习;二是课改后教授:导入—检查预习(包括作者简介、课内字词的初步掌握)—读课文,正字音—小组翻译,师生共同答疑—组织课堂活动探明文章主旨。具体来看,不同时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时呈现出如下变化:
(一)教学文言知识:由“掌握”变为“积累”
传统教学设计对文言文的教学注重对文言字词的掌握积累,而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力求突破“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学模式。一些优秀的教师在设置这堂课时,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局限的基础上,力求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内容,从而将文言知识的落实融合在教学环节之中。
例如,湖北的熊芳芳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以“美、乐、奇”三个字带动全篇,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桃花源具有“美、乐、奇”三个特点。根据这三个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别品味这三个特点,在品味“美”时,用一个固定句式“这里的___美,你看……”
让学生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想象力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品味“乐”时,着眼于思维训练和主题理解,让学生以桃花源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在桃花源能感受到快乐的原因;在品味“奇”时,着眼于朗读训练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桃花源的奇妙之处。[2]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虽然熊老师并没有单独设置一个板块来解释文言字词,但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加深对一些文言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这些典型课例对传统课例进行的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不再死板的根据文章内容的顺序,以文中出现的重要词句和特殊用法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现代的教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和建构,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将文章内容串成一条完整的线,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解决文言字词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让人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二)教学文章内涵:由“识记”变为“恰当的评价”
八十年代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一股脑地倒给学生,让学生在没有认真研习这篇课文的情况下,就已经受到老师先入为主的思想引导,这也跟当时的教学大纲不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选自《中学语文教案选》的课例中,杨天顺老师在题解这个环节,对《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首先从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主旨进行了阐述,直接将本文的思想感情定位在“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但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3]之后,教师又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进行简介,但简介的内容和方向多倾向于确定性的结论式介绍。
教师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了描述,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思考。
新课改之后,鲜有教师在课堂伊始就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主旨等内容,更多的是将这些内容统一后置,有的甚至放在课堂的最后,作为讨论的问题。
例如,王松泉老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如何分析、评价文章主旨的呢?王老师引进了“主观性阅读”和“实证性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老师向同学们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向学生说明上述分析仅从作品本身出发,没有联系其他的内容,将这种阅读方式称为“主观性阅读”。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证性阅读,教师提供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自己思考课文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学生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4]这种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形成的东西,才能给学生留下更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影响。
(三)朗读教学的变化:由“为了读而读”变为“为了体悟读”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而且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和作者进行对话,体悟作者难以言说的思想感情,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八十年代的课例中,同样有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设置,但其朗读是基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目的指向仍然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具体做法就是为学生正音,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附中郑建国、齐红执教《桃花源记》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边听边在黑板上写出学生读音读不准的字。对一字多音的字,根据意思分辨读音。如“舍”,“舍船”的舍是动词,文中是“放弃、离开”的意思,读第三声,“舍弃”“舍得”的“舍”也读第三声;“屋舍”的“舍”是名词,文中指“住的房子”,读第四声,又如“宿舍”的“舍”。其他的生字让学生查字典到黑板上注音,之后全班学生把这些字拼读三遍。[5]
这在体现了当时教学大纲指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说是真的在课堂上采用了朗读法,而是用朗读为学生理解词句提供一定的帮助效果。学生机械地读,教师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不会体会到文章的精妙所在,而是单纯地作为类似于“识字工具”的教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朗读法的运用更多的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精妙,在理解中更好地读出文章的精华。
例如,高慧平老师在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很好地运用了朗读法。高老师在执教本篇课文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文言文需要把握的读音、节奏和感情。为了更好地读出感情,教师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揣摩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读出感情。高老师这样设置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读书欲望,且在读书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6]
此外,对这样一篇要求诵读的课文来说,高老师能够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一些背诵记忆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高老师指导学生将文章分为四个层次,引导学生在背诵课文时,先在脑海中浮现这几部分的大意,在宏观记忆的基础上考虑细节,把握关键词语。提醒学生将句子里的第一个词或能表明句子核心意义的实词作为记忆的关键词,以此为学生提供一种便于记忆的快速背诵法。[7]这样的背诵法,跟高老师在课堂伊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和大致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让高老师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当堂背诵。
王荣生和童志斌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到:“文言文阅读教学应着力于文言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8]这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也是一个启发,之前的教学设计追求句句翻译,字字落实,这无疑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负担,着眼于本文较为重要的关键词句,或者能表现作者主旨的文言字句作为重点的学习对象,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对本文的思想内容的探究,不仅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而且要联系作者的经历,一定是要从文本出发,对文章主旨进行考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摘要:《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自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以来,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备受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选取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以及湖南教育、赤峰学院学报等刊登的11篇《桃花源记》教学实录、教案、教学环节记录、教学片断与思考等,对《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这11篇教学设计的刊登时间从1981年至今,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对新课改前后《桃花源记》在教学设计上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期发现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取得了何种进展,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巧妙设问,化解古今异义之难度
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桃花源记》也不例外,尤其要注意辨析“鲜美”“妻子”“绝境”“交通”“问讯”“无论”等古今词义有差别的词语。如能巧妙设问,将枯燥乏味的文言词语教学设计成生动有趣的问题,既能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设计及教学实录:
A桃源人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为何只带妻子而狠心抛弃儿女?
(“妻子”包括“妻”和“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
B他们来此“绝境”,岂不是自寻死路?
(“绝境”的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样的做法取代了教师的直接讲授,转化为以上问题,岂不更有效?
二、自由畅谈,感受世外桃源之美丽
《桃花源记》美在何处?为了让学生体会桃源之美,可由学生重点分析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自由畅谈感受。
方案A: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
学生1:桃花源美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上,这里有平整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等,真是山清水秀啊!
学生2:桃花源美在安定而又和谐的幸福生活上,尤其让人羡慕的是老老小小的怡然自乐,老人老有所乐,儿童无忧无虑。
学生3:桃花源美在勤劳好客的民风上,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劳作,有客来了热情招待,又是摆酒,又是杀鸡做饭。
学生4:这里美在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也可采用方案B:你愿不愿在桃花源居住,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的景美、生活美、风情美。
最后,教师作总结:桃源人的生活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可同日而语,即使这样,对于桃源人来说,也是一种奢侈。由此可见,当时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啊!
三、因势利导,理解课文主题之深意
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三道讨论题,因势利导,对课文深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1)“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给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叹惋什么?(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汉末、魏晋时的历史情况:政治黑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的人为何要说这句?(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3)渔人“处处志之”却再寻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也没有结果。为什么桃花源再也找不到了?
教师作总结:《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神州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已处处可见桃源。陶渊明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
四、探讨写法,分析《桃花源记》设计之奇妙
好的作品让人受益无穷,《桃花源记》不仅语言准确、叙事生动、主题深刻,而且情节设计奇妙。奇在何处?奇在作者能用寻常之事写出不寻常的结果。
首先,渔人捕鱼,沿溪而上,忘记路程的远近,乃普通平常之事,而渔人却因此“忽逢桃花源”,偶然发现桃花林,进而鬼使神差地进入人间天国——桃花源中;其次,渔人告别桃花源,处处“志之”,亲手做了标记。再访时竟然迷了路,岂不怪哉!第三,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也没有结果。如此亦真亦幻的设计,让桃花源如水中月、雾中花,充满神秘色彩,也给读者平添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基础字词意思掌握;
2、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字词,扩大词汇掌握文言句式;
3、情感目标:初步感知世外桃源的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文言字词句式的归类; 教学过程:
导学思考:
1、写作背景:
2、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二、初识文本,字词过关:
缤纷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bīn fēn
豁....qiānmò
垂髫.tiáo 拜诣.yì
老骥.jì
三、熟识文本,了解文意:
1、听朗读,把握正确节奏;
2、集体朗读,(教师指出朗读不足之处);
3、同学根据课本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4、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意,明确重点字词意思;
5、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文意理解;
四、归纳字词句式,提高能力: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2、古今异意:
⑴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⑵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邮电和运输事业总称)⑶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⑷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⑸无论:古(更不要说)
今(表条件的关联词)⑹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⑺开朗:古(开阔明朗)
今(性格乐观)
3、一词多意:
⑴乃:乃大惊(于是,就);乃不知有汉(竟);乃悟前狼假寐(才); ⑵舍:便舍船(放下,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⑶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⑷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⑸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最终,终于);
4、成语: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5、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三个词语概括。
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合作交流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好奇心)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平静的社会生活和勤劳和平的人们)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一看到渔人是怎样的表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展示质疑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表现桃花源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实效反馈
四、发表感慨,加深内涵把握:
我记得上堂课叫大家有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接下去我们按照一种句式来回答:
“挑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时因为 ”!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
五、概括小结: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1、这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表现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现实,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2、这个社会:景色优美,资源丰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六、再读课文,感受桃源世界: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第25课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辨别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理解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舍”“扶”“寻”“为”等词的不同含义;“鲜美”“妻子”“绝境”“无论”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2、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难点: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和他的“桃花源”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邑人 刘子骥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妻子 交通 无论 绝境 鲜美
3、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①画出不懂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解决;
②画出表示渔人行踪的词语。
4、梳理文章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3、了解内容
再读课文,找出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生活情况、社会风尚的语句,思考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时空连线
【学生活动】小组一名成员扮作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其余学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进入“时空连线”节目。
(1)现场采访村民1.请问:
您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了?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现场采访村中年纪最大的长者(村民)2.请问:
您老高寿?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3)现场采访一位“大姐”(村民)3.请问:
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现场采访最不爱说话的人(村民)4.请问:
您愿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
您想不想出去?
(5)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2、探究考证
(1)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
(2)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到的方法,考证问题,得出结论。
(3)请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小结
设计理念:本组教材以“人生感悟”为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 因此, 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联系他们的所见所闻, 以达到感悟文章意蕴。教学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 应坚持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种树人的言行, 在读中感悟蕴含的哲理, 在读中领会文章借物喻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种树人的用心, 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课文通过借种树喻育人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揭示课题
1. (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 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 一种常绿乔木, 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树高可达20多米;其材质色泽美丽, 能抗虫咬, 适合制作车、船、家具, 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生产使用。)
2. (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图)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 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学生自由表述。)
4.是啊, 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 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 去寻找答案。 (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设计意图:通过成材后的桃花心木与其幼苗的对比,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的阅读心向。
二、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 注意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 相互检查字词读音, 及时正音。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及时纠错。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 经历初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品读课文, 领悟道理
1.在“我”的记忆中,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它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可当看到它的树苗仅及膝盖时, 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 思考讨论: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用疑惑的语气读出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作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 桃花心木幼苗该不会枯萎吧?)
5.朗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学生以读代答, 把自己当做种树人, 回答作者的疑问。
6.教师适时点拨: (1) 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 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 直到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 因此, 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里寻找水源, 适应不确定的环境, 才有可能长大成材。 (2) 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地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 是在模仿老天下雨, 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 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 才会长成百年大树。 (3) 如果人们有规律地给树苗浇水, 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根就会浮在地表上, 无法深入地下, 一旦停止浇水, 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 也无法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7.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读出“语重心长”的感情, 在读中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8.“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 有何感受?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 (1) “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 是指生活变化无常, 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 (2) 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名人实例说一说,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是怎样经受各种考验, 锻炼出独立自主精神的。 (教师适时补充名人事迹, 引导学生体会。) (3) 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 又会怎样呢? (养成依赖的心, 一旦环境改变, 将无法生存。)
9.教师小结:“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它已经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 自主地生长。人和树是一样的, 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描写的桃花心木一样, 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炼, 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长成栋梁之才。
10.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能走进课文, 与文本对话,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与碰撞, 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情感体验。但小学生大多缺乏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 还很难自发地“走进”课文, 达到“对话”境界。教师铺设台阶, 让学生当一回“种树人”, 并联系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 移情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 获得思想启迪。
四、回归课文, 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 给了作者, 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 如今又怎样了呢?
2.师: (课件出示高大的桃花心木) 现在, 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 是那么优雅自在, 显示出勃勃生机。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 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 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 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 在逆境中自强不息, 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对文本的感悟。这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 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理解, 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五、再读课文, 体会写法, 扩展创新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文章是围绕“三到”来写:一是“看到”———引发思考 (产生疑问) ;二是“听到”———找到答案 (种树人的话) ;三是“想到”———明白道理 (由树及人) 。
2.教师点明, 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借物喻人”, 即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 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育人的道理。
3.世间万物, 千姿百态, 隐藏着多少哲理, 只要我们专心去发掘与体验, 用心去感受, 就会有所发现。请联系生活想一想, 你能从哪些事物上面悟出做人的道理, 然后写在“生活感言卡”上进行交流。
示例: (1)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2) 小草:能屈能伸, 坚韧不拔。 (3) 竹子:中空外直, 虚怀若谷。 (4) 芝麻:芝麻开花节节高。 (5) 青松:傲霜斗雪, 直冲云霄。 (6) 花生:默默无闻, 果实累累。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立志当一位作家。你认为他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生交流)
是啊,他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努力成长,从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在30岁时就获得过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这个人叫林清玄,(介绍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桃花心木”
1.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导向桃花心木的样子: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三)整体感悟“种树”
带着刚才的疑问,打开书4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篇文章?(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1.实际上,这篇文章就写了一件事?什么事?用一个词语概括。
板书:种树。
2.可是这个人种树和别人不一样,让我感到奇怪,这个人的哪些做法让我奇怪呢?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你看,他来的间隔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也“不确定”,什么时间来,也“不确定”。
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同学们,如果此时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生交流)
是啊!作者和你们一样,也忍不住问他,它问了什么(读11段)?
可是,这个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从课本找出,放声读。
(四)精读“不确定”
种树人认为:
1.在确定的环境中生长,结果会怎样?
生长过程:养成依赖心,根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
生长结果:自然枯萎,遇到狂风暴雨也会被吹倒。
2.在不确定的环境是生长又会怎样?
生长过程:学会在土地里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汲取水源。
生长结果: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
3.你觉得一棵树会有哪些不确定?
岁月悠悠,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想象一下,在这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干旱、洪水、虫害……)你又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 (板书:不确定)
4.现在说一说:种树人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种树人采用了正反对比来说明道理。
由此可见,种树人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不但懂得种树的道理,还懂得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说明道理(引导学生朗读)。
5.“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由种树过渡到了人的成长。作者想到了什么?(生读第14自然段)
为什么“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说人的成长也和树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容易成才?(因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锻炼一颗独立的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作者只说了人在不确定中生活,你能不能模仿作者继续说下去?
“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就会养成依赖心,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不了有用的人才。
我们由树在确定中生活推出了人在确定中生活的情况。把课文中没有的内容补充了出来。说说为什么人也和树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容易成才?
(人如果在确定中生活,容易养成依赖心,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不了有用的人才。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锻炼一颗独立的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清玄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做到“两个学会”——
(一个是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一个是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五)升华“不确定”
想一想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结合人的成长过程,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
事例准备:PPT1魏永康PPT2刘伟
2008年4月30日,參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
2010年3月,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纪录;
2010年7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同年10月,摘得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头衔;
2010年11月,获奖后首赴美国迈阿密访问,于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魅力号”上举办小型演奏会,为全世界媒体及观众现场表演《梦中的婚礼》《神秘园》及自创钢琴曲《希望》。
生活给刘伟的养分很少,但他却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的确了不起!
实际上,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想要借桃花心木的生长告诉我们,要成就梦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做到“两个学会”——
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他提示我们“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齐读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你仅仅看到的是树吗?
(六)因文悟法,“借物喻人”
作者借种树来写育人,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它叫做借物喻人
他提示我们“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会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板书:借物喻人)
四、作业
1.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推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板书设计:种树人——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努力成长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二)能力目标 1、文言文记诵。2、文言知识积累。
(三)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了解陶渊明其文其人。
二、学法引导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重点: 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叙述线索,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伟大诗人。出身没落士族。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善文。41岁时,任彭泽县令,仅80余日,因政治难图,又不愿同流合污,便毅然辞官归里,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他特别爱菊,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二、写作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土,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老师范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句读分明
节奏合理
语速适中
语句流畅
注意音韵铿锵
五、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六、文章简析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第二课时请同学复述课文回顾重点语言知识
1、种作 种作义为耕种,盖本于《书·尧典》之“东作”。《齐民要术·种谷篇》引晋杨泉《物理论》曰:“种作曰稼,稼犹穑也,收敛曰穑,穑犹收也。”知种作为晋人恒言。
2、问讯 “问讯”一词,课本无注。有人把这里的“问讯”理解为“询问”,“打听消息”。这里的“问讯”,作“问候”解。《尔雅·释言》:“讯,言也。”郭璞注:“相问讯。”陶文自用问候义。
3、叹惋 “叹惋”一词,课本无注。常见的注本,多把“惋”字解释为“惋惜”。只有陈中凡先生在《汉魏六朝散文选》中把它解释为“叹息骇恨”。按:这里的“惋”,应当是惊骇的意思。桃源人对暴政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远,他们听了渔人对秦汉魏晋的介绍之后,除了感到惊异之外,不会有什么“惋惜”之感。“惋”字在晋人《一切经音义》引《字略》:“惋叹,惊异也。”《集韵》二十九换:“惋,惊叹也。” 请同学对课文进行评价(教师对评价进行总结)这是一篇内容新奇、文学优美的散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写起,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着重写渔人看到的景象,后写渔人了解到的内情。最后两段写桃花源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奇特情况,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真实又虚幻。同是桃花源,真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如现目前,且充满人情味;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隐若现,无从追寻。这两方面的结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文章描写景物,能够用很少笔墨做到生动逼真优美。例如写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内,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读了,会感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意境之中了。作者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饰,简洁平易,淳朴自然。用这种风格的语言记事写景,使得整个桃花源的理想境界亲切而真实,给人以美的陶冶。分析作者的社会理想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东晋末年,社会政治混乱,兵祸连结,民不聊生。作者看到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但又改变不了这黑暗的社会现实,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于是他虚构出一个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用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也自知这只是一种空想,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注意下列句中红色字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推荐阅读:
12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10-1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的方案05-24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06-14
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11-30
桃花心木教育教学案例06-22
四年级语文课《三月桃花水》教学反思10-20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21
传统教学设计和逆向教学设计07-2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08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