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性工作制度与流程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院性工作制度与流程(共6篇)

全院性工作制度与流程 篇1

之 电子申请单篇

引言

影像科室追求的创新服务模式不仅要关注“治疗结果”,更要关注“诊断过程”。

一位病人要去医院照X光片,通常会经过以下流程:先去挂号看医生,临床医生开出影像学检查申请单,病人到放射科登记室登记,由登记员和护士完成病人资料登记并分配影像号,去普通放射科由技师完成摄片工作,等一两个小时,待传统暗室洗片后,取胶片和诊断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基本上是围着医院的放射影像中心在打转;医生经常会因为查对胶片及检查申请单而异常恼怒。

尽管现在很多医院的放射影像中心安装有放射信息系统(RIS)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医务人员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进行“软阅片”,能比较快速将诊断结果传输给临床医生。但实际上,由于放射科内部无法完全取消胶片及纸张流转、原始PACS影像数据量巨大以及与医院HIS系统整合不完善等现实原因,导致即使安装了PACS/RIS系统的放射科仍然无法让病人少排一次队、让医生少出一点差错。传统的放射科诊疗过程是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

影像科室检查流程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影像科室检查流程数字化建设是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要优点表现为:能够简化和精确科室管理,提供全新的数字影像阅片方式;减少烦琐的档案管理;完整保留图像数据,对科研、教学和解决未来可能的法律纠纷是最好的保障;减少胶片用量,节省相机、洗片机药水。

影像科室检查流程数字化建设还是临床科室的需求。影像信息为临床所用,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特别能使急诊科、手术室这些急需看到影像的部门迅速得到影像资料,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明显地加快医疗程序,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此外,影像科室检查流程数字化建设也是学科发展的需求,影像资料的数字化是影像资源共享与远程会诊的前提,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医院可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此外,数字化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大量可随意调用的影像数据和资料,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讨论的内容及范围

本文从电子申请单应用、检查预约平台及后勤服务平台建设、技师/医师数字化工作平台建设以及检查结果(胶片及报告)的数字化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从检查申请到影像及报告查阅全流程的数字化应用,该应用充分借鉴了金仕达卫宁实施上百家医院PACS/RIS项目的经验,充分考虑了国内医疗行业的国情,代表了医疗数字化应用技术的最前沿。

电子申请单应用

电子申请单在HL7(卫生信息传输标准)中对应于OBSERVATION AND DIAGNOSTIC STUDY ORDERS,即我们常说的检查医嘱,为了保持国内习惯,下文中仍保持“电子申请单”的叫法。

在传统的影像检查流程中,纸质申请单效率低,重复录入浪费人力资源,且准确率不高,难统一标准,还可能会因大夫字迹潦草,造成一些错误。

当HIS系统和PACS/RIS系统都平稳运行后,临床医生可通过HIS系统,在医生工作站上为患者开具放射科影像检查申请单——电子申请单。

电子申请单是取消纸质申请单后的一种电子化解决方案。其产生就是为了消除医技科室内部流转的纸质申请单及报告等,真正做到“无纸化”运行。

电子申请单的应用优化了医生站、收费处、检查科室的业务流程,自动检测申请单的规范性,如没有审批项目不能收费;不合格的申请单不允许上传等有效减少申请单填写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纸张等。

电子申请单流程设计

在HIS与PACS/RIS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首先是HIS将受检查病人的自然信息、简要病史及检查相关信息等传递给PACS/RIS,后者则将检查所获得的图像及影像诊断信息一起返回HIS,供临床医生调阅。电子申请单的实现可视为HIS与PACS/RIS集成过程中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步。

住院病人预约信息反馈给HIS临床医生创建电子申请单结束登记处安排检需预约直接检查还查时间是预约?直接检查到预约时间后病人去影像中心检查状态反馈给HIS临床医生调阅报告及图像病人登记进行检查传输病人图像到PACS系统病人返回放射科医生出报告

(1).临床医生通过HIS的医生工作站为住院病人下达检查医嘱;HIS系统中的放射类医嘱都根据PACS中的部位维护成独立的一条医嘱。一条检查医嘱多个部位就要生成多条的医嘱和多张检查申请单,每张检查申请单中只允许开一个检查。

(2).临床医生确认医嘱后,HIS系统自动发任务给病人所在病区的护士,同时将医嘱信息传送到护士工作站。

(3).病区护士通过HIS护士工作站检索、复核、确认医嘱;医嘱一旦确认后,系统将禁止任何人对医嘱的内容进行更改。

(4).直接能做检查的医嘱,如平片、床旁等检查,直接打印检查申请单;需预约的检查,如增强CT等,待影像中心登记人员预约检查时间后,打印检查申请单。申请单上打印条码——唯一的检查号作为放射科的快速识别码。(5).病人携申请单到放射科登记、检查。通过检查申请单快速识别码找到病人资料。PACS系统通过代码对照,在PACS系统中直接生成检查项目和部位,无需人工录入。登记完成后,放射科医生为病人做检查。

(6).检查结束,影像上传服务器,在PACS系统中进行“检查确认”操作,同时调用HIS中的过程,更改HIS中医嘱的状态。HIS系统在“检查确认”的状态更改后,可以自动将该医嘱相关检查的费用计入病人的帐户。

(7).放射科医生通过PACS/RIS填写和确认检查报告,完成报告。PACS回传HIS信息,将该医嘱状态转变为“报告发出”。

(8).临床医生通过HIS医生工作站上的超级链接打开PACS本地的客户端程序,同时传送病人的识别码给PACS系统,用来调阅PACS/RIS的报告或图像。门诊病人影像检查流程与住院病人的区别主要在病人自己到放射科预约时间,然后按预约时间来检查,其他流程同住院病人。

PACS/RIS与HIS集成中数据流程

PACS/RIS与HIS集成中数据流如下图所示。

RIS电子申请单处理模医嘱数据块处理电子申请或预约(包含电子申请单列表以及相应的处理功能按钮如“登记”、“预约”和查询部件等)接口网关电子申请单接口电子申请单HL7HISHIS(医嘱数据记录包含唯一Pat ID字电子预约预约状态反馈接口段、包含详细检查信息HL7部位信息的字段、相关流程状态字段等)检查报告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信息处理状态信息状态信息接口HL7检查报告信息显示报告及图像接口调阅报告,需要时调阅图像

数据流中信息交换包括:

(1).病人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家庭地址或身份证号码、病例号、住院号、床号、病史、其他说明等信息。

(2).检查信息:检查类型、检查项目、唯一检查号、送检科室、送检医师等。(3).状态信息:预约状态、检查状态。

电子申请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申请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医师开出电子申请单后,护送队未看到,没有打印,造成病人未及时做检查;需要做多个科室检查预约的病人仍需要频繁奔波于各检查科室之间;登记台对未做检查的病人没有及时进行退费处理,造成病人多计费等等„„

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与效率提高 篇2

印刷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图像与文字间主要载体的信息产业,成为现代化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印刷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数字化工作流程已经高度普及,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形成印刷生产控制与信息管理系统相集合的全数字化印刷生产流程。数字化生产流程必须将印前、印刷以及印后加工进行统一整合,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艺流程。目前,国内真正能实现印前、印刷以及印后加工有机整合的仍然只有少数的大中型印刷企业。在次背景下,本文主要结合当下印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对CTP数字化、激光照排数字化、CTP+CTF混合数字化等技术在生产流程的中应用做了一系列分析和探讨,相信对提高我国整个印刷行业的印刷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加强印前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较于国外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而言,国内的一些印刷企业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生产环节方面,国外大多数印刷企业采用的都是同一厂家的设备,在统一生产流程方面具有较好的硬件基础。相较而言,国内的印刷企业无论是生产印刷设备还是相应的软件系统都存在种类繁杂的特点,要实现统一的生产流程就比较困难。同时,国外的印刷客户大多都会向相应的印刷企业提供大量的数字文件,而国内则是客户自带菲林去印刷厂印刷。特别的,大多数的国内印刷企业对印前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数字化工作流程在整个印刷工序前后的生产以及管理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进行印刷前工作系统进行改造时,要重视软、硬件之间的兼容与匹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硬件的全部价值。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历程

总的说来,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程:手工制版、CTF版以及CTP版。对于早前的手工制版,文字信息主要通过相机或者冲片机进行录入,而图片信息则通过电子分色机进行扫描,再手工进行版面拼接,最后是晒版、打样以及印刷。如图1所示。

当发展到CTF制版阶段,文字信息的录入已经由相机升级到电脑,图片信息则是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并由电脑完成制作、拼版,然后经RIP解释后输出软片,最后进行晒版、打样以及印刷,开始具备一定的数字打样特点。

与CTF制版相比,现阶段大多数印刷企业广泛采用的更多的是CTP制版印刷,或者CTP+CTF的混合制版模式。文字仍然是通过电脑录入,图片则通过扫描仪或者数字相机传输到图像工作站,并完成电脑的设计与制作。从输入文件的规范化处理,到对输入文件的预检、数字打印、色彩管理、CTP输出以及油墨预制文件的生成都实现了数字化,特别的,还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点阵文件的远程打样和印刷。

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CTP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國内大量的CTP设备逐渐应用在广大印刷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印刷行业内的数字化进程,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CTP数字化工作流程主要涵盖图文信息的输入、文件制作与处理、数字打样色彩调整、制版、上机印刷等环节。一套完善的CTP系统不仅仅是一台制版机,其最核心的是如何建立一套最理想的数字化工艺流程。PDF文件具有跨平台工作、支持多种语言、内嵌图文、页面独立、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解决方案是基于PDF的工作流程,PS、EPS、TIFF等类型的文件经过规范化后转为PDF格式文件。如图2所示。

对于各大型印刷系统集成商家而言,都有其特有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比较典型的有:柯达Prinergy、方正畅流、海德堡印通等等。特别的,方正畅流属于国内硕果仅存的全中文数字化工作流程。

激光照排数字化工作流程。在以往的印刷行业内,激光照排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即使现在仍然有部分印刷企业是以激光照排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刷为主。然而,随着各类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推陈出新;CTP相关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软片成本的提高,使得激光照排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渐显露出其劣势,并呈现出被CTP工作流程全面取代的态势。

全院性工作制度与流程 篇3

【关键词】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是营销与策划专业教学的核心,尤其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偏重对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将所学的营销与策划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侧重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在开展“工作流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前,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营销专业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例调整为接近1:1;建立以学校主体为法人的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同时与社会各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营销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训、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运作需要及学生实训时间的局限性,学生普遍感觉只对自己所接触到的岗位有些认识,不能对企业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由学生向岗位职员的角色转变也不是非常自然和流畅。而企业也普遍认为,他们是学生,顶岗也是学生实习,而不是员工。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融合不是很融洽。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实施一种能够让学生不拘泥于岗位、能够迅速进行角色转变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之间的差距。根据探索和研究,我们发现“工作流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一、“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不同行业的实体企业有其特定的产品模式、成本、质量等核心要素,也包含了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流程。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学生面向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所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要。企业产品的市场开拓、维护、巩固;不同企业行业策划方案的制定;不同客户的沟通、交流、反馈等,这些工作内容截然不同,任务要求也不一样。“工作流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不同行业、岗位流程的营销模块。所谓“工作流程、任务驱动”,就是按照社会组织的岗位流程将营销知识与岗位技能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完成既定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生动力,体现教学环节中的学生主动性。同时学生也可以获得成就感,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2]。

二、“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的实施

笔者所在团队通过项目带动、任务驱动,成功的实施了由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参与组织和实施的多项教学和实践活动。如营销技能大赛、企业市场推广策划、产品促销活动策划、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等项目任务,学生们全程参与赛事的赞助、策划、组织和实施,并作为主要实施者。

“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法”教学法的实施首先要确立教学项目的选取依据,“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组织及管理制度,教学的实施计划及进度,教学的保障制度,教学的信息反馈及控制制度,教学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及知识要素指标体系以及模式教学的考核指标及制度。只有完整的考核制度才能保证“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法”的科学实施,才能完成我们的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应该如何在教学环节中践行“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呢?我们以《人员推销学》课程为例,如果是 “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实施,那么学生是去真正推销真实产品,而不是实验、实训模拟、组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寻找潜在顾客、接近顾客、识别顾客问题、现场演示产品、处理顾客异议、销售谈判、促成购买,并最终建立长期关系这一完整的工作流程。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法”教学环节的实施:工作任务安排-完成任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任务完成-总结评价,有效的将岗位技能与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学习融合,促进学生对市场营销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缩短从“学生”向“岗位技能人才”的转型时间,实现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三赢。

三、“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意义

“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能使学生体验真实营销环境,切实体现教、学、练并重,平行实施的教学特点。在操作性较强的岗位中培养学生规范化、程序化意识,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真正体现职业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和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职能。

四、“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思考

“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是将理论作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真正的岗位工作上,在真实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对于学生来说项目任务驱动在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达到以上效果要求工作岗位任务的设计质量要能够体现理论知识的实践需要,它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假设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没有锻炼和提升能力,这样的“工作流程”、“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也是失败的。

可见,“工作流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在进行“岗位任务”设计时,要为学生设计、构造出典型的操作性“岗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岗位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切实实现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人才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项目教学法在营销策划专业中的应用 - 综合课件 - 道客巴巴》.互联网数据

[2]韩雪,赵雪虹.《“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赤子》,2012

[3]肖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运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2D原画师及工作流程 篇4

原画设计有多重要?一款游戏从游戏背景到武器、角色以及游戏中的人物小物件等细微的物品都是先由原画设计开始的,原画设计影响着整个画面的最终风格,是动画游戏视觉化的第一环节。而要做一个优秀的2D原画师除了要拥有绘画和表演才能并熟练掌握原画创作的技法外,理解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D原画师在动笔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理解策划的总体构思,掌握故事主题思想、情节以及角色性格等,只有经过了反复的推敲、理解后才能创作构思。

当然原画要如何准确把握策划人心中的那个世界观的人和物的形态,这就要看原画能力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2D原画师的工作流程:首先是初步设计,2D原画师在看过游戏策划书后要先进行初步设计,之后通过开会的形式慢慢把原画画得详细;然后上色。2D原画师要继续和其他开发组组员商量,对原画进行简单的上色;第三步大体完成2D原画师要考虑到画面的协调性和整体色感、照明、氛围的基础下,设计更加细微的部分,同时也做某些部分的省略或强调工作;最后是实际截图,在原画完成之后通过建模师等人的工作,添加到游戏里。

你的工作流程创新了吗 篇5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许多作业流程不甚理想的例子,这不仅造成困扰,而且使我們的生活节奏变得凌乱,下面举三个实例。

例一:一早接到某银行电话推销低利贷款,当场婉拒,并告诉服务人员没有需求。没想到当天下午,同一家银行又有人打电话来推销。

例二:某学校设有幼儿园部及小学部,当小朋友要从幼儿园直升小学部时,校方发回一堆表格要求家长重新填写学生所有入学基本数据。

例三:世界杯足球赛时,朋友将有故障的DVD机送修。一周后维修中心仍没消息,朋友等得不耐烦电洽客服,没想到客服回答已电话通知过朋友。

可见为了简化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流程创新何其重要。那么,如何进行“流程创新”?首先,可从大方向来做整体的流程创新,建议采用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1:明确谁是你的顾客(包括直接、间接、潜在、受到影响的顾客)。

步骤2:明确顾客需求(包括显性和隐性的需求)。

步骤3:明确工作流程的输出结果。

步骤4:比较顾客需求与工作流程输出结果的差异(包括无法满足、满足与超越顾客需求)。

步骤5:分析现有流程的优缺点,并在步骤4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与检讨。

步骤6:提出流程创新的行动方案。

笔者曾在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服务超过10年,其间参与过公司各种类别、形式的流程创新项目,在此举一个半导体光罩财务预测作业流程创新的项目与读者分享。此项预测一般需要做5年甚至10年的财务预测。当时的预测流程花费时间过长,平均约5个工作日,再加上部门权责划分不清,致使Excel简易版财务预测会发生错误的信息,因而造成主管判断错误。

为缩短财务预测作业时间,同时提升财务预测的准确性,笔者使用流程分析法来描述现状,发现其中未产生价值的作业时间占到了4.4天,因此笔者思考如果能把所有数据整合于同一个平台,通过顺畅、实时的信息流动及流程中所有成员之间密切的协调配合,将可大大提高效率与效能。

在改进项目实施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各部门的需求,以明确项目目标,并努力寻找对所有参与者皆有帮助的方案,建立良性循环的互动模式。其次,通过共同的头脑风暴与方案分析,使参与项目的各部门成员建立同事情谊。最后,通过分析工具的应用,将不同部门的语言对齐,避免个别利益冲突。改善后的财务预测作业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0.5个工作日,数据的准确性也达到100%,这不仅实现了项目目标,同时也使得工作变得非常愉快,不会再有先前执行中长期财务预测时的紧张与忙乱。

另外,如果需要从流程的细部作业步骤来改进流程,建议采用以下七个步骤。

步骤1:确定改进主题。

步骤2:列出改进流程的步骤。

步骤3:对流程步骤进行价值分析(判断能否给顾客增加价值)。

步骤4:针对每一个流程步骤进行问题分析。

步骤5:从每一个流程步骤的问题中区分浪费的种类。

步骤6:评估改进机会。

步骤7:提出流程改进或创新的行动方案。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追求更开放、自由的企业文化。开放性代表广泛激励创新,鼓励多元思考,赋予员工更多权责,让员工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来采取行动。过去,创意往往来自某些特定部门,难以跳脱既有框架,而现在创意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在一线接触市场的每一位员工。他们在双向分享的平台上激荡出更多的火花。建议企业可利用社交与开放性创新来建构互动平台,制定促进创新的奖励办法,引进创新的方法与管理机制并适当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最后再通过开放对话来激励员工释放创意潜力,或许下一个流程创新的案例就此诞生!

党的工作作风的横向流程化 篇6

[关键词]工作作风;横向流程化;决策;执行;监督

党的工作作风,是指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从事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我们知道,一项完整工作的开展要经历多个环节与流程,其中最基本的无非是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党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应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必须着力从这三个基础环节上进行考察。而党的工作作风在这三个上下关联环节上的呈现,客观上就构成工作作风的横向流程化。

一、决策环节的工作作风

(一)决策意向:民本决策机制。对党的决策体系而言,民本决策机制主要是在决策意向的形成确立阶段,侧重于解决“为谁决策”这一根本性问题。根据长期的实践探索经验,民本决策机制的运转,必须关注以下四个基本点。

其一,人民利益诉求的实现。人民群众要生存发展,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相应的也就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民本决策,说到底,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来进行决策。因此,民本决策机制的推行,必须坚持回应民生诉求原则、人民利益主导原则,切实代表、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二,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搞调查研究,直接联系群众。要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制定符合人民群众实际的决策,就必须首先搞清楚真实的民情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自觉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做到决策的形成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的结果。

其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智者。我们党要形成民本决策机制,就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着力研究如何把党的决策过程变成群众性政治参与过程的问题,将人民群众的智慧、意图充分体现到决策决断中。

其四,决策正确与否的判定标准是人民满意度。民本决策机制客观上要求我们形成的决策,必须是真正符合群众意图的、真正是群众满意的决策。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决策科学与否的最终判定标准必须是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

(二)决策论证:专家决策机制。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科学决策的形成越来越需要经过反复的论证、比较和权衡。而承担决策论证职能的,无疑就是各种智库中的专家们。所以,专家参与决策,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专家决策机制,日益成为现代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关键变量。

其一,专家在决策过程中的功效,主要体现在论证决策意图的正确性、论证决策方案的可行性这两个环节中。领导班子的决策意图是不是正确,需要专家从客观规律入手,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作出论证;初步形成的决策方案在进入决策决断程序之前,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从各个方面和层面判定决策方案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其二,专家决策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专家团式的集团作战。专家参与决策论证并不是某一个专家的个人行为,而是许多专家的集体行动。在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仅有某一或某一方面的专家参与决策论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力组建由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团,综合性地从决策基础、决策动因、决策效力、决策成本等方面来评判决策的可行性与效能性。

其三,注重本土专家与外请专家的组合。组建专家团来论证决策,既要请本地专家,也要外请专家。本地专家的优势是了解本地实际情况,但其视野相对较窄。外请专家由于不在本地工作和生活,对本地的微观情况把握的稍逊一些,但其好处是更能够从宏观上审视评析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在为实施决策论证组建专家团时,必须掌握好本地专家与外请专家的比例,切勿仅仅囿于决策成本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决策科学的长远大计。

(三)决策决断:集体决策机制。我们党的决策决断模式,是集体决策,即“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1]“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个十六字原则方针,实际上表明了领导班子的决策决断机制。而为保证这一机制运转的效能,必须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领导班子在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必须在班子内部注重发扬民主,对需要决定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由而又认真负责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没有班子内部充分自由的讨论,就不能保证形成的决策是所有班子成员意志的体现。

二是处理好会前与会上的关系。班子成员不能将眼光只盯在会上、将精力只放在会上,必须同时做好会前的个别酝酿和沟通工作,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会下。这项工作做实了,就能够顺利实现班子开会决策的目的,避免出现“会前不通气,会上气不通”这样的影响议事质量和决策效率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班子“一把手”与其他成员的关系。领导班子在议事和决策中,包括班子“一把手”在内的所有班子成员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在班子的议事过程中,所有班子成员都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利和机会。在班子的决策表决中,要严格执行票决制,每个班子成员在投票权上一律平等;作为班长的“一把手”,决不能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

二、执行环节的工作作风

(一)积极执行。规划图纸不等于现实图景。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执行到位,也是画饼充饥,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决策执行在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决策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使人民群众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积极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在工作执行环节强化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积极开展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才能建构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精气神,同时也有助于党员、干部自身政治价值和政治抱负的实现。

(二)稳妥执行。将党的决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必须稳妥进行,切不可盲目推进、急躁冒进。稳妥执行的内在要求有三。其一,全面推开之前要进行局部试点。为防止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大面积错误、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在将党的决策全面推开之前,一般应选择一些地方开展局部试点、在小的范围内加以试行。其二,经常性地对工作开展情况“回头看”。工作执行不能仅是“低头拉车”,还要注意“抬头看路”、“回头看路”。经常性地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审视和总结,发现执行中的偏离就能够及时地加以修复。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摸黑走道,一条道走到黑”的严重性问题。其三,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工作。工作开展中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矛盾的难易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基于先易后难的认知与行为逻辑,我们在工作开展中在涉及到不同问题处理时,应该先从简单问题入手然后逐步过渡到复杂问题,而不是相反。这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规程,显然是我们稳妥推进工作的重要体现。

(三)灵活执行。我们注意到,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求,那就是“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应在坚持中央原则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这一原则要求,实质上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如果中央政策笼统地要求“一刀切”、“一锅煮”、“一勺烩”,而不是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实际,那就很容易出现政策的“水土不服”问题,不利于政策效能最大化的实现。例如,中央强调不以GDP论英雄,要全面推行科学发展,但是,实际上科学发展具体到不同的省份其侧重点又是不一样的。习近平曾对此指出:就广东、江苏、山东这三个经济强省而言,主要是看怎么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看怎么优化产业结构,怎么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作用;而对于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而言,其重点不是在经济发展上,而是要侧重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上,这一点必须要明确。需要说明的是:灵活执行是在总的原则性指导之下的灵活性,而不是与原则性对立或背离的灵活性,不是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是那样的“灵活性”,就是在变相抗衡中央和上级,是坚决要不得的。

endprint

三、监督环节的工作作风

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开展流程是否按照预期的方案展开,是否达到预期的价值目标,这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考量。这种干预与考量,客观上就体现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制约、督促检查。工作监督是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与阶段,工作监督方面的行为风格和习气是党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方面。那么,在对工作的监督制约控制上,我们应着力推崇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呢?在笔者看来,对工作进行监督的工作作风要求,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和面目呈现,归根结底都应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对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还是要作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实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条是不行的。”[2]其一,为对工作进行监督而开展的批评必须要尖锐。因为如果在开展批评时,“你不那样尖锐,不切实刺一下,他就不痛,他就不注意。”[3]所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批评,一定要指名道姓、不要有什么顾虑、不要怕得罪人。其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在特定的场合和场所进行,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入脑入心。这种特定的场合就是定期召开的支部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在毛泽东看来,“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一种同志间相互监督,促使党和国家事业迅速进步的好办法。”[4]

实践证明,在党组织内部、领导班子内部通过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加强自我监督与相互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避免由于发现不及时或过分姑息所导致的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严重性问题,从而达到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之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转变具有特殊意义,它是领导干部自我改造和提升的强大武器。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个道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

为保证在工作监督环节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的真正准确践行到位,我们应自觉坚持以下原则要求。一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原则。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万万不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的主观猜测、主观臆断来开展批评,给别人乱扣帽子、歪曲事实。二是出于公心、出于自觉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就是找毛病、查缺点,使自己或别人“亮相出丑”的过程。既然是这样,批评者自身一定要定位准确、站稳立场,慎用手中的批评权力,切勿使其受到不良企图、不当目的之污染。三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原则。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必须看重人、尊重人、爱护人,一切从党内同志的健康成长、积极进步之需要出发,努力营造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友好相处的和谐融洽局面。只有批评者充满人文关怀,被批评者才能真正是如坐春风。四是深入本质、触及灵魂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使被批评者真正有所触动,关键是所开展的批评必须穿透现象入本质,真正在被批评者的灵魂深处引发一场革命。五是整改问题、提升工作的原则。毛泽东在1944年9月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深刻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5]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武器强化对工作开展的监督制约,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

[2][3][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6.406.406.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04.

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党的工作作风与党群关系研究》(项目号:13&ZD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姚东

【全院性工作制度与流程】推荐阅读:

上一篇:关于初中毕业的文章下一篇:欣赏家乡的四季三年级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